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洲略略上挑了眼尾,斜睨她:“终于见到你了。”
黎望温声道:“有什么事吗?”
对上她疑惑的眼神,林知洲微颔首:“刚才只在口头上谢了你,没什么诚意。”
黎望倒是没想过,他还挺惦记那件小事,似乎还想专门做点什么来谢自己。
她连忙摇头:“小事而已,不用放在心上,你太客气了。”
林知洲点头:“既然如此,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黎望:“?”
好似得到了允准,便无所顾忌了一般,他坦然道:“那等发布会结束了,你再帮我个忙吧。”
“……”
倒真是不客气。
黎望不知道他所说的帮忙具体指的是什么事,委婉道:“我可能不太有空……”
林知洲唇线抿得极平,一点儿弧度都没有:“怎么,你有别的安排?”
黎望没避讳不谈,下意识应道:“我要去相亲。”
“这样啊。”林知洲牵动唇角,眼中神色莫辨,“黎记者工作生活两头不落,平衡得挺好。”
他语声飘然,听来是很随意的一句客套话,不掺杂半分多余的情绪。
黎望暗自吐口气,决意告辞:“发布会要开始了,我先去准备……”
林知洲恍若未闻:“着急的话,你就直接去赴约吧,我跟你们领导说一声。”
明明是关怀的口吻,黎望却打了个寒颤,总感觉他的话里充满了虚情假意。
还跟领导说一声,临阵脱逃,她工作不想要了吗?
黎望婉言谢绝:“不用麻烦了。”
林知洲:“怎么,你不急着去见他吗?”
黎望:“当然不着急,还是工作要紧。”
话落,黎望注意到林知洲的眉目渐渐舒展开来。大概是觉得她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由此心生触动了吧。
林知洲:“约在哪儿了?不如我派车送你过去。”
黎望是真的怔住了。眼前的人语带关切,细心周到,热心程度简直令人感到震惊。
“就在旁边的橘子餐厅。”她说,“没事的,很近。”
林知洲看向她,声音听不出喜怒:“你还挺会选。”
黎望很自然地理解为,他在夸她选餐厅的能力:“当然啦,这里环境很好的。”
“是吗?”林知洲表情不显山不露水的,“那祝你相亲顺利了。”
……
会议厅内。
大屏幕上滚动着和信生物捐赠药品的数目明细,台下记者们纷纷落座,掌声如雷鸣。
在众人的瞩目下,林知洲缓缓入席。不自觉地,黎望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
林知洲一身质感极好的正装,衣着简约合礼。他神态自若,如画的眉眼间流露出天成的贵气。在公共场合,又是面对着媒体,他那种不羁公子哥的派头,稍稍收敛了一些。
接下来就是一堆冗长的发言稿。林知洲的记性很好,几乎没有看稿子,目光始终落在台下。
饶是黎望早有准备,也被稿子的繁复程度惊讶到了。很难想象,林知洲居然有耐心记这些。
惊讶之余,她不免有些难言的心酸。时移世易,哪有一成不变的人和事呢。
在采访环节之前,有十分钟的中场休息时间。
后排坐了几个女记者,许是坐久了太无聊,用极低的声音说起八卦来。
黎望听的不太真切,隐约听见她们说,台上这位似乎没有谈过恋爱。另一人则满眼不信:“不可能,他这个条件没谈过恋爱,该不会是心理有问题吧?我看他情史丰富才比较合乎常理。”
“不能这么说吧,也许人家没遇到喜欢的。”
注意力被她们的话题吸引,黎望渐渐恍了神。林知洲当然没有心理问题,不过说到这个,倒是让她想起来,两人初见面的情景。
思绪拉回七年前。
高一新生入学前,需要自行在网上做一份心理测试题。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
彼时的黎望并没有把这个入学测试当回事,她以为这是做着玩的。几百道题,有单选有多选,很容易就让人失去耐心。加上她做题时心情不佳,几乎都是闭着眼盲选的答案。
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直到开学那天,她进班报到后还没落座,先被请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心理老师在电脑上查阅着她的答卷,面色凝重,连连叹气。
“这位同学,是在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不顺利的吗?”
黎望只是否认:“没有的。”
恰在这时,最里头的心理疏导室里,忽而传来一道声音。
“老师,看您挺忙的,我可以走了吧?”
