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月阴县公立中学。”
于青槐缓慢地将校徽上的字体读出来,然后回撤身体陷入思考。
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是以前的老高中吗?1949应该是学校建校时间,但为什么是月阴县而不是乐阴县呢?
写错了吗?应该不会,这可是校徽,这么大的失误就算发生了也会立即改回来。
思考了一瞬,再次抬眼时发现女鬼不知何时又退了回去,离她很远,于青槐有些奇怪,但没有在意,承诺道:“我已经知道了,高考结束后会帮你调查,现在,我要回去睡觉了,你不要再跟着我。”
说完,于青槐就转身离开,女鬼果然没有跟上来,她一路轻松而顺利地回到寝室。
再次躺到床上,心脏后知后觉地害怕,几乎要跳出胸膛,这不是她第一次跟鬼交流,但却是第一次跟对自己怀有恶意的厉鬼交流。
以前村里老人刚死,或者头七回来,于青槐有时会在路上遇见,发现自己可以看到它们,这些老人就会上前跟自己交流,有时只是说一些闲话,有时也会托自己给亲人带几句话。
她可以看见鬼,在村里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但没有人因此厌恶排斥她,于家在暮归村是大姓,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姓于,走在村里路上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她的亲戚,再加上她爷爷一辈在村里颇有威信...
更何况对于鬼神,迷信的村民大多保持着敬畏的态度,因此绝不会也不敢欺辱她。
最近遇到的鬼似乎变多变厉害了,也许她真该到道观里求一求,或者到寺庙拜一拜了,于青槐在心里想着,纷杂的想法在脑海里回荡,不一会儿,强烈的睡意涌上心头,眼皮变得沉重,渐渐地,她终于睡着了。
早上六点二十分,高三统一起床铃在校园上空响起,204宿舍的八位女生同时掀起被子从床上坐起来,有的先整理床铺,有的先洗漱,还有两个开始打扫卫生,寝室里洗漱台只有两个,这样时间刚好错开,谁也不耽误。
往常高三起床时间是五点二十,临近高考要调整作息才强制改到六点二十,为避免一些人早起影响其他人,学校强制规定起床铃响起前谁都不准下床。
但老师只规定六点二十前不准下床,没说不准穿衣服,所以女孩儿们都早早醒来穿好衣服只待六点二十立即下床。
于青槐是先收拾床铺再洗漱,从宿舍出来时是06:26,仅用时六分钟,然而楼梯上早已开始堵车,从一楼一直堵到四楼,每个缝隙都乌泱乌泱站满了人。
宿舍06:30开门,每天高三宿舍的学生都会早早在门前等待,只为早到教室半分钟,在等待的时间里,女孩们也不会浪费,所有人都捧着小小的英语单词本或者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开始背诵,宛如在教室,于青槐也不例外。
乐阴县很穷,非常穷,全国百穷县排行前列,所在省人均收入全国倒数,省内所在市人均收入全省倒数,市内所在县人均收入全市倒数,反正就是倒数中的倒数的倒数。
于青槐记得上中学时,老师曾让统计留守家庭人数,那时候还没有考虑过学生尊严问题,采用公开站立的方式计数,于青槐记得清清楚楚,当老师询问班内有多少留守儿童时,有超过一半的人都站了起来。
于青槐没有站起来,她是剩下的一半,然而剩下一半的学生就有多幸福吗,不,她们只比站起来的学生好一点,她们是“半”留守家庭,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常年外出,一年只回家一到两次,一次过年,一次秋收。
过年回来十天左右,秋收回来五到六天,但大部分孩子一年中与父亲相处的时间绝不会超过十五天,因为秋收时她们大概率在寄宿学校上学,不能回家。
在这样地方长大的孩子,要么烂成泥进入工厂,要么拼了命地读书。
于青槐读书还算有天分,进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乐阴县第一高级中学,进入这所高中,是她十七年的人生里最令父母骄傲的事情。
人群开始动了,宿管阿姨准时将门打开,楼梯上的人开始流动,于青槐被裹挟在人群中缓慢移动。
在挤出狭小的宿舍楼前,人群的移动速度像是蜗牛,然而出了寝室,每个人都化身飞毛腿,速度快到如一阵风,眨眼时间就不见了。
于青槐从小体虚,跑步体测每次都是倒数,她感受着一阵又一阵风从身旁经过,看到晨曦阳光从灯火通明的高三教学楼与综合楼之间穿过来,直直刺入她的眼睛。
