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豆芽雕塑一放好,给增加了200点繁荣度,现在繁荣度已经到了1100点了。

    在山谷里的建设也会算进小院繁荣度,现在也差不多是时候给村民们盖院子了。

    虽然资源不足够给所有人盖房子,但盖房子也需要时间的,先给几家盖出来也好。

    小木屋是方便,可就是太小了,短暂居住可以。

    要在山谷里长久地安稳地留下了,总是住在木屋里也不是个办法。

    趁着大家都聚在豆芽雕塑下,赵意清也凑了过去。

    “这豆芽还挺好,往后就在这乘凉了。”

    董大娘伸出手去摸摸豆芽,有些好奇地仔细观察着:“这豆芽是什么做的,我都没见过这样的东西,这么透明,像冰块一样,在太阳下晒着却不会化。”

    几个小孩也好奇地围着雕塑转来转去。

    见到赵意清来了,她们也把赵意清拉过去:“小清你跟咱们讲讲,这是啥东西呀。”

    赵意清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屈起手指在豆芽主体上敲了敲,声音十分清脆,她沉吟了一下:“是玻璃吧应该,但工作台出品的东西,我也不能确定。”

    “玻璃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像宝石的名字,怪不得颜色这么鲜艳好看嘞。”张婶子仰着头打量着叶子的通透绿色。

    “也算是吧,不过是一种人造的宝石,”赵意清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干脆顺着说下去,“等到工作台再升级几次应该也能做的出来。”

    一向不太爱说话的赵夏忽然探过头来问:“到时候咱们也能做吗?是不是啥样子都能做出来?我想要个这样的花瓶,肯定很漂亮。”

    “当然可以!”赵意清答应的很是爽快。

    “可以做个这样的茶壶和茶杯不?”赵大伯也凑了过来。

    还有人想说话,赵意清赶紧说:“等到可以做了的时候,大家想做什么都行,到时候来找我,现在说了我就忘记啦。”

    “现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赵意清差点被带歪了话题,赶紧说,“现在灰石的数量已经很多啦,来到山谷那么久了也该考虑盖房子了。”

    “只是灰石的数量只够先给几家盖,等盖好这几家,也产出来新的灰石了。大家对自己的新家有没有什么想法呀?”赵意清这样询问着。

    赵青苗立刻眼睛亮晶晶的,她说:“我要在院子里种满花花!”

    “我想要大窗户!”赵巧巧也说。

    年纪小点的都在畅想着新家的模样,大人们不像小孩们那么沉不住气但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赵春在问:“怎么确定先给谁家盖房子呢?”

    “先确定要怎么住吧。在这的几个大家庭,大家是想分开住还是在一起住呢?我更建议大家分开住,这样不管是盖房子还是日常起居都更方便些。而且也能更早一点住进去。”

    “这样吧,大家回家去各自商量一下,一起住的为一组。我们到时候,按组来抽签,看天意的选择。”

    说完自己思考的安排,赵意清看向董大娘和赵大伯这两个信任的长辈,她们两个对着她点了点头。

    赵意清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但每家的人数不太一样,这样的话,每家都分给大小相同的地,按人数先来盖房间。后期家里添人了的话也好扩建。”

    赵春事先点头:“我同意。”

    一个少年出声说道:“我们也可以有吗?”

    这个少年名叫孙瑞,是和妹妹孙珠、同村人孙飞一起逃难来到了村子里。

    赵意清立刻道:“有,你们现在在这里住着,就是桃源村的人了,桃源村的人都会有。”

    他原本惴惴不安,这下看向妹妹开心地笑了。

    “还有些人没在这,大家记得各自回去商量一下,互相说说吧。”赵意清环视了下周围,大部分人都在,也就几个家庭的几个成员不在这。

    大家也没心思再在这聊天了,赶快回去告诉家里人并且商量下了。

    只是还有个问题,赵意清家族的主要成员都在这里,她也商量着:“咱们每家要给分多大的地方呢?”

    “总之山谷也大,一家可以多分点。”赵春这样说,赵大伯也点头。

    这样算着,有些家庭人多,像赵强家三个女儿,陈如意家三个儿子。

    现在的人又都想要多子多福,估计往后日子平稳,每家的人都少不了,干脆每家分个200平算了。

    像赵春姐姐说的那样,山谷也大。

    第二天大家在食堂前面的空地上聚集,像上课时候那样整齐地做好,只是这次面前没有桌子。

    大致分成了十几个组,像陆长阳这样的孤零零一个人,孙飞除了好友孙瑞也没有家人,大家还是决定也要给他们俩单独分一块地。

    至于赵意清,也是一个人,但她有小院子,也就不用再分地了。

    赵意清拿来了几张纸,分成大小相同的十几块,在每张纸上写上数字,按照抽到的数字从前往后盖房子。

    大家拿到抽到的签,已经全都打开看了。因为赵意清定时上课,大家也都认得出来简单的数字。

    一时间有人忧愁有人欣喜,赵意清安慰着大家:“大家别急,排在前面的能先住上房子,但是排在后面的能有个参考,知道自己家的房子想怎么盖。盖的早和盖的晚都有好处,而且迟早会轮到的。”

