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年最终被请进了议事厅,与兰芳不知商量了什么,总之出来时兰芳面色郁郁,少年仍是一副笑面,瞧不出端倪。
两个孩子看不出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兰芳送了少年下山。而少年费了这大半功夫上了仙山,竟也没强留下来,而是挥挥袖又飘然走了,如他来时一般悄然无息。
又过了三日,琨霜依旧每日不知在山间何处乱跑,罚抄的门规总是写了一半就撂笔——这劳什子门规除了前三句正经话,后半段都是温行酒的自卖自夸!
林渊渟依旧惯在日落时跑到山顶处的亭台喊琨霜回家,等两个孩子踏入院门,兰芳姐总慢条斯理的收拾药台,指挥着两个孩子择菜。
等一切事毕,月明星稀,兰芳会沏了桂花茶给两个小孩喝,琨霜的那杯放了蜜糖,她最不爱尝苦味。
“砰。”
瓷杯轻响,兰芳轻轻放下手中杯盏:“琨霜如今十六,渊渟十八,按山间的规矩,你们该下山了。”
林渊渟手中动作一停,随即点头道:“好。”
琨霜一口饮尽桂花茶,豪气万丈地拍案:“走!”
第二日,两人便被兰芳撵着收了行李,一人一剑,斜挑着包裹就下了山。
曾想过无数次出山的情景。应当有人群列队相送,百兽哀鸣,风声猎猎。二人衣袂翩翩,身影被斜阳拉长,消失在人海中。
——事实上,兰芳一人丢了一只小包裹,里面仅仅几日盘缠衣用,就赶着两个孩子下山了。
“……我们现在去哪?”琨霜掂了掂手中轻飘飘的一点盘缠,后知后觉道。
林渊渟慢悠悠走在她身后,刚一下山,某位自封师姐的人就把行囊挂在他的剑鞘,顺走了盘缠一路走一路抛着玩,直到快到了山脚的蜀秋村才考虑前路。
计划路线这事一向让人头疼……林渊渟也没想好。
不过在看到村口旁靠着的少年,林渊渟才意识到兰芳姐把他们急急赶下山的用意。
少年依旧顶着一张灿烂笑脸,“你好啊,小朋友们。”
直到蜀秋村村中唯一一座府邸门口,琨霜才后知后觉:“兰芳姐原来是让我们来这村中吗?为什么不直说?”
林渊渟打量着眼前的建筑,上好的楠木用作建材,门前牌匾书写着“杜府”。
正是蜀秋村有名的大户。
偌大的院中铺着一小片今年新收成的庄稼。正厅内挂着琉璃宫灯,正中主座后置博古架,墙壁上悬着山水字画,以中轴对称放置太师椅,看得出来屋内的布置是由一位极讲究的人摆放的。
二人随少年步入宅内,屋内的陈设也就更加清晰。
太师椅上留有未干的水渍,像是家中的主人早已知道他们的到来,早早吩咐人重新擦拭过。
挂着的书画边框反着水光,而靠近边框的画心被溅了几滴水,在宣纸上晕开些微水渍,像是用人忙中出错的插曲。
林渊渟目光一触即离,回头看向那少年,开口道:“你把我们二人领来,有什么事?”
少年不知从何处摸出来把竹扇,一抖手腕,“唰”一声展开扇子,摇着扇子道:“不急,来者是客。今日你们奔波劳累,休息一日也不迟。”
琨霜盯着那扇子分辨了半晌,冷不丁道,“秋天揣着把扇子,雕花刻字的,真是风雅的很。”
少年手一顿,又接着摇了摇扇柄,墨绿色的穗子一晃一晃的,“折扇人皆有之,在下不过附庸风雅之人,赏玩罢了。”
他收扇作揖,“在下还有要事,已请了府中家仆招待,告辞。”
琨霜盯着那少年背影半晌,偏头对林渊渟低声道:“我记得他上山时说求医,眼下是不急着救治了?”
