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殊点点头,习惯性道:“多谢。”

    侍卫引她往内行去,地牢门开的声音,刺耳得让钟殊心头猛跳。她顿在门外,侍卫生疑唤了她几句,她才回过神来。

    女子拾过油灯,隐约能见着尽头有人,拉紧了牵狗绳,沿阶往下。

    那头,慕少玦惬意地搭腿躺着。他见来了人,转头眯着眼瞅,见来的是新人,放下腿,改另一条搭着。

    钟殊将油灯前伸了看他。

    一双深窝挑眼,鼻如高脊,唇似两瓣桃花,只看这面庞,好像能给人瞧出个锦绣山谷的风姿。

    不像个丐,倒像个倌。

    她极少称赞男子色相,不过此人,却有几分姿色。

    就是那身白稠飞鹤衫,应是被鞭打过,几处破烂,冰山似地裹着男子。

    真让人生怜。

    她还没发话,男子倒是先开口道:“怎么,要放狗咬我?”

    钟殊轻笑,随口问道:“今日,吃过了吗?”

    男子心中一跳,登时端坐起来,望向钟殊,见其泠然带着铁面具,又扫了她身旁的小黄一眼,挤出三分尊敬道:“回贵人,这里头伙食很好。”

    声音悠扬,夹了七分傲。

    钟殊微颔首。她也蹲坐下来,将油灯放置一旁,闷头思量了片刻,还是决意单刀直入:“兄台,那回事,可否同吾再顺理一遍?”

    说完,她又补了几句自己的身份和来意。

    慕少玦当然知其所指之事,只是这段时日受拷打,幽禁,突然遇着一个行事温和的,免不了又看了来人两眼。

    他见钟殊温润有礼,异常沉着,可惜带着铁面具,眼睛嵌进黑暗里,让他瞧不清神色。

    他只得又将那些话,生硬地重复了一遍。

    从将府灭门,太子当初还是贤王说起,说到这七年公主全然不管府中政事,一心寻狼人,民心一失再失,而女皇年老立储,分政于贤王......

    其实这些,钟殊已然明晓,但她并未打断他。

    慕少玦不得回应,几次都停了嘴,去凝视钟殊铁面具内那双漆眼。

    “你请说,吾在听。”钟殊道。

    话至重点,慕少玦沉声道:“太子殿下有处别院,里头圈养了个心头好。一日女子逃出,上头差人去寻了处理,我手下得了线报,争功先寻来杀了。我得知这事很迟,只知那女子,是当初将府里勾结狼人的女护卫。”

    钟殊闻言,心头狂跳,那女护卫?她记得她,好像是因严刑拷打,早死在了狱中。

    她接着男子的话问:“果真是那女护卫?”

    慕少玦却避开此话道:“我装作不知情,才逃过此事。这还是几年前的事了。”

    钟殊哪在乎他的安危,仍无波无澜问道:“真是,那个女护卫?”

    一时沉寂。

    男子忽笑道:“听闻公主因我之言一夜白头。我本欲与公主结盟暗成亲卫,助公主成大业。现,我却成了害殿下的罪人,好像说与不说,都无区别。”

    钟殊心下了然,这是这丐头在讨价还价。

    如今嫂嫂有口疾,她想知道的东西,只有这男子能告知。

    她倒不会被这种手段惹恼,只要能达目的,她的嘴比谁的都厉害。

    钟殊思及世间男子劣根,向面前人保证道:“兄台若全盘相告,我定能解公主心疾。亲卫有何难?日后,为你上籍,成公主府邑司令,黄金,高位,女人,你要什么有什么!”

    见男子眉头一跳,她阴笑续道:“你若不说,也无妨。公主虽病,令下人养你一个囚犯,还是养得起。”

    地牢内,钟殊之言余音绕室。

    慕少玦笑道:“我见公主之初便已说过,只结盟,不为奴。邑司令又如何?一人之下,皆为奴。”

    钟殊始料未及:“那兄台所求?”