    “没轮到的就先想想自己家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动工的时候也好稍微改动下是不。”

    她手里还有一张纸,让各家按照数字序号上来登记,之后就按照这个顺序开始轮流盖房子。

    这下顺序是定好了,但是位置和大小还不能确定。

    想到探测器使用的时候显示出来的格子,她又用了个卷轴在其上,还好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和升级卷轴。

    升级后的探测器,不仅可以切换两种资源,还增加了个新功能,原本的格子大小是一亩地,现在可以随意设置格子大小,无论是亩还是平米都可以。

    切换成二百平模式,这样出现的一个格子就是分好的地块大小。

    大家商量了下也决定围绕着赵意清的小院子来盖房子。

    把周围的土地丈量好之后,赵意清画好了简单的地图示意图,又准备了些签。

    这次按照顺序来选择自家院子的位置了,有两家想要同一个位置,也都是好言好语地商量着解决了。

    基本上是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住的也比较近。

    好在村里人少,大家性格也都好,不然这里也得闹得十分不愉快。

    事情基本上解决了,计算了下灰石数量,这次可以给前五组家庭盖房子。

    就开始轰轰烈烈地动工了。

    大家还带着从前村里的习惯,这样大工程开工前要祭拜,让神仙保佑。

    让赵意清没想到的是,大伯他们选择来祭拜工作台。

    ……行吧,好歹它的功能也能算得上仙器。

    在赵意清的极力劝说下,才没有弄出来大阵仗,她把工作台搬了出来,大家严肃地作揖拜了拜。

    有了之前盖食堂的经验,这次就更加顺利些了。

    先是趁着丈量和打地基的时间,青砖源源不断地烧制着。

    宋明亮则是带着人做他的老本行,木头房梁和屋子里的立柱。

    待到青砖烧的差不多了,黑瓦也从窑炉里生产出来了。

    一些人去盖房子一些人仍然在打理着作物和动物。

    干了一天盖房子的工作,第二天就到了香菜和丝瓜成熟的时候了。

    赵意清跟着部分香菜和丝瓜,剩下的让他们继续生长好留种。

    香菜这种新的调味料,在桃源村的食堂里出现,也是有些人喜欢有些人特别讨厌。

    丝瓜却是大受好评,切成片,下锅一翻炒,就变得柔软起来,清新的味道,就这馒头送入因为辛劳而饥饿的胃里,十分熨帖。

    收获十种以上成熟蔬菜,带来的成就奖励是发酵缸。

    赵意清花了些原料做出来了这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陶缸,只在侧面有个方块状物品,用来显示温度。

    “好耶,这下再做麦芽糖可好了。”赵意清跟一旁的赵春笑着说。

    “这东西真神奇,除了麦芽糖也能用来做别的吧。”赵春也说着。

    “需要发酵的东西都可以。”这样说着,赵意清忽然想到了什么,把发酵缸往赵春手里一塞,在一旁的立柜上一排手册里找到那本豆制品手册拿了出来。

    循着目录翻到一页,看了看制作流程,和她想的一样,需要发酵。

    她怎么忘了酱油这一样厨房里最常见的调味品呢?

    现在时间也还早,干脆从现在就开始弄吧。

    她打算先少做一些试试,发酵缸有小腿那么高,先做三缸试试手吧。

    仍旧是先从谷仓取出适量的豆子,清洗过后,把坏掉的不好的挑出去,浸泡几个时辰,让它吸满水分变得膨胀。

    到了下午才到了差不多的程度,等到晚饭后,她把这些黄豆沥干水分,放进锅里蒸了三个时辰。

    忙忙碌碌到午夜,她才和帮忙的赵青禾走出食堂,就这样,也才处理完了一半,明天还要继续。

    来到这里几乎都是早睡早起,这样熬到午夜的时候太少了。

    大家都已经睡觉了,周围一片寂静,连虫鸣声都低了下去,似乎也陷入了好眠。

    前世这个时间,她还经常点外卖呢。从高楼的窗户里望出去,仍然能看到午夜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车辆来来去去,天上没有星星,只有路灯在大地上闪烁着光芒。

    在没有城市光污染的古代,星子满布天空,闪烁着。

    如此多的星子制作出了一块华美的天幕,赵意清洗漱完,坐在窗前痴痴望着窗外。

    前世和如今所看到的,是同一片天空同一轮明月吗?

    “月是故乡明。”瞳孔倒映漫天星光与明月。

    静谧的深夜总是让人心头涌上些惆怅,赵意清坐在床畔,捂住了脸庞的双手,良久才放下。

    闭上双眼准备入眠,明天还要起来继续处理豆子做酱油呢。

章节目录

带着游戏小院建设桃源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最萦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最萦梦并收藏带着游戏小院建设桃源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