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兔皮
第52章
赵意清从工作台取出了最后一个工具升级卷轴,她还是决定把它用在净化机上。
山谷里的建设也纳入到繁荣度计算中了,但前面几家的房子盖好,工作台和小院都没什么变化,赵意清就知道这是要所有人的房子盖好之后一起计算繁荣度。
按着雕塑和各种建筑带来的繁荣度来看,这么多房子绝对能让小院升级。
村里最后一户人家的房子也就在这两天就会盖好了,也就是说,小院升级就在这两天了。
升级后的奖励会有工具升级卷轴的,她这才放心地现在手里的最后一张卷轴用在了净化机上。
白光闪过,净化机的界面出现了变化,之前是自动选择含量最多的物质过滤出来,现在则是可以手动选择从中能过滤获得的物质了。
她不由得笑着看向陆长阳:“这样就行了!”
陆长阳也露出笑容,“嗯”了一声。
赵意清习惯了他这个话不多的性子,也不在意,一撸袖子,就要去仓库拿出来挖好的还没过滤的盐矿。陆长阳也知道净化机的使用方法,所以他主动说:“我去打水。”
她也拿不准能获得的明矾和芒硝数量,干脆把库房里的大部分盐矿石用木盆端了进来,陆长阳也提着两桶水回来了。
融合了盐矿石,过滤了一下杂质就倒进了净化机,按着步骤点击,开始了净化。
最后得到的除了熟悉的杂质球,另外两样的液体。
按着手册里的方法,干脆做了个新的铜锅,用来加热这两种液体,蒸发干水分让他们重新变回固体。
赵意清仔细地观察了下,两种熟皮子要用到的东西都是晶体状的,明矾长得像冰糖,芒硝长得像砂糖。
用了两个容器分别装好,递给了陆长阳:“弄好了。”
他点点头:“多谢。”
“我能看看你熟皮子的步骤吗?还能够你帮帮忙。”赵意清表示很好奇。
她还没在现实中见过处理皮毛呢,从前只能在视频里看到,现在有亲眼看到的机会,她真的很想很想去看看。
但在这个时代,这种手艺似乎不能外传的,在获得陆长阳首肯后,他走来走去准备工具的时候,身后就跟了个小尾巴。
他去仓库取了前两天放在这的兔皮,赵意清仔细打量着,只见这兔皮被清洗得干干净净的。
陆长阳解释道:“我用皂角清洗过了,干净的。”
这里没有洗衣粉也没有洗发水,好在山谷里发现了皂角树,皂角的清洁能力可以替代这几样东西,还能用来刷碗。
按照村里人的说法,皂角是十月份才会成熟。但山谷里的这棵皂角树,不只是出奇地高大,树枝上一直挂着皂角更是与季节和它的习性相违背。
好在有它,不然要用清水洗一切,衣服还好说,头发和餐具里会有油,清水很难洗干净的。
这兔皮上应该也有一些油脂类,陆长阳用了皂角给清洗掉了,现在已经晾干,看上去清清爽爽,兔子身上的那种怪味也只有淡淡的一点,还有些皂角的香味。
食堂前刚好有空地,两个人搬来宋明亮做的矮矮板凳坐在空地上。
赵意清就看着陆长阳的下一步操作,他去找了块比较粗糙的砖头,把兔皮按在板子上,对着兔皮没毛的那一面,用砖头使劲磨着。
之前陈如意挑出来了好几只兔子,才勉强够大家吃。就剥下来了好几张兔皮,赵意清也在他的指导下开始帮着用砖头磨兔皮。
用粗糙的砖头把兔皮里的结构再磨掉一层,直到能大概看到毛发根部,就可以了。
刚开始还有些生涩,但这种机械性的工作,并不难,她很快熟练起来,上手之后磨着皮子也觉得兴致勃勃,速度也快了起来。
见赵意清磨着皮兴味十足的样子,陆长阳没有打扰她,悄悄起身,把芒硝存放了起来,取了来一个大小合适的石臼,把明矾放进里面,挥动石杵,捣成粉末状。
处理完明矾,又转进厨房去,烧上了一大锅水。
食堂里里外外就他们两个人,显得十分安静,不多时赵意清就听到了屋子里水沸腾的声音。
陆长阳端着一大盆热气蒸腾的开水出来,把盆子放在空地上,石臼里的明矾粉末都倒进去,还捡了根木棍在水里搅合,直到明矾都融了进去。
