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食堂里人来人往,温度也在适宜的范国内。
可伊藤被那神出鬼没的两位吓得够呛,导致他一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就难以控制自己的呼吸。
而陶队也觉得空调的风夹杂着腥气顺着自己的裤管攀爬而上,一路蔓延到心脏,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他也似乎听到了无数人濒死前的哀嚎。
原本对两位队长之间的谈话的毫不知情的队员们也被队长之间紧张的情绪所影响,一个个都安静地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没事,你们慢慢吃。”
两名队长都意识到接下来的谈话不适合在这种人多眼杂的场合里继续,两人分头整理完餐具,在会议室里心照不宣地重逢。
“接下来的谈话涉及我方利益,还请陶队长保密。”
陶喆点头,抬眼看钟:“我们还有三十分钟的时间。”
会议室的门虚掩着,绿植在角落里午休,一切都与食堂的喧闹截然不同。
“事后我们借酒吧里有人报警的名义介入了‘幸运儿’的死亡。”
伊藤边说边将一叠纸质资料放在桌上推向陶队:
刑侦大队自然是无功而返,但也不能说是一无所获。
……
在发现不对后,副队长一脚踹开门,迎接他们的只有无边的夜色。
唯二能够证明他们之前不是在做梦的只有沙发上的凹陷和从大开的窗户中呼啸而来的风。
小林负责把门,我和队长联系上大队在请求支援后对房间进行了全面排查,在窗户的扳扣上发现了半枚DNA 与一年前“八一九特大缉毒行动”中突围失踪的两位中其中的一位重合的指纹和攀爬器具留下的划痕。
那半枚指纹挑畔似的印在窗扣上仿佛在嘲笑着警方的盲人摸象。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当警方正因为“幸运儿”的死亡而阵脚大乱,几位殿后的前辈被一帮的小混混堵在巷尾扔厨余垃圾,技侦为了恢复信号焦头烂额的时候。
那两位按照之前的计划,用早早就藏在衣服口袋里的攀爬绳顺着窗户从七楼滑到五楼,在提前预约好的两商务单人间里一觉睡到天亮,再非常健康地吃了个早饭,又悠闲地逛了半条街,才从监控的范围里故伎重施的没了踪影。
伊藤抹了一把脸,似要把午后的困顿和烦躁驱逐,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在来之前,这位副队长已经三天没睡上个安稳觉:
证人笔录、口录、监控……无数事正在蚕食他的睡眠质量和头发。
“没事,你休息一下,我自己看。”
陶队在伊藤一头栽倒在桌面上进入梦乡前,贴心地替他调高了室内温度,拉上窗帘,室内只剩下了纸张翻页声。
突然,陶队的目光停了下来——
这是几十年前的资料,即使受到了相当精心的保管,但还没能逃过岁月的洗礼,开始发黄发脆,他看见了罂粟在打印纸上面无表情,目光似乎能穿透纸页。
两方的视线隔着十几年的光阴在虚空交汇。
——那时的罂粟莫约刚成年,低调得像一道影子,站在雨里,袖口裤管上卷,发丝被雨淋的贴在脸上,说他是偏高的女孩子亦可。冷峻,目光如刀,脖子手臂小腿上处处都是伤痕和纱布,瘦得像一头刚厮杀回来的野生猫科动物,全身仿佛还残留着血腥和戾气。
机警又冷静,寡言又疲倦。
上午,伊藤弥的严肃,仿佛还历历在目。
据说这张照片拍摄于日本东京湾郊区的某家便利店。
当时,日本警方的人,是在跟踪浅仓司那老毒枭的另几位心腹,并没有对看起来刚成年不久的少年,有着多高的警惕。虽然,他们在之后整理资料时,发现少年在那位便衣按下快门这一刻就觉察,并且找到了跟踪者,但他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并没有声张。
而他们在一个月后的行动中成功将那两位当场击毙后,也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了。
其实,原本他们是想要活捉的,但因为那两位都是高危人物旦他们当时叉是深入虎穴,所以那场行动的指挥官害怕毒贩反扑而使行动功亏一篑,在两方对峙僵持了小半天后,选择将他们就地击毙,果断撤离回安全地带。
几年之后他们就知道他们当年的判断有多么的离谱了。
他们那场部署严密的行动竟成了贩毒家族内部高层更新换代的媒介——
那两名集团高层人物被击毙后,他们手下的产业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和撼动,甚至是在他们死前的半小时就已经落入了当年不起眼的几位小人物手中,其中就有罂粟……
当然,这也不能怪日本警方的人。
毕竟在当年另外两位才是目标人物,有谁能够预知到这个不起眼的少年,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爬到如此高度呢?
