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冷清的沈家便有人造访。
正在客厅装模型的沈加以为是乔灵,兴冲冲跑去开门,照了面,一大一小的笑容都僵在脸上——门外站的不速之客是严静沉。
她拄着一根拐杖,右手还抱一盆兰草,站得摇摇晃晃,如此可怜,沈加没忍心直接将她关在门外。
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了几秒,严静沉露出灿烂的笑容,“嗨!”
“有事吗?”
“你爸呢?”
沈加转身回屋,冲主卧喊:“爸,有人找你!”
“小加!”严静沉讨好地望着他,“可不可以扶姐姐一下?”
沈加犹豫片刻,还是折了回来,“我先把花盆拿进去吧?”
“好,谢谢小加。”
第一次走进沈行远生活的私人领域,严大小姐恨不得变身二郎神——天眼一开,一切事物尽收眼底。
打量了一番,又觉得索然无味——普通的室内布局,温馨的浅色软装,花卉元素随处可见,隔着一面玻璃墙,蔷薇丛绿叶蔼蔼,铺满整个阳台。
除了小孩儿的玩具,视线范围内看不见任何杂物,看来主人是真的要搬家。
主卧里,本想赖床到中午的沈行远被迫爬起来,从衣柜里取了件白T恤穿上,准备出门迎客。然而当沈行远走到卧室门口,听见客厅里熟悉的说话声时,他犹豫了——
长假前夕的经历,已经让沈行远深刻认识到了这姑娘有多难应付,今天当着小加的面,她要是发作起来,他可能无法掌控住局面。沈行远洗了把脸,叉腰站了一会儿,才走出去。
首先嗅到一阵馥郁的花香,像少年时在故乡山林中见过的野兰。
客人坐在沈加身边——她穿一件纯黑色无袖长裙,双臂纤长,肩背单薄。
听见动静,两个小孩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两人表情轻松,看起来相处得不错,沈行远意外地松了一口气。
“早啊!”严静沉冲他招呼,满面春风,仿佛早已将几日前的不愉快经历忘却。
“早。有事吗?”
严静沉指着桌面上的盆栽说:“负荆请罪。”
沈行远这才知道香气从何而来——陶瓷花盆里一丛兰草,叶片清癯纤长自带风骨,花柱却鲜红似血,对比鲜明,美得惊心。
沈行远看了那兰花好一会儿,没有表态是否接受,转身去了厨房。
严静沉心中忐忑,但沈加在场,她不可失态,只能不动声色地等。
好一番翻箱倒柜后,沈行远如愿找到了茶叶罐子,沸水洗茶,取第二冲茶,放托盘里端出去招待客人。
看着男人手法娴熟地倾壶冲杯,斟茶七分满,最后拭干杯底递到她手上,严静沉惊喜地想,原来这人不仅仪表着装精致端正,生活也同样过得精致。
可惜严静沉不懂饮茶,甚至尝不出是何品种。
沈行远这才问沈加:“早饭吃没吃?”
小孩乖巧道:“喝了粥,吃了虾饺和水煮蛋。”
“牛奶喝了吗?”
没喝完,他才不会不打自招,“喝了。”
沈行远却拍了拍他的脑袋,“回房间去玩。”
沈加不乐意了。
“不用不用,你在这儿玩就好。”严静沉连忙打圆场,“东西送到,我这就回去了。”
说罢,竟真地拄着拐杖起身,沈行远送她到门口,她才鼓起勇气问:“您还生气么?”
沈行远心中有气,却不是因为那天的口角之争,“你要是真心想道歉,就好好卧床休息,别再到处乱跑。伤筋动骨一百天知不知道?”
“来见你怎么算乱跑?”
那是身随心至。
沈行远在阳台上寻了个光照充足的位置,安放兰花。
沈行远的喜好随父母,喜爱花草,在这里住了七年,养了一阳台盆栽——赏花的、观叶的、闻香的,什么园艺植物他都试过买回来养。
很长一段时间不曾回来,曾经热闹繁茂的花园无人打理,已显荒芜。
沈行远于是挽起袖子将阳台打理一番。
忙完了,坐在藤椅上晒太阳,饮茶,才看见严静沉早些时候发来的消息——
那花儿叫云南红素,外婆说的。
滇兰原产于西南,山林中孤芳自赏。沈行远年幼时陪母亲回乡探望长辈,村民家家户户养兰,因此不觉兰草稀奇。没几年,城镇化建设改变了村子的模样,也将山里的奇花异草消耗殆尽。每次返乡,父亲都要领着他进山寻花,满心欢喜地养上一年半载,却始终不见新生花序,问其他年长者,才知原来是不开花的品种。
也不是没想过到花鸟市场买一盆会开花的兰草回来,店主坐地起价,实在劝退。
后来,沈行远实现了经济自由,别说一盆红素,就算是百盆、千盆,他也可以不皱眉头地付钱买下,但父母早已不在身边,不能与他共享喜悦。
望着面前长势喜人的云南红素,沈行远无奈而笑——它出现得真是时候,曾在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回乡扫墓计划,此时彻底成型。
沈行远由衷道:谢谢你,小严。
严静沉回他一张双色瞳布偶猫的表情包,乖巧得过分。
沈行远:外婆知不知道你的想法?
