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是十余人中最有实力,也最有威望的一个。
他一倒下,剩下的人心中的退意就再度被点燃,顿时四处逃窜起来。
局势向自己这边倾斜,谢宜瑶的兴致更高了,却忽闻阵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地传来,转身一看,才知是飞鸢骑马赶到,身后还跟着许多宿卫兵。
谢宜瑶被拉回了现实,她看向四周:死的死,伤的伤,敌友流出的鲜血混在一起,界限模糊不明。
援兵已至,剩余的几个贼兵纷纷就范,缴械投降。兵士们上前将他们控制起来,准备带回去问话。
领头的将领看到公主居然就这样站在一汪血泊中央,还不等他反应过来,他就见到一个梳着双鬟的小娘子从自己身边冲了过去。
“殿下!”
灵鹊不顾一切地跑到谢宜瑶身边:“殿下可有哪里疼么?”
“我受伤了?“谢宜瑶茫然地问。
灵鹊刚才带着队伍中几个不会武的往城中奔走,半路上遇到飞鸢复返,她心下挂念着谢宜瑶,就跟着这群人原路返回了。
她身上好多血!这是灵鹊看到谢宜瑶的第一反应,因此她也不顾什么场合,就这样急切地冲了上来。
谢宜瑶垂首看看自己的双手和身体,道:“这不是我的血。”
说完,又痴痴地重复了一遍:“这不是我的血。”
飞鸢等人从来没见过公主露出这样的表情,一时犯了难,宿卫兵将领也手足无措。
唯有灵鹊见过谢宜瑶这个样子。
上一次,是在公主十七岁那年,得知母亲死讯的时候。
谢宜瑶平日里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唯独那一次让她心神动摇。
虽然不知道谢宜瑶刚刚具体经历了什么,但灵鹊看她久违地露出这般神情,深知她现在已经陷入了怀疑困惑的情绪中。
灵鹊没有轻举妄动,只是搀扶着谢宜瑶登上了回程的车。
谢宜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回到公主第的,一切都是稀里糊涂的,等她的意识恢复清明时,自己身上沾染了血迹的衣服已经换掉,身上的伤口也得到了处理。
李侃的叛军将至,京中百姓得到了消息,纷纷闭门不出。官府还要准备迎战,自然无暇顾及公主第,因此侍卫们中有不少受了伤的,只能由公主第负责医治。
现下公主第里忙成一团,公主身边自然更是不必多说。
谢宜瑶听着灵鹊和医官在门外聊她的伤势,虽然有些许字眼听不真切,但从他们的语调来看,她伤得应该并不严重。
谢宜瑶坐在榻上,默默看着屋内。侍婢们来来往往,有的拿走染血的衣物去浣洗,有的拿来厨房做的吃食。在这样大家都很忙碌,甚至有点缺人手的时候,裴贺的出现就显得很顺理成章。
他端来一盆清水,亲自将帕子打湿,双手呈到谢宜瑶面前。
“殿下的脸上还有些血迹,擦一下吧。”
谢宜瑶没有任何反应,她没有去接帕子,或是说别的什么,只是盯着裴贺的脸看。
他杀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她不曾见过,也不知道。以前她只顾着发号施令,却从未想过这一点。
不管是什么样,应该都不会像自己那样失态吧。
“殿下?”裴贺柔声试探。
谢宜瑶反应过来,道:“你替我擦。”
她的语气虽然并不严厉,但斩钉截铁,不容拒绝。
裴贺知道谢宜瑶的情况,她顶多只有点皮外伤,不是做不到自己擦脸,但向来她要他做什么,他都是不拒绝的。
殿下总有殿下的打算。
“我不曾像侍者们一样习惯服侍人,若是失了轻重分寸,还望殿下一定要和我说。”
如果不是因为救治伤员太需要人手,也不至于找不到一个侍婢给殿下做这些事。
谢宜瑶眨眨眼:“那是自然。”
裴贺的动作很轻,几乎没有让谢宜瑶感觉到任何不适。那洁白的帕子轻轻抚上谢宜瑶的脸,就立刻染上了殷红的血色。
谢宜瑶知道那不是她自己的血,所以没什么好怕的,她告诉自己。
她现在怕的,是如果。
如果她不曾特意训练了这许多的女兵,如果她重生后不曾刻苦练武、强身健体,她可能就要死在今天了。
即使侥幸存活,也可能会再度被谢况勒令不许随意外出。
幸好她在谋划着一切的同时,也变得强大了。她能自保,甚至可以反击。
灵鹊从医师那边得了安神的药方,让其他侍婢照顾公主,她则亲自去盯着厨房煎药。但谢宜瑶想着,左右裴贺在她身边呆着的时间更长更久,也知道自己的习惯,未必不如其他人,干脆就让侍婢们去忙其他的事,只留下裴贺在屋里待命。
擦完脸,裴贺又把帕子洗干净,将血水倒掉,随后听着谢宜瑶的命令,忙于端茶送水,没有一点怨言。
谢宜瑶懵然地坐在榻上,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她的伤势轻到没有必要卧床休息的地步,因此更没办法心安理得地无所事事。
就算内应没能混入城内,李侃的叛军也还是要来的,可她做不了什么,京中的兵将自有别人调度。
就在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贵主!”