林渊渟收回目光,抬眼望见中堂外走来一位妇人,不动声色道:“既然他不急,我们也不急。先找个地方落脚才是。”
那妇人看样子不过三十,眉梢眼角留着几分姿色。她模样年轻,身后跟着两个侍女。
迎面对上琨霜渊渟二人的目光,妇人抬手掩面略颔首行礼,道:“家中贵客,有失远迎。”她身后的侍女上前道:“这是我们杜府的夫人。杜夫人听闻二位贵客要来,早早就备置了等待着两位贵客。”
杜夫人姣好的脸上瞧不出属于大户人家的矜贵,反而笑容恬淡,眉眼弯弯。
琨霜心中对这位杜夫人有了些好感,她悄悄地拽一拽林渊渟的衣袖,二人行礼道:“杜夫人。”
“不必多礼,二位舟车劳顿,才来到我们这僻壤。”杜夫人示意身后的侍女,侍女上前道:“请二位随我来,我们已为二人备好客房。”
等到两人被领到各自的房间,肩上的行李一放,琨霜才有些恍惚的躺在陌生的床上,“真是做梦一样......”
就下山了。
离开了自小长大的天虞山,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
杜府的客房很宽敞,桌案上也备置了点心。琨霜只略休息了一会,就推开门想找隔壁的林渊渟要纸笔。
离开了山上,还没送书信给兰芳姐。
门前立侍着一位侍女,不是刚才领他们来房间的侍女,瞧着年纪轻轻,脸庞圆润,有些稚嫩的模样。
她乍一推开门,站着打瞌睡的小姑娘被她吓了一跳,“白白白姑娘......你有什么吩咐吗。”
琨霜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我我我没有什么吩咐呀,只是想找师弟要纸笔。”
那小侍女眼睛亮了亮,声音也跟着雀跃了几分:“纸笔......我们小姐有!我去为您取吧。”
琨霜有些疑惑,蜀秋村不大,而杜府更是猎户出身,普通农户也许不会想到要备着笔墨纸砚,通常是私塾里会常备着这些东西。
不过杜府是村中的大户,难保这位杜小姐不是一位喜爱诗书的雅人。
这样想着,琨霜欣然点头:“那就劳烦你了。”
那侍女来去匆匆,很快便捧着笔墨纸砚回来,在小小的客房桌子上熟练地摆放好,殷勤的看着琨霜:“小姐......白小姐,请用。”
琨霜坐在书案前,侍女便立侍在门边。
“离家半日,却似......”琨霜支着下巴苦想了一阵,落在笔尖的话却又酸又矫情,实在写不下去。
最后把信纸一团,丢在桌边,在剩下尚且完好的信纸上涂涂画画,不知不觉间画出三个火柴人,一个采着草药,眼中一团怒火。一个抱着怀中一团兔子跑在山头上,另一个气冲冲跟在身后要捞兔子尾巴却总也不成功。
她满意的拍拍手,认为自己这张画作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寥寥数笔勾勒神趣,其间灵动妙处不可言说。
将信纸仔细折叠、封好后唤来门前的侍女,交代她放在蜀秋村后村口树根处便可,自然会有人来取。
林渊渟正待敲门,就见小侍女拉开门,迎面差点撞上。
他不动声色的避开,垂眼算作示意,便自若地迈步进了房内。
“你要了笔墨?”他一眼看到桌上散乱的信纸,随手取了一团要拆开看,就被琨霜抓住衣袖:“不准看!”
林渊渟一怔,又好气又好笑的晃一晃衣袖:“多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他虽如此说着,却还是放下了团成一团的信纸。
他坐在琨霜桌边的椅子上,随手取了一只狼毫,笔尖舔墨,墨汁缓缓凝聚在毫尖,落笔在上好的熟宣上。
写什么呢。
他抬了手,眉目清淡。
“白、琨、霜。”
他低声念道,声音低到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书写好的墨迹慢慢的渗出枝丫一般的细痕,像是字迹生长在这一方草木上。
琨霜出神的瞧着林渊渟低垂的脸,背光,唯余少年轮廓柔和的线条,像是蜿蜒的山水画。
他似乎侧了侧脸,阳光弱了些许。林渊渟睫羽颤了颤,眼神却不偏移,专注于笔下的书写。
琨霜支着下巴,突然有些惊奇的发现少年的眼下有一枚极小的痣,被墨羽一样的睫毛遮盖住,忽闪着,极难被人发现。
她心里琢磨着,林渊渟自己知不知道有这枚小痣呢,如果不知道,那就不告诉他。
手臂被轻轻地碰了碰,她回神,一眼瞧见宣纸上自己的名字,“你写我做什么?”
