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姹嫣宫出来后,凝兮与谢征南直奔不忘阁,整个皇宫之中,不忘阁是程苡簌最熟悉的地方,她终究是谷梁长溪涧之人,在北恒无权无势,众多废弃宫殿之中,唯有不忘阁是最合适的藏身之所。
和妜与卫贺跟在后面,四人行色匆匆。
再次推开不忘阁的大门,空气中的淡淡梅香萦绕在众人鼻尖,好不浪漫。
今年的梅花开得比去年早得多,也不知是否是因为天气太过寒冷,导致梅花乱了节令。
就像这糟糕透顶的诸事一般,没有半分规章可言。
一层阁楼门微微掩着,不似久无人居住的样子,但自从凝兮嫁到谢府,不忘阁便被封闭起来,绝不应该有任何的人迹。
看来程苡簌很有可能就在这里。
谢征南推开厚重的阁楼大门,并未发现程苡簌的身影,穿过阁楼,便是他曾数次夜间造访的凝兮闺房。
二人相视一眼,彼此都忆起了过往,如今万事经历,倒不至于尴尬,反而算一种别样的趣味。
凝兮与谢征南步入房中,屋内陈设与大半年前无异,只是积灰甚多。翻找一会儿之后,并未发现什么线索。
“在这里!”
隔壁房间传来了和妜的声音。
谢征南忙拉着凝兮过去。
此处是程苡簌常常磨药粉的地方,石头做成的药杵旁放着一片淡黄色的薄片,和妜正拿起薄片仔细探看。
“这是贝叶书。”凝兮回想起曾经在大学选修课上听老师讲述的内容,耐心地解释道:“用贝多罗树叶经特殊工序制成薄片,再刻上梵文,便成了作传经之用的贝叶书,也就是佛经。没想到我这不忘阁中,竟藏有这等传世瑰宝。”
谢征南道:“应当是程苡簌留下的,四公主,烦您看看此经书侧面或背面可有刻什么别的消息?”
闻言,和妜将贝叶书翻了过来。果然,浅浅的梵文上覆盖着尚未干透的墨迹,共十四个大字整整齐齐书于其上。
“后日未时,敏华寺,卫帝亲至,否则死。”
“什么意思?”和妜抬起头,一脸茫然地看着凝兮和谢征南。
这句话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可以说十分详细,也可以说毫无逻辑。
谁会死?为何卫帝要答应去赴约?
凝兮尚还在思考之中,突然,和妜发出一声惨烈的尖叫,两眼一闭竟直接晕倒在了药杵边。
贝叶书无声飘落,众人大惊失色。
“和妜!”
太医来得很快,把脉针灸一样一样用上,和妜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您可知她怎么了?”凝兮焦急地询问着,卫贺倚在她身侧,一张小脸布满了担忧。
“公主此症……恕老臣无用,实在难以分辨。”老太医叹了口气,道:“兴许是中了毒,先前四公主可有吃什么或碰什么不寻常之物?”
凝兮恍然惊觉,“有!贝叶书,只有她一个人碰过。”
“速速带老夫一观。”
“您请移步。”
和妜晕倒后,谢征南和凝兮把她扶到了旁边的卧房里,此刻那一页贝叶书还在磨药房里静静地躺着。
用手帕将贝叶书拾起,老太医前前后后仔细分辨,轻嗅过贝叶书上淡淡的味道后,他道:“定是由于此物。”
“那你可知是什么毒?”
“这味道似有若无,却带着一丝难得的清香,绝不是寻常之物,只可惜老夫从未听说过。”
“有没有办法能解毒?”凝兮问出这句话的瞬间,就已经知晓了答案。
程苡簌的医术冠绝天下,她的毒术又有几人能及。
果不其然,老太医无奈地摇了摇头。
看来这便是那十四个字的奥秘所在。
谁碰过贝叶书,谁就会中毒,若不按照约定去敏华寺赴约,和妜必死无疑。
真是好谋算。
凝兮不知道是否该庆幸,程苡簌对她尚有一丝真心,未曾将这般毒计用在她身上。
“劳烦太医您,将今日种种如实报给皇上,包括贝叶书上用笔墨写的内容。”
卫帝是否会按照贝叶书上所述如约去到敏华寺,凝兮不确定,但程苡簌在暗,他们在明,除了按她说的做,似乎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吩咐完,凝兮便独自回到了卧房之中。
她总觉得有哪儿不太对劲。
“怎么样?”谢征南问道。
“得按照程苡簌的意思来,否则和妜真的会死,毕竟她也是皇室,是程苡簌想要报复的对象之一。征南,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对我有恩,却对所有人行伤害之事的程苡簌。先前我不愿细想,只想着先将表弟和表弟妹救出来要紧,可如今程苡簌做的事越来越多,我不得不想,也不得不感到害怕。”
看着和妜冷汗频出轻微抽搐的模样,凝兮只觉难受。
谢征南轻轻将凝兮揽入怀中,抚了抚她的后背:“随心而为,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就好。”
凝兮紧紧闭上了眼。
程苡簌啊程苡簌,你到底还想做什么?
