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子时刚过,厢房内的温度骤降。
京兰坐在床榻边上,腰背挺直,脚尖并拢,冻得泛红的一双小手十分规矩地搭在腰前,片刻也不敢松懈。
她是傍晚时候入的府。匆匆拜别温府众人后,京兰挽着她的小包袱被一顶软轿接走,从后门送入公主府,就这么成了驸马的妾。
京兰叹了口气:自从半月前被迫收下了公主的聘礼,舅舅的脸色是一天比一天难看,舅母也几度哭晕过去。临行前,舅母再三叮嘱,公主府绝非寻常显贵,入府后,需得时时处处留心谨慎,千万别让旁人逮了痛处……尤其,尤其那事若是被旁人知晓了,温家就彻底开罪公主了。
开罪公主的后果……京兰不敢想。
房门吱呀一声开了,随即脚步声由远及近,女人的声音冷冷响起:“传姑姑的话,驸马今夜不过来,姨娘自行歇着吧。”
脚步声渐渐远去,京兰迟疑着掀开了蒙在面上的盖头:四下果真无人,连个婆子婢女也不见。
遂亲自动手,摘除干净髻上的珠钗金簪,卸去面上的胭脂妆粉……半柱香后,红妆尽褪,青丝覆肩,铜镜中显出一张娇憨动人的芙蓉面。
京兰心道:这一场高门贵妾的春秋大梦,在入府的第一日就消弭得一干二净了。
***
翌日,天色将明未明,已有奴役洒扫庭院。
京兰亦早早盥洗完毕,坐于妆台前与铜镜对看生厌:一夜难眠,面上暗沉了几分,眼下一片青紫,急需遮掩一番。
正愁着,一位长身削肩的姑娘款款入内,落落大方地行了礼,不紧不慢道:“姨娘,婢子掌翠伺候您梳妆。”
京兰抬眸细看,见她眉眼清秀,神情自若,似乎比自己略微年长,便颔首道:“有劳掌翠姑娘了。”
掌翠眼皮也没掀,淡淡道:“您是主子,是婢子有福了。”
说话间,掌翠已经利落地梳开了京兰的一头青丝,手指在发间灵活的翻转:“眼下京中贵人正时兴元宝髻,婢子为您作此髻如何?”
京兰哪里见过什么元宝髻,见掌翠主动提议,便点头应许。
不多时,发髻梳就。何为元宝髻?原是将头发高盘于顶,远望其形端方典雅,犹如一只元宝,故得此名。只是,京兰生得一张小小的鹅蛋脸,顶着偌大的发髻,略显得不堪其重。
掌翠又取出一柄云凤纹金簪斜插入髻,对镜端详仍嫌寡淡,还要再加镂空金簪、金镶玉簪各一。
“且慢。”京兰见状赶忙止住,从妆匣中捡了一支式样简单的珠花簪递给掌翠:“用这支足矣。”
收拾停当后,京兰随掌翠赶往公主与驸马所在的藏馥苑。
***
昨夜匆匆入府,未及欣赏这府中的景致,眼下随掌翠一路九曲十八绕,京兰只觉所经之处无不精巧华美,令人目不暇接。
走上半个时辰,总算停在一处厅堂外,守门婢子入内通报,京兰便候在门外。
格栅门是开着的,门内用了一扇巨大的屏风隔绝,屏风薄如蝉翼,自然泛着一层润泽银光。定睛细看,那屏面竟是用金银丝线绣着孔雀开屏,缀以无数粒大小同一的小珍珠和贝壳,天家生活的奢侈可见一斑。
透过屏风,堂中景象尽收眼底。
一男一女正坐堂中,男子身着紫色菱纹罗锦袍,单手扶额,闭目斜倚在黄杨木太师椅上。女子内着黛青曳地长裙,外以霜白色牡丹暗纹长袄相搭,脚蹬月白色翘头履,平常装扮却难掩雍容之姿。遥遥望去,竟是极般配的一对璧人。
“请温氏进来吧。”
闻言,京兰暗暗提起一口气,牵裾入内。
行了十余步,隔着一丈开外,京兰躬身请安:“奴婢拜见公主、拜见驸马。”
“既已进了这道门,还是少些拘谨。”元馥公主抬手示意京兰起身答话,随口问道:“温氏,昨夜在府上住得可好?”
“回公主的话,奴婢一切安好。”
京兰保持低眉顺眼的姿态,只是答话时,余光瞄见那双月白翘头履旁,一双半旧的乌皮靴正暗暗以鞋尖点地,似是不耐。
元馥锐敏的目光飞快地从温氏面上掠过:这是她头回见到温氏,与之前在画像上看到的木讷美人虽有相似却判若两人,那股眉宇间的澄澈灵动,竟是分毫也未能绘出。
元馥柔声道:“温氏,你初来乍到,有什么不妥贴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说罢,元馥目光转向驸马:“驸马,要不今晚你去温氏房中留宿,如何?”
