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传召?”韦束之问道。
“回大人,平王殿下言奉陛下钧旨。”来人回禀。
韦束之捻了捻嘴边花白稀疏髭须道:“去,将江大夫请来,老朽这副身子越发不中用了,管不了那许多事了。”
来人急急退出隔间,携油伞往雨深处去了。
曹端己睁眼看见昭明帝在自己近前。
“抱歉,我本意只想叫醒你。”孔悯笙察觉曹端己表情有变,鬓角又带上了湿意解释道,略有些不自在。
“老祖宗我们接着走?”曹端己将蜡烛拿起,撑着地面起身,不知迷糊地睡了多久,只剩下一些细碎的梦又无法言明,倒是又有了些力气。
两人在暗道中行进,孔悯笙察觉不远处似乎水汽更胜些,转头道:“估计已近出口,你在此处等我,我先前去探看。”
曹端己第一次被一个女子护卫周全,还是他老祖宗,越发显得没用,可眼下他的确毫无用处,一但出了乱子空耗昭明帝此番心,只得点头答应。
孔悯笙左手秉烛右手执刃很快便消失在曹端己眼前。
孔悯笙独身向前探去,几十步后隐约觉得泥土气息更加厚重,隐约还伴着鸟鸣。
“城外?”孔悯笙推测。隐约见到亮光,孔悯笙未用匕首而是用手将齐人高的杂草拨到一旁纵身钻了出来。
正是晨曦初露时候,此处荒僻,几乎被苍浓树色噬尽,孔悯笙抬手望去,只见远处晨雾交横处有一小寺展露半壁,再无其他人事,稍微安心。
曹端己等得百无聊赖,只见远处隐隐透出烛火,迅速将手中匕首攥紧,戒备着盯着远处。
“是我,走吧。”孔悯笙看见曹端己动作知这小子终于有些长进开口道。
“这暗道出口在城外,此处虽人际湮灭,仍不可掉以轻心。”孔悯笙嘱托。
曹端己点头,两人终于走出暗道,孔悯笙蹲下身捧着溪水喝了几口,曹端己知老祖宗早年随军坐镇如此动作也是寻常,口中焦渴便也效法她以手舀水喝了几口,将清凉的溪水扑到面上,劫后余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孔悯笙刚欲开口,忽的听见人声,伸手拉住曹端己,眼神示意他别出声。
曹端己心领神会闭嘴不言,两人蹲身在齐人高的茂盛草丛中,两个农人打扮的男子推着木车从荒路上走过,一人抱怨城门戒严闲杂人等不得随意出入城中,走了背运,稻谷无法贩卖。之类言语,另一人则出言安慰。
孔悯笙心道:“难道他们已经察觉曹端己未被困住?还是说城中已经乱起来?”想着白了曹端己一眼。
曹端己自知理亏垂头不言。
待那两人走远孔悯笙起身道:“回暗道。”
“老祖宗为什么还要回去?不如我就亮明身份看城门哪个敢拦我进城。”曹端己不解。
“你是真蠢吗?”孔悯笙反问,说罢转身进了暗道,曹端己紧紧跟上。
“你平日里甚喜出宫游玩?”孔悯笙问道。
“老祖宗,我只是偶尔出去散心,体察民情而已,体察民情。”曹端己有所保留。
“最近的义庄在哪?”孔悯笙直接问道。
“义庄?”曹端己不解。
“义庄旁人忌讳渺无人烟,通常只有无处着落无名无籍的尸身暂且放置其中,最是安全不过。”孔悯笙好心解释。
“儿臣明白了。”曹端己不料自己谋略竟比不得昭明帝,那当年的孔悯笙该是如何?
