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想留在红袖楼。

    两日之内,长亿给姜韫做了场小改造。

    “背熟了?”

    “名字和背景倒是记住了,但相貌嘛,光几句形容,我怕到时记错。”

    长亿坐到姜韫身边。

    “你能背下相关的东西实属不易,长相嘛,到时我提你一句即可。”

    姜韫抿笑,被长亿盯得脸发热。

    “长亿……娘子?”

    “别紧张,就是瞧你生的清秀,多看几眼而已。”

    “娘子说笑了。”

    “我这几日创出首新琵琶曲,曲名还没定。你听听?”

    “好。”

    两日后。

    曲府不亏是督察司督卫之首的府邸。阴森幽暗。若不是门开着,流出微弱的亮光,便会完全淹没在黑夜之中。

    “长亿娘子,我们没来错吧?这么暗,连个人影都没有。”

    姜韫抱着琵琶下马车时,差点以为是来奔丧。

    “我这等青楼女子自然是不能过人家的大门的。门虽小,不是狗洞就好。走吧,小韫儿。”

    长亿习惯了京州城管爷们的招待,在西梁,尤其京州城,有钱的有权的才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他们要是不把你当人,你再叫唤,也只是自取其辱。

    “麻烦娘子进来时顺便把门带上!”一个甜嗓子亮起,朝姜韫她们喊道。

    姜韫跟在长亿后面,瞥见说话那人正奋笔疾书些什么。

    “椿姑娘,怎么在孤身一人在后亭?”

    “肆已哥哥的生辰礼物。”曲椿璃手拿毛笔挠头,“我刚去前院偷偷望了眼别人送来的贺礼,竟有人和我撞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提笔写诗了。”

    “不曾想,椿姑娘不仅绰约多姿,竟还擅诗词歌赋?”

    “你真是折煞我了,要是我懂得风花雪月,怎还在这苦恼?”曲椿璃眼睛一转,狡黠一笑,“长亿娘子可有什么好字?让我凑一凑?”

    “我?椿姑娘才是说笑呢。要是琵琶,我倒是能说出一二,诗词嘛,可就难喽。”

    “哦?”曲椿璃放下毛笔,“可肆已哥哥前阵子和我讲,临溪哥哥说你是一位被青楼困住的才女,若是官家出身,必定名扬西梁。”

    “仙霞散人不过是说长亿的琴艺,其他的……”

    “你不想帮我?”曲椿璃直勾勾盯着长亿。

    “椿姑娘,不是我不肯……”

    “长亿娘子。”曲椿璃靠近长亿,递笔给长亿,俏皮一笑,“我在前院等你。”

    明明才走了一人,□□却荒了几分。只剩两身青袍,两盏灯笼和一把琵琶。

    “椿姑娘对娘子有敌意?”姜韫问。

    “嗳。谁让我既能弹一手好琵琶又是青楼女子呢?女子在世,只有一处好是不够的。”长亿拿起一张白纸放在灯笼边,“纸倒是好纸,可纸的主人却留下一字便跑了。”她欣赏几眼后,便将那写有“此”字的纸撕成两半。

    “仅仅如此就妒忌娘子?”

    “嫉妒一个青楼女子?她可做不出这事。不过是心中所爱作祟。”

    姜韫想到刚才曲椿璃只提及了两人,曲肆已是她同父同母的哥哥,那便只剩仙霞散人了。

    长亿看姜韫不语,知道是她想歪了。“是仙霞散人的哥哥韩启咏。”长亿轻挑了几下弦,略带嘲讽,“两兄弟不和,为兄的想让弟弟下不来台。可幼稚的游戏,尊贵之躯怎能却屈身。所以只能让他人替他上台。”

    见长亿在石凳下落座,姜韫不明所以。

    “长亿娘子不去前院吗?”

    “去了也是被人羞辱,对方不过是不想我玷污了他们管家高贵,区区小事说一声就好,却还花心思在我身上。”长亿右肘撑在石桌上,“管家人员就是烦!”

    姜韫:“不就是诗嘛?写就好了。”

    长亿:“我能识字就不错了,还赋诗?小韫儿你可高看我了。”

    姜韫将琵琶放到长亿胸前,“我写。”

    长亿惊呼:“你还懂这个?!”

    “不是我懂,是我看过。但我保证,除了我之外,整个京州无人看过此诗。”

    姜韫提笔沾墨,也写下一个“此”字……

    前院济济一堂,热闹非凡。

    仙霞散人韩临溪,雪牍府、鸿学堂学子等一众在京州城有名有姓的子弟先后递上贺礼。

    轮到仙霞散人时,鸿学堂的沈玖取笑道:“我说临溪啊,你酝酿多日的惊喜到底长什么样!”

    仙霞散人抬起腿,半躺在曲肆已的席位上,一手托着玉壶,酒酿直往嘴中流,喝足心畅快后才肯开口,“着急什么?人不是来了吗?”

    “哪呢?”

    几声嘈杂涌起。

    “向后瞧!”

    “仙霞散人莫不是在说长亿?”