    慕少玦:“我供天下线报,太子落马之日,黄金十万两。”

    钟殊:“......好的。”

    还是为了钱。

    慕少玦当他是答应了,续说道:“几年前那女子死后,我手下人欲以尸向上头索财,哪知事涉太子。其知小命不保,密信我藏尸之处,我已禀告公主。”

    “想必,她已然查明。”

    钟殊想到不久前,她那擅长摸骨画皮的师兄忽被嫂嫂召往京城。

    她此刻猜测,女尸当是容貌受了些损。

    摸骨画皮,就算摸出来是那女护卫,也无从证明她来自太子别院。

    仅凭口证和无名尸体,只要不直接牵涉狼人,这些的确,都只能算不入流的臆想。

    七年了,太子的势力已根深蒂固——

    钟殊叹了口气,正巧小黄开始摇着尾巴转圈,她拾起了油灯,准备道声谢上去先遛会狗。

    慕少玦见铁面男子预备离去,轻咳了声,悠悠补道:“那女子手中有封信,概写了太子与狼人如何构陷将府,我也交给公主了。不知公主告之您可有?”

    *

    钟殊且行且思,回到了隐竹院。

    邬柔仍躺在榻上,见她来,从怀中摸出了信件。

    钟殊接过信,看了眼,上头的字迹,像极了她兄长的字迹。当初那女护卫,便是借着这字迹,诬陷将府。

    可这信上,却全盘翻供,直指太子。

    这些,仍不能算是实证,甚至能说成是诬告。

    但对七年都找不到任何线索的钟殊而言,足够了。

    总算有个复仇的对象了,不说是确切对象,但已有九成九的可能。

    她的头很疼。

    七年了。

    这七年,她都在找狼人。

    她并非没有疑惑过。

    狼人和将府无冤无仇,为何要构陷将府?

    有时,她甚至会做噩梦,梦见阿爹和兄长真的做了勾结狼人残害百姓之事。

    将府行事低调,朝中不曾树敌,当初那案,震惊了太多人......

    她无论如何都未想到,这一切,是那当初还为将府说情的太子做的,为了针对当初他最大的政敌,可能的储君安和公主,为了打击她......

    那个女护卫,她恨不得鞭尸她。

    听闻,南疆爆发古怪瘟疫,贼祸四起,太子正自请前往治灾。

    钟殊头一回觉得自己离真相这么近,又这么远。

    眼下,皇上不相信公主,那只能接近太子,不论是为了查真相,还是——

    “复,仇。”邬柔猛然咬字出声:“夺,权。”

    钟殊闻言,浑身的鸡皮疙瘩都在抖,像是得到了嫂嫂的首肯,她内心狂喜,看向嫂嫂。

    而邬柔,这个原本智慧坚韧的女人,仍耷拉着苦脸。

    她一夜白头,像个除恶女仙,可患上失语之症,便似个冤屈女鬼。

    嫂嫂还在病中。

    钟殊耐心地想着,这张脸......

    此刻,只余二人。

    她摘下了铁面具,忽然换了副嗓子,声音带着女子的轻柔:“姐姐,这么多年,我忐忐忑忑,从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习得易容之术,不愿戴面具时偶用。”

    邬柔闻言,身躯微动,凝视着钟殊。

    她面前的钟殊,一张姣好的面庞,像极了年轻时的她,尤为特别的是,下唇和她一般,都有颗同样大小的痣。

    她仿佛明白了钟殊的意思,眼眶放大,身子颤抖。

    钟殊凑到邬柔耳边,轻声道:“姐姐,你,可信任姝姝?你若信,这次,就全权交给姝姝。让姝姝,替你治病。”