“在想什么?”孔悯笙看着曹端己表情怪异,不知他思绪又飘到何处。
“哦,”曹端己回过神来,道:“在生平坊外六百步处有一义舍,离城外最近。
孔悯笙心中感叹:“果然位置变了。不过生平坊她倒还记得,”孔悯笙攥了下右掌,那场巷战她记忆犹新。
“老祖宗放心,我今后一定痛定思痛,这种荒唐事不会再做。”曹端己想起方才自己将义舍的位置说得这般清晰,知暴露自己时常游玩的经历,忙向孔悯笙悔过保证。
“知道了。”孔悯笙冷淡回应,向暗道走去。
“老祖宗,端己说的都是真心话。”曹端己追上去。
孔悯笙根据记忆大致找到生平坊的位置,又走了六百余步,向曹端己招手道:“就是这儿,挖吧。”
孔悯笙恐曹端己工具不够,又将自己的匕首递去。
曹端己见昭明帝不为所动,只得自己双手执刃向上挖去,上面不断落下泥土,曹端己躲不及多数都掉在头上,活似个土地公。
孔悯笙在一旁举着烛火照明。看着泥土的成色推测挖到的位置,待曹端己两臂酸痛抬头看昭明帝时,孔悯笙伸手将方才掉落的泥土块碾碎。
“干燥结块,”孔悯笙仔细看去,道:“把匕首给我。”
“老祖宗这样的脏活累活还是儿臣来吧。”曹端己客气道。
“快到了。”孔悯笙直接说道,浅茶色的瞳孔看向曹端己。
曹端己将匕首递了过去。
孔悯笙缓缓削去干硬的土块,齑粉掉在两人脚下,距离地面的土层越发浅薄,似能透过这层薄土看到义庄的场景。
“再不济不过是挖在尸体下面,总不能上面的仁兄还会掉下来?”曹端己暗嘲。
孔悯笙的刀刃碰上了干草织物,换做以手向上轻托草席,很轻,上面并未放置尸身,随后用匕首戳开一小洞,往里看去,和预想的一般无二,义舍中无人。
“我先上去看看。”孔悯笙道,伸手将头顶的草席移开,攀爬着洞口边缘进入义舍中。
“鬼啊!”
孔悯笙适才上来还未站稳,木门吱呀一声被人打开,紧接着便听见人的惊喊。
孔悯笙快步上前直接将匕首抵到那人腹部,警告道:“别喊,是人。”
匕首犹向内试探刺去,来人慌忙点头,孔悯笙挟持他将木门重新关好。
曹端己听见上面喊声急忙跃出,看见昭明帝已然将人控制。
孔悯笙本不欲曹端己露面,谁知他竟自己先出来了,为今之计只好先盘问来人。
“你是何人?”孔悯笙向上用匕首抵着那人的喉咙问道,假若他随意攀扯便有割破喉咙的危险。
那人身量颀长只得略屈身配合孔悯笙,伸出手触碰孔悯笙执刃的手,身体才略脱离僵硬的状态,喃喃道:“鬼是不会承认自己是鬼的,手既是温热的便是人矣,可安心些。”
“说话。”孔悯笙逼问道,“刀剑无眼。”
“实在失礼,怠慢了两位,姑娘不必紧张,我姓章名柳儿字垂青,忝列翰林编修之中,今日来此处是为我一同仁收尸,不料我至此处他竟不知所踪。”章垂青眼神张望,示意义舍无人,并起誓绝无虚言。
说罢几人一同看向那张空着的破旧草席。
“人不见了?”曹端己抱臂道:“兄台,青天白日何故编些鬼怪异闻唬我们?”
“在下绝无半句虚言。”章垂青又言。
“看着他。”孔悯笙示意,曹端己心领神会接过匕首。
孔悯笙蹲下身来,仔细查看那破旧的草席,发现草席的一端边缘有一块干涸的血迹,周围带着零星几点血沫。
孔悯笙伸出手指揩拭那块血迹,表面已经成块,内里仍有湿润的痕迹。用手指接近鼻尖一嗅,“果真是人血。”孔悯笙心中一凛,“这当真不是什么好地方,热闹的不是时候。”
章垂青看着孔悯笙表情微变连忙道:“姑娘,在下说的没错吧?”
孔悯笙只是不理,心中忖度:“即便这个章垂青所言非虚,但是他为何要将自己来历述说的如此详尽,他可并非什么直心肠之人,为何对刚被当做鬼的陌生人这般坦诚相见?”
章垂青见孔悯笙不做回应,知道此人甚是谨慎,只得说道:“姑娘,你让这位公子暂且放开我,容我弹指间证明吾身之清白。
孔悯笙使了个眼色,曹端己撤开手,心道:“弹指间?莫不是眼前这人就是一狐鬼化身,一息间便能消失无踪?”
