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日光清朗,波涛温润,整个江南都是一派明媚。
年轻俊逸的公子枕着一叶浮舟,听着画舫里飘飘渺渺传来的一曲《虞州慢》,手里晃着一坛春风醉,三魂去了七魄,只得跟着道一句。
“江南好……”
“是虞州好!”
清亮的女声像扬琴,又如珍珠落青瓷。
他慢半拍循声望去,旁边那座精美的游舫忽地从里面掀开了帘子,走出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水天碧的衣裙,汉白玉般的肤质,那双剪水秋瞳近能映出整片南湾湖。
似刚饮酒和歌毕,姑娘一腔感怀正上心头,遥遥冲小舟举杯,又顾影半唱半念着作诗。
内容听得不甚清楚,裴朔只觉心如擂鼓。
不是来人多么倾国倾城,那位姑娘谈不上沉鱼落雁。只是肤皎神凝,气质殊绝,见了她才懂“顾盼神飞”的真正含义。
“阿溟,格律不太通啊!”里边儿有人打趣。
那位阿溟姑娘朝内笑道:“随口作的,有什么打紧?你就说好是不好?”
“末句倒是奇了,你惯来人不入诗,哪里得来的?”
阿溟不答,又笑:“诗赠远来客。”
他正欲起身说些什么,不料那姑娘听见友人呼唤恰好返了回去。
不多时,两船渐远。
珠帘滚动,玉石相击。只留他在原处怅然若失。
贞元八年春,万物始苏。
春寒料峭初消于今年的第一声惊雷后,虫鸣兽走,莺声婉转。燕子划过清净山上的寺檐,天空澄澈如洗,正是出行的好日子。
前来澄明寺祈福的百姓络绎不绝。
“几年未见,小友棋艺精进甚多,叫贫僧汗颜啊。”
别院中僧人放下白子,双手合十。
对面执黑子的青衫女子垂眸落子,利落地收尾。
她约莫双九年华,面容柔婉,眉似远山,像书生梦中江南烟雨里走出的小姐,再标准没有了。
只是举手投足间透出一段文人风流,这种感觉在她抬眼微笑时变得格外明显。
小姐拱手行礼,又将棋子一枚枚捻起来收好,回道:“大师谬赞,您云游在外,见众生悟道,溟不及也。”
虽然赢棋,却不见她欣喜多久,反而似有困扰,方才的笑更多是习惯使然。
澄明寺的慧云大师中正平和,常为人答疑解惑,广施善行,修行造诣深厚,受人景仰。去岁年末云游而归,吸引无数善男信女前来上香祈福,望有缘能得其指点一二。
今日人流一半是冲着他的名头。
不过大师的内院讲究有缘人入内,此时与慧云大师相对手谈的有缘人,是虞南林家才名远扬的大小姐,林之溟。
到虞州,她的名字会和南湾湖三景一同传进游人的双耳。
按理说一个闺阁小姐,再是才貌双绝,家世显赫,都不会声名在外到这个地步。
林之溟除了沾那位惊才绝艳的兄长林之维的福外,为人称道的是广施善行,还有......
“林家小姐的诗词里有名山大川,倒不像寻常女子。”
外人是这么说的,他们津津乐道,并猜测这么个妙人儿最后会“花落谁家”,为哪家公子红袖添香。
林之溟听到这些总是面无表情,在心里啐上一口。
至于传言者会不会再收到林府的诗宴邀请,这是后话。
眼下看着她,慧云忍不住说:“刚才一局,让我想起小友的祖父,林蕴林老先生。”
林之溟手下动作一顿,面上神色如常:“这倒是没人提过,长辈们都说兄长像祖父。”
“林大公子自然是像的。”慧云微微颔首,“只是世人皆知林老先生儒雅清正,不知道他年轻时棋路也是这般......”
