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厅里,寿宴还在继续。
季徒大概是来了兴致,多喝了几杯。他年事已高,酒量虽好,却也抵不住酒劲,被人扶到偏房里休息去了。
陆觉应酬了一会儿宾客,便走到后园里,看见陆堇抒正站在廊下拨弄梨花灯笼的流苏。
“堇儿。”
陆堇抒回了回神,便一路小跑到父亲面前,“爹。”
陆觉笑着拍了拍她的头,叹道,“孩子,不要怪爹爹没有提前告诉你。爹今日特意邀请各大江湖名流,让这件事公之于众,不是没有道理的。你是个聪明孩子,当今天下乱象生变,风云莫测,这季家南留庄,将来或许是你的避难之所。”
“爹爹,我明白。可是,现在会不会太早了一点?那季家公子,我并不认识。”
陆觉淡淡道:“那孩子我见过,人很不错,在这一届季家子孙中是最出色的。听说他近几年在太行山拜师学艺,也是许久未见了。他若是来了,你们还可以相看相看。”
陆堇抒:“……”
……
已经过了正午,宾客稀稀拉拉的,散去了一大半。
陆堇抒从走廊回屋,忽然看见后园里站着一个戴着斗笠的老翁,古怪地背对着她。
“老伯,您这是怎么了?”陆堇抒上前问道。
那老翁转过身来,陆堇抒呼吸一滞,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他脸上有一道狰狞的刀疤,从眼角直划到下颌,嵌入深深的皱纹。任谁看了,都会不由自主地退避。
“老朽不识,小姑娘可否带路?”老翁的声音有几分沙哑,像被岁月侵蚀所磨平的棱角。
陆堇抒点了点头。
这位老伯虽然看上去有几分凶相,眉宇间还是温和慈祥的。况且能到父亲的府上来做客,或许是什么江湖上的高人。
陆堇抒领着他绕出后园,轻声问道,“老伯可是要从此处走,不妨叫了人过来送您?”
老翁笑了笑,“我一个人来,自然是一个人走。”
陆堇抒看着老翁几步转出了月牙门,等追出门口,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了。
真是个奇怪的人。
当陆堇抒再次回到后园时,一个黄色的人影风风火火扑进了她的怀里。
“陆姐姐!”
陆堇抒连忙松开身前的人,定睛一看,嘴角扬起了弧度,“湉儿?”
“陆姐姐,刚才人多,我都没有和你说上话,这会儿阿翁去休息了,我才有机会来找你。几年不见,你过得怎么样?”季湉是季家的嫡孙女,比陆堇抒还要小两岁。她穿着鹅黄色的襦裙,罩一件银色的坎肩,乖巧非常。
“我自然是过得好。你呢?”
“自从几年前阿翁病好后,就从天宿山搬回南留庄了,我每日也不得不拘束些,出去游玩的机会也少了许多。不过阿翁待我是真心好,今日你也见到他了,看来他对你这个孙媳妇还挺满意的。”
季湉突然觉得自己说到了重点,“呀,你马上就要成为我的嫂嫂了!”
陆堇抒尴尬地笑了笑,“那你跟我说说,你哥哥是个怎样的人?”
“我哥哥可是江南第一才俊,多少女孩子都喜欢他呢!陆姐姐,我觉得你嫁过去之后,也一定会喜欢我哥哥的。”季湉冒起了星星眼。
陆堇抒从盘子里拿起一块糕饼,听她滔滔不绝道,“哥哥当年骑着白马从青石桥上走过,岸边的女孩子就像狼盯着肉一样看着他,从他身上掉下的一片落叶,都有女孩子去抢……”
“不过啊,最近你可能见不到他。他上太行山拜云通真人为师,勤修武艺,不能随便下山的。”季湉咬着酥脆的糕饼嗫喏道。
“堇儿!”
陆夫人神色匆匆地进了后园,看见陆堇抒和季湉坐在亭子里吃糕点,登时松了一口气。
“怎么了,娘?”
“没事,你们没事就好。”陆夫人的神色宽慰了许多,陆觉忽然走进来,一把揽住了她。
这些年国风开放,两个小丫头倒是不见怪。
“我刚刚看见他了……”陆夫人皱着眉头说道。陆觉温柔地抚摸她的头,细声安慰道,“别怕。”
陆堇抒看着父母的温暖景象,觉得如果日后与那位公子能如此,似乎也没什么了。
……
季家的人用过晚饭后才离去,其他宾客早散了。
夜凉如水,陆玉堂正坐在书房里看书,窗前却陡然吹过一阵凉风。
他走上前去合窗,低头却看见陆堇抒没精打采地蹲在窗下。
“小堇,你有事?”
