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想中的刺痛感并未传来,连淋在身上的雨都消失了,缕缕暖意从她背上传来,缓缓流淌过冰凉的身体,一种安定的力量随之注入了她的心脏。
恍惚间,像是有什么人轻轻环住了她。
鼻间隐隐传来寒梅的幽香。
池阙蓦然湿了眼眶。
自从母亲含恨而去,全族尽数被屠,她已经太久,没有感受过这种温暖了,她浑身僵住,迟迟不敢回过身去,好怕这只是一场幻觉,在梦醒后一切都不复。
一双白玉般的手握住伞柄,稳稳撑在她身前,雨水与潮气被挡在伞外,无形的剑气在四周激荡,转瞬之间,震开了所有侍卫。
剑气中正敦和,打醒了他们。
他们也有皇城之外苦求一滴甘霖的亲故,也有被残虐君主枉杀的兄弟,念及此,手中的剑缓缓放了下来,侍卫们互相看来看去,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一道清冽的声音蓦然响在耳畔,透着几分不太自然的温和:
“别淋湿了。”
蓝青色的伞柄递到池阙手中,她背上的温度却并未消散。
“啪,啪……“
稷慈转身,破雨而去,步履从容。
足下水花溅起,想攀上他的衣角,却在靠近时化成阵阵雾气。这样的神力本是雨神独有,此刻却在稷慈手中运转自如。
“一半寿元……还不错”他自己打着趣说道。
池阙如梦初醒,连忙回头,却只在连绵的雨幕中看到一抹隐隐约约的白色身影,月光洒在他宽大的长袍上,朦胧清隽,恍如天神。
这一幕如刀刻斧凿,印在了她脑海之中。
原来环住她的只是剑气,而雨中的执剑者,早已远去。
察觉到她的凝视,白衣剑客停下脚步,侧身道:
“忘了吧。”
他与众人隔着二十丈有余,暴雨之下又雷鸣不已,可所有人都清楚地听到了这句话,甚至包括殿中之人。
那声音神圣而淡漠,有如玉碎,雨中的侍卫们,殿内的君臣们,都因之怔忪了片刻,而后,这场夜宴的记忆在他们脑中慢慢变得模糊。
最终,人们只记得,在一场盛大的夜宴上,有刺客扮作侍卫冲入殿中,杀死了那罪恶滔天的君王。
有人说,天上终于降下雨露,正是在庆贺残虐暴君的横死。
而这继位的新君,乃是群臣争执数月,推举出的贤德之人,春闱榜上的状元郎——侯君素。
深宫迎来了它新的主人。
至于宫中老人总挂在嘴边的那位福康公主,后来人们总是不信,当个故事听听笑笑,也便作罢了。
“久而久之,便没人再记得。”
待喜鹊讲完最后一句,旁边围着的小乞丐们都奋力鼓起掌来。
“好!好!大暴君终于死了!”
“白衣剑神好厉害!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当剑神!”有一个小乞丐挥舞着手中的打狗棍,威风凛凛。
“可是喜鹊姐姐,嗯……为什么萧家的小公主,突然要杀自己的父皇呀?”扎短辫的小姑娘怯生生问道。
喜鹊捏了捏她灰扑扑的辫子,说:“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老规矩,要听的,每人帮我拔一捆草”
“喜鹊姐姐,我这儿有半个馒头行吗,前天的,口感还不错嘞,我实在不想去拔草了,好累啊。”
“拔了草,不仅有故事听,我再给你一屉馒头。”
“姐姐,我把我的打狗棍借你玩几天,我能不能不拔草啊?”未来的小剑神也凑过来。
“不行不行,而且,你得拔两捆”
“啊??为什么!??”小剑神震惊
“因为你方才夸了那个黑心的白衣大汉。”喜鹊对他做了个鬼脸。
小剑神心碎。
就这样,小乞丐们或为了馒头,或为了听故事,纷纷行动起来,不到一下午,喜鹊的家中便垒起了高高的草垛。
她满意地拍拍手,又叉着腰绕步三圈,好好欣赏一番,大致想好了要用它们筑个怎样的巢后,终于肯拎着馒头,去找小乞丐们了。
彼时,他们正相互依偎着,在巷尾睡觉,横七竖八,全无睡相。
喜鹊笑笑,轻轻把四大袋馒头塞进小人儿堆里藏好,又在每个人的兜里都放了几文钱。
最后,她留下一张字条:“不为什么,因为天理昭昭,因为有怨报怨,因为老!娘!乐!意!”
