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瑾敲开外院书房的门,走进去站定,唤了一声:“爹。”
颜同文昨夜宿醉,这会子才刚起来不久,尚揉着额角在消解头疼,听着女儿声音也只是潦草地“嗯”了声,随口问道:“什么事?”
颜瑾把手里的托盘放到了桌上,说道:“我回来时买了些聚仙楼的八珍板栗糕,想着你这里应该早上还不曾用什么东西,就和解酒茶一并送了过来。”
“啊,你有心了。”颜同文对此显是颇为受用,走过来不待坐下就先端起茶喝了一口。
颜瑾看着他,补了句:“这解酒茶是奶奶先已让厨上备好的。”
颜同文咕嘟嘟把一盏解酒茶灌了下去,也不说什么,拿起碟中的板栗糕三两口吃了一块,才想起来问道:“你一早去哪里了?”
“姐姐去嫠节堂给程家那位王娘子复诊,我有些好奇,就跟着去那里坐了坐,吃了盏茶方回来。”颜瑾把语气落得平常。
果然,颜同文回了句:“你对她有什么好奇的?”
颜瑾便顺势接道:“昨日程公子那里宴上,我听程大娘子说程大户那侄儿若现今还活着,应也是个不弱于裴翰林的人秀,我心想放眼整个姑苏也没两个后生好与裴翰林作比较的,程大娘子这般夸口,便不免好奇王娘子是怎样的人。”
颜同文吃着糕点嗤笑了一声:“程六指那家子,不过是穷人乍富,天生没有的便爱往自己脸上贴金。他那侄儿如何能与裴二爷相提并论?人家怎样出身,他们怎样出身?裴却瑕十四岁亲笔题的诗现在还在凤凰山腰那凉亭上挂着嘞。程家那孩子我又不是不曾见过,虽是有几分勤勉,可就凭他家那条件,能读多久的书都未可知,还想不弱于裴潇,人死了无从比较,当然随便他们如何吹嘘了。”
“也……未必吧?我听说,那孩子虽条件艰苦,却也撑到了考童生试,想必是心志坚韧的,何况他那时年纪还小。”颜瑾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忍不住辩了一句。
“童生有什么用?那七老八十甚至做了一辈子童生的谁见得少了。”颜同文不以为然,“裴潇若是十二岁早夭,那叫天妒,整个南江县——不,整个苏州都有许多人要去裴府吊唁;但你看程家那孩子没了,谁记得他叫什么?那会子人人都担忧信王余孽谋反之事会牵连到自己,要不是程六指后来发了家,其膝下又无子女,恐怕都没几个人提起他侄子这桩陈年往事。”
“叫程云。”颜瑾微正了语气,看着他。
颜同文也不知有没有把这三个字听进去,随手又拿了块板栗糕往嘴里咬了,自顾自续道:“时间过得真快,这转眼间也十几年了,杨家那群儿女要是命大还活着,为奴为婢这么些年,估计也该习惯了。”
颜瑾心里想着程家的事,听他突然提起个不相干的,下意识回了句:“杨家?”
“哦,你那年还小,不知当时朝廷剿逆这一桩,杨家就是前工部侍郎杨思的本家,在苏州城也是高门大户,不过就是卷进了信王余孽谋反之案,所以杨思被处死,杨家未成年男女都被没籍送进了京城。”颜同文说到这里,突然笑了一下,“真是谁也想不到,那会子我在戚府见过一回杨家三爷和他儿子,那杨小公子小小年纪派头十足,我一个长辈称呼他公子,他也像他父亲那样只淡淡点了个头,这往后没了父族庇护,进了京,不晓得他还能对谁这样点头了。”
颜瑾听着他这番话,皱了皱眉,没有言语。
颜同文拉回思绪,转过来说了句:“程家人说的话你听一半就是,那嫠节堂不是什么有福气的地方,你日后也不要再去了,为着个早不知投胎去了哪里的孩子往寡妇屋里钻,不像话,你就知道了王氏什么样又如何?她那孩子既不与你相干,也早就死透了,那些前尘旧事能扯出个什么名堂来?你是秀才闺女,不要学的一副好打听模样,教戚府的人知道了可不好看。”
颜瑾看着他一本正经地一字一句说下来,就好像片刻之前定言程云不配和裴潇相提并论,说那杨家小公子再也摆不出派头的人并不是他。
秀才闺女,又该是什么样?
