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这么说定了。”方和紧紧握住谢青安的手,生怕她反悔。
“船上的人为何都唤你楼主?难道不应该是船主之类的。”
谢青安好奇,既然决定跟着方和大干一场,那肯定是要问清楚自己疑惑的事。
方和一愣,“你这失忆还真是将什么都忘了。锦程楼是我在荟州的买卖,集酒楼、胭脂水粉、衣服首饰、摆件等于一体。嗐!三言两语说不清,等到了荟州我带你楼中逛一圈,你就知道了。”
“至于这船,就是锦程楼每年春天的特色,沿着翡江一路向东,到达京都后再返回,路遇大些的州府,便停靠三日,开几轮贝首会挣些钱。”
谢青安点点头,环顾四周,偌大的船,小小的方和,想必一个人撑起来这么大的生意,定是吃了很多苦,费了许多神吧!
除了生出佩服之意,还有些心疼。
于是举杯,对着方和,展颜道,“敬你一杯。未来的天下首富。”
方和很是惊喜,一饮而尽。
“你少喝些。”郑平屿这次拦住了谢青安往嘴送去的酒杯。
方才谢青安看贝首会时,已经喝了一杯,这是第二杯了。
方和故作不快,看向郑平屿,“怎的了?又不喝多,今日高兴。”
谢青安满脸疑惑,明明是不让她喝酒,她这个正主还没说话呢,怎么这二人倒是争执起来了。
“有人三杯便倒,你不记得了?”
方和一拍脑袋,恍然大悟,于是抢过谢青安的杯子,自己一口喝下,留下谢青安一人呆在原地。
“你就喝水,青安。”方和着人要了壶水,放在谢青安的手边,“以水代酒就行了,嘿嘿。”
不是吧,穿越前自己还是能喝几杯的,每每在家画画时,都会倒点红酒摆在桌边,到了这,却有了个三杯便倒的称呼。
方才已经喝了一杯,那再喝一杯应该也是无事的吧!
“嗯——不是说三杯么,我就再喝一杯,两杯而已,保证不会倒。”
说时迟那时快,谢青安把自己的杯子倒的快要溢出来,又将他们三人斟上酒。
“干杯,我们以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三人才刚举起酒杯,谢青安就先他们一步喝干,咽下后咂摸了几下嘴,回味一番,随后立马承诺,“放心,我不喝了。”
三人见她无甚异样,放下心来,谢青安也听话的只用水和他们碰杯。
酒过三巡,林景川竟与方和猜起了拳,场面十分混乱,方和只要连输几把,就开始边骂林景川边认罚喝酒。
口出秽语的程度惊呆了谢青安,林景川只要敢回嘴,便被方和从桌上随意捡了个东西砸了过去。
谢青安尝试拉了几回,但都无用。最后干脆不管了,任其发展,只将方和面前的重物移走。
郑平屿看她忙碌的模样,忍不住劝道,“他俩就这样,不会伤着的,你顾好自己的手指就好。”
“那就好。”谢青安喝了口水,打算将心思放到夜赏江景上。
从桌上端起一杯水,独自一人走至一边,随意坐在一个储物木箱上,双臂趴住船舷,吹着江风。
夜已深,遥遥看去,已看不清岸在何方,皇船此时未明灯火,就像一个巨大的黑色猛兽,在远处蛰伏,伺机而动。
还能回去吗?这里危机四伏,真是令人害怕。
江面漾着点点星光,谢青安抬头,满天繁星,微光闪烁,似乎只照亮了她所乘之船。
身后方和的打闹声比之更盛,她缓缓回头,看到林景川被方和钳制住,正往他嘴里灌酒呢!
此情此景,她没忍住,噗嗤笑出声。
仰头将杯中水饮尽。
或许,是上天注定的,要遇见这些人。
倘若这些人的本心正如表现出来的这样,没有伪装,好像也不错,值得一交。
哎?怎么有些头晕。
下一秒便不受控制地昏睡过去,只是她趴在船舷上,身后三人只以为她在赏景,并未意识到。
再次醒来,已经躺在了自己的房间。
“水和酒都分不清了?”