此言一出,京兰心下一紧,放在身侧的手无意识地紧握成拳。
站在公主身后的吴姑姑也急了,附在元馥耳边小声劝道:“公主,依着规矩,驸马爷即便新收了小妾,前三晚也得在您房中过夜才是。”
朝驸马福了福身,吴姑姑毕恭毕敬地解释道:“驸马爷,您莫怪老奴皮厚嘴笨,原本昨晚温氏就得在公主房里伺候着,公主怜她年纪小又新入府,不忍她在夜里苦捱守着,这才没有唤她过来侍奉。”
“这有何难,依着规矩便是。”
一道慵懒低沉的声音陡然响起,说话者正是一直缄口不言的驸马贺霁。
京兰偷眼看去,见贺霁从太师椅上起身,慢条斯理地踱到公主跟前,长身玉立,青丝半绾,甚是不凡。
贺霁生性乖戾多变,府中诸人是知道的。当下,吴姑姑噤了声,元馥噙着笑,听贺霁继续道:“府中一切事务,自然皆由公主做主。”
话虽恭敬谦卑,可他说话时双眼微眯,薄唇牵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笑意,令人难辨他话中真义。
元馥面不改色,朝吴姑姑颔了颔首,吴姑姑会意地接过了话头:“那从今晚起,便请温姨娘依规矩到公主房中伺候着,眼下就先回去歇着吧。”
京兰赶紧告退,速速退出了厅堂。
***
新妾前脚走,贺霁后脚立马就要出府,元馥斜睨了他一眼:“这温氏娟娟二八,貌婉心娴,是本宫千挑万选寻来的,驸马莫要再辜负本宫一片好意才是。”
贺霁转而回身,拱手笑道:“公主赏赐的佳人,为夫岂敢辜负。今日出外,必将这一桩美事与三五好友分享一二,以广颂公主之懿德。”
元馥亦拍手笑道:“好得很,驸马所言极是。”
吴姑姑眼看着两人明里暗里唇枪舌剑,暗自摇头不语。
***
出了厅堂,京兰缓缓吐出一口气,惊觉后背已是冷汗淋漓。
掌翠引着她又是一阵七绕八绕,京兰总算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儿。
“这处原是……倚兰居。”
仰面凝视院门上方那扇明显新题的匾额,京兰苦笑:“公主府可真大,今日若不是跟着掌翠姑娘,怕是走上一日也寻不着出路。”
京兰自幼不擅分辨方位,如今入了这莫大的公主府简直两眼一抹黑……更何况,从今往后,她能依靠的也只剩下自个儿了……
掌翠瞥了京兰一眼,兀自道:“公主府虽大,也不外乎前门楼、中门楼、前厅房、后厅房之布局。倚兰居地处府中的西北面,藏馥苑则位于东北面,只是中间隔了花园、莲池,分出甬路和十余条小径而已。姨娘初入府,寻不着路也是自然,倒也不必担忧。”
最末一句,京兰依稀听出了些许安慰,她抿嘴抬眸,一双明净杏眼直直看向掌翠,眼角眉梢是掩不住的笑意。
被她这般脉脉含情地盯着,一向冷若冰霜的掌翠心里有些发毛,暗忖:要不,我再多提点提点,就当是积福行善了?
京兰回到厢房,见昨夜贴在壁上的大红双喜字已被揭掉,殷红幔帐和喜字花烛也统统换成了日常之物,昨夜的喜乐欢庆似乎真是一场虚空。
强打的精神顿时松懈下来,京兰伏在床榻上——方才厅堂那一幕,真叫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表面风平浪静,背地里暗流涌动……观之公主与驸马之间,颇有点泾渭分明的意味,历来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怕就怕夹在这二人中间,自己里外不是人,一个不小心,就落得个小命呜呼的下场……
又细细回想了一遍方才掌翠告诫自己的“三条规矩”。
一则,公主府内表面虽以公主为尊,可那驸马出身也不遑多让,两人成婚时分别从宫中、府上带了各自的仆役家丁,两派人马并不对付,不可不分。
二则,公主身边的吴姑姑乃是公主乳母,又协同打理府中银钱事务,不可不敬。
三则,掌翠并未言明,只说公主为驸马选妾一事已在京中传为佳话,阖府上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京兰,不可不防。
这日子,才起了个头,怎就这般难熬!
