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做你的姑子,虽说比柳府清苦一些,但念安住持看在柳府的面子上必不会为难你,父亲母亲也会有所补偿,既然无法同命运抗争,倒不如善用这份愧疚和怜悯。”
“等我嫁入魏府掌家之后,母亲会给你另修个家庙,到时这姑子不过是个身份,你还过着你柳家二小姐的好日子。”
“若是你乖觉,我也会找个机会让你还俗,求母亲给你指门不错的亲事,做个正头娘子。”
素瑛也晓得这世间没有谁得一定对谁好的道理,所以说柳家上下不欠她的,她无可否认,所以素瑛顺从了。可一切真是如此吗?还是只是她习惯了。
她不懂她的佛缘,或许这也只是个借口,但她依旧顺从了。她不是不怕苦不会哭的,可正如他们所言,这是她的命,她得认。
与其踯躅抱怨,不如攒着口气接着生活。
“我自知才疏计拙、柔懦寡断,累的身边人因我烦心。今日之事,还要多谢你,只是般若仍有一事相求...”般若话说一半住口,她想求道生为她隐瞒此事,又恐自己叫他撒谎破戒。
“今日之事属个人隐私,我本就不该外传。”道生知其所想,作出承诺。
“般若,你远比你口中的自己要好。”
“道生,不用这么费心安慰我...”
“出家人不打诳语。”
“你有留意过涧流深潭旁的青苔狸藻吗?”
“它们依水而生,蝇头小草微不足道,却能绵延铺叠,织出一片生意葱茏,遇上山洪伏旱,虽一时凋残,然待得时机,就能再次槁苏暍醒。”
“般若,你就像这蝇头小草,便遇逆境,也不曾凋零,挣扎向前,只待花期。”
“佛法上来说,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一切本无相,心有则相生。”
“你的心始终在你自己心里,不该受身份、流言等外物牵引而动荡不安。”
“从缘法上来讲,我相信念安住持同我一样,都是因为你是你而选择与你相交,所以念安住持那句佛缘,定不是妄言。”
“当真?”般若语带期艾,湿漉漉的眼投向道生,确认不是在哄她。
“我不是被舍弃的么?”
“不是。”道生答得果断,又复柔声
“般若,放下执着,你只是你。”
般若终于笑开了,缀在眼角的泪花阳光下如霞光异彩。
不知怎的,道生脑海里浮现出般若未剃度前的相貌,该是位云鬟雾鬓的小女娘。他心疼她,也敬佩她。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法事流程,为你娘亲立个牌位,往后在此上香祭拜,她也能受佛法化,早日脱离苦海,得生极乐。”
般若听到此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起身拜谢。
“般若无以为报...”
道生连忙阻拦将她扶起。
“若真要谢我,往后就不要再同我说谢字了,你我同为出家人,又是挚友,何须如此。”
般若不觉莞尔一笑,颔首答应。
“般若记下了。”
般若不清楚姨娘入府前的名字,便以红玉为她立了牌位。
年关将近,这会是般若第一次在寺庙里过节。
同道生学完功课,般若还特意请教了辨空住持,着手准备过节的一应事宜。等到念安住持归来,见寂照庵里焕然一新,问起课业也是大有长进,欣慰之余还有些惊疑。
对于近期发生的事情,般若无意全盘隐瞒,刨去魏三,将与道生和辨空住持的往来大致同师父交代了。
原本担心念安住持知道后,会疾声厉色,责其有伤风化。然念安并无埋怨,只交代往来之时必得践律蹈礼,切不可失了分寸,留人话柄。
般若点头答允,忐忑的心也定了下来。
现下念安住持也回来了,般若一天等同上两节课业,偶尔辨空住持也会给她指点一二。得三位“名师”指点,不多时,般若可以说是正式入门了。
往年冬季下雪,辨空住持考虑到只念安住持一人在山上,总会着道生给寂照庵背些柴火,问问有无紧缺的物资。
如今来了般若,云台寺和寂照庵的往来反而较以往还多了许多。道生往上扛米面重物,般若往下送吃食鞋袜,道生去砍柴拾柴,般若也会跟着去搭把手。
辨空住持打趣自己多了个小徒弟,大弟子也在寂照庵挂了半个名。
马上就要到元旦了,来山上烧香礼佛的乡民比平时多了不少,大家都在祈求来年能够顺遂好运。
般若在门口给香客递香,偶尔师父忙不过来时,她也会帮着一块答疑解惑。
难得空闲下来,般若站在一旁对手里呵着气。
她瞧着每一位香客,他们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欢喜,可来到这儿,他们都是抱着同样的虔诚。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是纯粹而友善的。
转眼又来了几位乡民,般若从自己的意识里抽离出来,同他们问好递香,脸上露出了充实的笑。
这一天寂照庵迎来一位贵客,女子身上穿着银狐裘,头上戴着同料子的裘帽,一手掐着丝帕,一手扶着婢女,身后还跟着护卫,施施然进了门。
这女子穿的美,生的也美,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一看就是名门望族里精心养着的。般若心里不由得有些打鼓。
不是因为别的,般若察觉她身上的贵气比之柳玉真更多几分气势,这可不是光用钱财就能堆出来的。她直觉这位娘子和原先的魏三公子是一类人,这样的人怎会来这儿?