严静沉:她还不知道。
严静沉:这是咱俩的事,外人的看法没那么重要,我希望你能坦诚面对,不要被所谓的流言蜚语困住。
沈行远沉思半晌,第一次对她松了口:我会好好考虑。
-
假期一晃而过,严静沉受伤的腿终于拆了石膏,但仍需卧床休养一段时间。
白岚因给她买了个二十多寸的折叠书桌,严静沉把电脑显示器搬到床上,一刻也没耽误地居家上班。
宅家的日子很无聊,唯一的乐趣是微信骚扰沈行远。
说是骚扰,其实远远算不上,只是一些类似于“早上好”“晚安”的问候,比中学里早恋的男女同学还要守规矩得多。
但严静沉始终乐此不疲,甚至通过分析沈行远每次回复的速度和时刻,总结他的作息规律。
结论是:毫无规律可言,有时上网冲浪到凌晨,有时夜未至已入眠。
什么高岭之花,都是假象。
严静沉为此每日心情愉悦,不觉养病难熬,倒是好友张疏寒同徐文杭闹起了矛盾。
徐文杭,杭州人,国庆长假带女友回家见父母,父母竟要求女方尽快嫁到杭州。
杭州虽然是座一线城市,但同首都比起来实在小巫见大巫,张疏寒断然不肯放弃自己的北京户口远嫁。
且不说张疏寒作为独生女家里不愿她远嫁杭州,凭借张家在北京两套房的家底,留在北京也是他们日后养育后代的不二选择。
从杭州回来,两人便陷入冷战状态,最后以徐文杭表示留京告终。
“他爸妈能同意?”严静沉隐约觉得这事儿没这么容易过去。
“爱同意不同意,我才不看他们脸色。”张疏寒显然还未完全消气,“他们舍不得儿子,我就舍得我的孩子输给别人么?”
“你俩要是真结婚了,以后不就是一家人,现在闹得太难看不太好吧……”
“所以我跟他说了,他留在北京,孩子上北京户口,我们以后可以经常回杭州他家住,包括所有节假日。”
“徐文杭同意了?”
“不同意就分手呗。”
“……吾辈楷模。”
“幸灾乐祸是吧?”张疏寒说,“大小姐,我给你提个醒儿,确定关系前一定要见见他父母,别到时候像我这样惹一身骚,哭都找不到地儿。”
“明白!”严静沉从善如流。
严静沉满心欢喜地做着规划,殊不知沈行远这边早已变天——
收假前夕父子俩应约到卫家做客,进了门一落座,就被卫风数落他爽约的事情。
沈行远便把那日送严静沉去医院换药的事情说了,当然,一点没提和感情相关的内容。
这理由应付卫风绰绰有余。
但沈行远没想到过了快三个月,守守还记得在拉萨发生的事。卫风不计前嫌地拉他去餐厅喝酒,守守却突然冒出来大喊一声:“是不是小严姐姐!”
卫风诧异极了,“你怎么认识她?”
“我当然我认识她,她长得可漂亮,就是有点凶。”
卫风:“?”
“就是我们去拉萨玩的时候啊,在车站,她来找过沈叔,问他有没有离婚,还说会请我吃冰淇淋。”
卫风好整以暇地看向沈行远,“所以,什么情况?”
多说多错,沈行远选择沉默。
“难怪,从拉萨回来你就变了个人。”卫风后知后觉,“我还以为烧香真有用呢。”
“真不关她的事。”
“那她为什么关心你的婚姻状况?”
沈行远无言以对。
周素素端着果盘走过来,笑问:“什么婚姻状况,你们在聊什么感情话题呢?”
卫风起身把位置让给妻子,自己则坐在沙发扶手上,“你猜老沈为什么答应去见姚小姐又中途反悔?”
姚小姐,卫风母亲给沈行远挑的相亲对象。
那日周素素打电话通知沈行远见面时间和地点,被他拒绝,却不知当时他身边坐着人,只当他忙于照顾孩子,“行远本来就不打算相亲啊,那是为了不拂妈的面子。”
“才不是,是因为他心里已经装了人了!”