希望一切还能有机会挽回。
卫帝听闻此事,勃然大怒,据说他掀翻了御书房的所有折子和书案,最关键的是,他竟真的下了一道旨意。
后日未时,他将与顺贵妃一同前往敏华寺为已逝的煦王祈福,所有王公贵族需同行,狱中的三皇子卫属以及三皇子妃段干雅也将一并前往,美其名曰“经佛门净化以赎罪”。
与此同时,卫帝连下三道圣旨,急召尚在江南的谢赴回昉都。
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人多势众,将军在侧,谅这幕后之人也不敢有什么疯癫的行为,只能乖乖将解药奉上。
凝兮是真没想到,卫帝曾经忍心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如今竟为了四公主和妜,甘愿跳进这么明显为他而设的圈套之中。
明明都是曦微表姑的孩子,却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宫门就要下钥,凝兮和谢征南必须离开皇宫。
凝兮摸了摸自己的右耳,蹙眉道:“今日见姑母之时,我落了一枚耳环,那是从齐蒙带来的嫁妆,必得去寻一寻,你将阿贺送回清远殿,咱们稍后宫门口见。”
“好。”谢征南答应得爽快。
太阳西沉,天色渐晚。
谢征南一直等在宫门口处,神色平淡,眼中却藏有一丝决绝。没过多久,凝兮便在嫣妃贴身婢女的陪同下徐徐行来。
“久等了吧。”
“没有,我也刚过来,怎么样,找到了吗?”
凝兮笑着将耳侧的红色耳坠展示给他看:“找到啦,咱们回家。”
谢征南并未多问,只扶着凝兮一同进马车,在皎洁的月色下踏上了回家之路。
三日之约未到,局中人却从凝兮和谢征南变成了卫帝。凝兮有预感,敏华寺之约,一定是场硬仗。
第二日,谢征南派定远营的斥候到敏华寺附近打探了一番,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凝兮带着沈婉约进宫为和妜看诊,几番针灸之后,她的情况暂时稳定了下来,但要想解毒,还得程苡簌本人亲至。
忙碌了一整天,再次回到谢府时,已是酉时末。
凝兮刚踏入彩云轩,就看了一个熟悉的器物——一架位于院子正中的、由榆木搭成的秋千。
与朝华殿中那一架极为相似。
谢征南正站在秋千旁笑看着她。
凝兮一步一步走近,心中忽然生起一个想法,如果时光能定格在这一刻,那该有多好。
“怎么今日把秋千做好了?”
明明时间紧迫,明明刻不容缓……
“凝兮,这是我早就答应你的事情,若此生没能完成,到了黄泉路上,我也会遗憾。”
抬起食指轻点谢征南的唇,凝兮道:“可别说这样的话,我们都还能活很久很久。”
这是凝兮内心的愿望,却与真实的走向大相径庭。
程苡簌如何能进入皇宫之中,又如何能在她们到来之时恰好离开,还留下一片淬了毒的贝叶书?贝叶书出自敏华寺,说明她早就到过那儿,甚至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着以卫帝为首的皇室中人自己跳进去。如此大动作,她背后必有高人相助,或许谷梁见海已经又一次潜入了昉都之中。
敏华寺之约,各方势力必将会和,蠢蠢欲动之下,极有可能发生各种意外。
或许今日这绝美的晚霞,就是她和谢征南能看见的最后一次。
凝兮坐在秋千上,谢征南在她身后轻轻地推着。
正对面有一束含苞待放的梅花,枝桠张扬肆意,看起来颇具生命力。
“征南,有一事我想问问你。”
“你说。”
“当初你在恒谷战场上失忆,辗转流落到齐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凝兮早就好奇了,但碍于此事与北恒军务相关,她一个齐蒙公主不好多问。
但今时不同往日,生死之前,顾不上那些忌讳。
“此事说来简单,不过是北恒军中出了一些蛀虫。当初谷梁见海以北恒被俘百姓的生命为筹码,设计引我进谷梁。我知他谋算,也有应对之法,却不料被下属背叛,提前透露了行踪,这才中了埋伏,受伤晕倒在临澜江边。”
凝兮转过头问道:“背叛之人是谁?”
