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台山山顶常年云雾环绕,就算山下艳阳高照,山顶也是阴冷潮湿。小寒,正是最冷的时节,积雪化去,却仍留一层薄冰,带来阵阵寒意。
传闻中西山圣女降临此处,协助凤鸣城萧氏一族崛起,建成昭国。功成大业后,西山圣女元神归于这鹿台山处,灵气溶入山川流水中护昭国百姓。
昭国开国皇帝感念西山圣女的奉献,将鹿台山奉为昭国圣山,修建圣女庙供奉西山神明。
圣女庙香火旺盛,每年来此祈福静修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从皇城来的达官贵人。因此鹿台山山脚商业繁盛,从吃食到住宿一应俱全,甚至新年前还会有盛大的集市,汇聚了从南到北的商贩带来的奇珍异宝,希望得到皇城来的贵人的赏识,已在年关前赚上一笔。
一声有力的马嘶声将集市上众人的目光引去,汗血宝马上,将军熊文昂然端坐在马背上,战袍迎风飞扬,手中的长枪闪耀这凛冽的寒光。
熊文身后的马车以黑楠木为车身,四面雕梁画栋,花草皆为金叶,马车上挂着的六角灯笼还挂有飘带珠链等精美装饰。马车后还跟有侍女护卫若干。将军引路,禁军护卫,良驹豪驾,显示着马车内的人身份尊贵非常。
见到鹿台山,熊文调转马匹,翻身下马来到马车前,向马车内的人说道:“禀报郡主,前方便是圣女庙。还请郡主下车移步庙内。”
闻言,车帘被白净的纤纤细手缓缓掀开,漏出一张明艳娇俏的脸来。沈缨身穿青白阔袖华服,腰上系着月花流苏宫铃,披着银狐轻裘斗篷,在侍女竹南的搀扶下下了车。
即使已经见过沈缨多面,熊文还是会被这位北梁昭和郡主的容貌惊到。他在北境屡获军功,颇获圣上赏识,三十有为春风得意,身边不乏艳色佳人环绕,却从未见过有人如昭和郡主这般天人之姿,每一次见都让他屏住呼吸不能惊动眼前人。
圣上指派熊文去北梁上京接这位郡主殿下到皇城。他久战沙场,对两国之间的事不甚了解,多番打听后才得知这位昭和郡主是北梁国君胞弟沛王的独女,自幼便拜入了名满天下的上林学宫,是上林学宫祭酒莫言薛的关门弟子,深得莫言薛的赏识和喜爱,才华斐然,年纪轻轻便被誉为是莫言薛的传人,下一代文坛的领袖。
昭国素来武强文弱,文坛凋敝一直是历代皇帝的心病。昭国向来与北梁进水不犯河水,可东边蛮族屡屡进犯,北边的大梁国力日渐强盛在边境蠢蠢欲动,为调养民生,振作昭国文坛,巩固和北梁的关系,圣上欲与北梁结两国秦晋之好,迎娶皇室女昭和郡主。
表面上昭和郡主是随使团南下至昭国皇城做客,实际上是为郡主在皇城挑选夫婿。
北梁使团来访,朝中有大臣上奏,言沈缨乃北梁皇室女,又是当今世上文坛的下一代传承人,到皇城路至鹿台山,理应到圣女庙占卜卦象,测算命格。
昭梁以淮水为界各居南北,战事起而又战事平,历代两国皇室间联姻的例子不少,今两国休憩兵戈,既然北梁的郡主要嫁到昭国来,昭国皇室世代以西山圣女为尊,让沈缨到圣女庙算上一卦倒也是情理中的事。
沈缨师从莫言薛,世人只知莫言薛批文释注百书而被莘莘学子尊位天下之师,却鲜有人知晓莫言薛最擅长的其实是奇门遁甲之术。
沈缨天资聪颖,悟性极强,拜入莫言薛门下十年,尽得其奇门遁甲术真传。
此行沈缨早在马车上为自己占了一卦,卦象显示此行小凶,乃不可行,可又有因祸得福之果。根据卦象,沈缨最上乘的做法应该是借梁国皇室之力免掉这次鹿台山圣女庙之行。
她身为他国郡主,既是来做客,不愿入乡随俗来算卦也无可厚非。就算她是大凶的命格,只要不到这圣女庙来,圣姑不开口算出,旁人也说不了什么。
可是这卦象中的因福之果又着实让沈缨好奇。思虑再三她还是打算来圣女庙一探究竟。
沈缨向熊文道:“劳请熊将军为我引路。”
沈缨的声音温婉娇媚,似徐徐春风,熊文一介武场汉子,见身份尊贵的美娇娘如此客气,忙红着脸拱手说道:“陛下派臣护送郡主至皇城,这途中一切事物自然以郡主为尊,殿下请随我来。”
说完,熊文伸手做请,引领沈缨进入圣女庙。
步入圣女庙,正值新年,庙内举办灯会,前来参拜的人众多,熊文为苏棉开路,指引着苏棉找到便殿内的圣女庙圣姑。
圣女庙由圣姑掌事,传闻中每一届圣姑都擅观天象星河,解天地之秘。观未来之事,如指掌矣。