只怕不是和魏三一伙来找她麻烦的。
“等我嫁入魏府掌家之后,母亲会给你另修个家庙,到时这姑子不过是个身份,你还过着你柳家二小姐的好日子。”
“若是你乖觉,我也会找个机会让你还俗,求母亲给你指门不错的亲事,做个正头娘子。”
素瑛也晓得这世间没有谁得一定对谁好的道理,所以说柳家上下不欠她的,她无可否认,所以素瑛顺从了。可一切真是如此吗?还是只是她习惯了。
她不懂她的佛缘,或许这也只是个借口,但她依旧顺从了。她不是不怕苦不会哭的,可正如他们所言,这是她的命,她得认。
与其踯躅抱怨,不如攒着口气接着生活。
“我自知才疏计拙、柔懦寡断,累的身边人因我烦心。今日之事,还要多谢你,只是般若仍有一事相求...”般若话说一半住口,她想求道生为她隐瞒此事,又恐自己叫他撒谎破戒。
“今日之事属个人隐私,我本就不该外传。”道生知其所想,作出承诺。
“般若,你远比你口中的自己要好。”
“道生,不用这么费心安慰我...”
“出家人不打诳语。”
“你有留意过涧流深潭旁的青苔狸藻吗?”
“它们依水而生,蝇头小草微不足道,却能绵延铺叠,织出一片生意葱茏,遇上山洪伏旱,虽一时凋残,然待得时机,就能再次槁苏暍醒。”
“般若,你就像这蝇头小草,便遇逆境,也不曾凋零,挣扎向前,只待花期。”
“佛法上来说,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一切本无相,心有则相生。”
“你的心始终在你自己心里,不该受身份、流言等外物牵引而动荡不安。”
“从缘法上来讲,我相信念安住持同我一样,都是因为你是你而选择与你相交,所以念安住持那句佛缘,定不是妄言。”
“当真?”般若语带期艾,湿漉漉的眼投向道生,确认不是在哄她。
“我不是被舍弃的么?”
“不是。”道生答得果断,又复柔声
“般若,放下执着,你只是你。”
般若终于笑开了,缀在眼角的泪花阳光下如霞光异彩。
不知怎的,道生脑海里浮现出般若未剃度前的相貌,该是位云鬟雾鬓的小女娘。他心疼她,也敬佩她。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法事流程,为你娘亲立个牌位,往后在此上香祭拜,她也能受佛法化,早日脱离苦海,得生极乐。”
般若听到此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起身拜谢。
“般若无以为报...”
道生连忙阻拦将她扶起。
“若真要谢我,往后就不要再同我说谢字了,你我同为出家人,又是挚友,何须如此。”
般若不觉莞尔一笑,颔首答应。
“般若记下了。”
般若不清楚姨娘入府前的名字,便以红玉为她立了牌位。
年关将近,这会是般若第一次在寺庙里过节。
同道生学完功课,般若还特意请教了辨空住持,着手准备过节的一应事宜。等到念安住持归来,见寂照庵里焕然一新,问起课业也是大有长进,欣慰之余还有些惊疑。
对于近期发生的事情,般若无意全盘隐瞒,刨去魏三,将与道生和辨空住持的往来大致同师父交代了。
原本担心念安住持知道后,会疾声厉色,责其有伤风化。然念安并无埋怨,只交代往来之时必得践律蹈礼,切不可失了分寸,留人话柄。
般若点头答允,忐忑的心也定了下来。
现下念安住持也回来了,般若一天等同上两节课业,偶尔辨空住持也会给她指点一二。得三位“名师”指点,不多时,般若可以说是正式入门了。
往年冬季下雪,辨空住持考虑到只念安住持一人在山上,总会着道生给寂照庵背些柴火,问问有无紧缺的物资。
如今来了般若,云台寺和寂照庵的往来反而较以往还多了许多。道生往上扛米面重物,般若往下送吃食鞋袜,道生去砍柴拾柴,般若也会跟着去搭把手。
辨空住持打趣自己多了个小徒弟,大弟子也在寂照庵挂了半个名。
马上就要到元旦了,来山上烧香礼佛的乡民比平时多了不少,大家都在祈求来年能够顺遂好运。
般若在门口给香客递香,偶尔师父忙不过来时,她也会帮着一块答疑解惑。
难得空闲下来,般若站在一旁对手里呵着气。
她瞧着每一位香客,他们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欢喜,可来到这儿,他们都是抱着同样的虔诚。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是纯粹而友善的。
转眼又来了几位乡民,般若从自己的意识里抽离出来,同他们问好递香,脸上露出了充实的笑。
这一天寂照庵迎来一位贵客,女子身上穿着银狐裘,头上戴着同料子的裘帽,一手掐着丝帕,一手扶着婢女,身后还跟着护卫,施施然进了门。
这女子穿的美,生的也美,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一看就是名门望族里精心养着的。般若心里不由得有些打鼓。
不是因为别的,般若察觉她身上的贵气比之柳玉真更多几分气势,这可不是光用钱财就能堆出来的。她直觉这位娘子和原先的魏三公子是一类人,这样的人怎会来这儿?
只怕不是和魏三一伙来找她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