沈蕴芳一得了消息,就急匆匆地赶来了,她见屋内只有两人在,谢宜瑶又在放空,便轻声问裴贺:“公主可有大碍?”
裴贺摇了摇头。
沈蕴芳呼地松了一口气。
谢宜瑶这才回了神,道:“嘉言,我有话要同怀香说。你且先去休息吧。”
说完,勉强扯出了个笑容。
裴贺虽然担心谢宜瑶的状况,也不得不悄声离开,还体贴地掩上了门。
“事情飞鸢都和我讲了,”沈蕴芳坐到谢宜瑶面前,“虽然先前杨氏之乱平息时,我就猜测可能还会有余波,却没想到会有人直接想着攻打京城。”
谢宜瑶闭着眼睛:“没有人能算无遗策。李侃此举本就反常,并非你我可以预料的。”
沈蕴芳叹道:“怎么好巧不巧,偏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
其实也算幸运,若不是被谢宜瑶刚好遇上,叛军可能已经打入京城了。
谢宜瑶问:“现在城里情况还好吗?”
“官兵及时出动,并无大碍。”
沈蕴芳想起刚才飞鸢同她说,公主亲自手刃了一名敌人后,状态有些反常,要小心对待,眼下却觉得她除了过分镇静,又有一丝木然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于是她主动给自己揽起了活:“我刚才过来的时候,看到外面有许多伤员,贵主可有想好要怎么善后,我好及时操办。”
谢宜瑶抿了抿唇,问:“怀香,你说,除了赏恤以外,我是不是该去和她们说些什么,安抚一下?今日一战,有伤亡不提,还有逃跑的,我必须要有个对策才行。还有……”
沈蕴芳默然,她终于意识到谢宜瑶此刻是在强撑着的了,语言都变得混乱,与她往常的样子大为不同。
早该想到的,这是谢宜瑶第一次亲手了结别人的性命,心里或多或少有些波澜,再正常不过。
沈蕴芳宽慰道:“事发突然,会有这些情况也很正常。贵主还是先休息段时间再做打算吧。女兵那边也需要时间养伤和修整,而且还有飞鸢、灵鹊,和我在。”
“嗯,”谢宜瑶没有反驳,“但皇帝那边,也得小心应对着。”
沈蕴芳按着谢宜瑶的手:“你尽管放心,这次京中人人都会知道是吴郡公主立了功,他短时间内肯定是不会撤掉女兵的,公主府也不会动了。”
谢宜瑶喃喃道:“是啊,短时间内是不会了。”
……
半个月后,朝会上。
李侃谋反一事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但此等大事,还是要在百官面前商议商议的。
距离上一次北伐已经过去多年,南国太平的日子太久了,北燕也不再是南人眼中不可战胜的威胁。安定固然是好事,但时间久了,京畿的兵士的武力和斗志连年下降,后果就有些严重。
李侃的军队刚打到石头城外的时候,守将们都一时间慌了阵脚,出了不少乱子。
好在江州刺史程莫和豫州刺史陆渊得了消息后,都很快各自出兵,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然而退无可退反倒更让叛军士气大增,在气势上压倒了守军。
不过即使如此,李侃的兵力也还是有限,要想从外部攻下京城,并不容易。并且有吴郡公主提前发现端倪,让李侃里应外合的计谋泡了汤,也给京城兵将争取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据说李侃曾有意联合海寇,但杨氏一看李侃毫无胜算的局面,选择了作壁上观。
最终,李侃之乱还是顺利平息,损失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不到半个月,李侃奔也被押到京城,住进了大牢里。
可京城中的官民们,也很难说是十分乐观,就李侃这等兵力的叛军,居然让京城的守军打了半个月!
