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江南春好,柳丝牵舫,镜湖开颜。
运河渡口,穿着华丽的小娘子们倚岸而立,引得四周男儿郎纷纷注目。
“琬姐姐,你当真要前往汴京啊。”
“听闻汴京城内富贵的很,琬娘,若你以后发达,可莫要忘了我们姊妹们啊……”
“琬姐姐,我们舍不得你怎么办啊……”
小娘子们音色幽啭,神色依依,便是冯琬,看着都着实怜惜。
只可惜——
“汴京乃祖上之家,合该回去看看,我听闻哪里繁华似锦,在哪里发展想来要比这里更轻松的多。”
冯琬拱手由衷感谢:“这些日子承蒙阿姊阿妹们照料,冯琬感激不尽,以后若有机会,一定回来看你们。”
她真诚道着,搭配上此时此景,离别之绪涌上心头,年龄最小的小娘子忍不住,竟是直接呜呜咽咽抽搭起来。
一时引得众人也禁不住红了眼眶。
冯琬看着,心中怅然之绪也涌升。
还是这些里面年龄稍大些的芸娘拭了拭眼角的眼泪,先一步缓和道:
“好了好了,琬娘自此归为良籍,前去汴京也可一展身手,这是好事,哭什么。”
它上前一步,握住冯琬的手,嘱咐道:
“我虽未曾去过汴京,可也曾听闻那处虽为繁荣,可宅地有限,赁屋之息尤高,你此次因脱籍,周身银钱几乎散尽,我入乐籍前在汴京还有个远房姨母,家住宝相寺东,若你实在无处可去,寻到这里想来也能宽宥你几日。”
音罢,递过去一枚玉簪和信封,
“此去经年,绵绵无期,琬娘,照顾好自己。”
冯琬看着,眸光微微晃动,心中一股暖意涌动着,它猛的伸手一一相拥一下。
身后开船的号角吹起,船工催促:“没上船的快点了啊,船马上要开了……”
“好了,快些去吧。”芸娘推推她。
冯琬压制住心中的不舍,才背好行囊,一步三回头的上了船身。
缆绳慢慢松落。
冯琬立在甲板上,岸上的风轻刮着,她凝望着那群相依相拥冲她挥别的小娘子们,心中暖意流畅,也禁不住伸手挥舞着冲她们告别。
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受到的第一份温暖。
前世身为社畜狗,加班熬夜奉献自己最后换来资本家的无情裁员,冯琬早已对这狗屁世界不抱任何希望,准备接受躺平,继承他老冯家的小餐馆。
没想到一睁眼,成了这秦淮河畔有名的乐妓行首。
一曲千金,一舞难求,达官贵人竞相追捧。
只可惜,原身的壳子里换成的冯琬,打小四肢僵硬,五音不全,让她做做饭还行,搞艺术,便只等着饿死街头吧。
所以,为了不穿帮,也为了生存,冯琬只能选择——脱籍。
这年头的乐妓分为两种,一种是官妓,被朝廷收编在册,由朝廷供养,专门为朝廷官员所服务,只讲究技艺精湛而不搞颜色的,另外一种则是私妓,包含大户人家所豢养的家妓,和市井里大众印象里的那种青楼女子。
原身是作为罪臣之后被编管入册的官妓,倘若想要脱籍,十分不易,必须得征得六品官员往上的提请允许。
适逢原身因在新上任的知州接风宴上,阴差阳错替他挨了一刀,又换成了冯琬这个一窍音律不通的芯子。
冯琬便借此求得恩令脱了籍,可纵然如此,也如芸娘所说,原身这些年来积攒的银钱,全散了个七七八八。
真是生活不易,冯琬叹气啊。
不过好歹是目的达成了,前去汴京谋生,也是她一早就想好的打算。
前世好歹在他们冯家餐馆耳濡目染的长大,继承了他们老冯家优良的基因,再加上前世的广告策划营销经验。
开个小饭馆,以此谋生,应该不成问题。
心中规划清晰,冯琬不舍的怅然情绪也明朗了些,她望着无尽的水平面,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总而言之,不管怎样,反正是——
汴京,我来了!