等到这盆明矾水放凉,赵意清这边也处理好了所有的兔皮。
她站起来活动一下,甩甩胳膊:“嘶,坐久了浑身不舒服。磨着皮子的时候倒是还好,一停下来着胳膊怎么这么酸。”
“你休息下吧。”他把皮子放进盆子里,让里面的明矾水浸过皮子。
陆长阳接着说:“要泡一天。”
“好,那你到时候再喊我来看。”她站起来活动了几下,就去做自己的工作了。
午饭时候,边吃着饭边和同桌的赵青竹说着话。
“我还是第一次见棉花这种东西呢,比起麻来,那么容易扯断。没想到纺成线,织出来的布比麻布要好上许多。”赵青竹感慨道。
“已经织出棉布来了呀?速度这么快。”赵意清也接着话。
赵青竹咬着筷子:“本来早就该织完了,只是大家都没见过棉花,想了好久该怎么纺成线呢。最后还是严婆婆找到的办法。赵溪姐姐家的房子马上盖好了,大家都去帮忙。这两天在织布这边的人少,也没那么快了。”
赵意清一下子坐直了:“我可以去帮忙!”
赵青竹大喜:“那很好!等会一起去吧。”
赵意清没有立即答应,她今天分到的活还没做完,做完再去帮忙。
听到她说已经织出来了棉布,赵意清又回去翻了翻工作台,果然有个获得棉布成就的奖励,棉制品手册。
她先是翻看了一遍,去做完了分配的活,才带着手册去了织布的那边。
在看到宋明亮家有工作室后,像严婆婆和李大娘这几个同样有些独特技能的人,也都申请在自家盖间工作间。
大家嘻嘻哈哈地答应了,一间房子盖起来的速度也极快。
因为织布的人不少,还有几个体积不小的织机,严婆婆家的工作间比宋明亮的工作间更大。
因着是后面加盖的,工作间的门是独立的一个,和堂屋卧室并不互通,这就更方便大家来这里干活了。
她还没进门,就听到一阵织机的声音。
工作间里的人们正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有几个坐在纺车旁边,脚边堆着雪白绵软的棉花,有的手上把棉花粗略地捻到一起,有的正在转动着纺车,旁边的纱轮也滴溜溜地转着,缠上一层又一层的棉线。
工作间最里面整齐地摆着几架织机,只有三个人坐在前面,一手递着梭子,一手推动机杼。
赵青竹正在捻棉花呢,听到脚步声就抬头,看到是她就起身来迎接:“姨姨你来啦。”
“没事没事,你继续弄,让我看看。”赵意清忙说。
她就继续纺起了线,赵意清看了看她,又和其他人打了招呼,看看她们弄的线。
发现跟书上写的还是挺契合的,想到赵青竹说这是严婆婆想出来的,不由得看向前面那个坐的端端正正正在认真织布的身影,心里十分佩服。
刚好严婆婆扭扭脖子,像是累了,起来活动下。
她把棉制品手册拿给严婆婆看,严婆婆瞥了她一眼,说:“字太小了,老婆子我看不清字,我也不认字。”
赵意清很无奈,她在村子里办的扫盲班,最不配合的就是严婆婆了。她年纪大了又有些固执,赵意清拿她也没有办法。
当时严婆婆说:“都这么大岁数了,不识字不也活的好好的,你就好好教教我家小花,我家有她识字就行了。”
想到她也不怎么去使用那些识字才能使用的工具,赵意清也就没继续强求让她识字了。
现在听她这样说,不禁开始想,是不是也有严婆婆看不清黑板的缘故呢?
“你让我看的这是什么?跟我讲讲。”严婆婆走到桌子旁边,端起了大茶壶,给自己倒了水,端起杯子喝着。
刚好有人在这做她布置的作业,留下了一叠纸和炭笔,赵意清拿起来,边按着手册上的内容给她讲着,不好说清楚的,在纸上画出形状来。
看不懂字,看图总是能看懂的。赵意清还害怕自己是灵魂画手,画的太抽象,讲完一点,看看自己画的示意图,再悄悄瞅着严婆婆的神色。
严婆婆盯着图纸若有所思,发觉她停了下来,奇怪地问她:“怎么了,怎么突然停下来了,不愿意跟我讲了吗?”