    *

    这十日,公主别院里,不断有下人出进,谣言四起。

    他们忙着往来太医院和京城各大药馆,寻钟殊要求的名贵药材,凑上钟大夫所说的那张,能治早衰症的单子。

    太医院的太医对钟殊这种“游医”嗤之以鼻,他们深知公主病因,认为是误诊,多有怠慢;外头药馆倒是不敢小觑,虽然公主不得民心,但到底是公主。

    京城内外,公主患早衰之症的消息便传了出去。

    早衰倒是有人听过,而钟殊所制之药两药:三日洗骨散,七日生骨膏,却是让人闻所未闻。

    尤其钟殊故意打乱了药方,在多处寻药材,还讨要一些不必要的药材,就更让医者不明。

    隐竹院,药香缭绕。

    前三日,钟殊不让任何人靠近内室,只说此药会使人蜕皮,形容惨陋,让侍女们心疼又着急。

    到第四日,有位侍女便忍不住说钟殊闲话,无非是男女授受不亲此等,结果被邬柔一顿好训。

    就是那天夜里,钟殊端出了一铜盆,里头装着似人皮状的物什,那是她练武生的旧皮。

    她用了师傅的密方——洗肤散。

    这药被她假称成洗骨散,实则用之祛瘢焕肤,只是会使皮肤泛红脆弱,要用生肌膏来弥补。

    后七日的生肌膏,令她浑身都痒极了,这几年养成的冷静性子都有些受不了,但一想到这七年,莫说挠,她连碰都不碰自己。

    三位侍女轮番守院数日,到今日,已是第十日了。

    钟殊和邬柔一夜未眠。

    前半夜里她都在对着邬柔的脸描妆,画眉稍厉,点珠丰唇,用色越浓艳越好。

    等她换上邬柔那身公主金凤赤衫之时,二人都有些恍惚。

    “太,像了。”她嫂嫂这十日,头一回出声。

    的确很像,原本二人就生得极其相似,这番下来,最不像的仅仅是脸型。

    钟殊颧骨稍平,她在上方找了个角度扫过阴影。

    至于鼻梁和下颌,钟殊又从皮箱中翻出易容胶捣鼓了一阵,完工之时,一眼看去,几乎就像年轻时的邬柔。

    光面庞像还不行。

    这十日,她除了喝点水,简单进食些菜叶子补个嘴,粒米未进,饿的饥肠辘辘,体态上亦是生出了薄弱瘦削之感。

    至于邬柔——

    钟殊用皮箱中早有的膏药替嫂嫂染黑了发,再为她带上面具,换上了自己的服饰。因钟殊稍高过邬柔,又在靴内,给她嫂嫂垫了厚垫子。

    邬柔,扮作了医圣钟殊。

    后半夜,姑嫂二人相对无言。

    邬柔还是无法顺利说话。二人换了身份之后,她欣喜了会,在内室走来走去,过不久,又独坐去窗前,戴着铁面具,呆呆望着天上繁星,像是要睡着了,但眼睛还睁着。

    因预备进宫向女皇请安,钟殊也没再拉着嫂嫂说体己话。

    她深知邬柔沉浸在自责之中,若非达成她的目的,恐怕她郁疾难解。

    而除了自己,没有人愿意信她,帮她。

    钟殊在静等着晨光照进隐竹院。

    她已差人报信,今日,会在侍女和那别院囚犯的陪同下入宫。

    这是七年来,钟殊头一回在京城扮女装。

    这点易容术,比起她往日的作风,实在算不了什么。

    更可以说,她是在以真面目示人。

    小时候她在将府养得好,圆滚滚的,谁都不曾发觉她和邬柔生得像,除了她兄长。

    现今嫂嫂得了失语症,没法调查太子,只能出此下策,让二人交换身份,蒙蔽视听。

    月隐星沉,身旁,隐隐传来女子抽泣之声,钟殊知道,那是嫂嫂在哭。

    而她作为将府遗女,从知真相后至现在,竟都不曾掉半滴眼泪。

    这七年,她早明白,哭,从来不是给自己看的,是给别人看的。

    任何事情,只要有利于她,她都能摆出合适的姿态,要么闭嘴,要么张开她的七窍玲珑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将府死去的所有人,她不要为他们哭了,她要为他们笑!

    他们无辜而死,定投好胎。

    这辈子的冤屈,也有她来替他们复仇。

    ——

    鸟声渐起,飞光起昼。

    女子面若桃花,独自梳好了金钗圆头髻,整理着卷地绣金凤赤袍,踩着双乳烟缎浅底绣鞋,盈盈而出。

    侍女们听着动静,忙掀开了凤帘,见着来人,眼都瞪成了核桃。

    她们面面相觑,还是其中一位立刻挤出了泪,扑通跪倒在地:“公主万安!”