“真的假的?”周素素惊喜地问沈行远,“对方什么条件啊?”
沈行远:“你别听他胡说八道。”
“你知道他为什么不敢承认么?”卫风问,众人屏息以待,“因为对方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
空气静默了一瞬,周素素笑道:“刚毕业就刚毕业呗,只要人家愿意就行啊,行远条件这么好,怎么也不会亏待她。”
卫风:“希望严小姐不会跟你一样笨!”
沈行远好笑地想,刚毕业的严小姐可比素素笨多了。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周素素说,“你要是信得过你兄弟,就让他们大胆地交往,她笨一点也好,只要行远不辜负她,他们就断不了。不跟行远在一起,找别人说不定也只是被渣男骗,更惨。”
卫风不以为然,“这世上好男人还是很多的!”
眼看夫妻俩越聊越离谱,沈行远打断道:“我真没这想法。”
周素素却说:“你得有。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小加考虑吧,孩子都需要妈妈。”
忽然被点名的沈加默默低下头,心想,我只有一个妈妈。
“我有空的时候一个人带他就行。”
“那他以后要是都留在你身边呢?”
“乔灵不会同意的。”
“由不得她啰!”周素素说,“前几天她亲口跟我说的,怀上了。”
从卫家出来,沈行远驱车送孩子回他母亲那里。
沈行远一路都在思考周素素的话,她说:“乔灵跟你同岁,实打实的高龄产妇,生孩子辛苦又危险,哪有精力照顾小加?你要是想小加以后跟着你,趁早做打算。”
只不过,他想的不是如何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自己是否能做到全心全意抚养他。
大人全程神游,小孩全程闷闷不乐,到新家门口该下车了,才磨磨蹭蹭地说:“爸,我不想要后妈……”
沈行远有些意外地张了张嘴,却又说不出话,最后只能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点头,“好。”
某个难眠的夜晚,沈行远也曾想过,他已一无所有,放浪形骸一次也无伤大雅,但诸多人事物却在给他设限,叫他不许越界。
心中当然有怨有恨。
但是设想齐女士若在,她必然不能赞同这样离经叛道的事,他便不再挣扎,乖乖顺从他们的意志。
沈行远宁愿余生都如履薄冰,但求不再失去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
正在客厅装模型的沈加以为是乔灵,兴冲冲跑去开门,照了面,一大一小的笑容都僵在脸上——门外站的不速之客是严静沉。
她拄着一根拐杖,右手还抱一盆兰草,站得摇摇晃晃,如此可怜,沈加没忍心直接将她关在门外。
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了几秒,严静沉露出灿烂的笑容,“嗨!”
“有事吗?”
“你爸呢?”
沈加转身回屋,冲主卧喊:“爸,有人找你!”
“小加!”严静沉讨好地望着他,“可不可以扶姐姐一下?”
沈加犹豫片刻,还是折了回来,“我先把花盆拿进去吧?”
“好,谢谢小加。”
第一次走进沈行远生活的私人领域,严大小姐恨不得变身二郎神——天眼一开,一切事物尽收眼底。
打量了一番,又觉得索然无味——普通的室内布局,温馨的浅色软装,花卉元素随处可见,隔着一面玻璃墙,蔷薇丛绿叶蔼蔼,铺满整个阳台。
除了小孩儿的玩具,视线范围内看不见任何杂物,看来主人是真的要搬家。
主卧里,本想赖床到中午的沈行远被迫爬起来,从衣柜里取了件白T恤穿上,准备出门迎客。然而当沈行远走到卧室门口,听见客厅里熟悉的说话声时,他犹豫了——
长假前夕的经历,已经让沈行远深刻认识到了这姑娘有多难应付,今天当着小加的面,她要是发作起来,他可能无法掌控住局面。沈行远洗了把脸,叉腰站了一会儿,才走出去。
首先嗅到一阵馥郁的花香,像少年时在故乡山林中见过的野兰。
客人坐在沈加身边——她穿一件纯黑色无袖长裙,双臂纤长,肩背单薄。
听见动静,两个小孩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两人表情轻松,看起来相处得不错,沈行远意外地松了一口气。
“早啊!”严静沉冲他招呼,满面春风,仿佛早已将几日前的不愉快经历忘却。
“早。有事吗?”