林渊渟却不动声色的把纸往她那推了推。“你瞧。”
琨霜这才发现那“白琨霜”三字旁还有一只随手画就的涂鸦。细细一辨,肥头大耳,黄豆双目,正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猪头!
“林渊渟!”琨霜扯过宣纸,气的把纸团成一团,就要丢到林渊渟身上。那平日里没什么情绪的少年也仿佛生动了些,灵巧的一闪身,就避到窗台边。
“你觉得画的如何,我觉得不好,还是缺了本人三分灵动......”他一边躲着,一边笑道:“五分蛮横!”
门被轻轻敲了几声,琨霜连忙整理好桌子,扬声道:“请进。”
那先前的侍女探头,雀跃道:“白姑娘,林公子,我们家小姐听说二位懂诗书,请二位过去呢!”
琨霜模仿着她的模样,歪头笑道:“好呀。我也想见见你们小姐。”
小侍女脸有些红:“好……好的!我这就领二位过去!”
两人放下了玩闹的纸团,便出了门。
琨霜一边走一边逗那领路的侍女:“小丫头,叫什么名字?”
“我……奴婢叫小圆。”女孩小声道。
“小圆……好名字,可爱有趣。”琨霜笑眯眯的瞧着她,逗天真烂漫的小姑娘颇有当年遛小林渊渟的乐趣。
林渊渟在一旁看着她聊的不亦乐乎,忍不住咳嗽一声,“别玩了。”
他抬头看着面前门扉半掩的小院,“应该到了。”
小圆应声道:“是了,这便是我们家小姐的住所。”
林渊渟止住了脚步,“我留在此处即可,阿霜进去吧。”
诏国一向民风保守,未出阁的女子更是少出房门,应当是不便让一个陌生男子进闺院的。
琨霜有些迷茫的回头,“啊?”
小圆连忙道:“林公子不必拘礼,我们村一向开放。贵客到来,今日小姐也想见见二位。”
林渊渟这才进了院门。
院中布置简洁,在细微之处还是能看出女儿家的巧思。门口的花架上引了藤蔓缠绕,开着应季的花。院中一石桌,一花架,就再无赘饰了。
房门掩着,门口立着两名侍女,模样年长些,不苟言笑的立在两边,对他们的到来视若无睹。
小圆上前在其中一人的耳边低语了两句,那女子看看他们,冷着脸摇头,言语隐约听得“规矩”、“明日”的字眼。
最后房门内又出来了人,服饰样貌看上去都比三个侍女大气些。
一见房中出来的女子,小圆几乎是急切地拉着她,神情亲昵委屈。听了几句小圆的话,女子严厉看了她们一眼。那两个门前的侍女就不敢再说什么,退开一步,留了半开的门扉。
交涉完毕,小圆又活泼的跑向琨霜二人,“小姐请你们进去呢!小姐这几日难得有这么好的兴致......”
她突然止住了声,然后有些低落的补上一句:“你们,可千万要让小姐开心一些......”
琨霜与林渊渟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想到那个少年当初上山时所说的求医,莫不是这位小姐生了什么病?
琨霜又在心中否定了这一猜想,杜家小姐喜爱诗书,我又劳烦侍女借了她的笔墨,自然会以为我也是通字墨的人,也许只是在荒山野岭找不到同好?
两人各怀心事,踏进了杜小姐的房门。
一进房门,便能嗅到房间中挥散不去的药香,在浓重的汤药味之下,正中桌岸上堆叠的书画与半涸的墨迹反而显得不是那样引人注意。
房间以屏风作挡,隔开了两块区域。
绕过屏风,刚才出了房门交涉的女子正挑开床周的纱帐。她动作轻柔,像是怕惊醒了谁。紧接着抱了枕头,扶着床上安静苍白的女子坐起来,细心的将软枕垫在她的腰后。
琨霜的目光落在床边挂着的小物什上,女子的房间内多有香囊、荷包等物。若是风雅之人,有着一把精巧的折扇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是这把折扇太眼熟了——她仔细辨认着,雕花刻字......悬着墨绿色流苏,与那招摇上山的少年手中的一模一样!
