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管家一面让人禀报少夫人,一面让人去找崔捕头、田小五、何毅其中之一都可以。
曼婷到的时候,焦忠已经到了,正准备抓人走人。曼婷了解情况后,明白乞丐只是为了讨点食物,是被人撺掇,说不上有多少坏心,最可恶的还是那些泼皮和背后挑事的人。
她也不愿意竖立太多敌人,便:“请焦捕头放掉这些乞讨的人吧,他们只是为了活命,求得一口饭食。”
乞丐们跪地乞求,焦忠思虑一番,明白曼婷的打算,便配合道:“聚众闹事,本该全都抓走打板子,但看在洛家少夫人不但不计较你们的过错还替你们求情的份上,本捕头就暂且放过你们。”
乞丐们惊慌,向焦忠磕头,又向曼婷磕头,有乞丐婆子:“求少夫人赏口吃的吧,我孩子已经饿得不行了。”
曼婷:“了解我们洛家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家也只是小小商户,能力有限。我又公婆、夫君俱丧,孤儿寡母靠着这小小生意糊口,没有能力帮上各位多少,但我愿意伸一把手。以后我们洛家酒楼,每日中午、傍晚饭点过后会把酒楼里的剩饭菜热好,放在后巷,有需要的朋友们自去领取,领完即止,不得闹事。如有闹事的情况发生,以后我们家酒楼的剩饭菜宁愿送回庄子上喂鸡、喂鸭也再不供应大家。”
众乞丐狂喜,纷纷磕头道谢:“少夫人真是活菩萨,真是好人啦,多谢,多谢!”要知道酒楼里的剩菜油水足,少夫人还让人帮大家热好,在这寒冷的季节,很是温暖人心。
曼婷:“这个承诺,只要洛家酒楼开业一天就有效一天,也请各位朋友多多照看我们酒楼,酒楼好,大家都好!”
乞丐们纷纷应下。
焦忠让人把泼皮们带走,走到曼婷身边:“我会亲自审一审,看看背后是谁在捣鬼。你别太担心了,一切有我。”
曼婷自是相信他的本事,只羞涩着问:“合适吗?”
焦忠自然听懂,笑着:“很好,我很喜欢,多谢你!”
二人简单交谈几句,就散了。
曼婷让崔管家在酒楼后院隔上一堵墙,隔出两间屋子,每天生上火炉,再从家里翻找一些旧衣烂衫,让那些乞丐有个暖身的地方吧!
现在正是午饭时分,闹事的人抓走后,乞丐们也往酒楼后巷去抢位子,客人们又陆续来酒楼用餐了。
当崔管家宣布:“少夫人可怜你们,让我们在后院给你们留两间房,每天生上火炉,再送你们一些旧衣衫,这样你们既可以取暖又能有口热饭食,虽然不一定每天吃得饱,但至少冷不死,饿不死。”
顿了一下又说:“我们需要在后院砌堵墙,等我们弄好后,才放你们进屋。毕竟各位与我们并不相识,我们少夫人做生意,得考虑客人们的安全和卫生。”
众乞丐狂喜,主动说:“我们,我们可以砌墙,谢谢少夫人,谢谢管事!”
围墙并不长,墙上开了一道门,平时锁着,只有送剩饭菜的时候才会打开。
众乞丐很是感谢曼婷活命之恩,有了条件之后,还是知道梳洗一番,换上曼婷让人送去的旧衣衫,时常自行组织着去酒楼四周打扫、巡逻,这也是曼婷好心得到好报,意外得到一批廉价的护卫。
临近年关,酒楼生意火爆起来,再加上有了乞丐们的打扫、巡逻,这附近环境卫生,宵小都没有一个,很是安全。富人们更是喜欢来洛家酒楼用餐。
曼婷听崔管家回禀时,也很是欣慰。
年前这一个多月,酒楼生意很是不错,曼婷查账,发现挣了五百八十三两净利,以前酒楼一个月也就一百二十两左右的净利,年节时最多也就二百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野味基本上没用什么成本;腊月,人们宴请也要比平时多很多;专门来吃野味的人也不少。
等以后灭了山匪,庄子上多养殖一些牲畜,还可以减少一些成本。
曼婷已经很满意了,就算年后生意淡下来,一个月怎么也有三百两左右吧。
今年,洛家年货都不需要准备多少,庄子上有鸡、有鸭、有鱼、有蛋、有野味、有山珍、有蔬菜,曼婷让崔管家采买一批布料给家仆们做上新衣,犒劳他们的辛苦,让他们都撤回来,大家团聚,过一个好年。
曼婷又派崔管家提前给各家送上年礼,当然也收到了不少年礼。焦忠、田小五、何毅是亲自上门送的。
酒楼里从年三十放假到初三,初四开张,曼婷给酒楼众人放了赏。考虑到这群乞丐还算知恩图报,也让人给后院的乞丐们送了一些粮食和菜、肉,让他们也能吃上饱饭,过上一个好年。