章垂青略向后移步,面色沉静竟屈膝向曹端己方向行稽首礼,低声道:“陛下万岁。”
曹端己惊愕不已,孔悯笙玩味地看着章垂青的背影,一袭青衫浆洗痕迹颇重,想必是衣食简朴,为友人来此情意仍具,至于心思,倒不似一般横竖不开窍的腐儒。
“大人,您认错了,草民哪里是天子。”曹端己佯做慌张伸手将章垂青扶起。
“这位公子就是当今陛下。”孔悯笙拆穿道。
“我就知昭明帝不适谋略。”曹端己不解昭明帝寓意,眼神略向孔悯笙看去。
“陛下已然信任于你。”孔悯笙佯作未见曹端己神色对章垂青道,“还未知大人尊友因何事沦落至此处?”
章垂青墨玉一般的瞳孔骤然收缩,指节蜷曲起来看向曹端己正色道:“公子,我来寻之人乃吾恒友,翰林编修荀星旷,我与他为同榜进士,共入翰林院,交情匪浅,他为人如何我最是清楚。今日他递交都察院折子弹劾杨宰辅,被差役不加辩驳乱棍打死,星旷他孑然一身居处不定,由人随意抛弃此处。”
曹端已听罢面上勃然变色“杨秉游?”先是义愤填膺后渐渐冷静下来,“荀星旷完全不必诬告杨秉游,莫非他真的有问题,还是章垂青背后另有主使?”曹端己看不破,又想及昭明帝已然将自己真实身份告知于他,“昭明帝为何转眼间便信任于他,他又是如何识破了自己的身份,昭明帝固然清楚,可自己实不知,即使在他面前做智又能演到几时?”他也不知。
曹端己豁的脸面问道:“你是如何察觉我的身份?”
章垂青刚欲开口,在旁的孔悯笙低声提醒道:“有人。”
细听那脚步时急时缓毫无章法向这处滚来。
“回大人,平王殿下言奉陛下钧旨。”来人回禀。
韦束之捻了捻嘴边花白稀疏髭须道:“去,将江大夫请来,老朽这副身子越发不中用了,管不了那许多事了。”
来人急急退出隔间,携油伞往雨深处去了。
曹端己睁眼看见昭明帝在自己近前。
“抱歉,我本意只想叫醒你。”孔悯笙察觉曹端己表情有变,鬓角又带上了湿意解释道,略有些不自在。
“老祖宗我们接着走?”曹端己将蜡烛拿起,撑着地面起身,不知迷糊地睡了多久,只剩下一些细碎的梦又无法言明,倒是又有了些力气。
两人在暗道中行进,孔悯笙察觉不远处似乎水汽更胜些,转头道:“估计已近出口,你在此处等我,我先前去探看。”
曹端己第一次被一个女子护卫周全,还是他老祖宗,越发显得没用,可眼下他的确毫无用处,一但出了乱子空耗昭明帝此番心,只得点头答应。
孔悯笙左手秉烛右手执刃很快便消失在曹端己眼前。
孔悯笙独身向前探去,几十步后隐约觉得泥土气息更加厚重,隐约还伴着鸟鸣。
“城外?”孔悯笙推测。隐约见到亮光,孔悯笙未用匕首而是用手将齐人高的杂草拨到一旁纵身钻了出来。
正是晨曦初露时候,此处荒僻,几乎被苍浓树色噬尽,孔悯笙抬手望去,只见远处晨雾交横处有一小寺展露半壁,再无其他人事,稍微安心。
曹端己等得百无聊赖,只见远处隐隐透出烛火,迅速将手中匕首攥紧,戒备着盯着远处。
“是我,走吧。”孔悯笙看见曹端己动作知这小子终于有些长进开口道。
“这暗道出口在城外,此处虽人际湮灭,仍不可掉以轻心。”孔悯笙嘱托。
曹端己点头,两人终于走出暗道,孔悯笙蹲下身捧着溪水喝了几口,曹端己知老祖宗早年随军坐镇如此动作也是寻常,口中焦渴便也效法她以手舀水喝了几口,将清凉的溪水扑到面上,劫后余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孔悯笙刚欲开口,忽的听见人声,伸手拉住曹端己,眼神示意他别出声。
