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瞎聊天
范仲淹走了,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字经》。
范仲淹试图自己来补全这本蒙学奇书,续上后面的世系表和劝学篇。
临走的时候,范仲淹也给顾深留下了自己的回礼——《礼部韵略》。
这是一本韵书,是景德四年丘雍、戚纶所定,朝廷指定的科举程式书。
范仲淹其实跟顾深聊了很久,一直从中午聊到将近日落,两个人谈天说地的,什么都聊。
而期间,范仲淹也得知了顾深早年师从周温的事情。
周温的老师,是安定学派的创始人胡瑗,而范仲淹,早年也师从胡瑗求学,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范仲淹还是顾深的师伯,大家都是一个学派的人物。
当然,范仲淹的格局,是不会局限于什么学派的,但不妨碍他因此对顾深颇有好感。
在得知顾深三次科举落榜后,范仲淹也细心的询问了顾深的应考经历,帮助顾深分析落榜原因,最后,给顾深留下了《礼部韵略》这本书。
在范仲淹看来,顾深落榜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应试的声律不符合朝廷规范,对韵略研读不够。
所以范仲淹才把《礼部韵略》给顾深,希望顾深认真研读,掌握好声律和韵略格式,下次应考的时候,能对顾深有所帮助。
而在随后的日子里,范仲淹也会时不时的来一次村学学堂,找顾深一起闲聊,聊的内容什么都有,有谈古,也有论今。
范仲淹越聊,就越发现顾深知道的东西越多......虽然有些观点范仲淹不一定苟同吧,但起码,范仲淹也不得不承认,顾深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就比如孔融的事儿,范仲淹就问过顾深。
“孔北海之事,虽有史记载,却也情有可原......幼子不识原委,若其误读,岂不有违孝之本意?!”
范仲淹这话的意思吧,就是想替孔融辩解一下。
孔融提出的“父母无恩论”,单独拿出来看,确实是惊世核俗,不过当时孔融的用意,是为了驳斥那些愚孝。
孔融认为,父母给与的恩德,是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之中,而不是简单的把子女生下来就是恩德。
但这话吧,搁任何时候都有争议,更别说那个时代了。
范仲淹是读书读的多,他能看清孔融说话的用意,虽然也不敢苟同,但终究是给出了一个“情有可原”的评价。
但,范仲淹还是觉得,这种事儿,不适合对孩子们去讲,他们本身就没读过多少书,缺乏分辨的能力,如果简单粗暴的人为孔融言行不一,是个不孝的人,那就失去了教育的本意了。
而顾深对此的回答,则是这样的。
“为父则罢,为母十月怀胎,岂曰无恩?!”
先不说十月怀胎的艰辛,这年月生孩子,跟过鬼门关没什么区别,根本就是拿自己的命在赌......谁敢说当母亲的对自己无恩,那真的是没心没肺了。
“且人之性多杂,岂能一言以概之?!孔北海幼年让梨,确为佳话,然年长后出此暴论,虽有可原,却依然有失偏颇......正如前朝奸相丁谓,早年镇守边疆,何尝不是一员良吏?!”
这话说的吧,范仲淹就有些语塞了。
丁谓这個人,如今是公认的真宗朝奸相,但早年间,他镇守边境,抚边安民,功勋也很显著,朝堂中也有人称其有良相之才。
甚至丁谓进了中枢,当了三司使后,依然还尽心尽力,革除三司弊端,使得三司行政效率提高。
可偏偏在真宗皇帝后期一系列封禅泰山和沉迷祥瑞的事情上,丁谓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和王钦若等人一起,逢迎上意,排除异己,完全没有了一朝宰执的样子。
范仲淹没法反驳顾深举的这个例子,因为他也无法去解释,为什么早年丁谓和晚年丁谓的差距那么大。
范仲淹不是书呆子,多年的地方经历让范仲淹明白,有些人在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时候,做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所以范仲淹才会认为孔融的言论是“情有可原”。
但范仲淹不明白,一个人的道德准绳,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下滑的那么快的?!
立场不同,选择不同,这可以理解......但起码的道德底线得有啊。
而丁谓,显然就是没有道德底线的那一个。
甚至,范仲淹还由丁谓,联想到了当今的朝堂,联想到了那个把自己连夜打包送出汴梁的人。
“当今朝堂,虽无丁谓之祸,却难免有丁谓之忧也.......”范仲淹很是忧心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范仲淹到底还是厚道人,他没有直接指名道姓的说出吕夷简的名字。
但是吧,范仲淹为什么被贬,以及如今朝堂的宰执到底是谁的问题......谁能不知道啊。() ()
看起来,小范对老吕在废后事件上的所作所为,还是相当的不满的。
不过嘛,顾深对此还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不然,学生以为,吕寿州绝非丁谓之流。”顾深难得的摇头,否定了自己偶像的说法。
这点上,范仲淹倒是有些意外了......自己这个小师侄,莫非不仅的能“谈古”,还能“论今”。
带着点好奇,也带着点考教的意味,范仲淹问道,“子均之言,何解?!”
