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云蓁眉头微蹙,丝毫没有顾及李卫的脸面,毕竟事关民生大计,自是不该遮掩自己的想法,若是陛下当真采用了李卫的法子,日后造成祸端那才更加难办。
李卫没想到会听到裴云蓁这般的回答,他冷笑一声,嗤道:“我的计策可是淮王殿下都称赞了的,裴姑娘慎言,小心没什么见识,闹了笑话可就不好了。”
他的话虽然好似是在替裴云蓁着想,可话里话外嘲讽的意味却是毫不掩饰。
“这位便是裴家刚回京城的大小姐?”萧策显然知道的要比李卫更多,但他此前也没有过多关注这个突然被召进宫中的姑娘。
他走到裴云蓁身前,细细地打量一番眼前的女子,她的头上只有一只素净的钗子,并没有什么多余的饰品,然而却让人无法忽略她倾城的美貌,再观她之前的发言,更是发现她胆色过人。
萧策眼神中闪过一丝兴趣,裴云蓁虽然觉得他的眼神让她并不舒服,却还是举止十分得宜地朝他福了福身,“是臣女。”
“我还在想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被谢老收为弟子,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那么你可有何高见?” 萧策问道。
“殿下谬赞,臣女算不上有什么高见。”
裴云蓁话还未说完,便被一声冷笑打断,“裴小姐,你若是没有更好的计策,便不要对他人的想法妄下论断。
前人建立淮河水坝,是为了降低下游水位,用来确保下游居民区百姓的安危,可自前朝起,距离淮城下游居民区最近的洪城已被割据为大梁朝的领地,那我们何不拆除水坝,遣散下游区村落的居民,便能将洪水引入洪城,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淮城的洪灾,又能给大梁国制造些麻烦,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吗?”
李卫才不管什么她是什么谢老的弟子,哪怕是谢老本人,对上他府中众多幕僚,怕也是比不上吧。
"是不是妄下论断,那便听听裴小姐的分析便知。"
一道洪亮又略有些耳熟的嗓音自几人后方响起,裴云蓁转头朝着身后看去。
来人身着一袭紫色绣金长袍,头戴白玉金冠,他信步而来,周身透露出华贵又自信的气息,正是裴云蓁前几日在鬼村遇见的萧景琰。
“六殿下安好。”李卫是认识萧景琰的,他赶忙朝着来人恭敬地行了礼,毕竟他可不想有什么招惹到这位混世魔王的。
裴云蓁一眼便认出了萧景琰,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只是跟着李卫一同向萧景琰行礼问安。
萧景琰听到女子软糯的嗓音,这才将视线落在了那个静静站在殿内的女子之上,只一眼,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诧异,没想到自己找了几日的人竟是裴家的千金。
萧景琰唇角轻扯,面上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他以为裴云蓁并不认识他,只朝着她淡淡点头示意。
“老六怎么来了?”宁帝开口问道。
“父皇,儿臣听说您这里热闹的很,便来凑个热闹,我方才听到裴小姐似是看不上李卫的计策,何不听听裴小姐的见解。”
宁帝一怔,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素来是不会替人说话的,也不知他是又要搞什么鬼,他接过话茬,“自是要听的。”
“回陛下,李卫主张拆除淮河水坝,将洪水引向邻国之举万万不可取,即便洪城自前朝起便不再是我姜国的领地,可我们也不能不顾别国的百姓安危,若是被大梁国的人发现,势必是要挑起两国战争。”裴云臻道。
“那我们便悄悄炸了淮河堤坝,这堤坝自己要倒塌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大梁国还能借这个档口发兵不成?”李卫不以为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既做了,可有一万分的心保证不被大梁国知晓?更何况不论他们是否发现,此举都不可行,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遇到了难题,就将别国百姓的安危至于不顾。”
“说的没错。”宁帝沉声附和,“我姜国一直以来以实行仁政闻名,怎可背地里做这样的事?”
“可这是最快能排出洪水的方式,况且洪城离淮城较远,洪水也未必会流到洪城。”
“我刚才说的原因只是其一,我不赞成的原因更是因为一旦拆除水坝,很有可能会造成海水倒灌。”
李卫面上神色一滞,“怎么可能?”
“李公子可去过洪城?”
“我并没有去过洪城。”李卫不以为然,“这又和我去没去过洪城有甚关系?难不成你就去过?”