因此朝会上讨论起李侃之乱,百官个个都哭丧着脸。
可没想到,皇帝陛下先提的却是吴郡公主。
“吴郡这次做得很好,没有她,恐怕损失还要更大。诸位觉得,朕是不是该赏一赏?”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中只要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都知道去年陛下和吴郡公主有过一次严重的争吵。公主因为先皇后的事说了许多不孝之话,自那以后陛下对公主就多有疏远了。
因此他们也有点拿不准,陛下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想赏,还是不想?
谢况看官员们都不说话,都在看眼色,就补充道:“卿等可畅所欲言,不必顾及朕的看法。”
有官就说:“我朝以孝治天下,公主于君于父有不孝之举,还未受罚。此次将功补过,陛下若要赏赐,也不宜太过。”
谢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萧延此时却主动发言:“功过并不能相抵,吴郡主此次功劳卓绝,该和将士们有同等奖赏,不能因为她先前的过错而被抵消。且先前旧事,臣以为,正是因为公主纯孝,念及先后,才会有犯上之举,应酌情处理。”
谢况的眉毛拧成了一团,同为主婿的朱云见了,不禁感叹难怪萧延不受陛下的待见,他能走到这个现在位置上,该是少不得别人的帮衬吧?
但是也有人被萧延这话说服了似的,出来附和,表示同意。
看着情况变得有利于谢宜瑶,朱云连忙站了出来:“若说纯孝,臣认为还是太子殿下更为合适。有如此典范在此,相比之下,吴郡公主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且公主仪同皇子皇弟,本就逾矩,朝野上下素有微词,倒不如就此恢复如初,使其符合公主礼制,以表惩戒。公主此次的功劳,臣觉得是该另算。”
朱云这话一半都是顺着萧延的思路说的,却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许多人听到朱云提到太子,就又纷纷倒戈。朱云和太子关系密切,萧延和吴郡公主又有旧,这都是百官都知道的,但他们先前并不放在心上,只因觉得吴郡公主自然是和陛下、太子一派的。
可最近这一年的瞬息万变,吴郡公主和东宫的嫌隙,和陛下的疏离,让他们渐渐意识到,吴郡公主或许是独立于东宫的阵营。
加之他们中确实本就有许多人觉得谢宜瑶身上的那些“破例”太不合规矩,因此继续添油加醋着,希望陛下最好是可以把公主府也给撤了。
谢况就这样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一倒下,剩下的人心中的退意就再度被点燃,顿时四处逃窜起来。
局势向自己这边倾斜,谢宜瑶的兴致更高了,却忽闻阵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地传来,转身一看,才知是飞鸢骑马赶到,身后还跟着许多宿卫兵。
谢宜瑶被拉回了现实,她看向四周:死的死,伤的伤,敌友流出的鲜血混在一起,界限模糊不明。
援兵已至,剩余的几个贼兵纷纷就范,缴械投降。兵士们上前将他们控制起来,准备带回去问话。
领头的将领看到公主居然就这样站在一汪血泊中央,还不等他反应过来,他就见到一个梳着双鬟的小娘子从自己身边冲了过去。
“殿下!”
灵鹊不顾一切地跑到谢宜瑶身边:“殿下可有哪里疼么?”
“我受伤了?“谢宜瑶茫然地问。
灵鹊刚才带着队伍中几个不会武的往城中奔走,半路上遇到飞鸢复返,她心下挂念着谢宜瑶,就跟着这群人原路返回了。
她身上好多血!这是灵鹊看到谢宜瑶的第一反应,因此她也不顾什么场合,就这样急切地冲了上来。
谢宜瑶垂首看看自己的双手和身体,道:“这不是我的血。”
说完,又痴痴地重复了一遍:“这不是我的血。”
飞鸢等人从来没见过公主露出这样的表情,一时犯了难,宿卫兵将领也手足无措。
唯有灵鹊见过谢宜瑶这个样子。
上一次,是在公主十七岁那年,得知母亲死讯的时候。
谢宜瑶平日里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唯独那一次让她心神动摇。
