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朱足尖轻点,落在甲板上,拿脚踢了踢晕的死死的闻璟,问:“姐姐,这几个人怎么办?”
按着荷华的计划,二人都是要走飞升之路的,杀人有损功德,当年跟着遐龄屁|股后面那些不太平的日子里,也曾杀过几个穷凶极恶之徒,以致之后每百年一次的小雷劫,总是格外难消磨些。
甚至带走了遐龄......
自那之后,她龟缩在这云梦泽中,甚少与人世再有牵连。遐龄费力搬过来的一口大缸里,养了条通体纯红的大胖鱼,荷华曾无数次动了将其架在火上烤了吃的念头,在它真正的主人离世后,却遵循着遐龄生前的习惯,好好地喂养着它,直至化形。虽则这条鱼调皮贪玩,荷华也忍着把她扔出门去的想法,把她养的更调皮贪玩了些。
“麻烦是你惹的,自然由你来处理干净。”荷华收了浇花的水桶,随手翻了翻赤朱抄写的经书,从歪歪斜斜到更歪歪斜斜,直至最后似是鬼爬墙般难辨其义。
赤朱眼看着荷华去翻她的罚抄成果,距离有点远,上前去抢是来不及了,又使了些力气狠踹了把脚下的人,徒劳喊道:“姐姐后面抄的不好都是被这些人吓得,待我杀了这些人埋好就回来重抄,姐姐你先别生气!”
言罢扯着闻璟的发冠,抬手却犯起了愁,她没杀过人,杀过最大的一个活物是从隔壁山头一个野猪窝里偷来的一只小猪仔。
即使是最小的一只猪仔,她跟荷华俩人吃了半旬也没吃完,腻得不行,吃了连着吃了十多天的素才缓过来,最后闻着有些不好了,被荷华扔进湖水里喂了鱼。
从那以后荷华便不许她再把超过野鸡那么大体型的肉类带回家了。
“谁准你杀人了?把他们仍出去,仍远一点。”
赤朱松了一口气,又暗暗地愁了一愁,把人扔出去耗费不了一时半刻,想逃避抄书却是不能了。心下叹了口气,催动法力,便见那船无风自动,渐渐飘远。
日前从武陵城中回来就该将雾霭加固的,但是念着那小姑娘日日来采|花,担心她被雾气伤了神智,便想着待到花期过了再加固不迟,不想那人能耐不浅,竟能寻到此处。
只怕不使其绝了念头,不会善罢甘休。
荷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雾霭撤了,在竹楼所在的小岛上布了个结界,在外人看来,此处就是处于山水之间的几十里荷塘,连小岛也一并隐匿,天气好时莲叶与蓝天相接,别是一番好风景。
小时候荷华就腹诽过遐龄没创意,非要把自己家搞得乌烟瘴气,除却中间的地界,外围皆是遮天蔽日的一片灰白雾气,这不明摆着引人好奇一探究竟吗?
这样一番捯饬,虽然所费妖力甚大,但是旁人再想来探,一片荷塘明明白白的,反倒不引人怀疑,就算是要查也查不出什么。
云梦泽此地本就瘴气与沼泽横生,少有人烟,这也是遐龄当初选择在此安居的原因之一。瘴气这个东西本就玄乎,久处其中会令人失去神智,能产生幻觉也不足为奇。
闻璟醒来时,船正渐渐向武陵城的渡口靠近,那莲塘雾霭之中,必有妖邪!
船上诸人除却头脑有些发昏,掌船的被水下不明生物吓得扭伤了脚外,皆安然无恙,他心中生了疑窦,吩咐青云道:“去信给国师,将今日之事告知与他,让他派个合适的人来。”
青云跟在他身边许多年,二人有主仆之情,亦有兄弟之谊,闻言面上浮上了要笑不笑的暧昧之色,道:“国师自会派个合适的人,但若涉及殿下,想必明仪郡主会自请前来。”
闻璟横过去一眼,青云住了嘴,领命而去。
国师的回信很快便至,派来的人果然是季明仪。
此次来武陵,原是他多疑的父皇不知从哪听说了楚王——也就是他的三皇叔,秘密屯兵于武陵,恐有不臣之心,于是当今大盛的皇帝,派他以游历之名,暗中查探楚王谋反一事。
正于教子一事上不得其法的平宁长公主,得知他将外出游历,不由分说地把自己不听话的儿子塞给他。美名其曰让其见见世面,实则是近来长公主养的面首不听话,与驸马生了龃龉,后院即将起火,不想让儿子旁观这难看的场面,正巧借机将儿子支出去。
顺带着,闻璟也趁着此次远行,拿着他父皇给的盘缠,把自己的暗探线埋好,沿途所至各城均开了家云来茶馆,留了自己的暗桩,以待后用。
武陵一带一片祥和安宁,接受过军队训练之人,与寻常百姓行事上还是有许多差异的,至少在武陵一带,闻璟未曾寻到有他三皇叔屯兵的迹象。
然而如今又发生了这桩事,想到即将赶来的季明仪,闻璟不禁抚额望天,难得出一次远门,还真是忙啊!
