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浮云阁里谭昌正左手拉着贤婿,右手抱住老友,喝得面红耳赤,醉醺醺的,桌上一锅红汤还沸腾着。
谭昌飘飘然吹着牛,见自家女儿出现在门口,整个人吓得酒醒了。
李平意第一时间站起认错并撇清责任:“是爹硬要拽着我来的,说老友邀请,要喝个痛快,这辣锅子是爹馋了,非要点。”
“……”
前一刻还在夸着贤婿,这会就被卖了。
张掌柜还云里雾里:“怎么谭老板吃不得辣?”
“张掌柜见笑了,我爹肠胃不好一吃辣就不舒服,只是这人不爱惜自个的身体,我这个做女儿的再担心,都没法子。”
谭昌这老头在外面素爱端着面子,谭妆宜也不在这会落他脸面,只是吩咐小二将辣锅子撤去,换了桌新菜上来。
“张掌柜不会介意吧?”,菜上完了,谭妆宜才笑着问。
张掌柜人精似的,饶是懂了谭昌是个受女儿管的,但话不能说出来啊,他满是羡慕地说道:“作为生意人,我可就喜欢谭小东家这性子,有主见有魄力,待人接物落落大方的,要是我家英英啊能学得一点,我也就不用这么愁咯。”
谭昌见过他家的小姑娘,当即驳道:“英英挺好的啊,多乖巧啊,我都求不来这样的女儿。”
谭妆宜盈盈笑着:“原来爹是想要个乖巧些的,阿宜虽不是这个性子,但也懂孝道,明日便给爹相看一门继室回来,也好早些再要一两个乖巧懂事的儿女来承欢膝下。”
谭昌老脸涨红,急忙补救道:“爹也并非这般想的,这不是宽慰宽慰老友嘛。”
“是吗?我还当爹不满意我呢。”,谭妆宜很是失落地说着。
“哪里的话啊,谭老板平时同我们这些人聚会,可是经常把你夸在嘴边,生意上有你帮扶,府里大小事务打理得也好,自己也有不少产业经营,这能力谁家女儿都比不上。”,张掌柜跟着捧起来,不过说的倒是真话。
谭妆宜办的红薯工坊与府城多家酒楼有合作,赚了不少银子,跟着时节推出来的一些新奇吃食也很得心,每每都能赚上一笔,如今的谭家怕是大部分生意都交给她打理了。
这女子自己立起来了,能撑着家业,才不至于叫人欺负了去。
张掌柜摸着自个几缕稀疏的胡子,打趣道:“英英在家老问她娘吃没吃过桂花蜜,她娘买了桂花糕回去给她,吃了又说不对,问了许久才说是从谭家姐姐那听来的,我便同她说,想吃就自己去找谭家姐姐,她犹豫到现在都没出这个门。”
“怎么不让张夫人陪着过府来找我,英英胆子小,想来不敢独自出门的。”
那会在薛府提桂花蜜的事,也是为了让英英与自己多说两句话,哄着人才说的,没想到这姑娘倒惦记上桂花蜜的味道了。
张掌柜:“内人忙着酒楼里的事,哪来的空闲啊。”
谭妆宜道:“左右冬日闲着也无事,张掌柜若不介意,明日我过府去找英英玩便是。”
目的达成了,张掌柜举起酒杯,高兴得大笑:“那可说好了啊,明日你来,她娘炸糖角子,正好能尝尝。”
“那我可有口福了。”
这厢同老友畅聊喝酒,又解决了紧要的事,张掌柜拍拍溜圆的酒肚,站起身道:“我酒楼那晚些要面试一位账房,这吃好了我可就先走了啊。”
谭昌忧愁地拍拍他,挺着同款酒肚:“有事就先回吧,下次再请你喝酒啊。”
俩老哥互相送着出了浮云阁,站在楼梯口那,张掌柜压低声音说:“下次来喝酒可别喊我了,你家姑娘忒厉害,那眉毛一压,笑眯眯地同我客客气气讲话,我听得浑身发怵。”
谭昌登时推开他,不复哥俩好的模样:“走你吧,咱做生意这么多年了,一点义气都不讲!”
