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霭见沈清晏走了,心中长呼一口气。

    虽是险棋,但好在成效显著,至少自己没有命丧沈府。

    起初她还有点拿不准沈清晏的意思,花银子能解心头之恨。换她,她也做得出来。

    不过,沈清晏似乎也察觉到了其中蹊跷,不然要说通一个人,不是这三言两语的事。

    怜霭见刚刚合上的门又开了,一个蒙着黑面的男人被拖了进来。

    “死了?”怜霭问道。

    沈清晏将蒙面男子丢在地上,旁边的侍卫以桶冷水劈头盖脸浇了上去。

    那男子一个哆嗦,硬生生被泼醒了。

    “说!三更半夜闯进来做什么?”沈清晏厉声问道。

    那男子虽然刚被浇醒,紧闭双眼双唇,丝毫不理睬沈清晏所问。

    沈清晏刚准备严刑拷打,看看能不能从他嘴里撬出些什么有用的东西来,只见那男子一口鲜血喷出,两眼一翻,死了。

    怜霭倒见怪不怪,这种情景她在花楼里见了好几次。

    她出声说道:“此人本就是亡命徒,消息送到就离开便安然无恙,但要是没捉住,便会要开嘴中的毒囊。”

    “估计被你的侍卫捉住时,那毒囊就被他咬破了,算算时间,此时暴毙也正常。”怜霭见沈清晏思索的模样很是好笑。

    一副未曾见过世面的模样。

    旁边的侍卫听闻怜霭此言,当即撬开蒙面男子的嘴:“报将军,确有此事!”

    “为何会这样?”沈清晏出声。

    “我说,沈将军,你不会打仗打傻了吧,亡命徒,都是被雇主拿住了要害,最简单的就是以家人的性命要挟。”

    “像我这种了无牵挂的,破命一条,将军要是喜欢,拿去便是。”怜霭隐去了其弟和缇景。

    “我的意思是,此人是皇后的。”沈清晏拿出一条布条,那布条系着的正是代表太后的东珠。

    怜霭一时语塞,她在花楼中听到的朝廷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不算少,皇后一直协统六宫,并未有人能及其能力。

    再加上出生显贵,后面有一大家族做其靠山,明面上或者暗地里见不得人的事大可劳烦自己人,这样属实画蛇添足。

    沈清晏思绪一时间被这男子扰乱,也不管怜霭方才的一刀,自顾自说下去:“上面写着‘上霄元会,龙飞凤舞’。”

    怜霭见此人与她所见的种种并不是一类人,与军粮案关系不大,便住了嘴。

    沈清晏面色凝重,起身欲走,怜霭叫住了他:“将军何不带上我?”

    “你?”

    “将军查案已久,并未有实质进展,而我所知晓之事与你不同,或许我能解出其一二。”怜霭朝沈清晏毛遂自荐。

    要是自己一直呆在这鬼地方,且不说沈清晏会把自己怎么样,怕是他未起杀心,自己就先走一步,怜霭心想。

    沈清晏思索一番,命人解了捆着她的麻绳,怜霭细皮嫩肉的,手腕脚腕都被磨出红印子。

    怜霭跟在沈清晏身旁,余光看到沈清晏的伤口还在淌血,便道:“沈将军,要不你先处理一下,我瞧着怪吓人的。”而且我还得靠你吃饭查案呢。

    沈清晏闻言,朝侍卫吩咐了几句,带着怜霭进了书房。

    怜霭见沈清晏取出一药箱,扯开衣服,狰狞的伤口暴露出来。

    沈清晏小心地清理着伤口,一时腾不出手,朝怜霭道:“帮个忙。”

    “将军如此信任我?”怜霭拿起药瓶,一股脑地将药粉倒在伤口上。

    “你的命在我手里,”沈清晏道,伤口在药粉的刺激下猛地痛了起来:“嘶,轻点!”

    怜霭没管沈清晏痛不痛的,抄起纱布在沈清晏的小腹上盖。

    包扎完后,沈清晏合上衣袍,跨出房门,还没等怜霭反应过来就将怜霭反锁在房内。

    怜霭倒也不恼,反正自己的本意就是离开那个偏房,至于去哪,做什么,就且看且过吧。

    皇后之事,挨不到自身,怜霭便也就不多想。

    怜霭在房内听到沈清晏急匆匆的脚步声越来越远,起身去看书架上的古籍案卷。

    古籍自然是打不起多少兴趣,她一眼扫过,将取出整整一沓案卷。

    这案卷好巧不巧,就放在最打眼的位置,怜霭拿起一册,纸页泛黄,装订松散,显然是被翻看多次的样子。

    怜霭心中甚是明了,都是沈清晏蓄意而为之。

    【宣宸三十年,龙甸关军粮细则】

    【龙甸关军粮案调查卷宗】

    【怜氏军粮护送流水】

    这些朝廷卷案,怜霭只听未曾观过,她细细翻看。

    怜霭的眉头拧成一团,翻阅的速度越来越快,眉头却越拧越深。

    “不对不对,这个流水有问题,”怜霭喃喃自语,案卷上,刑部一笔一划写出来的细则,涌入怜霁的脑海。

    时间,数量,动机,目的。

    与怜霭这么多年蛰伏中,调查猜测出来的东西,竟有诸多不同。

    怜霭刚刚被送进花楼不久,摸熟花楼大大小小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后,与怜霁商量着下一步计划。