高僧看向桌面上被拣了一半的残局,笑意更明显:“锐。”
林之溟闻言有些意外,祖父在她尚且年幼时就去世了,在印象里是位和蔼可亲,知识渊博的老人。
而在慧云这位旧识口中,祖父还有另一面。
林之溟正欲洗耳恭听,慧云却止住话头。
大师慈祥地看着林之溟,从袖中取出一串佛珠。
“林老尚书曾给你亲手磨了生辰礼,供于佛前十数年,望你平安顺遂。今年小友长成,我物归原主,也算不负所托。”
手串看起来是上好的南红,颗颗磨得莹润浑圆。不知是不是错觉,林之溟看到它时心里安稳不少,古刹千年梵香都镇不下的心绪竟被奇迹般抚平。
林之溟恭敬双手接过。珠子触手微凉,但很快便变得温热,像是老人隔着时间轻轻拍了拍孙儿的手。
慧云看着林家这位小姐难得愣愣的模样,心中感慨万千。
林之溟收好手串,连忙向慧云道谢。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扣扣声。有小弟子不情愿的声音:“慧云师父,冷施主到了。”
慧云待客时不愿被打扰,只是今日两位贵客都是师父算好的有缘人,不知怎么撞到一起。
小弟子不想触霉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提醒。
林之溟也有些惊讶,不过她很快起身。
“既然棋已经下完,我就先告辞,不打扰您了。”
慧云没有相送,静静坐在原位,只在林之溟即将跨出门槛时开口说:“施主,过刚易折,慧极必伤啊。”
林之溟脚步一停,回身又行一礼:“溟记下了,多谢大师。”
看着合上的门,慧云叹了口气。
从十几年前初见林之溟,幼小女童口出惊人时,他就知道此女绝非池中物。十来岁时收敛不少,只留才名在外。如今长大成人,是越长越薄,锋芒快藏不住了。
其实不用慧云大师这样高深的眼力修为,大家都知道林家长女非同一般。
林家这辈女儿取名从庄从心,另外两位小姐芳名庄思,庄念。而林家子才是之字辈。
据说是大小姐在抓铭牌时握着漏撤的长兄名字不放。母亲怎么哄都没用,一贯疼爱女儿的林父也急得吹胡子瞪眼。
最后是还在世的林老拍板,让她跟兄长一样从了之。
唤作之溟。
这可是林氏女中从未有过的。
林之溟走出院落,回首望天,思绪不由得飘回从前。
她自小就对书格外感兴趣。
母亲便总给她念兄长启蒙学的三字文,兴起还会抚琴唱歌。
长大一点又想跟着长兄认字。
小妹妹皮肤白皙,生得可爱,好似雪玉雕作一团,又很有些聪慧。
林之维十分疼爱她。
彼时小少年还没修练成千年狐狸,捱不住请求偷偷带妹妹上学堂,看着同窗艳羡的眼神,眉梢全是得意。
后林父发现大怒。
少爷跪着不认错,小姐边哭边拦父亲的家法,全府上下鸡飞狗跳。
是祖父把两个委屈巴巴的孙儿捞回自己院子。
祖母去世后祖父院内就遣散干净了,没有丫鬟也没有嬷嬷。
无奈之下老尚书亲身上阵给孩子抹好药——林父也没敢下重手,又撸起袖子给他们做了点心。
看两个孩子吃得香甜,祖父得意:“当时你们祖母可喜欢了,说冲着手艺嫁给我的。你们父亲也没尝过。”
林之维点点头,黑亮亮的眼睛里满是崇敬,他刚读到君子远庖厨不久,不过既然厉害的祖父也会下厨,那应该也是厉害的。
老人十分受用,刚要看看孙女,不看不要紧,一看。
她正要爬到书案上,半个身体挂在外面,好悬没给爷爷吓出病来。
一问原是想写字,把老人逗得哭笑不得。
自此她跟在祖父身边开蒙,后来被托给林老夫妇的旧识书法大家王夫人。
林之溟的父亲天资平平,幼时又不在林蕴身边。仔细算来,林家中真正接过林老衣钵的,竟然是个她这个曾经连学堂都去不得的女儿家。
她这么想着,有些出神。
“小姐——”
清脆的呼唤声打断她的思绪。林之溟眨眨眼,如梦初醒,扶正头上唯一的素簪又整理了一下衣袖,就变回平日里端庄的大小姐模样。
枫青在不远处等候自家小姐,看见她的身影就疾步过来。
“小姐下完棋了?可是要往南湾湖去?”
