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天祝听白随口说出一句“我是在看你哥”,肖遥就时不时地把话题拐到另一个肖垚身上,经常拿出手机左滑右滑她哥物理竞赛拿奖的照片给祝听白看。
几乎每张照片的背景都是***届新城市物理竞赛,雪白的背景板上印着几个学生高举奖杯恣意奔跑的背影。
照片上,有肖垚,有祈年,还有一些面熟却说不出名字的少年,开心地对着镜头比耶。他们身旁站着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男人,一看就是他们的指导老师,黑发里能依稀看出几根驳杂的白发,紧握着一座透明奖杯,放大看才能辨认出上面写的是——第三届“新城杯”物理竞赛(初中组)团体冠军。
照片是背光拍的,技术不是很好的样子,把人照得黢黑,还都是一副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的表情,但所有人都在大笑,露出闪亮洁白的牙齿。
祈年和肖垚站在最靠近老师的位置,勾肩搭背,祈年不像别人,夺冠了就放飞自我,一排人里只有他规规矩矩地站着,眼睛定定地注视着镜头。
反观肖垚,肯定是因为嫌弃祈年过于正经,把晒黑了的手臂绕到他身后,悄悄在他头上竖了个大拇哥。
画面定格的瞬间,脸上的得逞表情还没来得及收回去,令人忍俊不禁。
那天天气很热,祈年的额头上出了点汗,薄薄的几缕头发黏在额角,将将要抬起右手,似乎想暂时抵挡一下强烈的日光。
拿冠军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能让那么缺乏表情的平淡少年这么开怀,也能让看照片的人感受到他们滚烫的热血。
祝听白的视线久久凝固在那张照片上,心里涌动起一股奇异的暖流,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遥远的时空里召唤她。
或许正是曾经的自己。
肖遥看她好久不说话,只盯着这一张照片,好奇的凑过来,自豪地说道:“这张照片还是我拍的呢,闭幕式一结束就拍了,你不知道,这种比赛主办方抠得很,出了会场有一个露天的背景板,拿到名次的学校排队拍照。闭幕式结束就是正午了,太阳毒辣辣的。我提前出来给他们占位置,照片一拍完就上车走了。”
“还挺可惜的,只留下这么一张照片。”说着说着,肖遥突然伤感起来。
“是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吗?”祝听白忍不住问。
肖遥把手机放在桌上,叹了口气,转过脸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吧,毕竟和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犹豫良久,还是继续说:“后来新城杯不办了,这事你是知道的吧?”
祝听白一僵,垂在两侧的双手不由自主的用力,指甲反反复复掐着手心。
她张了张嘴,终究什么也没说。
“据说是因为数学组有人作弊被举报了,撤销了成绩,还牵涉到了竞赛组委会的一个老师,结果,我哥和祈年他们参加的就是最后一届了,也不知道‘新城杯’以后还办不办……”肖遥无奈耸肩,“本来新城市的竞赛实力就不是很强,专业比赛也不多,今年省赛估计又要被海青市队那帮目中无人的家伙嘲笑了。”
肖遥低垂着眼眸,情绪有点低沉,不像之前提起她哥哥时的眉飞色舞。
祝听白的心脏一抽一抽的,传来一阵阵闷痛,肖遥的话好似一根鞭子,不断抽打着她的心。
一时间,祝听白对自己充满了厌弃,目光再次投向那张照片——四五个少年稚气未脱、热烈灿烂的笑脸,让她想起曾经和队友并肩作战时的自己。
如果人生可以自主选择跳过某一天就好了,让不想发生的事情永远不再发生,让噩梦不在循环,不管失去哪一天人生也还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祝听白心想,要是都能忘掉就好了,那样所有人就都没有烦恼了,再也不会困在某一天里走不出来……
要真是这样就好了……
罕见的,肖遥也有些沉默,来回来去地滑动相册。
祝听白看不下去,岔开话题:“你哥现在是想继续比赛,还是踏踏实实准备高考?“
“还不知道呢,我没问过他,可能他自己也没想清楚吧。”肖遥捏着手机,摁下锁屏键。
祝听白点点头,表示理解:“也是,现在说这个有点早了。那……“
祈年呢?