一念忽而及此,她弯了下嘴角。
“为父训话,你笑什么?”颜同文沉了脸。
颜瑾回过神,自也感诧异,忙低首道:“女儿是想……父亲说得对。”
因她一向乖巧,颜同文便也没有多加追究,只随口又说了两句就将她打发走了。
颜瑾走了两步,站在院中抬头看着云层厚裹的天空,脑海里闪过了一幕又一幕。程近约有可能就是程云么?她虽毫无证据,从那些零散的传闻中也抓不到有关王秋儿夫妇任何对不起他的线索,也不太相信以他的性子会对程家毫无芥蒂,这样肯帮程重午;但直觉却总是告诉她,程近约……同南江是有些关系的。
父亲颜同文的话也回荡在耳畔。
是啊,她此时追究这些做什么呢?颜瑾也不明白自己现下的行为有什么意义,甚至都要让父母以为她没学好。
或许,程近约若知晓她在做什么,也会生恼。
颜瑾摇了摇头。
“小姐。”秋霜寻了过来,低声道,“程公子差人送了张图纸来,让你算好了给他。”
颜瑾接过画纸展开,工笔绘就的佛塔赫然跃于其上,察觉标注处的墨迹还有些湿意,她不由心道:昨夜宴上散得晚,他竟这么早就起来绘图了。
她不禁多看了两眼他的笔迹。
虽已不是第一次见,但目光缓缓掠过这幅画的细枝末节和标注的蝇头小楷,颜瑾还是忍不住在心底叹了声:好笔力。
***
半个月后。
颜瑾一路端坐不语,窗外鼎沸人声渐渐换作风拂鸟鸣,她听在耳中,紧张地有些走了神。
不多时,轿子终于也停了下来。
“小姐,到了。”秋霜小心扶着她出了轿厢。
颜瑾站定在山门前,抬头望向书着“云兴寺”三个大字的四方匾额,缓缓深吸了一口气。“走吧。”她举步向前。
“小姐,你没事吧?”秋霜紧了声音在她身畔问道。
颜瑾随口回道:“没事,为何这样问?”
“你脸上好红。”秋霜拉住她,把眼紧盯着她,面露担忧,“小姐,你要是不想进去了,我就去同程公子说一声,也没得他这样约人的,竟要你在这外面待一日一夜,家里还以为你是来为戚公子考试祈福,若有什么事,我们都没个支应。”
颜瑾下意识抬手抚上自己发烫的脸,口中道:“你弗要胡思乱想,平日相处便应知他不是那样的人,我只是……”
从未与男子赴过这样约。
颜瑾放下手,缓下心绪,顿了顿,又道:“他既说是领我来绘塔自然便无假,正好我也的确打算为戚公子今日入考场求支上签,无论如何,我也希望他能顺遂。”
秋霜点点头,也不再多言其他,只是忍不住说了句:“也不知程公子非要带小姐深学这些有什么用,日后小姐不管是留在南江,还是托他去到南京,帮着打理打理内宅或铺子就是了。”
“我同他都对算学有兴趣,这些日与他探讨‘商功’一节,又得他教授珠心算,的确受益匪浅。”颜瑾浅浅弯起唇角,“他画图纸既快又准,若非他家里是做布货买卖,我都要疑心他常与营造之事打交道。”
至于去南京,她想,左右为此是要欠着他,投其所好也自是应当。
念头既定,颜瑾也就不再去多做无谓之想,不过就是出了探花弄与他见面而已,虽要待整整一日,可她又不与他同处一室过夜,也便当是在庙里遇上的罢了。
程近约挑戚廷晖进考场这日约在这处,已是方便了她的。
云兴寺地处城外北郊山脚下,位置较为偏僻之余又靠近朝廷督管的砖厂,论规模也不过区区,只因寺内有一座佛塔为前朝旧迹,是以这些年才总算未有断了供奉。
颜瑾进得寺内,果然见香火平常,于是先添了几个香油钱,这才往佛塔所在的石林那边去了。
她远远看见程近约已坐在了亭子里喝茶,于是加快步伐。
“程公子。”颜瑾走到近前,开口说道,“不知你已先到了,我往殿中去了趟才过来,让你久等。”
程近约执壶给她倒了杯茶,一面邀她坐下,目光自她手上一掠而过:“这里的符不怎么灵。”
颜瑾愣了下,捏着符纸锦囊的手紧了紧。
“啊?”秋霜在一旁讶然出声,“这寺里有佛塔也染不着灵气么?那公子还约在这里,我们小姐方为戚家公子祈福高中,还为公子你求了道财运符嘞。”
程近约微微一顿,看向颜瑾:“你希望戚廷晖高中?”