郑平屿坐在床边,一直守着她,看她醒了,含笑问道。
“最后那杯……大约是我拿错了。”
方和他们二人闹成那样,她拿错了,不是也很正常。
“你——一直在这?”
“总得留个清醒的照顾你不是?”
安静密闭的空间,二人呼吸声此起彼伏,此言一出,显得十分暧昧。
不是吧!这眼神……怎么那么不对劲!
谢青安陡然清醒,借着烛光,看清了床边那人眼底之下蕴藏的欲望,但他突然低头,回避了她的目光。
再抬起头时,眼底清明,很是平静。
难不成是我眼花了?
“额……我又困了,你可以回去了。”说完便翻过身,装作要继续睡。
郑平屿在她身后一动不动,没有起身。
搞什么?听不懂?
忽然身后有微弱动静,只听到身后一声叹息,随后被子动了动,她身子一僵。
这……是要干嘛?是我想的那种小人之举吗?
那我怎么办?打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胜算。
嗯?枕头边正好掉落了一个发簪,手指抚着,好像也挺锋利的。
若真有什么举动,能准确扎进脖子里,好像也能致命。
正在那幻想妙龄女击杀轻薄男的戏码,身后动静停了下来,原来他只是帮她把被子掖了掖。
做完这一切,郑平屿便出了门。
谢青安立刻翻过身,从被窝将她的手拿出,看着那支簪子,心想:应该是看错了,若真想对我做什么,何必要等我醒。
哎?手指被重新包扎了。
看着被布条服帖裹着的手指顿觉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谢青安摇摇头,似要甩出脑子里的离谱东西。
瞎想啥呢?赶紧睡觉!
——————
回到房中的郑平屿却端坐在窗前,沉声道,“我要跟她成婚!”
另一侧的林景川忽地抬起头,以为自己酒还未醒听岔了,“啊?何时有的这想法。”
“见到她污毁圣旨时,便想了。”
这是什么答案?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林景川皱巴着脸,看得出来没想明白,只盯着郑平屿看,等着他说下去。
郑平屿静默不语,回想到刚才抱她回屋的情景。
怀中的谢青安像只猫儿闭着眼睛,乖觉得耷拉着头,倚靠在他怀中。
才刚放入榻中,便眉头皱起,不知梦到了什么,喃喃呓语,“妈……我害怕。”
郑平屿并未听清,俯身贴近,侧耳倾听。
“……害怕……”谢青安又重复了一遍,同时一滴泪从眼角顺着脸颊流进枕头。
郑平屿只听清害怕二字,他转过脸,看向谢青安,嘴角的笑意消失不见,眼中只有心疼,伸出手将她脸上残余的泪水擦净,轻拍着她,和幼时太师哄他睡觉一般。
“呵呵。”她又笑了起来,郑平屿以为自己听错了,目光移至她的脸上,只见她眉目舒展,“小谢,快来姐姐这。”
郑平屿拍她的手霎时顿住。
忽觉自己刚才那般愁肠似乎有些自作多情。
一阵凉风吹来,打断了郑平屿的思绪。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前从未有过如此想法。”
见他眼神失焦,林景川一副了然,“看来我为你求的圣旨,真是求对了。”
“那你……先慢慢想着,我还有事,先走了。”林景川忍着笑意,迅速离开。
月沉日升,天光大亮。
谢青安这次是被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吵醒,翻了个身,眼睛好不容易睁开,抱怨道,“怎么日日睡不到自然醒。”