林之溟点点头,这是几天前就和友人们约好的。
“今天小姐的棋局结束得那样早?”枫青一向喜欢小姐的泛湖小聚,显得有些期待,“说来也怪呢,刚看到有小师父急匆匆去找慧云大师,往常大师都不让人打搅的。”
她语速很快,像一只云雀。又觑小姐的神色,担心她被扰了兴致。
林之溟有些好笑,拍拍她的手。
“大师另外有事,我们先走吧。”
枫青这才放下心,她是林之溟八岁自己挑出来的侍女,比其他的“姐姐”小一截,被惯得有些不像样,说话也张狂。
得到答复,她便迫不及待了。
主仆二人相携往山门走,正巧与来者相错而过。
黛青衣摆和缃色袍角几乎要飘到一块儿去。
看着身前人脚步突然慢下来,在后面苦追的阿辽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摸不着头脑。
“点......”疑问在对方的凝视下止住,阿辽赶忙咳嗽两声,“少爷,您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少爷”用扇子戳戳自己的下巴,像是不太用得惯,随手扔给阿辽。
“欸欸欸。”少年手忙脚乱接住。
刚到江南时买的檀香扇,这是玩了两天就不新鲜了。阿辽默念东西的价格,捧在手里安慰似地摸摸才收好。
少爷长了一张好脸蛋,撒个娇夫人就不忍心多苛责,要不是长姊时不时拎去耳提面命,少不得惯出一个混世魔王。哪怕如此,也已经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还好生在......
“没事,应该是看错。”摇了摇头,心想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白日都能出幻影,怕不是要去瞧大夫。
可该同大夫怎么说呢?
相思成疾?
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个哆嗦:什么时候沾上这种酸气!
一定是最近江南新鲜的话本看多了。
以后最多三日一本,他暗暗拍板,并决定把乱七八糟的思绪都清出去。
阿辽就看着自家少爷脸色变幻莫测,复而变得坚定。
暗自嘀咕:不知道少爷又想整什么幺蛾子。
“走吧,大师还在等我。”
年轻俊逸的公子枕着一叶浮舟,听着画舫里飘飘渺渺传来的一曲《虞州慢》,手里晃着一坛春风醉,三魂去了七魄,只得跟着道一句。
“江南好……”
“是虞州好!”
清亮的女声像扬琴,又如珍珠落青瓷。
他慢半拍循声望去,旁边那座精美的游舫忽地从里面掀开了帘子,走出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水天碧的衣裙,汉白玉般的肤质,那双剪水秋瞳近能映出整片南湾湖。
似刚饮酒和歌毕,姑娘一腔感怀正上心头,遥遥冲小舟举杯,又顾影半唱半念着作诗。
内容听得不甚清楚,裴朔只觉心如擂鼓。
不是来人多么倾国倾城,那位姑娘谈不上沉鱼落雁。只是肤皎神凝,气质殊绝,见了她才懂“顾盼神飞”的真正含义。
“阿溟,格律不太通啊!”里边儿有人打趣。
那位阿溟姑娘朝内笑道:“随口作的,有什么打紧?你就说好是不好?”
“末句倒是奇了,你惯来人不入诗,哪里得来的?”
