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帝突然下了一道旨意——
四公主和妜蕙质兰心,为朕之爱女;郎中令谢征南君子如玉,为朕之爱臣。特赐婚于二人,两姓联姻,佳偶天成,阖宫共贺,不得有误。
这旨意下得匆忙。掌事公公到各宫一宣,便算定了下来,丝毫没有问过当事人的意见,就连作为长辈的嫣妃也是圣旨到了才刚刚知晓。
有人欢喜有人忧。
顺成宫响起此起彼伏瓷器碎裂在地的声音,顺贵妃娘娘大发雷霆。在她心中,皇上一直是她的夫君,纵使早就知道他另有所爱,她也一直兢兢业业,将整个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没想到皇上竟不顾一丝一毫的夫妻之情、父女之谊,在困境之前直接放弃了他们的禾妧。对顺贵妃而言,她并不想让和妜禾妧中的任何一个去和亲,但卫帝这般偏心,着实伤人。
姹嫣宫嫣妃娘娘紧紧握着衣袖,实在想不到任何一个挽救局面的方式。征南凝兮两情相悦,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能修成正果,岂料卫帝突然冒出来从中作梗。心中隐隐泛着恨意,嫣妃挥笔写下一封秘信,差亲信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太尉府中。
若雪殿寂静无声,宣旨公公并不指望这位雪妃娘娘出门接旨,按照流程读完后直接转身离开。他没有看见的是,雪妃娘娘打开房门,披一件纯白色的披风,行色匆匆地不知往何处而去。
清远殿最为和平,清妃娘娘给卫贺熬了一碗甜粥,嘱咐他喝下。外界的热闹不关清妃的事,自上次得了凝兮提醒之后,她恩威并施,又有嫣妃娘娘暗中相助,日子好过了不少。如今桃花已谢,绿意盎然,整个宫殿都弥漫着淡雅的氛围,除了卫贺。他虽然小,但尤其擅长观人脸色,凝兮姐姐与谢大人相处时的微妙氛围他不是不知道。赐婚圣旨已下,卫贺只担心,凝兮姐姐恐怕要难过死了。
念柔殿中,柔妃轻轻按摩着皇上的肩背,并不询问有关赐婚之事的任何。她心中了然,事已至此,奚家所出的公主变成了和亲的唯一人选,这是为家族增添荣光的事,如果忽略公主本人的感受的话。就如同当年的她……此乃奚家女儿的宿命,可笑的宿命。
凝兮静静坐着,并不如卫贺所想那般只剩绝望,她在想,皇上究竟为何下了这样一道旨意?如今正值极北部众请旨和亲的紧要时刻,皇上为四公主指婚,岂不是将五公主明牌送给极北部?但两位公主都是皇上的女儿,他为何要这般偏心?按理说,五公主的母亲为贵妃,出身更加高贵,应该更得皇上宠爱才是。
回想起若雪殿前曾听过的顺贵妃和雪妃的对话——贵妃之位,甚至是皇后之位,雪妃才是皇上心中的结发妻子。
所以他偏爱雪妃生下的和妜,放弃顺贵妃所出的禾妧。
凝兮不由得心中冷笑,自古帝王最是薄凉,装什么深情?若真那么爱,又怎会让别的女子恩宠多年?宫中哪位妃嫔不是在雪妃之后进宫?哪位皇子公主不是在雪妃的大皇子之后出生?