京兰恨恨地抓起身边的织锦缎软枕,发着狠掐、挠、揪、捏使了个遍。
“姨娘,可曾听到什么动静?”掌翠叩门问道。
“无事无事,我只是,先学学,如何伺候人……”京兰强颜欢笑,银牙尽碎。
京兰坐在床榻边上,腰背挺直,脚尖并拢,冻得泛红的一双小手十分规矩地搭在腰前,片刻也不敢松懈。
她是傍晚时候入的府。匆匆拜别温府众人后,京兰挽着她的小包袱被一顶软轿接走,从后门送入公主府,就这么成了驸马的妾。
京兰叹了口气:自从半月前被迫收下了公主的聘礼,舅舅的脸色是一天比一天难看,舅母也几度哭晕过去。临行前,舅母再三叮嘱,公主府绝非寻常显贵,入府后,需得时时处处留心谨慎,千万别让旁人逮了痛处……尤其,尤其那事若是被旁人知晓了,温家就彻底开罪公主了。
开罪公主的后果……京兰不敢想。
房门吱呀一声开了,随即脚步声由远及近,女人的声音冷冷响起:“传姑姑的话,驸马今夜不过来,姨娘自行歇着吧。”
脚步声渐渐远去,京兰迟疑着掀开了蒙在面上的盖头:四下果真无人,连个婆子婢女也不见。
遂亲自动手,摘除干净髻上的珠钗金簪,卸去面上的胭脂妆粉……半柱香后,红妆尽褪,青丝覆肩,铜镜中显出一张娇憨动人的芙蓉面。
京兰心道:这一场高门贵妾的春秋大梦,在入府的第一日就消弭得一干二净了。
***
翌日,天色将明未明,已有奴役洒扫庭院。
京兰亦早早盥洗完毕,坐于妆台前与铜镜对看生厌:一夜难眠,面上暗沉了几分,眼下一片青紫,急需遮掩一番。
正愁着,一位长身削肩的姑娘款款入内,落落大方地行了礼,不紧不慢道:“姨娘,婢子掌翠伺候您梳妆。”
京兰抬眸细看,见她眉眼清秀,神情自若,似乎比自己略微年长,便颔首道:“有劳掌翠姑娘了。”
掌翠眼皮也没掀,淡淡道:“您是主子,是婢子有福了。”
说话间,掌翠已经利落地梳开了京兰的一头青丝,手指在发间灵活的翻转:“眼下京中贵人正时兴元宝髻,婢子为您作此髻如何?”
京兰哪里见过什么元宝髻,见掌翠主动提议,便点头应许。
不多时,发髻梳就。何为元宝髻?原是将头发高盘于顶,远望其形端方典雅,犹如一只元宝,故得此名。只是,京兰生得一张小小的鹅蛋脸,顶着偌大的发髻,略显得不堪其重。
掌翠又取出一柄云凤纹金簪斜插入髻,对镜端详仍嫌寡淡,还要再加镂空金簪、金镶玉簪各一。
“且慢。”京兰见状赶忙止住,从妆匣中捡了一支式样简单的珠花簪递给掌翠:“用这支足矣。”
收拾停当后,京兰随掌翠赶往公主与驸马所在的藏馥苑。
***
昨夜匆匆入府,未及欣赏这府中的景致,眼下随掌翠一路九曲十八绕,京兰只觉所经之处无不精巧华美,令人目不暇接。
走上半个时辰,总算停在一处厅堂外,守门婢子入内通报,京兰便候在门外。
格栅门是开着的,门内用了一扇巨大的屏风隔绝,屏风薄如蝉翼,自然泛着一层润泽银光。定睛细看,那屏面竟是用金银丝线绣着孔雀开屏,缀以无数粒大小同一的小珍珠和贝壳,天家生活的奢侈可见一斑。
透过屏风,堂中景象尽收眼底。
一男一女正坐堂中,男子身着紫色菱纹罗锦袍,单手扶额,闭目斜倚在黄杨木太师椅上。女子内着黛青曳地长裙,外以霜白色牡丹暗纹长袄相搭,脚蹬月白色翘头履,平常装扮却难掩雍容之姿。遥遥望去,竟是极般配的一对璧人。
“请温氏进来吧。”
闻言,京兰暗暗提起一口气,牵裾入内。
行了十余步,隔着一丈开外,京兰躬身请安:“奴婢拜见公主、拜见驸马。”
“既已进了这道门,还是少些拘谨。”元馥公主抬手示意京兰起身答话,随口问道:“温氏,昨夜在府上住得可好?”
“回公主的话,奴婢一切安好。”
京兰保持低眉顺眼的姿态,只是答话时,余光瞄见那双月白翘头履旁,一双半旧的乌皮靴正暗暗以鞋尖点地,似是不耐。
元馥锐敏的目光飞快地从温氏面上掠过:这是她头回见到温氏,与之前在画像上看到的木讷美人虽有相似却判若两人,那股眉宇间的澄澈灵动,竟是分毫也未能绘出。
元馥柔声道:“温氏,你初来乍到,有什么不妥贴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说罢,元馥目光转向驸马:“驸马,要不今晚你去温氏房中留宿,如何?”