从小到大,妹妹有什么心事就会窝在他的窗子外面,有时候能呆一晚上。
“哥哥。”
屋内烛火明灭,夜风吹过,灯影斑驳闪烁。
“你还没有娶妻,爹爹怎么就着急把我嫁出去了呢。”
陆玉堂今年二十有二,在未婚男子里面算是年纪大的,不过他似乎并不着急。
“父亲自然是有他的考量。小堇,你也明白,乱世之中,女儿家总是不容易的,父亲一定希望你能过得更好。”
陆堇抒点了点头,又道,“哥哥,你那几本策论可还在?”
“你不会又想……算了,最近新进了几本,都拿出来让你尝个鲜儿。”陆玉堂到书架上拾了几本书来,全是关于当下时政的评书。
“江都大雪四日,为何粮仓满收?”
“江都的粮产并不依赖本地,平日与姑苏、湖州往来甚多,可等到冬日湖面结冰,粮食是运不过来的。故而有大量的库存,每次立冬前会有专门的粮官前去二地采购,以保江都之需。”
……
这样的策论只是兄妹俩平日里的游戏。有一个大文豪的爹爹,多少会耳濡目染,甚至于整日浸泡在书香里。
不远处,陆家夫妇二人欣慰地看着眼前的场景,悄悄合上了窗。
……
第二日,陆堇抒起了个大早,便换上男装去听鹂馆听评书了。
今日听鹂馆围了很多人,说书先生倒也来的早,行当都已经摆上了台面。
“今日,老朽来给大家讲一讲那江湖上的事。”
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话说,那太宗皇帝一个失足掉进了水里,身边却一个人也没有。那日,扬子江涛声震天,巨浪翻滚,情势可凶险得很!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说书先生瞪圆了眼睛,表情十分夸张。
“一个足有八尺高的男人赤着膀子,以喷薄之势跃入了江中!”
“那人游得比鱼儿还快,在大浪之中穿梭自如,一下就把太宗皇帝托了起来!”
众人打了个哈哈,觉得不可思议。
说书先生却没有理会,“太宗皇帝上岸后,全身湿透,可抬头却发现那个人不见了!”
陆堇抒吃了些盘子里的瓜子,倒是饶有兴致地听着。
“各位可知,那人是谁?”说书先生挑眉道。
有人起哄,“莫不是浪里白条?”
“哈哈哈……”
说书先生摇着扇子悠悠道,“这个故事大家或许不熟悉,但若说起那英雄泪红颜的故事,我想你们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难道是辜九先生?”
说书先生扬起嘴角,“正是。”
辜九是几十年前江湖上的大人物了。传闻中,此人武功盖世,无人匹敌,在江湖上创建了白道组织钟泽宫。钟泽宫原本形势大好,几乎称霸了整个武林,而辜九却在四十岁的时候突然宣布退出,江湖一片愕然。
传说他在风尘之地邂逅了自己心爱的女子,没想到最后那位美人却染上恶疾,不治身亡。
后来民间就将此事编为话本,在说书先生口中广泛流传。过了须臾几十年,如今他又被写到了别的话本上,赋予新的角色,可谓是英雄多面。
……
快到中午的时候,陆堇抒才走出听鹂馆。
听鹂馆临靠穿城而过的月渡河,处在繁华的闹市,离城南的陆家有些远。
随行的小厮到后院去牵马车,陆堇抒便一个人在桥头等着。
此刻临近正午,桥上没有人。
一片雪白的花瓣拂过她的眼前,静静地飘落在河面上。
她抬起头。
三月烟霞,抚州十里长街,开满了十里的晚山茶。暖风袭来,卷起一层层雪色的波涛,像满城飞絮,悠悠涤荡至天际。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
这是个约摸二十岁的青年。他身量极为高挑,穿着淡褐色的菱纹风肩长衣,内衬暗红色紧袖,腰间及肩口嵌着玄色衣边,正负手缓缓而来。
日影斜上,映出清朗俊逸的面容,眉宇间风华流转,蕴着若有若无的深沉。而那双眼,幽邃而清澈,藏匿着一抹深不见底的乌蓝。
陆堇抒眨了眨眼睛,那抹异色却又消失不见。
是异族人?不对,他明明生着汉人的面孔。
擦肩而过的时候,陆堇抒赶紧收回了目光。她的心里有一点点不自在,仿佛羽毛触过了心间。
“姑娘,你怎么了?”