继续翻页,资料的年代一点后移,到了那张结婚证件照,黑白的打印,让时光瞬间就从党课穿回恐怖片:
两人苍白,眼珠幽黑,嘴角凝固成僵硬的弧度,似乎随时都可以充当噩梦主角。
下面附着两张身份证,伊藤还贴心的找了便利贴,用中文翻译一遍,贴在旁边。
花琹(罂粟) 2097年出生。
陶队的目光再次停顿。
他姓花,日本可没有这个姓氏,倒是瓷国……
末尾是短的只有一行字的女孩子的个人资料:
席萌(古柯)2098年出生,国籍:瓷国。
她来历不明扑朔迷离,就像是凭空出现的。
陶队的大脑高速运转,他悄悄摸出手机,虽然手册上有不得将重要线索透露给任何人的明令。
非常时期,也顾不了太多,敌在暗我在明。
鬼才知道与他们之前交手的两位,是出于怎样的心理才放过他们的?
更何況任人宰割从来不是他的风格。
他从通讯录里翻出个备注好了的号码给从特情组派来参与此次行动的外援发了条带照片的短信。
帮我查两个人。
对面迅速回了个好字。
陶队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并没有发现伊藤睁眼看着他,没有阻止,反而在他查人的时候还松了口气,这才真正的进入了睡眠模式。
办公室
见队长离开后,队员们和日本警方的人说了声下午见就匆匆回到了原先的办公室,表面其乐融融,暗地里却都对彼此的下一次的见面心知肚明的回避,毕竟大家都只是合作的陌生人,特别是在涉及核心利益的时候………
当然,如同往常一样,办公室里迎接他们的只有同事的呼噜声。
冯彦和邓湘领各自回座位补觉,姜宿年则看着他们临时名义上的副队长江亦轩欲言又止——
他对于三天前冯彦病床前的谈话还是心有余悸,而领导们对于漏洞的遮遮掩掩,杀手似有似无的放水更是让他心烦。
“江副,我觉得……”
还没等他说完,江亦轩利落的比了个让他闭嘴的手势,指了指还在熟睡的同事,从抽屉里抽出了纸和笔,开始和队友无声的交流起来。
一张人物关系表逐渐在两人的笔下呈现。
江亦轩边画边打开光脑,将陶队发来的图片放大。
姜宿年本想回避,不料,江副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开了投放模式,将光脑中的电子资料都投射在了人物关系网旁。
姜宿年:……!!
不是,为什么陶队要将这么重要的线索交给一个才相处不久的便衣?
虽然,传闻中,江副可以直接篡陶妈的位……
姜宿年愤然停笔开始盯着对方的发旋发呆,江亦轩用笔帽捅了捅他的手肘,字迹凌厉又工整:
如果你卧底六年还没暴露,随时可以重复利用,且有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队长也可以将重任交给你的。
姜宿年一脸错愕,而江亦轩则在纸上画了个哭泣的小人以示无耐。
重复利用,意味着他还没有完全摆脱黑色地带,在拥有无数人脉资源的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的自由,江亦轩撩起袖子,红色的手环紧紧扣在伤痕累累的手臂上,是荣誉亦是枷锁。
姜宿年抿起嘴角,肉眼可见的沉默。
他还在实习期内时听前辈讲过,如果有人卧底、任务成功,且本人没有任何暴露的危险,就会带上手环,近期接受随访,随时准备继续。
蓝色代表秘密,红色代表机密,黑色代表绝密,白色代表指人译。
除了白色的终身佩戴不可摘除外,其他的只有在观察期结束后的两年内会带上,这是为了密切关注卧底的身心健康。
当然,前辈顿了顿,白色手环可是非常少见的呢。
老人白发苍苍,身着白衫,袖子上卷,黑色的手环扣在手上和肩章一起成了他和他们毕生的信仰。
远处,警车的灯光在阳光里绽放。快要退休的前辈不急不缓的走到指挥车前又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笑着冲着他挥手。
小朋友,有问题就问,别犹豫,再见。
随后,前辈指挥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场缉毒行动,在辙退的途中遭对方狙击手偷袭,壮烈牺牲。
他最后一次在警局看到前辈时,他已经在相框里笑得慈眉善目,不再因为连轴转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压力而眉头紧锁。
再见就成了再也不见。
现在想来,只剩惋惜和遗憾。但他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
席萌?
等等,冯彦的那位年轻的主治医生也姓席!