此言一出,京兰心下一紧,放在身侧的手无意识地紧握成拳。
站在公主身后的吴姑姑也急了,附在元馥耳边小声劝道:“公主,依着规矩,驸马爷即便新收了小妾,前三晚也得在您房中过夜才是。”
朝驸马福了福身,吴姑姑毕恭毕敬地解释道:“驸马爷,您莫怪老奴皮厚嘴笨,原本昨晚温氏就得在公主房里伺候着,公主怜她年纪小又新入府,不忍她在夜里苦捱守着,这才没有唤她过来侍奉。”
“这有何难,依着规矩便是。”
一道慵懒低沉的声音陡然响起,说话者正是一直缄口不言的驸马贺霁。
京兰偷眼看去,见贺霁从太师椅上起身,慢条斯理地踱到公主跟前,长身玉立,青丝半绾,甚是不凡。
贺霁生性乖戾多变,府中诸人是知道的。当下,吴姑姑噤了声,元馥噙着笑,听贺霁继续道:“府中一切事务,自然皆由公主做主。”
话虽恭敬谦卑,可他说话时双眼微眯,薄唇牵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笑意,令人难辨他话中真义。
元馥面不改色,朝吴姑姑颔了颔首,吴姑姑会意地接过了话头:“那从今晚起,便请温姨娘依规矩到公主房中伺候着,眼下就先回去歇着吧。”
京兰赶紧告退,速速退出了厅堂。
***
新妾前脚走,贺霁后脚立马就要出府,元馥斜睨了他一眼:“这温氏娟娟二八,貌婉心娴,是本宫千挑万选寻来的,驸马莫要再辜负本宫一片好意才是。”
贺霁转而回身,拱手笑道:“公主赏赐的佳人,为夫岂敢辜负。今日出外,必将这一桩美事与三五好友分享一二,以广颂公主之懿德。”
元馥亦拍手笑道:“好得很,驸马所言极是。”
吴姑姑眼看着两人明里暗里唇枪舌剑,暗自摇头不语。
***
出了厅堂,京兰缓缓吐出一口气,惊觉后背已是冷汗淋漓。
掌翠引着她又是一阵七绕八绕,京兰总算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儿。
“这处原是……倚兰居。”
仰面凝视院门上方那扇明显新题的匾额,京兰苦笑:“公主府可真大,今日若不是跟着掌翠姑娘,怕是走上一日也寻不着出路。”
京兰自幼不擅分辨方位,如今入了这莫大的公主府简直两眼一抹黑……更何况,从今往后,她能依靠的也只剩下自个儿了……
掌翠瞥了京兰一眼,兀自道:“公主府虽大,也不外乎前门楼、中门楼、前厅房、后厅房之布局。倚兰居地处府中的西北面,藏馥苑则位于东北面,只是中间隔了花园、莲池,分出甬路和十余条小径而已。姨娘初入府,寻不着路也是自然,倒也不必担忧。”
最末一句,京兰依稀听出了些许安慰,她抿嘴抬眸,一双明净杏眼直直看向掌翠,眼角眉梢是掩不住的笑意。
被她这般脉脉含情地盯着,一向冷若冰霜的掌翠心里有些发毛,暗忖:要不,我再多提点提点,就当是积福行善了?
京兰回到厢房,见昨夜贴在壁上的大红双喜字已被揭掉,殷红幔帐和喜字花烛也统统换成了日常之物,昨夜的喜乐欢庆似乎真是一场虚空。
强打的精神顿时松懈下来,京兰伏在床榻上——方才厅堂那一幕,真叫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表面风平浪静,背地里暗流涌动……观之公主与驸马之间,颇有点泾渭分明的意味,历来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怕就怕夹在这二人中间,自己里外不是人,一个不小心,就落得个小命呜呼的下场……
又细细回想了一遍方才掌翠告诫自己的“三条规矩”。
一则,公主府内表面虽以公主为尊,可那驸马出身也不遑多让,两人成婚时分别从宫中、府上带了各自的仆役家丁,两派人马并不对付,不可不分。
二则,公主身边的吴姑姑乃是公主乳母,又协同打理府中银钱事务,不可不敬。
三则,掌翠并未言明,只说公主为驸马选妾一事已在京中传为佳话,阖府上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京兰,不可不防。
这日子,才起了个头,怎就这般难熬!
京兰恨恨地抓起身边的织锦缎软枕,发着狠掐、挠、揪、捏使了个遍。
“姨娘,可曾听到什么动静?”掌翠叩门问道。
“无事无事,我只是,先学学,如何伺候人……”京兰强颜欢笑,银牙尽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