“反正以后你们家的产业都是你姑娘的,我提前同她一头也没毛病。”,张掌柜撂撂袖子,施施然往楼梯下去了。
谭昌咬牙,转身瞅瞅浮云阁那扇门都觉得脑壳疼,做了许久心里建设两条腿才迈得开。
“谭伯。”
一道斯斯文文的声从身后响起,谭昌转头去看,惊讶地挑了下眉。
喊他的正是祝家文君,容貌出色,气质斐然,一身斓衫清正如风,头戴士子帷帽,两条素色的飘带直直垂至身前,外面还披着一件缝了狐狸毛的大氅。
祝文君拱手行了礼:“倒不想在此处碰到了谭伯,也是有缘。”
谭昌点点头,观他带着俩书童,便关怀道:“可是来参加诗文会?”
祝文君昂首:“正是,谭伯这是自己来用食?若不嫌弃可与晚辈一桌,左右那诗文会也不急,且让士子先语也无妨。”
“倒不是自己,文君若是不介意,就同我们到一处雅间用个食吧,你既自称晚辈,想来也还认我这个世伯,他乡遇故知,当请你吃顿饭。”
祝文君坦荡磊落,倒也不推辞,温声笑道:“那晚辈便不客气了。”
领着人回浮云阁,门刚一推开就瞧见谭妆宜没个一点端庄温婉的样,跳着起来去拧李平意的耳朵,嘴还凶巴巴的说教着。
祝文君本能地捂住自个耳朵。
家丑都让外人瞧了去,谭昌重重咳嗽了一声:“对自己夫君动手这像什么样子,没个为人妻子的样!”
谭妆宜闻声望去,看见门口几人,唰地收回手,埋怨道:“爹,你带着祝大哥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偶然遇上的,提前说甚么?”,邀人坐下,谭昌语重心长地对着女婿说:“她性子霸道了些,你平日里也要多管教管教,总是这样可助长了她的气势。”
李平意不以为然,吩咐小二上壶新茶:“夫妻相处,一方强势,另一方便要懂得示弱些,否则都是要强的,整日吵吵嚷嚷,还怎么过日子。”
“李兄能有此觉悟,祝某佩服,想必也是读过圣人之道的。”,祝文君苦读圣贤书,最是佩服性情豁达之人,听得这番话,只觉那诗文会去不去都无所谓了。
夫妻同心是为小家和,读书科举是为兴国邦,家和方能国盛,二者虽殊途却同道,亦有彼此成就之意。
此番言论令祝文君醍醐灌顶,抓着李平意的肩膀,大有要高谈阔论一番的架势。
谭妆宜把自家相公拽离书呆子,“文君哥哥想必是来参加诗文会的,那会上文人士子众多,所谈论的话题应是更加高雅,李郎一介武夫,哪里懂什么圣人觉悟。”
“不该啊,我观李兄眉目清明,双眸锐利,几次见面言谈举止大方,怎会只是个武夫。”,祝文君摇摇头,坐回去。
“也罢,不说这些了。”,祝文君很快释怀,以茶代酒敬了谭昌一杯。
桌上席宴动了些,谭妆宜原想让小二重新上一桌菜,祝文君却阻止了,他也不拘小节,吃得开怀,期间还小酌了几杯府城有名的米酿酒。
酒意微酣之际,雅间外头守着的书童进来了,说诗文会上许多秀才都在找祝文君,这会也该去露个面了。
不成想这书呆子在河中府的士子圈里还挺有名气。
谭妆宜看他也不似大醉,但总归眼神是有些飘忽的,这两位书童都是十一二岁的,万一祝文君绊个脚什么的也扶不住,好歹是一位秀才,失了仪态就不好了。
“相公,你扶着祝大哥去三楼吧,也好叫他莫半路绊了脚。”
“嗯”,李平意起身虚扶住祝文君的一边胳膊,让小书童抱着大氅跟在后面。
三楼与二楼的装潢大有不同,是一处宽阔之地,矮桌对列,四面设了窗能看到府城热闹的街道,从高处看去倒有另一番滋味。
李平意扶着祝文君在靠窗的矮桌旁坐好,也不急着走,站着抱手看了一会好风景,只是未料过于出挑的身高引得那帮醉诗的秀才注意。
其中便有一位秀才站出来,以折扇挡脸,厉声喝道:“诗文会乃风雅之宴,非士子文人不得入,你一区区贱籍商户,粗鄙不堪,岂有资格进来!”
