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婷要回城住上一段时间,得把酒楼生意做起来后才能放心。但刘根得训练庄丁还得打猎,旭兴要跟着师傅练武,曼婷又舍不得孩子,再加上她回城以后,也需要家仆。
面对诸多问题,曼婷思考再三决定:她回去之后,男子队三个小队轮换,每个队回城待十天,做好宅子的护卫工作,其余人训练、打猎两不误。旭兴留在庄子上,由吉祥照顾,史先生教学,刘师傅教武。她隔段时间就回来陪一陪儿子。
旭兴知道母亲要离开,有些舍不得,撒娇晚上要跟母亲睡:“阿娘,你早点回来陪我哦!阿娘,我会想你的!阿娘。。。。。。”
曼婷连着陪了儿子两天,就回城了。
旭兴前几天晚上还会哭哭鼻子,吉祥抱着要哄他,就听他说:”吉祥姐姐,我想母亲了,我不是想哭,眼泪它自己留出来的,你别给母亲乱讲我哭鼻子哦!”
吉祥好笑——爱面子的小孩儿!
几天后旭兴情绪就好了,主要是他白天的时间被先生、师傅、小伙伴占满了,晚上有吉祥陪着,虽然想母亲,但也不至于哭了,母亲跟他讲过回城要挣钱养家。
曼婷回城后,给以前有交情的人家纷纷送上一份礼,表达了一下心意,也有和她一样出城躲避但还没有回来的。
洛家酒楼开业前,曼婷就让人到处散消息:洛家酒楼常年供应各种野味,开业当天还有熊掌、虎骨酒限量供应。
酒楼原班人马在崔管家回来修整酒楼的时候就知道酒楼快开业了。几位厨师是崔管家带着礼物亲自上门通知的,虽然他们早就知道了消息,但受到东家尊重,个个都很高兴。大家都很感恩当时少夫人赠粮,可以说他们好得有这些粮才救了命。一听说酒楼要开业,都很积极的回来。
开业当日,焦家母子、田家父子、何毅一家,还有一些洛家的合作商户都来祝贺。
曼婷亲自招待他们,又让崔管家在楼下接待客人,他以前就负责酒楼的工作,认识很多熟客。今天酒楼生意竟然很不错,大约是苦难压抑太久,富人们也想出来换换口味,换换心情。
客人们对酒楼的新菜品赞不绝口,有人悄悄打听,洛家从哪儿弄那么多猎物。
崔管家大大方方的说:“我们的庄丁个个打猎功夫一流!”
客人撇撇嘴嘟囔:“你们家庄丁那么厉害,你们老爷、少爷就不会。。。。。。不透露货源就算了!”
崔管家假装没听到,嘴里默念:开业大吉、开业大吉!
街对面,两个吊儿郎当的男人正盯着酒楼:“狗哥,我们还要在这里看多久啊?这香味儿,馋死我了。”
狗哥一巴掌拍到说话的小马头上:“馋死你得了,再看看,办不好老大交待的事,你就等着挨揍吧!”
小马想到老大的凶狠,打了个寒颤。
这二人是山匪中的小喽啰,被山匪头子阎啸派出来打探消息的。
当初曼婷一行到了庄子上,阎啸没隔多久就得到消息了。不过他并不把曼婷放在眼里,孤儿寡母不足为惧。
他的狗头军师秦三不放心,又派人去小和村盯了两天,听人回报:“那孤儿寡母没啥吃的,那寡妇和下人们一起进山找野果子、挖竹笋去了,盯了两天一点肉味儿都没闻到。”
秦三也放下心来,想着:现在洛家也没什么值得抢的,等他们帮我们把粮食种上、收入仓库。到时银子、女人、粮食全都是我们的了。
所以这几个月庄子上才那么安静,只是曼婷并不知道庄子上被人盯梢过。当时初到庄子,只想着储备食物,倒让秦三的狗腿子误会了。
曼婷就算知道被盯梢了也没什么,只要山匪要他们的粮食,就不会那么早把他们这些种庄稼的人杀掉。他们之间迟早都要一战,就算他们不来,曼婷也想强大自已后,灭了他们,哪怕花上三年五载也再所不惜。
不过,阴差阳错下,山匪没再派人盯着,也并不知道庄丁们学了武艺,本事突飞猛进。
秦三最近听说,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洛家天天都有野味供应,才派人又来看看情况。
曼婷陪着来客用了餐,饭后用了茶,稍坐一会儿,大家都要走,毕竟曼婷是个寡妇,众位男宾并不好久留。
焦忠有心和曼婷多相处一会儿,磨磨蹭蹭不走,焦母明白儿子的心事,找了个理由,说有事得和曼婷打听,两母子留了下来。
焦母找了个更衣的借口避了出去,年轻人要说几句话,自己在那里处着不合适,这也是她相信儿子和曼婷都是有分寸的人。
焦母离开后,焦忠:“你这段时间还好吗?”
