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一中开学第一天,学校礼堂里坐了两千来号人,一个中年男人上台喊了好几次“保持安静”。
又闷又热的九月,祝听白靠着深红色椅背,自动开启节能模式,闭着眼睛假寐,耳边来回飘荡着“你中考多少分啊?”“不高,也就690多吧”诸如此类的蠢话,祝听白不置可否地笑笑,双手抱在胸前,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继续闭眼休息。
四周渐渐安静下来,嘈杂的声音像退潮时的海浪慢慢远去,祝听白睁开眼,还是那个喊安静的中年男人,带着款式过时的黑框眼镜,对着话筒讲一些老土发言,不时揩揩额头鬓角的汗。
开学第一天各路领导的发言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听着听着就让你眼神呆滞,不知所云,灵魂抽离□□。
怎么回事呢,明明那么正义的话。
祝听白微微睁开,又闭上眼,还没有到她最期待的环节,不太想为这些无聊的东西浪费时间。
一阵不同寻常的掌声响起,比刚才热烈一些,又带着几分迟疑。
祝听白不由得想到传说中,武林第一高手现身时,微风吹动竹林的沙沙声,带来危险和神秘交织的气息。
这便是祝听白坐在这里最大的目的,见见这个今年全市中考状元,一个把在场所有自诩为学霸的心高气傲的家伙全部打败的人
——祈年。
明明在一个领域里一直无往不胜,像一只找到了自己天地的老鹰,每天勤勤恳恳巡逻一遍,以确保没有入侵者侵犯自己的领地。
结果半路杀出一个名字都没听过的人,只用了一局就让你输的一败涂地,甚至抹杀掉你过去全部的荣誉和骄傲,换谁都会死不瞑目的吧。
有多久了,祝听白问自己,一听到“祈年”这个名字还是会觉得不服气、不甘心。
和周围普通学生不一样,祝听白真正在乎的从来不是一次全市统一中考,而是自己为此付出无数日日夜夜、无数个踽踽独行的日子的全省物理竞赛。
从亲眼见证一个叫“祈年”的人从背后站出来,与自己擦肩而过,单手插着裤袋,慢慢走上领奖台,捧起自己梦寐以求的奖杯的那一刻,祝听白就再也忘不了这个名字,这个人的强悍实力,这个人的漫不经心,以及他给她带来的一丝轻蔑的嘲讽。
今天同样是过往这个时刻的循环倒带。
那种不甘、愤怒、喘不过气的压迫感再一次卷土重来。
祝听白直起身子、双手交叠,整齐地搁在腿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慢慢走上讲台的男生。
似乎总有一道追光打在他身上,让周围朦胧暗淡下来,只有站在舞台中间的他是最耀眼的存在。
祈年用食指关节托了托眼镜框,调整好话筒角度,这才开始讲话。
台下第二排正中央,祝听白一眼不眨的看着他,仔细听着他说的每一个字,观察他的每一个表情变化,然后失望的得出结论:祈年不管站在哪里都是自带光环的那个,不管做什么也都是最游刃有余的那个,就像现在,他是唯一一个和坐在台下的学生不一样的人,台下的所有人被笼统的称为“老师”、“同学”,只有他,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叫“祈年”。
祈祷的祈,年轮的年。
你还有需要祈祷的东西吗?祝听白在心里发问。
15分钟的讲话,祈年全程脱稿,目视前方,在老师的介绍和所有人的掌声中走下台。
同一时间,祝听白弓着身子悄悄离开了礼堂。
我承认我很羡慕你·,但是,祈年,总有一天我会让你看见我。
……
“听白,开学一周了也没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呀”同桌肖遥戳了戳祝听白的笔记本,“天天就是上课上课,刷题刷题,好无聊啊!”
