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悲愤
他略感困惑,问道:“那白旗究竟为谁而挂?”
小二低声道:“乃为了太尉之妻,芮伊洛夫人也!太尉下达死令,全国百姓皆需披麻戴孝,若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宁烟惊愕失色,既为芮伊洛之逝深感惋惜,忆起她那善良、美丽倩影,又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然而,更让他愤怒难遏的是,皇帝驾崩之际,竟不挂白旗以示哀悼,反而为太尉之妻披麻戴孝。他忿然起于心头,遽然砸桌,道:“此等作为,成何体统!”
小二忙拉住他手臂,低声劝解道:“客官,莫要再声张了。太尉手段,你也知晓,还是少惹麻烦为上。”
小二指了指周围其他客人,皆是一脸惶恐,显然是惧怕陆遐征威名:“若你大声斥责被旁人听到,非但自身有性命之虞,怕是我等客栈之人,都要随之遭殃。”
宁烟心中满是不服,他瞪大眼睛,说道:“我非但不怕他威势,反而要揭露其罪行,为陛下报仇雪恨。岂能因畏惧而忍气吞声?”
小二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客官,你有本事、想做英雄,大可不畏生死,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有家有口,惜命得紧,怎能与他抗衡?”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怒火,明白必须冷静行事。
小二又悄声说道:“当今皇帝不过空有虚名,大权尽在太尉之手。还有,听说他本名不是陈忆,叫陆遐征,嗨,这些大人物,背景就是复杂。据说他已杀害不少无辜之人,连池丞相也未能幸免。唉,还是慕烛丞相当年好啊!”
“什么?池丞相也遭不测了?”宁烟喟然叹曰:“哎,世道不公,竟使此等卑劣之徒得势。唯愿莫晚大人能拨乱反正,恢复世间安宁。”
小二叹息说道:“嗨,世道本就如此,成王败寇,谁胜谁负又有何重要?只愿这战乱不扰民间,我等百姓能安居乐业便足矣。”
宁烟聆听此言,心中亦是感慨良多。饭后,他付了银两,便继续踏上旅程。
他身影飘忽不定,穿过林间小路、跨过溪流山谷。耳畔风声呼啸,心中悲愤交加。每一步都承载着沉重与决绝,恍若置身于风雨飘摇之中。其眉宇间凝结着忧思,仿佛要将世间忧愁尽数承载。
他悄默声行走在夜色之中,尽量避免与人接触。城外人口稀少,也未遇到过太多横祸,终于来到了柳叶关门前。
关口处,只有数名守卫在把守此时,一名守卫突然察觉到,惊呼一声:“什么人?”
他瞬间紧张起来,但并未惊慌失措。他深吸一口气,凝视着那名守卫,沉声说道:“在下宁烟,请求入关。”
守卫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所措。他趁机又道:“我有要事需面见莫晚大人,请各位通融一下。”听闻此言,守卫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时,一位年老守卫走上前来,仔细打量他一番。只见其虽然衣衫褴褛,但难掩英挺之气,而且言语间流露出沉稳与坚毅,让人不由得生出信任之感。
年老守卫低声对他说道:“你有何凭证?若是没有凭证,我们无法放你过关。”
宁烟心知若是无法过关,他便无法见到莫晚大人。于是他极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且有说服力:“我刺杀陈忆不成,如今被四处通缉,无处可去,特来投靠。大人之前与我是旧识,一见便知真假,烦请通报。”
自他遭受大桢国通缉之刻,其威名已扬四海,声名远播。故此消息传至莫晚耳中,他顿感欣喜,甚至亲自出城相迎。
宁烟远眺,遥见来者虽面色沧桑,须发皆白,身形瘦削,然而气度非凡,威严赫赫,身披红色披风,骑着高头大马,在众人拥簇下缓缓前行。
他见了莫晚,拜倒在地,说道:“在下宁烟,因刺杀陈忆不成,特来投靠,还望您能收留!”