颜瑾忙解释道:“他若能高中,自有他的好处,我只是……希望他有自己的好运道。”
程近约看了看她,须臾,说了句:“人运相冲时,你要好,他便不该好。同戚府的人讲各自安好,不过是他们安好,你吃亏罢了。”
颜瑾听出他话里淡淡冷意,压埋在心底数日的猜想不禁又在蠢蠢欲动,她抿紧了唇,将握在手里的那道财运符悄悄袖了。
“你打算几时回南京?”她委婉问道。
若戚廷晖这次考试果然顺利,满打满算,估计两家也该在戚廷筠的婚礼之后提及他与她的事了。
程近约显然也明白她在问什么,回答时语气平常:“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等这里的事办完,你们的事一并解决了。”
“我们?”颜瑾疑惑地看着他。
程近约没有多言,只是“嗯”了声算是应答。
颜瑾等了会儿见他不打算解释,忍不住多问了句:“也是……要随你离开的女子么?”
话音未落,天边忽然传来两声巨响,颜瑾心底一吓,几乎是瞬间就扑上前用两手捂住了程近约的耳朵。
风息霎时凝固了。
程近约看着近在咫尺的这双眼睛,半晌,才迟疑地开口问道:“你做什么?”出于本能,他的右手已经扣住了她的脉门,若非及时察觉她此举并无杀气,恐怕她的一只手已经废了。
然而颜瑾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方才呼吸之间的危险,又或许她自己也僵住了,只是定定盯着他,声如蚊呐:“打雷了。”
程近约一怔。
四目相对,他忽而想起那日在房中恢复神智,看见她守在身边的场景。
丫鬟秋霜在旁边早已震惊地没了反应,就连程近约自己的从人也杵在周围停住了动作。
少顷,程近约就着抓了她腕子的那只手,慢慢拉开了她,颜瑾回过神来,慌忙倏地抽回了自己的手,脸涨得通红。
“不是打雷。”程近约语气平常地说罢,看向秋霜,“你家小姐受了些惊吓,好生陪着。”说着,人已站了起来。
饶是羞臊难当,颜瑾还是下意识抬眸朝他望去。
“我出去一趟,留两个人在这里帮你测塔。”程近约仿若无事发生一般,坦然与她目光相迎,叮嘱道,“你仔细绘图测算题目,不要乱走。”
颜瑾欲言又止,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几乎遮住了眼前所有光线。
她缓缓攥住了有些发麻的手指,那热意与尚未褪去的肌肤相接的触感绞缠着,一路烫进了心里。
颜同文昨夜宿醉,这会子才刚起来不久,尚揉着额角在消解头疼,听着女儿声音也只是潦草地“嗯”了声,随口问道:“什么事?”
颜瑾把手里的托盘放到了桌上,说道:“我回来时买了些聚仙楼的八珍板栗糕,想着你这里应该早上还不曾用什么东西,就和解酒茶一并送了过来。”
“啊,你有心了。”颜同文对此显是颇为受用,走过来不待坐下就先端起茶喝了一口。
颜瑾看着他,补了句:“这解酒茶是奶奶先已让厨上备好的。”
颜同文咕嘟嘟把一盏解酒茶灌了下去,也不说什么,拿起碟中的板栗糕三两口吃了一块,才想起来问道:“你一早去哪里了?”
“姐姐去嫠节堂给程家那位王娘子复诊,我有些好奇,就跟着去那里坐了坐,吃了盏茶方回来。”颜瑾把语气落得平常。
果然,颜同文回了句:“你对她有什么好奇的?”
颜瑾便顺势接道:“昨日程公子那里宴上,我听程大娘子说程大户那侄儿若现今还活着,应也是个不弱于裴翰林的人秀,我心想放眼整个姑苏也没两个后生好与裴翰林作比较的,程大娘子这般夸口,便不免好奇王娘子是怎样的人。”
颜同文吃着糕点嗤笑了一声:“程六指那家子,不过是穷人乍富,天生没有的便爱往自己脸上贴金。他那侄儿如何能与裴二爷相提并论?人家怎样出身,他们怎样出身?裴却瑕十四岁亲笔题的诗现在还在凤凰山腰那凉亭上挂着嘞。程家那孩子我又不是不曾见过,虽是有几分勤勉,可就凭他家那条件,能读多久的书都未可知,还想不弱于裴潇,人死了无从比较,当然随便他们如何吹嘘了。”
“也……未必吧?我听说,那孩子虽条件艰苦,却也撑到了考童生试,想必是心志坚韧的,何况他那时年纪还小。”颜瑾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忍不住辩了一句。
“童生有什么用?那七老八十甚至做了一辈子童生的谁见得少了。”颜同文不以为然,“裴潇若是十二岁早夭,那叫天妒,整个南江县——不,整个苏州都有许多人要去裴府吊唁;但你看程家那孩子没了,谁记得他叫什么?那会子人人都担忧信王余孽谋反之事会牵连到自己,要不是程六指后来发了家,其膝下又无子女,恐怕都没几个人提起他侄子这桩陈年往事。”
“叫程云。”颜瑾微正了语气,看着他。
颜同文也不知有没有把这三个字听进去,随手又拿了块板栗糕往嘴里咬了,自顾自续道:“时间过得真快,这转眼间也十几年了,杨家那群儿女要是命大还活着,为奴为婢这么些年,估计也该习惯了。”
颜瑾心里想着程家的事,听他突然提起个不相干的,下意识回了句:“杨家?”
