初胜莫晚后,骆霜翎将军见陆遐征获得如此大捷,心中也是欢喜不已。

    她年事已高,又失去一臂,许多事情力不从心。如今有一青年才俊,初次统兵就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甚至擒得三公之一的莫晚,令人刮目相看。

    于是,她开始隐居幕后,许多公务都交由陆遐征处理。

    陆遐征初时略显生疏,经过将军几次指导,自己悟性又高,加上芮伊洛协助,事事梳理得井井有条,无一差错。

    朝中诸人谈起陈忆,纷纷称赞,叹其既有决胜千里之能,又有镇国抚民之贤,可谓奇才,怕是举国上下,只有当年慕烛、芮苏两位可比拟。

    未多久,陆遐征声威日炽,以统辖军旅为中坚力量,渐向朝堂诸司扩展,凝聚大批人心,归其麾下,莫不以他马首是瞻。

    转瞬之间,大桢国曾经引以为傲,声名显赫,权倾天下数十年的三公,或陨命于非命,或兵败被擒。

    半月楼中人心惶惶,惊魂不定,生恐自己成为下一个亡者,纷纷谨小慎微,只求自保,无心政务,大桢国秩序几近崩解。

    整个半月楼都陷入混乱之中,此刻,亟需有识之士出面以稳住局势。

    这次黎境大捷之前,最佳人选当属骆霜翎将军。然而,鉴于陆遐征出色表现,将军已放心大胆将整个御林军重任交付给他,自己则退居幕后,不过问太多政事。

    论及地位,三公之下,就数五方镇鼎,再接下来就是几位部门首领。

    目前朝中主流意见,就是从五方镇鼎之中选取几人,进赴金玉城,接替三公工作,弥补空缺。可亦有诸多反对意见,眼下朝局大乱,若是让镇鼎前来,岂不是引狼入室?怕更要引起一场腥风血雨。

    皇帝见此情此景,也心急如焚,召集大臣共同商议此事。

    众臣齐聚一堂,聚集在皇帝华贵宝座前,共同商议如何稳住半月楼中局势。

    自三公横遭大难以来,皇帝四周多了不少珍贵玩物,什么名画古墨、玉器金刻,琳琅满目,世间罕有。

    慕光与池知月,二人之功绩皆显著,世所称道,自无需多加议论。不久便确定了结果,慕光荣膺当年莫晚御史大夫一职,池知月则担任当年慕烛丞相之位。然而,最后一个太尉位置仍是空缺。

    这最后一个位子,无疑应由骆霜翎将军来填补。皇帝将目光投向了她,问道:“骆将军,你可有意担任太尉一职?”

    骆霜翎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在下已成残废之人,不便抛头露面,请陛下另寻他人吧。”

    在场之人面面相觑,彼此间互望着,心中各怀鬼胎。

    他们皆想将有利于自己之人推上去。此刻,气氛凝重,连一根针掉落之声都清晰可闻。

    虽然并无硝烟弥漫,但竞争气氛却愈发浓烈,弥漫在整个皇室之中。

    渐渐地,众人不再沉默,纷纷攘攘,各抒己见。有人主张推举五方镇鼎之人,认为功勋卓著,提拔他们定能服众。

    有人言道:“天下已安定了许久,陈习陋弊尽显,已是不得不除旧立新之时。当今天下,能人辈出,急于寻找施展之地。然而,重要官职皆被老臣把持,尸位素餐,有才干之人难以崭露头角,只能被埋没,郁郁不得志,抱憾终生。我提议,将选材大会改为一年一次,如此一来,可将空缺官位一一填补。”

    话刚说完,有人便起身反驳道:“此言差矣。毛头小子,怎能担任大桢国要职?总得有个循序渐进,若是要急于求成,反倒误事。”

    等在座一言一语发表完毕之后,皇帝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喧嚣周围沉寂下来,静雅无声,等待他高谈阔论。

    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朕建议,让此次黎境立下大功的陈忆来担任太尉之职。”

    圆桌旁一时波澜四起,诸人眉间紧锁,交头接耳,皆言黄毛小子、乳臭未干,何以担此重任?

    大桢国前任三公,像是慕烛、芮苏,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偌大大桢国,难道无一合意人选?

    农谷坊首领说道:“陛下,之前晋升最快的莫晚,也是在一方立下丰功伟绩,历经十年才得以担任三公。现在陈忆资历尚浅,如何能担得起大桢国之大任!”

    在场之人大多异议纷纭,难以接受陆遐征担任太尉提议,暗中筹谋如何能巧施计策,扭转皇帝心意。

    慕光与骆霜翎低头不语,似乎此一片喧嚣与他们毫无干系。

    皇帝见二人默不作声,目光转向他们,问道:“骆霜翎将军,你可有高见?”