莫晚见状,急忙走上前去,亲手将宁烟扶起。他满脸喜色,说道:“宁兄弟,你今日前来,我军如虎添翼,可喜可贺!快快请起,你与我还需详细计议,如何杀陈忆那个狗贼!”
宁烟闻言,心中感激不已,说道:“谢谢大人厚爱!”
莫晚点头说道:“好!你劳累奔波,定是非常疲惫。我为你设下宴席,接风洗尘!”说完,他紧握着宁烟之手,两人一起前往宴席。
宴席之丰盛,可谓极尽豪奢,宏大无比。赴宴者神采飞扬,热闹非凡。
场地中央摆放着数十张长桌,桌上琳琅满目美食,有熊掌、燕窝、鱼翅等名贵佳肴,亦有各种精美糕点小吃。酒水醇香四溢,令人陶醉。
在宴席间,莫晚举杯向众人敬酒,庄重说道:“今日宴席之盛况,皆为宁烟所设,此杯敬英雄少年!”
众人听后纷纷起立,鼓掌欢迎。宁烟在众人簇拥下走到厅堂中央。
此时,厅堂传来丝云明玕乐器演奏声。一队身着盛装舞者出现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舞姿优美,配合着音乐节奏,让人惊叹不已。
其乐融融之际,莫晚说道:“你我都与陈忆有仇,自当同仇敌忾。我拜你为西嶂汉原车骑将军,与我一同统领此地兵马。”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宁烟听后大喜过望,热泪盈眶,对莫晚说道:“大人之恩,虽万死不能相报。我必助大人,共同除却此恶贼。”
莫晚点点头道:“不错。此人当日侥幸胜我,结果再来时,溃不成军,可见其本事亦属一般。有你投靠,我胜算又多了几成。等我整顿兵马,必再攻金玉城,取此贼首级,以雪前耻。”
宁烟拿起晶莹剔透酒杯,向莫晚缓缓敬酒,然后一饮而下。他将酒杯轻放在桌上。
此时几位已有些醺醺然,莫晚亦显露出微醺之色,却依然保持威严气度,吩咐道:“来人,给宁烟上酒!”
话音刚落,便有一位长衫奴婢从暗处走出,手里托着一盏精美酒壶。
前来为他倒酒的奴婢,身姿婉约,娇美动人,且散发出一种似曾相识之淡香。
他急忙抬起头,望向那位前来倒酒之人。一张红紫色印记在她脸上分外醒目,令他惊愕不已,心中波澜万丈,险些要喊出声来。眼前之人,正是日思夜想、期盼多时的蓝巧芽!
蓝巧芽察觉到他的异样,微微皱起眉头,迅速打量了一眼。随后,用脚下暗劲踢了一下,示意他不要出声。
宁烟虽然非绝顶聪明之人,但也察言观色,懂得审时度势。他立刻明白过来,收敛起惊讶之情,静候酒水倒好。
他忍不住,频频偷瞄蓝巧芽,一举一动皆被莫晚尽收眼底。莫晚嘴角微扬,冷笑道:“你可是对我这奴婢感兴趣?她虽身份卑微,但姿容绝美,大可赏赐于你。不过要知道,与她结为连理,恐怕会辱没了你高贵身份,哈哈。”
宁烟心中顿感愤慨,但碍于身份,也不便发作。他勉强压抑住内心冲动,轻声道:“大人您说笑了,这女子面容有异,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莫晚抚掌笑道:“确实如此,老夫当日还以为是何等装饰,用力去撕,不料竟是真迹。想这姑娘花容月貌,脸上有此印记,委实扫兴。若非如此,我尚可考虑将她纳为妾室呢,哈哈!”
