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赵识辛梳洗换了身衣裳,胡乱吃了些东西,携着安儿沉沉睡下。傍晚,她自觉恢复了气力,叮嘱了安儿几句,独自前往藏经阁。
奉国公府处宣平坊北街的最里头,按规制为五进合院。当初谢友邑得太祖恩典,将国公府外墙同坊墙连在一起,开了道门方便进出。进了外门,过安保的阍室,才是正门。
正门、中庭至会客的中堂,为外宅。后面的庭园花池与寝房,即是内宅,除此之外还有东西两侧跨院,用来安置客人和远戚。
藏经阁在内宅庭院,靠近东跨院的一角,倒是离赵识辛所居住的下人房并不远。赵识辛穿过几道连廊,不多时就站在了藏经阁中央,仰望着四面群楼。
东西南北四座阁楼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皆是飞檐斗拱的式样,阁顶悬着清圆锃亮宝珠,屋脊之上稳坐威风凛凛螭吻兽像。那些支撑的朱红漆绘的高大立柱,根根雕了高山流云式的精致花纹。
中央的万佛阁,要比周围的楼宇再高出三层,顶端都是八面紧闭的浮云木雕轩窗,外侧拓宽出去,围了一圈上等红漆香樟木栏杆。
只是,这几幢宏伟的阁楼,现在却显得极为冷清破败。窗上到处是残破的小洞,涂漆也在风吹雨淋之下褪了色。阁楼周围的地面未铺地砖,现在是长了遍地的枯草,茂盛处几乎有近一人高,显然是许久都无人打理。
赵识辛绕着藏经阁转了一圈,径直走到东楼同万佛阁之间,那一丈见方的水塘。
这水塘不算是精心雕琢的园林之景,只是应风水括出了一块蓄水小池。赵识辛蹲在塘边,抱着胳膊,俯瞰那平静的湖面。这应该就是平儿溺亡的地方吧。
那水塘中约莫是死水,水面上浮着绿藻以及枯叶,很是混浊不堪。赵识辛随手拾起一块石头,朝水面掷下去。随着“咚”的一声,石头沉入塘底,圈圈波纹荡开,有了片刻的清明。
赵识辛秀眉微拧,这塘水压根就不深,面积也不大,挣扎片刻就能触岸,怎么会淹死人的?何况好端端的,平儿到这偏僻的水塘边做什么。
她站起身,绕着水塘踱了一圈。昨天落了场雪,脚印之类的印记被掩埋倒也合理。但她查看了一周,岸边高而密的枯草,竟然都没有踩踏的痕迹。
赵识辛更是觉得不对劲,若是失足落水,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留下。除非……平儿压根就没有在这里走动过,那她又是如何溺亡在这池中的,总不能真是传说中的鬼怪干的。
赵识辛逡巡了一圈,微微仰头,将目光停留在塘边那株与东楼等高的榆树上。这棵榆树枝干粗壮,高大挺拔,想来有些年岁了。此时,光秃秃的枝丫横在水塘上方,张牙舞爪的模样。
“啪嗒!”四周静谧无比,一道细微的声音骤然响起,显得很是突兀。赵识辛立马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只见东楼顶层的栏杆处,有个人影一闪而过。
“站住!”赵识辛来不及多想,推开东楼的门,沿着楼梯快步往上跑去。
藏经阁只是用于储藏各类的经文书籍,房间里按着一定的间距错落摆放着排排四层黑樟木书架,书架与书架之间只能容一人通过。书架之上整整齐齐地垒叠六合函套包装的书本,以及装竹简的箱箧。
为了保护典籍,窗上的帘子全部放下,遮蔽了日光。即便是白天,屋中依然昏昏然看不清楚。
赵识辛片刻间便来到顶层,她打开门,一股芸香草味儿扑面而来。屋中昏暗静谧,并未有任何人的踪影。赵识辛却没有放松警惕,她屏息凝气,贴着书架,一步步向着屋内探去。
一道身影从角落里跃出,试图绕过赵识辛冲出门去。赵识辛眼疾手快,一把拽住那人的衣领,曲肘将她压在身旁的书架上。
“别别别别杀我!”