沈缨见那圣姑静静地端坐在圣女像前,面容宁静,双手合十,身穿青色道服,仿佛断绝凡尘,一切尘世烦恼皆与她无关。
见沈缨到来,那圣姑说道:“听闻今日有贵客来访,贫道已在此等候多时,想必阁下便是昭和郡主。”
沈缨向那圣姑行礼,道:“昭和特来拜见鹿台山圣姑,还望圣姑为昭和占上一卦,为昭和前路指点迷津。”
圣姑颔首,示意苏棉坐下后便开始摆弄桌上的元龟,口中喃喃起来,不一会儿那圣姑脸色一变,道:“女承筐无实,士刲无羊血;上六无实,承虚框也。天雷无妄乾上震下。既无诚意,何来结合,安守本分,无生妄念乃是佳策。昭和郡主此行不利于有所前往,留在此处化解亦或是返回原处,还烦请郡主殿下做出选择。”
沈缨心中嘲讽,她精通奇门遁甲术,知道这圣姑无非就是在胡扯。看来这便是卦象中的小凶,沈缨心中早有预料,倒也没有显得太惊慌。
父王说这圣女庙早前倒还可能有些真本事,可自从昭国兵强民富后,这圣女庙逐渐沦为了权力争斗的爪牙,今日看来果真如此。若真有圣女,这圣姑堂堂谎言不怕被圣女责罚吗?
熊文听了圣姑的话脸色骤变,他接召奉命将苏棉带回皇城见驾,这昭和郡主要是如这圣姑所言留在了圣女庙或是返回北梁,那他都是没有完成圣上的指令。
可圣女庙的圣姑向来颇得世人信赖,人人皆奉庙中圣姑所言为金科玉律,这圣姑说沈缨身上带有祸劫,贸然将沈缨带回去也不妥,一时间熊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反观熊文的窘迫,沈缨显得从容许多,只是微微皱眉有些为难的样子,顺着那圣姑的话承应道:“素来听闻圣女庙灵验,圣姑所说想必都是为了昭和好。两国战事刚息,昭和自然是要代表我大梁以结两国之好,给天下万民造一片福祉,既已至昭国,贸然返往自然不妥。昭和便留在庙中叨扰,还望圣姑多加指引,为昭和化解祸端。”
说完,竹南递给沈缨一个黑漆螺钿盒,沈缨打开,里面是一盏由琉璃和玉石制成,通体雕刻成莲花形状的灯。
沈缨说道:“此乃琉璃莲花灯,传闻中曾供奉过玉山西王母,此等宝物由我父王寻来,唤我带至鹿台山献给圣女庙以来供奉圣女,还请圣姑收下,全了昭和与父王的心意。”
沈缨算得小凶之卦后便有准备,嘱咐人将这盏琉璃莲花灯从沛王那取来,一路快马加鞭送到使团。
熊文朝黑漆螺钿盒中望去,只见灯光透过琉璃和玉石的折射,散发出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心中暗叹,此等宝物那北梁沛王就这样让昭和郡主献至圣女庙,还真是宠女儿。
圣姑点点头,见沈缨一片真情实意,便吩咐身旁的侍从将琉璃莲花灯收下后道:“昭和郡主一片真心,自然会得到圣女的庇佑,贫道也将竭尽所能为郡主化劫祈福。”
沈缨道:“有劳圣姑,昭和不胜感激。”沈缨心中嘲讽这圣姑的一片虚伪做派。
说完,沈缨还朝圣姑行了个礼,姿态大方,继而又转头对熊文说道:“熊将军,劳烦您将事情经过告知陛下,陛下体恤,定也不会为难你。”
听了苏棉的话,熊文心中赞叹,这昭和郡主处理起事情来考虑周到,进退自如,不愧是沛王的掌上明珠。熊文见事情如此,便也不再纠结,朝沈缨说道:“那还请昭和郡主暂住圣女庙,末将明日便回去复旨,将此事告知圣上。”
熊文将禁军留在鹿台山守候沈缨的安全,没了熊文的看管,沈缨行事反倒自在许多,这昭国皇帝心思深沉,说是派人护送她,实际上不过是派人监管她罢了。
她暗中调查过这熊文的底细,白衣出身,十二岁便加入了军营,征战沙场二十载,有骁勇之功。皇帝没有派其他武将世家出身的将领而是派了皇城中没有什么根基熊文护送她,想必是有了重用熊文之心。
沈缨被安置在了圣女庙后院接待皇城贵客的厢房,院中有一片莲花池,连接山脚的灵川河,是一处活水。沈缨打量四周的环境,幽深僻静,倒是一处极佳的静养之地,只是寒冷的地方终究是不适合她。
沈缨裹紧了身上的狐裘,竹南将热好的汤壶放入沈缨手中,关切道:“这山中阴凉,殿下身子骨弱,最受不得凉,还是别在外面久留,进屋歇息吧。”
沈缨摇头道:“听闻这鹿台山的春市最为热闹,尤其是晚市,据说还有灯火的杂耍表演呢。既然来了,闲着也无事做,何不仿出去看看?”
