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

    信中竟只有一个字,没有落款,字迹也是他从未见过的,究竟是京城之中何人传来的信?

    逃?为什么要逃?此刻的秦家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险境?

    这信纸白若霜雪,润如青云,比麓山书院的纸好了不止一个档次,联想到那传信之人,这应该也是宫中之物,难道是三殿下?

    不对。

    但他又想起近日又有流言说是顾执有意求娶长姐,虽然被父亲以长姐还想为母亲守孝一年为由婉拒,但以那定国公府的行事风格怕是不会轻易放弃。

    他记得定国公府属太子一派,莫非是太子殿下的示意?

    但是秦家素来不参与党羽之争,为何会被牵扯进去?

    秦斯礼放下手中的信纸,揉了揉眉心,他感觉自己就像身处一团迷雾之中,什么也看不清,什么也抓不住。

    京城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人要对付秦家?难道是安首辅要对付父亲吗?为何之前竟然是一点风声都没有?

    离京多年,虽平时和兄长有书信往来,但具体的情况他也不是十分清楚。

    说起兄长,他便又想起了下午兄长送来的那封密信信,以及苏叔送来的那枚玉佩。

    “京城有变,勿归。”

    秦斯礼翻出兄长的那封信,薄唇紧抿,剑眉蹙起,他紧紧的捏住了手中的书信,以及一个形状有几分怪异的玉佩,神情一片凝重。

    京城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不能就这样盲目的等待,他得回去弄清楚。

    不管这传信之人究竟有何意图,他总不能在麓山坐以待毙。

    他慢慢踱步走到窗边,抬头看着远方的山,不知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

    秦斯礼晃了晃头,暂且不去想那些事情,他看了看黑衣人离去的方向,长叹了一口气,站起身对着秦来说道:“我们现在就走,先离开麓山书院再说。”

    趁着夜色,借着月光,主仆二人绕过层层厢房,悄无声息的进了后山。

    殊不知那黑衣人其实并未走远,他隐在一片屋檐下,仿佛与浓重的夜色融为了一体,看见秦斯礼主仆二人进了后山,这才转身飞下屋檐,他还得赶回京城复命。

    主子交代这个任务的时候,开口前一个人书房坐了很久,天色黑了也不见燃上烛火,出来之后,虽然神色平静好像和往常一样,但眼里还是泄露出几分情绪。

    整个麓山都只建了一家麓山书院,因而这后山罕无人迹,层峦叠嶂,遮天蔽日,耳畔只有各类昆虫鸟类的鸣叫。

    秦斯礼脚步突然就顿住,借着月光他俯身看着地上那一大串凌乱的脚步。

    什么人居然在夜里摸上麓山?

    秦来见状对着秦斯礼说道:“少爷,我去看看。”

    “嗯,小心点。”

    秦来虽只是苏叔捡回秦府的孤儿,但他自小就在秦府长大,一身武功并不弱,虽不是那个黑衣人的对手,但是对付寻常的高手还是不在话下的。

    秦来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视线里,秦斯礼取出玉佩,席地而坐,他得想想究竟是什么人要对付秦家,又是谁派人给他传来了密信?

    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像是被自己忽略了,但是他又察觉不到自己究竟是忽略了什么。

    如果此时兄长在就好了。

    半晌之后,秦来才赶回来,不见往日没个正经的模样,脸色一片凝重。

    “是什么人?”

    “身穿黑袍银甲,身份不明,人数不少,而且有人戒备,我不敢靠得太近。”

    麓山书院虽声名在外,但由于教学苛刻且远离京城,在此求学的官宦子弟并不多,看来是冲着自己来的了。秦斯礼不禁想到那封神秘的信,京城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他必须回去弄清楚。

    主仆二人加快了脚步朝着山下赶去,但又顾及这山中怕是不止一队人马,害怕打草惊蛇,所以下山的速度便又慢了下来。

    破晓时分,两人才出了麓山。

    秦斯礼看着远方徐徐升起的太阳,又看看了身后仍笼罩在一片雾气中的麓山书院,竟有一丝劫后余生的感觉。

    随即他们又绕道了麓山山脚下的马厩里,骑上马朝着越州而去。

    不敢进入官道的驿站休整,更不敢随便的入住客栈,一路上也尽量的避开了人群,毕竟连锦衣卫都派出来了,说不定暗地里还有潜伏着的人。

    也正是因此秦斯礼竟没有发觉仅仅一天这天下局势竟已哗然大变,风雨欲来。

    “殿下,您这次才回来半月,怎么又要出宫了,您不是才从青州回来吗?怎么又要去……”白芷一边收拾着行李,一边忍不住小声抱怨道。

    这宫里也就她家殿下这半年老是往宫外跑去,名义上虽然是前去皇家寺庙研讨佛法,但是每次一到殿下便会留下她们几人一消失便是半个月,回来的时候都风尘仆仆,一脸憔悴。

    “这次你和我一起去。”陆常宁走进殿内,看着嘴里小声念叨的白芷说道。

    这次去青州的时间怕是不会短了,的确是要调查一番匪患的事情,但其实这事不一定非得自己去,主要还是因为那个道士。前几日派出去的人才终于传来消息说那道士在来京之前一直居于青州,只是在到了京城之后才改了玄请道长这个法号,这才耽误了时间。

    “真的?”白芷闻言,眼睛一亮。她这辈子还没出过京城呢,而且殿下每次回来都消瘦了,这次自己跟着一起去的话一定要好好照顾好殿下。

    “殿下,听风大人回来了,在书房等您。”

    陆常宁闻言点了点头。

    一个穿着一袭黑衣的人恭敬的半跪在地上,正是那晚麓山书院的神秘人。

    “信传到了吗?”