祝听白最想知道的是祈年的打算,可是今天,这个名字她始终没能说出口。
明明就在嘴边,却像一种禁忌,不得已吞回肚里。
肖遥是个乐天派,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连忙转移了话题:“听白,下周一就是月考了,你复习的怎么样啦?“
“啊——“祝听白还没来得及从那个名字的陷阱里脱身,反应有点迟钝,宕机一两秒才开口:”应该还可以吧。“
“你那么认真,肯定没问题的啦!”肖遥眨眨眼,“不过,第一肯定是祈年。再说,一中的卷子,题还挺变态的,你也别太有压力。“
“嗯嗯,我知道的。”祝听白知道肖遥家就在一中对面,对一中也很了解,也听明白了肖遥刚刚其实是在劝自己别太紧张。
只是对她小心翼翼的语气哭笑不得,心想:“我平时看起来是那么学究风格的人吗?把考试成绩看的比天还重要的那种。”
想了想,祝听白还是问:“那——你哥呢?毕竟是学竞赛的,成绩应该也不差吧?”
“嘿嘿!”肖遥的笑容慢慢放大,歪歪脑袋:“你怎么这么关心我哥呀,小白白。”
“那倒没有,只是有点好奇。”见肖遥又要乱想了,祝听白连忙解释。
总不能说自己是想通过肖垚旁敲侧击多了解一点祈年吧,那也太尴尬了。
“好啦,听白,不开你玩笑。”肖遥把手机装进书包,心虚地四处张望一番,“其实啊,还是你有眼光,咱们年级的人一天到晚总是祈年祈年的,好像厉害的人只有他一个一样,明明肖垚也不差的好嘛!”
“好好好,你也不差的,你是最厉害的啦!”祝听白故意利用了他们兄妹二人名字的谐音梗。
肖遥眼睛亮亮的,不好意思的闹了个大红脸,一整天嘴角都是上扬的,走路时还欢快的哼几句不成文的歌词。
看到肖遥这个小丫头满脸幸福的样子,祝听白也一扫方才的阴霾,心情变得明媚起来。
肖遥就像个快乐病原体,到处传播一种名为“快乐”的病毒,让所有一看到她的人都患上快乐病。
祝听白一直都很羡慕肖遥的体质,但她知道肖遥开朗外表下的清醒与坚定,自信与勇气。
毕竟,真理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血液里也流淌着甜蜜。
周一月考。
好消息:肖遥的消息很准确。
坏消息:一中的题确实很变态。
看到语文卷子的那一刻,祝听白眼角狠狠抽了抽。
不是,大哥,作文题目都读不懂的卷子宁见过吗?
祝听白不太擅长文科,只能硬着头皮堪堪写满,心里祈祷着,字好看能不能加一点分。
理科就到她的舒适区了,尤其是数学,虽然因为一些变故没参加过几次重量级的竞赛,但初中三年的数竞题也不是白练的。
不论是计算能力还是逻辑能力,祝听白都要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更何况,祝听白心里没有任何想当新城一中“扫地僧”故意隐藏实力的包袱,即使看出某些题超纲,她也尽量争取写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
从一开始,祝听白就是奔着满分去的。
心里有个隐隐约约的声音告诉她:就去试试吧,暂时扔下过去,看看你能走多远。
记得小时候,爸妈说,一个星期写完暑假作业就带你去买漂亮娃娃哦。
祝听白真的只花了七天,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就是想告诉爸妈自己真的能用一周写完作业。
她就是这样,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蛮力走到今天。
你问她:脑袋比南墙更硬吗?
