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回答,鬼影也没有从黑暗中飘出来。
于青槐在等待有些紧张,但心中的疑问更加强烈,于是她试探地向前一步,可刚抬起脚还未落下,她感觉到眼前一花,黑暗中的那团身影消失了。
什么情况?她忙上前几步,果然看到那里空无一物,但心中直觉那里刚才一定有东西存在。
三爷爷既然来了,为什么却不理她?
在空寂的庭院中站了一会儿,于青槐带着更多的疑问回到房间,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总觉得心里很慌,听说三爷爷死后感觉就更加强烈。
也许,她只是预感到了三爷爷的死亡才觉得心慌,一定是这样,不然就找不到其他原因了。
于青槐躺在床上强迫自己闭着眼睛入睡。
第二天一早,母亲就把她喊了起来,今天她们不在家里做饭,到三爷爷家里吃,父亲要跪在灵堂守孝,母亲要帮忙做席,她虽然什么都不用做,但该到场还得到场。
三爷爷家在村里最繁华的那条大路上,道路两旁一共六户家庭,两家开了饭馆,三家开了超市,唯一没有做生意的就是三爷爷一家。
于青槐跟着父母走路过去,刚到就看见乌泱泱带着白孝的人群,附近道路停了几长排的汽车,席面准备的桌子几乎将道路全堵住了。
进了庭院,白色灵堂下已跪满了人,父亲进去后立即戴上白色孝帽跪下,而于青槐与母亲手中也被人塞了一块白色孝布。
母亲进入厨房后,只剩下与青槐一人茫然地站在庭院,看着周围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在门口进进出出,全是于家一脉的后人。
她记得某次吃饭时父亲曾提起过,她爷爷那时候,家里还是地主,暮归村在附近一带是大村,人口众多,土地富饶,村里有三家地主,每家地主手中都有几百亩良田。
这三家地主分别是于姓、白姓与金姓。
于家听说是祖上出了一个探花郎,当了大官,可惜清朝末家主染上了大烟,为此不惜变卖良田,后面就落寞到成一个村庄的地主。
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地主怎么说也是富贵人家,可惜时代变了,遇上打地主,三家在建国后都沦为普通人家甚至人人喊打了。
她的父亲姓于,母亲姓白,在以前是强强联合,那时却是没人要的凑在了一起,好在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感情,在一起不是出于无奈而是情投意合。
再说回她三爷爷,她亲爷爷死得早,排行第四,前面大爷爷和二爷爷听都没听说过,估计早死了,或者离开了暮归村,总之三爷爷是目前于家话语权最大的那一位,凡婚丧嫁娶、分家分田皆要令他知晓放话。
村长和村书记遇到什么难缠的事情也要来找他商量,三爷爷为人公正,很少参与别人家的事情,也从不故意为难谁,在村里风评很好,因此今天来参加葬礼的人特别多。
于青槐不是三爷爷的直系血脉,因此不用守灵,今天到这里只负责吃席,在庭院站了一会儿,为避免挡住别人的路,她就随意找了个席面桌子坐下开始发呆。
“嘿,这位姑娘,我问你个事儿。”
突然,耳边蹦出来一道清朗的少年声音,她仰头看过去,只见身边不知何时过来一个看着年龄和她差不多大男孩儿,皮肤白皙,眼睛很大,笑起来脸上出现一对酒窝,很像她三婶子家...养的那条大白狗。
于青槐上下打量他两眼,这人穿的衣服倒是很正常,普通的白色T恤与天蓝色短裤,只是手腕戴着许多串珠子,腰上铃铃铛铛挂着杂乱的配饰,一个破旧的帆布袋、一个小巧的黑色酒葫芦、一柄铜钱串成的长剑,看着非常奇怪。
这人...是来招摇撞骗的吗?
她微不可察地皱一下眉,不过还是和善地回:“你要问什么?”
“...哦,我想问这里是于和风于三爷的家吗?”那男孩儿慢吞吞地问。
“你是?”于青槐目光询问。
“我师父跟于三爷是旧交,他托我把一件东西亲手交给于三爷。”
于青槐看他两眼,见他目光清朗不似说谎,三爷爷的交情也的确广泛,认识很多奇奇怪怪的人,于是认真道:
“他已经去世了,这里就是他的葬礼。”
“啊?抱,抱歉。”商云耀震惊,随后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太好,又连忙道歉。
“没事。”于青槐轻轻摇头,“三爷爷的家人在屋里,你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把人叫一个出来。”
“不用了,师父说必须亲自把东西交到于三爷手中。”商云耀扭头看向灵堂,目光直直看向灵堂供桌那张黑白遗照,神色微沉。
出门下山前,他曾问过师父,这么多年了,如果人死了或者找不到怎么办?