“哦,你那年还小,不知当时朝廷剿逆这一桩,杨家就是前工部侍郎杨思的本家,在苏州城也是高门大户,不过就是卷进了信王余孽谋反之案,所以杨思被处死,杨家未成年男女都被没籍送进了京城。”颜同文说到这里,突然笑了一下,“真是谁也想不到,那会子我在戚府见过一回杨家三爷和他儿子,那杨小公子小小年纪派头十足,我一个长辈称呼他公子,他也像他父亲那样只淡淡点了个头,这往后没了父族庇护,进了京,不晓得他还能对谁这样点头了。”
颜瑾听着他这番话,皱了皱眉,没有言语。
颜同文拉回思绪,转过来说了句:“程家人说的话你听一半就是,那嫠节堂不是什么有福气的地方,你日后也不要再去了,为着个早不知投胎去了哪里的孩子往寡妇屋里钻,不像话,你就知道了王氏什么样又如何?她那孩子既不与你相干,也早就死透了,那些前尘旧事能扯出个什么名堂来?你是秀才闺女,不要学的一副好打听模样,教戚府的人知道了可不好看。”
颜瑾看着他一本正经地一字一句说下来,就好像片刻之前定言程云不配和裴潇相提并论,说那杨家小公子再也摆不出派头的人并不是他。
秀才闺女,又该是什么样?
一念忽而及此,她弯了下嘴角。
“为父训话,你笑什么?”颜同文沉了脸。
颜瑾回过神,自也感诧异,忙低首道:“女儿是想……父亲说得对。”
因她一向乖巧,颜同文便也没有多加追究,只随口又说了两句就将她打发走了。
颜瑾走了两步,站在院中抬头看着云层厚裹的天空,脑海里闪过了一幕又一幕。程近约有可能就是程云么?她虽毫无证据,从那些零散的传闻中也抓不到有关王秋儿夫妇任何对不起他的线索,也不太相信以他的性子会对程家毫无芥蒂,这样肯帮程重午;但直觉却总是告诉她,程近约……同南江是有些关系的。
父亲颜同文的话也回荡在耳畔。
是啊,她此时追究这些做什么呢?颜瑾也不明白自己现下的行为有什么意义,甚至都要让父母以为她没学好。
或许,程近约若知晓她在做什么,也会生恼。
颜瑾摇了摇头。
“小姐。”秋霜寻了过来,低声道,“程公子差人送了张图纸来,让你算好了给他。”
颜瑾接过画纸展开,工笔绘就的佛塔赫然跃于其上,察觉标注处的墨迹还有些湿意,她不由心道:昨夜宴上散得晚,他竟这么早就起来绘图了。
她不禁多看了两眼他的笔迹。
虽已不是第一次见,但目光缓缓掠过这幅画的细枝末节和标注的蝇头小楷,颜瑾还是忍不住在心底叹了声:好笔力。
***
半个月后。
颜瑾一路端坐不语,窗外鼎沸人声渐渐换作风拂鸟鸣,她听在耳中,紧张地有些走了神。
不多时,轿子终于也停了下来。
“小姐,到了。”秋霜小心扶着她出了轿厢。
颜瑾站定在山门前,抬头望向书着“云兴寺”三个大字的四方匾额,缓缓深吸了一口气。“走吧。”她举步向前。
“小姐,你没事吧?”秋霜紧了声音在她身畔问道。
颜瑾随口回道:“没事,为何这样问?”