当初雪妃凭借三言两语,就让皇上停止了对凝兮的利用和胁迫。感情究竟是不是至纯至美暂且不论,可以确定的是,雪妃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极重,她的意见或许能成为破局关键。
圣旨所言,无异于救了雪妃的亲生女儿,天下有哪个母亲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呢?凝兮没有底气,她并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理由请求雪妃向皇上进言,收回赐婚旨意。
如今什么事都一团乱,四公主和谢征南被迫赐婚,五公主面临和亲困境,自己腹中的孩儿渐渐长大,等不了第二个爹。凝兮努力平静着,希望能想出有效的应对之法。
嫣妃的信到得比往谢府传旨的太监还快。
昨日夜间谢征南并不在宫中当值,难得回了一趟谢府。谢赴坐在正厅,将信件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对他来说,赐婚无疑是件大好事。
相关的一干人等,恐怕只有卫帝和谢赴会为了这道旨意感到高兴。
谢征南看完嫣妃的信,眉头紧蹙。他突然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向谢赴行了个大礼。
“父亲在上,儿子有一事要告知于您。”
谢赴见谢征南如此郑重,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果不其然,他听见谢征南坚定地说道:“儿子已有心悦之人,原想等待时机成熟,请父亲上门提亲,没想到皇上欲下赐婚圣旨。父亲,儿子不会娶四公主,请父亲体谅。”
“胡闹!传旨公公就要到谢府,你当是你能擅自决定的吗?”谢赴将衣袖一甩,气恼至极。
谢征南抬起头,“儿子非心爱之人不娶。”
“你不是口口声声说不在意那闻家小姐吗?”谢赴一脸恨铁不成钢。
“并非闻小姐。”谢征南道:“儿子心悦之人,乃是从齐蒙而来的凝兮公主。”
此言一出,谢赴整个人僵在原处,好半晌才找回理智。
“你这逆子!你知不知道那异国公主是皇上曾看中的,不然怎么可能顶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封号住在皇宫之中。虽不知因何原因,皇上并未宠幸于她,甚至仿佛忘记了她一般,但那异国公主始终是个祸水,沾上她指不定会遇到什么灾难,你怎么就能看上她?”
谢征南突然站起身,严肃地问道:“祸水?何为祸水?往日在父亲眼中,女子柔弱不堪,皆为男子附属,怎么今日又对一个女子如此惧怕?父亲不觉得自相矛盾吗?”
“你想娶她,一要抗旨,二要夺皇上的心头所好。谢征南,你想死别拖上整个谢府!”谢赴口不择言,盛怒之下说什么都顾不上思考了。“你这混账东西,皇上授你郎中令之职,不是要你在宫门以内勾搭他的女人,我这张老脸都被你丢尽了!”
“父亲慎言。”谢征南冷冷道:“谢府的生死并非在于儿子抗不抗旨,而在于父亲的一念之间。若说儿子为官不检,究其根源也是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当初您仗着领兵之便强行掳走母亲,莫非今日已忘得一干二净?上梁不正下梁歪,父亲怪不得儿子。更何况,凝兮并非皇上的女人,而是儿子的心上之人,还请父亲以礼相待,莫要随意贬低。”
“逆子,真是逆子!”对谢赴来讲,他娶了一位温柔的妻子,生下了一个聪慧的儿子,若非妻子离世,整个谢府其实很圆满。若无当初的强硬态度,忆月不会答应跟他走,又何来后来的幸福呢?谢赴从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错处。
他道:“你说心悦那异国公主,可这么多日来你却毫无动作,由此可见不过是儿戏罢了。事实上你爱谁都无所谓,你只需要知道,圣旨之下,没有第二个可能,四公主你是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谢征南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父亲,若您向圣上说明,已为儿子觅得一良妻,再配合姑母的游说,这旨意就不是非接不可。”
“胡闹!这不是欺君之罪吗?”
“您隐瞒母亲的身世,擅自更改她的来历,难道不是欺君?”谢征南不顾谢赴难看的脸色,直截了当地说道:“姑母与凝兮交好,又心系两国和亲之事,早就有意撮合儿子与她的姻缘,前些日子姑母已与父亲商议妥当,不日就将向凝兮提亲。”