能怎么解啊,历史公论呗......但凡知道一点两宋历史的人,谁会把丁谓和吕夷简相提并论啊。
更别说,人家吕夷简后来还配享太庙了的。
但这话不好就这么说,盖棺定论这种事儿,起码也得等当事人死了以后才能说.......所以,得说的有理有据一些才行。
顾深认真的想了一下,然后开始说道,“丁谓所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权势,而吕寿州不同。昔日章献皇后秉政,吕寿州虽多有摇摆,却从未逢迎上意,施政之策,亦堪称为国良谋。今二度为相,虽有跋扈之迹,然其所用之人亦皆是谋国之人,所行之策,亦都是谋国之策......况且,昔年若无吕寿州,岂有章懿皇后哀荣,如今官家又该如何自处?!”
简单来说,就是吕夷简这个人,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像墙头草,尤其在天圣年间,对刘娥的一些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事的手段也有些下作,也会党同伐异,但他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跟丁谓那样保证自己的权势,他只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施政阻碍,能更好的为国家推行政策。
作为宰执,吕夷简毫无疑问是合格的......或者说,像他这样的宰执,才是真正能干大事的人。
至于劝谏章献皇后,也就是刘娥,那是一段公案。
当年李宸妃死后,刘娥心虚啊,所以就想着要不草草下葬得了......这时候,是吕夷简站出来,委婉的提醒一下刘娥,不能这么对待李宸妃。
结果刘娥装听不懂,推三阻四的,吕夷简火了,难得的正面硬刚刘娥,直接把话挑明了——你就不怕将来官家知道了真相后,一点后路都不给你留么?!
这是真的,原话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直接把刘娥给震住了。
之后,才有了刘娥以皇后礼下葬李宸妃的事情。
刘娥也许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事实证明,这条后路也确实留对了,赵祯在知道真相后,对他的“大娘娘”虽然有些不满,但终究还是原谅了她。
但吕夷简可不是为了刘娥好才这么谏言的,他不仅是站在了赵祯的立场上,要求刘娥善待李宸妃,同时也是为了国家政权稳定过渡在考虑。
试想,要是刘娥没有以皇后礼下葬李宸妃,等到刘娥死后,赵祯必然会得知真相,如果自己的生母还是被草草下葬的,那赵祯必然不可能原谅刘娥。
而赵祯如果怨恨了刘娥,那么刘娥施政的这些年,所有的国家政策,都有可能会因为赵祯的怨恨而推到重来,朝政必然会因此动荡.......这是吕夷简不愿意看到的。
而这,就是吕夷简和丁谓不一样的地方......换成丁谓面临这样的局面,他肯定不会去冒着得罪刘娥的风险劝谏,事后肯定也会站在赵祯的立场上,把刘娥骂的体无完肤,只为保住自己的地位。
道理呢,就是这么一个道理,顾深说完后,范仲淹也微微点头,承认顾深说的有道理。
但是吧,范仲淹还是不太能认可吕夷简的做法。
“不管如何,逢迎上意,无理废后,欺压言官......吕寿州所为,终非宰执之道。”范仲淹如此说道。
说白了,小范还是对老吕在废后一事上的做法,很有意见。
但这事儿吧......说实话,顾深不知道该不该去劝解范仲淹。
这事儿你就是让吕夷简自己来当面对质,吕夷简都不敢说自己做的没错......甚至有可能,现在老吕自己都后悔了。
毕竟吧,赵祯这个人.......在女色方面,其实真没好到哪儿去。
而且,郭皇后被废的这件事情上,老吕固然不厚道的公报私仇,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官家赵祯。
赵祯在被刘娥管了这么多年后,好不容易能放开手脚了,肯定不会允许身边还有个女人对自己管东管西的。
要知道,赵祯现在也才二十四岁,早年的拘束生活,导致他的叛逆期,来的稍微晚了那么一些而已。
这事儿的真正始作俑者,是那个被憋坏了的官家,不是吕夷简。
而范仲淹,作为臣子,他肯定是不能说官家有什么不对的,那么就只能怪吕夷简没有尽到宰执的责任,没有好好的劝谏陛下了。
这事儿吧......没法说。
范仲淹试图自己来补全这本蒙学奇书,续上后面的世系表和劝学篇。
临走的时候,范仲淹也给顾深留下了自己的回礼——《礼部韵略》。
这是一本韵书,是景德四年丘雍、戚纶所定,朝廷指定的科举程式书。
范仲淹其实跟顾深聊了很久,一直从中午聊到将近日落,两个人谈天说地的,什么都聊。
而期间,范仲淹也得知了顾深早年师从周温的事情。