竹南抵不过自家小姐,反复确认沈缨穿的厚实得透不过风后,便与微东一起随沈缨出了圣女庙。
出了山间林道,便可瞧见往来商贩叫卖着,伴随着锣鼓的吠声,整个街道上洋溢这欢乐的气氛。
北梁实行宵禁,甚少有这般热闹的夜市。沈缨有些好奇的四处张望着,她甚少见过那么多漂亮的花灯和烟火表演。
万千高悬,花灯绽放,犹如星空坠落人间,杂耍人将火炬抛向夜空,火光随风起舞,映照在街头的每一个角落。灯影交错,火光照在苏棉脸上,使她白皙的脸上透露出玉脂般温润的色泽。
穿过灯火阑珊间,沈缨突然望见一玄袍身影,灯火间瞧不清男子的容貌,只是他腰间挂着的青色双鱼佩沈缨是无论如何都瞧的真真切切。那玉佩还挂有一铃铛,走起路来便会叮呤作响,声音虽弱,可沈缨还是能透过沸腾的人声听见那铃铛响。
沈缨突感一片心悸,整个人几乎要站不稳,惊得竹南和微东急忙将她左右搀扶起。
朦胧间,眼前的景象逐渐与儿时的记忆吻合起来,幼时她随母亲观看灯宴,亦是这般美丽的景象。
传闻中西山圣女降临此处,协助凤鸣城萧氏一族崛起,建成昭国。功成大业后,西山圣女元神归于这鹿台山处,灵气溶入山川流水中护昭国百姓。
昭国开国皇帝感念西山圣女的奉献,将鹿台山奉为昭国圣山,修建圣女庙供奉西山神明。
圣女庙香火旺盛,每年来此祈福静修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从皇城来的达官贵人。因此鹿台山山脚商业繁盛,从吃食到住宿一应俱全,甚至新年前还会有盛大的集市,汇聚了从南到北的商贩带来的奇珍异宝,希望得到皇城来的贵人的赏识,已在年关前赚上一笔。
一声有力的马嘶声将集市上众人的目光引去,汗血宝马上,将军熊文昂然端坐在马背上,战袍迎风飞扬,手中的长枪闪耀这凛冽的寒光。
熊文身后的马车以黑楠木为车身,四面雕梁画栋,花草皆为金叶,马车上挂着的六角灯笼还挂有飘带珠链等精美装饰。马车后还跟有侍女护卫若干。将军引路,禁军护卫,良驹豪驾,显示着马车内的人身份尊贵非常。
见到鹿台山,熊文调转马匹,翻身下马来到马车前,向马车内的人说道:“禀报郡主,前方便是圣女庙。还请郡主下车移步庙内。”
闻言,车帘被白净的纤纤细手缓缓掀开,漏出一张明艳娇俏的脸来。沈缨身穿青白阔袖华服,腰上系着月花流苏宫铃,披着银狐轻裘斗篷,在侍女竹南的搀扶下下了车。
即使已经见过沈缨多面,熊文还是会被这位北梁昭和郡主的容貌惊到。他在北境屡获军功,颇获圣上赏识,三十有为春风得意,身边不乏艳色佳人环绕,却从未见过有人如昭和郡主这般天人之姿,每一次见都让他屏住呼吸不能惊动眼前人。
圣上指派熊文去北梁上京接这位郡主殿下到皇城。他久战沙场,对两国之间的事不甚了解,多番打听后才得知这位昭和郡主是北梁国君胞弟沛王的独女,自幼便拜入了名满天下的上林学宫,是上林学宫祭酒莫言薛的关门弟子,深得莫言薛的赏识和喜爱,才华斐然,年纪轻轻便被誉为是莫言薛的传人,下一代文坛的领袖。