严静沉指着桌面上的盆栽说:“负荆请罪。”
沈行远这才知道香气从何而来——陶瓷花盆里一丛兰草,叶片清癯纤长自带风骨,花柱却鲜红似血,对比鲜明,美得惊心。
沈行远看了那兰花好一会儿,没有表态是否接受,转身去了厨房。
严静沉心中忐忑,但沈加在场,她不可失态,只能不动声色地等。
好一番翻箱倒柜后,沈行远如愿找到了茶叶罐子,沸水洗茶,取第二冲茶,放托盘里端出去招待客人。
看着男人手法娴熟地倾壶冲杯,斟茶七分满,最后拭干杯底递到她手上,严静沉惊喜地想,原来这人不仅仪表着装精致端正,生活也同样过得精致。
可惜严静沉不懂饮茶,甚至尝不出是何品种。
沈行远这才问沈加:“早饭吃没吃?”
小孩乖巧道:“喝了粥,吃了虾饺和水煮蛋。”
“牛奶喝了吗?”
没喝完,他才不会不打自招,“喝了。”
沈行远却拍了拍他的脑袋,“回房间去玩。”
沈加不乐意了。
“不用不用,你在这儿玩就好。”严静沉连忙打圆场,“东西送到,我这就回去了。”
说罢,竟真地拄着拐杖起身,沈行远送她到门口,她才鼓起勇气问:“您还生气么?”
沈行远心中有气,却不是因为那天的口角之争,“你要是真心想道歉,就好好卧床休息,别再到处乱跑。伤筋动骨一百天知不知道?”
“来见你怎么算乱跑?”
那是身随心至。
沈行远在阳台上寻了个光照充足的位置,安放兰花。
沈行远的喜好随父母,喜爱花草,在这里住了七年,养了一阳台盆栽——赏花的、观叶的、闻香的,什么园艺植物他都试过买回来养。
很长一段时间不曾回来,曾经热闹繁茂的花园无人打理,已显荒芜。
沈行远于是挽起袖子将阳台打理一番。
忙完了,坐在藤椅上晒太阳,饮茶,才看见严静沉早些时候发来的消息——
那花儿叫云南红素,外婆说的。
滇兰原产于西南,山林中孤芳自赏。沈行远年幼时陪母亲回乡探望长辈,村民家家户户养兰,因此不觉兰草稀奇。没几年,城镇化建设改变了村子的模样,也将山里的奇花异草消耗殆尽。每次返乡,父亲都要领着他进山寻花,满心欢喜地养上一年半载,却始终不见新生花序,问其他年长者,才知原来是不开花的品种。
也不是没想过到花鸟市场买一盆会开花的兰草回来,店主坐地起价,实在劝退。
后来,沈行远实现了经济自由,别说一盆红素,就算是百盆、千盆,他也可以不皱眉头地付钱买下,但父母早已不在身边,不能与他共享喜悦。
望着面前长势喜人的云南红素,沈行远无奈而笑——它出现得真是时候,曾在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回乡扫墓计划,此时彻底成型。
沈行远由衷道:谢谢你,小严。
严静沉回他一张双色瞳布偶猫的表情包,乖巧得过分。
沈行远:外婆知不知道你的想法?
严静沉:她还不知道。
严静沉:这是咱俩的事,外人的看法没那么重要,我希望你能坦诚面对,不要被所谓的流言蜚语困住。
沈行远沉思半晌,第一次对她松了口:我会好好考虑。
-
假期一晃而过,严静沉受伤的腿终于拆了石膏,但仍需卧床休养一段时间。
白岚因给她买了个二十多寸的折叠书桌,严静沉把电脑显示器搬到床上,一刻也没耽误地居家上班。
宅家的日子很无聊,唯一的乐趣是微信骚扰沈行远。
说是骚扰,其实远远算不上,只是一些类似于“早上好”“晚安”的问候,比中学里早恋的男女同学还要守规矩得多。
但严静沉始终乐此不疲,甚至通过分析沈行远每次回复的速度和时刻,总结他的作息规律。
结论是:毫无规律可言,有时上网冲浪到凌晨,有时夜未至已入眠。
什么高岭之花,都是假象。
严静沉为此每日心情愉悦,不觉养病难熬,倒是好友张疏寒同徐文杭闹起了矛盾。
徐文杭,杭州人,国庆长假带女友回家见父母,父母竟要求女方尽快嫁到杭州。
杭州虽然是座一线城市,但同首都比起来实在小巫见大巫,张疏寒断然不肯放弃自己的北京户口远嫁。
且不说张疏寒作为独生女家里不愿她远嫁杭州,凭借张家在北京两套房的家底,留在北京也是他们日后养育后代的不二选择。
从杭州回来,两人便陷入冷战状态,最后以徐文杭表示留京告终。
“他爸妈能同意?”严静沉隐约觉得这事儿没这么容易过去。
“爱同意不同意,我才不看他们脸色。”张疏寒显然还未完全消气,“他们舍不得儿子,我就舍得我的孩子输给别人么?”