她只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想办法越过去,看看墙另一边的风景。
哪怕在沉寂的默默无闻的日子里,祝听白也从未想过放弃,她会寻找下一个战场然后继续战斗。
哪怕深处黑夜,也要一直向前啊,会看到黎明,会看到白天。
考完试估分是祝听白的习惯。
正如现在,周围同学陆陆续续的走光了,监考老师在清点完试卷后见教室里还剩一位同学,走过来提醒祝听白离开前关灯关门。
祝听白拿起没用完的草稿纸,在上面写写画画。
抛开数学物理这些理科不谈,祝听白始终不确定她语文英语能考多少分,想了一阵还是迟迟没有下笔,加减到最后,在总分那一栏画了个圈,圈里空空的,像个空心的石头。
本该用一个数字填满,落笔却是一个人的名字。
“祈年……”祝听白怔愣一下,大脑放空地看着在满纸的杂乱的数字中唯二的两个汉字。
祈祷得祈,年轮的年,很漂亮的名字,祝听白看着看着就失了神。
直到手腕上电子表“滴滴”的震动声响起,显示八点钟了。
也就是说晚饭时间已经结束,到了上自习的时候,祝听白这才匆忙收拾笔袋。
把那张她对着整整发了二十分钟呆的草稿纸叠好也扔进笔袋里,关灯关门,离开了考场。
一进教室,就是大家热火朝天的搬桌子搬椅子的声音。
因为他们年级考场不够,教务处征用了一班和二班的教室搭了一个临时考场,多余的桌子椅子都摆在走廊里用来给考生存放多余的物品。现在考试结束了,学生就自觉把桌椅摆整齐,把教室恢复到能上晚自习的状态。
祝听白环视一圈,还是没找到自己的书桌,就想着先不急,等大家都整理好再看看自己的书本放到哪里了,反正总不会丢的。
还是找找肖遥在哪里吧,祝听白看着杂乱的教室,心想。
正在张望之际,祝听白就撞上了一个坚硬的桌角,疼的脸都白了,下意识的回头,看到一个人正颤颤巍巍地把桌子放下。
桌上摞着满满当当的书,有半人那么高,把视线挡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见前方来人,全靠手动“鸣笛”提醒,一边艰难挪动,一便不住的喊“让一让,让一让啊”。
祝听白来得有点晚,光顾着找肖遥和自己的东西,也没注意到这个人。结果,下一秒就悲剧了。
被外力猛地一撞,桌上摇摇摆摆乱晃的书一下子散落一地,露出一个男生的头。
祝听白顾不上腰疼,立刻蹲下身子去捡书,俩人一起好不容易才在请大家脚下留情的同时把书全部摆在桌上。
随后,又一起把桌子抬到一个安全地带。
男生向上推了推圆圆的大眼镜,两手护着桌上的课本,仰起头不好意思地笑笑:“不好意思啊,祝同学,刚刚手忙脚乱的,撞到你了。”
“没事,不疼的,你还好吗,看你这么宝贝这些书,刚刚掉在地上没被别人踩到吧?”
“没、没。”男生好像有点害羞,脸都憋红了,低着头,嗫嚅一会儿又说:“我、我叫卢凡凡,平时没什么爱好,就是看书看的比较多,书也比别人多一点。”
看着桌上少说也有二三十本书,还全部都是小说、杂文之类和课业没有一点关系的文学读本,祝听白笑着说:“可不只是多一点点哦,下次考完试搬桌子可以找我帮忙。”
“不、不用。”卢凡凡把头埋得更低了。
祝听白一心惦记着找肖遥,没注意到卢凡凡的羞涩,打了个招呼就饶过了他,看到靠墙站着的肖遥。
“听白,你去哪里了呀,我早就把咱们两个的桌子搬回来了。”肖食指一伸,指着旁边摆的整整齐齐的两张桌子,就连上面的书也都摆好了。
“辛苦你了,肖遥遥,下次我来!”祝听白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
“下次一定是吧?”肖遥单手托腮,傲娇的斜睨一眼祝听白。
祝听白知道肖遥戏精上身了,点头哈腰地配合肖遥:“肖贵妃,小的保证!”
“小白子,免礼吧,知错就改,赏你把椅子给本宫挪开。”
“好哒,贵妃!”