疏导室的门被推开,走出来一个男生。身量很高,肩背削薄,本就不算宽敞的咨询室,因他的出现更显得逼仄。
“不行,不能走。”虽然心理老师大概知道这是一场乌龙,但还是本着职业精神说道,“你过来,我看你们两个好像有共同的问题。”
黎望把视线投望过去。
他就站在从玻璃窗落下的重重光影里。细碎的乌发散落额前,肤色如精工细作的纯白釉器,眉眼间尽是恣肆的风发意气。
少年身后的常青树四季如翠,枝叶探到了窗边,似乎是来问他借一点玉色。
黎望看了又看,这人看起来不像有病的样子啊?不过脑子里的病,肉眼可能看不出来。要么就是他跟自己一样,都是胡乱填的答案。
心理老师才不管这些,他看这两个学生的眼神,颇有点怜爱疼惜的意味。对着答卷看了半天,他扶了扶眼镜框:“我找到你们两个共同的问题了。”
黎望表示洗耳恭听,下一刻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
“林知洲,”心理老师说,“你和黎望一样,都觉得自己脑子有毛病。”
“……”
黎望陷入了沉默,好像是有这么一道选择题,题目是对自己的认知是怎样的。她乱选了一个,这就被抓来了。
身旁的少年忽地笑了声,在寂静的室内如珠落玉盘。黎望对上他的眼,郁闷道:“你笑什么?”
林知洲微挑眉梢,唇畔弯弯:“我笑,有跟我同病相怜的人。”
黎望本来还觉得被叫来挺丢人的,被他这么一说,瞬间乐观了起来。
反正又不止她一个人被老师认为脑子有病。
“接下来还有啊。”心理老师继续找两人的共同点,“感到对异性的兴趣严重减退。”
黎望:“……”
这次林知洲也不笑了,咨询室里的三人齐齐陷入沉默。
心理老师左看右看,样子十分为难:“这方面老师也不方便干涉……”
“不用干涉。”林知洲抬睫,眼里似盛满了粼粼波光,一片明净之色。
黎望察觉到,他飘然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而后听见他说:“我觉得,我对异性的兴趣已经在增长了。”
黎望赶紧有样学样:“我也是,我也是。”
心理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太稳妥,又补了句:“也别太有兴趣了,还是学习为主。”
本以为到这儿结束了,没想到这场咨询的终极环节还在后头。
心理老师再次推了推眼镜框,郑重道:“学校成立这个心理咨询室,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彻底地、完全地解决心理问题。为此,我们精心制定了完美的方案。”
黎望似懂非懂地问:“什么方案?”
直到被领到另外一个教室里,黎望才懂得了心理老师话里的深意。她坐在实木书桌前,抬头发现,四周的墙都贴满了手绘的卡通人物。
心理老师介绍说:“这是烦恼墙,是让你们宣泄烦恼的。”
黎望被这个教室里温馨的布置所吸引,眼神压根没往面前的“烦恼墙”上飘。
“黎同学。”老师叫住她,“要专心听我讲哦,像林同学那样多认真。”
黎望有点不好意思,转眼一瞧。
受到表扬的林同学正打量着这面墙,若有所思地适时开口:“怎么宣泄烦恼啊,是说我不高兴就可以把这墙拆了吗?”
“……”
“不是的。”心理老师说,“你们要把你们的烦恼写在便签上,不用署名。然后贴在墙上,或者是扔进旁边的烦恼回收箱。最后老师还建议你们大喊一声——“烦恼,你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声音越大越好。”
解释完毕,教室里一片死寂。心理老师:“两位同学,你们谁先开始呢?”