周温的老师,是安定学派的创始人胡瑗,而范仲淹,早年也师从胡瑗求学,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范仲淹还是顾深的师伯,大家都是一个学派的人物。
当然,范仲淹的格局,是不会局限于什么学派的,但不妨碍他因此对顾深颇有好感。
在得知顾深三次科举落榜后,范仲淹也细心的询问了顾深的应考经历,帮助顾深分析落榜原因,最后,给顾深留下了《礼部韵略》这本书。
在范仲淹看来,顾深落榜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应试的声律不符合朝廷规范,对韵略研读不够。
所以范仲淹才把《礼部韵略》给顾深,希望顾深认真研读,掌握好声律和韵略格式,下次应考的时候,能对顾深有所帮助。
而在随后的日子里,范仲淹也会时不时的来一次村学学堂,找顾深一起闲聊,聊的内容什么都有,有谈古,也有论今。
范仲淹越聊,就越发现顾深知道的东西越多......虽然有些观点范仲淹不一定苟同吧,但起码,范仲淹也不得不承认,顾深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就比如孔融的事儿,范仲淹就问过顾深。
“孔北海之事,虽有史记载,却也情有可原......幼子不识原委,若其误读,岂不有违孝之本意?!”
范仲淹这话的意思吧,就是想替孔融辩解一下。
孔融提出的“父母无恩论”,单独拿出来看,确实是惊世核俗,不过当时孔融的用意,是为了驳斥那些愚孝。
孔融认为,父母给与的恩德,是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之中,而不是简单的把子女生下来就是恩德。
但这话吧,搁任何时候都有争议,更别说那个时代了。
范仲淹是读书读的多,他能看清孔融说话的用意,虽然也不敢苟同,但终究是给出了一个“情有可原”的评价。
但,范仲淹还是觉得,这种事儿,不适合对孩子们去讲,他们本身就没读过多少书,缺乏分辨的能力,如果简单粗暴的人为孔融言行不一,是个不孝的人,那就失去了教育的本意了。
而顾深对此的回答,则是这样的。
“为父则罢,为母十月怀胎,岂曰无恩?!”
先不说十月怀胎的艰辛,这年月生孩子,跟过鬼门关没什么区别,根本就是拿自己的命在赌......谁敢说当母亲的对自己无恩,那真的是没心没肺了。
“且人之性多杂,岂能一言以概之?!孔北海幼年让梨,确为佳话,然年长后出此暴论,虽有可原,却依然有失偏颇......正如前朝奸相丁谓,早年镇守边疆,何尝不是一员良吏?!”
这话说的吧,范仲淹就有些语塞了。
丁谓这個人,如今是公认的真宗朝奸相,但早年间,他镇守边境,抚边安民,功勋也很显著,朝堂中也有人称其有良相之才。
甚至丁谓进了中枢,当了三司使后,依然还尽心尽力,革除三司弊端,使得三司行政效率提高。
可偏偏在真宗皇帝后期一系列封禅泰山和沉迷祥瑞的事情上,丁谓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和王钦若等人一起,逢迎上意,排除异己,完全没有了一朝宰执的样子。
范仲淹没法反驳顾深举的这个例子,因为他也无法去解释,为什么早年丁谓和晚年丁谓的差距那么大。
范仲淹不是书呆子,多年的地方经历让范仲淹明白,有些人在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时候,做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所以范仲淹才会认为孔融的言论是“情有可原”。
但范仲淹不明白,一个人的道德准绳,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下滑的那么快的?!
立场不同,选择不同,这可以理解......但起码的道德底线得有啊。
而丁谓,显然就是没有道德底线的那一个。
甚至,范仲淹还由丁谓,联想到了当今的朝堂,联想到了那个把自己连夜打包送出汴梁的人。
“当今朝堂,虽无丁谓之祸,却难免有丁谓之忧也.......”范仲淹很是忧心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范仲淹到底还是厚道人,他没有直接指名道姓的说出吕夷简的名字。
但是吧,范仲淹为什么被贬,以及如今朝堂的宰执到底是谁的问题......谁能不知道啊。() ()
看起来,小范对老吕在废后事件上的所作所为,还是相当的不满的。
不过嘛,顾深对此还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不然,学生以为,吕寿州绝非丁谓之流。”顾深难得的摇头,否定了自己偶像的说法。
这点上,范仲淹倒是有些意外了......自己这个小师侄,莫非不仅的能“谈古”,还能“论今”。
带着点好奇,也带着点考教的意味,范仲淹问道,“子均之言,何解?!”