“话说,咱们班卢凡凡出了名的不爱说话,从开学到现在我没听他一口气说超过三句话,你刚跟他可不止三句了吧,怎么做到的?”肖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唔,他不小心撞到我了,跟我道歉呢。”祝听白想了想,回答道。
“听白,我有必要提醒你。”肖遥突然很严肃的看着祝听白的眼睛,“你已经看上我哥了,就不能再看上别人了。”
“还有啊,黑葡萄不是那么用的,知不知道自己长得很可爱啊~”肖遥拉过懵懵的听白,宠溺的拍拍她的脑袋。
掌心在发顶蹭了蹭,意料之中的软糯,肖遥心满意足。
晚自习。肖遥把校服外套盖在头上,遮住教室里的灯光,闭上眼睛,透过衣服有一搭没一搭的和祝听白讲话。
教室里也时不时传来“嗡嗡”声。
看来大家都默认,考完试后上晚自习的功能只有一个:重新感受不考试的幸福,以及偷偷摸摸睡觉、讲小话的爽感。
透过衣料,肖遥的声音渐渐微弱,像蜡烛熄灭后烟雾一样,慢慢变轻变薄,然后彻底消失,只留下一点点余温。
祝听白正在处理考前剩下的一点物理题,做完一道,侧头看去,肖遥的脊背有节奏的一起一伏,看样子是真的累了。
“课代表,来我办公室拿卷子”门口,张老师猝不及防的出现,又匆匆走了。
不一会儿,数学课代表抱着一沓卷子回来,张罗大家分着把卷子传给所有人。
前排同学先拿到手,摊开一看,便夸张的做出自戳双目的样子:“天,老张这速度!昨天上午才考的卷子,今天就出成绩了。”
卷子传到祝听白和肖遥这里,不出所料地,听白成绩不错,肖遥的也还可以。
祝听白轻轻把卷子放到桌角肖遥一睁眼就能看到的位置,便不再有多余的动作。
“都看到自己成绩了吧,一会一班的祈年过来给你们讲讲最后一道大题。”张老师总是神出鬼没的,尤其是晚自习的时候。
他抚摸着自己的大肚腩:“咱们班倒是也有一位同学做出来,待会可以听听不一样的思路。”
“到底是谁啊,这么强!”同学A道。
“反正不是我,我一看题就放弃了。”同学B把卷子翻过来又翻过去。
“一班有多少人做出来啊?”同学C四处张望,见没人理他,悻悻道。
“班长没做出来吗?”
班长打开卷子最后一面,对着空气,抖了抖,哀怨的眼神说明一切。
虽然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何方神圣发功,但是祝听白并不想出风头,而是选择把卷子整整齐齐地叠好,收起来。
她是真心觉得:一道题而已,更何况自己初中就是数竞生了,那道题也比较偏竞赛。以做对一道题来赢得大家暂时的崇拜,并不是祝听白想要的。
而且她相信,一中卧虎藏龙,只不过还没到华山论剑的时候罢了。
想到这里,祝听白还是沉下心来继续写被老张的突然出现打断思路的题。
正要提笔,“咚咚”两声敲门声传来,祝听白笔尖抖了抖。
看来这题要等到晚自习结束再写了,连续被打断两次,今晚不宜继续。
抬头,猝不及防对上祈年的眼睛。
他站在门口,靠近黑板,左手插进裤袋,右手还保持着敲门的姿势,她则坐在倒数第二排窗边。
隔着书山和攒动的人头,他们一眼望到彼此。
祈年的眼神,莫名让她有种探究的感觉。
“大家好,张老师让我过来,讲讲最后一道大题,就不耽误时间了,我直接开始。” 祈年很自然的拿起一根粉笔,背过身,写下一行行算式,中间没怎么停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一边写,一边回过头讲自己做题时的思考。
或许是觉得热,祈年脱了外套,只穿了一件黑色T恤,没有任何花样,普普通通的一件黑T恤,套在身体上,把脖颈衬得愈发白,头发也愈发干爽。
其实,挺帅的。祝听白在心里不出声评价道。
祝听白的思路和祈年几乎不一样,她无脑上了竞赛题的解法,而祈年只用目前所学就解决了,只有中间几步为了省事,套用了老张马上就会讲到的二级公式。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做出来了,张老师刚刚在一班展示了她的解法,如果有想了解另外一种方法的同学,明天可以去办公室问问张老师,谢谢大家!”说完这段话,祈年微微欠身,把没用完的半截粉笔稳稳放回粉笔盒,干脆利落地走出了教室门,没有一句废话。
祝听白的目光跟随祈年,直到他的背影消失。
突然间,有种作了弊的心虚,明明也是自己努力换来的成绩,却总觉得不够好,总会怀疑是不是胜之不武。
手中的笔记本上还抄着那道题的答案,是祈年刚刚在黑板上写的,祝听白小心撕下来,夹到肖遥卷子里。