小厮牵了马车出来,见陆堇抒怔在月渡桥头,两边一看,却没什么人。
陆堇抒回了回神,“没事,我们走吧。”
季徒大概是来了兴致,多喝了几杯。他年事已高,酒量虽好,却也抵不住酒劲,被人扶到偏房里休息去了。
陆觉应酬了一会儿宾客,便走到后园里,看见陆堇抒正站在廊下拨弄梨花灯笼的流苏。
“堇儿。”
陆堇抒回了回神,便一路小跑到父亲面前,“爹。”
陆觉笑着拍了拍她的头,叹道,“孩子,不要怪爹爹没有提前告诉你。爹今日特意邀请各大江湖名流,让这件事公之于众,不是没有道理的。你是个聪明孩子,当今天下乱象生变,风云莫测,这季家南留庄,将来或许是你的避难之所。”
“爹爹,我明白。可是,现在会不会太早了一点?那季家公子,我并不认识。”
陆觉淡淡道:“那孩子我见过,人很不错,在这一届季家子孙中是最出色的。听说他近几年在太行山拜师学艺,也是许久未见了。他若是来了,你们还可以相看相看。”
陆堇抒:“……”
……
已经过了正午,宾客稀稀拉拉的,散去了一大半。
陆堇抒从走廊回屋,忽然看见后园里站着一个戴着斗笠的老翁,古怪地背对着她。
“老伯,您这是怎么了?”陆堇抒上前问道。
那老翁转过身来,陆堇抒呼吸一滞,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他脸上有一道狰狞的刀疤,从眼角直划到下颌,嵌入深深的皱纹。任谁看了,都会不由自主地退避。
“老朽不识,小姑娘可否带路?”老翁的声音有几分沙哑,像被岁月侵蚀所磨平的棱角。
陆堇抒点了点头。
这位老伯虽然看上去有几分凶相,眉宇间还是温和慈祥的。况且能到父亲的府上来做客,或许是什么江湖上的高人。
陆堇抒领着他绕出后园,轻声问道,“老伯可是要从此处走,不妨叫了人过来送您?”
老翁笑了笑,“我一个人来,自然是一个人走。”
陆堇抒看着老翁几步转出了月牙门,等追出门口,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了。
真是个奇怪的人。
当陆堇抒再次回到后园时,一个黄色的人影风风火火扑进了她的怀里。
“陆姐姐!”
陆堇抒连忙松开身前的人,定睛一看,嘴角扬起了弧度,“湉儿?”
“陆姐姐,刚才人多,我都没有和你说上话,这会儿阿翁去休息了,我才有机会来找你。几年不见,你过得怎么样?”季湉是季家的嫡孙女,比陆堇抒还要小两岁。她穿着鹅黄色的襦裙,罩一件银色的坎肩,乖巧非常。
“我自然是过得好。你呢?”
“自从几年前阿翁病好后,就从天宿山搬回南留庄了,我每日也不得不拘束些,出去游玩的机会也少了许多。不过阿翁待我是真心好,今日你也见到他了,看来他对你这个孙媳妇还挺满意的。”
季湉突然觉得自己说到了重点,“呀,你马上就要成为我的嫂嫂了!”
陆堇抒尴尬地笑了笑,“那你跟我说说,你哥哥是个怎样的人?”
“我哥哥可是江南第一才俊,多少女孩子都喜欢他呢!陆姐姐,我觉得你嫁过去之后,也一定会喜欢我哥哥的。”季湉冒起了星星眼。
陆堇抒从盘子里拿起一块糕饼,听她滔滔不绝道,“哥哥当年骑着白马从青石桥上走过,岸边的女孩子就像狼盯着肉一样看着他,从他身上掉下的一片落叶,都有女孩子去抢……”
“不过啊,最近你可能见不到他。他上太行山拜云通真人为师,勤修武艺,不能随便下山的。”季湉咬着酥脆的糕饼嗫喏道。
“堇儿!”
陆夫人神色匆匆地进了后园,看见陆堇抒和季湉坐在亭子里吃糕点,登时松了一口气。
“怎么了,娘?”
“没事,你们没事就好。”陆夫人的神色宽慰了许多,陆觉忽然走进来,一把揽住了她。
这些年国风开放,两个小丫头倒是不见怪。
“我刚刚看见他了……”陆夫人皱着眉头说道。陆觉温柔地抚摸她的头,细声安慰道,“别怕。”
陆堇抒看着父母的温暖景象,觉得如果日后与那位公子能如此,似乎也没什么了。
……
季家的人用过晚饭后才离去,其他宾客早散了。
夜凉如水,陆玉堂正坐在书房里看书,窗前却陡然吹过一阵凉风。
他走上前去合窗,低头却看见陆堇抒没精打采地蹲在窗下。
“小堇,你有事?”