安静几秒,黎望说:“嗯,这方案确实挺完美的。”
林知洲:“那你先来。”
“……”
黎望一向是循规蹈矩的性格,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即便她觉得这个方案没实际用处,但还是照做了。
为了保证隐私性,这个教室里只留了她一个人。一笔一画地写完便签后,黎望犹豫了一下,还是贴在了墙上。反正没有署名。
她出了心理宣泄室的门,却并没有看到那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人在外等候。回想起那人张扬随性的做派,黎望估计他是不愿意走这个无意义的流程,所以偷偷溜走了。
—
周围喧闹的人声逐渐消失,黎望的思绪被拉了回来。
中场休息的时间快结束了,马上要到采访环节。跟她关系不大,她只需要事后把采访内容整理成文稿就行。
台下的媒体一个接一个地抛出问题,无非就是一些场面话,林知洲对答如流。
黎望看了眼时间,不解地看向肖永川。之前跟她说,采访的次序是第三。可是刚刚都已经是第五个记者了,还没轮到他们。
肖永川查看着采访提纲,突然想起来一样:“忘了告诉你,采访临时加场了,咱们排的比较靠后。”
黎望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来现场的都是资深媒体,正常来说,每家都会提前列好相应的采访提纲,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是否有机会用上,还是要看发布会主办方的意思,没有定数。
如果想缩略采访时间,那就提前沟通好定哪几家。反之,如果接受采访的对象有耐心的话,那就挨个来。
黎望不能提前离场。意料之外的延时,也就意味着,她很难准时赶到橘子餐厅赴约。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终归她也没放在心上。最好对方直接嫌她晚到,取消了才好。
黎望编辑了消息发给相亲对象,阐述了自己被工作绊住的事实。事与愿违,对方表示很理解,并且愿意等待。
是自己失礼在先,黎望也不能再说什么,只能等这边结束后尽快过去。
黎望不免又想起,刚刚和林知洲的交谈。他问了那么多,问相亲的时间地点。担心她时间来不及,甚至提出让她先行离开。
看来是提早知道加长延时的事,作为这场发布会的主角,很有可能就是他决定的。
多几家采访,确实是更有利于舆论宣传的,是个明智之举。
黎望没把这个小变故放在心上。
很快便要轮到《观察》采访,由肖永川亲自上场。黎望提前打开录音笔,准备记录,同时用胳膊轻推了一下昏昏欲睡的叶栀。
能问的就那么几个问题,诸如为什么想要捐赠药品、谈谈未来发展规划之类。
黎望全神贯注地听着,到最后关头,有位记者抛出了个不太一样的问题。
“此前已有诸多传言,称您在国外深造,出席发布会的另有人选。”记者精准发问,“您今天亲临现场,可以谈谈原因吗?”
林知洲垂眼,似在沉思,复又抬头:“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关系到我的私人情感。”
他神色依旧漫不经意,语气却轻了些。如若不是场合太过庄肃正经,甚至听来还莫名带了几分缱绻低语的意味。
这话一出,不仅黎望,在场的所有记者眼神都变得诧异起来。
私人情感?记者们面面相觑,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黎望温声道:“有什么事吗?”
对上她疑惑的眼神,林知洲微颔首:“刚才只在口头上谢了你,没什么诚意。”
黎望倒是没想过,他还挺惦记那件小事,似乎还想专门做点什么来谢自己。
她连忙摇头:“小事而已,不用放在心上,你太客气了。”
林知洲点头:“既然如此,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黎望:“?”
好似得到了允准,便无所顾忌了一般,他坦然道:“那等发布会结束了,你再帮我个忙吧。”
“……”
倒真是不客气。
黎望不知道他所说的帮忙具体指的是什么事,委婉道:“我可能不太有空……”
林知洲唇线抿得极平,一点儿弧度都没有:“怎么,你有别的安排?”
黎望没避讳不谈,下意识应道:“我要去相亲。”
“这样啊。”林知洲牵动唇角,眼中神色莫辨,“黎记者工作生活两头不落,平衡得挺好。”
他语声飘然,听来是很随意的一句客套话,不掺杂半分多余的情绪。
黎望暗自吐口气,决意告辞:“发布会要开始了,我先去准备……”
林知洲恍若未闻:“着急的话,你就直接去赴约吧,我跟你们领导说一声。”
明明是关怀的口吻,黎望却打了个寒颤,总感觉他的话里充满了虚情假意。
还跟领导说一声,临阵脱逃,她工作不想要了吗?
黎望婉言谢绝:“不用麻烦了。”
林知洲:“怎么,你不急着去见他吗?”