“你脸上好红。”秋霜拉住她,把眼紧盯着她,面露担忧,“小姐,你要是不想进去了,我就去同程公子说一声,也没得他这样约人的,竟要你在这外面待一日一夜,家里还以为你是来为戚公子考试祈福,若有什么事,我们都没个支应。”
颜瑾下意识抬手抚上自己发烫的脸,口中道:“你弗要胡思乱想,平日相处便应知他不是那样的人,我只是……”
从未与男子赴过这样约。
颜瑾放下手,缓下心绪,顿了顿,又道:“他既说是领我来绘塔自然便无假,正好我也的确打算为戚公子今日入考场求支上签,无论如何,我也希望他能顺遂。”
秋霜点点头,也不再多言其他,只是忍不住说了句:“也不知程公子非要带小姐深学这些有什么用,日后小姐不管是留在南江,还是托他去到南京,帮着打理打理内宅或铺子就是了。”
“我同他都对算学有兴趣,这些日与他探讨‘商功’一节,又得他教授珠心算,的确受益匪浅。”颜瑾浅浅弯起唇角,“他画图纸既快又准,若非他家里是做布货买卖,我都要疑心他常与营造之事打交道。”
至于去南京,她想,左右为此是要欠着他,投其所好也自是应当。
念头既定,颜瑾也就不再去多做无谓之想,不过就是出了探花弄与他见面而已,虽要待整整一日,可她又不与他同处一室过夜,也便当是在庙里遇上的罢了。
程近约挑戚廷晖进考场这日约在这处,已是方便了她的。
云兴寺地处城外北郊山脚下,位置较为偏僻之余又靠近朝廷督管的砖厂,论规模也不过区区,只因寺内有一座佛塔为前朝旧迹,是以这些年才总算未有断了供奉。
颜瑾进得寺内,果然见香火平常,于是先添了几个香油钱,这才往佛塔所在的石林那边去了。
她远远看见程近约已坐在了亭子里喝茶,于是加快步伐。
“程公子。”颜瑾走到近前,开口说道,“不知你已先到了,我往殿中去了趟才过来,让你久等。”
程近约执壶给她倒了杯茶,一面邀她坐下,目光自她手上一掠而过:“这里的符不怎么灵。”
颜瑾愣了下,捏着符纸锦囊的手紧了紧。
“啊?”秋霜在一旁讶然出声,“这寺里有佛塔也染不着灵气么?那公子还约在这里,我们小姐方为戚家公子祈福高中,还为公子你求了道财运符嘞。”
程近约微微一顿,看向颜瑾:“你希望戚廷晖高中?”
颜瑾忙解释道:“他若能高中,自有他的好处,我只是……希望他有自己的好运道。”
程近约看了看她,须臾,说了句:“人运相冲时,你要好,他便不该好。同戚府的人讲各自安好,不过是他们安好,你吃亏罢了。”
颜瑾听出他话里淡淡冷意,压埋在心底数日的猜想不禁又在蠢蠢欲动,她抿紧了唇,将握在手里的那道财运符悄悄袖了。
“你打算几时回南京?”她委婉问道。
若戚廷晖这次考试果然顺利,满打满算,估计两家也该在戚廷筠的婚礼之后提及他与她的事了。
程近约显然也明白她在问什么,回答时语气平常:“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等这里的事办完,你们的事一并解决了。”
“我们?”颜瑾疑惑地看着他。
程近约没有多言,只是“嗯”了声算是应答。
颜瑾等了会儿见他不打算解释,忍不住多问了句:“也是……要随你离开的女子么?”
话音未落,天边忽然传来两声巨响,颜瑾心底一吓,几乎是瞬间就扑上前用两手捂住了程近约的耳朵。
风息霎时凝固了。
程近约看着近在咫尺的这双眼睛,半晌,才迟疑地开口问道:“你做什么?”出于本能,他的右手已经扣住了她的脉门,若非及时察觉她此举并无杀气,恐怕她的一只手已经废了。
然而颜瑾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方才呼吸之间的危险,又或许她自己也僵住了,只是定定盯着他,声如蚊呐:“打雷了。”
程近约一怔。
四目相对,他忽而想起那日在房中恢复神智,看见她守在身边的场景。
丫鬟秋霜在旁边早已震惊地没了反应,就连程近约自己的从人也杵在周围停住了动作。
少顷,程近约就着抓了她腕子的那只手,慢慢拉开了她,颜瑾回过神来,慌忙倏地抽回了自己的手,脸涨得通红。
“不是打雷。”程近约语气平常地说罢,看向秋霜,“你家小姐受了些惊吓,好生陪着。”说着,人已站了起来。
饶是羞臊难当,颜瑾还是下意识抬眸朝他望去。
“我出去一趟,留两个人在这里帮你测塔。”程近约仿若无事发生一般,坦然与她目光相迎,叮嘱道,“你仔细绘图测算题目,不要乱走。”
颜瑾欲言又止,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几乎遮住了眼前所有光线。
她缓缓攥住了有些发麻的手指,那热意与尚未褪去的肌肤相接的触感绞缠着,一路烫进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