窗外暮色深沉,玻璃倒映着室内的灯光,倒映着每个人的侧脸。听白看了好一会儿,对抗某种莫名的失落。
此刻,晚风吹拂发梢,云影变成深蓝色,肖遥在一旁熟睡,黑板上有祈年刚写的答案,周围安安静静的,却没有人能走进祝听白的心。
几乎每张照片的背景都是***届新城市物理竞赛,雪白的背景板上印着几个学生高举奖杯恣意奔跑的背影。
照片上,有肖垚,有祈年,还有一些面熟却说不出名字的少年,开心地对着镜头比耶。他们身旁站着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男人,一看就是他们的指导老师,黑发里能依稀看出几根驳杂的白发,紧握着一座透明奖杯,放大看才能辨认出上面写的是——第三届“新城杯”物理竞赛(初中组)团体冠军。
照片是背光拍的,技术不是很好的样子,把人照得黢黑,还都是一副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的表情,但所有人都在大笑,露出闪亮洁白的牙齿。
祈年和肖垚站在最靠近老师的位置,勾肩搭背,祈年不像别人,夺冠了就放飞自我,一排人里只有他规规矩矩地站着,眼睛定定地注视着镜头。
反观肖垚,肯定是因为嫌弃祈年过于正经,把晒黑了的手臂绕到他身后,悄悄在他头上竖了个大拇哥。
画面定格的瞬间,脸上的得逞表情还没来得及收回去,令人忍俊不禁。
那天天气很热,祈年的额头上出了点汗,薄薄的几缕头发黏在额角,将将要抬起右手,似乎想暂时抵挡一下强烈的日光。
拿冠军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能让那么缺乏表情的平淡少年这么开怀,也能让看照片的人感受到他们滚烫的热血。
祝听白的视线久久凝固在那张照片上,心里涌动起一股奇异的暖流,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遥远的时空里召唤她。
或许正是曾经的自己。
肖遥看她好久不说话,只盯着这一张照片,好奇的凑过来,自豪地说道:“这张照片还是我拍的呢,闭幕式一结束就拍了,你不知道,这种比赛主办方抠得很,出了会场有一个露天的背景板,拿到名次的学校排队拍照。闭幕式结束就是正午了,太阳毒辣辣的。我提前出来给他们占位置,照片一拍完就上车走了。”
“还挺可惜的,只留下这么一张照片。”说着说着,肖遥突然伤感起来。
“是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吗?”祝听白忍不住问。
肖遥把手机放在桌上,叹了口气,转过脸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吧,毕竟和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犹豫良久,还是继续说:“后来新城杯不办了,这事你是知道的吧?”
祝听白一僵,垂在两侧的双手不由自主的用力,指甲反反复复掐着手心。
她张了张嘴,终究什么也没说。
“据说是因为数学组有人作弊被举报了,撤销了成绩,还牵涉到了竞赛组委会的一个老师,结果,我哥和祈年他们参加的就是最后一届了,也不知道‘新城杯’以后还办不办……”肖遥无奈耸肩,“本来新城市的竞赛实力就不是很强,专业比赛也不多,今年省赛估计又要被海青市队那帮目中无人的家伙嘲笑了。”
肖遥低垂着眼眸,情绪有点低沉,不像之前提起她哥哥时的眉飞色舞。
祝听白的心脏一抽一抽的,传来一阵阵闷痛,肖遥的话好似一根鞭子,不断抽打着她的心。
一时间,祝听白对自己充满了厌弃,目光再次投向那张照片——四五个少年稚气未脱、热烈灿烂的笑脸,让她想起曾经和队友并肩作战时的自己。
如果人生可以自主选择跳过某一天就好了,让不想发生的事情永远不再发生,让噩梦不在循环,不管失去哪一天人生也还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祝听白心想,要是都能忘掉就好了,那样所有人就都没有烦恼了,再也不会困在某一天里走不出来……
要真是这样就好了……
罕见的,肖遥也有些沉默,来回来去地滑动相册。
祝听白看不下去,岔开话题:“你哥现在是想继续比赛,还是踏踏实实准备高考?“
“还不知道呢,我没问过他,可能他自己也没想清楚吧。”肖遥捏着手机,摁下锁屏键。
祝听白点点头,表示理解:“也是,现在说这个有点早了。那……“
祈年呢?