年三十这天,各处鞭炮声声,街上到处弥漫着肉香味,虽然经历了苦难,但年节对大家意义还是不同的,怎么也得热闹一二。
曼婷带着儿子,先是祭拜了祖先,再吃上年饭。因为大家患难与共,在庄子上相处了几个月,今天曼婷母子也没单独用餐,而是让崔管家直接摆了八桌在院子里。
曼婷、旭兴、史先生、刘根头领一桌,其余众人分别落坐。
席上曼婷举起酒杯:“敬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敬我们大家战胜困难!”“敬我们大家未来的日子更好!”三杯下肚,各人吃菜玩乐,气氛很是热闹。
曼婷又单独敬了史先生和刘根,感谢二人对洛家的贡献和对旭兴的教导。
经历过苦难的人,更珍惜幸福的生活,曼婷也不约束大家,让他们尽情玩耍、嘻闹。
饭后,曼婷带着儿子去了祠堂,本来女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祠堂的,但洛家本来就是逃难安家在这里的,并没有族长之说,又是商户人家,洛父又没有三妻四妾,家里并不执着那些遗风陋俗。
这也是曼婷不执着于守孝时间、习俗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在曼婷看来,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让众人身体强健,增强战斗力,除掉山匪,保护家人,为公婆、夫君报仇比哀愁痛苦和守着那些所谓的孝道规矩更是有用。
曼婷点上香、烛,烧上钱纸,和旭兴一起跪下,“爹、娘、夫君,我和旭兴来看你们了,我们。。。。。。又准备。。。。。。,你们放心,我一定把旭兴教育好,总有一天,我一定会用仇人的脑袋来祭奠你们。”
旭兴奶声奶气地说:“祖父、祖母、父亲,旭兴有乖乖听阿娘的话,跟着史先生和刘师傅好好学习,你们去哪儿了,什么时候才回来呀?旭兴想你们了。”
曼婷控制不住,哭了。旭兴以为是自己惹哭了阿娘,便跪过去抱着曼婷:“阿娘,你别哭,我再也不催他们回来了,我们慢慢等。”
曼婷听得这话,更是受不住,因为连续遭遇事情,压在心里的伤悲这下都哭了出来。一个年岁不大的女子,带着稚子,拖着一家子,心里是很有压力的,并且还无处诉说。
晚上,曼婷带着儿子和吉祥、如意一起守岁,大家聊聊天,烤上一点板粟、花生,房间里时不时传来几人逗弄旭兴的声音,再是旭兴的童音,再是嘻嘻哈哈的欢笑声。苦难总会过去,好日子还在后头!
大年初一,鞭炮声声,各家门上贴着红对联,有的人家挂着红灯笼,一副喜气洋洋的景象。街道上很是热闹,邻里间互相拜年的声音,小孩子们嘻闹的声音,让寒冷的季节里有了温暖的感觉。
洛家没挂红,但喜气一点也不少,曼婷让厨房为大家准备了汤圆。平时,糖精贵,只有富人才舍得吃,今天大家吃着甜甜的汤圆都觉得很是幸福。
早餐后,崔管家带着众位家仆来向少夫人、小公子拜年。
曼婷早有准备:孩子们一人一百个铜板,放在荷包里,让旭兴赠给小伙伴们;姑娘们、嫂子们、婶子们一人一个一两重的银锞子;普通男仆们一人一个二两重的银锞子,齐林、张小山、林豪、李婶、康嫂子等五个队长一人五两,董叔也是五两,崔管家十两,刘根和史先生一人二十两。
众人收到打赏都惊讶了,以前最多也就几钱、顶多管事的领过三五两。
曼婷:“今年大家确实辛苦了,打猎也为酒楼招揽了生意,降低了本钱,这是我和旭兴特别感谢你们的。以后大家继续努力,你们为洛家做的贡献,我和旭兴都看在眼里,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众人大喜,不仅得了大笔赏银,更重要的是少夫人和小公子赏罚分明,大家对未来的好日子充满希望。
众人磕头道谢后退下,崔管家安排人手护送少夫人和小公子前往墓地祭拜。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曼婷要回娘家祭拜爹娘,崔管家也安排人手护送。正要出发的时候,焦忠来了,自告奋勇地要护送曼婷,崔管家很是识趣,打过招呼后,不再说话,静等少夫人吩咐。
曼婷福了一礼:“那就麻烦焦大哥了!”