想了想,她又在下面附道:“悄悄告诉你们,三里之外,柳树街的玉清酒楼在招工哦,好好干,喜鹊姐姐看好你们!”
最后一字落笔,喜鹊又在背面画了一幅小像,一群小孩儿围着一只喜鹊蹦蹦跳跳。她对这画十分满意,连连道了三声“不愧是我”,把字条压在小剑神的打狗棍上,一转身,没了影。
她一路哼着苏北小调,甩着短衫上坠下来的破烂布条,拐了七八个弯,方才到了堆草垛的棚屋面前。
突然,她的歌声停住,手里的布条也垂了下来。
仔细一看,她面前哪还有草垛,分明空无一物。
那偷草贼竟还胆大妄为地模仿她,在地上用剑画了一幅像:呆头呆脑的喜鹊站在空空的棚子面前炸毛,不染纤尘的神君则坐在一旁品茶看戏。
“稷!慈!!!!你这个!!!黑心肝的歹毒卑鄙!小人!!”
“阿池,不可背后语人。”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池阙冲了过去,两手一拖便就要掀翻他的桌子。
和煦如阳的神力轻轻抵消了份蛮力,故事中的白衣剑神此刻正就安坐在此,他抬了抬下巴,道:“这茶不错,要尝尝看吗?”
池阙露出一种明媚热烈的笑容,应了声好,却端起茶杯向稷慈泼去。
稷慈的脸上仍挂着往常那副清高样,完全看不出那幅黑心肠,他只眨了下眼,泼来的茶水便散了热度,反向池阙涌去。
池阙闪躲不及,劈头盖脸挨了一汪清茶,虽已被他化成了凉水,但还是气得够呛,两腿一蹬便往地上躺。
“什么鬼扯任务,我不做了!天道爱干嘛干嘛,与我无关,只与你这个大忙人,大帝君有关!”她气道。
当年雨中惊鸿一瞥,池阙本以为此生再无缘见到那人,在了却自己所有的怨恨后,她再无所念,潇洒一挥手,给自己绑了一块大石头就往宫里的湖一栽。
本以为再睁眼便是到阴曹地府去面见阎王爷,可她醒来却竟又回到了湖边,如此绑了又跳,跳了又绑十数次,她若有所思。
她觉得这湖里一定有鬼,而且还是个善良的好鬼。
沉思一番,她站起往湖中大喊了三声:“我并非不慎失足,是真的不活了!”后再度跳了下去。
复一睁眼,只见湖边芦苇在月影下摇晃。
既然这水鬼不愿再造杀孽,她想,那便换个死法。
于是,她来到宫墙边上,纵身一跃,可惜无论是城楼还是高山,她都能奇迹般地活下来。
看着转瞬间长好的伤口,池阙有些泄气。
怎么就连死都不行呢,是不是天神觉得自己身上的罪孽太过深重,不肯放她往生?她自嘲地想。
后来,她喝得酩酊大醉,做了一个梦。
梦里,一具干瘪的身躯蓦地被扔在在草塌上,那人双眼空洞,早已没了气息。
池阙尖声哭喊着,要扑过去看母亲最后一眼,一双手却突然大力地扣住她,把她强行按入塌旁的柜子中。
她奋力挣扎,声音嘶哑,却徒劳无功。
萧景栖的声音自柜外传来:“如何?”