仔细辨认声音传来的方向,是从窗户的方位透进来的,眼神自然而然落在昨夜未关的窗门上,发现窗外的云朝后退去,谢青安瞬间清醒,“哎~船竟开了。”
谢青安掀开被褥,光脚踩在地板上,往窗户处大步流星的走去。
春日的江风吹在脸上,还是有些冷,但足够让人神志清晰。
昨夜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的皇船,此时快要与她所在的船擦肩而过了。
船上挂着许多红绸,船头有两个侍卫打扮的人用竹竿挑起鞭炮,正炸个热闹,附近的船无论大小,都侧目望着。
谢青安此时若是站在岸边看热闹的局外人,定是认为皇恩浩荡,即使身负重罪,但还是感念谢家的从龙之功,体面的送谢家最后的血脉成婚,成全了君臣一场的情谊。
“这皇帝真不是吃素的,演戏还这么大排场。”谢青安看着缓缓而过的皇船,发出感叹。
“青安,你也醒了啊!”谢青安一转头,发现林景川在隔壁屋子的窗户探出头,正对她笑嘻嘻的。
“你也——看热闹呢?”谢青安用下巴朝远去的皇船示意。
“不止我,还有兄长。对了,你酒醒了吗?”林景川提起昨晚她三杯倒的事,谢青安觉得面子挂不住。
“我们非得这个样子说话吗?我一会过来找你们。”谢青安没等他答复,直接将头缩了回去。
回过身,谢青安才发现,洗脸漱口的水早已备好,连今日换的衣服都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椅子上。
“真是周到啊!”谢青安下意识认为这是方和的安排,毕竟这艘船是锦程楼名下的。
殊不知,是郑平屿亲自送来,就连衣服都是他搭配好的。
穿上衣服,洗脸漱口,将头发拢得高高的,在妆台上选了个银色莲花冠戴上,就出门找郑林二人了。
“有吃的没?”推开门谢青安就朝坐在窗边的二人问道。
“一会就来了。”在她还趴在窗台上看皇船时,郑平屿就提前吩咐下去了。
“多谢。船何时开的,我竟没有察觉到。”谢青安坐下,疑惑道。
“前脚你俩上了皇船,后脚我们的船就启程了。”林景川给的答案让谢青安云里雾里。
在脑中过了几遍林景川的话,还是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上那艘船的是你我的替身。”郑平屿在一旁看着被林景川故弄玄虚弄得迷糊的她,忍不住揭开谜底。
“王爷,殿下,姑娘,馄饨已煮好。”好久未现身的舒十三,端着几碗馄饨进来了。
“哎?十三,好久不见啊!”
谢青安没想到是她,以为她被这两人安排了其他任务,没想到又出现了。
舒十三眉头一皱,谢姑娘果然如众人所说那般,脑子坏了,只是一日未见,怎说的跟三年一样。
馄饨放下,舒十三并没有走,只站在一旁。
郑平屿把搭配的几样小菜往谢青安的方向挪了挪,嘴上却是在问舒十三,“可是有事?”
“这是谢太师托人往荟州思齐书院寄出的信件。”
舒十三双手奉上一个用老山檀制作的木盒,上面还雕着棵梅树。
林景川接过木盒,打开后先拿出一块羊脂白玉,玉上的花纹为两只缱绻的鸟儿,“这倒是奇,见过雕喜鹊,大雁的,鸽子倒是头回见。”
“应该是给你的。”林景川将玉佩递给谢青安,谢青安虽接过,但眼皮直跳,支支吾吾问了一句,“这是寄给别人的,我们就这样打开,合适吗?”
“看完还是会寄出,玉佩就算是给你的,也得是收信之人交给你,现在只是给你看看。”
林景川拿出玉佩底下压着的信,直接拆开,只扫了一眼,便定在原处,嘴唇渐渐张开,神情木然,回过神后,目光移至郑平屿,又迅速回到信中,“你……还是自己看吧!”