谢赴冷哼一声,道:“你以为你这么说皇上就会同意?你太天真了。他是皇上,纵使那异国公主是皇上不要的女人,也不是作为臣子的你能肖想的。”
“请父亲嘴下留德。”谢征南拱手道:“我知晓,皇上定不会同意,所以才恳请父亲出手相助。”
虽然生气,但谢征南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的倔强谢赴不是不了解。
“我能怎么帮?他是皇上我是臣子,除了遵旨难道还有第二条路?”谢赴破罐子破摔道。
“请父亲附耳过来。”
……
详细讲述完自己的计划后,谢征南再次向谢赴行了一个大礼。
“此行不仅能助儿子得偿所愿,更能挽救谢府多年来的危局,请父亲答应。”
思索了许久,谢赴终究还是无奈地点了下头。
雪妃穿过御花园东侧,走入了一条偏僻的小路。快要到谷雨,石头铺就的宫道两旁全是郁郁葱葱的绿树,偶见几株开得正盛的牡丹。
她的目的地是位于皇宫北侧的长合宫,这是两位公主的居所。
四公主和妜正在庭中踱来踱去,旨意传来,禾妧先是抱着圣旨庆祝了好一会儿。她知道郎中令大人是位好儿郎,与姐姐甚是相配。然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大大的眼睛蕴满了泪水。禾妧将圣旨一把塞进和妜怀中,跑回房间里把门抵住,已经默默地哭了好一会儿了。
赐婚旨意背后隐藏的意味太过明显,同是父皇的女儿,禾妧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这么决绝地抛弃。
见雪妃走近,和妜愣了一会儿。对她来讲,母妃是个陌生的名词。小的时候,她也曾偷偷跑到若雪殿,一下又一下地拍打殿门,只求母妃能打开那道门见一见自己。
拍得太久了,双手从疼痛到麻木,若雪殿唯一的嬷嬷会递给她一块糕饼,嘱咐她赶快离开。顺着微微打开的门缝,小和妜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坐在檐下,一直望着天空。原来母妃是生病了,不会说话,也不会笑。
后来长大些,她渐渐明白,母妃并非生病,只是恨父皇,连带着也恨她。
和妜知道母妃因哥哥夭折之事悲痛欲绝,甚至迁怒于她,所以去若雪殿的次数越来越少。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记得母妃的模样,却再不敢有任何奢望。
“和妜,原来你已经长这么大了。”雪妃语气不算热烈,但与往常的平淡还是大有区别。
和妜自嘲一笑,她不敢相信,鲜少出若雪殿的母妃,自她三岁多就再无见面的母妃,居然能一眼认出她。
“母妃来此,倒是让女儿受宠若惊。”
雪妃并未过多寒暄,更没有母女两人抱头痛哭的场面,她直入主题道:“今日找你,是为赐婚一事。”
“母妃有何高见?”和妜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她依稀记得幼时的自己是个活泼爱笑的姑娘,最喜趴在母妃温暖柔软的怀中,舒舒服服地睡觉,可惜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雪妃问道:“你愿意吗?”
和妜有些疑惑,父皇圣旨已下,哪有她提意见的份儿。但她还是坦诚答道:“若说愿意,实在牵强。郎中令大人翩翩儿郎英姿飒爽,却不是女儿心中所爱。况且此事一定,妹妹被推到风口浪尖,实非女儿所愿。但若说不愿意,又显得太过虚伪。婚姻之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早就做好了接受的准备。极北部苦寒,不是一个好去处,女儿再怎么高尚,也不可能毫不犹豫舍生取义将自己葬送。”
“无爱,正好。”雪妃笑了笑。“此事难两全,可人生本就处处都是取舍,你告诉母妃一个准确回答,愿意嫁还是不愿意嫁?”
和妜不知母妃为何突然出若雪殿见她,更不知她为何询问自己的意见。明明早已过了需要母妃爱护的年纪,和妜还是悄悄红了眼眶。
“不愿。”和妜坚定道。
心中的天平逐渐朝妹妹偏斜,和妜若能够选择,一定会主动爱家人,而不是被动避灾祸。她从小与禾妧一同长大,亲密无间,感情极深。倘若和亲人选本就是禾妧,和妜心中的愧疚不会这么深,但要她亲手将禾妧推到火坑里,踩着禾妧偷来安稳,恐怕今后的日日夜夜她都会在煎熬之中度过。
“好。”雪妃道。
和妜还是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母妃早已不问世事,为何今日来到长合宫中?”