宁烟闻言,不由得捏紧拳头,怒火中烧,几乎要冲上去与他翻脸。然而,在蓝巧芽眼神示意下,他勉强压下了内心冲动,逐渐冷静下来。
蓝巧芽淡淡地瞥了莫晚一眼,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她心知这老者言语间难免有些轻浮,但仍保持优雅仪态服侍众人。
酒宴之上,高朋满座,宁烟身坐其中,英姿勃发。众多宾客纷纷献上赞美之词。
其中,一位年长宾客感慨道:“宁将军,你为了天下万民,不惜冒死去刺杀陈忆,着实可敬,让我们这些老朽汗颜呐。”
宁烟微微一笑,淡然回答道:“我只是做了该做之事,可惜像莫晚大人般敢于反抗暴政之人并不多。若是诸人皆像他一样,定能灭除不臣贼子,还世间一个公道。”
另一位宾客接过话题:“宁将军不仅英勇无畏,而且智慧过人。听闻您曾在东南坊市遇到醉汉欺辱幼童,处理得天衣无缝,让见者无不称赞叹服呢。”
他听后,谦虚地摇了摇头:“我的智慧并不足道,只是多了一颗为民之心罢了。每当我看到弱小无助之人受到伤害,便不由自主怒从心头起。我希望通过努力,改变些什么。”
旁边一人说道:“这股爱民之心,与当年慕烛丞相别无二致!”
又有宾客赞叹道:“宁将军声名远扬,遍及整个大桢国,更成了无数少年之榜样。”
他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些许感慨神情:“名声又有何用呢?我是多了份虚名,可陈忆一日不除,我一日不甘心。愿以此虚名,换天下太平。”
说罢,宁烟举杯向宾客们敬酒,众人也纷纷举杯回应,酒宴上气氛更加热烈。
觥筹交错,酒足饭饱之后,宾主尽欢,众人依次散去。在众人未曾注意之际,他偷偷碰了下蓝巧芽,蓝巧芽会意,微微点了点头。
此地颇为寂静,远不似金玉城繁华。他独自回到事先安排房间,将所有灯火一一熄灭。房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月光洒在地上。
他静静地坐在床边,心中揣揣难安,眼神游离而深邃,仿佛在黑暗中寻找着什么。
突然,房门轻启,一道人影静静走进。借着微弱月光,他分辨出来者正是蓝巧芽。她轻轻地掩上房门,款款走到身边。
他心中一暖,瞬间涌起一股莫名安心感。蓝巧芽在他身边坐下,两人相视而笑。
小二低声道:“乃为了太尉之妻,芮伊洛夫人也!太尉下达死令,全国百姓皆需披麻戴孝,若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宁烟惊愕失色,既为芮伊洛之逝深感惋惜,忆起她那善良、美丽倩影,又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然而,更让他愤怒难遏的是,皇帝驾崩之际,竟不挂白旗以示哀悼,反而为太尉之妻披麻戴孝。他忿然起于心头,遽然砸桌,道:“此等作为,成何体统!”
小二忙拉住他手臂,低声劝解道:“客官,莫要再声张了。太尉手段,你也知晓,还是少惹麻烦为上。”
小二指了指周围其他客人,皆是一脸惶恐,显然是惧怕陆遐征威名:“若你大声斥责被旁人听到,非但自身有性命之虞,怕是我等客栈之人,都要随之遭殃。”
宁烟心中满是不服,他瞪大眼睛,说道:“我非但不怕他威势,反而要揭露其罪行,为陛下报仇雪恨。岂能因畏惧而忍气吞声?”
小二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客官,你有本事、想做英雄,大可不畏生死,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有家有口,惜命得紧,怎能与他抗衡?”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怒火,明白必须冷静行事。
小二又悄声说道:“当今皇帝不过空有虚名,大权尽在太尉之手。还有,听说他本名不是陈忆,叫陆遐征,嗨,这些大人物,背景就是复杂。据说他已杀害不少无辜之人,连池丞相也未能幸免。唉,还是慕烛丞相当年好啊!”