“梁兄慎言,刚才看那人扶着祝兄进来的,料想是家中车夫。”
“甚么车夫,此人我见过,他是谭家布庄老板的女婿,一个大字不识的武夫而已,且品行不端,我劝尔等莫要靠他太近,免得沾染了俗气。”
“你是谁?”,李平意冷脸打量这书生,觉得有些眼熟。
“你不识得我?!”,书生恼羞成怒。
有人很快替他回了,“这是同知府的三公子,秀才功名。”
李平意恍然大悟,没忍住笑了下:“原来是你啊,豁了两颗门牙的秀才,难怪讲话都遮住嘴巴。”
这话正戳中梁升观的眼珠子,他面色一阵铁青,怒怒瞪着,似要活剐了对方一样。
“梁兄这是要对我友人做什么?”,不知何时祝文君晃醒了那点酒意,怡然站起身,目光带笑,朝众人作了一揖,“李兄是我家世伯之婿,诸位若是觉得这诗文会他人一步都踏入不得,那祝某与友人同走便是。”
一书生劝道:“祝兄何必如此,刚才梁兄是言辞过激了,但说得不假,今日诗文会宴请的是秀才学子,他……这商籍婿,着实不合适。”
“我又不稀得待在这地,就你们这等品行还想考到京都去。”,李平意啧了一声,抬脚便蹬碎了离梁升观最近的那方桌案,末了扔下两铜板,意思十分明显。
梁升观被吓得大步后退,没留意身后的桌案一下便被绊倒了,折扇一脱手,他那光秃秃的门牙便显在众人眼前。
一时鸦雀无声。
梁升观面红耳赤,捂着嘴大斥道:“竖子狂妄!敢咒我等读书人科举不第,其心之恶毒令人不齿!”
李平意连个眼神都没给他,把玩着腰间相思刀的刀柄,环视一圈觉得都没有能打的,几不可闻地哼了一声,方才离去。
谭昌飘飘然吹着牛,见自家女儿出现在门口,整个人吓得酒醒了。
李平意第一时间站起认错并撇清责任:“是爹硬要拽着我来的,说老友邀请,要喝个痛快,这辣锅子是爹馋了,非要点。”
“……”
前一刻还在夸着贤婿,这会就被卖了。
张掌柜还云里雾里:“怎么谭老板吃不得辣?”
“张掌柜见笑了,我爹肠胃不好一吃辣就不舒服,只是这人不爱惜自个的身体,我这个做女儿的再担心,都没法子。”
谭昌这老头在外面素爱端着面子,谭妆宜也不在这会落他脸面,只是吩咐小二将辣锅子撤去,换了桌新菜上来。
“张掌柜不会介意吧?”,菜上完了,谭妆宜才笑着问。
张掌柜人精似的,饶是懂了谭昌是个受女儿管的,但话不能说出来啊,他满是羡慕地说道:“作为生意人,我可就喜欢谭小东家这性子,有主见有魄力,待人接物落落大方的,要是我家英英啊能学得一点,我也就不用这么愁咯。”
谭昌见过他家的小姑娘,当即驳道:“英英挺好的啊,多乖巧啊,我都求不来这样的女儿。”
谭妆宜盈盈笑着:“原来爹是想要个乖巧些的,阿宜虽不是这个性子,但也懂孝道,明日便给爹相看一门继室回来,也好早些再要一两个乖巧懂事的儿女来承欢膝下。”
谭昌老脸涨红,急忙补救道:“爹也并非这般想的,这不是宽慰宽慰老友嘛。”
“是吗?我还当爹不满意我呢。”,谭妆宜很是失落地说着。