    那黑衣人闻言点了点头,回道:“传到了,亲眼看见他们下山的,只是秦……”

    “行了,信传到了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其他的我不想知道。”陆常宁打断了他的话,显然是不愿再听下去。,面上的神情一片冷漠,似乎当真对那人的消息不感兴趣。

    秦斯礼恐怕是身手不凡,这句没说完话便因此硬生生的被卡在了黑衣人的喉咙里。

    “对了,你明日先去青州一趟,有件事情还需要你去办……”

    等到秦斯礼赶到越州时已是下午。

    到了城门口的不远处,就看到城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城门口的官兵手上拿着画像一个一个的在比对,维持秩序的官兵手里竟是拿着武器,戒备的看着人群。

    这是在找什么人?

    秦斯礼二人没有贸然上前,反而是停在了原处打量着城门口的情况。

    进城之人居然绝大多数都是书生,会试在即,此刻应该都是在闭门苦读才对,这绝不符合常理。

    “你说秦阁老为什么要那么做啊?”

    “什么秦阁老,那叫叛徒,那是通敌叛国的乱臣贼子。”

    隐隐约约听到秦阁老这个称呼,秦斯礼立刻将目光转向了身后那群书生,听到通敌叛国这几个字时,他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双手紧紧的抓着缰绳,手上青筋暴起,眼里尽是骇然之色。

    通敌叛国?怎么可能?父亲他绝对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那几人说话间就已经走到了秦斯礼二人的身旁。

    “我看啊,那秦斯越连中三元也是因为有一位阁老父亲,简直有辱斯文。”一道明显轻佻的声音响起,是一个身穿白衣的书生,他的脸上尽是讽刺。

    “对对对……这些个官宦子弟不都是靠着父辈的恩荫嘛。”

    “要我说啊,这秦斯越那状元的名头怕不是舞弊来的。”

    秦来早就死死的盯着那几人,眼见着走到自己的身前就猛地就拔出腰间的软剑,指向了白衣书生,呵斥道:“你们在乱说什么?谁给你们的胆子非议阁老大人和斯越少爷?”

    那人被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浑身一颤,凝神一看一把泛着寒光的剑竟对准了他的脖颈,一个踉跄便摔倒在地。

    “秦……秦府……通敌叛国,这……这件事,现在举世皆知。”他下意识结结巴巴的回道。

    “就是啊,你们怎么还不知道。”

    “对啊。”

    几个书生满头雾水的看向这奇怪的两人。

    秦来听到这些话只觉得头被猛地敲了一棍,他下意识的回过头去看向秦斯礼,眼里尽是不解。

    他本是一个孤儿沿街乞讨吃的是百家饭,那年冬天下了大雪,他被一群比他大的乞丐赶了出来,被外出的秦阁老碰到,将他捡了回去,后来便跟在了二公子旁边,无论如何他都不相信阁老大人会做出通敌叛国的事情来。

    他不相信,这绝不可能。

    而秦斯礼此刻也死死的咬住了嘴唇,整张脸惨白如纸,脑海里不断地响起通敌叛国,举世皆知这几个字。

    这样的事情不会有人敢乱说的。

    通敌叛国?举世皆知?

    怎么可能?

    他们二人的举动实在是太过反常,那跌坐在地上的白衣书生此刻也慢慢冷静了下来。

    他看着这二人一个身穿红色锦衣,面如冠玉,另一人一副书童打扮,且这二人还骑着马风尘仆仆一看从哪里赶路而来。

    突然脑中一个念头闪过,秦家二公子据说在麓山书院求学,而越州又紧邻麓山。

    莫非……

    他趁着这二人失神的间隙,猛地朝着城门跑去,不管是不是,这二人都让他丢了脸,他姐夫是在衙门任职,他一定要这二人付出带价,边跑嘴里还大声朝城门口喊,“秦斯礼,他是秦斯礼,他们是通缉犯。”

    “快来抓人啊。”

    通缉犯?秦来一瞬间便懵了,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城门,只见那群官兵见此处喧哗朝着这边跑来。

    秦来立刻看向秦斯礼,急切的问道:“少爷,这是怎么了?我们现在怎么办?”

    “少爷?”

    “少爷!”

    秦斯礼没有任何反应。

    现在的秦斯礼仿佛听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了,只有那紧抓着缰绳青筋暴起而微微颤抖的双手,泄露出了他的心情。

章节目录

权臣他不谋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雪拂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拂云并收藏权臣他不谋反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