李卫连着两句反问,语气中的耐心逐渐告急。
裴云蓁丝毫未有被他的态度影响,接着开口道:“我虽也未去过洪城,却读过地理志,知晓淮城与洪城的中间有一座矮山,而矮山边则背靠着一汪海洋。”
“有海又如何?怎么就会海水倒灌了?你方才还说怕将洪水引过去后让洪城的百姓遭殃,现如今正好将洪水引入海中不是正好?”
李卫越说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连带着嗓音也不自觉更洪亮了些。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般好的计策,他爹为何还不把这个计策呈给陛下,若是再拖下去,别人也想到了这个法子,那到手的赏赐岂不就要飞走了。
裴云蓁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她万万没想到,这李卫竟然愚笨至此,脑袋空空便敢一个人来宫中献计,他当洪水是什么碗里的汤,池子里的水一样这般好控制吗?
“那座矮山土质松软,时常会发生山体滑坡,加之山体又不高,淮城的水坝一旦拆除,洪水水速湍急,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将矮山冲垮,届时洪水流向大海,比洪城地势更低的淮城,涨潮之日,便是海水倒灌之时。”
裴云蓁耐心地解释着,她的声音虽然不响,但语气中透出的肯定却深深震动了李卫的心。
她瞧了一眼李卫,见他的神色逐渐开始慌张,知晓他此时应当是有些后怕了,但裴云蓁却没有因此放过他,再开口之时更是将他的心坠到了谷底。
“此外,你方才提到的劝分制度更是不可行。就算陛下下旨是否捐赠全凭个人意愿,可地方官员为了表现自己出色的完成上头的任务,定然会不遗余力的去凑钱。钱又从哪来?自然是从百姓手中出。
国库充盈,赈灾的款项你不从国库出,却让姜国的百姓捐赠,尽管有善心又有能力的人定会愿意出钱出力,但难免有人会产生异样的想法。”
“谁敢对朝廷有想法?若是有,让地方官员想法子镇压,一段时间后,他们自是会接受。” 李卫其实知晓裴云蓁说的有道理,但仍是梗着脖子嘴硬。
届时,他们只需花一些小钱鼓动父老乡亲,然后散播一些谣言,只说朝廷不肯为灾区花钱,谁还会管朝廷已经为灾区下拨过两次赈灾银两呢?此后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只会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李卫越听面色便越是涨红,此刻他已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事实上,这个主意是他今日偶然听到父亲与幕僚的谈话才知晓的,他一听到这个主意便觉得此计可行,可父亲却说还要再等等,他怕错失良机,才着急忙慌的找了淮王献计。
他丝毫没有考虑过裴云蓁所说的地势,也不懂为什么海水会倒灌,只是觉得把堤坝一拆,将洪水引向洪城便好,哪里晓得还要考虑这么多事情。
一时之间,大殿内安静的可怕,李卫甚至觉得他都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李卫,我且问你,你献计之前,可有考察过洪城的地势环境?”
宁帝的声音虽然不辨喜怒,但李卫顿时觉得背上汗涔涔的,开口之时嗓音也不免带着一丝颤抖,“没...没有。”
“胡闹!”宁帝轻斥一声,“这样的计策你也敢献上来。”
李卫被宁帝的威严吓到,腿一软便跪倒在地,他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陛下恕罪,是臣过于草率,好心办了坏事。”
“念在你对淮城百姓的一片好意,这次便算了,给朕在家好好反省。”宁帝沉声道。
李卫刚松下一口气,便又听到宁帝的声音又从上方飘了下来,“不过你如此草率,什么都不懂便敢来宫里献计,朕看你还不如回去再找个夫子好好修业,你不适合入仕。”
宁帝其实早就看出李卫的计策不够完善,这计策户部侍郎没有当即呈上来,他应当也是发现了其中的不妥之处,但他应该也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会这般急功,想来定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才会这般鲁莽。
李卫跪在地上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一次献计竟然就断送了自己的仕途,他还想求饶,却见宁帝冷冰冰地望着自己,因此他只能动了动自己干涩的嘴唇,硬生生地将话咽了下去。
“还有你,老三,淮城可是你的封地,你还如此不谨慎。”宁帝又批评起了萧策。
萧策没料到这个李卫如此无用,还平白让自己挨了批评,却也只能咬牙回道:“是儿臣疏忽。”
萧景琰好整以暇地看着狼狈的李卫和萧策,然后又将目光望向了一脸淡然的裴云蓁,她安静地站在一旁,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可是谁又能想到李卫如今这般悲惨皆是因为她刚才那几句话呢?