“哪里的话啊,谭老板平时同我们这些人聚会,可是经常把你夸在嘴边,生意上有你帮扶,府里大小事务打理得也好,自己也有不少产业经营,这能力谁家女儿都比不上。”,张掌柜跟着捧起来,不过说的倒是真话。
谭妆宜办的红薯工坊与府城多家酒楼有合作,赚了不少银子,跟着时节推出来的一些新奇吃食也很得心,每每都能赚上一笔,如今的谭家怕是大部分生意都交给她打理了。
这女子自己立起来了,能撑着家业,才不至于叫人欺负了去。
张掌柜摸着自个几缕稀疏的胡子,打趣道:“英英在家老问她娘吃没吃过桂花蜜,她娘买了桂花糕回去给她,吃了又说不对,问了许久才说是从谭家姐姐那听来的,我便同她说,想吃就自己去找谭家姐姐,她犹豫到现在都没出这个门。”
“怎么不让张夫人陪着过府来找我,英英胆子小,想来不敢独自出门的。”
那会在薛府提桂花蜜的事,也是为了让英英与自己多说两句话,哄着人才说的,没想到这姑娘倒惦记上桂花蜜的味道了。
张掌柜:“内人忙着酒楼里的事,哪来的空闲啊。”
谭妆宜道:“左右冬日闲着也无事,张掌柜若不介意,明日我过府去找英英玩便是。”
目的达成了,张掌柜举起酒杯,高兴得大笑:“那可说好了啊,明日你来,她娘炸糖角子,正好能尝尝。”
“那我可有口福了。”
这厢同老友畅聊喝酒,又解决了紧要的事,张掌柜拍拍溜圆的酒肚,站起身道:“我酒楼那晚些要面试一位账房,这吃好了我可就先走了啊。”
谭昌忧愁地拍拍他,挺着同款酒肚:“有事就先回吧,下次再请你喝酒啊。”
俩老哥互相送着出了浮云阁,站在楼梯口那,张掌柜压低声音说:“下次来喝酒可别喊我了,你家姑娘忒厉害,那眉毛一压,笑眯眯地同我客客气气讲话,我听得浑身发怵。”
谭昌登时推开他,不复哥俩好的模样:“走你吧,咱做生意这么多年了,一点义气都不讲!”
“反正以后你们家的产业都是你姑娘的,我提前同她一头也没毛病。”,张掌柜撂撂袖子,施施然往楼梯下去了。
谭昌咬牙,转身瞅瞅浮云阁那扇门都觉得脑壳疼,做了许久心里建设两条腿才迈得开。
“谭伯。”
一道斯斯文文的声从身后响起,谭昌转头去看,惊讶地挑了下眉。
喊他的正是祝家文君,容貌出色,气质斐然,一身斓衫清正如风,头戴士子帷帽,两条素色的飘带直直垂至身前,外面还披着一件缝了狐狸毛的大氅。
祝文君拱手行了礼:“倒不想在此处碰到了谭伯,也是有缘。”
谭昌点点头,观他带着俩书童,便关怀道:“可是来参加诗文会?”
祝文君昂首:“正是,谭伯这是自己来用食?若不嫌弃可与晚辈一桌,左右那诗文会也不急,且让士子先语也无妨。”
“倒不是自己,文君若是不介意,就同我们到一处雅间用个食吧,你既自称晚辈,想来也还认我这个世伯,他乡遇故知,当请你吃顿饭。”
祝文君坦荡磊落,倒也不推辞,温声笑道:“那晚辈便不客气了。”
领着人回浮云阁,门刚一推开就瞧见谭妆宜没个一点端庄温婉的样,跳着起来去拧李平意的耳朵,嘴还凶巴巴的说教着。
祝文君本能地捂住自个耳朵。
家丑都让外人瞧了去,谭昌重重咳嗽了一声:“对自己夫君动手这像什么样子,没个为人妻子的样!”