将木盒推给郑平屿,并小心觑着他的神色。
这信中究竟写了什么?能让林景川这个看起来不知愁滋味的邻国皇子如此震惊。
谢青安也放下舀馄饨的勺,一动不动的看着郑平屿。
郑平屿展开信,只看了一瞬,谢青安就敏锐发现他嘴唇微微抖动,喘气声越来越大,频率愈来愈快,最后“噗”一声,吐了口鲜血。
血喷溅到了桌上,有几滴甚至都落到了谢青安的手上。
“十三,去叫顾伯。”林景川立刻吩咐。
谢青安被惊到,看着郑平屿这般模样,迅速将手边的帕子拿起来,起身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体,帮他擦干净嘴角的血。
从他手中抽走那张让他心神翻涌的信,细细端详。
“简兄,如你二十年前所言,当今圣上过河拆桥。谢家蒙难,吾以自身性命保全青安,望兄日后护她一生。还有一事,望兄顾念同窗之谊,替我看顾一二。郑氏平屿,实乃吾儿,当年错事未成时便已有他,望兄日后待他若侄,正源绝笔。”
三个“望兄”,无一为自己所托,字里行间全是父亲对儿女的牵挂。
这是谢青安从未拥有过的情感,穿越前自己一人与母亲相伴二十多年,故看到此信,心中唯余感动,一股暖流浸透自己心中某一块缺失的角落。
顾伯很快就到了,见到如此场面,神色一紧,赶紧将郑平屿扶上床榻,一搭脉,低眉细细诊断,谢青安盯着顾伯,眼睛眨也不眨,见他长舒一口气,便猜到应该无甚大碍。
于是稍稍放下心来,沿着床沿缓缓坐下,见郑平屿一直睁着眼睛,呆滞地望着屋顶,谢青安看着只觉得他可怜。
“身体无碍。应是悲愤交加,气血翻腾,才吐了血。”顾伯收手站起身,示意二人不必过分担心。
“殿下,随我去拿药,”顾伯看了眼林景川,又对谢青安嘱咐,“劳烦姑娘照看一二。”
谢青安点头,“你们去吧。”即便现在让她回屋,她也不放心。
二人出去后,屋中犹如夜晚的山林般沉寂,连小谢此时都察觉到不对劲,缩在盆中紧闭着眼,没发出任何声音。
谢青安坐在一旁,不知如何安慰才能让他恢复往日的云淡风轻,想了想,直接握住他的手,“如今我们是亲兄妹了,可以一同为谢家报仇了,不再是一个人了,是件好事,对吧?
“船上的人为何都唤你楼主?难道不应该是船主之类的。”
谢青安好奇,既然决定跟着方和大干一场,那肯定是要问清楚自己疑惑的事。
方和一愣,“你这失忆还真是将什么都忘了。锦程楼是我在荟州的买卖,集酒楼、胭脂水粉、衣服首饰、摆件等于一体。嗐!三言两语说不清,等到了荟州我带你楼中逛一圈,你就知道了。”
“至于这船,就是锦程楼每年春天的特色,沿着翡江一路向东,到达京都后再返回,路遇大些的州府,便停靠三日,开几轮贝首会挣些钱。”
谢青安点点头,环顾四周,偌大的船,小小的方和,想必一个人撑起来这么大的生意,定是吃了很多苦,费了许多神吧!
除了生出佩服之意,还有些心疼。
于是举杯,对着方和,展颜道,“敬你一杯。未来的天下首富。”
方和很是惊喜,一饮而尽。
“你少喝些。”郑平屿这次拦住了谢青安往嘴送去的酒杯。
方才谢青安看贝首会时,已经喝了一杯,这是第二杯了。
方和故作不快,看向郑平屿,“怎的了?又不喝多,今日高兴。”
谢青安满脸疑惑,明明是不让她喝酒,她这个正主还没说话呢,怎么这二人倒是争执起来了。
“有人三杯便倒,你不记得了?”
方和一拍脑袋,恍然大悟,于是抢过谢青安的杯子,自己一口喝下,留下谢青安一人呆在原地。
“你就喝水,青安。”方和着人要了壶水,放在谢青安的手边,“以水代酒就行了,嘿嘿。”
不是吧,穿越前自己还是能喝几杯的,每每在家画画时,都会倒点红酒摆在桌边,到了这,却有了个三杯便倒的称呼。
方才已经喝了一杯,那再喝一杯应该也是无事的吧!