同姓且长相相似,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的巧合吗?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一拍即合,决定抽空去拜访一下那位席医生,顺便替冯彦问一下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可伊藤被那神出鬼没的两位吓得够呛,导致他一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就难以控制自己的呼吸。
而陶队也觉得空调的风夹杂着腥气顺着自己的裤管攀爬而上,一路蔓延到心脏,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他也似乎听到了无数人濒死前的哀嚎。
原本对两位队长之间的谈话的毫不知情的队员们也被队长之间紧张的情绪所影响,一个个都安静地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没事,你们慢慢吃。”
两名队长都意识到接下来的谈话不适合在这种人多眼杂的场合里继续,两人分头整理完餐具,在会议室里心照不宣地重逢。
“接下来的谈话涉及我方利益,还请陶队长保密。”
陶喆点头,抬眼看钟:“我们还有三十分钟的时间。”
会议室的门虚掩着,绿植在角落里午休,一切都与食堂的喧闹截然不同。
“事后我们借酒吧里有人报警的名义介入了‘幸运儿’的死亡。”
伊藤边说边将一叠纸质资料放在桌上推向陶队:
刑侦大队自然是无功而返,但也不能说是一无所获。
……
在发现不对后,副队长一脚踹开门,迎接他们的只有无边的夜色。
唯二能够证明他们之前不是在做梦的只有沙发上的凹陷和从大开的窗户中呼啸而来的风。
小林负责把门,我和队长联系上大队在请求支援后对房间进行了全面排查,在窗户的扳扣上发现了半枚DNA 与一年前“八一九特大缉毒行动”中突围失踪的两位中其中的一位重合的指纹和攀爬器具留下的划痕。
那半枚指纹挑畔似的印在窗扣上仿佛在嘲笑着警方的盲人摸象。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当警方正因为“幸运儿”的死亡而阵脚大乱,几位殿后的前辈被一帮的小混混堵在巷尾扔厨余垃圾,技侦为了恢复信号焦头烂额的时候。
那两位按照之前的计划,用早早就藏在衣服口袋里的攀爬绳顺着窗户从七楼滑到五楼,在提前预约好的两商务单人间里一觉睡到天亮,再非常健康地吃了个早饭,又悠闲地逛了半条街,才从监控的范围里故伎重施的没了踪影。
伊藤抹了一把脸,似要把午后的困顿和烦躁驱逐,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在来之前,这位副队长已经三天没睡上个安稳觉:
证人笔录、口录、监控……无数事正在蚕食他的睡眠质量和头发。
“没事,你休息一下,我自己看。”
陶队在伊藤一头栽倒在桌面上进入梦乡前,贴心地替他调高了室内温度,拉上窗帘,室内只剩下了纸张翻页声。
突然,陶队的目光停了下来——
这是几十年前的资料,即使受到了相当精心的保管,但还没能逃过岁月的洗礼,开始发黄发脆,他看见了罂粟在打印纸上面无表情,目光似乎能穿透纸页。
两方的视线隔着十几年的光阴在虚空交汇。
——那时的罂粟莫约刚成年,低调得像一道影子,站在雨里,袖口裤管上卷,发丝被雨淋的贴在脸上,说他是偏高的女孩子亦可。冷峻,目光如刀,脖子手臂小腿上处处都是伤痕和纱布,瘦得像一头刚厮杀回来的野生猫科动物,全身仿佛还残留着血腥和戾气。
机警又冷静,寡言又疲倦。
上午,伊藤弥的严肃,仿佛还历历在目。
据说这张照片拍摄于日本东京湾郊区的某家便利店。
当时,日本警方的人,是在跟踪浅仓司那老毒枭的另几位心腹,并没有对看起来刚成年不久的少年,有着多高的警惕。虽然,他们在之后整理资料时,发现少年在那位便衣按下快门这一刻就觉察,并且找到了跟踪者,但他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并没有声张。
而他们在一个月后的行动中成功将那两位当场击毙后,也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了。
其实,原本他们是想要活捉的,但因为那两位都是高危人物旦他们当时叉是深入虎穴,所以那场行动的指挥官害怕毒贩反扑而使行动功亏一篑,在两方对峙僵持了小半天后,选择将他们就地击毙,果断撤离回安全地带。
几年之后他们就知道他们当年的判断有多么的离谱了。
他们那场部署严密的行动竟成了贩毒家族内部高层更新换代的媒介——
那两名集团高层人物被击毙后,他们手下的产业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和撼动,甚至是在他们死前的半小时就已经落入了当年不起眼的几位小人物手中,其中就有罂粟……
当然,这也不能怪日本警方的人。
毕竟在当年另外两位才是目标人物,有谁能够预知到这个不起眼的少年,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爬到如此高度呢?