“不知。当时我是奉皇上之命以定远将军之名随我父亲一起出征,手底下的军士并非全出自定远营。这些人只是棋子,究竟所属何人势力,我无法确定。”
“会不会是奚相?”
谢征南摇了摇头:“不至于,他虽与我谢家政见不合,但国敌之前,奚相不会分不清轻重。”
他受伤后,营救被俘百姓之事被搁置,谷梁见海下令将百姓全部斩杀,谷梁兵士气大振,北恒节节败退,凭着深厚的底蕴才堪堪将边境线守住。
造成这种损失和耻辱,奚相断断是做不出来的。
当初文统领陷害谢征南,使他跌落悬崖,仿若恒谷之战旧景再现,尘封的记忆似有恢复之势。又因多日与凝兮朝夕相处,这才使得谢征南冲破屏障想起了一切。
“最近你一直在为了表弟之事奔波,分身乏术,所以难以追查恒谷之战相关真相。征南,不要过度自责,没能救回百姓是由于谷梁人太狡诈,非你之过。”
听着凝兮温柔的安慰话语,谢征南表情也轻松了不少。往事不可挽回,当下最重要的是解敏华寺之危局。
“凝兮,咱们去看看阿余。”
“好。”
作为谢府最受宠爱的小姑娘,阿余身边总是围了不少人,尤其是沈婉约,抱着她都不愿意撒手。
拾玖劝道:“沈大夫,阿余刚喝完奶已经睡着了,您抱着累,还是放到摇篮里吧。”
“没事儿,我再抱抱她。”轻点小阿余的额头,沈婉约回忆起从前的点点滴滴:“倒是比她娘小时候听话乖巧得多。”
“您还见过公主小时候的模样呢?”拾玖笑看着眼前的一切,也没往凝兮不是真正的齐蒙长公主这方面想。
沈婉约忙掩饰道:“只是我曾经有一个女儿,一时代入了。”
“原来如此,难怪您对公主这般好,就如同亲生女儿一般疼爱,拾玖在这里谢过了。”
“你这丫头,倒是忠心。”
说话间,凝兮和谢征南已走进了院子里。
“娘,我和征南来看看阿余。”
沈婉约看着女儿女婿,倍感温馨之余不禁多了一丝担忧。程苡簌的事情她不是不知晓,敏华寺之约蕴含着多少危险她更是可以预见。
但有些事必须为之,这是凝兮和谢征南逃不掉的劫数。
“凝兮,明日,娘想同你一起去。”
将阿余抱到自己怀中摇了摇,凝兮抬起头坚定地道:“娘,你在府中好好的,若我和征南……也好让阿余有亲人照料。”
“凝兮,别这样说。”谢征南轻抚着凝兮肩背安慰。
“也对,我不应该随便对这样的事做假设,一切还未经历,不能断定就是无解之局。”
一家人平和地谈论着将要到来的明天,星星出来了。
沈婉约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物件递给凝兮。“娘有个东西给你,是娘自己打的络子,算是能保平安用。”
“谢谢娘。”接过络子,凝兮细致地绑到了自己的腰带上。
这是凝兮老家那边的习俗,为远行的儿女打一枚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络子,戴上后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沈婉约对谢征南道:“征南,时间来不及,娘只打了这一个,但你有凝兮送给你的平安扣一直悬于腰间,必然也能顺顺利利、平安归来。”
“多谢娘吉言。”谢征南并不在意虚礼,只要被记挂着,就已经足够荣幸了。
用阿余说服了沈婉约留在谢府,凝兮也算是了却心中的一桩大事。
回到彩云轩后,凝兮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大事。
走到斜倚在软榻上看书的谢征南身边,凝兮轻轻抽走了那本无甚有趣的之乎者也:“谢大人,良辰不应辜负,你觉得呢?”
看着眼前人调笑的表情,谢征南挑了挑眉。
“凝兮公主的意思是?”
“当初还在不忘阁时,总有登徒子夜半到来,怎么,现在名正言顺了,谢大人没有什么想法吗?”