    骆霜翎将军右手轻捋空荡荡袖口,摆放整齐,挺起身子说道:“臣以为选拔人才应不拘一格,陈忆将军虽年纪尚幼,已显露济世之才,可堪重任。且他与芮苏太尉之女芮伊洛缔结连理,定可继承她遗志,将其发扬光大。”

    皇帝因陆遐征年少,以为便于控制,故而有所倾向,希望有人为他美言。然而见众人皆默不作声,正是郁闷,双目四处搜寻,渴望与心意相通之人相逢。

    当他点到骆霜翎将军时,本不抱太多期望。因据他所知,她为人虽孤高傲岸,但心地纯净善良。

    可是以常人之心推断,昔日下属如今有超越自己之势,定会令人心存不快。未料他却如此大公无私,皇帝不免敬佩有加。

    不过转念一想,众人皆言她与芮苏关系非同一般,且在诸军面前承诺护芮伊洛周全,如此一来,她支持陆遐征夫妻也是理所应当。也罢,总比骆霜翎亲自担任太尉,好上数倍,还可让陆遐征与池知月等人互相制衡。

    皇帝发问道:“在座诸位,还有何意见?骆霜翎将军所言,有几分道理。大桢国正是用人之际,不能因年龄、资历而将一位良才拒之门外。”

    他紧接着说道:“如若我们固守己见,不能团结一致,仅为细小利益争斗不休,不顾全大局,倘若有外敌来袭,将来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池知月闻言,双手猛然扶起桌案,身体向前倾斜,怒目圆睁。

    他语气凌厉,带着愤怒,说道:“陈忆虽立下大功,但私德有亏,德不配位。他曾企图杀害飞羽军要员,诸位试问,一个犯下如此罪行的无德之人,有何面目,又有何能力来担任众官之首?”

    在池知月眼里,苑广寒与陆遐征有不共戴天之仇,如若陆遐征能够顺利成为太尉,那苑广寒无疑将跌入谷底,未来一片黯淡无光。

    慕光将军反驳道:“池知月,我明白你与他有旧怨,但我与他却是惺惺相惜。论才智,他聪明绝顶、英姿勃发,武艺与我不相上下;论品行,他忠心耿耿,言出必行。”

    他不提及论出身,是因为慕烛自小教育,不得以出身论人长短,故而不谈。

    慕光停顿了下,接着说道,“况且他当年想要杀死葛河,只是为友报仇,可谓有情有义,何来无德之说?”

    池知月听后冷笑一声,道:“哼,这能算得上有情有义,若人人都像他那般有情有义,刻意寻仇,随意取人性命,大桢国将是何等混沌局面?”

    慕光沉吟片刻,道:“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此人过往有何污点,只要他现在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等为何不能敞开心胸接纳他?不能因为人犯了一点错,就全盘否定整个人生。若不给他机会,他只会越陷越深,终无回头之路。”

    皇帝在一旁插话道:“池知月,朕知你与陈忆之前有些嫌隙,你欲杀他而未能得逞。”

    然后,皇帝又说道:“依朕之见,且不论陈忆是否曾杀害葛河,即使他真的杀了葛河,他已在牢狱中度过整整五年,为自己过错付出了应有代价。功过相抵,也应得到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而如今他立下如此丰功伟绩,值得人人称赞,你看当日他凯旋归来时,士兵纷纷拥戴,百姓夹道欢迎,可谓上下一心。如若不委以重任,恐负天下之心。”

    桌上尽是那些善于随风转舵、察言观色之徒。

    他们见皇帝已然心仪于陆遐征,自己又与他无冤无仇,不如卖个顺水人情,便纷纷附和道:

    “陈忆将军虽年纪轻轻,却已立下赫赫战功,先是以破获两位大人被害一案,又亲自率大军平叛,所到之处,无不倒戈卸甲,望风而降,大彰我大桢国军士雄风。“

    “他虽出身平平,却是选材大会状元,文才武略,都是上乘,兼之为芮苏太尉之婿,芮伊洛小姐之夫,风度翩翩,堪称人中龙凤,有何理由将其拒之门外?人言寻才如沙铄淘金,如今宝玉珍珠放于眼前,岂有不取之理?”

    “更何况,判人刑罚,惩处之意倒在其次,首要是能劝其行善。若犯下不可饶恕之罪,另当别论。可若犯下其他罪过,惩处之后,难道不容其在世上么?若是此事能成,也不失为一番美谈,可见圣上宽宏大量,能容有罪之人,可慰百姓之心。”

    “届时,世人皆云,圣上不拘一格,可识少年之才。如此这般,天下之人,尽皆归心。大桢国前程,可谓高枕无忧矣。”

章节目录

何时才能吃上一口果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与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与虹并收藏何时才能吃上一口果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