“禀陛下,池家人已屠杀殆尽,奴按照神赐宝书所言,取了他们的心头血炼成蛊虫,定能保陛下万事无忧。”
“那孽种找到没?她身上的池家血可不一般,必须抓活的。”
“陛下,小公主已然找到,在宫中安养。”
“嗯,别让她察觉异样,就说她母妃病逝了。侯家那小子对她情根深种,她可死不得,孤还要侯君素的臣心呢。”
“陛下英明,奴取了池家所有人的喉中骨炖出一碗忘言汤,早间公主已尽数服下,如此,她体内的蛊虫就能在新婚之夜进到侯家少爷心口之中。”
池阙藏在衣柜中,却不再挣扎,心里痛的像是被利刃剖开,她剧烈地干呕几下,终于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猛地,她从噩梦中惊起,看着手上全然愈合的伤口,知道连自戕都徒劳无功,她咬牙,双拳狠狠砸向地面,不知痛似的,跌跌撞撞向外跑去。
偶然间,池阙闯入了深山的一座神祠中,扑倒在地,似跪似匐,呜咽着喃喃自语:“怎么就死不掉呢,为什么天神连最后的恩赐都不愿给我。”
她大胆地翻过围栏,抱着殿中的帝君神像,哭得肝肠寸断。
“若非我,若非我出生时的异象,母亲一族的异能就不会被他发现,阿姊、大伯、姑姑、他们百十口人就不会死,死后更不会被炼成蛊虫,毒杀那些直言敢谏的臣子。”
“若不是我,所有人都还活着。”
“我杀了他,我说我要报仇,可是最该死难道不是我自己吗?”她突然发了狠,头一下一下重重地磕在地上,像是极虔诚的信徒一般。干渴的喉咙早已哑得说不出话,她却还是执拗地说着:
“这些年,他用我的血害了多少人,我洗得清吗?难道他们就该死吗?”她兀自摇头:“该死的是我!”
“我知,这世上有神明,不求天神能饶恕我的罪孽,让我往生极乐,只求一死,让我忘掉这些记忆,哪怕生生世世为牲畜,受剖心剜骨之苦,我也不想再停留在这一世。”
“我乃罪海涛天之人,而今欠他们的人都死了,缘何我还活着,我怎么配替他们行于世间?”
衣衫破烂的小姑娘疯疯癫癫,哭了又笑,不停地磕头道:“我怎么配呢……该死的是我……”
一声叹息自头顶传来。
池阙磕头的动作蓦然停住,颤抖着抬眼望去。
只见殿中那塑像金身孤高地立着,低垂的眼眸中饱含悲悯。
一道春水般柔和的身影自神像后信步而出,那人足踩织金云履,腰佩森严长剑,蓝青色的外袍并未系紧,松松垮垮地披在身上,掩映间露出月白的里衣,一时惊为天人。
他走得十分散漫,但背脊直挺,像是山间倨傲的青柏,又像冬日凌霜的寒梅,身侧,长袍无风自动,神君眼波微敛,透着几分悲悯与疏离,恍若画中仙。
池阙一时忘记了呼吸,只恨方才为何说了如此之多,以至于此刻声音嘶哑,发不出声来。
她只好低低地拜了下去,缩作一团,哀求天神怜悯。
可面前的神君却只是站着,不发一言,好像寒月那样遥远。
正当她以为希望又要破灭时,有什么轻轻抚上了她发顶,熟悉的暖意随之再次环抱住她。
那是,神明的掌心。
池阙咽了咽口水,正欲开口,面前的身影却突然寸寸龟裂,散作云烟,她连忙伸手,却什么都没摸到,空气中隐隐的梅香让她反应过来,这位神君是那雨中乍逢的剑客。
寂静的殿中有声音响起,他说:
“了却绢上事,予尔所愿。”
一张绢布缓缓落至池阙眼前,身姿曼妙轻柔,如同飞舞的蝶翼,为她带来唯一的希望。
预想中的刺痛感并未传来,连淋在身上的雨都消失了,缕缕暖意从她背上传来,缓缓流淌过冰凉的身体,一种安定的力量随之注入了她的心脏。
恍惚间,像是有什么人轻轻环住了她。
鼻间隐隐传来寒梅的幽香。
池阙蓦然湿了眼眶。