“高中不就是这样吗”祝听白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合上笔记本,“等到第一次月考结束你还有这样的好心态,咱们再聊做什么会更有意思。”
肖遥撇撇嘴,小声嘟囔:“这和我想象的高中生活一点都不一样嘛。”
祝听白正在整理下一节课要用的书,没听清肖遥的话,在犹豫要不要开口问她之际,一抬眼就看到了走廊里那个熟悉的身影。
身边的肖遥眼睛一亮,扬手招呼道:“哥,哥,我在这呢!”,欢快的跑到教室门口,和楼道里一个可爱的大男孩亲昵的交谈。
仔细看男孩的眉眼和肖遥还有几分相似,都属于大眼睛高鼻梁的浓颜系长相,特别是那个男生笑起来脸颊两侧有两个深酒窝,显得十分腼腆。
肖遥和男孩一个站在门里,一个站在门外,很青春活泼的样子,路过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看他们几眼,欣赏一下青春该有的样子。
祝听白微张着嘴巴,寻找刚刚一闪而过的祈年的身影,却再没看见。
祝听白不止一次偷偷观察过祈年,不论正面还是背影,以至于到后来一听到“祈年”二字都会下意识地抬头,像只应激的小猫。
她知道自己不可能看错,刚刚甚至还以为肖遥是祈年的妹妹来着。
祝听白松了口气。
背地里默默关注祈年算是她的安全距离,如果过早遇见反而会无所适从。
肖遥打完招呼回来,拍拍祝听白的肩膀,“刚刚在门口的是我哥,也叫肖垚,不过是三个‘土’垒起来的那个“垚”,我爸妈起名字的时候专门挑了这两个字,‘遥’和‘垚’,同音不同形。”
祝听白一边听肖遥讲,一边用手指在桌上写她说的所谓三个“土”垒起来的“垚”字。
肖遥见她不讲话,低着头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待看清她手上的动作之后,扑哧一笑:“听白,你怎么总是这么认真啊,呆呆傻傻的,挺好玩儿。”
“告诉你啊,刚刚教室门口除了我哥,还有一个人,是咱们年级的风云人物——祈年哦,你想不想见见?我们三个是初中同学,关系还不错呢。可惜,现在不在一个班了。” 肖遥是个小话痨,说话语速极快。
祝听白想从肖遥这里多了解一下祈年,便接话道:“你哥和祈年关系很好的样子”。
肖遥想了想才说:“还行吧,他俩本来就是一个班的,又都是搞物理竞赛的,之前还都进了省队,反正做什么都在一起,联合起来孤立我。”说完,肖遥周皱皱眉毛,撇撇嘴,一副撒娇的样子。
“你也是物理竞赛生吗?”一提到物理竞赛,祝听白突然来了兴致。
“不啊,之前我看我哥学的风生水起的,就觉得我也有天分,参加过一两次考试之后就明白自己几斤几两了,家里亲戚全都夸我哥聪明,我羡慕过但也无所谓,努努力把其他科目学好,也能考个好大学,你看,这不就和他们一起考上一中了吗?”肖遥俏生生的一笑。
“你哥和祈年……”
“谁更厉害对吧?这你可问对人了,当然是我哥啦,人长得又帅,性格又好,成天笑呵呵的,不像祈年,面无表情,还时不时冒出来刺你一句,我早就受不了他了”
肖遥说的正起劲,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来人。
祝听白刻意咳嗽几声,试图打断肖遥讲话,谁知这厮摆摆手,说的更起劲了。
她眉飞色舞地讲完,还不忘揶揄祝听白:“我早就发现了,只要一听到‘祈年‘二字,你的雷达就动了,课间连书也不看了,小书呆子,你是不是喜欢他啊?”
“不不——”祝听白睁大眼睛,根本不敢往肖遥身后看去,一个劲的否认,一边紧张摇头,一边心里暗骂:“快住嘴吧,小丫头,再这样下去你我二人必有一个遭殃。”
“哎呀,你就承认吧,我早就看出来了,刚刚我哥来找我,你一直张望什么呢?”肖遥眼中燃起八卦之魂,不怀好意的挤挤眼:“是在找祈年吧?”
祝听白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极其淡定地说:“不,我刚刚看的是你哥。”顿了顿,又说:“以及,祈年就在你身后。”
肖遥一惊:“我靠!什么时……”
“在你说他面无表情,嘲讽属性拉满的时候。”
说完,祝听白抿抿嘴,拿起桌上的物理书起身离开座位,“我有一道题想问问路老师,就不聊了。”语毕,给了肖遥一个保重的眼神,佯装镇定地离开了教室。
留下因大脑过载而快要石化的肖遥。
肖遥缓慢转过头,就看到了一脸玩味的祈年。
后者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把一本英文书放在肖遥桌上:“刚才你哥走的急,就让我把书交给你。”
过了一会儿,看见肖遥还是一副没有反应过来的样子,又说:“放心吧,肖遥同学,你背地里蛐蛐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咱也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就是你哥那里,我可不太好说……”说到这里,祈年十分欠揍把拖长声调。
“你好好讲话行不行啊!”肖遥气极,“你这个人怎么那么小心眼,讲你几句坏话还要跑去告诉我哥吗,我哥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没,不打算说这个。”祈年舔舔嘴角,一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模样,“就是——”
“喂喂——能不能别摆出这副表情来恶心人啊,做成表情包你就等着社死吧,有话快说!”