阿溟不答,又笑:“诗赠远来客。”
他正欲起身说些什么,不料那姑娘听见友人呼唤恰好返了回去。
不多时,两船渐远。
珠帘滚动,玉石相击。只留他在原处怅然若失。
贞元八年春,万物始苏。
春寒料峭初消于今年的第一声惊雷后,虫鸣兽走,莺声婉转。燕子划过清净山上的寺檐,天空澄澈如洗,正是出行的好日子。
前来澄明寺祈福的百姓络绎不绝。
“几年未见,小友棋艺精进甚多,叫贫僧汗颜啊。”
别院中僧人放下白子,双手合十。
对面执黑子的青衫女子垂眸落子,利落地收尾。
她约莫双九年华,面容柔婉,眉似远山,像书生梦中江南烟雨里走出的小姐,再标准没有了。
只是举手投足间透出一段文人风流,这种感觉在她抬眼微笑时变得格外明显。
小姐拱手行礼,又将棋子一枚枚捻起来收好,回道:“大师谬赞,您云游在外,见众生悟道,溟不及也。”
虽然赢棋,却不见她欣喜多久,反而似有困扰,方才的笑更多是习惯使然。
澄明寺的慧云大师中正平和,常为人答疑解惑,广施善行,修行造诣深厚,受人景仰。去岁年末云游而归,吸引无数善男信女前来上香祈福,望有缘能得其指点一二。
今日人流一半是冲着他的名头。
不过大师的内院讲究有缘人入内,此时与慧云大师相对手谈的有缘人,是虞南林家才名远扬的大小姐,林之溟。
到虞州,她的名字会和南湾湖三景一同传进游人的双耳。
按理说一个闺阁小姐,再是才貌双绝,家世显赫,都不会声名在外到这个地步。
林之溟除了沾那位惊才绝艳的兄长林之维的福外,为人称道的是广施善行,还有......
“林家小姐的诗词里有名山大川,倒不像寻常女子。”
外人是这么说的,他们津津乐道,并猜测这么个妙人儿最后会“花落谁家”,为哪家公子红袖添香。
林之溟听到这些总是面无表情,在心里啐上一口。
至于传言者会不会再收到林府的诗宴邀请,这是后话。
眼下看着她,慧云忍不住说:“刚才一局,让我想起小友的祖父,林蕴林老先生。”
林之溟手下动作一顿,面上神色如常:“这倒是没人提过,长辈们都说兄长像祖父。”
“林大公子自然是像的。”慧云微微颔首,“只是世人皆知林老先生儒雅清正,不知道他年轻时棋路也是这般......”
高僧看向桌面上被拣了一半的残局,笑意更明显:“锐。”
林之溟闻言有些意外,祖父在她尚且年幼时就去世了,在印象里是位和蔼可亲,知识渊博的老人。
而在慧云这位旧识口中,祖父还有另一面。
林之溟正欲洗耳恭听,慧云却止住话头。
大师慈祥地看着林之溟,从袖中取出一串佛珠。
“林老尚书曾给你亲手磨了生辰礼,供于佛前十数年,望你平安顺遂。今年小友长成,我物归原主,也算不负所托。”
手串看起来是上好的南红,颗颗磨得莹润浑圆。不知是不是错觉,林之溟看到它时心里安稳不少,古刹千年梵香都镇不下的心绪竟被奇迹般抚平。
林之溟恭敬双手接过。珠子触手微凉,但很快便变得温热,像是老人隔着时间轻轻拍了拍孙儿的手。
慧云看着林家这位小姐难得愣愣的模样,心中感慨万千。
林之溟收好手串,连忙向慧云道谢。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扣扣声。有小弟子不情愿的声音:“慧云师父,冷施主到了。”
慧云待客时不愿被打扰,只是今日两位贵客都是师父算好的有缘人,不知怎么撞到一起。
小弟子不想触霉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提醒。
林之溟也有些惊讶,不过她很快起身。
“既然棋已经下完,我就先告辞,不打扰您了。”
慧云没有相送,静静坐在原位,只在林之溟即将跨出门槛时开口说:“施主,过刚易折,慧极必伤啊。”
林之溟脚步一停,回身又行一礼:“溟记下了,多谢大师。”
看着合上的门,慧云叹了口气。
从十几年前初见林之溟,幼小女童口出惊人时,他就知道此女绝非池中物。十来岁时收敛不少,只留才名在外。如今长大成人,是越长越薄,锋芒快藏不住了。
其实不用慧云大师这样高深的眼力修为,大家都知道林家长女非同一般。
林家这辈女儿取名从庄从心,另外两位小姐芳名庄思,庄念。而林家子才是之字辈。
据说是大小姐在抓铭牌时握着漏撤的长兄名字不放。母亲怎么哄都没用,一贯疼爱女儿的林父也急得吹胡子瞪眼。