-
水路连走三天三夜,等从江宁府抵达汴京州桥渡口时,冯琬已经面呈菜色,宛如冷水里滚过的老狗。
下船干哕好一会儿,才缓过些劲来。
古代这水路,晕船星人实在伤不起啊。
冯琬叹息一口气,再度抬眼,入目琳琅,商楼林立,行贩不绝,吟叫百端。
她眸色渐渐清亮,心中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似激动似震惊,仿若一副历久弥新的画卷在眼前陡然展开,栩栩如生。
怪不得世人皆向往,当真是,好一个花花美景汴梁城啊!
冯琬深深吸了口气,连日的水路已是饥肠辘辘,当即寻了最近的一个食肆,点了份索饼,即后世的汤面,大口朵颐起来。
粗面索饼一碗八文,素菜为浇头,冯琬吃的酣畅淋漓,就是面条韧劲有些不足。
一碗下肚,扁饿的肚子此时被填满,冯琬付了钱,摸摸填的圆滚的肚皮,终于觉得自己又重新活过来了。
此时已近酉时,离天黑也不过几刻。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寻住的地方。
冯琬打听几个客栈,环境差不多的都约莫在一晚五十文左右,实在有些差的便宜点,可那地处偏僻环境吓人,冯琬独身一个人实在不敢住。
可五十文左右,以她此时周身银钱,撑到月余都尚且,可还有今后的吃喝以及要开店更多用钱的地方,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去芸娘所述的远房姨母哪里碰碰运气吧。
宝相寺在州桥以西,冯琬一路寻,一路也探了些此处物价和习俗。
胡饼三文钱一个,包子肉馅三文,素馅一文,都是辛苦钱挣不了什么利润但却是最吸引平民百姓的食物之一。
稍微贵点的便属于各种索饼,汤饼,馄饨馎饦,大约在六至八文钱,其余各种小吃数不胜数,什么旋煎羊、白肠、麻腐鸡皮等等诸如此类,但凡和肉相关的便要贵一些,羊肉最为贵,通常在二十五至三十文之间,余下的便便宜一点,也在十至二十文之间徘徊。
冯琬一边惊叹于此时的小吃种类繁多且味道也好,一边心中又暗自寻思,本以为她可以凭借后世的惊艳如何还养不成自己。
可如今看来,古人也甚为聪明,她一个拥有后世几千年记忆的人,未必能在这种内卷环境之中求得生存。
果然不论古今,老祖宗刻在血脉里的卷字永存啊。
难啊难。
还未实践,冯琬心中空前压力已经横生。
寻到芸娘远房姨母家时,天色已经暮色四合。
芸娘的远房姨母姓樊,冯琬暂称她为樊大娘。
樊大娘二婚嫁给刘老汉,家中一女一子,刘老汉平时靠挑担为生,长女跟随母亲做些针线活计偶尔挣几个银钱,幼子如今在酒楼当跑堂。
总得来说应是不错的,可生活看着仍旧拮据。
樊大娘听闻她诉说,待看到冯琬所带来的信物时脑中扒拉半晌终于也算想起记忆里这个外甥女。
她小时同她母亲最为要好,出嫁后还有些联系,后来老家一处遭了大水便再也没有联系,没想到这个远方甥女竟还存活于世,一时不免有些唏嘘。
“芸娘如今过的可还好?”她问了一嘴。
冯琬只道:“吃穿不愁。”余下也并未同她说过多,乐妓在本朝不论多好,仍属于贱籍,多为世人所瞧不起,冯琬不想芸娘平白又遭嫌弃。
樊大娘点点头,指了指自家的小院子,又说,“家中屋子也就这些,你想在汴京做些买卖,一时半会儿恐怕不行,若你能接受,便和家中长女一屋,每日我收取你借住费用十五文,若要在家里用食,一顿饭食额外收你五文钱。”
正常人没有人是圣母,都是普通的谋生人。
冯琬当然能接受,这种明明白白的算好账,可比欠人情要好的多,她也喜欢这样的敞亮,且和客栈相比,已经实惠至极,虽然和别人一个屋子,可上辈子又不是没有合租过。
只要刘家长女不是个矫情做作的主,她一般都可以接受。
况且按照面相来看,冯琬也不认为刘家这个小娘子难搞。
是以冯琬痛快的答应,一下先预定了两个月,付了两个月的借助费。
樊大娘也痛快的给她收拾了床铺。
刘家长女名唤刘慧,比冯琬要大上两岁,刚满双十年华,因为小时生病导致左脚有些坡,是以到了说亲年龄迟迟遇不上合适的。
如冯琬所瞧人一样,刘慧脾气性格很是温婉,和樊大娘简直是两个极端,许是随了刘老汉吧。
夜里,冯琬洗了手脚爬上床,照顾刘慧腿脚不便睡在里头。
刘慧也净了面,见她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忍不住轻笑一下。
冯琬扭头看她一眼,看她用粗布巾子擦了擦手,也莫名笑了,问:“慧姐姐你笑什么?”