雪妃轻轻摇了摇头,道:“婚嫁是一辈子的事,母妃希望你不要走上母妃的老路。”
说完,毅然决然转身离去。
和妜眼中泪水决堤,她似乎感受到了一丝来自母妃的爱。
这么多年的苦等终于有了结果。恍惚间,和妜仿佛看见,雪妃打开了若雪殿的门,将幼小的自己抱起,轻轻地拍拍后背,极尽温柔。直到夕阳西下,她如往常一般,在母妃的怀中安然入梦。
禾妧把自己关在屋里哭得声势浩荡,她越想越委屈。如果父皇问她一句,是选择在和妜姐姐的庇护下安然度日,还是站出来主动答应和亲,她想她会选择后者。奚家女儿无一怯懦,母妃从小就教导她,为了家族,为了亲人,可以放弃一切、付出所有。
和妜是禾妧的亲姐姐,为了家人,她愿意。和亲是大义之事,顶着奚氏之名,禾妧也愿意。但她从没想过,一直敬重的父皇第一时间就将自己当作弃子,甚至看都没有看她一眼。
哭声还在飘荡。
整个长合宫都蔓延着悲伤的气息。
四公主和妜蕙质兰心,为朕之爱女;郎中令谢征南君子如玉,为朕之爱臣。特赐婚于二人,两姓联姻,佳偶天成,阖宫共贺,不得有误。
这旨意下得匆忙。掌事公公到各宫一宣,便算定了下来,丝毫没有问过当事人的意见,就连作为长辈的嫣妃也是圣旨到了才刚刚知晓。
有人欢喜有人忧。
顺成宫响起此起彼伏瓷器碎裂在地的声音,顺贵妃娘娘大发雷霆。在她心中,皇上一直是她的夫君,纵使早就知道他另有所爱,她也一直兢兢业业,将整个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没想到皇上竟不顾一丝一毫的夫妻之情、父女之谊,在困境之前直接放弃了他们的禾妧。对顺贵妃而言,她并不想让和妜禾妧中的任何一个去和亲,但卫帝这般偏心,着实伤人。
姹嫣宫嫣妃娘娘紧紧握着衣袖,实在想不到任何一个挽救局面的方式。征南凝兮两情相悦,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能修成正果,岂料卫帝突然冒出来从中作梗。心中隐隐泛着恨意,嫣妃挥笔写下一封秘信,差亲信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太尉府中。
若雪殿寂静无声,宣旨公公并不指望这位雪妃娘娘出门接旨,按照流程读完后直接转身离开。他没有看见的是,雪妃娘娘打开房门,披一件纯白色的披风,行色匆匆地不知往何处而去。
清远殿最为和平,清妃娘娘给卫贺熬了一碗甜粥,嘱咐他喝下。外界的热闹不关清妃的事,自上次得了凝兮提醒之后,她恩威并施,又有嫣妃娘娘暗中相助,日子好过了不少。如今桃花已谢,绿意盎然,整个宫殿都弥漫着淡雅的氛围,除了卫贺。他虽然小,但尤其擅长观人脸色,凝兮姐姐与谢大人相处时的微妙氛围他不是不知道。赐婚圣旨已下,卫贺只担心,凝兮姐姐恐怕要难过死了。
念柔殿中,柔妃轻轻按摩着皇上的肩背,并不询问有关赐婚之事的任何。她心中了然,事已至此,奚家所出的公主变成了和亲的唯一人选,这是为家族增添荣光的事,如果忽略公主本人的感受的话。就如同当年的她……此乃奚家女儿的宿命,可笑的宿命。
凝兮静静坐着,并不如卫贺所想那般只剩绝望,她在想,皇上究竟为何下了这样一道旨意?如今正值极北部众请旨和亲的紧要时刻,皇上为四公主指婚,岂不是将五公主明牌送给极北部?但两位公主都是皇上的女儿,他为何要这般偏心?按理说,五公主的母亲为贵妃,出身更加高贵,应该更得皇上宠爱才是。
回想起若雪殿前曾听过的顺贵妃和雪妃的对话——贵妃之位,甚至是皇后之位,雪妃才是皇上心中的结发妻子。
所以他偏爱雪妃生下的和妜,放弃顺贵妃所出的禾妧。
凝兮不由得心中冷笑,自古帝王最是薄凉,装什么深情?若真那么爱,又怎会让别的女子恩宠多年?宫中哪位妃嫔不是在雪妃之后进宫?哪位皇子公主不是在雪妃的大皇子之后出生?