昭国素来武强文弱,文坛凋敝一直是历代皇帝的心病。昭国向来与北梁进水不犯河水,可东边蛮族屡屡进犯,北边的大梁国力日渐强盛在边境蠢蠢欲动,为调养民生,振作昭国文坛,巩固和北梁的关系,圣上欲与北梁结两国秦晋之好,迎娶皇室女昭和郡主。
表面上昭和郡主是随使团南下至昭国皇城做客,实际上是为郡主在皇城挑选夫婿。
北梁使团来访,朝中有大臣上奏,言沈缨乃北梁皇室女,又是当今世上文坛的下一代传承人,到皇城路至鹿台山,理应到圣女庙占卜卦象,测算命格。
昭梁以淮水为界各居南北,战事起而又战事平,历代两国皇室间联姻的例子不少,今两国休憩兵戈,既然北梁的郡主要嫁到昭国来,昭国皇室世代以西山圣女为尊,让沈缨到圣女庙算上一卦倒也是情理中的事。
沈缨师从莫言薛,世人只知莫言薛批文释注百书而被莘莘学子尊位天下之师,却鲜有人知晓莫言薛最擅长的其实是奇门遁甲之术。
沈缨天资聪颖,悟性极强,拜入莫言薛门下十年,尽得其奇门遁甲术真传。
此行沈缨早在马车上为自己占了一卦,卦象显示此行小凶,乃不可行,可又有因祸得福之果。根据卦象,沈缨最上乘的做法应该是借梁国皇室之力免掉这次鹿台山圣女庙之行。
她身为他国郡主,既是来做客,不愿入乡随俗来算卦也无可厚非。就算她是大凶的命格,只要不到这圣女庙来,圣姑不开口算出,旁人也说不了什么。
可是这卦象中的因福之果又着实让沈缨好奇。思虑再三她还是打算来圣女庙一探究竟。
沈缨向熊文道:“劳请熊将军为我引路。”
沈缨的声音温婉娇媚,似徐徐春风,熊文一介武场汉子,见身份尊贵的美娇娘如此客气,忙红着脸拱手说道:“陛下派臣护送郡主至皇城,这途中一切事物自然以郡主为尊,殿下请随我来。”
说完,熊文伸手做请,引领沈缨进入圣女庙。
步入圣女庙,正值新年,庙内举办灯会,前来参拜的人众多,熊文为苏棉开路,指引着苏棉找到便殿内的圣女庙圣姑。
圣女庙由圣姑掌事,传闻中每一届圣姑都擅观天象星河,解天地之秘。观未来之事,如指掌矣。
沈缨见那圣姑静静地端坐在圣女像前,面容宁静,双手合十,身穿青色道服,仿佛断绝凡尘,一切尘世烦恼皆与她无关。
见沈缨到来,那圣姑说道:“听闻今日有贵客来访,贫道已在此等候多时,想必阁下便是昭和郡主。”
沈缨向那圣姑行礼,道:“昭和特来拜见鹿台山圣姑,还望圣姑为昭和占上一卦,为昭和前路指点迷津。”
圣姑颔首,示意苏棉坐下后便开始摆弄桌上的元龟,口中喃喃起来,不一会儿那圣姑脸色一变,道:“女承筐无实,士刲无羊血;上六无实,承虚框也。天雷无妄乾上震下。既无诚意,何来结合,安守本分,无生妄念乃是佳策。昭和郡主此行不利于有所前往,留在此处化解亦或是返回原处,还烦请郡主殿下做出选择。”
沈缨心中嘲讽,她精通奇门遁甲术,知道这圣姑无非就是在胡扯。看来这便是卦象中的小凶,沈缨心中早有预料,倒也没有显得太惊慌。
父王说这圣女庙早前倒还可能有些真本事,可自从昭国兵强民富后,这圣女庙逐渐沦为了权力争斗的爪牙,今日看来果真如此。若真有圣女,这圣姑堂堂谎言不怕被圣女责罚吗?