谭妆宜闻声望去,看见门口几人,唰地收回手,埋怨道:“爹,你带着祝大哥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偶然遇上的,提前说甚么?”,邀人坐下,谭昌语重心长地对着女婿说:“她性子霸道了些,你平日里也要多管教管教,总是这样可助长了她的气势。”
李平意不以为然,吩咐小二上壶新茶:“夫妻相处,一方强势,另一方便要懂得示弱些,否则都是要强的,整日吵吵嚷嚷,还怎么过日子。”
“李兄能有此觉悟,祝某佩服,想必也是读过圣人之道的。”,祝文君苦读圣贤书,最是佩服性情豁达之人,听得这番话,只觉那诗文会去不去都无所谓了。
夫妻同心是为小家和,读书科举是为兴国邦,家和方能国盛,二者虽殊途却同道,亦有彼此成就之意。
此番言论令祝文君醍醐灌顶,抓着李平意的肩膀,大有要高谈阔论一番的架势。
谭妆宜把自家相公拽离书呆子,“文君哥哥想必是来参加诗文会的,那会上文人士子众多,所谈论的话题应是更加高雅,李郎一介武夫,哪里懂什么圣人觉悟。”
“不该啊,我观李兄眉目清明,双眸锐利,几次见面言谈举止大方,怎会只是个武夫。”,祝文君摇摇头,坐回去。
“也罢,不说这些了。”,祝文君很快释怀,以茶代酒敬了谭昌一杯。
桌上席宴动了些,谭妆宜原想让小二重新上一桌菜,祝文君却阻止了,他也不拘小节,吃得开怀,期间还小酌了几杯府城有名的米酿酒。
酒意微酣之际,雅间外头守着的书童进来了,说诗文会上许多秀才都在找祝文君,这会也该去露个面了。
不成想这书呆子在河中府的士子圈里还挺有名气。
谭妆宜看他也不似大醉,但总归眼神是有些飘忽的,这两位书童都是十一二岁的,万一祝文君绊个脚什么的也扶不住,好歹是一位秀才,失了仪态就不好了。
“相公,你扶着祝大哥去三楼吧,也好叫他莫半路绊了脚。”
“嗯”,李平意起身虚扶住祝文君的一边胳膊,让小书童抱着大氅跟在后面。
三楼与二楼的装潢大有不同,是一处宽阔之地,矮桌对列,四面设了窗能看到府城热闹的街道,从高处看去倒有另一番滋味。
李平意扶着祝文君在靠窗的矮桌旁坐好,也不急着走,站着抱手看了一会好风景,只是未料过于出挑的身高引得那帮醉诗的秀才注意。
其中便有一位秀才站出来,以折扇挡脸,厉声喝道:“诗文会乃风雅之宴,非士子文人不得入,你一区区贱籍商户,粗鄙不堪,岂有资格进来!”
“梁兄慎言,刚才看那人扶着祝兄进来的,料想是家中车夫。”
“甚么车夫,此人我见过,他是谭家布庄老板的女婿,一个大字不识的武夫而已,且品行不端,我劝尔等莫要靠他太近,免得沾染了俗气。”
“你是谁?”,李平意冷脸打量这书生,觉得有些眼熟。
“你不识得我?!”,书生恼羞成怒。
有人很快替他回了,“这是同知府的三公子,秀才功名。”
李平意恍然大悟,没忍住笑了下:“原来是你啊,豁了两颗门牙的秀才,难怪讲话都遮住嘴巴。”
这话正戳中梁升观的眼珠子,他面色一阵铁青,怒怒瞪着,似要活剐了对方一样。
“梁兄这是要对我友人做什么?”,不知何时祝文君晃醒了那点酒意,怡然站起身,目光带笑,朝众人作了一揖,“李兄是我家世伯之婿,诸位若是觉得这诗文会他人一步都踏入不得,那祝某与友人同走便是。”
一书生劝道:“祝兄何必如此,刚才梁兄是言辞过激了,但说得不假,今日诗文会宴请的是秀才学子,他……这商籍婿,着实不合适。”
“我又不稀得待在这地,就你们这等品行还想考到京都去。”,李平意啧了一声,抬脚便蹬碎了离梁升观最近的那方桌案,末了扔下两铜板,意思十分明显。
梁升观被吓得大步后退,没留意身后的桌案一下便被绊倒了,折扇一脱手,他那光秃秃的门牙便显在众人眼前。
一时鸦雀无声。
梁升观面红耳赤,捂着嘴大斥道:“竖子狂妄!敢咒我等读书人科举不第,其心之恶毒令人不齿!”
李平意连个眼神都没给他,把玩着腰间相思刀的刀柄,环视一圈觉得都没有能打的,几不可闻地哼了一声,方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