六点三十四分,于青槐和同桌几乎同时到达教室,从宿舍楼跑到教学楼,再从一楼爬到四楼,用时四分钟,这是一个并不优秀的数字,因为已经有超过一大半的同学开始站在座位上背书了。
以往五点二十起床时,来到教室先是五十分钟左右的自由背诵时间,然后是四十分钟的一节语文或英语早读,早读下课后吃早饭,时间在十五分钟左右,然后开始上午前的背诵,大概是半个小时。
上午四节课,午休两个小时,但没有一个人会选择睡这么长时间,与其说是午休,不如说是数学刷题时间,大部分人会选择做一个半小时的题,然后睡半个小时,于青槐通常睡十五分钟。
即使做到如此,她也不是对自己要求最严的,好几人整个午休都不会睡觉。
下午同样四节课,吃完晚饭半个小时背诵,晚上三节晚自习,最后一节晚自习下课后半个小时讨论时间,22:15,高三所有人才能离开教学楼。
另外上午第二节下课要跑操,四百米的广场上绕着跑四圈,跑完宣誓做广播体操,下午第二节下课做另一套广播体操,晚自习第二节做眼保健操或诗词朗读,在这样紧凑能将人逼疯的时间安排下,居然还有一些精力旺盛的同学会在晚自习第二节下课自行绕着校园跑步,于青槐实在难以理解,她只会趁着大课间跑到食堂买宵夜,然后边吃边慢吞吞走回教室。
起床时间被改到六点二十后,晨读时间只剩半个小时,一眨眼功夫就到了,早自习下课铃刚响,所有人冲出教室,从教学楼到食堂是浩浩荡荡的人流,每天,这里的学生都在进行百米冲刺。
这样枯燥,比监狱还要艰难的日子,于青槐已经过了三年。
但今天有所不同,每有一节课过去,班上同学脸上的期待与激动就多上一分,她们已经在学校待了四个星期没有回家,今天下午第二节下课,她们会有一天半的假期,可以在家待两个晚上。
枯燥无味的生活过得既快又慢,黑板左上角挂着的高考倒计时又翻了一页,今天距离高考还有16天。
到了如今老师早已不再授课,所有时间都交给学生自由复习,但主课老师会坐在教室走廊外等待学生上前询问,高三教学楼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班主任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在学校,年级主任每天在教学楼转十几圈才罢休。
将近九十人的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书页翻动与笔尖在试卷上摩挲的声音,统一的青白色校服,教室外有任何响动都不可以抬头。
将近放学时,班主任走了进来,拍着手掌示意所有学生抬头,这是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假期,班主任要进行特别嘱咐,在家不要乱吃东西、不要做危险的运动、回家时不要让家长骑电动车横穿马路等等。
班主任在上面认真讲着,下面虽然没有人说话,但明显有些躁动,许多人已经收拾好书包,随时准备冲出门外,于青槐也有些心不在焉,但不是因为放假。
“好了,放学。”班主任宣布。
“哦——”短暂的呼唤后,不到半分钟时间,九十人的教室只剩下四五位动作稍慢的同学,于青槐身在其中。
她收拾书包的动作不快不慢,眼神总无意间朝后门外瞟,她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想看到还是不想看到。
已经看到那么多次,早该习惯了。
提着一个很轻没有装多少东西的手提包,于青槐从后门走出去,一只脚刚跨过门槛,一道急速坠落的身影在她的眼睛里停留一瞬,接着是沉闷的、身体与水泥地板沉重撞击的声音。
有人跳楼了,但没有任何人发出尖叫。
看到这一幕的于青槐也没有探出栏杆去观望,每次放假回家的时间,顶楼都会出现一个身穿蓝白校服的女孩儿从顶楼一跃而下,从搬到这栋教学楼开始,于青槐已经目睹了她的无数次死亡。
为什么偏偏在放假的时间呢?
她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也怨恨过这个学姐给她带来更大的压力。
跳楼,她的脑海中偶尔也会闪过这个想法,好在她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有一对很爱自己的父母,自杀的想法因此能够一闪而过,不会停留。
熬过去就好了,马上就熬过去了,于青槐告诉自己。
下到一楼楼梯口时,不可避免地会看到那位学姐,她的身体畸形扭曲着,身下一大摊血液,红白脑浆从破了洞的脑子中流出,眼球爆凸,死死盯着教学楼环绕的四角天空。
于青槐缓慢地将校徽上的字体读出来,然后回撤身体陷入思考。
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是以前的老高中吗?1949应该是学校建校时间,但为什么是月阴县而不是乐阴县呢?