祝听白最想知道的是祈年的打算,可是今天,这个名字她始终没能说出口。
明明就在嘴边,却像一种禁忌,不得已吞回肚里。
肖遥是个乐天派,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连忙转移了话题:“听白,下周一就是月考了,你复习的怎么样啦?“
“啊——“祝听白还没来得及从那个名字的陷阱里脱身,反应有点迟钝,宕机一两秒才开口:”应该还可以吧。“
“你那么认真,肯定没问题的啦!”肖遥眨眨眼,“不过,第一肯定是祈年。再说,一中的卷子,题还挺变态的,你也别太有压力。“
“嗯嗯,我知道的。”祝听白知道肖遥家就在一中对面,对一中也很了解,也听明白了肖遥刚刚其实是在劝自己别太紧张。
只是对她小心翼翼的语气哭笑不得,心想:“我平时看起来是那么学究风格的人吗?把考试成绩看的比天还重要的那种。”
想了想,祝听白还是问:“那——你哥呢?毕竟是学竞赛的,成绩应该也不差吧?”
“嘿嘿!”肖遥的笑容慢慢放大,歪歪脑袋:“你怎么这么关心我哥呀,小白白。”
“那倒没有,只是有点好奇。”见肖遥又要乱想了,祝听白连忙解释。
总不能说自己是想通过肖垚旁敲侧击多了解一点祈年吧,那也太尴尬了。
“好啦,听白,不开你玩笑。”肖遥把手机装进书包,心虚地四处张望一番,“其实啊,还是你有眼光,咱们年级的人一天到晚总是祈年祈年的,好像厉害的人只有他一个一样,明明肖垚也不差的好嘛!”
“好好好,你也不差的,你是最厉害的啦!”祝听白故意利用了他们兄妹二人名字的谐音梗。
肖遥眼睛亮亮的,不好意思的闹了个大红脸,一整天嘴角都是上扬的,走路时还欢快的哼几句不成文的歌词。
看到肖遥这个小丫头满脸幸福的样子,祝听白也一扫方才的阴霾,心情变得明媚起来。
肖遥就像个快乐病原体,到处传播一种名为“快乐”的病毒,让所有一看到她的人都患上快乐病。
祝听白一直都很羡慕肖遥的体质,但她知道肖遥开朗外表下的清醒与坚定,自信与勇气。
毕竟,真理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血液里也流淌着甜蜜。
周一月考。
好消息:肖遥的消息很准确。
坏消息:一中的题确实很变态。
看到语文卷子的那一刻,祝听白眼角狠狠抽了抽。
不是,大哥,作文题目都读不懂的卷子宁见过吗?
祝听白不太擅长文科,只能硬着头皮堪堪写满,心里祈祷着,字好看能不能加一点分。
理科就到她的舒适区了,尤其是数学,虽然因为一些变故没参加过几次重量级的竞赛,但初中三年的数竞题也不是白练的。
不论是计算能力还是逻辑能力,祝听白都要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更何况,祝听白心里没有任何想当新城一中“扫地僧”故意隐藏实力的包袱,即使看出某些题超纲,她也尽量争取写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
从一开始,祝听白就是奔着满分去的。
心里有个隐隐约约的声音告诉她:就去试试吧,暂时扔下过去,看看你能走多远。
记得小时候,爸妈说,一个星期写完暑假作业就带你去买漂亮娃娃哦。
祝听白真的只花了七天,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就是想告诉爸妈自己真的能用一周写完作业。
她就是这样,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蛮力走到今天。
你问她:脑袋比南墙更硬吗?