能怎么解啊,历史公论呗......但凡知道一点两宋历史的人,谁会把丁谓和吕夷简相提并论啊。
更别说,人家吕夷简后来还配享太庙了的。
但这话不好就这么说,盖棺定论这种事儿,起码也得等当事人死了以后才能说.......所以,得说的有理有据一些才行。
顾深认真的想了一下,然后开始说道,“丁谓所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权势,而吕寿州不同。昔日章献皇后秉政,吕寿州虽多有摇摆,却从未逢迎上意,施政之策,亦堪称为国良谋。今二度为相,虽有跋扈之迹,然其所用之人亦皆是谋国之人,所行之策,亦都是谋国之策......况且,昔年若无吕寿州,岂有章懿皇后哀荣,如今官家又该如何自处?!”
简单来说,就是吕夷简这个人,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像墙头草,尤其在天圣年间,对刘娥的一些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事的手段也有些下作,也会党同伐异,但他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跟丁谓那样保证自己的权势,他只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施政阻碍,能更好的为国家推行政策。
作为宰执,吕夷简毫无疑问是合格的......或者说,像他这样的宰执,才是真正能干大事的人。
至于劝谏章献皇后,也就是刘娥,那是一段公案。
当年李宸妃死后,刘娥心虚啊,所以就想着要不草草下葬得了......这时候,是吕夷简站出来,委婉的提醒一下刘娥,不能这么对待李宸妃。
结果刘娥装听不懂,推三阻四的,吕夷简火了,难得的正面硬刚刘娥,直接把话挑明了——你就不怕将来官家知道了真相后,一点后路都不给你留么?!
这是真的,原话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直接把刘娥给震住了。
之后,才有了刘娥以皇后礼下葬李宸妃的事情。
刘娥也许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事实证明,这条后路也确实留对了,赵祯在知道真相后,对他的“大娘娘”虽然有些不满,但终究还是原谅了她。
但吕夷简可不是为了刘娥好才这么谏言的,他不仅是站在了赵祯的立场上,要求刘娥善待李宸妃,同时也是为了国家政权稳定过渡在考虑。
试想,要是刘娥没有以皇后礼下葬李宸妃,等到刘娥死后,赵祯必然会得知真相,如果自己的生母还是被草草下葬的,那赵祯必然不可能原谅刘娥。
而赵祯如果怨恨了刘娥,那么刘娥施政的这些年,所有的国家政策,都有可能会因为赵祯的怨恨而推到重来,朝政必然会因此动荡.......这是吕夷简不愿意看到的。
而这,就是吕夷简和丁谓不一样的地方......换成丁谓面临这样的局面,他肯定不会去冒着得罪刘娥的风险劝谏,事后肯定也会站在赵祯的立场上,把刘娥骂的体无完肤,只为保住自己的地位。
道理呢,就是这么一个道理,顾深说完后,范仲淹也微微点头,承认顾深说的有道理。
但是吧,范仲淹还是不太能认可吕夷简的做法。
“不管如何,逢迎上意,无理废后,欺压言官......吕寿州所为,终非宰执之道。”范仲淹如此说道。
说白了,小范还是对老吕在废后一事上的做法,很有意见。
但这事儿吧......说实话,顾深不知道该不该去劝解范仲淹。
这事儿你就是让吕夷简自己来当面对质,吕夷简都不敢说自己做的没错......甚至有可能,现在老吕自己都后悔了。
毕竟吧,赵祯这个人.......在女色方面,其实真没好到哪儿去。
而且,郭皇后被废的这件事情上,老吕固然不厚道的公报私仇,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官家赵祯。
赵祯在被刘娥管了这么多年后,好不容易能放开手脚了,肯定不会允许身边还有个女人对自己管东管西的。
要知道,赵祯现在也才二十四岁,早年的拘束生活,导致他的叛逆期,来的稍微晚了那么一些而已。
这事儿的真正始作俑者,是那个被憋坏了的官家,不是吕夷简。
而范仲淹,作为臣子,他肯定是不能说官家有什么不对的,那么就只能怪吕夷简没有尽到宰执的责任,没有好好的劝谏陛下了。
这事儿吧......没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