美人眼睫含笑,酒窝醉人,大胆地说着挑逗直白的言语。
“好。”谢征南愣了一会儿,唇角勾起一抹笑意。
温柔地将凝兮打横抱起,他道:“必不负凝兮公主信任。”
夜半情深几许,恍若从前。
和妜与卫贺跟在后面,四人行色匆匆。
再次推开不忘阁的大门,空气中的淡淡梅香萦绕在众人鼻尖,好不浪漫。
今年的梅花开得比去年早得多,也不知是否是因为天气太过寒冷,导致梅花乱了节令。
就像这糟糕透顶的诸事一般,没有半分规章可言。
一层阁楼门微微掩着,不似久无人居住的样子,但自从凝兮嫁到谢府,不忘阁便被封闭起来,绝不应该有任何的人迹。
看来程苡簌很有可能就在这里。
谢征南推开厚重的阁楼大门,并未发现程苡簌的身影,穿过阁楼,便是他曾数次夜间造访的凝兮闺房。
二人相视一眼,彼此都忆起了过往,如今万事经历,倒不至于尴尬,反而算一种别样的趣味。
凝兮与谢征南步入房中,屋内陈设与大半年前无异,只是积灰甚多。翻找一会儿之后,并未发现什么线索。
“在这里!”
隔壁房间传来了和妜的声音。
谢征南忙拉着凝兮过去。
此处是程苡簌常常磨药粉的地方,石头做成的药杵旁放着一片淡黄色的薄片,和妜正拿起薄片仔细探看。
“这是贝叶书。”凝兮回想起曾经在大学选修课上听老师讲述的内容,耐心地解释道:“用贝多罗树叶经特殊工序制成薄片,再刻上梵文,便成了作传经之用的贝叶书,也就是佛经。没想到我这不忘阁中,竟藏有这等传世瑰宝。”
谢征南道:“应当是程苡簌留下的,四公主,烦您看看此经书侧面或背面可有刻什么别的消息?”
闻言,和妜将贝叶书翻了过来。果然,浅浅的梵文上覆盖着尚未干透的墨迹,共十四个大字整整齐齐书于其上。
“后日未时,敏华寺,卫帝亲至,否则死。”
“什么意思?”和妜抬起头,一脸茫然地看着凝兮和谢征南。
这句话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可以说十分详细,也可以说毫无逻辑。
谁会死?为何卫帝要答应去赴约?
凝兮尚还在思考之中,突然,和妜发出一声惨烈的尖叫,两眼一闭竟直接晕倒在了药杵边。
贝叶书无声飘落,众人大惊失色。
“和妜!”
太医来得很快,把脉针灸一样一样用上,和妜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您可知她怎么了?”凝兮焦急地询问着,卫贺倚在她身侧,一张小脸布满了担忧。
“公主此症……恕老臣无用,实在难以分辨。”老太医叹了口气,道:“兴许是中了毒,先前四公主可有吃什么或碰什么不寻常之物?”
凝兮恍然惊觉,“有!贝叶书,只有她一个人碰过。”
“速速带老夫一观。”
“您请移步。”
和妜晕倒后,谢征南和凝兮把她扶到了旁边的卧房里,此刻那一页贝叶书还在磨药房里静静地躺着。
用手帕将贝叶书拾起,老太医前前后后仔细分辨,轻嗅过贝叶书上淡淡的味道后,他道:“定是由于此物。”
“那你可知是什么毒?”
“这味道似有若无,却带着一丝难得的清香,绝不是寻常之物,只可惜老夫从未听说过。”
“有没有办法能解毒?”凝兮问出这句话的瞬间,就已经知晓了答案。
程苡簌的医术冠绝天下,她的毒术又有几人能及。
果不其然,老太医无奈地摇了摇头。
看来这便是那十四个字的奥秘所在。
谁碰过贝叶书,谁就会中毒,若不按照约定去敏华寺赴约,和妜必死无疑。
真是好谋算。
凝兮不知道是否该庆幸,程苡簌对她尚有一丝真心,未曾将这般毒计用在她身上。
“劳烦太医您,将今日种种如实报给皇上,包括贝叶书上用笔墨写的内容。”
卫帝是否会按照贝叶书上所述如约去到敏华寺,凝兮不确定,但程苡簌在暗,他们在明,除了按她说的做,似乎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吩咐完,凝兮便独自回到了卧房之中。
她总觉得有哪儿不太对劲。
“怎么样?”谢征南问道。
“得按照程苡簌的意思来,否则和妜真的会死,毕竟她也是皇室,是程苡簌想要报复的对象之一。征南,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对我有恩,却对所有人行伤害之事的程苡簌。先前我不愿细想,只想着先将表弟和表弟妹救出来要紧,可如今程苡簌做的事越来越多,我不得不想,也不得不感到害怕。”
看着和妜冷汗频出轻微抽搐的模样,凝兮只觉难受。
谢征南轻轻将凝兮揽入怀中,抚了抚她的后背:“随心而为,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就好。”
凝兮紧紧闭上了眼。
程苡簌啊程苡簌,你到底还想做什么?