季明仪是国师季檀的养女,说起这位国师,也是颇具传奇色彩,据传师从与开国元勋季钦一脉。季钦乃是大盛国的第一任国师,一脉单传至今,到季檀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任。
许是勘破天机为天道所不容,历任国师皆是短寿,没有一个活得过不惑之年的,于是早早地便收了徒,改姓为季,亦徒亦子地放在身边养着,日后走了也有个人能为其摔盆送终。
季檀却未曾收徒,传闻有一日国师云游问道,路遇一竹篮,竹篮内躺了个粉雕玉琢般的婴孩,国师心善,不忍其冻死在道边,是以收养在身边,如今季明仪十六岁,生的花容月貌,我见犹怜。
去年盛帝感念国师之功,特封其为郡主。
满京都都知道季明仪心仪当今太子,世家小姐多在心中暗笑她,神棍之女,也敢肖想太子妃之位,然而她们敢怒,却不敢言。
只因盛帝深信国师之言,如今的盛国,大到册立国母储君祭典求福,小到观星祈雨,必得先由国师向神明问卜得神明应允后,再由皇帝下达旨意。
也就是说,如今的大盛朝堂,国师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
就连日后太子择妃,也要先问过国师。
话说回来,几日后,季明仪到达武陵,闻璟再次乘船,携季明仪前往那处莲池。
然而入目所及,只见无边的荷塘,不见雾霭,却是一片好风光。
天气渐渐凉爽了,微风伴着水汽轻抚在面上,令人心旷神怡,季明仪面上含了几分羞怯,莫不是妖邪一说只是托词,太子亦心悦于她,远游路远枯燥,借着由头邀她同游......
荷华隐匿身形立于山石之上,轻笑道:“果然不死心。”
然而在看清船上那女子之后,面上却陡然变了色。
那样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情,赤朱从未在荷华脸上见到过,似是怅然若失,又仿若与故人重逢,几分悲悯,亦有几分狂喜。
只见荷华形状美好的唇翕动几下,仿佛极难说出口般,嗓音极度暗哑,呢喃道:“遐龄......”
画地为牢百余载,不见故人归。
遐龄的真身是个修炼了不知有几千年的老乌龟,早些年化为人形也算是风流倜傥一公子,但那都是荷华化形之前的事了。
反正在荷华眼里,人形的遐龄乃是一介病公子,随着年岁渐长,眼尾生了皱纹,鬓边白发渐生,却仍是风韵犹存。其人极其爱美,又脾气不好爱生气,常常揽镜自照,长吁短叹道:“我这白发,我这皱纹,都是被你给气出来的!”
然而遐龄身上最大的可以影响形貌的地方,乃是一道从后颈处贯穿整个背部的一道疤痕,几乎深可见骨,化为原形时,旧伤虽愈,龟甲上仍是留了道深深的沟壑。
据说早年他是生活在海里的,后来为跟海里一条巨龙争地盘,不慎被打至重伤,这才远离故土,迁至云梦泽常住。
荷华曾跟着遐龄游历各国,遍访名山大川,遐龄尤爱人烟未至之地,未经过人力雕琢过得自然之美。去过如此多的地方,她也从未见过真龙,成年之后论妖力荷华远胜遐龄,因而私心里一直觉得遐龄是在吹牛。
把敌人描述的无比强大,便会显得自己被击败也不是那么无能了。
遐龄为人形时穿了衣服,尚能用长发遮掩住后颈的疤痕,为龟形时却遮无可遮,是以即便是历雷劫,也常以人形应对,其爱美之心,至此可见一斑。
百年光阴漫长,四百个四季轮转,三万多个日升日落,荷华从不记年岁。
当日她跟遐龄拌了几句嘴,待反应过来时,天雷已然滚滚而落,而遐龄却连一击之力都难以抵挡,她急急跑过去,伏在遐龄身上,以背部替其承受,然而待乌云尽散时,遐龄整个人仍被劈的焦黑,难辨其形。
她不知她那时是否有流泪,她只记得真疼啊,全身上下无一处不疼,活了几百年,受了再重的伤,都没有那日疼。
此刻,不远处的船上,那女子一身白袍,说不出的飘逸秀美,腰间却坠着一枚漆黑的龟甲,背部一道深深的沟壑,与女子本人宛若明月般出尘的气质十分不符。
那是遐龄的龟壳,原来那日遐龄不是渡不过雷劫,而是他失了盔甲,才连一击之力都难以抵挡,被劈成了一块焦土,被荷华埋在古树下,长眠至今。
按着荷华的计划,二人都是要走飞升之路的,杀人有损功德,当年跟着遐龄屁|股后面那些不太平的日子里,也曾杀过几个穷凶极恶之徒,以致之后每百年一次的小雷劫,总是格外难消磨些。
甚至带走了遐龄......