刘慧摇摇头,慢慢渡过去也上了床。
平躺着,冯琬听见刘慧的声音,“琬娘,你一个人从江宁府而来啊,江宁府好看吗?”
“好看,”冯琬闭着眼睛回她,此时沾了床,这几日水路劳顿的疲惫升起,脑子睡意已浓,但还是回着道,“但比不上汴京繁华。”
“是吗?可是我没出去过,也不知道江宁府是什么样的。”刘慧的声音充满向往。
心中也对冯琬这一个敢独自便前来汴京的小娘子充满钦佩,半晌不听回音,她低头,才发觉小娘子不知何时早已经滚进里头睡香了。
刘慧无奈莞尔。
纸窗内的蜡烛摇摇晃晃被吹灭,伴着夜晚蟋蟀虫鸣,小院子也逐渐陷入梦境。
运河渡口,穿着华丽的小娘子们倚岸而立,引得四周男儿郎纷纷注目。
“琬姐姐,你当真要前往汴京啊。”
“听闻汴京城内富贵的很,琬娘,若你以后发达,可莫要忘了我们姊妹们啊……”
“琬姐姐,我们舍不得你怎么办啊……”
小娘子们音色幽啭,神色依依,便是冯琬,看着都着实怜惜。
只可惜——
“汴京乃祖上之家,合该回去看看,我听闻哪里繁华似锦,在哪里发展想来要比这里更轻松的多。”
冯琬拱手由衷感谢:“这些日子承蒙阿姊阿妹们照料,冯琬感激不尽,以后若有机会,一定回来看你们。”
她真诚道着,搭配上此时此景,离别之绪涌上心头,年龄最小的小娘子忍不住,竟是直接呜呜咽咽抽搭起来。
一时引得众人也禁不住红了眼眶。
冯琬看着,心中怅然之绪也涌升。
还是这些里面年龄稍大些的芸娘拭了拭眼角的眼泪,先一步缓和道:
“好了好了,琬娘自此归为良籍,前去汴京也可一展身手,这是好事,哭什么。”
它上前一步,握住冯琬的手,嘱咐道:
“我虽未曾去过汴京,可也曾听闻那处虽为繁荣,可宅地有限,赁屋之息尤高,你此次因脱籍,周身银钱几乎散尽,我入乐籍前在汴京还有个远房姨母,家住宝相寺东,若你实在无处可去,寻到这里想来也能宽宥你几日。”
音罢,递过去一枚玉簪和信封,
“此去经年,绵绵无期,琬娘,照顾好自己。”
冯琬看着,眸光微微晃动,心中一股暖意涌动着,它猛的伸手一一相拥一下。
身后开船的号角吹起,船工催促:“没上船的快点了啊,船马上要开了……”
“好了,快些去吧。”芸娘推推她。
冯琬压制住心中的不舍,才背好行囊,一步三回头的上了船身。
缆绳慢慢松落。
冯琬立在甲板上,岸上的风轻刮着,她凝望着那群相依相拥冲她挥别的小娘子们,心中暖意流畅,也禁不住伸手挥舞着冲她们告别。
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受到的第一份温暖。
前世身为社畜狗,加班熬夜奉献自己最后换来资本家的无情裁员,冯琬早已对这狗屁世界不抱任何希望,准备接受躺平,继承他老冯家的小餐馆。
没想到一睁眼,成了这秦淮河畔有名的乐妓行首。
一曲千金,一舞难求,达官贵人竞相追捧。
只可惜,原身的壳子里换成的冯琬,打小四肢僵硬,五音不全,让她做做饭还行,搞艺术,便只等着饿死街头吧。
所以,为了不穿帮,也为了生存,冯琬只能选择——脱籍。