曼婷到的时候,焦忠已经到了,正准备抓人走人。曼婷了解情况后,明白乞丐只是为了讨点食物,是被人撺掇,说不上有多少坏心,最可恶的还是那些泼皮和背后挑事的人。
她也不愿意竖立太多敌人,便:“请焦捕头放掉这些乞讨的人吧,他们只是为了活命,求得一口饭食。”
乞丐们跪地乞求,焦忠思虑一番,明白曼婷的打算,便配合道:“聚众闹事,本该全都抓走打板子,但看在洛家少夫人不但不计较你们的过错还替你们求情的份上,本捕头就暂且放过你们。”
乞丐们惊慌,向焦忠磕头,又向曼婷磕头,有乞丐婆子:“求少夫人赏口吃的吧,我孩子已经饿得不行了。”
曼婷:“了解我们洛家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家也只是小小商户,能力有限。我又公婆、夫君俱丧,孤儿寡母靠着这小小生意糊口,没有能力帮上各位多少,但我愿意伸一把手。以后我们洛家酒楼,每日中午、傍晚饭点过后会把酒楼里的剩饭菜热好,放在后巷,有需要的朋友们自去领取,领完即止,不得闹事。如有闹事的情况发生,以后我们家酒楼的剩饭菜宁愿送回庄子上喂鸡、喂鸭也再不供应大家。”
众乞丐狂喜,纷纷磕头道谢:“少夫人真是活菩萨,真是好人啦,多谢,多谢!”要知道酒楼里的剩菜油水足,少夫人还让人帮大家热好,在这寒冷的季节,很是温暖人心。
曼婷:“这个承诺,只要洛家酒楼开业一天就有效一天,也请各位朋友多多照看我们酒楼,酒楼好,大家都好!”
乞丐们纷纷应下。
焦忠让人把泼皮们带走,走到曼婷身边:“我会亲自审一审,看看背后是谁在捣鬼。你别太担心了,一切有我。”
曼婷自是相信他的本事,只羞涩着问:“合适吗?”
焦忠自然听懂,笑着:“很好,我很喜欢,多谢你!”
二人简单交谈几句,就散了。
曼婷让崔管家在酒楼后院隔上一堵墙,隔出两间屋子,每天生上火炉,再从家里翻找一些旧衣烂衫,让那些乞丐有个暖身的地方吧!
现在正是午饭时分,闹事的人抓走后,乞丐们也往酒楼后巷去抢位子,客人们又陆续来酒楼用餐了。
当崔管家宣布:“少夫人可怜你们,让我们在后院给你们留两间房,每天生上火炉,再送你们一些旧衣衫,这样你们既可以取暖又能有口热饭食,虽然不一定每天吃得饱,但至少冷不死,饿不死。”
顿了一下又说:“我们需要在后院砌堵墙,等我们弄好后,才放你们进屋。毕竟各位与我们并不相识,我们少夫人做生意,得考虑客人们的安全和卫生。”
众乞丐狂喜,主动说:“我们,我们可以砌墙,谢谢少夫人,谢谢管事!”
围墙并不长,墙上开了一道门,平时锁着,只有送剩饭菜的时候才会打开。
众乞丐很是感谢曼婷活命之恩,有了条件之后,还是知道梳洗一番,换上曼婷让人送去的旧衣衫,时常自行组织着去酒楼四周打扫、巡逻,这也是曼婷好心得到好报,意外得到一批廉价的护卫。
临近年关,酒楼生意火爆起来,再加上有了乞丐们的打扫、巡逻,这附近环境卫生,宵小都没有一个,很是安全。富人们更是喜欢来洛家酒楼用餐。
曼婷听崔管家回禀时,也很是欣慰。
年前这一个多月,酒楼生意很是不错,曼婷查账,发现挣了五百八十三两净利,以前酒楼一个月也就一百二十两左右的净利,年节时最多也就二百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野味基本上没用什么成本;腊月,人们宴请也要比平时多很多;专门来吃野味的人也不少。
等以后灭了山匪,庄子上多养殖一些牲畜,还可以减少一些成本。
曼婷已经很满意了,就算年后生意淡下来,一个月怎么也有三百两左右吧。
今年,洛家年货都不需要准备多少,庄子上有鸡、有鸭、有鱼、有蛋、有野味、有山珍、有蔬菜,曼婷让崔管家采买一批布料给家仆们做上新衣,犒劳他们的辛苦,让他们都撤回来,大家团聚,过一个好年。
曼婷又派崔管家提前给各家送上年礼,当然也收到了不少年礼。焦忠、田小五、何毅是亲自上门送的。
酒楼里从年三十放假到初三,初四开张,曼婷给酒楼众人放了赏。考虑到这群乞丐还算知恩图报,也让人给后院的乞丐们送了一些粮食和菜、肉,让他们也能吃上饱饭,过上一个好年。
年三十这天,各处鞭炮声声,街上到处弥漫着肉香味,虽然经历了苦难,但年节对大家意义还是不同的,怎么也得热闹一二。