赵意清不好意思地说:“我画的图是不是太难看了,婆婆你能看懂吗?”
“你这是小瞧了你自己了,也小瞧老婆子我了。”严婆婆听到她担忧的事情居然笑了起来。
“你讲的清楚,再稍稍看看图就懂了。我年轻的时候,学东西学的很快,无论织布绣花做衣服都比别人好得多,这可是十里八乡的都因着这个听说过我呢。”
她感慨了下,就对着图纸,把刚才赵意清讲过的手册上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赵意清十分震惊,在严婆婆复述的时候,她就一点一点地对照着手册上的内容,居然没有错的地方。
甚至因为她不了解这些内容,还弄错了一些地方,严婆婆都给她纠正了。
“小丫头,我说的对不对?”严婆婆笑着看她,小表情看上去有些得意。
赵意清呆呆点头:“婆婆您真厉害啊。”
这要是在现代,严婆婆怎么着也得是个大师级的人物了吧。
“继续给老婆子讲讲吧。”严婆婆喊她。
她回过神来接着讲了下去,花了一些时间,把整个手册里的内容都跟她说完了。
严婆婆把她写写画过的一叠纸收好:“辛苦你了,这下我更知道怎么弄这些棉花了。”
赵意清端起杯子吨吨吨地喝了一通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没事,婆婆你懂了就好了。”
“先把被子弄出来吧,我看赵溪家也要盖好了,这下子又有很多人能来帮忙了。”严婆婆说。
赵意清也跟着点头,她期待柔软的棉花被子很久了,现在的床太硬了,每天起来都腰酸背痛的。
“还差东西啊,小清,你最会鼓捣这些东西了,你得去帮我弄出来。”
看着严婆婆指着的东西,赵意清应答了下来:“行,我去看下怎么做出来,只是有一样材料不大好找,我去找人问问吧。”
赵意清从工作台取出了最后一个工具升级卷轴,她还是决定把它用在净化机上。
山谷里的建设也纳入到繁荣度计算中了,但前面几家的房子盖好,工作台和小院都没什么变化,赵意清就知道这是要所有人的房子盖好之后一起计算繁荣度。
按着雕塑和各种建筑带来的繁荣度来看,这么多房子绝对能让小院升级。
村里最后一户人家的房子也就在这两天就会盖好了,也就是说,小院升级就在这两天了。
升级后的奖励会有工具升级卷轴的,她这才放心地现在手里的最后一张卷轴用在了净化机上。
白光闪过,净化机的界面出现了变化,之前是自动选择含量最多的物质过滤出来,现在则是可以手动选择从中能过滤获得的物质了。
她不由得笑着看向陆长阳:“这样就行了!”