“小炮仗,我想说,别再四处推销你哥了,他又不是嫁不出去,退一万步讲,他有我接盘就够了,懂?”说罢,祈年潇洒转身,朝身后的肖遥慢悠悠摇摇手,出了教室门。
肖遥在座位上气不打一处来,一连翻了好几个白眼,冲着祈年背影愤愤地骂:“说骚话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我哥才看不上你呢!”
祈年没有理会肖遥的玩笑,径直去物理组办公室,站在门口张望了一会,就看到祝听白拿着物理书微微弯腰请教老师的模样。
祈年眯眯眼。
目测书的厚度在一百多页,即便是在新城一中,也绝不是刚开学一周的进度。
祈年轻笑着摇摇头,不由得想起两年前和他一起在省队参加竞赛集训时的祝听白。
某天课程结束,老师在黑板上留下一道难题,让学生自己求解。
祈年扫了一眼便看出那是一道高二的题。
太超纲了,自己虽然有了大致思路,也不敢保证完全正确。
第二天,老师给出一份答案,特地指出是隔壁数学竞赛队的祝听白写的。
手写的解答过程,字迹娟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笔潦草勾画痕迹。
认认真真看过后,祈年得出结论,写这份答案的人功底很扎实,明明是学数学的,物理基础甚至要超过许多竞赛生。
从此,“祝听白”这个名字就像被注射器打进脑海里一样,祈年再也没有忘记过,期待着在某一场比赛遇见,或许能渐渐变成以后的队友。
遗憾的是,不论是数学还是物理,那次竞赛祝听白都没来参加。之后的许多比赛,参赛名单上也没有出现过“祝听白“的名字。
这个记忆里一晃而过的人,就像水蒸发一样丢掉了痕迹。
肖垚看他每场比赛过后都跑去翻阅数学竞赛选手名单,甚至魔怔到结果公布后一行一行地阅读每一个分数后面的名字,从一开始的以为他有熟人参加了数竞,再到问他“你是不是有病?”。
每次祈年都是一副默不作声的样子,肖垚索性笑骂他不给其他人留活路,自己常年霸榜物理第一不说,还场场不落地监控数竞选手排名,是不是准备转行了。
“要转行好啊,我这个万年老二,也总算是熬出头了,终于能亲手摸摸第一名的奖状了”
反观祈年,不论肖垚和那帮老熟人怎么谣传,从来也不解释,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要是被逼得紧了,就随口一说是在锻炼记忆力,然后意料之中的招来他们更惨烈的鄙视。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一直在期待一个名字的出现,他冥冥之中有预感,这个名字背后一定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
要知道,放弃社交,放弃所有娱乐,把自己的一切押注在一场保送考试上,是极其危险的,要么赢家通吃,要么满盘皆输,这一点,祈年清楚、肖垚清楚、每一个竞赛生都清楚,他们是拿着热爱和命运对赌,高杠杆、高风险。
哪怕优秀如祈年,也不是没有过压力大到去思考放弃的时候,有时觉得每一天都乌云密布,做的每道题都会通往更加浓重的黑暗,在许多个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日子里,祈年的耳畔总会响起“祝听白”这个名字。
它只出现过一瞬,却给祈年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对祈年而言,这个名字是存在于上一道题和下一道题的狭窄缝隙里鲜活的空气。
哪怕祈年根本就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祝听白”是哪三个字。
但是,“祝听白”就像一个名为信念的咒语,念动它,就能让祈年有一个喘息的空间,让祈年在厌倦和疲惫之间找到一个荒无人烟无人踏足的岛屿。,给祈年带来一股奇异的平静
“这次,我看见你了。”
“祝听白”
原来你是个短头发的、齐刘海的、大眼睛的、聪明的、明亮的女孩。