熊文听了圣姑的话脸色骤变,他接召奉命将苏棉带回皇城见驾,这昭和郡主要是如这圣姑所言留在了圣女庙或是返回北梁,那他都是没有完成圣上的指令。
可圣女庙的圣姑向来颇得世人信赖,人人皆奉庙中圣姑所言为金科玉律,这圣姑说沈缨身上带有祸劫,贸然将沈缨带回去也不妥,一时间熊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反观熊文的窘迫,沈缨显得从容许多,只是微微皱眉有些为难的样子,顺着那圣姑的话承应道:“素来听闻圣女庙灵验,圣姑所说想必都是为了昭和好。两国战事刚息,昭和自然是要代表我大梁以结两国之好,给天下万民造一片福祉,既已至昭国,贸然返往自然不妥。昭和便留在庙中叨扰,还望圣姑多加指引,为昭和化解祸端。”
说完,竹南递给沈缨一个黑漆螺钿盒,沈缨打开,里面是一盏由琉璃和玉石制成,通体雕刻成莲花形状的灯。
沈缨说道:“此乃琉璃莲花灯,传闻中曾供奉过玉山西王母,此等宝物由我父王寻来,唤我带至鹿台山献给圣女庙以来供奉圣女,还请圣姑收下,全了昭和与父王的心意。”
沈缨算得小凶之卦后便有准备,嘱咐人将这盏琉璃莲花灯从沛王那取来,一路快马加鞭送到使团。
熊文朝黑漆螺钿盒中望去,只见灯光透过琉璃和玉石的折射,散发出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心中暗叹,此等宝物那北梁沛王就这样让昭和郡主献至圣女庙,还真是宠女儿。
圣姑点点头,见沈缨一片真情实意,便吩咐身旁的侍从将琉璃莲花灯收下后道:“昭和郡主一片真心,自然会得到圣女的庇佑,贫道也将竭尽所能为郡主化劫祈福。”
沈缨道:“有劳圣姑,昭和不胜感激。”沈缨心中嘲讽这圣姑的一片虚伪做派。
说完,沈缨还朝圣姑行了个礼,姿态大方,继而又转头对熊文说道:“熊将军,劳烦您将事情经过告知陛下,陛下体恤,定也不会为难你。”
听了苏棉的话,熊文心中赞叹,这昭和郡主处理起事情来考虑周到,进退自如,不愧是沛王的掌上明珠。熊文见事情如此,便也不再纠结,朝沈缨说道:“那还请昭和郡主暂住圣女庙,末将明日便回去复旨,将此事告知圣上。”
熊文将禁军留在鹿台山守候沈缨的安全,没了熊文的看管,沈缨行事反倒自在许多,这昭国皇帝心思深沉,说是派人护送她,实际上不过是派人监管她罢了。
她暗中调查过这熊文的底细,白衣出身,十二岁便加入了军营,征战沙场二十载,有骁勇之功。皇帝没有派其他武将世家出身的将领而是派了皇城中没有什么根基熊文护送她,想必是有了重用熊文之心。
沈缨被安置在了圣女庙后院接待皇城贵客的厢房,院中有一片莲花池,连接山脚的灵川河,是一处活水。沈缨打量四周的环境,幽深僻静,倒是一处极佳的静养之地,只是寒冷的地方终究是不适合她。
沈缨裹紧了身上的狐裘,竹南将热好的汤壶放入沈缨手中,关切道:“这山中阴凉,殿下身子骨弱,最受不得凉,还是别在外面久留,进屋歇息吧。”
沈缨摇头道:“听闻这鹿台山的春市最为热闹,尤其是晚市,据说还有灯火的杂耍表演呢。既然来了,闲着也无事做,何不仿出去看看?”
竹南抵不过自家小姐,反复确认沈缨穿的厚实得透不过风后,便与微东一起随沈缨出了圣女庙。
出了山间林道,便可瞧见往来商贩叫卖着,伴随着锣鼓的吠声,整个街道上洋溢这欢乐的气氛。
北梁实行宵禁,甚少有这般热闹的夜市。沈缨有些好奇的四处张望着,她甚少见过那么多漂亮的花灯和烟火表演。
万千高悬,花灯绽放,犹如星空坠落人间,杂耍人将火炬抛向夜空,火光随风起舞,映照在街头的每一个角落。灯影交错,火光照在苏棉脸上,使她白皙的脸上透露出玉脂般温润的色泽。
穿过灯火阑珊间,沈缨突然望见一玄袍身影,灯火间瞧不清男子的容貌,只是他腰间挂着的青色双鱼佩沈缨是无论如何都瞧的真真切切。那玉佩还挂有一铃铛,走起路来便会叮呤作响,声音虽弱,可沈缨还是能透过沸腾的人声听见那铃铛响。
沈缨突感一片心悸,整个人几乎要站不稳,惊得竹南和微东急忙将她左右搀扶起。
朦胧间,眼前的景象逐渐与儿时的记忆吻合起来,幼时她随母亲观看灯宴,亦是这般美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