当初雪妃凭借三言两语,就让皇上停止了对凝兮的利用和胁迫。感情究竟是不是至纯至美暂且不论,可以确定的是,雪妃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极重,她的意见或许能成为破局关键。
圣旨所言,无异于救了雪妃的亲生女儿,天下有哪个母亲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呢?凝兮没有底气,她并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理由请求雪妃向皇上进言,收回赐婚旨意。
如今什么事都一团乱,四公主和谢征南被迫赐婚,五公主面临和亲困境,自己腹中的孩儿渐渐长大,等不了第二个爹。凝兮努力平静着,希望能想出有效的应对之法。
嫣妃的信到得比往谢府传旨的太监还快。
昨日夜间谢征南并不在宫中当值,难得回了一趟谢府。谢赴坐在正厅,将信件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对他来说,赐婚无疑是件大好事。
相关的一干人等,恐怕只有卫帝和谢赴会为了这道旨意感到高兴。
谢征南看完嫣妃的信,眉头紧蹙。他突然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向谢赴行了个大礼。
“父亲在上,儿子有一事要告知于您。”
谢赴见谢征南如此郑重,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果不其然,他听见谢征南坚定地说道:“儿子已有心悦之人,原想等待时机成熟,请父亲上门提亲,没想到皇上欲下赐婚圣旨。父亲,儿子不会娶四公主,请父亲体谅。”
“胡闹!传旨公公就要到谢府,你当是你能擅自决定的吗?”谢赴将衣袖一甩,气恼至极。
谢征南抬起头,“儿子非心爱之人不娶。”
“你不是口口声声说不在意那闻家小姐吗?”谢赴一脸恨铁不成钢。
“并非闻小姐。”谢征南道:“儿子心悦之人,乃是从齐蒙而来的凝兮公主。”
此言一出,谢赴整个人僵在原处,好半晌才找回理智。
“你这逆子!你知不知道那异国公主是皇上曾看中的,不然怎么可能顶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封号住在皇宫之中。虽不知因何原因,皇上并未宠幸于她,甚至仿佛忘记了她一般,但那异国公主始终是个祸水,沾上她指不定会遇到什么灾难,你怎么就能看上她?”
谢征南突然站起身,严肃地问道:“祸水?何为祸水?往日在父亲眼中,女子柔弱不堪,皆为男子附属,怎么今日又对一个女子如此惧怕?父亲不觉得自相矛盾吗?”
“你想娶她,一要抗旨,二要夺皇上的心头所好。谢征南,你想死别拖上整个谢府!”谢赴口不择言,盛怒之下说什么都顾不上思考了。“你这混账东西,皇上授你郎中令之职,不是要你在宫门以内勾搭他的女人,我这张老脸都被你丢尽了!”
“父亲慎言。”谢征南冷冷道:“谢府的生死并非在于儿子抗不抗旨,而在于父亲的一念之间。若说儿子为官不检,究其根源也是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当初您仗着领兵之便强行掳走母亲,莫非今日已忘得一干二净?上梁不正下梁歪,父亲怪不得儿子。更何况,凝兮并非皇上的女人,而是儿子的心上之人,还请父亲以礼相待,莫要随意贬低。”
“逆子,真是逆子!”对谢赴来讲,他娶了一位温柔的妻子,生下了一个聪慧的儿子,若非妻子离世,整个谢府其实很圆满。若无当初的强硬态度,忆月不会答应跟他走,又何来后来的幸福呢?谢赴从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错处。
他道:“你说心悦那异国公主,可这么多日来你却毫无动作,由此可见不过是儿戏罢了。事实上你爱谁都无所谓,你只需要知道,圣旨之下,没有第二个可能,四公主你是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谢征南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父亲,若您向圣上说明,已为儿子觅得一良妻,再配合姑母的游说,这旨意就不是非接不可。”
“胡闹!这不是欺君之罪吗?”
“您隐瞒母亲的身世,擅自更改她的来历,难道不是欺君?”谢征南不顾谢赴难看的脸色,直截了当地说道:“姑母与凝兮交好,又心系两国和亲之事,早就有意撮合儿子与她的姻缘,前些日子姑母已与父亲商议妥当,不日就将向凝兮提亲。”
谢赴冷哼一声,道:“你以为你这么说皇上就会同意?你太天真了。他是皇上,纵使那异国公主是皇上不要的女人,也不是作为臣子的你能肖想的。”
“请父亲嘴下留德。”谢征南拱手道:“我知晓,皇上定不会同意,所以才恳请父亲出手相助。”
虽然生气,但谢征南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的倔强谢赴不是不了解。