赵识辛看得清楚,那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穿一身碧落对襟窄袖短裳,配丁香缟羽间色绮罗齐胸襦裙,身披琵琶纹翻领长袄,头发挽成单螺髻,只发髻间散布几支珍珠花钿。
那姑娘吓得瑟瑟发抖,两弯紧蹙的柳眉眉尾耷拉,眼中已经含了泪,发自内心的恐惧不似作假。看她着装素净,似是哪个院里的婢女。
赵识辛稍稍放松了些,放开了女孩。
“你在此地鬼鬼祟祟的做些什么?”
女孩捂着喉咙咳嗽,半晌才小声嗫嚅:“我……我只是想来找两卷佛经抄诵。”
“仅此而已?”
“仅……仅此而已……”
那姑娘说着话,只敢偷瞄去看赵识辛的脸色,身子不停地往后瑟缩,恨不得贴到书架上。
赵识辛她心下生疑,见女孩的掌心紧紧攥着什么东西。她一把抓住女孩的手腕,趁着她吃痛,夺过那东西一瞧,是枚金宝珊瑚团花发簪。
女孩着急地扑上去抢:“还给我!”
赵识辛将发簪攥在掌中,一个闪身躲过她的抢夺:“如此贵重的发簪,寻常姑娘根本买不起。你躲在这里,神色又如此慌张,莫不是这发簪……”她没有说下去,但话语中显然带着怀疑。
“你莫要血口喷人,这就是我的发簪,”女孩果然着了急,也顾不上旁的,赤着脸辩驳,“我拢共只有这几件值钱的首饰,只是昨夜我不当心落在了藏经阁,所以今日才会回来寻……”
话未说完,她像是意识到什么,连忙惊惧地捂住嘴。
“昨夜?只身一人在这闹鬼的藏经阁?”平儿正是昨夜身亡,这丫头,该不会和平儿的死有关系。想到这,赵识辛锐利地望向女孩,似乎要将她看穿。
女孩含泪的眸子瞪着赵识辛,只能带着些不甘和屈辱答道:“我素来爱书,可他们不允我读书,只叫我勤习女工针织。所以这些年,我都只能晚上趁他们睡下,到藏经阁偷书看!”
赵识辛有些惊讶,她张了张嘴,语气缓和了一些:“那你,昨晚可有看见……”
女孩却好像知道她要问什么,面色变得极为惊惧,她看了眼窗外,忽然抱着头尖叫:“我没看见!我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不知道!”紧接着,就向着门外跑了出去。
“喂!”赵识辛不知那姑娘受了什么刺激,下意识朝她追了几步。可那姑娘跑得极快,瞬间没了影子。
赵识辛想到什么,停了下来。她思忖片刻,回身站在女孩方才的位置,以她刚才的姿势,向窗外看去。
帘子随风飘摇,方才在水塘边看到的榆树闯入眼中。而今所在的这个高度,正好可以看见榆树的一支分叉。
她眯了眯眼,快步来到屋外,趴在栏杆上,探出身子瞧那株榆树。一枝小臂粗细的分支伸向东楼,看样子足够承载一个人。
赵识辛俯身查探了下高度,径直越过栏杆,朝那枝干上跳去。调动内息的瞬间,她才想起来,现在这身体根本不是她的。
她踉跄了一下,最终竟然生疏却平稳地落在了那枝干上。榆树枝桠上的点点残雪,扑簌簌地往下落,在池塘水面砸出圈圈涟漪。
赵识辛盯着水波愣怔了半晌,甚是困惑,这具身体虽内力不足,但会轻功,显然也是习武的。可一个小小的国公府婢女,怎么会武功?