路老师的工位就在窗边,窗台上摆着一盆蝴蝶兰,在蓝色窗帘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穿过玻璃的光线在办公桌上一闪一闪地来回跳动,微风扇动祝听白的齐刘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微微皱着的眉。
短发女孩和窗台上的蝴蝶兰,和跃动的光影一起形成一个好看的构图。
祈年不再停留,脚步轻快的汇入走廊里的人流,愉悦地舒展双臂,将双手交叠放在脑后,嘴角不由自主地翘起,微不可察地念着一个名字——“祝听白”。
又闷又热的九月,祝听白靠着深红色椅背,自动开启节能模式,闭着眼睛假寐,耳边来回飘荡着“你中考多少分啊?”“不高,也就690多吧”诸如此类的蠢话,祝听白不置可否地笑笑,双手抱在胸前,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继续闭眼休息。
四周渐渐安静下来,嘈杂的声音像退潮时的海浪慢慢远去,祝听白睁开眼,还是那个喊安静的中年男人,带着款式过时的黑框眼镜,对着话筒讲一些老土发言,不时揩揩额头鬓角的汗。
开学第一天各路领导的发言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听着听着就让你眼神呆滞,不知所云,灵魂抽离□□。
怎么回事呢,明明那么正义的话。
祝听白微微睁开,又闭上眼,还没有到她最期待的环节,不太想为这些无聊的东西浪费时间。
一阵不同寻常的掌声响起,比刚才热烈一些,又带着几分迟疑。
祝听白不由得想到传说中,武林第一高手现身时,微风吹动竹林的沙沙声,带来危险和神秘交织的气息。
这便是祝听白坐在这里最大的目的,见见这个今年全市中考状元,一个把在场所有自诩为学霸的心高气傲的家伙全部打败的人
——祈年。
明明在一个领域里一直无往不胜,像一只找到了自己天地的老鹰,每天勤勤恳恳巡逻一遍,以确保没有入侵者侵犯自己的领地。
结果半路杀出一个名字都没听过的人,只用了一局就让你输的一败涂地,甚至抹杀掉你过去全部的荣誉和骄傲,换谁都会死不瞑目的吧。
有多久了,祝听白问自己,一听到“祈年”这个名字还是会觉得不服气、不甘心。
和周围普通学生不一样,祝听白真正在乎的从来不是一次全市统一中考,而是自己为此付出无数日日夜夜、无数个踽踽独行的日子的全省物理竞赛。
从亲眼见证一个叫“祈年”的人从背后站出来,与自己擦肩而过,单手插着裤袋,慢慢走上领奖台,捧起自己梦寐以求的奖杯的那一刻,祝听白就再也忘不了这个名字,这个人的强悍实力,这个人的漫不经心,以及他给她带来的一丝轻蔑的嘲讽。
今天同样是过往这个时刻的循环倒带。
那种不甘、愤怒、喘不过气的压迫感再一次卷土重来。
祝听白直起身子、双手交叠,整齐地搁在腿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慢慢走上讲台的男生。
似乎总有一道追光打在他身上,让周围朦胧暗淡下来,只有站在舞台中间的他是最耀眼的存在。
祈年用食指关节托了托眼镜框,调整好话筒角度,这才开始讲话。
台下第二排正中央,祝听白一眼不眨的看着他,仔细听着他说的每一个字,观察他的每一个表情变化,然后失望的得出结论:祈年不管站在哪里都是自带光环的那个,不管做什么也都是最游刃有余的那个,就像现在,他是唯一一个和坐在台下的学生不一样的人,台下的所有人被笼统的称为“老师”、“同学”,只有他,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叫“祈年”。
祈祷的祈,年轮的年。
你还有需要祈祷的东西吗?祝听白在心里发问。
15分钟的讲话,祈年全程脱稿,目视前方,在老师的介绍和所有人的掌声中走下台。
同一时间,祝听白弓着身子悄悄离开了礼堂。
我承认我很羡慕你·,但是,祈年,总有一天我会让你看见我。
……
“听白,开学一周了也没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呀”同桌肖遥戳了戳祝听白的笔记本,“天天就是上课上课,刷题刷题,好无聊啊!”