写错了吗?应该不会,这可是校徽,这么大的失误就算发生了也会立即改回来。
思考了一瞬,再次抬眼时发现女鬼不知何时又退了回去,离她很远,于青槐有些奇怪,但没有在意,承诺道:“我已经知道了,高考结束后会帮你调查,现在,我要回去睡觉了,你不要再跟着我。”
说完,于青槐就转身离开,女鬼果然没有跟上来,她一路轻松而顺利地回到寝室。
再次躺到床上,心脏后知后觉地害怕,几乎要跳出胸膛,这不是她第一次跟鬼交流,但却是第一次跟对自己怀有恶意的厉鬼交流。
以前村里老人刚死,或者头七回来,于青槐有时会在路上遇见,发现自己可以看到它们,这些老人就会上前跟自己交流,有时只是说一些闲话,有时也会托自己给亲人带几句话。
她可以看见鬼,在村里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但没有人因此厌恶排斥她,于家在暮归村是大姓,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姓于,走在村里路上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她的亲戚,再加上她爷爷一辈在村里颇有威信...
更何况对于鬼神,迷信的村民大多保持着敬畏的态度,因此绝不会也不敢欺辱她。
最近遇到的鬼似乎变多变厉害了,也许她真该到道观里求一求,或者到寺庙拜一拜了,于青槐在心里想着,纷杂的想法在脑海里回荡,不一会儿,强烈的睡意涌上心头,眼皮变得沉重,渐渐地,她终于睡着了。
早上六点二十分,高三统一起床铃在校园上空响起,204宿舍的八位女生同时掀起被子从床上坐起来,有的先整理床铺,有的先洗漱,还有两个开始打扫卫生,寝室里洗漱台只有两个,这样时间刚好错开,谁也不耽误。
往常高三起床时间是五点二十,临近高考要调整作息才强制改到六点二十,为避免一些人早起影响其他人,学校强制规定起床铃响起前谁都不准下床。
但老师只规定六点二十前不准下床,没说不准穿衣服,所以女孩儿们都早早醒来穿好衣服只待六点二十立即下床。
于青槐是先收拾床铺再洗漱,从宿舍出来时是06:26,仅用时六分钟,然而楼梯上早已开始堵车,从一楼一直堵到四楼,每个缝隙都乌泱乌泱站满了人。
宿舍06:30开门,每天高三宿舍的学生都会早早在门前等待,只为早到教室半分钟,在等待的时间里,女孩们也不会浪费,所有人都捧着小小的英语单词本或者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开始背诵,宛如在教室,于青槐也不例外。
乐阴县很穷,非常穷,全国百穷县排行前列,所在省人均收入全国倒数,省内所在市人均收入全省倒数,市内所在县人均收入全市倒数,反正就是倒数中的倒数的倒数。
于青槐记得上中学时,老师曾让统计留守家庭人数,那时候还没有考虑过学生尊严问题,采用公开站立的方式计数,于青槐记得清清楚楚,当老师询问班内有多少留守儿童时,有超过一半的人都站了起来。
于青槐没有站起来,她是剩下的一半,然而剩下一半的学生就有多幸福吗,不,她们只比站起来的学生好一点,她们是“半”留守家庭,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常年外出,一年只回家一到两次,一次过年,一次秋收。
过年回来十天左右,秋收回来五到六天,但大部分孩子一年中与父亲相处的时间绝不会超过十五天,因为秋收时她们大概率在寄宿学校上学,不能回家。
在这样地方长大的孩子,要么烂成泥进入工厂,要么拼了命地读书。
于青槐读书还算有天分,进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乐阴县第一高级中学,进入这所高中,是她十七年的人生里最令父母骄傲的事情。
人群开始动了,宿管阿姨准时将门打开,楼梯上的人开始流动,于青槐被裹挟在人群中缓慢移动。
在挤出狭小的宿舍楼前,人群的移动速度像是蜗牛,然而出了寝室,每个人都化身飞毛腿,速度快到如一阵风,眨眼时间就不见了。
于青槐从小体虚,跑步体测每次都是倒数,她感受着一阵又一阵风从身旁经过,看到晨曦阳光从灯火通明的高三教学楼与综合楼之间穿过来,直直刺入她的眼睛。
六点三十四分,于青槐和同桌几乎同时到达教室,从宿舍楼跑到教学楼,再从一楼爬到四楼,用时四分钟,这是一个并不优秀的数字,因为已经有超过一大半的同学开始站在座位上背书了。