自从母亲含恨而去,全族尽数被屠,她已经太久,没有感受过这种温暖了,她浑身僵住,迟迟不敢回过身去,好怕这只是一场幻觉,在梦醒后一切都不复。
一双白玉般的手握住伞柄,稳稳撑在她身前,雨水与潮气被挡在伞外,无形的剑气在四周激荡,转瞬之间,震开了所有侍卫。
剑气中正敦和,打醒了他们。
他们也有皇城之外苦求一滴甘霖的亲故,也有被残虐君主枉杀的兄弟,念及此,手中的剑缓缓放了下来,侍卫们互相看来看去,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一道清冽的声音蓦然响在耳畔,透着几分不太自然的温和:
“别淋湿了。”
蓝青色的伞柄递到池阙手中,她背上的温度却并未消散。
“啪,啪……“
稷慈转身,破雨而去,步履从容。
足下水花溅起,想攀上他的衣角,却在靠近时化成阵阵雾气。这样的神力本是雨神独有,此刻却在稷慈手中运转自如。
“一半寿元……还不错”他自己打着趣说道。
池阙如梦初醒,连忙回头,却只在连绵的雨幕中看到一抹隐隐约约的白色身影,月光洒在他宽大的长袍上,朦胧清隽,恍如天神。
这一幕如刀刻斧凿,印在了她脑海之中。
原来环住她的只是剑气,而雨中的执剑者,早已远去。
察觉到她的凝视,白衣剑客停下脚步,侧身道:
“忘了吧。”
他与众人隔着二十丈有余,暴雨之下又雷鸣不已,可所有人都清楚地听到了这句话,甚至包括殿中之人。
那声音神圣而淡漠,有如玉碎,雨中的侍卫们,殿内的君臣们,都因之怔忪了片刻,而后,这场夜宴的记忆在他们脑中慢慢变得模糊。
最终,人们只记得,在一场盛大的夜宴上,有刺客扮作侍卫冲入殿中,杀死了那罪恶滔天的君王。
有人说,天上终于降下雨露,正是在庆贺残虐暴君的横死。
而这继位的新君,乃是群臣争执数月,推举出的贤德之人,春闱榜上的状元郎——侯君素。
深宫迎来了它新的主人。
至于宫中老人总挂在嘴边的那位福康公主,后来人们总是不信,当个故事听听笑笑,也便作罢了。
“久而久之,便没人再记得。”
待喜鹊讲完最后一句,旁边围着的小乞丐们都奋力鼓起掌来。
“好!好!大暴君终于死了!”
“白衣剑神好厉害!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当剑神!”有一个小乞丐挥舞着手中的打狗棍,威风凛凛。
“可是喜鹊姐姐,嗯……为什么萧家的小公主,突然要杀自己的父皇呀?”扎短辫的小姑娘怯生生问道。
喜鹊捏了捏她灰扑扑的辫子,说:“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老规矩,要听的,每人帮我拔一捆草”
“喜鹊姐姐,我这儿有半个馒头行吗,前天的,口感还不错嘞,我实在不想去拔草了,好累啊。”
“拔了草,不仅有故事听,我再给你一屉馒头。”
“姐姐,我把我的打狗棍借你玩几天,我能不能不拔草啊?”未来的小剑神也凑过来。
“不行不行,而且,你得拔两捆”
“啊??为什么!??”小剑神震惊
“因为你方才夸了那个黑心的白衣大汉。”喜鹊对他做了个鬼脸。
小剑神心碎。
就这样,小乞丐们或为了馒头,或为了听故事,纷纷行动起来,不到一下午,喜鹊的家中便垒起了高高的草垛。
她满意地拍拍手,又叉着腰绕步三圈,好好欣赏一番,大致想好了要用它们筑个怎样的巢后,终于肯拎着馒头,去找小乞丐们了。
彼时,他们正相互依偎着,在巷尾睡觉,横七竖八,全无睡相。
喜鹊笑笑,轻轻把四大袋馒头塞进小人儿堆里藏好,又在每个人的兜里都放了几文钱。
最后,她留下一张字条:“不为什么,因为天理昭昭,因为有怨报怨,因为老!娘!乐!意!”