师父的回答很玄乎,像是在隐藏什么秘密,他说,那就是天意。
现在想来,师父应该也预料到这样的情况了吧,所以,师父为什么非要他下山?为什么不准他下山后再回去呢?
于青槐奇怪地看着这人,人已经死了,怎么亲手交?
感受到背后女孩儿的视线,商云耀收回目光,没有直接走,而是问:“于三爷是怎么去世的?”
这个问题不算什么隐私,来到这里参加葬礼的几乎都知道,因此于青槐也没有藏着,淡淡道:“淹死的,下雨时在树林坟地放羊,不小心摔倒跌在了水坑里。”
“坟地...”
听见这声低喃,于青槐骤然抬眼,目光如炬,视线再次落在他腰间挂着的铜钱剑与手腕上的珠串上,这些珠串多为红木、核桃、青玉、铜钱组成,不仅如此,她还看见了一个微型八卦盘,明显是道家配饰。
对于这些东西,于青槐并不陌生,暮归村大多数人包括她的母亲都迷信,婚丧嫁娶都要找神婆算良辰吉日,堂屋要供奉先祖与财神,每月初一十五要到坟地烧香,还保留着叫魂之类的民俗。
她记得小时候某天,她的母亲慌慌张张地拉着她到处找人,说她被吓丢了魂,其他村民一听都如临大敌,立即让母亲带着她到村口老槐树下叫魂。
当时于青槐只觉得莫名其妙,她觉得自己好好的,魂明明就在自己身体里啊,可现在仔细想来,脑海中居然只有母亲拉着她的手在槐树下叫魂的记忆,前面一点不记得,至今她都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觉得她丢了魂。
再加上她天生能看见鬼,对于玄学方面的事情就更加敏感,鬼害人她以前听说过,前天晚上在学校也亲身经历了,说不定三爷爷遇到了跟她一样的情况呢?
坟地、下雨简直是天赐良机,那样浅不到人脚踝的水坑,怎么会淹死人?
昨天晚上三爷爷来找她,说不定就是为了提醒这件事情。
这些想法在脑中一闪而过,于青槐猛地站起身抓住身边少年的胳膊。
“你...”商云耀愕然睁大眼,愣愣看着眼前的女孩儿,只见她左右看了看,然后拉着他快步朝门外走去。
商云耀惊愕之余忘记反抗,被人拉着一直走到僻静处才停下,然后听见她问:“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三爷爷死得蹊跷,说不定是被鬼害死的?”
“啊?”商云耀一下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你怎么会这么觉得?”
于青槐指指自己的眼睛,直接道:“我能看见鬼。”
原来是天生的阴阳眼,商云耀有些别扭地动一下身体,明白过来她是什么意思,定了定神回答,“没,我只是觉得有点奇怪。”
“哪里奇怪?”于青槐直视着他的眼睛问。
商云耀却将目光从她的眼睛上移开,避开对视,“这里怨气有点浓,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被鬼害死的,但我觉得他可能要变成厉鬼了。”
于青槐的脸色变了,过一会儿才艰难问道:“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厉鬼,有阻止的办法吗?”
“变成厉鬼的原因分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心怀强烈怨气死去,二是墓地风水不好煞气聚集,三是被邪道炼化,四是修道者自愿遁入鬼修,还有其他比较少见的暂且不提。”
“至于阻止,在它彻底化为厉鬼前确实有办法,道家摆斋醮,佛家摆净坛...”
“那你能摆吗?”于青槐忙问。
“呃...嗯...这个嘛。”商云耀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在于青槐以为他是在要钱的时候,他却挠着头道:“这个很复杂,我还没有学会。”
“...”
“不是,你,你别伤心啊,这事还不一定呢。”见面前女孩儿神色变得黯淡,商云耀结结巴巴道:“而且光我一个人也不行,摆斋醮至少需要三个人呢,还有必需的供器法器这里也没有...”
女孩儿的神色越来越低落,商云耀一咬牙道:“也不是一定要摆斋醮,其他方法也行。”
于青槐一下抬起头,目含期待地看着他,商云耀在这样的目光下哑然失声,知道这下是不帮也得帮了。
哎,就算是看在于三爷是师父老朋友的份上,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舔了舔干涩的唇,商云耀招手示意于青槐靠近自己,然后贴着她的耳朵讲了另外的方法。
过一会儿后退半步拉开距离,商云耀看着她的眼睛问:“懂了吗?”