黎望:“当然不着急,还是工作要紧。”
话落,黎望注意到林知洲的眉目渐渐舒展开来。大概是觉得她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由此心生触动了吧。
林知洲:“约在哪儿了?不如我派车送你过去。”
黎望是真的怔住了。眼前的人语带关切,细心周到,热心程度简直令人感到震惊。
“就在旁边的橘子餐厅。”她说,“没事的,很近。”
林知洲看向她,声音听不出喜怒:“你还挺会选。”
黎望很自然地理解为,他在夸她选餐厅的能力:“当然啦,这里环境很好的。”
“是吗?”林知洲表情不显山不露水的,“那祝你相亲顺利了。”
……
会议厅内。
大屏幕上滚动着和信生物捐赠药品的数目明细,台下记者们纷纷落座,掌声如雷鸣。
在众人的瞩目下,林知洲缓缓入席。不自觉地,黎望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
林知洲一身质感极好的正装,衣着简约合礼。他神态自若,如画的眉眼间流露出天成的贵气。在公共场合,又是面对着媒体,他那种不羁公子哥的派头,稍稍收敛了一些。
接下来就是一堆冗长的发言稿。林知洲的记性很好,几乎没有看稿子,目光始终落在台下。
饶是黎望早有准备,也被稿子的繁复程度惊讶到了。很难想象,林知洲居然有耐心记这些。
惊讶之余,她不免有些难言的心酸。时移世易,哪有一成不变的人和事呢。
在采访环节之前,有十分钟的中场休息时间。
后排坐了几个女记者,许是坐久了太无聊,用极低的声音说起八卦来。
黎望听的不太真切,隐约听见她们说,台上这位似乎没有谈过恋爱。另一人则满眼不信:“不可能,他这个条件没谈过恋爱,该不会是心理有问题吧?我看他情史丰富才比较合乎常理。”
“不能这么说吧,也许人家没遇到喜欢的。”
注意力被她们的话题吸引,黎望渐渐恍了神。林知洲当然没有心理问题,不过说到这个,倒是让她想起来,两人初见面的情景。
思绪拉回七年前。
高一新生入学前,需要自行在网上做一份心理测试题。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
彼时的黎望并没有把这个入学测试当回事,她以为这是做着玩的。几百道题,有单选有多选,很容易就让人失去耐心。加上她做题时心情不佳,几乎都是闭着眼盲选的答案。
本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直到开学那天,她进班报到后还没落座,先被请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心理老师在电脑上查阅着她的答卷,面色凝重,连连叹气。
“这位同学,是在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不顺利的吗?”
黎望只是否认:“没有的。”
恰在这时,最里头的心理疏导室里,忽而传来一道声音。
“老师,看您挺忙的,我可以走了吧?”
疏导室的门被推开,走出来一个男生。身量很高,肩背削薄,本就不算宽敞的咨询室,因他的出现更显得逼仄。
“不行,不能走。”虽然心理老师大概知道这是一场乌龙,但还是本着职业精神说道,“你过来,我看你们两个好像有共同的问题。”
黎望把视线投望过去。
他就站在从玻璃窗落下的重重光影里。细碎的乌发散落额前,肤色如精工细作的纯白釉器,眉眼间尽是恣肆的风发意气。
少年身后的常青树四季如翠,枝叶探到了窗边,似乎是来问他借一点玉色。
黎望看了又看,这人看起来不像有病的样子啊?不过脑子里的病,肉眼可能看不出来。要么就是他跟自己一样,都是胡乱填的答案。
心理老师才不管这些,他看这两个学生的眼神,颇有点怜爱疼惜的意味。对着答卷看了半天,他扶了扶眼镜框:“我找到你们两个共同的问题了。”
黎望表示洗耳恭听,下一刻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
“林知洲,”心理老师说,“你和黎望一样,都觉得自己脑子有毛病。”
“……”
黎望陷入了沉默,好像是有这么一道选择题,题目是对自己的认知是怎样的。她乱选了一个,这就被抓来了。
身旁的少年忽地笑了声,在寂静的室内如珠落玉盘。黎望对上他的眼,郁闷道:“你笑什么?”
林知洲微挑眉梢,唇畔弯弯:“我笑,有跟我同病相怜的人。”
黎望本来还觉得被叫来挺丢人的,被他这么一说,瞬间乐观了起来。
反正又不止她一个人被老师认为脑子有病。
“接下来还有啊。”心理老师继续找两人的共同点,“感到对异性的兴趣严重减退。”
黎望:“……”
这次林知洲也不笑了,咨询室里的三人齐齐陷入沉默。
心理老师左看右看,样子十分为难:“这方面老师也不方便干涉……”
“不用干涉。”林知洲抬睫,眼里似盛满了粼粼波光,一片明净之色。
黎望察觉到,他飘然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而后听见他说:“我觉得,我对异性的兴趣已经在增长了。”
黎望赶紧有样学样:“我也是,我也是。”
心理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太稳妥,又补了句:“也别太有兴趣了,还是学习为主。”
本以为到这儿结束了,没想到这场咨询的终极环节还在后头。
心理老师再次推了推眼镜框,郑重道:“学校成立这个心理咨询室,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彻底地、完全地解决心理问题。为此,我们精心制定了完美的方案。”
黎望似懂非懂地问:“什么方案?”