“你俩要是真结婚了,以后不就是一家人,现在闹得太难看不太好吧……”
“所以我跟他说了,他留在北京,孩子上北京户口,我们以后可以经常回杭州他家住,包括所有节假日。”
“徐文杭同意了?”
“不同意就分手呗。”
“……吾辈楷模。”
“幸灾乐祸是吧?”张疏寒说,“大小姐,我给你提个醒儿,确定关系前一定要见见他父母,别到时候像我这样惹一身骚,哭都找不到地儿。”
“明白!”严静沉从善如流。
严静沉满心欢喜地做着规划,殊不知沈行远这边早已变天——
收假前夕父子俩应约到卫家做客,进了门一落座,就被卫风数落他爽约的事情。
沈行远便把那日送严静沉去医院换药的事情说了,当然,一点没提和感情相关的内容。
这理由应付卫风绰绰有余。
但沈行远没想到过了快三个月,守守还记得在拉萨发生的事。卫风不计前嫌地拉他去餐厅喝酒,守守却突然冒出来大喊一声:“是不是小严姐姐!”
卫风诧异极了,“你怎么认识她?”
“我当然我认识她,她长得可漂亮,就是有点凶。”
卫风:“?”
“就是我们去拉萨玩的时候啊,在车站,她来找过沈叔,问他有没有离婚,还说会请我吃冰淇淋。”
卫风好整以暇地看向沈行远,“所以,什么情况?”
多说多错,沈行远选择沉默。
“难怪,从拉萨回来你就变了个人。”卫风后知后觉,“我还以为烧香真有用呢。”
“真不关她的事。”
“那她为什么关心你的婚姻状况?”
沈行远无言以对。
周素素端着果盘走过来,笑问:“什么婚姻状况,你们在聊什么感情话题呢?”
卫风起身把位置让给妻子,自己则坐在沙发扶手上,“你猜老沈为什么答应去见姚小姐又中途反悔?”
姚小姐,卫风母亲给沈行远挑的相亲对象。
那日周素素打电话通知沈行远见面时间和地点,被他拒绝,却不知当时他身边坐着人,只当他忙于照顾孩子,“行远本来就不打算相亲啊,那是为了不拂妈的面子。”
“才不是,是因为他心里已经装了人了!”
“真的假的?”周素素惊喜地问沈行远,“对方什么条件啊?”
沈行远:“你别听他胡说八道。”
“你知道他为什么不敢承认么?”卫风问,众人屏息以待,“因为对方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
空气静默了一瞬,周素素笑道:“刚毕业就刚毕业呗,只要人家愿意就行啊,行远条件这么好,怎么也不会亏待她。”
卫风:“希望严小姐不会跟你一样笨!”
沈行远好笑地想,刚毕业的严小姐可比素素笨多了。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周素素说,“你要是信得过你兄弟,就让他们大胆地交往,她笨一点也好,只要行远不辜负她,他们就断不了。不跟行远在一起,找别人说不定也只是被渣男骗,更惨。”
卫风不以为然,“这世上好男人还是很多的!”
眼看夫妻俩越聊越离谱,沈行远打断道:“我真没这想法。”
周素素却说:“你得有。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小加考虑吧,孩子都需要妈妈。”
忽然被点名的沈加默默低下头,心想,我只有一个妈妈。
“我有空的时候一个人带他就行。”
“那他以后要是都留在你身边呢?”
“乔灵不会同意的。”
“由不得她啰!”周素素说,“前几天她亲口跟我说的,怀上了。”
从卫家出来,沈行远驱车送孩子回他母亲那里。
沈行远一路都在思考周素素的话,她说:“乔灵跟你同岁,实打实的高龄产妇,生孩子辛苦又危险,哪有精力照顾小加?你要是想小加以后跟着你,趁早做打算。”
只不过,他想的不是如何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自己是否能做到全心全意抚养他。
大人全程神游,小孩全程闷闷不乐,到新家门口该下车了,才磨磨蹭蹭地说:“爸,我不想要后妈……”
沈行远有些意外地张了张嘴,却又说不出话,最后只能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点头,“好。”
某个难眠的夜晚,沈行远也曾想过,他已一无所有,放浪形骸一次也无伤大雅,但诸多人事物却在给他设限,叫他不许越界。
心中当然有怨有恨。
但是设想齐女士若在,她必然不能赞同这样离经叛道的事,他便不再挣扎,乖乖顺从他们的意志。
沈行远宁愿余生都如履薄冰,但求不再失去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