    说曹操曹操到。

    一阵风将前院的纱帘吹乱,席来一阵梨花香。

    “长亿快来!快!向他们证明我所备的惊喜。”

    姜韫来到前院,发现在场几乎都是同龄少年郎。颈间的喉巾象征其身世不凡。

    在前朝,未婚男子素有带喉巾的习俗。东汤一带尤为盛行。传到西梁,喉巾多了层意味,佩戴喉巾的大多为贵族子弟、士大夫阶层,家财万贯的商贾人家有时也爱佩戴。

    姜韫放眼望去,除了韩临溪,其他人都佩戴了喉巾。

    长亿笑着应和,曲椿璃却手挽曲肆已从侧帘出现,抢先说话:“是啊,素闻长亿娘子琴艺了得,又介于娘子所在之处,椿儿不便进入。今日沾了肆已哥哥的光,定要听个尽兴。”

    姜韫略抬眼,瞄到曲肆已没有戴喉巾。脖颈修长,肌肤青白。明明三年前还带着,今日却没了。又未闻其办婚事,想来是订了婚约。会是谁呢……

    “椿姑娘都这么说了,长亿定当不负所望。”

    曲椿璃假意笑笑,往曲肆已那边推。

    “长亿娘子,你身后那位琴童手中所拿之物是给肆已哥哥的贺礼吗?”

    “这?这是……”长亿疑惑。

    “肆已哥哥,长亿娘子一片诚意,你不看看吗?”

    曲肆已像根木头一样,全程无关紧要似地漠视一切。姜韫没抬头,可总觉得对方在盯着自己。

    “你想看便看。”

    曲椿璃喜眉笑眼,手指向姜韫,“你读。”

    姜韫侧头眼神询问长亿。

    “读吧。”

    “是。”

    姜韫缓缓展开手中的卷成一卷的纸张。

    “此身天地一虚舟……”

    姜韫刚念时,宴上喧闹。随着她慢声吐字,不知怎么地,秋夜晚风徐徐,吹得人心静。

    “……何处江山……不自由。”

    姜韫念完,将词重新卷好。

    宴上一片静寂。

    仙霞散人一声打破这场静默。

    “好!此身天地一虚舟,何处江山不自由……说得太好了!一叶虚舟何处不是自由啊。”

    他连忙起身,推开挡在他与长亿中间的子弟。

    “长亿啊,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长亿低头浅笑。

    “肆已,不是我自恋,这首词虽说是给你的,可那里面的思思绪绪无一不是我心中所感啊。”

    曲椿璃没想到长亿那青楼女子竟真有点笔墨。仙霞连连赞叹才让她从词中清醒过来。

    “肆已?”

    曲肆已抽出被曲椿璃揽住的手臂,眼神放在那卷纸上。他几步走到姜韫前。姜韫明白来意,双手递上。

    “曲督首。”

    她才及他肩膀,压迫感使她又想起来在督察司地牢的场景。

    曲肆已语气十分僵硬说:“谢谢。”

    “谢谢?”

    椿璃重复她哥哥所说,她哥什么时候学会说谢谢了?

    “肆已你别忽略我呀。”

    仙霞散人死皮赖脸向曲肆已要词的底气是从平日两人的相处而来。他要什么,曲肆已从没摇过头。

    曲肆已走进韩临溪,悄声说道:“这个不行。”

    仙霞散人的白衣拖地,几撮落到肩头的发丝显得失落。

    “长亿啊,等我生辰一到,你也得给我备上一幅。”

    长亿娘子又恢复了往日的从容,“好,长亿答应。”说着说着她拉起姜韫的手,“不过,我这诗要是没了这小琴童,可就完不成了。”

    “哦?怎么说?”

    “长亿不才,虽说心中十分想写两句诗来给曲督长祝贺,可一到落笔之时,却只写出一个“此”字,经姜韫一提醒,方才下笔如有神助。”

    仙霞散人眼睛一亮而后听到“姜韫”二字时有淡了下去。

    姜韫背过关于仙霞散人韩临溪的底细。

    韩家三代为商,西梁又有买官的途径。到了韩必潜这代,野心膨胀。要想平步青云,除了讨好朝中大臣还得过了鸿学堂这关。韩必潜有意将韩家的财政内务交于韩家的大小姐,也是他唯一的女儿韩若瑶。而他的两个儿子,则继承他的心愿,先去鸿学堂待上个两年,再进到朝野之中。

    不过,大公子韩启咏不喜虚头巴脑之物,天天扎在商贾之道而不好政事。差点没把韩必潜气死。无奈之下,韩必潜只好把所有心思放在韩临溪一人身上。韩家二公子博览群书,是个好苗子。韩公还替他寻了庄好亲事,助他仕途顺利。谁知韩临溪得知此事后,闹着要出家当和尚,在韩若瑶百般劝说下才停息。

    就这样,韩临溪至今没和他爹和好,还自封仙霞散人,逍遥京州城。与此同时,韩启咏莫名其妙打通了任督二脉,不再研究商贾之道,转而主动提出要进鸿学堂。先前去找长亿,也是为了讨好鸿学堂三堂主。

    “你就是姜韫?”仙霞散人惊喜问。

    姜韫诧异,“姜韫忘性大,不知何时见过韩二公子?”

    仙霞散人长袖一辉,“我与韩家无瓜葛,可别这么叫,叫我仙霞先生就好。”

    “是。仙霞先生。”

    “哎。本还想让长亿割爱,令你来当我的小书童,可惜了,被捷足先登了。”

    姜韫眉头一皱,听得云里雾里。

    “你啊。”仙霞食指中指并在一起,手点两下,嘴角一扬,“被四殿下看上啦。”

    什么!

    姜韫先前就已猜到一二,但还是装作惊慌失措的模样。

    在场所有人包括曲肆已,先是惊讶,后又释然。

    四皇子单弈,府上不说上百个,少说也有五、六十男宠,怕是这个小书童做了什么,被四皇子注意到了。

    “四殿下何时说的?!”长亿惊疑。要是被姜莲知道此事,不得在她房里闹个三天三夜。

    “具体我也说不清。反正这两日,四殿下应会主动去红袖楼找这小琴童的。”

章节目录

年过十四,搞了个太平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万滴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万滴墨并收藏年过十四,搞了个太平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