不过此刻,她无暇顾及这个,她瞧见那榆树皲裂暗灰的树干上,整齐得钉着一排纤细的银针。她蹙了眉,两指捻着其中一根用力拔出,放在眼下细细观察。
这银针做得细如发丝,戳入树干的力度却极其深厚。这种力道,唯有暗器可以做到。
赵识辛面色微变,看来平儿的死果然有蹊跷。
她顺着银针射来的角度,径直望向万佛阁顶楼的一扇窗户。
迟疑了片刻,赵识辛从枝桠跳到万佛阁顶层。她走近那扇正对榆树的窗户,那窗格间隙的封纸上透着光,果然有几排并列的密密麻麻的小孔洞。
顺着窗户往正对的栏杆上查探,她果然发现不少深钉入木的小孔,只不过其上的银针被人粗暴的拔了。那痕迹,像是银针步步紧逼着人,直至榆树处。
她蹙着眉,推了一把那扇窗,却发现窗子被从内锁住了。赵识辛默了默,绕到万佛阁正门处。
打开门之前,她习惯性看了眼四周。万佛阁不愧是国公府最高的建筑,一眼望出去,府中的全景几乎是一览无余。
早春日短,此时已有沉沉暮色,府里的佣人们各自做着自己的活计,一派安宁祥和之景。
赵识辛顿了顿,最终还是推开了那扇门。
一股浓烈的熏香袭来,其中还混合了些怪异的刺鼻味道,惹得赵识辛立即捂住了口鼻。
她向屋内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张紫檀贴皮雕瑞兽花卉大床,床前散着红色的长纱帷帐,将床上的光景遮盖了个严实。屋中的紫檀木长几、画案一应俱全,皆是收拾整齐,不染纤尘。梳妆台上的古朝青玉裂纹瓷瓶,甚至斜插着一枝修剪过的淡粉花蕊白梅。
赵识辛心下称奇,藏经阁中的摆设皆是为了置书,此处怎么倒像是贵女的某处居所,并且还时常来小住,和外面的凋敝大不相同。
她小心翼翼地踏进屋内,正中心的地上摆着一鼎铜炉,赵识辛摸了一把,还有余热,似乎昨夜才使用过。
奉国公府处宣平坊北街的最里头,按规制为五进合院。当初谢友邑得太祖恩典,将国公府外墙同坊墙连在一起,开了道门方便进出。进了外门,过安保的阍室,才是正门。
正门、中庭至会客的中堂,为外宅。后面的庭园花池与寝房,即是内宅,除此之外还有东西两侧跨院,用来安置客人和远戚。
藏经阁在内宅庭院,靠近东跨院的一角,倒是离赵识辛所居住的下人房并不远。赵识辛穿过几道连廊,不多时就站在了藏经阁中央,仰望着四面群楼。
东西南北四座阁楼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皆是飞檐斗拱的式样,阁顶悬着清圆锃亮宝珠,屋脊之上稳坐威风凛凛螭吻兽像。那些支撑的朱红漆绘的高大立柱,根根雕了高山流云式的精致花纹。
中央的万佛阁,要比周围的楼宇再高出三层,顶端都是八面紧闭的浮云木雕轩窗,外侧拓宽出去,围了一圈上等红漆香樟木栏杆。
只是,这几幢宏伟的阁楼,现在却显得极为冷清破败。窗上到处是残破的小洞,涂漆也在风吹雨淋之下褪了色。阁楼周围的地面未铺地砖,现在是长了遍地的枯草,茂盛处几乎有近一人高,显然是许久都无人打理。
赵识辛绕着藏经阁转了一圈,径直走到东楼同万佛阁之间,那一丈见方的水塘。
这水塘不算是精心雕琢的园林之景,只是应风水括出了一块蓄水小池。赵识辛蹲在塘边,抱着胳膊,俯瞰那平静的湖面。这应该就是平儿溺亡的地方吧。
那水塘中约莫是死水,水面上浮着绿藻以及枯叶,很是混浊不堪。赵识辛随手拾起一块石头,朝水面掷下去。随着“咚”的一声,石头沉入塘底,圈圈波纹荡开,有了片刻的清明。
赵识辛秀眉微拧,这塘水压根就不深,面积也不大,挣扎片刻就能触岸,怎么会淹死人的?何况好端端的,平儿到这偏僻的水塘边做什么。