曼婷带着儿子,先是祭拜了祖先,再吃上年饭。因为大家患难与共,在庄子上相处了几个月,今天曼婷母子也没单独用餐,而是让崔管家直接摆了八桌在院子里。
曼婷、旭兴、史先生、刘根头领一桌,其余众人分别落坐。
席上曼婷举起酒杯:“敬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敬我们大家战胜困难!”“敬我们大家未来的日子更好!”三杯下肚,各人吃菜玩乐,气氛很是热闹。
曼婷又单独敬了史先生和刘根,感谢二人对洛家的贡献和对旭兴的教导。
经历过苦难的人,更珍惜幸福的生活,曼婷也不约束大家,让他们尽情玩耍、嘻闹。
饭后,曼婷带着儿子去了祠堂,本来女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祠堂的,但洛家本来就是逃难安家在这里的,并没有族长之说,又是商户人家,洛父又没有三妻四妾,家里并不执着那些遗风陋俗。
这也是曼婷不执着于守孝时间、习俗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在曼婷看来,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让众人身体强健,增强战斗力,除掉山匪,保护家人,为公婆、夫君报仇比哀愁痛苦和守着那些所谓的孝道规矩更是有用。
曼婷点上香、烛,烧上钱纸,和旭兴一起跪下,“爹、娘、夫君,我和旭兴来看你们了,我们。。。。。。又准备。。。。。。,你们放心,我一定把旭兴教育好,总有一天,我一定会用仇人的脑袋来祭奠你们。”
旭兴奶声奶气地说:“祖父、祖母、父亲,旭兴有乖乖听阿娘的话,跟着史先生和刘师傅好好学习,你们去哪儿了,什么时候才回来呀?旭兴想你们了。”
曼婷控制不住,哭了。旭兴以为是自己惹哭了阿娘,便跪过去抱着曼婷:“阿娘,你别哭,我再也不催他们回来了,我们慢慢等。”
曼婷听得这话,更是受不住,因为连续遭遇事情,压在心里的伤悲这下都哭了出来。一个年岁不大的女子,带着稚子,拖着一家子,心里是很有压力的,并且还无处诉说。
晚上,曼婷带着儿子和吉祥、如意一起守岁,大家聊聊天,烤上一点板粟、花生,房间里时不时传来几人逗弄旭兴的声音,再是旭兴的童音,再是嘻嘻哈哈的欢笑声。苦难总会过去,好日子还在后头!
大年初一,鞭炮声声,各家门上贴着红对联,有的人家挂着红灯笼,一副喜气洋洋的景象。街道上很是热闹,邻里间互相拜年的声音,小孩子们嘻闹的声音,让寒冷的季节里有了温暖的感觉。
洛家没挂红,但喜气一点也不少,曼婷让厨房为大家准备了汤圆。平时,糖精贵,只有富人才舍得吃,今天大家吃着甜甜的汤圆都觉得很是幸福。
早餐后,崔管家带着众位家仆来向少夫人、小公子拜年。
曼婷早有准备:孩子们一人一百个铜板,放在荷包里,让旭兴赠给小伙伴们;姑娘们、嫂子们、婶子们一人一个一两重的银锞子;普通男仆们一人一个二两重的银锞子,齐林、张小山、林豪、李婶、康嫂子等五个队长一人五两,董叔也是五两,崔管家十两,刘根和史先生一人二十两。
众人收到打赏都惊讶了,以前最多也就几钱、顶多管事的领过三五两。
曼婷:“今年大家确实辛苦了,打猎也为酒楼招揽了生意,降低了本钱,这是我和旭兴特别感谢你们的。以后大家继续努力,你们为洛家做的贡献,我和旭兴都看在眼里,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众人大喜,不仅得了大笔赏银,更重要的是少夫人和小公子赏罚分明,大家对未来的好日子充满希望。
众人磕头道谢后退下,崔管家安排人手护送少夫人和小公子前往墓地祭拜。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曼婷要回娘家祭拜爹娘,崔管家也安排人手护送。正要出发的时候,焦忠来了,自告奋勇地要护送曼婷,崔管家很是识趣,打过招呼后,不再说话,静等少夫人吩咐。
曼婷福了一礼:“那就麻烦焦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