继续翻页,资料的年代一点后移,到了那张结婚证件照,黑白的打印,让时光瞬间就从党课穿回恐怖片:
两人苍白,眼珠幽黑,嘴角凝固成僵硬的弧度,似乎随时都可以充当噩梦主角。
下面附着两张身份证,伊藤还贴心的找了便利贴,用中文翻译一遍,贴在旁边。
花琹(罂粟) 2097年出生。
陶队的目光再次停顿。
他姓花,日本可没有这个姓氏,倒是瓷国……
末尾是短的只有一行字的女孩子的个人资料:
席萌(古柯)2098年出生,国籍:瓷国。
她来历不明扑朔迷离,就像是凭空出现的。
陶队的大脑高速运转,他悄悄摸出手机,虽然手册上有不得将重要线索透露给任何人的明令。
非常时期,也顾不了太多,敌在暗我在明。
鬼才知道与他们之前交手的两位,是出于怎样的心理才放过他们的?
更何況任人宰割从来不是他的风格。
他从通讯录里翻出个备注好了的号码给从特情组派来参与此次行动的外援发了条带照片的短信。
帮我查两个人。
对面迅速回了个好字。
陶队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并没有发现伊藤睁眼看着他,没有阻止,反而在他查人的时候还松了口气,这才真正的进入了睡眠模式。
办公室
见队长离开后,队员们和日本警方的人说了声下午见就匆匆回到了原先的办公室,表面其乐融融,暗地里却都对彼此的下一次的见面心知肚明的回避,毕竟大家都只是合作的陌生人,特别是在涉及核心利益的时候………
当然,如同往常一样,办公室里迎接他们的只有同事的呼噜声。
冯彦和邓湘领各自回座位补觉,姜宿年则看着他们临时名义上的副队长江亦轩欲言又止——
他对于三天前冯彦病床前的谈话还是心有余悸,而领导们对于漏洞的遮遮掩掩,杀手似有似无的放水更是让他心烦。
“江副,我觉得……”
还没等他说完,江亦轩利落的比了个让他闭嘴的手势,指了指还在熟睡的同事,从抽屉里抽出了纸和笔,开始和队友无声的交流起来。
一张人物关系表逐渐在两人的笔下呈现。
江亦轩边画边打开光脑,将陶队发来的图片放大。
姜宿年本想回避,不料,江副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开了投放模式,将光脑中的电子资料都投射在了人物关系网旁。
姜宿年:……!!
不是,为什么陶队要将这么重要的线索交给一个才相处不久的便衣?
虽然,传闻中,江副可以直接篡陶妈的位……
姜宿年愤然停笔开始盯着对方的发旋发呆,江亦轩用笔帽捅了捅他的手肘,字迹凌厉又工整:
如果你卧底六年还没暴露,随时可以重复利用,且有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队长也可以将重任交给你的。
姜宿年一脸错愕,而江亦轩则在纸上画了个哭泣的小人以示无耐。
重复利用,意味着他还没有完全摆脱黑色地带,在拥有无数人脉资源的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的自由,江亦轩撩起袖子,红色的手环紧紧扣在伤痕累累的手臂上,是荣誉亦是枷锁。
姜宿年抿起嘴角,肉眼可见的沉默。
他还在实习期内时听前辈讲过,如果有人卧底、任务成功,且本人没有任何暴露的危险,就会带上手环,近期接受随访,随时准备继续。
蓝色代表秘密,红色代表机密,黑色代表绝密,白色代表指人译。
除了白色的终身佩戴不可摘除外,其他的只有在观察期结束后的两年内会带上,这是为了密切关注卧底的身心健康。
当然,前辈顿了顿,白色手环可是非常少见的呢。
老人白发苍苍,身着白衫,袖子上卷,黑色的手环扣在手上和肩章一起成了他和他们毕生的信仰。
远处,警车的灯光在阳光里绽放。快要退休的前辈不急不缓的走到指挥车前又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笑着冲着他挥手。
小朋友,有问题就问,别犹豫,再见。
随后,前辈指挥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场缉毒行动,在辙退的途中遭对方狙击手偷袭,壮烈牺牲。
他最后一次在警局看到前辈时,他已经在相框里笑得慈眉善目,不再因为连轴转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压力而眉头紧锁。
再见就成了再也不见。
现在想来,只剩惋惜和遗憾。但他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
席萌?
等等,冯彦的那位年轻的主治医生也姓席!
同姓且长相相似,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的巧合吗?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一拍即合,决定抽空去拜访一下那位席医生,顺便替冯彦问一下恢复期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