想了想,她又在下面附道:“悄悄告诉你们,三里之外,柳树街的玉清酒楼在招工哦,好好干,喜鹊姐姐看好你们!”
最后一字落笔,喜鹊又在背面画了一幅小像,一群小孩儿围着一只喜鹊蹦蹦跳跳。她对这画十分满意,连连道了三声“不愧是我”,把字条压在小剑神的打狗棍上,一转身,没了影。
她一路哼着苏北小调,甩着短衫上坠下来的破烂布条,拐了七八个弯,方才到了堆草垛的棚屋面前。
突然,她的歌声停住,手里的布条也垂了下来。
仔细一看,她面前哪还有草垛,分明空无一物。
那偷草贼竟还胆大妄为地模仿她,在地上用剑画了一幅像:呆头呆脑的喜鹊站在空空的棚子面前炸毛,不染纤尘的神君则坐在一旁品茶看戏。
“稷!慈!!!!你这个!!!黑心肝的歹毒卑鄙!小人!!”
“阿池,不可背后语人。”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池阙冲了过去,两手一拖便就要掀翻他的桌子。
和煦如阳的神力轻轻抵消了份蛮力,故事中的白衣剑神此刻正就安坐在此,他抬了抬下巴,道:“这茶不错,要尝尝看吗?”
池阙露出一种明媚热烈的笑容,应了声好,却端起茶杯向稷慈泼去。
稷慈的脸上仍挂着往常那副清高样,完全看不出那幅黑心肠,他只眨了下眼,泼来的茶水便散了热度,反向池阙涌去。
池阙闪躲不及,劈头盖脸挨了一汪清茶,虽已被他化成了凉水,但还是气得够呛,两腿一蹬便往地上躺。
“什么鬼扯任务,我不做了!天道爱干嘛干嘛,与我无关,只与你这个大忙人,大帝君有关!”她气道。
当年雨中惊鸿一瞥,池阙本以为此生再无缘见到那人,在了却自己所有的怨恨后,她再无所念,潇洒一挥手,给自己绑了一块大石头就往宫里的湖一栽。
本以为再睁眼便是到阴曹地府去面见阎王爷,可她醒来却竟又回到了湖边,如此绑了又跳,跳了又绑十数次,她若有所思。
她觉得这湖里一定有鬼,而且还是个善良的好鬼。
沉思一番,她站起往湖中大喊了三声:“我并非不慎失足,是真的不活了!”后再度跳了下去。
复一睁眼,只见湖边芦苇在月影下摇晃。
既然这水鬼不愿再造杀孽,她想,那便换个死法。
于是,她来到宫墙边上,纵身一跃,可惜无论是城楼还是高山,她都能奇迹般地活下来。
看着转瞬间长好的伤口,池阙有些泄气。
怎么就连死都不行呢,是不是天神觉得自己身上的罪孽太过深重,不肯放她往生?她自嘲地想。
后来,她喝得酩酊大醉,做了一个梦。
梦里,一具干瘪的身躯蓦地被扔在在草塌上,那人双眼空洞,早已没了气息。
池阙尖声哭喊着,要扑过去看母亲最后一眼,一双手却突然大力地扣住她,把她强行按入塌旁的柜子中。
她奋力挣扎,声音嘶哑,却徒劳无功。
萧景栖的声音自柜外传来:“如何?”