“我能怎么帮?他是皇上我是臣子,除了遵旨难道还有第二条路?”谢赴破罐子破摔道。
“请父亲附耳过来。”
……
详细讲述完自己的计划后,谢征南再次向谢赴行了一个大礼。
“此行不仅能助儿子得偿所愿,更能挽救谢府多年来的危局,请父亲答应。”
思索了许久,谢赴终究还是无奈地点了下头。
雪妃穿过御花园东侧,走入了一条偏僻的小路。快要到谷雨,石头铺就的宫道两旁全是郁郁葱葱的绿树,偶见几株开得正盛的牡丹。
她的目的地是位于皇宫北侧的长合宫,这是两位公主的居所。
四公主和妜正在庭中踱来踱去,旨意传来,禾妧先是抱着圣旨庆祝了好一会儿。她知道郎中令大人是位好儿郎,与姐姐甚是相配。然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大大的眼睛蕴满了泪水。禾妧将圣旨一把塞进和妜怀中,跑回房间里把门抵住,已经默默地哭了好一会儿了。
赐婚旨意背后隐藏的意味太过明显,同是父皇的女儿,禾妧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这么决绝地抛弃。
见雪妃走近,和妜愣了一会儿。对她来讲,母妃是个陌生的名词。小的时候,她也曾偷偷跑到若雪殿,一下又一下地拍打殿门,只求母妃能打开那道门见一见自己。
拍得太久了,双手从疼痛到麻木,若雪殿唯一的嬷嬷会递给她一块糕饼,嘱咐她赶快离开。顺着微微打开的门缝,小和妜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坐在檐下,一直望着天空。原来母妃是生病了,不会说话,也不会笑。
后来长大些,她渐渐明白,母妃并非生病,只是恨父皇,连带着也恨她。
和妜知道母妃因哥哥夭折之事悲痛欲绝,甚至迁怒于她,所以去若雪殿的次数越来越少。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记得母妃的模样,却再不敢有任何奢望。
“和妜,原来你已经长这么大了。”雪妃语气不算热烈,但与往常的平淡还是大有区别。
和妜自嘲一笑,她不敢相信,鲜少出若雪殿的母妃,自她三岁多就再无见面的母妃,居然能一眼认出她。
“母妃来此,倒是让女儿受宠若惊。”
雪妃并未过多寒暄,更没有母女两人抱头痛哭的场面,她直入主题道:“今日找你,是为赐婚一事。”
“母妃有何高见?”和妜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她依稀记得幼时的自己是个活泼爱笑的姑娘,最喜趴在母妃温暖柔软的怀中,舒舒服服地睡觉,可惜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雪妃问道:“你愿意吗?”
和妜有些疑惑,父皇圣旨已下,哪有她提意见的份儿。但她还是坦诚答道:“若说愿意,实在牵强。郎中令大人翩翩儿郎英姿飒爽,却不是女儿心中所爱。况且此事一定,妹妹被推到风口浪尖,实非女儿所愿。但若说不愿意,又显得太过虚伪。婚姻之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早就做好了接受的准备。极北部苦寒,不是一个好去处,女儿再怎么高尚,也不可能毫不犹豫舍生取义将自己葬送。”
“无爱,正好。”雪妃笑了笑。“此事难两全,可人生本就处处都是取舍,你告诉母妃一个准确回答,愿意嫁还是不愿意嫁?”
和妜不知母妃为何突然出若雪殿见她,更不知她为何询问自己的意见。明明早已过了需要母妃爱护的年纪,和妜还是悄悄红了眼眶。
“不愿。”和妜坚定道。
心中的天平逐渐朝妹妹偏斜,和妜若能够选择,一定会主动爱家人,而不是被动避灾祸。她从小与禾妧一同长大,亲密无间,感情极深。倘若和亲人选本就是禾妧,和妜心中的愧疚不会这么深,但要她亲手将禾妧推到火坑里,踩着禾妧偷来安稳,恐怕今后的日日夜夜她都会在煎熬之中度过。
“好。”雪妃道。
和妜还是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母妃早已不问世事,为何今日来到长合宫中?”
雪妃轻轻摇了摇头,道:“婚嫁是一辈子的事,母妃希望你不要走上母妃的老路。”
说完,毅然决然转身离去。
和妜眼中泪水决堤,她似乎感受到了一丝来自母妃的爱。
这么多年的苦等终于有了结果。恍惚间,和妜仿佛看见,雪妃打开了若雪殿的门,将幼小的自己抱起,轻轻地拍拍后背,极尽温柔。直到夕阳西下,她如往常一般,在母妃的怀中安然入梦。
禾妧把自己关在屋里哭得声势浩荡,她越想越委屈。如果父皇问她一句,是选择在和妜姐姐的庇护下安然度日,还是站出来主动答应和亲,她想她会选择后者。奚家女儿无一怯懦,母妃从小就教导她,为了家族,为了亲人,可以放弃一切、付出所有。
和妜是禾妧的亲姐姐,为了家人,她愿意。和亲是大义之事,顶着奚氏之名,禾妧也愿意。但她从没想过,一直敬重的父皇第一时间就将自己当作弃子,甚至看都没有看她一眼。
哭声还在飘荡。
整个长合宫都蔓延着悲伤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