直到被领到另外一个教室里,黎望才懂得了心理老师话里的深意。她坐在实木书桌前,抬头发现,四周的墙都贴满了手绘的卡通人物。
心理老师介绍说:“这是烦恼墙,是让你们宣泄烦恼的。”
黎望被这个教室里温馨的布置所吸引,眼神压根没往面前的“烦恼墙”上飘。
“黎同学。”老师叫住她,“要专心听我讲哦,像林同学那样多认真。”
黎望有点不好意思,转眼一瞧。
受到表扬的林同学正打量着这面墙,若有所思地适时开口:“怎么宣泄烦恼啊,是说我不高兴就可以把这墙拆了吗?”
“……”
“不是的。”心理老师说,“你们要把你们的烦恼写在便签上,不用署名。然后贴在墙上,或者是扔进旁边的烦恼回收箱。最后老师还建议你们大喊一声——“烦恼,你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声音越大越好。”
解释完毕,教室里一片死寂。心理老师:“两位同学,你们谁先开始呢?”
安静几秒,黎望说:“嗯,这方案确实挺完美的。”
林知洲:“那你先来。”
“……”
黎望一向是循规蹈矩的性格,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即便她觉得这个方案没实际用处,但还是照做了。
为了保证隐私性,这个教室里只留了她一个人。一笔一画地写完便签后,黎望犹豫了一下,还是贴在了墙上。反正没有署名。
她出了心理宣泄室的门,却并没有看到那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人在外等候。回想起那人张扬随性的做派,黎望估计他是不愿意走这个无意义的流程,所以偷偷溜走了。
—
周围喧闹的人声逐渐消失,黎望的思绪被拉了回来。
中场休息的时间快结束了,马上要到采访环节。跟她关系不大,她只需要事后把采访内容整理成文稿就行。
台下的媒体一个接一个地抛出问题,无非就是一些场面话,林知洲对答如流。
黎望看了眼时间,不解地看向肖永川。之前跟她说,采访的次序是第三。可是刚刚都已经是第五个记者了,还没轮到他们。
肖永川查看着采访提纲,突然想起来一样:“忘了告诉你,采访临时加场了,咱们排的比较靠后。”
黎望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来现场的都是资深媒体,正常来说,每家都会提前列好相应的采访提纲,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是否有机会用上,还是要看发布会主办方的意思,没有定数。
如果想缩略采访时间,那就提前沟通好定哪几家。反之,如果接受采访的对象有耐心的话,那就挨个来。
黎望不能提前离场。意料之外的延时,也就意味着,她很难准时赶到橘子餐厅赴约。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终归她也没放在心上。最好对方直接嫌她晚到,取消了才好。
黎望编辑了消息发给相亲对象,阐述了自己被工作绊住的事实。事与愿违,对方表示很理解,并且愿意等待。
是自己失礼在先,黎望也不能再说什么,只能等这边结束后尽快过去。
黎望不免又想起,刚刚和林知洲的交谈。他问了那么多,问相亲的时间地点。担心她时间来不及,甚至提出让她先行离开。
看来是提早知道加长延时的事,作为这场发布会的主角,很有可能就是他决定的。
多几家采访,确实是更有利于舆论宣传的,是个明智之举。
黎望没把这个小变故放在心上。
很快便要轮到《观察》采访,由肖永川亲自上场。黎望提前打开录音笔,准备记录,同时用胳膊轻推了一下昏昏欲睡的叶栀。
能问的就那么几个问题,诸如为什么想要捐赠药品、谈谈未来发展规划之类。
黎望全神贯注地听着,到最后关头,有位记者抛出了个不太一样的问题。
“此前已有诸多传言,称您在国外深造,出席发布会的另有人选。”记者精准发问,“您今天亲临现场,可以谈谈原因吗?”
林知洲垂眼,似在沉思,复又抬头:“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关系到我的私人情感。”
他神色依旧漫不经意,语气却轻了些。如若不是场合太过庄肃正经,甚至听来还莫名带了几分缱绻低语的意味。
这话一出,不仅黎望,在场的所有记者眼神都变得诧异起来。
私人情感?记者们面面相觑,等着他接下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