曼婷:“你们走后,庄子上没有那么热闹了!别的都和以往一样。你呢?你和县令相处怎么样?”
焦忠:“当初,何毅没回去,何员外来衙门闹过几回,县令还是有些心虚的。我们回来后,他面子上做得很好,找我们谈了他的不容易,让我们理解。又补贴了我们一些银钱,我们敷衍一二,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焦忠知道不好久留:“酒楼的名头打响了,生意肯定不错,你别太劳累了,也别太操心,照顾好自己和旭兴。”
曼婷知他好意,点头应下。
焦忠要走,不放心地又交待:“你有任何需要,让人传信给我。”
曼婷示意如意,如意心领神会,拿出一个盒子,交给焦捕头。焦忠好奇是什么,眼睛看向曼婷,曼婷有些羞恼:“回家再看!”
如意送焦忠到楼梯口,崔管事把他送到门口才回,很是尊重。崔管事明白焦忠为洛家做了不少事,也猜到焦忠十有八九会成为自家人。
焦忠出来后,看到母亲已经站在街上等自己了,讪讪地走过去:“阿娘,我。。。。。。”
焦母打断:“你以为我为什么不再拦着你进林子?为自已喜欢的人拼搏是没错的,但儿子,你要知道我们家的条件配不上曼婷。她实在是好,样貌好,人品好,学问好,性情好。就是因为太好了,我担心我们家配不上她。我们能给她什么呀?如果你强求,则有挟恩图报之嫌。”
焦母一番话,让焦忠脸色都变了,刚刚和曼婷独处的好心情全没了,心情很是沉重,但要他放下曼婷,自己肯定做不到。
焦忠一直都明白和曼婷的差距,所以一直都比较压抑自己的情感,今日听得母亲一席话,便想:就远远看着她吧,只要她需要,就帮助她,别的别强求,能帮到她,她过得好就好。
回到家,焦忠没有第一时间打开盒子,心情有些烦闷,给母亲招呼一声就又出去了。
他也没去别处,回衙门打听山匪消息去了,想着:得把这些人除掉,曼婷才能安生。能为她做点什么就去做,待在家里胡思乱想也难受。晚上该他值夜,留在衙门住了一晚。
就这样,他白白多痛苦了两天,第二天晚上到家之后才想起打开盒子看看。结果,心情瞬间晴朗,他终于明白昨天曼婷为什么有些羞恼了。
洗漱一番,立即换上新衣,大小合适,布料柔软而坚韧,很适合他的工作性质。他极为爱惜的轻轻抚摸,突然摸到一点略厚的地方,手感很不一样,翻开来看,看见一只银色的狐狸,心里极为感动曼婷的用心,也觉得曼婷很是调皮可爱。
焦母为儿子热好饭菜后,看见儿子穿着一身新衣出来,惊讶的说:“好小子,你可真不知节省,不买布回来缝,直接去买成衣,好看是好看但怕是不便宜吧。”焦母边说边上手摸布料。
焦忠强压着嘴角,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廖妹妹送我的!”
焦母惊讶了一瞬,看着儿子快压不住的嘴角,好笑地逗他:“不过是赔你一件罢了!”
焦忠翻开袖子给母亲看,焦母看见绣的狐狸,也明白曼婷对儿子怕是也有情意,只是不知深浅。
也好,至少儿子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庄子里家丁们养好伤后,刘根带人进山查看了陷阱,小有收获——一只野猪,不过已经被坑底的竹刺刺穿身体,血都放干了。
幸好,现在天气寒冷,肉质影响不大。
众人又设置了一些触发的套绳式陷阱,俗称吊脖套,吊脚套。
训练了一段时间,又常打猎锻炼,箭手们的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现在已经尝试着射动物四肢,包扎一番,方便弄回庄子上喂养。
庄子上目前有鹿、黄羊、袍子、野兔、野鸡、狐狸等等,姑娘们负责喂养。
开业几天了,酒楼生意依旧红火,还有外县的富人也来光顾。
就是因为洛家酒楼太红火了,惹了多少人的眼。这天,一群泼皮怂恿着一群乞丐来酒楼门口乞讨,故意恶心人。
来吃饭的人见到这种情形,转身就走,一是觉得恶心,二是明白洛家酒楼被人盯上了。
面对诸多问题,曼婷思考再三决定:她回去之后,男子队三个小队轮换,每个队回城待十天,做好宅子的护卫工作,其余人训练、打猎两不误。旭兴留在庄子上,由吉祥照顾,史先生教学,刘师傅教武。她隔段时间就回来陪一陪儿子。
旭兴知道母亲要离开,有些舍不得,撒娇晚上要跟母亲睡:“阿娘,你早点回来陪我哦!阿娘,我会想你的!阿娘。。。。。。”
曼婷连着陪了儿子两天,就回城了。
旭兴前几天晚上还会哭哭鼻子,吉祥抱着要哄他,就听他说:”吉祥姐姐,我想母亲了,我不是想哭,眼泪它自己留出来的,你别给母亲乱讲我哭鼻子哦!”