她站起身,绕着水塘踱了一圈。昨天落了场雪,脚印之类的印记被掩埋倒也合理。但她查看了一周,岸边高而密的枯草,竟然都没有踩踏的痕迹。
赵识辛更是觉得不对劲,若是失足落水,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留下。除非……平儿压根就没有在这里走动过,那她又是如何溺亡在这池中的,总不能真是传说中的鬼怪干的。
赵识辛逡巡了一圈,微微仰头,将目光停留在塘边那株与东楼等高的榆树上。这棵榆树枝干粗壮,高大挺拔,想来有些年岁了。此时,光秃秃的枝丫横在水塘上方,张牙舞爪的模样。
“啪嗒!”四周静谧无比,一道细微的声音骤然响起,显得很是突兀。赵识辛立马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只见东楼顶层的栏杆处,有个人影一闪而过。
“站住!”赵识辛来不及多想,推开东楼的门,沿着楼梯快步往上跑去。
藏经阁只是用于储藏各类的经文书籍,房间里按着一定的间距错落摆放着排排四层黑樟木书架,书架与书架之间只能容一人通过。书架之上整整齐齐地垒叠六合函套包装的书本,以及装竹简的箱箧。
为了保护典籍,窗上的帘子全部放下,遮蔽了日光。即便是白天,屋中依然昏昏然看不清楚。
赵识辛片刻间便来到顶层,她打开门,一股芸香草味儿扑面而来。屋中昏暗静谧,并未有任何人的踪影。赵识辛却没有放松警惕,她屏息凝气,贴着书架,一步步向着屋内探去。
一道身影从角落里跃出,试图绕过赵识辛冲出门去。赵识辛眼疾手快,一把拽住那人的衣领,曲肘将她压在身旁的书架上。
“别别别别杀我!”
赵识辛看得清楚,那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穿一身碧落对襟窄袖短裳,配丁香缟羽间色绮罗齐胸襦裙,身披琵琶纹翻领长袄,头发挽成单螺髻,只发髻间散布几支珍珠花钿。
那姑娘吓得瑟瑟发抖,两弯紧蹙的柳眉眉尾耷拉,眼中已经含了泪,发自内心的恐惧不似作假。看她着装素净,似是哪个院里的婢女。
赵识辛稍稍放松了些,放开了女孩。
“你在此地鬼鬼祟祟的做些什么?”
女孩捂着喉咙咳嗽,半晌才小声嗫嚅:“我……我只是想来找两卷佛经抄诵。”
“仅此而已?”
“仅……仅此而已……”
那姑娘说着话,只敢偷瞄去看赵识辛的脸色,身子不停地往后瑟缩,恨不得贴到书架上。
赵识辛她心下生疑,见女孩的掌心紧紧攥着什么东西。她一把抓住女孩的手腕,趁着她吃痛,夺过那东西一瞧,是枚金宝珊瑚团花发簪。
女孩着急地扑上去抢:“还给我!”
赵识辛将发簪攥在掌中,一个闪身躲过她的抢夺:“如此贵重的发簪,寻常姑娘根本买不起。你躲在这里,神色又如此慌张,莫不是这发簪……”她没有说下去,但话语中显然带着怀疑。
“你莫要血口喷人,这就是我的发簪,”女孩果然着了急,也顾不上旁的,赤着脸辩驳,“我拢共只有这几件值钱的首饰,只是昨夜我不当心落在了藏经阁,所以今日才会回来寻……”
话未说完,她像是意识到什么,连忙惊惧地捂住嘴。
“昨夜?只身一人在这闹鬼的藏经阁?”平儿正是昨夜身亡,这丫头,该不会和平儿的死有关系。想到这,赵识辛锐利地望向女孩,似乎要将她看穿。
女孩含泪的眸子瞪着赵识辛,只能带着些不甘和屈辱答道:“我素来爱书,可他们不允我读书,只叫我勤习女工针织。所以这些年,我都只能晚上趁他们睡下,到藏经阁偷书看!”