希望一切还能有机会挽回。
卫帝听闻此事,勃然大怒,据说他掀翻了御书房的所有折子和书案,最关键的是,他竟真的下了一道旨意。
后日未时,他将与顺贵妃一同前往敏华寺为已逝的煦王祈福,所有王公贵族需同行,狱中的三皇子卫属以及三皇子妃段干雅也将一并前往,美其名曰“经佛门净化以赎罪”。
与此同时,卫帝连下三道圣旨,急召尚在江南的谢赴回昉都。
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人多势众,将军在侧,谅这幕后之人也不敢有什么疯癫的行为,只能乖乖将解药奉上。
凝兮是真没想到,卫帝曾经忍心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如今竟为了四公主和妜,甘愿跳进这么明显为他而设的圈套之中。
明明都是曦微表姑的孩子,却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宫门就要下钥,凝兮和谢征南必须离开皇宫。
凝兮摸了摸自己的右耳,蹙眉道:“今日见姑母之时,我落了一枚耳环,那是从齐蒙带来的嫁妆,必得去寻一寻,你将阿贺送回清远殿,咱们稍后宫门口见。”
“好。”谢征南答应得爽快。
太阳西沉,天色渐晚。
谢征南一直等在宫门口处,神色平淡,眼中却藏有一丝决绝。没过多久,凝兮便在嫣妃贴身婢女的陪同下徐徐行来。
“久等了吧。”
“没有,我也刚过来,怎么样,找到了吗?”
凝兮笑着将耳侧的红色耳坠展示给他看:“找到啦,咱们回家。”
谢征南并未多问,只扶着凝兮一同进马车,在皎洁的月色下踏上了回家之路。
三日之约未到,局中人却从凝兮和谢征南变成了卫帝。凝兮有预感,敏华寺之约,一定是场硬仗。
第二日,谢征南派定远营的斥候到敏华寺附近打探了一番,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凝兮带着沈婉约进宫为和妜看诊,几番针灸之后,她的情况暂时稳定了下来,但要想解毒,还得程苡簌本人亲至。
忙碌了一整天,再次回到谢府时,已是酉时末。
凝兮刚踏入彩云轩,就看了一个熟悉的器物——一架位于院子正中的、由榆木搭成的秋千。
与朝华殿中那一架极为相似。
谢征南正站在秋千旁笑看着她。
凝兮一步一步走近,心中忽然生起一个想法,如果时光能定格在这一刻,那该有多好。
“怎么今日把秋千做好了?”
明明时间紧迫,明明刻不容缓……
“凝兮,这是我早就答应你的事情,若此生没能完成,到了黄泉路上,我也会遗憾。”
抬起食指轻点谢征南的唇,凝兮道:“可别说这样的话,我们都还能活很久很久。”
这是凝兮内心的愿望,却与真实的走向大相径庭。
程苡簌如何能进入皇宫之中,又如何能在她们到来之时恰好离开,还留下一片淬了毒的贝叶书?贝叶书出自敏华寺,说明她早就到过那儿,甚至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着以卫帝为首的皇室中人自己跳进去。如此大动作,她背后必有高人相助,或许谷梁见海已经又一次潜入了昉都之中。
敏华寺之约,各方势力必将会和,蠢蠢欲动之下,极有可能发生各种意外。
或许今日这绝美的晚霞,就是她和谢征南能看见的最后一次。
凝兮坐在秋千上,谢征南在她身后轻轻地推着。
正对面有一束含苞待放的梅花,枝桠张扬肆意,看起来颇具生命力。
“征南,有一事我想问问你。”
“你说。”
“当初你在恒谷战场上失忆,辗转流落到齐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凝兮早就好奇了,但碍于此事与北恒军务相关,她一个齐蒙公主不好多问。
但今时不同往日,生死之前,顾不上那些忌讳。
“此事说来简单,不过是北恒军中出了一些蛀虫。当初谷梁见海以北恒被俘百姓的生命为筹码,设计引我进谷梁。我知他谋算,也有应对之法,却不料被下属背叛,提前透露了行踪,这才中了埋伏,受伤晕倒在临澜江边。”
凝兮转过头问道:“背叛之人是谁?”
