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做被子,最重要的被芯,也叫棉胎。

    现代买到的棉被,剥去层层被罩后,能看到许多线紧密地排布,把棉花封在里面。

    手册上也讲了这种方法,赵意清打算照着做。

    做棉胎需要弹棉花,严婆婆让她做的就是用来弹棉花的工具。

    别的工具都简单,赵意清为难的就是木弓。

    要用木槌敲击木弓弓弦,把贴在弓弦上的棉花弹散,这样棉花重新组合在一起成为棉胎的时候才会蓬松柔软。

    弓弦要柔韧又结实,不能太软得像松紧带一样,也不能太硬到根本弹不动,还要能扛得住木槌的敲打不会轻易断掉。

    手册上已经写了这种弓弦的最合适材料——牛筋。

    最大的问题就在这,去哪里找牛筋呢?

    她边思考边在严婆婆家帮忙,到了晚饭时间,她就去问了赵大伯。

    有一句一直从古代流传到现代社会的俗语,是这样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来到这里之后赵意清才发现这句话有多么正确,在信息传递相对闭塞且大家都不识字的情况下,许多事情要么是自己经历,要么是靠着长辈们口口相传的经验。

    家里的老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像一本指导书一样,和蔼地指点着后辈。

    当然,长辈们也不是万能的,万一遇到他们也没处理过的事情,或许也是得不到答案的。

    “牛筋?”赵大伯瞪大了眼睛,“小清啊,你忘了吗,私自杀牛可是要被抓进大牢的。”

    赵意清懵懵懂懂地听了一耳朵科普,原来在这个朝代,牛肉是只有贵族才能吃到的东西。

    并不是因为牛的数量稀少所以珍贵,而是因为这个时代生产力低下,牛都是作为耕地的工具,每一地耕牛的数量都是记录在册的。

    官府律法就规定了,不能私自宰杀牛,即便是因意外和生病死去的牛,也必须上报官府。

    上报官府之后,如果牛主人只是个升斗小民,这牛的去向嘛,多半就无权过问了。

    王公贵族当然没有这种烦恼,想吃牛肉就让牛“意外”死亡,他们是不会缺了牛肉吃的。

    况且只有一些富裕的地区才能买得起牛,从前的赵家村,年月好过的时候也穷得叮当响,更别说乱世后了。

    只能齐齐对着镇上富户家的牛眼馋。

    赵意清听到这些,三观好像都被刷新了一遍,她连忙问:“那酒楼里卖牛肉吗?我看……有些说书人说,一些江湖侠客,到了客栈先来上二两牛肉和一壶好酒。”

    “那得是一顿饭好几千两银子的大酒楼才供得起,老板背靠大官才行,一般人哪里敢干这个。”赵大伯摇着头。

    他忽然又反应过来:“小清啊你从哪里听的啊,这些都是骗人的。”

    赵意清连忙蒙混过关:“以前我爹带我去镇子上的时候听的,现在我知道了,大伯,那都是骗人的。”

    推及她前世的各种朝代,牛应该也是同样珍贵,她居然被那些武侠小说骗了这么多年!

    第二天在食堂前的空地上,看着陆长阳处理兔皮的时候,她也还在想着这件事。

    他把兔皮从明矾水里捞了出来,稍微清洗一下晾干。

    “明矾水可以换成草木灰水。”陆长阳忽然说。

    “咦,这两种效果一样吗?”赵意清坐在小板凳上,托腮看着他拧干兔皮里的水分。

    “嗯。”他点着头,怕赵意清没看到,才出声应答。

    盆子里的水直接倒在地上,木盆就竖在了墙边。

    脚边就是几根粗细均匀的长木棍,赵意清之前还不明白他为什么拿着这个过来,现在看他用麻绳把这些棍子绑成结实的架子。

    一根横杆,两根竖杆,这样简单的架子很快就被做好了。

    赵意清还想帮忙来着,但陆长阳说:“你不熟练,绑不结实,之后教你。”

    她就期待地老老实实地坐回去了。

    做好架子,陆长阳又取出一把小刀。

    兔皮大致是个长方形的形状,没了头,四只脚的形状伸展着,他就从这些伸展出来的地方用小刀打了洞,用麻绳穿了过去,结结实实地绑在了架子上。

    兔皮被抻开,平平整整地,紧紧绷在了架子上。

    有些褶皱的地方,陆长阳也按照这种方式,打洞穿线绑在架子上。

    做完这些,他就去准备其他材料了。

    端来个小一点的容器,放进去一半芒硝,一半水,搅合匀,再放进锅里,煮沸。

    这个锅往后就专门用来用作处理这些材料了,用煮饭的锅弄这些总觉得怪怪的。

    水分在高温下蒸发了许多,锅里的东西有点糊状物的样子了。

    陆长阳拿着个木勺子搅了搅,就熄火了。

    稍微放凉一点,端着这个小锅回到兔皮旁边,用木勺把糊状物抹在皮子没有毛的那一面。

    赵意清明白了:“兔皮绷紧这样就方便抹东西了。”

    抹好芒硝后,稍微等待了一会,赵意清就发现兔皮皮面好像有些泡一样鼓起来了。

    陆长阳看到她好奇的目光,端起来剩下的芒硝,说:“没有泡的地方还要再抹一遍。”

    他动作迅速地再次处理了一下兔皮,放下锅,仔细地看了一遍:“这样就好了,等晾干。”

    赵意清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两人之间一片安静。

    她听到陆长阳问她:“有什么事情吗?”