“高中不就是这样吗”祝听白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合上笔记本,“等到第一次月考结束你还有这样的好心态,咱们再聊做什么会更有意思。”
肖遥撇撇嘴,小声嘟囔:“这和我想象的高中生活一点都不一样嘛。”
祝听白正在整理下一节课要用的书,没听清肖遥的话,在犹豫要不要开口问她之际,一抬眼就看到了走廊里那个熟悉的身影。
身边的肖遥眼睛一亮,扬手招呼道:“哥,哥,我在这呢!”,欢快的跑到教室门口,和楼道里一个可爱的大男孩亲昵的交谈。
仔细看男孩的眉眼和肖遥还有几分相似,都属于大眼睛高鼻梁的浓颜系长相,特别是那个男生笑起来脸颊两侧有两个深酒窝,显得十分腼腆。
肖遥和男孩一个站在门里,一个站在门外,很青春活泼的样子,路过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看他们几眼,欣赏一下青春该有的样子。
祝听白微张着嘴巴,寻找刚刚一闪而过的祈年的身影,却再没看见。
祝听白不止一次偷偷观察过祈年,不论正面还是背影,以至于到后来一听到“祈年”二字都会下意识地抬头,像只应激的小猫。
她知道自己不可能看错,刚刚甚至还以为肖遥是祈年的妹妹来着。
祝听白松了口气。
背地里默默关注祈年算是她的安全距离,如果过早遇见反而会无所适从。
肖遥打完招呼回来,拍拍祝听白的肩膀,“刚刚在门口的是我哥,也叫肖垚,不过是三个‘土’垒起来的那个“垚”,我爸妈起名字的时候专门挑了这两个字,‘遥’和‘垚’,同音不同形。”
祝听白一边听肖遥讲,一边用手指在桌上写她说的所谓三个“土”垒起来的“垚”字。
肖遥见她不讲话,低着头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待看清她手上的动作之后,扑哧一笑:“听白,你怎么总是这么认真啊,呆呆傻傻的,挺好玩儿。”
“告诉你啊,刚刚教室门口除了我哥,还有一个人,是咱们年级的风云人物——祈年哦,你想不想见见?我们三个是初中同学,关系还不错呢。可惜,现在不在一个班了。” 肖遥是个小话痨,说话语速极快。
祝听白想从肖遥这里多了解一下祈年,便接话道:“你哥和祈年关系很好的样子”。
肖遥想了想才说:“还行吧,他俩本来就是一个班的,又都是搞物理竞赛的,之前还都进了省队,反正做什么都在一起,联合起来孤立我。”说完,肖遥周皱皱眉毛,撇撇嘴,一副撒娇的样子。
“你也是物理竞赛生吗?”一提到物理竞赛,祝听白突然来了兴致。
“不啊,之前我看我哥学的风生水起的,就觉得我也有天分,参加过一两次考试之后就明白自己几斤几两了,家里亲戚全都夸我哥聪明,我羡慕过但也无所谓,努努力把其他科目学好,也能考个好大学,你看,这不就和他们一起考上一中了吗?”肖遥俏生生的一笑。
“你哥和祈年……”
“谁更厉害对吧?这你可问对人了,当然是我哥啦,人长得又帅,性格又好,成天笑呵呵的,不像祈年,面无表情,还时不时冒出来刺你一句,我早就受不了他了”
肖遥说的正起劲,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来人。
祝听白刻意咳嗽几声,试图打断肖遥讲话,谁知这厮摆摆手,说的更起劲了。
她眉飞色舞地讲完,还不忘揶揄祝听白:“我早就发现了,只要一听到‘祈年‘二字,你的雷达就动了,课间连书也不看了,小书呆子,你是不是喜欢他啊?”
“不不——”祝听白睁大眼睛,根本不敢往肖遥身后看去,一个劲的否认,一边紧张摇头,一边心里暗骂:“快住嘴吧,小丫头,再这样下去你我二人必有一个遭殃。”
“哎呀,你就承认吧,我早就看出来了,刚刚我哥来找我,你一直张望什么呢?”肖遥眼中燃起八卦之魂,不怀好意的挤挤眼:“是在找祈年吧?”
祝听白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极其淡定地说:“不,我刚刚看的是你哥。”顿了顿,又说:“以及,祈年就在你身后。”
肖遥一惊:“我靠!什么时……”
“在你说他面无表情,嘲讽属性拉满的时候。”
说完,祝听白抿抿嘴,拿起桌上的物理书起身离开座位,“我有一道题想问问路老师,就不聊了。”语毕,给了肖遥一个保重的眼神,佯装镇定地离开了教室。
留下因大脑过载而快要石化的肖遥。
肖遥缓慢转过头,就看到了一脸玩味的祈年。
后者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把一本英文书放在肖遥桌上:“刚才你哥走的急,就让我把书交给你。”
过了一会儿,看见肖遥还是一副没有反应过来的样子,又说:“放心吧,肖遥同学,你背地里蛐蛐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咱也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就是你哥那里,我可不太好说……”说到这里,祈年十分欠揍把拖长声调。
“你好好讲话行不行啊!”肖遥气极,“你这个人怎么那么小心眼,讲你几句坏话还要跑去告诉我哥吗,我哥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没,不打算说这个。”祈年舔舔嘴角,一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模样,“就是——”
“喂喂——能不能别摆出这副表情来恶心人啊,做成表情包你就等着社死吧,有话快说!”