于青槐点点头,对着他微笑,“谢谢你,我一定会全力配合的。”
于青槐在等待有些紧张,但心中的疑问更加强烈,于是她试探地向前一步,可刚抬起脚还未落下,她感觉到眼前一花,黑暗中的那团身影消失了。
什么情况?她忙上前几步,果然看到那里空无一物,但心中直觉那里刚才一定有东西存在。
三爷爷既然来了,为什么却不理她?
在空寂的庭院中站了一会儿,于青槐带着更多的疑问回到房间,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总觉得心里很慌,听说三爷爷死后感觉就更加强烈。
也许,她只是预感到了三爷爷的死亡才觉得心慌,一定是这样,不然就找不到其他原因了。
于青槐躺在床上强迫自己闭着眼睛入睡。
第二天一早,母亲就把她喊了起来,今天她们不在家里做饭,到三爷爷家里吃,父亲要跪在灵堂守孝,母亲要帮忙做席,她虽然什么都不用做,但该到场还得到场。
三爷爷家在村里最繁华的那条大路上,道路两旁一共六户家庭,两家开了饭馆,三家开了超市,唯一没有做生意的就是三爷爷一家。
于青槐跟着父母走路过去,刚到就看见乌泱泱带着白孝的人群,附近道路停了几长排的汽车,席面准备的桌子几乎将道路全堵住了。
进了庭院,白色灵堂下已跪满了人,父亲进去后立即戴上白色孝帽跪下,而于青槐与母亲手中也被人塞了一块白色孝布。
母亲进入厨房后,只剩下与青槐一人茫然地站在庭院,看着周围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在门口进进出出,全是于家一脉的后人。
她记得某次吃饭时父亲曾提起过,她爷爷那时候,家里还是地主,暮归村在附近一带是大村,人口众多,土地富饶,村里有三家地主,每家地主手中都有几百亩良田。
这三家地主分别是于姓、白姓与金姓。
于家听说是祖上出了一个探花郎,当了大官,可惜清朝末家主染上了大烟,为此不惜变卖良田,后面就落寞到成一个村庄的地主。
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地主怎么说也是富贵人家,可惜时代变了,遇上打地主,三家在建国后都沦为普通人家甚至人人喊打了。
她的父亲姓于,母亲姓白,在以前是强强联合,那时却是没人要的凑在了一起,好在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感情,在一起不是出于无奈而是情投意合。
再说回她三爷爷,她亲爷爷死得早,排行第四,前面大爷爷和二爷爷听都没听说过,估计早死了,或者离开了暮归村,总之三爷爷是目前于家话语权最大的那一位,凡婚丧嫁娶、分家分田皆要令他知晓放话。
村长和村书记遇到什么难缠的事情也要来找他商量,三爷爷为人公正,很少参与别人家的事情,也从不故意为难谁,在村里风评很好,因此今天来参加葬礼的人特别多。
于青槐不是三爷爷的直系血脉,因此不用守灵,今天到这里只负责吃席,在庭院站了一会儿,为避免挡住别人的路,她就随意找了个席面桌子坐下开始发呆。
“嘿,这位姑娘,我问你个事儿。”
突然,耳边蹦出来一道清朗的少年声音,她仰头看过去,只见身边不知何时过来一个看着年龄和她差不多大男孩儿,皮肤白皙,眼睛很大,笑起来脸上出现一对酒窝,很像她三婶子家...养的那条大白狗。
于青槐上下打量他两眼,这人穿的衣服倒是很正常,普通的白色T恤与天蓝色短裤,只是手腕戴着许多串珠子,腰上铃铃铛铛挂着杂乱的配饰,一个破旧的帆布袋、一个小巧的黑色酒葫芦、一柄铜钱串成的长剑,看着非常奇怪。
这人...是来招摇撞骗的吗?
她微不可察地皱一下眉,不过还是和善地回:“你要问什么?”
“...哦,我想问这里是于和风于三爷的家吗?”那男孩儿慢吞吞地问。
“你是?”于青槐目光询问。
“我师父跟于三爷是旧交,他托我把一件东西亲手交给于三爷。”
于青槐看他两眼,见他目光清朗不似说谎,三爷爷的交情也的确广泛,认识很多奇奇怪怪的人,于是认真道:
“他已经去世了,这里就是他的葬礼。”
“啊?抱,抱歉。”商云耀震惊,随后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太好,又连忙道歉。
“没事。”于青槐轻轻摇头,“三爷爷的家人在屋里,你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把人叫一个出来。”
“不用了,师父说必须亲自把东西交到于三爷手中。”商云耀扭头看向灵堂,目光直直看向灵堂供桌那张黑白遗照,神色微沉。
出门下山前,他曾问过师父,这么多年了,如果人死了或者找不到怎么办?