“不知。当时我是奉皇上之命以定远将军之名随我父亲一起出征,手底下的军士并非全出自定远营。这些人只是棋子,究竟所属何人势力,我无法确定。”
“会不会是奚相?”
谢征南摇了摇头:“不至于,他虽与我谢家政见不合,但国敌之前,奚相不会分不清轻重。”
他受伤后,营救被俘百姓之事被搁置,谷梁见海下令将百姓全部斩杀,谷梁兵士气大振,北恒节节败退,凭着深厚的底蕴才堪堪将边境线守住。
造成这种损失和耻辱,奚相断断是做不出来的。
当初文统领陷害谢征南,使他跌落悬崖,仿若恒谷之战旧景再现,尘封的记忆似有恢复之势。又因多日与凝兮朝夕相处,这才使得谢征南冲破屏障想起了一切。
“最近你一直在为了表弟之事奔波,分身乏术,所以难以追查恒谷之战相关真相。征南,不要过度自责,没能救回百姓是由于谷梁人太狡诈,非你之过。”
听着凝兮温柔的安慰话语,谢征南表情也轻松了不少。往事不可挽回,当下最重要的是解敏华寺之危局。
“凝兮,咱们去看看阿余。”
“好。”
作为谢府最受宠爱的小姑娘,阿余身边总是围了不少人,尤其是沈婉约,抱着她都不愿意撒手。
拾玖劝道:“沈大夫,阿余刚喝完奶已经睡着了,您抱着累,还是放到摇篮里吧。”
“没事儿,我再抱抱她。”轻点小阿余的额头,沈婉约回忆起从前的点点滴滴:“倒是比她娘小时候听话乖巧得多。”
“您还见过公主小时候的模样呢?”拾玖笑看着眼前的一切,也没往凝兮不是真正的齐蒙长公主这方面想。
沈婉约忙掩饰道:“只是我曾经有一个女儿,一时代入了。”
“原来如此,难怪您对公主这般好,就如同亲生女儿一般疼爱,拾玖在这里谢过了。”
“你这丫头,倒是忠心。”
说话间,凝兮和谢征南已走进了院子里。
“娘,我和征南来看看阿余。”
沈婉约看着女儿女婿,倍感温馨之余不禁多了一丝担忧。程苡簌的事情她不是不知晓,敏华寺之约蕴含着多少危险她更是可以预见。
但有些事必须为之,这是凝兮和谢征南逃不掉的劫数。
“凝兮,明日,娘想同你一起去。”
将阿余抱到自己怀中摇了摇,凝兮抬起头坚定地道:“娘,你在府中好好的,若我和征南……也好让阿余有亲人照料。”
“凝兮,别这样说。”谢征南轻抚着凝兮肩背安慰。
“也对,我不应该随便对这样的事做假设,一切还未经历,不能断定就是无解之局。”
一家人平和地谈论着将要到来的明天,星星出来了。
沈婉约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物件递给凝兮。“娘有个东西给你,是娘自己打的络子,算是能保平安用。”
“谢谢娘。”接过络子,凝兮细致地绑到了自己的腰带上。
这是凝兮老家那边的习俗,为远行的儿女打一枚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络子,戴上后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沈婉约对谢征南道:“征南,时间来不及,娘只打了这一个,但你有凝兮送给你的平安扣一直悬于腰间,必然也能顺顺利利、平安归来。”
“多谢娘吉言。”谢征南并不在意虚礼,只要被记挂着,就已经足够荣幸了。
用阿余说服了沈婉约留在谢府,凝兮也算是了却心中的一桩大事。
回到彩云轩后,凝兮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大事。
走到斜倚在软榻上看书的谢征南身边,凝兮轻轻抽走了那本无甚有趣的之乎者也:“谢大人,良辰不应辜负,你觉得呢?”
看着眼前人调笑的表情,谢征南挑了挑眉。
“凝兮公主的意思是?”
“当初还在不忘阁时,总有登徒子夜半到来,怎么,现在名正言顺了,谢大人没有什么想法吗?”
美人眼睫含笑,酒窝醉人,大胆地说着挑逗直白的言语。
“好。”谢征南愣了一会儿,唇角勾起一抹笑意。
温柔地将凝兮打横抱起,他道:“必不负凝兮公主信任。”
夜半情深几许,恍若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