“小炮仗,我想说,别再四处推销你哥了,他又不是嫁不出去,退一万步讲,他有我接盘就够了,懂?”说罢,祈年潇洒转身,朝身后的肖遥慢悠悠摇摇手,出了教室门。
肖遥在座位上气不打一处来,一连翻了好几个白眼,冲着祈年背影愤愤地骂:“说骚话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我哥才看不上你呢!”
祈年没有理会肖遥的玩笑,径直去物理组办公室,站在门口张望了一会,就看到祝听白拿着物理书微微弯腰请教老师的模样。
祈年眯眯眼。
目测书的厚度在一百多页,即便是在新城一中,也绝不是刚开学一周的进度。
祈年轻笑着摇摇头,不由得想起两年前和他一起在省队参加竞赛集训时的祝听白。
某天课程结束,老师在黑板上留下一道难题,让学生自己求解。
祈年扫了一眼便看出那是一道高二的题。
太超纲了,自己虽然有了大致思路,也不敢保证完全正确。
第二天,老师给出一份答案,特地指出是隔壁数学竞赛队的祝听白写的。
手写的解答过程,字迹娟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笔潦草勾画痕迹。
认认真真看过后,祈年得出结论,写这份答案的人功底很扎实,明明是学数学的,物理基础甚至要超过许多竞赛生。
从此,“祝听白”这个名字就像被注射器打进脑海里一样,祈年再也没有忘记过,期待着在某一场比赛遇见,或许能渐渐变成以后的队友。
遗憾的是,不论是数学还是物理,那次竞赛祝听白都没来参加。之后的许多比赛,参赛名单上也没有出现过“祝听白“的名字。
这个记忆里一晃而过的人,就像水蒸发一样丢掉了痕迹。
肖垚看他每场比赛过后都跑去翻阅数学竞赛选手名单,甚至魔怔到结果公布后一行一行地阅读每一个分数后面的名字,从一开始的以为他有熟人参加了数竞,再到问他“你是不是有病?”。
每次祈年都是一副默不作声的样子,肖垚索性笑骂他不给其他人留活路,自己常年霸榜物理第一不说,还场场不落地监控数竞选手排名,是不是准备转行了。
“要转行好啊,我这个万年老二,也总算是熬出头了,终于能亲手摸摸第一名的奖状了”
反观祈年,不论肖垚和那帮老熟人怎么谣传,从来也不解释,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要是被逼得紧了,就随口一说是在锻炼记忆力,然后意料之中的招来他们更惨烈的鄙视。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一直在期待一个名字的出现,他冥冥之中有预感,这个名字背后一定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
要知道,放弃社交,放弃所有娱乐,把自己的一切押注在一场保送考试上,是极其危险的,要么赢家通吃,要么满盘皆输,这一点,祈年清楚、肖垚清楚、每一个竞赛生都清楚,他们是拿着热爱和命运对赌,高杠杆、高风险。
哪怕优秀如祈年,也不是没有过压力大到去思考放弃的时候,有时觉得每一天都乌云密布,做的每道题都会通往更加浓重的黑暗,在许多个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日子里,祈年的耳畔总会响起“祝听白”这个名字。
它只出现过一瞬,却给祈年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对祈年而言,这个名字是存在于上一道题和下一道题的狭窄缝隙里鲜活的空气。
哪怕祈年根本就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祝听白”是哪三个字。
但是,“祝听白”就像一个名为信念的咒语,念动它,就能让祈年有一个喘息的空间,让祈年在厌倦和疲惫之间找到一个荒无人烟无人踏足的岛屿。,给祈年带来一股奇异的平静
“这次,我看见你了。”
“祝听白”
原来你是个短头发的、齐刘海的、大眼睛的、聪明的、明亮的女孩。
路老师的工位就在窗边,窗台上摆着一盆蝴蝶兰,在蓝色窗帘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穿过玻璃的光线在办公桌上一闪一闪地来回跳动,微风扇动祝听白的齐刘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微微皱着的眉。
短发女孩和窗台上的蝴蝶兰,和跃动的光影一起形成一个好看的构图。
祈年不再停留,脚步轻快的汇入走廊里的人流,愉悦地舒展双臂,将双手交叠放在脑后,嘴角不由自主地翘起,微不可察地念着一个名字——“祝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