“什么?池丞相也遭不测了?”宁烟喟然叹曰:“哎,世道不公,竟使此等卑劣之徒得势。唯愿莫晚大人能拨乱反正,恢复世间安宁。”
小二叹息说道:“嗨,世道本就如此,成王败寇,谁胜谁负又有何重要?只愿这战乱不扰民间,我等百姓能安居乐业便足矣。”
宁烟聆听此言,心中亦是感慨良多。饭后,他付了银两,便继续踏上旅程。
他身影飘忽不定,穿过林间小路、跨过溪流山谷。耳畔风声呼啸,心中悲愤交加。每一步都承载着沉重与决绝,恍若置身于风雨飘摇之中。其眉宇间凝结着忧思,仿佛要将世间忧愁尽数承载。
他悄默声行走在夜色之中,尽量避免与人接触。城外人口稀少,也未遇到过太多横祸,终于来到了柳叶关门前。
关口处,只有数名守卫在把守此时,一名守卫突然察觉到,惊呼一声:“什么人?”
他瞬间紧张起来,但并未惊慌失措。他深吸一口气,凝视着那名守卫,沉声说道:“在下宁烟,请求入关。”
守卫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所措。他趁机又道:“我有要事需面见莫晚大人,请各位通融一下。”听闻此言,守卫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时,一位年老守卫走上前来,仔细打量他一番。只见其虽然衣衫褴褛,但难掩英挺之气,而且言语间流露出沉稳与坚毅,让人不由得生出信任之感。
年老守卫低声对他说道:“你有何凭证?若是没有凭证,我们无法放你过关。”
宁烟心知若是无法过关,他便无法见到莫晚大人。于是他极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且有说服力:“我刺杀陈忆不成,如今被四处通缉,无处可去,特来投靠。大人之前与我是旧识,一见便知真假,烦请通报。”
自他遭受大桢国通缉之刻,其威名已扬四海,声名远播。故此消息传至莫晚耳中,他顿感欣喜,甚至亲自出城相迎。
宁烟远眺,遥见来者虽面色沧桑,须发皆白,身形瘦削,然而气度非凡,威严赫赫,身披红色披风,骑着高头大马,在众人拥簇下缓缓前行。
他见了莫晚,拜倒在地,说道:“在下宁烟,因刺杀陈忆不成,特来投靠,还望您能收留!”
莫晚见状,急忙走上前去,亲手将宁烟扶起。他满脸喜色,说道:“宁兄弟,你今日前来,我军如虎添翼,可喜可贺!快快请起,你与我还需详细计议,如何杀陈忆那个狗贼!”
宁烟闻言,心中感激不已,说道:“谢谢大人厚爱!”
莫晚点头说道:“好!你劳累奔波,定是非常疲惫。我为你设下宴席,接风洗尘!”说完,他紧握着宁烟之手,两人一起前往宴席。
宴席之丰盛,可谓极尽豪奢,宏大无比。赴宴者神采飞扬,热闹非凡。
场地中央摆放着数十张长桌,桌上琳琅满目美食,有熊掌、燕窝、鱼翅等名贵佳肴,亦有各种精美糕点小吃。酒水醇香四溢,令人陶醉。
在宴席间,莫晚举杯向众人敬酒,庄重说道:“今日宴席之盛况,皆为宁烟所设,此杯敬英雄少年!”
众人听后纷纷起立,鼓掌欢迎。宁烟在众人簇拥下走到厅堂中央。
此时,厅堂传来丝云明玕乐器演奏声。一队身着盛装舞者出现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舞姿优美,配合着音乐节奏,让人惊叹不已。
其乐融融之际,莫晚说道:“你我都与陈忆有仇,自当同仇敌忾。我拜你为西嶂汉原车骑将军,与我一同统领此地兵马。”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宁烟听后大喜过望,热泪盈眶,对莫晚说道:“大人之恩,虽万死不能相报。我必助大人,共同除却此恶贼。”
莫晚点点头道:“不错。此人当日侥幸胜我,结果再来时,溃不成军,可见其本事亦属一般。有你投靠,我胜算又多了几成。等我整顿兵马,必再攻金玉城,取此贼首级,以雪前耻。”
宁烟拿起晶莹剔透酒杯,向莫晚缓缓敬酒,然后一饮而下。他将酒杯轻放在桌上。
此时几位已有些醺醺然,莫晚亦显露出微醺之色,却依然保持威严气度,吩咐道:“来人,给宁烟上酒!”