    其余两位忙跟着跪倒,余光去瞄眼前之人。

    女子黑发如漆,娇面若仙,仿佛重拾青春般,年轻了十岁,不仅是美貌,更是气态。

    钟殊见成功瞒过最亲近她的侍女,已放下一半的心。

    她往前走了两步,施身一一扶起三位侍女,仿着她嫂嫂的嗓音道:“苦了你们了,只是别院那囚犯之事,必须给我烂进肚子里。”

    三位侍女忙不迭地磕头:“诺。”

    公主别院外,早有金漆宝马车在候。

    年轻男侍见着来人,按下惊叹,躬身偏让。

    钟殊免了他的礼,见其今日高冠垂髻,白衫端整,翩翩公子是也,莞尔娇柔道:“本宫久病,卿之名讳,可否再相告?”

    慕少玦见此玉貌花容,不禁回忆起几月前那个哀怨公主,虽同是弱柳扶风之态,但如今的公主,却好似年轻了许多,如初夏莲苞,有股不可及的妩媚。

    他本以为,那日来囚牢中的男子是诳他的,没想到,上位的这日,竟来的如此之快——

    “慕少玦。”他平视着女子水眸,不卑不亢道。

    恍惚之间,他像是瞥到不少有心百姓,很多双眼睛,有的仅仅是好奇,有的是仇恨,有的,或许是探子。

    见又骗过一人,钟殊一鼓作气,在众目睽睽下,将雪白滑嫩的手拉住男子的,往马车车厢内走。

    钟殊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看到,公主的变化,她嫂嫂可不仅仅只有兄长一个男人。

    她不能让百姓继续因为兄长,怨恨公主。

    她感觉手中带滞,便回头对发怔的慕少玦柔笑道:“少玦,你同本宫共乘。”

    这么一颦一笑,一拉一拽,慕少玦怎会不懂公主用意,遂配合她上了车。

    二人上了马车,钟殊又故意让慕少玦卷起两旁车帘,不时好奇似地探出面庞。

    这张她藏了七年的脸,如今光明正大地穿梭在承天门街,马蹄叮铃,官员们见之让道。

    这种被世人所害,又来蒙骗世人之刺激,真是让她心痒难挠啊。

    要说钟殊进宫,那还真是七八年前了。

    普通的达官贵人之女或许对皇宫不熟,但她因她嫂嫂的缘故,时常进宫就宴。

    大宁皇宫恢恢豫大,器物神奇,遍地假山真兽,她自幼——

    便十分爱逛皇宫。

    从长乐门上了步撵,为了不让身旁那些震惊的宫人怀疑,她时不时对下头的慕少玦说这皇宫游乐,从神龙寺,说到北海池。

    慕少玦头一回入大内,除了谨慎称是,再不说旁。

    钟殊不得捧场,心想百密一疏,只顾拉此美男招摇,忘了提前同他配合,又怪他过于孤傲,自顾自说了几句也就自顾自地冷了。

    甘露殿外的宫人早在候着,见着步辇上的女子,除了稳重的侍卫,没有不目瞪口呆,惊愕失色的,仿佛见着什么返老还童术!

    宫里到底不比外头。为首的太监立时笑脸相迎,挥把拂尘:“恭贺殿下康愈,仙姿胜往。”

    钟殊刚被宫人放下,静凝他半晌,便随手从头上取下一钗饰,拉起那太监的手道:“庄公公,许久不见,柔儿想您啦。”

    庄公公愣在当场,稳稳地收回那金钗,想起小时候调皮可人的安阳公主,泪说来就来:“殿下,老奴……快,老奴引您进殿,圣上也在等您咧!”

    钟殊扶上其老手,端庄地站出来,凝视着富丽堂皇的甘露大殿。

    七年了。

    往后,她不是裴姝,不是钟殊,而是大宁的安和公主,大宁朝皇帝的女儿。

    今日她要做的事,是极尽全力让“她的母皇”,答应她出往南疆,与太子一起陪治南疆疫情。

    她必须要接近太子,查明真相,夺权复仇。

    想到这,钟殊兴奋得唇角上扬,只是那张笑脸上的眼睛里,掺着猎兽的凶光。

章节目录

公主嫂嫂的不在场证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香囊月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香囊月人并收藏公主嫂嫂的不在场证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