她只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想办法越过去,看看墙另一边的风景。
哪怕在沉寂的默默无闻的日子里,祝听白也从未想过放弃,她会寻找下一个战场然后继续战斗。
哪怕深处黑夜,也要一直向前啊,会看到黎明,会看到白天。
考完试估分是祝听白的习惯。
正如现在,周围同学陆陆续续的走光了,监考老师在清点完试卷后见教室里还剩一位同学,走过来提醒祝听白离开前关灯关门。
祝听白拿起没用完的草稿纸,在上面写写画画。
抛开数学物理这些理科不谈,祝听白始终不确定她语文英语能考多少分,想了一阵还是迟迟没有下笔,加减到最后,在总分那一栏画了个圈,圈里空空的,像个空心的石头。
本该用一个数字填满,落笔却是一个人的名字。
“祈年……”祝听白怔愣一下,大脑放空地看着在满纸的杂乱的数字中唯二的两个汉字。
祈祷得祈,年轮的年,很漂亮的名字,祝听白看着看着就失了神。
直到手腕上电子表“滴滴”的震动声响起,显示八点钟了。
也就是说晚饭时间已经结束,到了上自习的时候,祝听白这才匆忙收拾笔袋。
把那张她对着整整发了二十分钟呆的草稿纸叠好也扔进笔袋里,关灯关门,离开了考场。
一进教室,就是大家热火朝天的搬桌子搬椅子的声音。
因为他们年级考场不够,教务处征用了一班和二班的教室搭了一个临时考场,多余的桌子椅子都摆在走廊里用来给考生存放多余的物品。现在考试结束了,学生就自觉把桌椅摆整齐,把教室恢复到能上晚自习的状态。
祝听白环视一圈,还是没找到自己的书桌,就想着先不急,等大家都整理好再看看自己的书本放到哪里了,反正总不会丢的。
还是找找肖遥在哪里吧,祝听白看着杂乱的教室,心想。
正在张望之际,祝听白就撞上了一个坚硬的桌角,疼的脸都白了,下意识的回头,看到一个人正颤颤巍巍地把桌子放下。
桌上摞着满满当当的书,有半人那么高,把视线挡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见前方来人,全靠手动“鸣笛”提醒,一边艰难挪动,一便不住的喊“让一让,让一让啊”。
祝听白来得有点晚,光顾着找肖遥和自己的东西,也没注意到这个人。结果,下一秒就悲剧了。
被外力猛地一撞,桌上摇摇摆摆乱晃的书一下子散落一地,露出一个男生的头。
祝听白顾不上腰疼,立刻蹲下身子去捡书,俩人一起好不容易才在请大家脚下留情的同时把书全部摆在桌上。
随后,又一起把桌子抬到一个安全地带。
男生向上推了推圆圆的大眼镜,两手护着桌上的课本,仰起头不好意思地笑笑:“不好意思啊,祝同学,刚刚手忙脚乱的,撞到你了。”
“没事,不疼的,你还好吗,看你这么宝贝这些书,刚刚掉在地上没被别人踩到吧?”
“没、没。”男生好像有点害羞,脸都憋红了,低着头,嗫嚅一会儿又说:“我、我叫卢凡凡,平时没什么爱好,就是看书看的比较多,书也比别人多一点。”
看着桌上少说也有二三十本书,还全部都是小说、杂文之类和课业没有一点关系的文学读本,祝听白笑着说:“可不只是多一点点哦,下次考完试搬桌子可以找我帮忙。”
“不、不用。”卢凡凡把头埋得更低了。
祝听白一心惦记着找肖遥,没注意到卢凡凡的羞涩,打了个招呼就饶过了他,看到靠墙站着的肖遥。
“听白,你去哪里了呀,我早就把咱们两个的桌子搬回来了。”肖食指一伸,指着旁边摆的整整齐齐的两张桌子,就连上面的书也都摆好了。
“辛苦你了,肖遥遥,下次我来!”祝听白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
“下次一定是吧?”肖遥单手托腮,傲娇的斜睨一眼祝听白。
祝听白知道肖遥戏精上身了,点头哈腰地配合肖遥:“肖贵妃,小的保证!”
“小白子,免礼吧,知错就改,赏你把椅子给本宫挪开。”
“好哒,贵妃!”