最后是还在世的林老拍板,让她跟兄长一样从了之。
唤作之溟。
这可是林氏女中从未有过的。
林之溟走出院落,回首望天,思绪不由得飘回从前。
她自小就对书格外感兴趣。
母亲便总给她念兄长启蒙学的三字文,兴起还会抚琴唱歌。
长大一点又想跟着长兄认字。
小妹妹皮肤白皙,生得可爱,好似雪玉雕作一团,又很有些聪慧。
林之维十分疼爱她。
彼时小少年还没修练成千年狐狸,捱不住请求偷偷带妹妹上学堂,看着同窗艳羡的眼神,眉梢全是得意。
后林父发现大怒。
少爷跪着不认错,小姐边哭边拦父亲的家法,全府上下鸡飞狗跳。
是祖父把两个委屈巴巴的孙儿捞回自己院子。
祖母去世后祖父院内就遣散干净了,没有丫鬟也没有嬷嬷。
无奈之下老尚书亲身上阵给孩子抹好药——林父也没敢下重手,又撸起袖子给他们做了点心。
看两个孩子吃得香甜,祖父得意:“当时你们祖母可喜欢了,说冲着手艺嫁给我的。你们父亲也没尝过。”
林之维点点头,黑亮亮的眼睛里满是崇敬,他刚读到君子远庖厨不久,不过既然厉害的祖父也会下厨,那应该也是厉害的。
老人十分受用,刚要看看孙女,不看不要紧,一看。
她正要爬到书案上,半个身体挂在外面,好悬没给爷爷吓出病来。
一问原是想写字,把老人逗得哭笑不得。
自此她跟在祖父身边开蒙,后来被托给林老夫妇的旧识书法大家王夫人。
林之溟的父亲天资平平,幼时又不在林蕴身边。仔细算来,林家中真正接过林老衣钵的,竟然是个她这个曾经连学堂都去不得的女儿家。
她这么想着,有些出神。
“小姐——”
清脆的呼唤声打断她的思绪。林之溟眨眨眼,如梦初醒,扶正头上唯一的素簪又整理了一下衣袖,就变回平日里端庄的大小姐模样。
枫青在不远处等候自家小姐,看见她的身影就疾步过来。
“小姐下完棋了?可是要往南湾湖去?”
林之溟点点头,这是几天前就和友人们约好的。
“今天小姐的棋局结束得那样早?”枫青一向喜欢小姐的泛湖小聚,显得有些期待,“说来也怪呢,刚看到有小师父急匆匆去找慧云大师,往常大师都不让人打搅的。”
她语速很快,像一只云雀。又觑小姐的神色,担心她被扰了兴致。
林之溟有些好笑,拍拍她的手。
“大师另外有事,我们先走吧。”
枫青这才放下心,她是林之溟八岁自己挑出来的侍女,比其他的“姐姐”小一截,被惯得有些不像样,说话也张狂。
得到答复,她便迫不及待了。
主仆二人相携往山门走,正巧与来者相错而过。
黛青衣摆和缃色袍角几乎要飘到一块儿去。
看着身前人脚步突然慢下来,在后面苦追的阿辽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摸不着头脑。
“点......”疑问在对方的凝视下止住,阿辽赶忙咳嗽两声,“少爷,您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少爷”用扇子戳戳自己的下巴,像是不太用得惯,随手扔给阿辽。
“欸欸欸。”少年手忙脚乱接住。
刚到江南时买的檀香扇,这是玩了两天就不新鲜了。阿辽默念东西的价格,捧在手里安慰似地摸摸才收好。
少爷长了一张好脸蛋,撒个娇夫人就不忍心多苛责,要不是长姊时不时拎去耳提面命,少不得惯出一个混世魔王。哪怕如此,也已经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还好生在......
“没事,应该是看错。”摇了摇头,心想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白日都能出幻影,怕不是要去瞧大夫。
可该同大夫怎么说呢?
相思成疾?
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个哆嗦:什么时候沾上这种酸气!
一定是最近江南新鲜的话本看多了。
以后最多三日一本,他暗暗拍板,并决定把乱七八糟的思绪都清出去。
阿辽就看着自家少爷脸色变幻莫测,复而变得坚定。
暗自嘀咕:不知道少爷又想整什么幺蛾子。
“走吧,大师还在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