自那之后,她龟缩在这云梦泽中,甚少与人世再有牵连。遐龄费力搬过来的一口大缸里,养了条通体纯红的大胖鱼,荷华曾无数次动了将其架在火上烤了吃的念头,在它真正的主人离世后,却遵循着遐龄生前的习惯,好好地喂养着它,直至化形。虽则这条鱼调皮贪玩,荷华也忍着把她扔出门去的想法,把她养的更调皮贪玩了些。
“麻烦是你惹的,自然由你来处理干净。”荷华收了浇花的水桶,随手翻了翻赤朱抄写的经书,从歪歪斜斜到更歪歪斜斜,直至最后似是鬼爬墙般难辨其义。
赤朱眼看着荷华去翻她的罚抄成果,距离有点远,上前去抢是来不及了,又使了些力气狠踹了把脚下的人,徒劳喊道:“姐姐后面抄的不好都是被这些人吓得,待我杀了这些人埋好就回来重抄,姐姐你先别生气!”
言罢扯着闻璟的发冠,抬手却犯起了愁,她没杀过人,杀过最大的一个活物是从隔壁山头一个野猪窝里偷来的一只小猪仔。
即使是最小的一只猪仔,她跟荷华俩人吃了半旬也没吃完,腻得不行,吃了连着吃了十多天的素才缓过来,最后闻着有些不好了,被荷华扔进湖水里喂了鱼。
从那以后荷华便不许她再把超过野鸡那么大体型的肉类带回家了。
“谁准你杀人了?把他们仍出去,仍远一点。”
赤朱松了一口气,又暗暗地愁了一愁,把人扔出去耗费不了一时半刻,想逃避抄书却是不能了。心下叹了口气,催动法力,便见那船无风自动,渐渐飘远。
日前从武陵城中回来就该将雾霭加固的,但是念着那小姑娘日日来采|花,担心她被雾气伤了神智,便想着待到花期过了再加固不迟,不想那人能耐不浅,竟能寻到此处。
只怕不使其绝了念头,不会善罢甘休。
荷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雾霭撤了,在竹楼所在的小岛上布了个结界,在外人看来,此处就是处于山水之间的几十里荷塘,连小岛也一并隐匿,天气好时莲叶与蓝天相接,别是一番好风景。
小时候荷华就腹诽过遐龄没创意,非要把自己家搞得乌烟瘴气,除却中间的地界,外围皆是遮天蔽日的一片灰白雾气,这不明摆着引人好奇一探究竟吗?
这样一番捯饬,虽然所费妖力甚大,但是旁人再想来探,一片荷塘明明白白的,反倒不引人怀疑,就算是要查也查不出什么。
云梦泽此地本就瘴气与沼泽横生,少有人烟,这也是遐龄当初选择在此安居的原因之一。瘴气这个东西本就玄乎,久处其中会令人失去神智,能产生幻觉也不足为奇。
闻璟醒来时,船正渐渐向武陵城的渡口靠近,那莲塘雾霭之中,必有妖邪!
船上诸人除却头脑有些发昏,掌船的被水下不明生物吓得扭伤了脚外,皆安然无恙,他心中生了疑窦,吩咐青云道:“去信给国师,将今日之事告知与他,让他派个合适的人来。”
青云跟在他身边许多年,二人有主仆之情,亦有兄弟之谊,闻言面上浮上了要笑不笑的暧昧之色,道:“国师自会派个合适的人,但若涉及殿下,想必明仪郡主会自请前来。”
闻璟横过去一眼,青云住了嘴,领命而去。
国师的回信很快便至,派来的人果然是季明仪。
此次来武陵,原是他多疑的父皇不知从哪听说了楚王——也就是他的三皇叔,秘密屯兵于武陵,恐有不臣之心,于是当今大盛的皇帝,派他以游历之名,暗中查探楚王谋反一事。
正于教子一事上不得其法的平宁长公主,得知他将外出游历,不由分说地把自己不听话的儿子塞给他。美名其曰让其见见世面,实则是近来长公主养的面首不听话,与驸马生了龃龉,后院即将起火,不想让儿子旁观这难看的场面,正巧借机将儿子支出去。
顺带着,闻璟也趁着此次远行,拿着他父皇给的盘缠,把自己的暗探线埋好,沿途所至各城均开了家云来茶馆,留了自己的暗桩,以待后用。
武陵一带一片祥和安宁,接受过军队训练之人,与寻常百姓行事上还是有许多差异的,至少在武陵一带,闻璟未曾寻到有他三皇叔屯兵的迹象。
然而如今又发生了这桩事,想到即将赶来的季明仪,闻璟不禁抚额望天,难得出一次远门,还真是忙啊!