以往五点二十起床时,来到教室先是五十分钟左右的自由背诵时间,然后是四十分钟的一节语文或英语早读,早读下课后吃早饭,时间在十五分钟左右,然后开始上午前的背诵,大概是半个小时。
上午四节课,午休两个小时,但没有一个人会选择睡这么长时间,与其说是午休,不如说是数学刷题时间,大部分人会选择做一个半小时的题,然后睡半个小时,于青槐通常睡十五分钟。
即使做到如此,她也不是对自己要求最严的,好几人整个午休都不会睡觉。
下午同样四节课,吃完晚饭半个小时背诵,晚上三节晚自习,最后一节晚自习下课后半个小时讨论时间,22:15,高三所有人才能离开教学楼。
另外上午第二节下课要跑操,四百米的广场上绕着跑四圈,跑完宣誓做广播体操,下午第二节下课做另一套广播体操,晚自习第二节做眼保健操或诗词朗读,在这样紧凑能将人逼疯的时间安排下,居然还有一些精力旺盛的同学会在晚自习第二节下课自行绕着校园跑步,于青槐实在难以理解,她只会趁着大课间跑到食堂买宵夜,然后边吃边慢吞吞走回教室。
起床时间被改到六点二十后,晨读时间只剩半个小时,一眨眼功夫就到了,早自习下课铃刚响,所有人冲出教室,从教学楼到食堂是浩浩荡荡的人流,每天,这里的学生都在进行百米冲刺。
这样枯燥,比监狱还要艰难的日子,于青槐已经过了三年。
但今天有所不同,每有一节课过去,班上同学脸上的期待与激动就多上一分,她们已经在学校待了四个星期没有回家,今天下午第二节下课,她们会有一天半的假期,可以在家待两个晚上。
枯燥无味的生活过得既快又慢,黑板左上角挂着的高考倒计时又翻了一页,今天距离高考还有16天。
到了如今老师早已不再授课,所有时间都交给学生自由复习,但主课老师会坐在教室走廊外等待学生上前询问,高三教学楼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班主任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在学校,年级主任每天在教学楼转十几圈才罢休。
将近九十人的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书页翻动与笔尖在试卷上摩挲的声音,统一的青白色校服,教室外有任何响动都不可以抬头。
将近放学时,班主任走了进来,拍着手掌示意所有学生抬头,这是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假期,班主任要进行特别嘱咐,在家不要乱吃东西、不要做危险的运动、回家时不要让家长骑电动车横穿马路等等。
班主任在上面认真讲着,下面虽然没有人说话,但明显有些躁动,许多人已经收拾好书包,随时准备冲出门外,于青槐也有些心不在焉,但不是因为放假。
“好了,放学。”班主任宣布。
“哦——”短暂的呼唤后,不到半分钟时间,九十人的教室只剩下四五位动作稍慢的同学,于青槐身在其中。
她收拾书包的动作不快不慢,眼神总无意间朝后门外瞟,她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想看到还是不想看到。
已经看到那么多次,早该习惯了。
提着一个很轻没有装多少东西的手提包,于青槐从后门走出去,一只脚刚跨过门槛,一道急速坠落的身影在她的眼睛里停留一瞬,接着是沉闷的、身体与水泥地板沉重撞击的声音。
有人跳楼了,但没有任何人发出尖叫。
看到这一幕的于青槐也没有探出栏杆去观望,每次放假回家的时间,顶楼都会出现一个身穿蓝白校服的女孩儿从顶楼一跃而下,从搬到这栋教学楼开始,于青槐已经目睹了她的无数次死亡。
为什么偏偏在放假的时间呢?
她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也怨恨过这个学姐给她带来更大的压力。
跳楼,她的脑海中偶尔也会闪过这个想法,好在她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有一对很爱自己的父母,自杀的想法因此能够一闪而过,不会停留。
熬过去就好了,马上就熬过去了,于青槐告诉自己。
下到一楼楼梯口时,不可避免地会看到那位学姐,她的身体畸形扭曲着,身下一大摊血液,红白脑浆从破了洞的脑子中流出,眼球爆凸,死死盯着教学楼环绕的四角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