“嗯——不是说三杯么,我就再喝一杯,两杯而已,保证不会倒。”
说时迟那时快,谢青安把自己的杯子倒的快要溢出来,又将他们三人斟上酒。
“干杯,我们以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三人才刚举起酒杯,谢青安就先他们一步喝干,咽下后咂摸了几下嘴,回味一番,随后立马承诺,“放心,我不喝了。”
三人见她无甚异样,放下心来,谢青安也听话的只用水和他们碰杯。
酒过三巡,林景川竟与方和猜起了拳,场面十分混乱,方和只要连输几把,就开始边骂林景川边认罚喝酒。
口出秽语的程度惊呆了谢青安,林景川只要敢回嘴,便被方和从桌上随意捡了个东西砸了过去。
谢青安尝试拉了几回,但都无用。最后干脆不管了,任其发展,只将方和面前的重物移走。
郑平屿看她忙碌的模样,忍不住劝道,“他俩就这样,不会伤着的,你顾好自己的手指就好。”
“那就好。”谢青安喝了口水,打算将心思放到夜赏江景上。
从桌上端起一杯水,独自一人走至一边,随意坐在一个储物木箱上,双臂趴住船舷,吹着江风。
夜已深,遥遥看去,已看不清岸在何方,皇船此时未明灯火,就像一个巨大的黑色猛兽,在远处蛰伏,伺机而动。
还能回去吗?这里危机四伏,真是令人害怕。
江面漾着点点星光,谢青安抬头,满天繁星,微光闪烁,似乎只照亮了她所乘之船。
身后方和的打闹声比之更盛,她缓缓回头,看到林景川被方和钳制住,正往他嘴里灌酒呢!
此情此景,她没忍住,噗嗤笑出声。
仰头将杯中水饮尽。
或许,是上天注定的,要遇见这些人。
倘若这些人的本心正如表现出来的这样,没有伪装,好像也不错,值得一交。
哎?怎么有些头晕。
下一秒便不受控制地昏睡过去,只是她趴在船舷上,身后三人只以为她在赏景,并未意识到。
再次醒来,已经躺在了自己的房间。
“水和酒都分不清了?”
郑平屿坐在床边,一直守着她,看她醒了,含笑问道。
“最后那杯……大约是我拿错了。”
方和他们二人闹成那样,她拿错了,不是也很正常。
“你——一直在这?”
“总得留个清醒的照顾你不是?”
安静密闭的空间,二人呼吸声此起彼伏,此言一出,显得十分暧昧。
不是吧!这眼神……怎么那么不对劲!
谢青安陡然清醒,借着烛光,看清了床边那人眼底之下蕴藏的欲望,但他突然低头,回避了她的目光。
再抬起头时,眼底清明,很是平静。
难不成是我眼花了?
“额……我又困了,你可以回去了。”说完便翻过身,装作要继续睡。
郑平屿在她身后一动不动,没有起身。
搞什么?听不懂?
忽然身后有微弱动静,只听到身后一声叹息,随后被子动了动,她身子一僵。
这……是要干嘛?是我想的那种小人之举吗?
那我怎么办?打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胜算。
嗯?枕头边正好掉落了一个发簪,手指抚着,好像也挺锋利的。
若真有什么举动,能准确扎进脖子里,好像也能致命。
正在那幻想妙龄女击杀轻薄男的戏码,身后动静停了下来,原来他只是帮她把被子掖了掖。
做完这一切,郑平屿便出了门。
谢青安立刻翻过身,从被窝将她的手拿出,看着那支簪子,心想:应该是看错了,若真想对我做什么,何必要等我醒。
哎?手指被重新包扎了。
看着被布条服帖裹着的手指顿觉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谢青安摇摇头,似要甩出脑子里的离谱东西。
瞎想啥呢?赶紧睡觉!
——————
回到房中的郑平屿却端坐在窗前,沉声道,“我要跟她成婚!”