与此同时,林渊渟几乎是有些失态的盯着床帘内的女子——他一眼便看到了那把极为相似的扇子,然后心里有了些许揣度。
那女子笑眯眯看向二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个他们俩极为熟悉的的笑容:“你们好呀,两位小朋友。”
连那轻飘飘、又有些轻佻的语气都一模一样——
两个孩子看不出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兰芳送了少年下山。而少年费了这大半功夫上了仙山,竟也没强留下来,而是挥挥袖又飘然走了,如他来时一般悄然无息。
又过了三日,琨霜依旧每日不知在山间何处乱跑,罚抄的门规总是写了一半就撂笔——这劳什子门规除了前三句正经话,后半段都是温行酒的自卖自夸!
林渊渟依旧惯在日落时跑到山顶处的亭台喊琨霜回家,等两个孩子踏入院门,兰芳姐总慢条斯理的收拾药台,指挥着两个孩子择菜。
等一切事毕,月明星稀,兰芳会沏了桂花茶给两个小孩喝,琨霜的那杯放了蜜糖,她最不爱尝苦味。
“砰。”
瓷杯轻响,兰芳轻轻放下手中杯盏:“琨霜如今十六,渊渟十八,按山间的规矩,你们该下山了。”
林渊渟手中动作一停,随即点头道:“好。”
琨霜一口饮尽桂花茶,豪气万丈地拍案:“走!”
第二日,两人便被兰芳撵着收了行李,一人一剑,斜挑着包裹就下了山。
曾想过无数次出山的情景。应当有人群列队相送,百兽哀鸣,风声猎猎。二人衣袂翩翩,身影被斜阳拉长,消失在人海中。
——事实上,兰芳一人丢了一只小包裹,里面仅仅几日盘缠衣用,就赶着两个孩子下山了。
“……我们现在去哪?”琨霜掂了掂手中轻飘飘的一点盘缠,后知后觉道。
林渊渟慢悠悠走在她身后,刚一下山,某位自封师姐的人就把行囊挂在他的剑鞘,顺走了盘缠一路走一路抛着玩,直到快到了山脚的蜀秋村才考虑前路。
计划路线这事一向让人头疼……林渊渟也没想好。
不过在看到村口旁靠着的少年,林渊渟才意识到兰芳姐把他们急急赶下山的用意。
少年依旧顶着一张灿烂笑脸,“你好啊,小朋友们。”
直到蜀秋村村中唯一一座府邸门口,琨霜才后知后觉:“兰芳姐原来是让我们来这村中吗?为什么不直说?”
林渊渟打量着眼前的建筑,上好的楠木用作建材,门前牌匾书写着“杜府”。
正是蜀秋村有名的大户。
偌大的院中铺着一小片今年新收成的庄稼。正厅内挂着琉璃宫灯,正中主座后置博古架,墙壁上悬着山水字画,以中轴对称放置太师椅,看得出来屋内的布置是由一位极讲究的人摆放的。
二人随少年步入宅内,屋内的陈设也就更加清晰。
太师椅上留有未干的水渍,像是家中的主人早已知道他们的到来,早早吩咐人重新擦拭过。
挂着的书画边框反着水光,而靠近边框的画心被溅了几滴水,在宣纸上晕开些微水渍,像是用人忙中出错的插曲。
林渊渟目光一触即离,回头看向那少年,开口道:“你把我们二人领来,有什么事?”
少年不知从何处摸出来把竹扇,一抖手腕,“唰”一声展开扇子,摇着扇子道:“不急,来者是客。今日你们奔波劳累,休息一日也不迟。”
琨霜盯着那扇子分辨了半晌,冷不丁道,“秋天揣着把扇子,雕花刻字的,真是风雅的很。”
少年手一顿,又接着摇了摇扇柄,墨绿色的穗子一晃一晃的,“折扇人皆有之,在下不过附庸风雅之人,赏玩罢了。”
他收扇作揖,“在下还有要事,已请了府中家仆招待,告辞。”
琨霜盯着那少年背影半晌,偏头对林渊渟低声道:“我记得他上山时说求医,眼下是不急着救治了?”