从小到大,妹妹有什么心事就会窝在他的窗子外面,有时候能呆一晚上。
“哥哥。”
屋内烛火明灭,夜风吹过,灯影斑驳闪烁。
“你还没有娶妻,爹爹怎么就着急把我嫁出去了呢。”
陆玉堂今年二十有二,在未婚男子里面算是年纪大的,不过他似乎并不着急。
“父亲自然是有他的考量。小堇,你也明白,乱世之中,女儿家总是不容易的,父亲一定希望你能过得更好。”
陆堇抒点了点头,又道,“哥哥,你那几本策论可还在?”
“你不会又想……算了,最近新进了几本,都拿出来让你尝个鲜儿。”陆玉堂到书架上拾了几本书来,全是关于当下时政的评书。
“江都大雪四日,为何粮仓满收?”
“江都的粮产并不依赖本地,平日与姑苏、湖州往来甚多,可等到冬日湖面结冰,粮食是运不过来的。故而有大量的库存,每次立冬前会有专门的粮官前去二地采购,以保江都之需。”
……
这样的策论只是兄妹俩平日里的游戏。有一个大文豪的爹爹,多少会耳濡目染,甚至于整日浸泡在书香里。
不远处,陆家夫妇二人欣慰地看着眼前的场景,悄悄合上了窗。
……
第二日,陆堇抒起了个大早,便换上男装去听鹂馆听评书了。
今日听鹂馆围了很多人,说书先生倒也来的早,行当都已经摆上了台面。
“今日,老朽来给大家讲一讲那江湖上的事。”
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话说,那太宗皇帝一个失足掉进了水里,身边却一个人也没有。那日,扬子江涛声震天,巨浪翻滚,情势可凶险得很!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说书先生瞪圆了眼睛,表情十分夸张。
“一个足有八尺高的男人赤着膀子,以喷薄之势跃入了江中!”
“那人游得比鱼儿还快,在大浪之中穿梭自如,一下就把太宗皇帝托了起来!”
众人打了个哈哈,觉得不可思议。
说书先生却没有理会,“太宗皇帝上岸后,全身湿透,可抬头却发现那个人不见了!”
陆堇抒吃了些盘子里的瓜子,倒是饶有兴致地听着。
“各位可知,那人是谁?”说书先生挑眉道。
有人起哄,“莫不是浪里白条?”
“哈哈哈……”
说书先生摇着扇子悠悠道,“这个故事大家或许不熟悉,但若说起那英雄泪红颜的故事,我想你们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难道是辜九先生?”
说书先生扬起嘴角,“正是。”
辜九是几十年前江湖上的大人物了。传闻中,此人武功盖世,无人匹敌,在江湖上创建了白道组织钟泽宫。钟泽宫原本形势大好,几乎称霸了整个武林,而辜九却在四十岁的时候突然宣布退出,江湖一片愕然。
传说他在风尘之地邂逅了自己心爱的女子,没想到最后那位美人却染上恶疾,不治身亡。
后来民间就将此事编为话本,在说书先生口中广泛流传。过了须臾几十年,如今他又被写到了别的话本上,赋予新的角色,可谓是英雄多面。
……
快到中午的时候,陆堇抒才走出听鹂馆。
听鹂馆临靠穿城而过的月渡河,处在繁华的闹市,离城南的陆家有些远。
随行的小厮到后院去牵马车,陆堇抒便一个人在桥头等着。
此刻临近正午,桥上没有人。
一片雪白的花瓣拂过她的眼前,静静地飘落在河面上。
她抬起头。
三月烟霞,抚州十里长街,开满了十里的晚山茶。暖风袭来,卷起一层层雪色的波涛,像满城飞絮,悠悠涤荡至天际。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
这是个约摸二十岁的青年。他身量极为高挑,穿着淡褐色的菱纹风肩长衣,内衬暗红色紧袖,腰间及肩口嵌着玄色衣边,正负手缓缓而来。
日影斜上,映出清朗俊逸的面容,眉宇间风华流转,蕴着若有若无的深沉。而那双眼,幽邃而清澈,藏匿着一抹深不见底的乌蓝。
陆堇抒眨了眨眼睛,那抹异色却又消失不见。
是异族人?不对,他明明生着汉人的面孔。
擦肩而过的时候,陆堇抒赶紧收回了目光。她的心里有一点点不自在,仿佛羽毛触过了心间。
“姑娘,你怎么了?”
小厮牵了马车出来,见陆堇抒怔在月渡桥头,两边一看,却没什么人。
陆堇抒回了回神,“没事,我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