“禀陛下,池家人已屠杀殆尽,奴按照神赐宝书所言,取了他们的心头血炼成蛊虫,定能保陛下万事无忧。”
“那孽种找到没?她身上的池家血可不一般,必须抓活的。”
“陛下,小公主已然找到,在宫中安养。”
“嗯,别让她察觉异样,就说她母妃病逝了。侯家那小子对她情根深种,她可死不得,孤还要侯君素的臣心呢。”
“陛下英明,奴取了池家所有人的喉中骨炖出一碗忘言汤,早间公主已尽数服下,如此,她体内的蛊虫就能在新婚之夜进到侯家少爷心口之中。”
池阙藏在衣柜中,却不再挣扎,心里痛的像是被利刃剖开,她剧烈地干呕几下,终于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猛地,她从噩梦中惊起,看着手上全然愈合的伤口,知道连自戕都徒劳无功,她咬牙,双拳狠狠砸向地面,不知痛似的,跌跌撞撞向外跑去。
偶然间,池阙闯入了深山的一座神祠中,扑倒在地,似跪似匐,呜咽着喃喃自语:“怎么就死不掉呢,为什么天神连最后的恩赐都不愿给我。”
她大胆地翻过围栏,抱着殿中的帝君神像,哭得肝肠寸断。
“若非我,若非我出生时的异象,母亲一族的异能就不会被他发现,阿姊、大伯、姑姑、他们百十口人就不会死,死后更不会被炼成蛊虫,毒杀那些直言敢谏的臣子。”
“若不是我,所有人都还活着。”
“我杀了他,我说我要报仇,可是最该死难道不是我自己吗?”她突然发了狠,头一下一下重重地磕在地上,像是极虔诚的信徒一般。干渴的喉咙早已哑得说不出话,她却还是执拗地说着:
“这些年,他用我的血害了多少人,我洗得清吗?难道他们就该死吗?”她兀自摇头:“该死的是我!”
“我知,这世上有神明,不求天神能饶恕我的罪孽,让我往生极乐,只求一死,让我忘掉这些记忆,哪怕生生世世为牲畜,受剖心剜骨之苦,我也不想再停留在这一世。”
“我乃罪海涛天之人,而今欠他们的人都死了,缘何我还活着,我怎么配替他们行于世间?”
衣衫破烂的小姑娘疯疯癫癫,哭了又笑,不停地磕头道:“我怎么配呢……该死的是我……”
一声叹息自头顶传来。
池阙磕头的动作蓦然停住,颤抖着抬眼望去。
只见殿中那塑像金身孤高地立着,低垂的眼眸中饱含悲悯。
一道春水般柔和的身影自神像后信步而出,那人足踩织金云履,腰佩森严长剑,蓝青色的外袍并未系紧,松松垮垮地披在身上,掩映间露出月白的里衣,一时惊为天人。
他走得十分散漫,但背脊直挺,像是山间倨傲的青柏,又像冬日凌霜的寒梅,身侧,长袍无风自动,神君眼波微敛,透着几分悲悯与疏离,恍若画中仙。
池阙一时忘记了呼吸,只恨方才为何说了如此之多,以至于此刻声音嘶哑,发不出声来。
她只好低低地拜了下去,缩作一团,哀求天神怜悯。
可面前的神君却只是站着,不发一言,好像寒月那样遥远。
正当她以为希望又要破灭时,有什么轻轻抚上了她发顶,熟悉的暖意随之再次环抱住她。
那是,神明的掌心。
池阙咽了咽口水,正欲开口,面前的身影却突然寸寸龟裂,散作云烟,她连忙伸手,却什么都没摸到,空气中隐隐的梅香让她反应过来,这位神君是那雨中乍逢的剑客。
寂静的殿中有声音响起,他说:
“了却绢上事,予尔所愿。”
一张绢布缓缓落至池阙眼前,身姿曼妙轻柔,如同飞舞的蝶翼,为她带来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