师父的回答很玄乎,像是在隐藏什么秘密,他说,那就是天意。
现在想来,师父应该也预料到这样的情况了吧,所以,师父为什么非要他下山?为什么不准他下山后再回去呢?
于青槐奇怪地看着这人,人已经死了,怎么亲手交?
感受到背后女孩儿的视线,商云耀收回目光,没有直接走,而是问:“于三爷是怎么去世的?”
这个问题不算什么隐私,来到这里参加葬礼的几乎都知道,因此于青槐也没有藏着,淡淡道:“淹死的,下雨时在树林坟地放羊,不小心摔倒跌在了水坑里。”
“坟地...”
听见这声低喃,于青槐骤然抬眼,目光如炬,视线再次落在他腰间挂着的铜钱剑与手腕上的珠串上,这些珠串多为红木、核桃、青玉、铜钱组成,不仅如此,她还看见了一个微型八卦盘,明显是道家配饰。
对于这些东西,于青槐并不陌生,暮归村大多数人包括她的母亲都迷信,婚丧嫁娶都要找神婆算良辰吉日,堂屋要供奉先祖与财神,每月初一十五要到坟地烧香,还保留着叫魂之类的民俗。
她记得小时候某天,她的母亲慌慌张张地拉着她到处找人,说她被吓丢了魂,其他村民一听都如临大敌,立即让母亲带着她到村口老槐树下叫魂。
当时于青槐只觉得莫名其妙,她觉得自己好好的,魂明明就在自己身体里啊,可现在仔细想来,脑海中居然只有母亲拉着她的手在槐树下叫魂的记忆,前面一点不记得,至今她都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觉得她丢了魂。
再加上她天生能看见鬼,对于玄学方面的事情就更加敏感,鬼害人她以前听说过,前天晚上在学校也亲身经历了,说不定三爷爷遇到了跟她一样的情况呢?
坟地、下雨简直是天赐良机,那样浅不到人脚踝的水坑,怎么会淹死人?
昨天晚上三爷爷来找她,说不定就是为了提醒这件事情。
这些想法在脑中一闪而过,于青槐猛地站起身抓住身边少年的胳膊。
“你...”商云耀愕然睁大眼,愣愣看着眼前的女孩儿,只见她左右看了看,然后拉着他快步朝门外走去。
商云耀惊愕之余忘记反抗,被人拉着一直走到僻静处才停下,然后听见她问:“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三爷爷死得蹊跷,说不定是被鬼害死的?”
“啊?”商云耀一下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你怎么会这么觉得?”
于青槐指指自己的眼睛,直接道:“我能看见鬼。”
原来是天生的阴阳眼,商云耀有些别扭地动一下身体,明白过来她是什么意思,定了定神回答,“没,我只是觉得有点奇怪。”
“哪里奇怪?”于青槐直视着他的眼睛问。
商云耀却将目光从她的眼睛上移开,避开对视,“这里怨气有点浓,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被鬼害死的,但我觉得他可能要变成厉鬼了。”
于青槐的脸色变了,过一会儿才艰难问道:“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厉鬼,有阻止的办法吗?”
“变成厉鬼的原因分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心怀强烈怨气死去,二是墓地风水不好煞气聚集,三是被邪道炼化,四是修道者自愿遁入鬼修,还有其他比较少见的暂且不提。”
“至于阻止,在它彻底化为厉鬼前确实有办法,道家摆斋醮,佛家摆净坛...”
“那你能摆吗?”于青槐忙问。
“呃...嗯...这个嘛。”商云耀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在于青槐以为他是在要钱的时候,他却挠着头道:“这个很复杂,我还没有学会。”
“...”
“不是,你,你别伤心啊,这事还不一定呢。”见面前女孩儿神色变得黯淡,商云耀结结巴巴道:“而且光我一个人也不行,摆斋醮至少需要三个人呢,还有必需的供器法器这里也没有...”
女孩儿的神色越来越低落,商云耀一咬牙道:“也不是一定要摆斋醮,其他方法也行。”
于青槐一下抬起头,目含期待地看着他,商云耀在这样的目光下哑然失声,知道这下是不帮也得帮了。
哎,就算是看在于三爷是师父老朋友的份上,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舔了舔干涩的唇,商云耀招手示意于青槐靠近自己,然后贴着她的耳朵讲了另外的方法。
过一会儿后退半步拉开距离,商云耀看着她的眼睛问:“懂了吗?”
于青槐点点头,对着他微笑,“谢谢你,我一定会全力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