这年头的乐妓分为两种,一种是官妓,被朝廷收编在册,由朝廷供养,专门为朝廷官员所服务,只讲究技艺精湛而不搞颜色的,另外一种则是私妓,包含大户人家所豢养的家妓,和市井里大众印象里的那种青楼女子。
原身是作为罪臣之后被编管入册的官妓,倘若想要脱籍,十分不易,必须得征得六品官员往上的提请允许。
适逢原身因在新上任的知州接风宴上,阴差阳错替他挨了一刀,又换成了冯琬这个一窍音律不通的芯子。
冯琬便借此求得恩令脱了籍,可纵然如此,也如芸娘所说,原身这些年来积攒的银钱,全散了个七七八八。
真是生活不易,冯琬叹气啊。
不过好歹是目的达成了,前去汴京谋生,也是她一早就想好的打算。
前世好歹在他们冯家餐馆耳濡目染的长大,继承了他们老冯家优良的基因,再加上前世的广告策划营销经验。
开个小饭馆,以此谋生,应该不成问题。
心中规划清晰,冯琬不舍的怅然情绪也明朗了些,她望着无尽的水平面,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总而言之,不管怎样,反正是——
汴京,我来了!
-
水路连走三天三夜,等从江宁府抵达汴京州桥渡口时,冯琬已经面呈菜色,宛如冷水里滚过的老狗。
下船干哕好一会儿,才缓过些劲来。
古代这水路,晕船星人实在伤不起啊。
冯琬叹息一口气,再度抬眼,入目琳琅,商楼林立,行贩不绝,吟叫百端。
她眸色渐渐清亮,心中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似激动似震惊,仿若一副历久弥新的画卷在眼前陡然展开,栩栩如生。
怪不得世人皆向往,当真是,好一个花花美景汴梁城啊!
冯琬深深吸了口气,连日的水路已是饥肠辘辘,当即寻了最近的一个食肆,点了份索饼,即后世的汤面,大口朵颐起来。
粗面索饼一碗八文,素菜为浇头,冯琬吃的酣畅淋漓,就是面条韧劲有些不足。
一碗下肚,扁饿的肚子此时被填满,冯琬付了钱,摸摸填的圆滚的肚皮,终于觉得自己又重新活过来了。
此时已近酉时,离天黑也不过几刻。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寻住的地方。
冯琬打听几个客栈,环境差不多的都约莫在一晚五十文左右,实在有些差的便宜点,可那地处偏僻环境吓人,冯琬独身一个人实在不敢住。
可五十文左右,以她此时周身银钱,撑到月余都尚且,可还有今后的吃喝以及要开店更多用钱的地方,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去芸娘所述的远房姨母哪里碰碰运气吧。
宝相寺在州桥以西,冯琬一路寻,一路也探了些此处物价和习俗。
胡饼三文钱一个,包子肉馅三文,素馅一文,都是辛苦钱挣不了什么利润但却是最吸引平民百姓的食物之一。
稍微贵点的便属于各种索饼,汤饼,馄饨馎饦,大约在六至八文钱,其余各种小吃数不胜数,什么旋煎羊、白肠、麻腐鸡皮等等诸如此类,但凡和肉相关的便要贵一些,羊肉最为贵,通常在二十五至三十文之间,余下的便便宜一点,也在十至二十文之间徘徊。
冯琬一边惊叹于此时的小吃种类繁多且味道也好,一边心中又暗自寻思,本以为她可以凭借后世的惊艳如何还养不成自己。