虽然不知道谢宜瑶刚刚具体经历了什么,但灵鹊看她久违地露出这般神情,深知她现在已经陷入了怀疑困惑的情绪中。
灵鹊没有轻举妄动,只是搀扶着谢宜瑶登上了回程的车。
谢宜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回到公主第的,一切都是稀里糊涂的,等她的意识恢复清明时,自己身上沾染了血迹的衣服已经换掉,身上的伤口也得到了处理。
李侃的叛军将至,京中百姓得到了消息,纷纷闭门不出。官府还要准备迎战,自然无暇顾及公主第,因此侍卫们中有不少受了伤的,只能由公主第负责医治。
现下公主第里忙成一团,公主身边自然更是不必多说。
谢宜瑶听着灵鹊和医官在门外聊她的伤势,虽然有些许字眼听不真切,但从他们的语调来看,她伤得应该并不严重。
谢宜瑶坐在榻上,默默看着屋内。侍婢们来来往往,有的拿走染血的衣物去浣洗,有的拿来厨房做的吃食。在这样大家都很忙碌,甚至有点缺人手的时候,裴贺的出现就显得很顺理成章。
他端来一盆清水,亲自将帕子打湿,双手呈到谢宜瑶面前。
“殿下的脸上还有些血迹,擦一下吧。”
谢宜瑶没有任何反应,她没有去接帕子,或是说别的什么,只是盯着裴贺的脸看。
他杀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她不曾见过,也不知道。以前她只顾着发号施令,却从未想过这一点。
不管是什么样,应该都不会像自己那样失态吧。
“殿下?”裴贺柔声试探。
谢宜瑶反应过来,道:“你替我擦。”
她的语气虽然并不严厉,但斩钉截铁,不容拒绝。
裴贺知道谢宜瑶的情况,她顶多只有点皮外伤,不是做不到自己擦脸,但向来她要他做什么,他都是不拒绝的。
殿下总有殿下的打算。
“我不曾像侍者们一样习惯服侍人,若是失了轻重分寸,还望殿下一定要和我说。”
如果不是因为救治伤员太需要人手,也不至于找不到一个侍婢给殿下做这些事。
谢宜瑶眨眨眼:“那是自然。”
裴贺的动作很轻,几乎没有让谢宜瑶感觉到任何不适。那洁白的帕子轻轻抚上谢宜瑶的脸,就立刻染上了殷红的血色。
谢宜瑶知道那不是她自己的血,所以没什么好怕的,她告诉自己。
她现在怕的,是如果。
如果她不曾特意训练了这许多的女兵,如果她重生后不曾刻苦练武、强身健体,她可能就要死在今天了。
即使侥幸存活,也可能会再度被谢况勒令不许随意外出。
幸好她在谋划着一切的同时,也变得强大了。她能自保,甚至可以反击。
灵鹊从医师那边得了安神的药方,让其他侍婢照顾公主,她则亲自去盯着厨房煎药。但谢宜瑶想着,左右裴贺在她身边呆着的时间更长更久,也知道自己的习惯,未必不如其他人,干脆就让侍婢们去忙其他的事,只留下裴贺在屋里待命。
擦完脸,裴贺又把帕子洗干净,将血水倒掉,随后听着谢宜瑶的命令,忙于端茶送水,没有一点怨言。
谢宜瑶懵然地坐在榻上,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她的伤势轻到没有必要卧床休息的地步,因此更没办法心安理得地无所事事。
就算内应没能混入城内,李侃的叛军也还是要来的,可她做不了什么,京中的兵将自有别人调度。
就在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贵主!”
沈蕴芳一得了消息,就急匆匆地赶来了,她见屋内只有两人在,谢宜瑶又在放空,便轻声问裴贺:“公主可有大碍?”
裴贺摇了摇头。
沈蕴芳呼地松了一口气。
谢宜瑶这才回了神,道:“嘉言,我有话要同怀香说。你且先去休息吧。”
说完,勉强扯出了个笑容。
裴贺虽然担心谢宜瑶的状况,也不得不悄声离开,还体贴地掩上了门。
“事情飞鸢都和我讲了,”沈蕴芳坐到谢宜瑶面前,“虽然先前杨氏之乱平息时,我就猜测可能还会有余波,却没想到会有人直接想着攻打京城。”
谢宜瑶闭着眼睛:“没有人能算无遗策。李侃此举本就反常,并非你我可以预料的。”
沈蕴芳叹道:“怎么好巧不巧,偏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
其实也算幸运,若不是被谢宜瑶刚好遇上,叛军可能已经打入京城了。
谢宜瑶问:“现在城里情况还好吗?”