赵识辛有些惊讶,她张了张嘴,语气缓和了一些:“那你,昨晚可有看见……”
女孩却好像知道她要问什么,面色变得极为惊惧,她看了眼窗外,忽然抱着头尖叫:“我没看见!我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不知道!”紧接着,就向着门外跑了出去。
“喂!”赵识辛不知那姑娘受了什么刺激,下意识朝她追了几步。可那姑娘跑得极快,瞬间没了影子。
赵识辛想到什么,停了下来。她思忖片刻,回身站在女孩方才的位置,以她刚才的姿势,向窗外看去。
帘子随风飘摇,方才在水塘边看到的榆树闯入眼中。而今所在的这个高度,正好可以看见榆树的一支分叉。
她眯了眯眼,快步来到屋外,趴在栏杆上,探出身子瞧那株榆树。一枝小臂粗细的分支伸向东楼,看样子足够承载一个人。
赵识辛俯身查探了下高度,径直越过栏杆,朝那枝干上跳去。调动内息的瞬间,她才想起来,现在这身体根本不是她的。
她踉跄了一下,最终竟然生疏却平稳地落在了那枝干上。榆树枝桠上的点点残雪,扑簌簌地往下落,在池塘水面砸出圈圈涟漪。
赵识辛盯着水波愣怔了半晌,甚是困惑,这具身体虽内力不足,但会轻功,显然也是习武的。可一个小小的国公府婢女,怎么会武功?
不过此刻,她无暇顾及这个,她瞧见那榆树皲裂暗灰的树干上,整齐得钉着一排纤细的银针。她蹙了眉,两指捻着其中一根用力拔出,放在眼下细细观察。
这银针做得细如发丝,戳入树干的力度却极其深厚。这种力道,唯有暗器可以做到。
赵识辛面色微变,看来平儿的死果然有蹊跷。
她顺着银针射来的角度,径直望向万佛阁顶楼的一扇窗户。
迟疑了片刻,赵识辛从枝桠跳到万佛阁顶层。她走近那扇正对榆树的窗户,那窗格间隙的封纸上透着光,果然有几排并列的密密麻麻的小孔洞。
顺着窗户往正对的栏杆上查探,她果然发现不少深钉入木的小孔,只不过其上的银针被人粗暴的拔了。那痕迹,像是银针步步紧逼着人,直至榆树处。
她蹙着眉,推了一把那扇窗,却发现窗子被从内锁住了。赵识辛默了默,绕到万佛阁正门处。
打开门之前,她习惯性看了眼四周。万佛阁不愧是国公府最高的建筑,一眼望出去,府中的全景几乎是一览无余。
早春日短,此时已有沉沉暮色,府里的佣人们各自做着自己的活计,一派安宁祥和之景。
赵识辛顿了顿,最终还是推开了那扇门。
一股浓烈的熏香袭来,其中还混合了些怪异的刺鼻味道,惹得赵识辛立即捂住了口鼻。
她向屋内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张紫檀贴皮雕瑞兽花卉大床,床前散着红色的长纱帷帐,将床上的光景遮盖了个严实。屋中的紫檀木长几、画案一应俱全,皆是收拾整齐,不染纤尘。梳妆台上的古朝青玉裂纹瓷瓶,甚至斜插着一枝修剪过的淡粉花蕊白梅。
赵识辛心下称奇,藏经阁中的摆设皆是为了置书,此处怎么倒像是贵女的某处居所,并且还时常来小住,和外面的凋敝大不相同。
她小心翼翼地踏进屋内,正中心的地上摆着一鼎铜炉,赵识辛摸了一把,还有余热,似乎昨夜才使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