“父皇,我看裴小姐有话要说。”萧景琰一脸看好戏地对着宁帝说道。
众人的视线再次回到了裴云蓁身上,她眨了眨眼睛,没想到萧景琰会突然又将话引到自己身上。
李卫没想到会听到裴云蓁这般的回答,他冷笑一声,嗤道:“我的计策可是淮王殿下都称赞了的,裴姑娘慎言,小心没什么见识,闹了笑话可就不好了。”
他的话虽然好似是在替裴云蓁着想,可话里话外嘲讽的意味却是毫不掩饰。
“这位便是裴家刚回京城的大小姐?”萧策显然知道的要比李卫更多,但他此前也没有过多关注这个突然被召进宫中的姑娘。
他走到裴云蓁身前,细细地打量一番眼前的女子,她的头上只有一只素净的钗子,并没有什么多余的饰品,然而却让人无法忽略她倾城的美貌,再观她之前的发言,更是发现她胆色过人。
萧策眼神中闪过一丝兴趣,裴云蓁虽然觉得他的眼神让她并不舒服,却还是举止十分得宜地朝他福了福身,“是臣女。”
“我还在想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被谢老收为弟子,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那么你可有何高见?” 萧策问道。
“殿下谬赞,臣女算不上有什么高见。”
裴云蓁话还未说完,便被一声冷笑打断,“裴小姐,你若是没有更好的计策,便不要对他人的想法妄下论断。
前人建立淮河水坝,是为了降低下游水位,用来确保下游居民区百姓的安危,可自前朝起,距离淮城下游居民区最近的洪城已被割据为大梁朝的领地,那我们何不拆除水坝,遣散下游区村落的居民,便能将洪水引入洪城,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淮城的洪灾,又能给大梁国制造些麻烦,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吗?”
李卫才不管什么她是什么谢老的弟子,哪怕是谢老本人,对上他府中众多幕僚,怕也是比不上吧。
"是不是妄下论断,那便听听裴小姐的分析便知。"
一道洪亮又略有些耳熟的嗓音自几人后方响起,裴云蓁转头朝着身后看去。
来人身着一袭紫色绣金长袍,头戴白玉金冠,他信步而来,周身透露出华贵又自信的气息,正是裴云蓁前几日在鬼村遇见的萧景琰。
“六殿下安好。”李卫是认识萧景琰的,他赶忙朝着来人恭敬地行了礼,毕竟他可不想有什么招惹到这位混世魔王的。
裴云蓁一眼便认出了萧景琰,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只是跟着李卫一同向萧景琰行礼问安。
萧景琰听到女子软糯的嗓音,这才将视线落在了那个静静站在殿内的女子之上,只一眼,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诧异,没想到自己找了几日的人竟是裴家的千金。
萧景琰唇角轻扯,面上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他以为裴云蓁并不认识他,只朝着她淡淡点头示意。
“老六怎么来了?”宁帝开口问道。
“父皇,儿臣听说您这里热闹的很,便来凑个热闹,我方才听到裴小姐似是看不上李卫的计策,何不听听裴小姐的见解。”
宁帝一怔,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素来是不会替人说话的,也不知他是又要搞什么鬼,他接过话茬,“自是要听的。”
“回陛下,李卫主张拆除淮河水坝,将洪水引向邻国之举万万不可取,即便洪城自前朝起便不再是我姜国的领地,可我们也不能不顾别国的百姓安危,若是被大梁国的人发现,势必是要挑起两国战争。”裴云臻道。
“那我们便悄悄炸了淮河堤坝,这堤坝自己要倒塌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大梁国还能借这个档口发兵不成?”李卫不以为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既做了,可有一万分的心保证不被大梁国知晓?更何况不论他们是否发现,此举都不可行,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遇到了难题,就将别国百姓的安危至于不顾。”
“说的没错。”宁帝沉声附和,“我姜国一直以来以实行仁政闻名,怎可背地里做这样的事?”
“可这是最快能排出洪水的方式,况且洪城离淮城较远,洪水也未必会流到洪城。”
“我刚才说的原因只是其一,我不赞成的原因更是因为一旦拆除水坝,很有可能会造成海水倒灌。”
李卫面上神色一滞,“怎么可能?”
“李公子可去过洪城?”
“我并没有去过洪城。”李卫不以为然,“这又和我去没去过洪城有甚关系?难不成你就去过?”
李卫连着两句反问,语气中的耐心逐渐告急。
裴云蓁丝毫未有被他的态度影响,接着开口道:“我虽也未去过洪城,却读过地理志,知晓淮城与洪城的中间有一座矮山,而矮山边则背靠着一汪海洋。”
“有海又如何?怎么就会海水倒灌了?你方才还说怕将洪水引过去后让洪城的百姓遭殃,现如今正好将洪水引入海中不是正好?”