吉祥好笑——爱面子的小孩儿!
几天后旭兴情绪就好了,主要是他白天的时间被先生、师傅、小伙伴占满了,晚上有吉祥陪着,虽然想母亲,但也不至于哭了,母亲跟他讲过回城要挣钱养家。
曼婷回城后,给以前有交情的人家纷纷送上一份礼,表达了一下心意,也有和她一样出城躲避但还没有回来的。
洛家酒楼开业前,曼婷就让人到处散消息:洛家酒楼常年供应各种野味,开业当天还有熊掌、虎骨酒限量供应。
酒楼原班人马在崔管家回来修整酒楼的时候就知道酒楼快开业了。几位厨师是崔管家带着礼物亲自上门通知的,虽然他们早就知道了消息,但受到东家尊重,个个都很高兴。大家都很感恩当时少夫人赠粮,可以说他们好得有这些粮才救了命。一听说酒楼要开业,都很积极的回来。
开业当日,焦家母子、田家父子、何毅一家,还有一些洛家的合作商户都来祝贺。
曼婷亲自招待他们,又让崔管家在楼下接待客人,他以前就负责酒楼的工作,认识很多熟客。今天酒楼生意竟然很不错,大约是苦难压抑太久,富人们也想出来换换口味,换换心情。
客人们对酒楼的新菜品赞不绝口,有人悄悄打听,洛家从哪儿弄那么多猎物。
崔管家大大方方的说:“我们的庄丁个个打猎功夫一流!”
客人撇撇嘴嘟囔:“你们家庄丁那么厉害,你们老爷、少爷就不会。。。。。。不透露货源就算了!”
崔管家假装没听到,嘴里默念:开业大吉、开业大吉!
街对面,两个吊儿郎当的男人正盯着酒楼:“狗哥,我们还要在这里看多久啊?这香味儿,馋死我了。”
狗哥一巴掌拍到说话的小马头上:“馋死你得了,再看看,办不好老大交待的事,你就等着挨揍吧!”
小马想到老大的凶狠,打了个寒颤。
这二人是山匪中的小喽啰,被山匪头子阎啸派出来打探消息的。
当初曼婷一行到了庄子上,阎啸没隔多久就得到消息了。不过他并不把曼婷放在眼里,孤儿寡母不足为惧。
他的狗头军师秦三不放心,又派人去小和村盯了两天,听人回报:“那孤儿寡母没啥吃的,那寡妇和下人们一起进山找野果子、挖竹笋去了,盯了两天一点肉味儿都没闻到。”
秦三也放下心来,想着:现在洛家也没什么值得抢的,等他们帮我们把粮食种上、收入仓库。到时银子、女人、粮食全都是我们的了。
所以这几个月庄子上才那么安静,只是曼婷并不知道庄子上被人盯梢过。当时初到庄子,只想着储备食物,倒让秦三的狗腿子误会了。
曼婷就算知道被盯梢了也没什么,只要山匪要他们的粮食,就不会那么早把他们这些种庄稼的人杀掉。他们之间迟早都要一战,就算他们不来,曼婷也想强大自已后,灭了他们,哪怕花上三年五载也再所不惜。
不过,阴差阳错下,山匪没再派人盯着,也并不知道庄丁们学了武艺,本事突飞猛进。
秦三最近听说,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洛家天天都有野味供应,才派人又来看看情况。
曼婷陪着来客用了餐,饭后用了茶,稍坐一会儿,大家都要走,毕竟曼婷是个寡妇,众位男宾并不好久留。
焦忠有心和曼婷多相处一会儿,磨磨蹭蹭不走,焦母明白儿子的心事,找了个理由,说有事得和曼婷打听,两母子留了下来。
焦母找了个更衣的借口避了出去,年轻人要说几句话,自己在那里处着不合适,这也是她相信儿子和曼婷都是有分寸的人。
焦母离开后,焦忠:“你这段时间还好吗?”