季明仪是国师季檀的养女,说起这位国师,也是颇具传奇色彩,据传师从与开国元勋季钦一脉。季钦乃是大盛国的第一任国师,一脉单传至今,到季檀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任。
许是勘破天机为天道所不容,历任国师皆是短寿,没有一个活得过不惑之年的,于是早早地便收了徒,改姓为季,亦徒亦子地放在身边养着,日后走了也有个人能为其摔盆送终。
季檀却未曾收徒,传闻有一日国师云游问道,路遇一竹篮,竹篮内躺了个粉雕玉琢般的婴孩,国师心善,不忍其冻死在道边,是以收养在身边,如今季明仪十六岁,生的花容月貌,我见犹怜。
去年盛帝感念国师之功,特封其为郡主。
满京都都知道季明仪心仪当今太子,世家小姐多在心中暗笑她,神棍之女,也敢肖想太子妃之位,然而她们敢怒,却不敢言。
只因盛帝深信国师之言,如今的盛国,大到册立国母储君祭典求福,小到观星祈雨,必得先由国师向神明问卜得神明应允后,再由皇帝下达旨意。
也就是说,如今的大盛朝堂,国师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
就连日后太子择妃,也要先问过国师。
话说回来,几日后,季明仪到达武陵,闻璟再次乘船,携季明仪前往那处莲池。
然而入目所及,只见无边的荷塘,不见雾霭,却是一片好风光。
天气渐渐凉爽了,微风伴着水汽轻抚在面上,令人心旷神怡,季明仪面上含了几分羞怯,莫不是妖邪一说只是托词,太子亦心悦于她,远游路远枯燥,借着由头邀她同游......
荷华隐匿身形立于山石之上,轻笑道:“果然不死心。”
然而在看清船上那女子之后,面上却陡然变了色。
那样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情,赤朱从未在荷华脸上见到过,似是怅然若失,又仿若与故人重逢,几分悲悯,亦有几分狂喜。
只见荷华形状美好的唇翕动几下,仿佛极难说出口般,嗓音极度暗哑,呢喃道:“遐龄......”
画地为牢百余载,不见故人归。
遐龄的真身是个修炼了不知有几千年的老乌龟,早些年化为人形也算是风流倜傥一公子,但那都是荷华化形之前的事了。
反正在荷华眼里,人形的遐龄乃是一介病公子,随着年岁渐长,眼尾生了皱纹,鬓边白发渐生,却仍是风韵犹存。其人极其爱美,又脾气不好爱生气,常常揽镜自照,长吁短叹道:“我这白发,我这皱纹,都是被你给气出来的!”
然而遐龄身上最大的可以影响形貌的地方,乃是一道从后颈处贯穿整个背部的一道疤痕,几乎深可见骨,化为原形时,旧伤虽愈,龟甲上仍是留了道深深的沟壑。
据说早年他是生活在海里的,后来为跟海里一条巨龙争地盘,不慎被打至重伤,这才远离故土,迁至云梦泽常住。
荷华曾跟着遐龄游历各国,遍访名山大川,遐龄尤爱人烟未至之地,未经过人力雕琢过得自然之美。去过如此多的地方,她也从未见过真龙,成年之后论妖力荷华远胜遐龄,因而私心里一直觉得遐龄是在吹牛。
把敌人描述的无比强大,便会显得自己被击败也不是那么无能了。
遐龄为人形时穿了衣服,尚能用长发遮掩住后颈的疤痕,为龟形时却遮无可遮,是以即便是历雷劫,也常以人形应对,其爱美之心,至此可见一斑。
百年光阴漫长,四百个四季轮转,三万多个日升日落,荷华从不记年岁。
当日她跟遐龄拌了几句嘴,待反应过来时,天雷已然滚滚而落,而遐龄却连一击之力都难以抵挡,她急急跑过去,伏在遐龄身上,以背部替其承受,然而待乌云尽散时,遐龄整个人仍被劈的焦黑,难辨其形。
她不知她那时是否有流泪,她只记得真疼啊,全身上下无一处不疼,活了几百年,受了再重的伤,都没有那日疼。
此刻,不远处的船上,那女子一身白袍,说不出的飘逸秀美,腰间却坠着一枚漆黑的龟甲,背部一道深深的沟壑,与女子本人宛若明月般出尘的气质十分不符。
那是遐龄的龟壳,原来那日遐龄不是渡不过雷劫,而是他失了盔甲,才连一击之力都难以抵挡,被劈成了一块焦土,被荷华埋在古树下,长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