    门突然被敲响,沁娇说,有人指名道姓找他们姐弟。

    他们相视一眼,出了门,被沁娇带到一个隔间,里面坐着一个穿着飞鱼服的男人,面容被黑色的布料遮住。

    沁娇将他们带到后就转身去招待其他来客。

    他们在男人面前坐下,男人将一个木匣交给了他们。

    正当怜霭姐弟疑惑时,男人将遮面的布料摘下,露出了面容。

    “缇,缇景?景哥?!”久别重逢,怜霭的声音几乎是从喉中挤出来的。

    “这是夫人的遗物,”缇景的喉间干涩,嗓音沙哑。他饮了口酒,又道“对不起,我愧对夫人”缇景的眼眸逐渐变红。

    “你们被劫走后,我回了趟怜府,待我到后,怜府已经被烧的一干二净,我想着找找什么,什么都好,可是除了断壁残桓,什么都不剩了。”

    “我走到夫人所住的屋中,踩到一块地砖,发现声音不对,我蹲下敲了敲,发现里面好像是空的。我将其砸开,不出所料,里面藏着一些东西,也就是你面前木匣里的,”

    怜霁的手止不住颤抖,他打开了木匣,里面只有几本账本,和一些首饰。

    一旁的怜霁失声不语。

    “对不起,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了。”缇景哑声道。

    思绪徒然被拉回,怜霭早已经将那几本账本背的滚瓜烂熟。

    他对着案卷,提笔写下今日的发现,琢磨着怎么从这天罗地网般的沈府将这份信送出去。

    账本一直放在父亲屋内,一直不怎么关心家中事务的母亲为什么会突然藏起这几本?还恰好是军粮案的那几本?

    是母亲早已发觉有人要置怜家于死地,还是只是碰巧?

    如果是碰巧的话,为什么还偏偏是那几本?

    显然,是前者。但是父亲一点都不知道吗?他只能装作不知道,为了保全两个孩子,他绘制了假账,参了进去。

    可是真的保全了吗?怜府被抄家,连府邸都被烧尽,只有地砖下藏着的东西,能够在大浪后重见天日。

    怜霭的太阳穴隐隐作痛,她的手刚刚点上当阳,书房的窗纸就被捅破。

    一支箭矢牢牢地钉在怜霭身前,怜霭见了此状,不疾不徐地抬手拔起箭矢,抽出上面系着的布条。

    “怎地又是?怎么变得如此急不可耐。”怜霭看到布条上写着“上官氏,暗通虞人,萧山驿站。”

    怜霭苦笑:“找我有何用?我既没权又没势。”

    她将布条攥在手中,猛敲房门,外边的侍卫厉声道:“安分点。”

    怜霭惊叫起来:“有刺客!救命!”一把推到身侧的书架,案卷,竹简,古籍散乱一地

    动静着实大,侍卫推门就见一地狼藉,怜霭从门后侧身,一记手刀,侍卫倒地。

    怜霭翻上房樑,踏过屋檐,径直往还点着灯火的大堂去。

    今夜又是账本又是虞人的,信息量属实不小,况且,刚巧在怜霭初到沈家时,藏在暗处的势力又推了几人出来。

    虞人,军粮案背后的最大受益者。

    “看来是幕后之人嫌麻烦,要借我之手,清理些门户了。”怜霭自语。

    怜霭从大堂的屋檐上跃下,不偏不倚地落在正门口。

    堂内三人闻得此动静,均转头看向怜霭。

    怜霭也不废话,当即迈进大堂,将手中的布条丢给沈清晏。

    正等沈清晏思索之际,怜霭瞧向其余二人,微微欠身行礼。

    其中有一人与沈清晏相像,怜霭不用想就知晓此人乃沈清晏大哥——沈清琛。

    而另一个人,倒是有些面生,瞧着不像雩州人,倒是有些汴京的风貌在。

    “上官家乃是与包括我们沈家在内平底边乱的四大家。单凭一寸布条,就将这暗通虞人的罪名扣在上官家头上。”

    “你这真是会寒了戍边将士的心啊!”沈清晏叹道。

    “你若是不信,不妨劳驾去萧山驿站,那里会有坐实他罪名的东西。”怜霭回道。

    烛火摇曳,火光拉长了沈清晏的影子,他薄唇轻启:“我要如何能相信你?”

    “将军,我的命,可是在你手里。”

章节目录

将军被我拿下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轻花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花迟并收藏将军被我拿下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