陆长阳也露出笑容,“嗯”了一声。
赵意清习惯了他这个话不多的性子,也不在意,一撸袖子,就要去仓库拿出来挖好的还没过滤的盐矿。陆长阳也知道净化机的使用方法,所以他主动说:“我去打水。”
她也拿不准能获得的明矾和芒硝数量,干脆把库房里的大部分盐矿石用木盆端了进来,陆长阳也提着两桶水回来了。
融合了盐矿石,过滤了一下杂质就倒进了净化机,按着步骤点击,开始了净化。
最后得到的除了熟悉的杂质球,另外两样的液体。
按着手册里的方法,干脆做了个新的铜锅,用来加热这两种液体,蒸发干水分让他们重新变回固体。
赵意清仔细地观察了下,两种熟皮子要用到的东西都是晶体状的,明矾长得像冰糖,芒硝长得像砂糖。
用了两个容器分别装好,递给了陆长阳:“弄好了。”
他点点头:“多谢。”
“我能看看你熟皮子的步骤吗?还能够你帮帮忙。”赵意清表示很好奇。
她还没在现实中见过处理皮毛呢,从前只能在视频里看到,现在有亲眼看到的机会,她真的很想很想去看看。
但在这个时代,这种手艺似乎不能外传的,在获得陆长阳首肯后,他走来走去准备工具的时候,身后就跟了个小尾巴。
他去仓库取了前两天放在这的兔皮,赵意清仔细打量着,只见这兔皮被清洗得干干净净的。
陆长阳解释道:“我用皂角清洗过了,干净的。”
这里没有洗衣粉也没有洗发水,好在山谷里发现了皂角树,皂角的清洁能力可以替代这几样东西,还能用来刷碗。
按照村里人的说法,皂角是十月份才会成熟。但山谷里的这棵皂角树,不只是出奇地高大,树枝上一直挂着皂角更是与季节和它的习性相违背。
好在有它,不然要用清水洗一切,衣服还好说,头发和餐具里会有油,清水很难洗干净的。
这兔皮上应该也有一些油脂类,陆长阳用了皂角给清洗掉了,现在已经晾干,看上去清清爽爽,兔子身上的那种怪味也只有淡淡的一点,还有些皂角的香味。
食堂前刚好有空地,两个人搬来宋明亮做的矮矮板凳坐在空地上。
赵意清就看着陆长阳的下一步操作,他去找了块比较粗糙的砖头,把兔皮按在板子上,对着兔皮没毛的那一面,用砖头使劲磨着。
之前陈如意挑出来了好几只兔子,才勉强够大家吃。就剥下来了好几张兔皮,赵意清也在他的指导下开始帮着用砖头磨兔皮。
用粗糙的砖头把兔皮里的结构再磨掉一层,直到能大概看到毛发根部,就可以了。
刚开始还有些生涩,但这种机械性的工作,并不难,她很快熟练起来,上手之后磨着皮子也觉得兴致勃勃,速度也快了起来。
见赵意清磨着皮兴味十足的样子,陆长阳没有打扰她,悄悄起身,把芒硝存放了起来,取了来一个大小合适的石臼,把明矾放进里面,挥动石杵,捣成粉末状。
处理完明矾,又转进厨房去,烧上了一大锅水。
食堂里里外外就他们两个人,显得十分安静,不多时赵意清就听到了屋子里水沸腾的声音。
陆长阳端着一大盆热气蒸腾的开水出来,把盆子放在空地上,石臼里的明矾粉末都倒进去,还捡了根木棍在水里搅合,直到明矾都融了进去。
等到这盆明矾水放凉,赵意清这边也处理好了所有的兔皮。
她站起来活动一下,甩甩胳膊:“嘶,坐久了浑身不舒服。磨着皮子的时候倒是还好,一停下来着胳膊怎么这么酸。”
“你休息下吧。”他把皮子放进盆子里,让里面的明矾水浸过皮子。
陆长阳接着说:“要泡一天。”
“好,那你到时候再喊我来看。”她站起来活动了几下,就去做自己的工作了。
午饭时候,边吃着饭边和同桌的赵青竹说着话。
“我还是第一次见棉花这种东西呢,比起麻来,那么容易扯断。没想到纺成线,织出来的布比麻布要好上许多。”赵青竹感慨道。
“已经织出棉布来了呀?速度这么快。”赵意清也接着话。
赵青竹咬着筷子:“本来早就该织完了,只是大家都没见过棉花,想了好久该怎么纺成线呢。最后还是严婆婆找到的办法。赵溪姐姐家的房子马上盖好了,大家都去帮忙。这两天在织布这边的人少,也没那么快了。”
赵意清一下子坐直了:“我可以去帮忙!”