林渊渟收回目光,抬眼望见中堂外走来一位妇人,不动声色道:“既然他不急,我们也不急。先找个地方落脚才是。”
那妇人看样子不过三十,眉梢眼角留着几分姿色。她模样年轻,身后跟着两个侍女。
迎面对上琨霜渊渟二人的目光,妇人抬手掩面略颔首行礼,道:“家中贵客,有失远迎。”她身后的侍女上前道:“这是我们杜府的夫人。杜夫人听闻二位贵客要来,早早就备置了等待着两位贵客。”
杜夫人姣好的脸上瞧不出属于大户人家的矜贵,反而笑容恬淡,眉眼弯弯。
琨霜心中对这位杜夫人有了些好感,她悄悄地拽一拽林渊渟的衣袖,二人行礼道:“杜夫人。”
“不必多礼,二位舟车劳顿,才来到我们这僻壤。”杜夫人示意身后的侍女,侍女上前道:“请二位随我来,我们已为二人备好客房。”
等到两人被领到各自的房间,肩上的行李一放,琨霜才有些恍惚的躺在陌生的床上,“真是做梦一样......”
就下山了。
离开了自小长大的天虞山,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
杜府的客房很宽敞,桌案上也备置了点心。琨霜只略休息了一会,就推开门想找隔壁的林渊渟要纸笔。
离开了山上,还没送书信给兰芳姐。
门前立侍着一位侍女,不是刚才领他们来房间的侍女,瞧着年纪轻轻,脸庞圆润,有些稚嫩的模样。
她乍一推开门,站着打瞌睡的小姑娘被她吓了一跳,“白白白姑娘......你有什么吩咐吗。”
琨霜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我我我没有什么吩咐呀,只是想找师弟要纸笔。”
那小侍女眼睛亮了亮,声音也跟着雀跃了几分:“纸笔......我们小姐有!我去为您取吧。”
琨霜有些疑惑,蜀秋村不大,而杜府更是猎户出身,普通农户也许不会想到要备着笔墨纸砚,通常是私塾里会常备着这些东西。
不过杜府是村中的大户,难保这位杜小姐不是一位喜爱诗书的雅人。
这样想着,琨霜欣然点头:“那就劳烦你了。”
那侍女来去匆匆,很快便捧着笔墨纸砚回来,在小小的客房桌子上熟练地摆放好,殷勤的看着琨霜:“小姐......白小姐,请用。”
琨霜坐在书案前,侍女便立侍在门边。
“离家半日,却似......”琨霜支着下巴苦想了一阵,落在笔尖的话却又酸又矫情,实在写不下去。
最后把信纸一团,丢在桌边,在剩下尚且完好的信纸上涂涂画画,不知不觉间画出三个火柴人,一个采着草药,眼中一团怒火。一个抱着怀中一团兔子跑在山头上,另一个气冲冲跟在身后要捞兔子尾巴却总也不成功。
她满意的拍拍手,认为自己这张画作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寥寥数笔勾勒神趣,其间灵动妙处不可言说。
将信纸仔细折叠、封好后唤来门前的侍女,交代她放在蜀秋村后村口树根处便可,自然会有人来取。
林渊渟正待敲门,就见小侍女拉开门,迎面差点撞上。
他不动声色的避开,垂眼算作示意,便自若地迈步进了房内。
“你要了笔墨?”他一眼看到桌上散乱的信纸,随手取了一团要拆开看,就被琨霜抓住衣袖:“不准看!”
林渊渟一怔,又好气又好笑的晃一晃衣袖:“多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他虽如此说着,却还是放下了团成一团的信纸。
他坐在琨霜桌边的椅子上,随手取了一只狼毫,笔尖舔墨,墨汁缓缓凝聚在毫尖,落笔在上好的熟宣上。
写什么呢。
他抬了手,眉目清淡。
“白、琨、霜。”
他低声念道,声音低到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书写好的墨迹慢慢的渗出枝丫一般的细痕,像是字迹生长在这一方草木上。
琨霜出神的瞧着林渊渟低垂的脸,背光,唯余少年轮廓柔和的线条,像是蜿蜒的山水画。
他似乎侧了侧脸,阳光弱了些许。林渊渟睫羽颤了颤,眼神却不偏移,专注于笔下的书写。
琨霜支着下巴,突然有些惊奇的发现少年的眼下有一枚极小的痣,被墨羽一样的睫毛遮盖住,忽闪着,极难被人发现。
她心里琢磨着,林渊渟自己知不知道有这枚小痣呢,如果不知道,那就不告诉他。
手臂被轻轻地碰了碰,她回神,一眼瞧见宣纸上自己的名字,“你写我做什么?”
林渊渟却不动声色的把纸往她那推了推。“你瞧。”
琨霜这才发现那“白琨霜”三字旁还有一只随手画就的涂鸦。细细一辨,肥头大耳,黄豆双目,正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猪头!