    “我在想要去哪里弄到牛筋。”

    “牛筋?”陆长阳的语气中也罕见地带上了些惊奇之意,“你想吃牛筋吗?”

    赵意清听到他这样问,也回过神来,觉得有些好笑:“不是,是用作弹棉花的弓弦。”

    陆长阳这才知道自己弄了个笑话,有些不好意思地继续说:“既然是做弓弦,牛筋不好找,鹿筋我这里倒是有。”

    听到这赵意清眼睛一亮:“弹棉花用的木弓要这么长。”

    她大概比划了下大小,期待地看着陆长阳。

    他道:“我去拿来看看吧。”

    不多时他就去而复返了,递给她看:“有我自己打猎得到的,也有我父亲留下的。”

    赵意清看到,高兴地蹦了起来:“我觉得可以!”

    几条长长的鹿筋就被放在了她的手上。

    和陆长阳打了个招呼,她就回到房间,去翻手册了。

    又打开工作台,看看可不可以用工作台做出来些零件,也省力一些。

    工作台界面上出现了几个新的可制作物品,散发着淡淡的光芒,赵意清一看,都是弹棉花要用到的工具。

    这一下子可真是来到点子上了,赵意清先看了看最难做的木弓,她手里的鹿筋可以做出来好几个木弓呢。

    材料齐全了,她立刻先做出来了一把木弓。

    比她见过陆长阳那把用来打猎的弓要大上许多,但不像它被弓弦紧紧拴在两端绷成一个弯弧形状,而是用木头做成了个差了一条边的长方形框架,鹿筋充作最后一条边。

    最长的那个木头,中间用绳子和一个长长的棍子缀连在了一起。

    她又做出来了木槌、牵丝篾、磨盘等这几样工具,还有一样大件的架子。

    她先把小件的工具拿到严婆婆工作间,再回来把架子搬了过去。

    严婆婆知道要做棉胎需要许多线,今天就没再继续织布了,而是大家一起用纺车纺线。

    赵意清拿着小件工具来的时候不明显,但她搬着架子进来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好奇地围观着。

    架子还有些大,工作间里的大家搬搬这个理理那个,也给空出来了一大片空地。

    赵意清冲着严婆婆一笑:“婆婆,开始做吧。”

    首先先用到的工具是牵丝篾,它的作用就和它的名字一样,用来牵引丝线的。

    其实就是一个长长的竹片,最底端有孔,把丝线绑在上面。

    架子就是用来固定丝线的,是一个方形的轮廓,架子有多大,做出来的棉胎就有多大。

    架子上规规整整的四排突出的小木棍,赵意清和严婆婆要做的就是用牵丝篾,牵引着丝线从这些木棍上按照顺序绕来绕去,直到变成一张紧密的丝线网格。

    这项工作属实需要耐心,两人一人一边,牵丝篾在她们手里递过来递过去。

    纺线的大家刚开始还好奇地看着她们动作,后来也转头去做自己手上的事情了。

    严婆婆做了一会,让屋子里的李家媳妇王佳云来替她。

    这一个步骤完全没有什么难度,在即将用尽耐心之际,终于结束了。

    赵意清呼出一口气,把牵丝篾上的丝线解下来,和其他丝线系在一起。

    原本架子中间是空的,现在撑起来了一张丝线网格。

    她把一旁的麻袋里装的棉花拖过来,要倒上去。

    王佳云还说:“这样棉花不会漏下去吧。”

    的确,网格中还有很多空着的小格子,但倒上去的棉花却稳稳当当地被接住了。

    赵意清冲她笑笑:“看,没事。”

    把棉花用手掌拨弄拨弄摊平,就要开始弹棉花了。

    这一步当然是她来试,好歹是这里唯一一个见过弹棉花场面的人。

    先拿来一个布条,紧紧地系在腰上,弹棉花木弓上拴着的木棍,插在腰后面,赵意清提着木弓,拿着木槌。

    弓弦放在棉花上,就沾了一堆棉花,她举着木槌往弓弦上敲了下去。

章节目录

带着游戏小院建设桃源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最萦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最萦梦并收藏带着游戏小院建设桃源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