可如今看来,古人也甚为聪明,她一个拥有后世几千年记忆的人,未必能在这种内卷环境之中求得生存。
果然不论古今,老祖宗刻在血脉里的卷字永存啊。
难啊难。
还未实践,冯琬心中空前压力已经横生。
寻到芸娘远房姨母家时,天色已经暮色四合。
芸娘的远房姨母姓樊,冯琬暂称她为樊大娘。
樊大娘二婚嫁给刘老汉,家中一女一子,刘老汉平时靠挑担为生,长女跟随母亲做些针线活计偶尔挣几个银钱,幼子如今在酒楼当跑堂。
总得来说应是不错的,可生活看着仍旧拮据。
樊大娘听闻她诉说,待看到冯琬所带来的信物时脑中扒拉半晌终于也算想起记忆里这个外甥女。
她小时同她母亲最为要好,出嫁后还有些联系,后来老家一处遭了大水便再也没有联系,没想到这个远方甥女竟还存活于世,一时不免有些唏嘘。
“芸娘如今过的可还好?”她问了一嘴。
冯琬只道:“吃穿不愁。”余下也并未同她说过多,乐妓在本朝不论多好,仍属于贱籍,多为世人所瞧不起,冯琬不想芸娘平白又遭嫌弃。
樊大娘点点头,指了指自家的小院子,又说,“家中屋子也就这些,你想在汴京做些买卖,一时半会儿恐怕不行,若你能接受,便和家中长女一屋,每日我收取你借住费用十五文,若要在家里用食,一顿饭食额外收你五文钱。”
正常人没有人是圣母,都是普通的谋生人。
冯琬当然能接受,这种明明白白的算好账,可比欠人情要好的多,她也喜欢这样的敞亮,且和客栈相比,已经实惠至极,虽然和别人一个屋子,可上辈子又不是没有合租过。
只要刘家长女不是个矫情做作的主,她一般都可以接受。
况且按照面相来看,冯琬也不认为刘家这个小娘子难搞。
是以冯琬痛快的答应,一下先预定了两个月,付了两个月的借助费。
樊大娘也痛快的给她收拾了床铺。
刘家长女名唤刘慧,比冯琬要大上两岁,刚满双十年华,因为小时生病导致左脚有些坡,是以到了说亲年龄迟迟遇不上合适的。
如冯琬所瞧人一样,刘慧脾气性格很是温婉,和樊大娘简直是两个极端,许是随了刘老汉吧。
夜里,冯琬洗了手脚爬上床,照顾刘慧腿脚不便睡在里头。
刘慧也净了面,见她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忍不住轻笑一下。
冯琬扭头看她一眼,看她用粗布巾子擦了擦手,也莫名笑了,问:“慧姐姐你笑什么?”
刘慧摇摇头,慢慢渡过去也上了床。
平躺着,冯琬听见刘慧的声音,“琬娘,你一个人从江宁府而来啊,江宁府好看吗?”
“好看,”冯琬闭着眼睛回她,此时沾了床,这几日水路劳顿的疲惫升起,脑子睡意已浓,但还是回着道,“但比不上汴京繁华。”
“是吗?可是我没出去过,也不知道江宁府是什么样的。”刘慧的声音充满向往。
心中也对冯琬这一个敢独自便前来汴京的小娘子充满钦佩,半晌不听回音,她低头,才发觉小娘子不知何时早已经滚进里头睡香了。
刘慧无奈莞尔。
纸窗内的蜡烛摇摇晃晃被吹灭,伴着夜晚蟋蟀虫鸣,小院子也逐渐陷入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