“林渊渟!”琨霜扯过宣纸,气的把纸团成一团,就要丢到林渊渟身上。那平日里没什么情绪的少年也仿佛生动了些,灵巧的一闪身,就避到窗台边。
“你觉得画的如何,我觉得不好,还是缺了本人三分灵动......”他一边躲着,一边笑道:“五分蛮横!”
门被轻轻敲了几声,琨霜连忙整理好桌子,扬声道:“请进。”
那先前的侍女探头,雀跃道:“白姑娘,林公子,我们家小姐听说二位懂诗书,请二位过去呢!”
琨霜模仿着她的模样,歪头笑道:“好呀。我也想见见你们小姐。”
小侍女脸有些红:“好……好的!我这就领二位过去!”
两人放下了玩闹的纸团,便出了门。
琨霜一边走一边逗那领路的侍女:“小丫头,叫什么名字?”
“我……奴婢叫小圆。”女孩小声道。
“小圆……好名字,可爱有趣。”琨霜笑眯眯的瞧着她,逗天真烂漫的小姑娘颇有当年遛小林渊渟的乐趣。
林渊渟在一旁看着她聊的不亦乐乎,忍不住咳嗽一声,“别玩了。”
他抬头看着面前门扉半掩的小院,“应该到了。”
小圆应声道:“是了,这便是我们家小姐的住所。”
林渊渟止住了脚步,“我留在此处即可,阿霜进去吧。”
诏国一向民风保守,未出阁的女子更是少出房门,应当是不便让一个陌生男子进闺院的。
琨霜有些迷茫的回头,“啊?”
小圆连忙道:“林公子不必拘礼,我们村一向开放。贵客到来,今日小姐也想见见二位。”
林渊渟这才进了院门。
院中布置简洁,在细微之处还是能看出女儿家的巧思。门口的花架上引了藤蔓缠绕,开着应季的花。院中一石桌,一花架,就再无赘饰了。
房门掩着,门口立着两名侍女,模样年长些,不苟言笑的立在两边,对他们的到来视若无睹。
小圆上前在其中一人的耳边低语了两句,那女子看看他们,冷着脸摇头,言语隐约听得“规矩”、“明日”的字眼。
最后房门内又出来了人,服饰样貌看上去都比三个侍女大气些。
一见房中出来的女子,小圆几乎是急切地拉着她,神情亲昵委屈。听了几句小圆的话,女子严厉看了她们一眼。那两个门前的侍女就不敢再说什么,退开一步,留了半开的门扉。
交涉完毕,小圆又活泼的跑向琨霜二人,“小姐请你们进去呢!小姐这几日难得有这么好的兴致......”
她突然止住了声,然后有些低落的补上一句:“你们,可千万要让小姐开心一些......”
琨霜与林渊渟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想到那个少年当初上山时所说的求医,莫不是这位小姐生了什么病?
琨霜又在心中否定了这一猜想,杜家小姐喜爱诗书,我又劳烦侍女借了她的笔墨,自然会以为我也是通字墨的人,也许只是在荒山野岭找不到同好?
两人各怀心事,踏进了杜小姐的房门。
一进房门,便能嗅到房间中挥散不去的药香,在浓重的汤药味之下,正中桌岸上堆叠的书画与半涸的墨迹反而显得不是那样引人注意。
房间以屏风作挡,隔开了两块区域。
绕过屏风,刚才出了房门交涉的女子正挑开床周的纱帐。她动作轻柔,像是怕惊醒了谁。紧接着抱了枕头,扶着床上安静苍白的女子坐起来,细心的将软枕垫在她的腰后。
琨霜的目光落在床边挂着的小物什上,女子的房间内多有香囊、荷包等物。若是风雅之人,有着一把精巧的折扇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是这把折扇太眼熟了——她仔细辨认着,雕花刻字......悬着墨绿色流苏,与那招摇上山的少年手中的一模一样!
与此同时,林渊渟几乎是有些失态的盯着床帘内的女子——他一眼便看到了那把极为相似的扇子,然后心里有了些许揣度。
那女子笑眯眯看向二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个他们俩极为熟悉的的笑容:“你们好呀,两位小朋友。”
连那轻飘飘、又有些轻佻的语气都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