李卫越说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连带着嗓音也不自觉更洪亮了些。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般好的计策,他爹为何还不把这个计策呈给陛下,若是再拖下去,别人也想到了这个法子,那到手的赏赐岂不就要飞走了。
裴云蓁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她万万没想到,这李卫竟然愚笨至此,脑袋空空便敢一个人来宫中献计,他当洪水是什么碗里的汤,池子里的水一样这般好控制吗?
“那座矮山土质松软,时常会发生山体滑坡,加之山体又不高,淮城的水坝一旦拆除,洪水水速湍急,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将矮山冲垮,届时洪水流向大海,比洪城地势更低的淮城,涨潮之日,便是海水倒灌之时。”
裴云蓁耐心地解释着,她的声音虽然不响,但语气中透出的肯定却深深震动了李卫的心。
她瞧了一眼李卫,见他的神色逐渐开始慌张,知晓他此时应当是有些后怕了,但裴云蓁却没有因此放过他,再开口之时更是将他的心坠到了谷底。
“此外,你方才提到的劝分制度更是不可行。就算陛下下旨是否捐赠全凭个人意愿,可地方官员为了表现自己出色的完成上头的任务,定然会不遗余力的去凑钱。钱又从哪来?自然是从百姓手中出。
国库充盈,赈灾的款项你不从国库出,却让姜国的百姓捐赠,尽管有善心又有能力的人定会愿意出钱出力,但难免有人会产生异样的想法。”
“谁敢对朝廷有想法?若是有,让地方官员想法子镇压,一段时间后,他们自是会接受。” 李卫其实知晓裴云蓁说的有道理,但仍是梗着脖子嘴硬。
届时,他们只需花一些小钱鼓动父老乡亲,然后散播一些谣言,只说朝廷不肯为灾区花钱,谁还会管朝廷已经为灾区下拨过两次赈灾银两呢?此后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只会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李卫越听面色便越是涨红,此刻他已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事实上,这个主意是他今日偶然听到父亲与幕僚的谈话才知晓的,他一听到这个主意便觉得此计可行,可父亲却说还要再等等,他怕错失良机,才着急忙慌的找了淮王献计。
他丝毫没有考虑过裴云蓁所说的地势,也不懂为什么海水会倒灌,只是觉得把堤坝一拆,将洪水引向洪城便好,哪里晓得还要考虑这么多事情。
一时之间,大殿内安静的可怕,李卫甚至觉得他都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李卫,我且问你,你献计之前,可有考察过洪城的地势环境?”
宁帝的声音虽然不辨喜怒,但李卫顿时觉得背上汗涔涔的,开口之时嗓音也不免带着一丝颤抖,“没...没有。”
“胡闹!”宁帝轻斥一声,“这样的计策你也敢献上来。”
李卫被宁帝的威严吓到,腿一软便跪倒在地,他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陛下恕罪,是臣过于草率,好心办了坏事。”
“念在你对淮城百姓的一片好意,这次便算了,给朕在家好好反省。”宁帝沉声道。
李卫刚松下一口气,便又听到宁帝的声音又从上方飘了下来,“不过你如此草率,什么都不懂便敢来宫里献计,朕看你还不如回去再找个夫子好好修业,你不适合入仕。”
宁帝其实早就看出李卫的计策不够完善,这计策户部侍郎没有当即呈上来,他应当也是发现了其中的不妥之处,但他应该也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会这般急功,想来定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才会这般鲁莽。
李卫跪在地上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一次献计竟然就断送了自己的仕途,他还想求饶,却见宁帝冷冰冰地望着自己,因此他只能动了动自己干涩的嘴唇,硬生生地将话咽了下去。
“还有你,老三,淮城可是你的封地,你还如此不谨慎。”宁帝又批评起了萧策。
萧策没料到这个李卫如此无用,还平白让自己挨了批评,却也只能咬牙回道:“是儿臣疏忽。”
萧景琰好整以暇地看着狼狈的李卫和萧策,然后又将目光望向了一脸淡然的裴云蓁,她安静地站在一旁,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可是谁又能想到李卫如今这般悲惨皆是因为她刚才那几句话呢?
“父皇,我看裴小姐有话要说。”萧景琰一脸看好戏地对着宁帝说道。
众人的视线再次回到了裴云蓁身上,她眨了眨眼睛,没想到萧景琰会突然又将话引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