“官兵及时出动,并无大碍。”
沈蕴芳想起刚才飞鸢同她说,公主亲自手刃了一名敌人后,状态有些反常,要小心对待,眼下却觉得她除了过分镇静,又有一丝木然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于是她主动给自己揽起了活:“我刚才过来的时候,看到外面有许多伤员,贵主可有想好要怎么善后,我好及时操办。”
谢宜瑶抿了抿唇,问:“怀香,你说,除了赏恤以外,我是不是该去和她们说些什么,安抚一下?今日一战,有伤亡不提,还有逃跑的,我必须要有个对策才行。还有……”
沈蕴芳默然,她终于意识到谢宜瑶此刻是在强撑着的了,语言都变得混乱,与她往常的样子大为不同。
早该想到的,这是谢宜瑶第一次亲手了结别人的性命,心里或多或少有些波澜,再正常不过。
沈蕴芳宽慰道:“事发突然,会有这些情况也很正常。贵主还是先休息段时间再做打算吧。女兵那边也需要时间养伤和修整,而且还有飞鸢、灵鹊,和我在。”
“嗯,”谢宜瑶没有反驳,“但皇帝那边,也得小心应对着。”
沈蕴芳按着谢宜瑶的手:“你尽管放心,这次京中人人都会知道是吴郡公主立了功,他短时间内肯定是不会撤掉女兵的,公主府也不会动了。”
谢宜瑶喃喃道:“是啊,短时间内是不会了。”
……
半个月后,朝会上。
李侃谋反一事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但此等大事,还是要在百官面前商议商议的。
距离上一次北伐已经过去多年,南国太平的日子太久了,北燕也不再是南人眼中不可战胜的威胁。安定固然是好事,但时间久了,京畿的兵士的武力和斗志连年下降,后果就有些严重。
李侃的军队刚打到石头城外的时候,守将们都一时间慌了阵脚,出了不少乱子。
好在江州刺史程莫和豫州刺史陆渊得了消息后,都很快各自出兵,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然而退无可退反倒更让叛军士气大增,在气势上压倒了守军。
不过即使如此,李侃的兵力也还是有限,要想从外部攻下京城,并不容易。并且有吴郡公主提前发现端倪,让李侃里应外合的计谋泡了汤,也给京城兵将争取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据说李侃曾有意联合海寇,但杨氏一看李侃毫无胜算的局面,选择了作壁上观。
最终,李侃之乱还是顺利平息,损失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不到半个月,李侃奔也被押到京城,住进了大牢里。
可京城中的官民们,也很难说是十分乐观,就李侃这等兵力的叛军,居然让京城的守军打了半个月!
因此朝会上讨论起李侃之乱,百官个个都哭丧着脸。
可没想到,皇帝陛下先提的却是吴郡公主。
“吴郡这次做得很好,没有她,恐怕损失还要更大。诸位觉得,朕是不是该赏一赏?”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中只要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都知道去年陛下和吴郡公主有过一次严重的争吵。公主因为先皇后的事说了许多不孝之话,自那以后陛下对公主就多有疏远了。
因此他们也有点拿不准,陛下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想赏,还是不想?
谢况看官员们都不说话,都在看眼色,就补充道:“卿等可畅所欲言,不必顾及朕的看法。”
有官就说:“我朝以孝治天下,公主于君于父有不孝之举,还未受罚。此次将功补过,陛下若要赏赐,也不宜太过。”
谢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萧延此时却主动发言:“功过并不能相抵,吴郡主此次功劳卓绝,该和将士们有同等奖赏,不能因为她先前的过错而被抵消。且先前旧事,臣以为,正是因为公主纯孝,念及先后,才会有犯上之举,应酌情处理。”
谢况的眉毛拧成了一团,同为主婿的朱云见了,不禁感叹难怪萧延不受陛下的待见,他能走到这个现在位置上,该是少不得别人的帮衬吧?
但是也有人被萧延这话说服了似的,出来附和,表示同意。
看着情况变得有利于谢宜瑶,朱云连忙站了出来:“若说纯孝,臣认为还是太子殿下更为合适。有如此典范在此,相比之下,吴郡公主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且公主仪同皇子皇弟,本就逾矩,朝野上下素有微词,倒不如就此恢复如初,使其符合公主礼制,以表惩戒。公主此次的功劳,臣觉得是该另算。”
朱云这话一半都是顺着萧延的思路说的,却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许多人听到朱云提到太子,就又纷纷倒戈。朱云和太子关系密切,萧延和吴郡公主又有旧,这都是百官都知道的,但他们先前并不放在心上,只因觉得吴郡公主自然是和陛下、太子一派的。
可最近这一年的瞬息万变,吴郡公主和东宫的嫌隙,和陛下的疏离,让他们渐渐意识到,吴郡公主或许是独立于东宫的阵营。
加之他们中确实本就有许多人觉得谢宜瑶身上的那些“破例”太不合规矩,因此继续添油加醋着,希望陛下最好是可以把公主府也给撤了。
谢况就这样冷眼旁观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