另一侧的林景川忽地抬起头,以为自己酒还未醒听岔了,“啊?何时有的这想法。”
“见到她污毁圣旨时,便想了。”
这是什么答案?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林景川皱巴着脸,看得出来没想明白,只盯着郑平屿看,等着他说下去。
郑平屿静默不语,回想到刚才抱她回屋的情景。
怀中的谢青安像只猫儿闭着眼睛,乖觉得耷拉着头,倚靠在他怀中。
才刚放入榻中,便眉头皱起,不知梦到了什么,喃喃呓语,“妈……我害怕。”
郑平屿并未听清,俯身贴近,侧耳倾听。
“……害怕……”谢青安又重复了一遍,同时一滴泪从眼角顺着脸颊流进枕头。
郑平屿只听清害怕二字,他转过脸,看向谢青安,嘴角的笑意消失不见,眼中只有心疼,伸出手将她脸上残余的泪水擦净,轻拍着她,和幼时太师哄他睡觉一般。
“呵呵。”她又笑了起来,郑平屿以为自己听错了,目光移至她的脸上,只见她眉目舒展,“小谢,快来姐姐这。”
郑平屿拍她的手霎时顿住。
忽觉自己刚才那般愁肠似乎有些自作多情。
一阵凉风吹来,打断了郑平屿的思绪。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前从未有过如此想法。”
见他眼神失焦,林景川一副了然,“看来我为你求的圣旨,真是求对了。”
“那你……先慢慢想着,我还有事,先走了。”林景川忍着笑意,迅速离开。
月沉日升,天光大亮。
谢青安这次是被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吵醒,翻了个身,眼睛好不容易睁开,抱怨道,“怎么日日睡不到自然醒。”
仔细辨认声音传来的方向,是从窗户的方位透进来的,眼神自然而然落在昨夜未关的窗门上,发现窗外的云朝后退去,谢青安瞬间清醒,“哎~船竟开了。”
谢青安掀开被褥,光脚踩在地板上,往窗户处大步流星的走去。
春日的江风吹在脸上,还是有些冷,但足够让人神志清晰。
昨夜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的皇船,此时快要与她所在的船擦肩而过了。
船上挂着许多红绸,船头有两个侍卫打扮的人用竹竿挑起鞭炮,正炸个热闹,附近的船无论大小,都侧目望着。
谢青安此时若是站在岸边看热闹的局外人,定是认为皇恩浩荡,即使身负重罪,但还是感念谢家的从龙之功,体面的送谢家最后的血脉成婚,成全了君臣一场的情谊。
“这皇帝真不是吃素的,演戏还这么大排场。”谢青安看着缓缓而过的皇船,发出感叹。
“青安,你也醒了啊!”谢青安一转头,发现林景川在隔壁屋子的窗户探出头,正对她笑嘻嘻的。
“你也——看热闹呢?”谢青安用下巴朝远去的皇船示意。
“不止我,还有兄长。对了,你酒醒了吗?”林景川提起昨晚她三杯倒的事,谢青安觉得面子挂不住。
“我们非得这个样子说话吗?我一会过来找你们。”谢青安没等他答复,直接将头缩了回去。
回过身,谢青安才发现,洗脸漱口的水早已备好,连今日换的衣服都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椅子上。
“真是周到啊!”谢青安下意识认为这是方和的安排,毕竟这艘船是锦程楼名下的。
殊不知,是郑平屿亲自送来,就连衣服都是他搭配好的。
穿上衣服,洗脸漱口,将头发拢得高高的,在妆台上选了个银色莲花冠戴上,就出门找郑林二人了。
“有吃的没?”推开门谢青安就朝坐在窗边的二人问道。
“一会就来了。”在她还趴在窗台上看皇船时,郑平屿就提前吩咐下去了。
“多谢。船何时开的,我竟没有察觉到。”谢青安坐下,疑惑道。
“前脚你俩上了皇船,后脚我们的船就启程了。”林景川给的答案让谢青安云里雾里。
在脑中过了几遍林景川的话,还是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上那艘船的是你我的替身。”郑平屿在一旁看着被林景川故弄玄虚弄得迷糊的她,忍不住揭开谜底。
“王爷,殿下,姑娘,馄饨已煮好。”好久未现身的舒十三,端着几碗馄饨进来了。
“哎?十三,好久不见啊!”