曼婷:“你们走后,庄子上没有那么热闹了!别的都和以往一样。你呢?你和县令相处怎么样?”
焦忠:“当初,何毅没回去,何员外来衙门闹过几回,县令还是有些心虚的。我们回来后,他面子上做得很好,找我们谈了他的不容易,让我们理解。又补贴了我们一些银钱,我们敷衍一二,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焦忠知道不好久留:“酒楼的名头打响了,生意肯定不错,你别太劳累了,也别太操心,照顾好自己和旭兴。”
曼婷知他好意,点头应下。
焦忠要走,不放心地又交待:“你有任何需要,让人传信给我。”
曼婷示意如意,如意心领神会,拿出一个盒子,交给焦捕头。焦忠好奇是什么,眼睛看向曼婷,曼婷有些羞恼:“回家再看!”
如意送焦忠到楼梯口,崔管事把他送到门口才回,很是尊重。崔管事明白焦忠为洛家做了不少事,也猜到焦忠十有八九会成为自家人。
焦忠出来后,看到母亲已经站在街上等自己了,讪讪地走过去:“阿娘,我。。。。。。”
焦母打断:“你以为我为什么不再拦着你进林子?为自已喜欢的人拼搏是没错的,但儿子,你要知道我们家的条件配不上曼婷。她实在是好,样貌好,人品好,学问好,性情好。就是因为太好了,我担心我们家配不上她。我们能给她什么呀?如果你强求,则有挟恩图报之嫌。”
焦母一番话,让焦忠脸色都变了,刚刚和曼婷独处的好心情全没了,心情很是沉重,但要他放下曼婷,自己肯定做不到。
焦忠一直都明白和曼婷的差距,所以一直都比较压抑自己的情感,今日听得母亲一席话,便想:就远远看着她吧,只要她需要,就帮助她,别的别强求,能帮到她,她过得好就好。
回到家,焦忠没有第一时间打开盒子,心情有些烦闷,给母亲招呼一声就又出去了。
他也没去别处,回衙门打听山匪消息去了,想着:得把这些人除掉,曼婷才能安生。能为她做点什么就去做,待在家里胡思乱想也难受。晚上该他值夜,留在衙门住了一晚。
就这样,他白白多痛苦了两天,第二天晚上到家之后才想起打开盒子看看。结果,心情瞬间晴朗,他终于明白昨天曼婷为什么有些羞恼了。
洗漱一番,立即换上新衣,大小合适,布料柔软而坚韧,很适合他的工作性质。他极为爱惜的轻轻抚摸,突然摸到一点略厚的地方,手感很不一样,翻开来看,看见一只银色的狐狸,心里极为感动曼婷的用心,也觉得曼婷很是调皮可爱。
焦母为儿子热好饭菜后,看见儿子穿着一身新衣出来,惊讶的说:“好小子,你可真不知节省,不买布回来缝,直接去买成衣,好看是好看但怕是不便宜吧。”焦母边说边上手摸布料。
焦忠强压着嘴角,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廖妹妹送我的!”
焦母惊讶了一瞬,看着儿子快压不住的嘴角,好笑地逗他:“不过是赔你一件罢了!”
焦忠翻开袖子给母亲看,焦母看见绣的狐狸,也明白曼婷对儿子怕是也有情意,只是不知深浅。
也好,至少儿子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庄子里家丁们养好伤后,刘根带人进山查看了陷阱,小有收获——一只野猪,不过已经被坑底的竹刺刺穿身体,血都放干了。
幸好,现在天气寒冷,肉质影响不大。
众人又设置了一些触发的套绳式陷阱,俗称吊脖套,吊脚套。
训练了一段时间,又常打猎锻炼,箭手们的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现在已经尝试着射动物四肢,包扎一番,方便弄回庄子上喂养。
庄子上目前有鹿、黄羊、袍子、野兔、野鸡、狐狸等等,姑娘们负责喂养。
开业几天了,酒楼生意依旧红火,还有外县的富人也来光顾。
就是因为洛家酒楼太红火了,惹了多少人的眼。这天,一群泼皮怂恿着一群乞丐来酒楼门口乞讨,故意恶心人。
来吃饭的人见到这种情形,转身就走,一是觉得恶心,二是明白洛家酒楼被人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