话音刚落,便有一位长衫奴婢从暗处走出,手里托着一盏精美酒壶。
前来为他倒酒的奴婢,身姿婉约,娇美动人,且散发出一种似曾相识之淡香。
他急忙抬起头,望向那位前来倒酒之人。一张红紫色印记在她脸上分外醒目,令他惊愕不已,心中波澜万丈,险些要喊出声来。眼前之人,正是日思夜想、期盼多时的蓝巧芽!
蓝巧芽察觉到他的异样,微微皱起眉头,迅速打量了一眼。随后,用脚下暗劲踢了一下,示意他不要出声。
宁烟虽然非绝顶聪明之人,但也察言观色,懂得审时度势。他立刻明白过来,收敛起惊讶之情,静候酒水倒好。
他忍不住,频频偷瞄蓝巧芽,一举一动皆被莫晚尽收眼底。莫晚嘴角微扬,冷笑道:“你可是对我这奴婢感兴趣?她虽身份卑微,但姿容绝美,大可赏赐于你。不过要知道,与她结为连理,恐怕会辱没了你高贵身份,哈哈。”
宁烟心中顿感愤慨,但碍于身份,也不便发作。他勉强压抑住内心冲动,轻声道:“大人您说笑了,这女子面容有异,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莫晚抚掌笑道:“确实如此,老夫当日还以为是何等装饰,用力去撕,不料竟是真迹。想这姑娘花容月貌,脸上有此印记,委实扫兴。若非如此,我尚可考虑将她纳为妾室呢,哈哈!”
宁烟闻言,不由得捏紧拳头,怒火中烧,几乎要冲上去与他翻脸。然而,在蓝巧芽眼神示意下,他勉强压下了内心冲动,逐渐冷静下来。
蓝巧芽淡淡地瞥了莫晚一眼,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她心知这老者言语间难免有些轻浮,但仍保持优雅仪态服侍众人。
酒宴之上,高朋满座,宁烟身坐其中,英姿勃发。众多宾客纷纷献上赞美之词。
其中,一位年长宾客感慨道:“宁将军,你为了天下万民,不惜冒死去刺杀陈忆,着实可敬,让我们这些老朽汗颜呐。”
宁烟微微一笑,淡然回答道:“我只是做了该做之事,可惜像莫晚大人般敢于反抗暴政之人并不多。若是诸人皆像他一样,定能灭除不臣贼子,还世间一个公道。”
另一位宾客接过话题:“宁将军不仅英勇无畏,而且智慧过人。听闻您曾在东南坊市遇到醉汉欺辱幼童,处理得天衣无缝,让见者无不称赞叹服呢。”
他听后,谦虚地摇了摇头:“我的智慧并不足道,只是多了一颗为民之心罢了。每当我看到弱小无助之人受到伤害,便不由自主怒从心头起。我希望通过努力,改变些什么。”
旁边一人说道:“这股爱民之心,与当年慕烛丞相别无二致!”
又有宾客赞叹道:“宁将军声名远扬,遍及整个大桢国,更成了无数少年之榜样。”
他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些许感慨神情:“名声又有何用呢?我是多了份虚名,可陈忆一日不除,我一日不甘心。愿以此虚名,换天下太平。”
说罢,宁烟举杯向宾客们敬酒,众人也纷纷举杯回应,酒宴上气氛更加热烈。
觥筹交错,酒足饭饱之后,宾主尽欢,众人依次散去。在众人未曾注意之际,他偷偷碰了下蓝巧芽,蓝巧芽会意,微微点了点头。
此地颇为寂静,远不似金玉城繁华。他独自回到事先安排房间,将所有灯火一一熄灭。房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月光洒在地上。
他静静地坐在床边,心中揣揣难安,眼神游离而深邃,仿佛在黑暗中寻找着什么。
突然,房门轻启,一道人影静静走进。借着微弱月光,他分辨出来者正是蓝巧芽。她轻轻地掩上房门,款款走到身边。
他心中一暖,瞬间涌起一股莫名安心感。蓝巧芽在他身边坐下,两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