赵青竹大喜:“那很好!等会一起去吧。”
赵意清没有立即答应,她今天分到的活还没做完,做完再去帮忙。
听到她说已经织出来了棉布,赵意清又回去翻了翻工作台,果然有个获得棉布成就的奖励,棉制品手册。
她先是翻看了一遍,去做完了分配的活,才带着手册去了织布的那边。
在看到宋明亮家有工作室后,像严婆婆和李大娘这几个同样有些独特技能的人,也都申请在自家盖间工作间。
大家嘻嘻哈哈地答应了,一间房子盖起来的速度也极快。
因为织布的人不少,还有几个体积不小的织机,严婆婆家的工作间比宋明亮的工作间更大。
因着是后面加盖的,工作间的门是独立的一个,和堂屋卧室并不互通,这就更方便大家来这里干活了。
她还没进门,就听到一阵织机的声音。
工作间里的人们正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有几个坐在纺车旁边,脚边堆着雪白绵软的棉花,有的手上把棉花粗略地捻到一起,有的正在转动着纺车,旁边的纱轮也滴溜溜地转着,缠上一层又一层的棉线。
工作间最里面整齐地摆着几架织机,只有三个人坐在前面,一手递着梭子,一手推动机杼。
赵青竹正在捻棉花呢,听到脚步声就抬头,看到是她就起身来迎接:“姨姨你来啦。”
“没事没事,你继续弄,让我看看。”赵意清忙说。
她就继续纺起了线,赵意清看了看她,又和其他人打了招呼,看看她们弄的线。
发现跟书上写的还是挺契合的,想到赵青竹说这是严婆婆想出来的,不由得看向前面那个坐的端端正正正在认真织布的身影,心里十分佩服。
刚好严婆婆扭扭脖子,像是累了,起来活动下。
她把棉制品手册拿给严婆婆看,严婆婆瞥了她一眼,说:“字太小了,老婆子我看不清字,我也不认字。”
赵意清很无奈,她在村子里办的扫盲班,最不配合的就是严婆婆了。她年纪大了又有些固执,赵意清拿她也没有办法。
当时严婆婆说:“都这么大岁数了,不识字不也活的好好的,你就好好教教我家小花,我家有她识字就行了。”
想到她也不怎么去使用那些识字才能使用的工具,赵意清也就没继续强求让她识字了。
现在听她这样说,不禁开始想,是不是也有严婆婆看不清黑板的缘故呢?
“你让我看的这是什么?跟我讲讲。”严婆婆走到桌子旁边,端起了大茶壶,给自己倒了水,端起杯子喝着。
刚好有人在这做她布置的作业,留下了一叠纸和炭笔,赵意清拿起来,边按着手册上的内容给她讲着,不好说清楚的,在纸上画出形状来。
看不懂字,看图总是能看懂的。赵意清还害怕自己是灵魂画手,画的太抽象,讲完一点,看看自己画的示意图,再悄悄瞅着严婆婆的神色。
严婆婆盯着图纸若有所思,发觉她停了下来,奇怪地问她:“怎么了,怎么突然停下来了,不愿意跟我讲了吗?”
赵意清不好意思地说:“我画的图是不是太难看了,婆婆你能看懂吗?”
“你这是小瞧了你自己了,也小瞧老婆子我了。”严婆婆听到她担忧的事情居然笑了起来。
“你讲的清楚,再稍稍看看图就懂了。我年轻的时候,学东西学的很快,无论织布绣花做衣服都比别人好得多,这可是十里八乡的都因着这个听说过我呢。”
她感慨了下,就对着图纸,把刚才赵意清讲过的手册上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赵意清十分震惊,在严婆婆复述的时候,她就一点一点地对照着手册上的内容,居然没有错的地方。
甚至因为她不了解这些内容,还弄错了一些地方,严婆婆都给她纠正了。
“小丫头,我说的对不对?”严婆婆笑着看她,小表情看上去有些得意。
赵意清呆呆点头:“婆婆您真厉害啊。”
这要是在现代,严婆婆怎么着也得是个大师级的人物了吧。
“继续给老婆子讲讲吧。”严婆婆喊她。
她回过神来接着讲了下去,花了一些时间,把整个手册里的内容都跟她说完了。
严婆婆把她写写画过的一叠纸收好:“辛苦你了,这下我更知道怎么弄这些棉花了。”
赵意清端起杯子吨吨吨地喝了一通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没事,婆婆你懂了就好了。”
“先把被子弄出来吧,我看赵溪家也要盖好了,这下子又有很多人能来帮忙了。”严婆婆说。
赵意清也跟着点头,她期待柔软的棉花被子很久了,现在的床太硬了,每天起来都腰酸背痛的。
“还差东西啊,小清,你最会鼓捣这些东西了,你得去帮我弄出来。”
看着严婆婆指着的东西,赵意清应答了下来:“行,我去看下怎么做出来,只是有一样材料不大好找,我去找人问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