谢青安没想到是她,以为她被这两人安排了其他任务,没想到又出现了。
舒十三眉头一皱,谢姑娘果然如众人所说那般,脑子坏了,只是一日未见,怎说的跟三年一样。
馄饨放下,舒十三并没有走,只站在一旁。
郑平屿把搭配的几样小菜往谢青安的方向挪了挪,嘴上却是在问舒十三,“可是有事?”
“这是谢太师托人往荟州思齐书院寄出的信件。”
舒十三双手奉上一个用老山檀制作的木盒,上面还雕着棵梅树。
林景川接过木盒,打开后先拿出一块羊脂白玉,玉上的花纹为两只缱绻的鸟儿,“这倒是奇,见过雕喜鹊,大雁的,鸽子倒是头回见。”
“应该是给你的。”林景川将玉佩递给谢青安,谢青安虽接过,但眼皮直跳,支支吾吾问了一句,“这是寄给别人的,我们就这样打开,合适吗?”
“看完还是会寄出,玉佩就算是给你的,也得是收信之人交给你,现在只是给你看看。”
林景川拿出玉佩底下压着的信,直接拆开,只扫了一眼,便定在原处,嘴唇渐渐张开,神情木然,回过神后,目光移至郑平屿,又迅速回到信中,“你……还是自己看吧!”
将木盒推给郑平屿,并小心觑着他的神色。
这信中究竟写了什么?能让林景川这个看起来不知愁滋味的邻国皇子如此震惊。
谢青安也放下舀馄饨的勺,一动不动的看着郑平屿。
郑平屿展开信,只看了一瞬,谢青安就敏锐发现他嘴唇微微抖动,喘气声越来越大,频率愈来愈快,最后“噗”一声,吐了口鲜血。
血喷溅到了桌上,有几滴甚至都落到了谢青安的手上。
“十三,去叫顾伯。”林景川立刻吩咐。
谢青安被惊到,看着郑平屿这般模样,迅速将手边的帕子拿起来,起身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体,帮他擦干净嘴角的血。
从他手中抽走那张让他心神翻涌的信,细细端详。
“简兄,如你二十年前所言,当今圣上过河拆桥。谢家蒙难,吾以自身性命保全青安,望兄日后护她一生。还有一事,望兄顾念同窗之谊,替我看顾一二。郑氏平屿,实乃吾儿,当年错事未成时便已有他,望兄日后待他若侄,正源绝笔。”
三个“望兄”,无一为自己所托,字里行间全是父亲对儿女的牵挂。
这是谢青安从未拥有过的情感,穿越前自己一人与母亲相伴二十多年,故看到此信,心中唯余感动,一股暖流浸透自己心中某一块缺失的角落。
顾伯很快就到了,见到如此场面,神色一紧,赶紧将郑平屿扶上床榻,一搭脉,低眉细细诊断,谢青安盯着顾伯,眼睛眨也不眨,见他长舒一口气,便猜到应该无甚大碍。
于是稍稍放下心来,沿着床沿缓缓坐下,见郑平屿一直睁着眼睛,呆滞地望着屋顶,谢青安看着只觉得他可怜。
“身体无碍。应是悲愤交加,气血翻腾,才吐了血。”顾伯收手站起身,示意二人不必过分担心。
“殿下,随我去拿药,”顾伯看了眼林景川,又对谢青安嘱咐,“劳烦姑娘照看一二。”
谢青安点头,“你们去吧。”即便现在让她回屋,她也不放心。
二人出去后,屋中犹如夜晚的山林般沉寂,连小谢此时都察觉到不对劲,缩在盆中紧闭着眼,没发出任何声音。
谢青安坐在一旁,不知如何安慰才能让他恢复往日的云淡风轻,想了想,直接握住他的手,“如今我们是亲兄妹了,可以一同为谢家报仇了,不再是一个人了,是件好事,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