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走到跟前,般若行了合十礼,道声阿弥陀佛。

    婢女对着般若盈盈一笑。

    “小师父,不知念安住持今日可在?”

    “在的,师父就在殿内。”般若边递香边点点头。

    “多谢。”婢女接过道谢,又往箱里放了不少香火钱,跟着几人便踏进了正殿。

    般若接着给来客发香,内心实在不安,按捺了半天,忍不住抻着脑袋偷瞟几眼。

    这会儿娘子早已上完香,正在同师父说些什么,神情有些黯然,又带着些许希冀。

    不知道师父说了些什么,娘子听后忽而眉开眼笑,身边的婢女也是十分欣喜,

    般若皱着眉眼缩回脑袋,她又不会唇语,光这么看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来,不免心中愁云惨淡。

    等到几人告别下山,般若抽了空到殿内去找师父,然念安住持并未向她问起那位娘子和魏三,神情也不见有异,见状般若也不好主动提及,听师父说无事需要帮忙便又出去了。

    一晃几日,师父都不曾提起此事,显然毫不知情,般若心中疑虑也就此打消,笑怪自己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了。

    元旦前夕,般若同师父用完晚膳,刚收拾完,师父便叫般若到她跟前。

    般若一下想到了那位娘子,登时手足无措起来。

    念安住持看她那模样不禁哑然失笑。

    “过完年该长一岁了,怎么还更像孩子了,叫你来又不是非得你犯错了。”

    般若脸一下通红,绞着手指没说话,念安住持让她坐下。

    “今日唤你来,是想着同你谈谈心,你不必拘束,当我是自家长辈就好。”

    “你在柳家的事,我知道的不多,但多少也了解你的处境,那天柳夫人突然问起我,说有无寺院道观合适女子带发修行的。”

    “我同她多聊了几句,猜她说的女子应该是你,又瞧她只是随口一问,大约还没拿好主意。”

    “思忖良久,我说你有佛缘,愿收你做弟子,柳夫人没多犹豫便同意了,想来柳老爷对此事也知情,所以才会这么顺遂。”

    “我知你不一定乐意出家,只是没有别的出路可选,我帮着他们让你剃度出家,你可曾有怨?”

    “不怨的!”般若连连摆手,跟着笑了笑,不算高兴但挺平静。

    “不瞒师父,最开始我也说不上愿不愿,只是父母之命理应遵从罢了,可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远比在柳府要更加充实快活。”

    “在这儿有您,还认识了辨空住持和道生,大家都真心待我,在我眼里,这份情谊胜过那些金帛珠玉万千。”

    念安住持拍了拍她的手。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也觉得与你有缘,让你剃度,一来想着这样他们对你也能更放心些,不会再想其他法子,再者也是你的脾性太软,若能静心修行对你而言不是坏事。”

    “但你还是要随心走,出家修行之事不该是强迫为之,你若有别的想法,随时同我直说,我不会阻拦你还俗,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等过个两年,你再告诉我你的答案。”

    “柳夫人托我好好照顾你,并非存心要害你,之后你要还俗或如何,料想也不会阻拦,还会弥补一二,你且放宽心。”

    这一刻般若笃定自己有佛缘,不然怎么会因此遇上三位这么好这么好的人。

    般若一把跪下对着师父磕了个响头,念安伸手扶她,她没起,两人手牵手。

    “师父,无论如何您都是我师父,只要您不嫌弃我,我愿意一辈子在这儿陪着您!”

    念安轻拍了拍她的脸。

    “只要你想留在这儿,这儿永远都容得下你。”

    “好孩子,快起来吧。”

    过完十五,上山人数开始趋于平常。

    前阵子忙,道生同般若的“小班课”只好暂停。

    现在好不容易得了空,到了巳时,般若早早等在后门,偶一抬头,见台阶处露出道生半个脑袋,登时眉开眼笑。

    道生阔步走来,般若迎上前行礼。

    “道生!”

    “许久未见,新春伊始,愿你吉祥安康!”

    “阿弥陀佛。同喜同乐,六时吉祥。”道生回完礼,接着说明来意。

    “今日前来,不是为了研习佛法。”

    “明日我同师父要下山一趟,大约两三日后回来,特地前来说一声,别叫你空等我一场。”

    久别重逢又是短暂离别,般若心间难免有些低落,但很快打起精神来。

    “这有什么,你不来,我自己在这儿学一会儿进去就是,还劳烦你跑这一趟。”

    道生摇摇头,郑重道

    “若无说明,岂不失约?况且今日也不光是为此事而来”道生随后摊开手,露出一条珠串

    般若盯着那珠串,微微抬头?他一眼,迟疑道

    “这是、要送我的?”

    “嗯。”

    “刚好我手头有块木料,还有些散珠,就做成了这串念珠,正好一百零八珠,这样平日掐念珠持诵更能心中有数。”

    般若接到手里,因着高兴双颊微微泛红,更显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可我没有准备什么。”

    “你我同门,何需外道。”

    “你等等!”般若说完转身小跑进门,过了一会儿回来,手里多了本册子。

    “这是我近期抄的《金刚经》”一如当时她过生辰时,道生送贺礼时一般难为情。

    “我也没什么见解,字也不及你的好,权当一片心意。”

    “手抄佛经讲求的是心境,何来好坏之分。”道生推辞过夸奖后收下,报之一笑。

    “既是心意,却之不恭,多谢。”

    “我也该下山帮着师父准备了。”

    “快去吧,一路顺利。”

    般若望着道生的背影一点点缩小,等到彻底不见时,才转身进庙,边走边看手中的念珠。

    珠串通体用的多是阴沉的老山檀,腰珠穿了绿松菩提,佛头用了顶大一颗蜜蜡,配了个玉质金刚杵背云,底下用南红珊瑚坠了流苏,凑近了能闻到幽幽的香气。

    柳家送她出家之时,修行一类物品也都给她备齐了,到寂照庵,师父也赐了她一串念珠。不过她没养成这习惯,师父也不拘着她用,便都放起来了。

    没承想他注意到了,还专门做了一条赠予她。

    般若将念珠绕了三圈带到了手上。三天,三天之后便能再见了。

    这么一想,也不是很长。

章节目录

素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余半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半里并收藏素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