“话说,咱们班卢凡凡出了名的不爱说话,从开学到现在我没听他一口气说超过三句话,你刚跟他可不止三句了吧,怎么做到的?”肖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唔,他不小心撞到我了,跟我道歉呢。”祝听白想了想,回答道。
“听白,我有必要提醒你。”肖遥突然很严肃的看着祝听白的眼睛,“你已经看上我哥了,就不能再看上别人了。”
“还有啊,黑葡萄不是那么用的,知不知道自己长得很可爱啊~”肖遥拉过懵懵的听白,宠溺的拍拍她的脑袋。
掌心在发顶蹭了蹭,意料之中的软糯,肖遥心满意足。
晚自习。肖遥把校服外套盖在头上,遮住教室里的灯光,闭上眼睛,透过衣服有一搭没一搭的和祝听白讲话。
教室里也时不时传来“嗡嗡”声。
看来大家都默认,考完试后上晚自习的功能只有一个:重新感受不考试的幸福,以及偷偷摸摸睡觉、讲小话的爽感。
透过衣料,肖遥的声音渐渐微弱,像蜡烛熄灭后烟雾一样,慢慢变轻变薄,然后彻底消失,只留下一点点余温。
祝听白正在处理考前剩下的一点物理题,做完一道,侧头看去,肖遥的脊背有节奏的一起一伏,看样子是真的累了。
“课代表,来我办公室拿卷子”门口,张老师猝不及防的出现,又匆匆走了。
不一会儿,数学课代表抱着一沓卷子回来,张罗大家分着把卷子传给所有人。
前排同学先拿到手,摊开一看,便夸张的做出自戳双目的样子:“天,老张这速度!昨天上午才考的卷子,今天就出成绩了。”
卷子传到祝听白和肖遥这里,不出所料地,听白成绩不错,肖遥的也还可以。
祝听白轻轻把卷子放到桌角肖遥一睁眼就能看到的位置,便不再有多余的动作。
“都看到自己成绩了吧,一会一班的祈年过来给你们讲讲最后一道大题。”张老师总是神出鬼没的,尤其是晚自习的时候。
他抚摸着自己的大肚腩:“咱们班倒是也有一位同学做出来,待会可以听听不一样的思路。”
“到底是谁啊,这么强!”同学A道。
“反正不是我,我一看题就放弃了。”同学B把卷子翻过来又翻过去。
“一班有多少人做出来啊?”同学C四处张望,见没人理他,悻悻道。
“班长没做出来吗?”
班长打开卷子最后一面,对着空气,抖了抖,哀怨的眼神说明一切。
虽然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何方神圣发功,但是祝听白并不想出风头,而是选择把卷子整整齐齐地叠好,收起来。
她是真心觉得:一道题而已,更何况自己初中就是数竞生了,那道题也比较偏竞赛。以做对一道题来赢得大家暂时的崇拜,并不是祝听白想要的。
而且她相信,一中卧虎藏龙,只不过还没到华山论剑的时候罢了。
想到这里,祝听白还是沉下心来继续写被老张的突然出现打断思路的题。
正要提笔,“咚咚”两声敲门声传来,祝听白笔尖抖了抖。
看来这题要等到晚自习结束再写了,连续被打断两次,今晚不宜继续。
抬头,猝不及防对上祈年的眼睛。
他站在门口,靠近黑板,左手插进裤袋,右手还保持着敲门的姿势,她则坐在倒数第二排窗边。
隔着书山和攒动的人头,他们一眼望到彼此。
祈年的眼神,莫名让她有种探究的感觉。
“大家好,张老师让我过来,讲讲最后一道大题,就不耽误时间了,我直接开始。” 祈年很自然的拿起一根粉笔,背过身,写下一行行算式,中间没怎么停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一边写,一边回过头讲自己做题时的思考。
或许是觉得热,祈年脱了外套,只穿了一件黑色T恤,没有任何花样,普普通通的一件黑T恤,套在身体上,把脖颈衬得愈发白,头发也愈发干爽。
其实,挺帅的。祝听白在心里不出声评价道。
祝听白的思路和祈年几乎不一样,她无脑上了竞赛题的解法,而祈年只用目前所学就解决了,只有中间几步为了省事,套用了老张马上就会讲到的二级公式。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做出来了,张老师刚刚在一班展示了她的解法,如果有想了解另外一种方法的同学,明天可以去办公室问问张老师,谢谢大家!”说完这段话,祈年微微欠身,把没用完的半截粉笔稳稳放回粉笔盒,干脆利落地走出了教室门,没有一句废话。
祝听白的目光跟随祈年,直到他的背影消失。
突然间,有种作了弊的心虚,明明也是自己努力换来的成绩,却总觉得不够好,总会怀疑是不是胜之不武。
手中的笔记本上还抄着那道题的答案,是祈年刚刚在黑板上写的,祝听白小心撕下来,夹到肖遥卷子里。
窗外暮色深沉,玻璃倒映着室内的灯光,倒映着每个人的侧脸。听白看了好一会儿,对抗某种莫名的失落。
此刻,晚风吹拂发梢,云影变成深蓝色,肖遥在一旁熟睡,黑板上有祈年刚写的答案,周围安安静静的,却没有人能走进祝听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