曹端己心领神会闭嘴不言,两人蹲身在齐人高的茂盛草丛中,两个农人打扮的男子推着木车从荒路上走过,一人抱怨城门戒严闲杂人等不得随意出入城中,走了背运,稻谷无法贩卖。之类言语,另一人则出言安慰。
孔悯笙心道:“难道他们已经察觉曹端己未被困住?还是说城中已经乱起来?”想着白了曹端己一眼。
曹端己自知理亏垂头不言。
待那两人走远孔悯笙起身道:“回暗道。”
“老祖宗为什么还要回去?不如我就亮明身份看城门哪个敢拦我进城。”曹端己不解。
“你是真蠢吗?”孔悯笙反问,说罢转身进了暗道,曹端己紧紧跟上。
“你平日里甚喜出宫游玩?”孔悯笙问道。
“老祖宗,我只是偶尔出去散心,体察民情而已,体察民情。”曹端己有所保留。
“最近的义庄在哪?”孔悯笙直接问道。
“义庄?”曹端己不解。
“义庄旁人忌讳渺无人烟,通常只有无处着落无名无籍的尸身暂且放置其中,最是安全不过。”孔悯笙好心解释。
“儿臣明白了。”曹端己不料自己谋略竟比不得昭明帝,那当年的孔悯笙该是如何?
“在想什么?”孔悯笙看着曹端己表情怪异,不知他思绪又飘到何处。
“哦,”曹端己回过神来,道:“在生平坊外六百步处有一义舍,离城外最近。
孔悯笙心中感叹:“果然位置变了。不过生平坊她倒还记得,”孔悯笙攥了下右掌,那场巷战她记忆犹新。
“老祖宗放心,我今后一定痛定思痛,这种荒唐事不会再做。”曹端己想起方才自己将义舍的位置说得这般清晰,知暴露自己时常游玩的经历,忙向孔悯笙悔过保证。
“知道了。”孔悯笙冷淡回应,向暗道走去。
“老祖宗,端己说的都是真心话。”曹端己追上去。
孔悯笙根据记忆大致找到生平坊的位置,又走了六百余步,向曹端己招手道:“就是这儿,挖吧。”
孔悯笙恐曹端己工具不够,又将自己的匕首递去。
曹端己见昭明帝不为所动,只得自己双手执刃向上挖去,上面不断落下泥土,曹端己躲不及多数都掉在头上,活似个土地公。
孔悯笙在一旁举着烛火照明。看着泥土的成色推测挖到的位置,待曹端己两臂酸痛抬头看昭明帝时,孔悯笙伸手将方才掉落的泥土块碾碎。
“干燥结块,”孔悯笙仔细看去,道:“把匕首给我。”
“老祖宗这样的脏活累活还是儿臣来吧。”曹端己客气道。
“快到了。”孔悯笙直接说道,浅茶色的瞳孔看向曹端己。
曹端己将匕首递了过去。
孔悯笙缓缓削去干硬的土块,齑粉掉在两人脚下,距离地面的土层越发浅薄,似能透过这层薄土看到义庄的场景。
“再不济不过是挖在尸体下面,总不能上面的仁兄还会掉下来?”曹端己暗嘲。
孔悯笙的刀刃碰上了干草织物,换做以手向上轻托草席,很轻,上面并未放置尸身,随后用匕首戳开一小洞,往里看去,和预想的一般无二,义舍中无人。
“我先上去看看。”孔悯笙道,伸手将头顶的草席移开,攀爬着洞口边缘进入义舍中。
“鬼啊!”
孔悯笙适才上来还未站稳,木门吱呀一声被人打开,紧接着便听见人的惊喊。
孔悯笙快步上前直接将匕首抵到那人腹部,警告道:“别喊,是人。”
匕首犹向内试探刺去,来人慌忙点头,孔悯笙挟持他将木门重新关好。
曹端己听见上面喊声急忙跃出,看见昭明帝已然将人控制。
孔悯笙本不欲曹端己露面,谁知他竟自己先出来了,为今之计只好先盘问来人。
“你是何人?”孔悯笙向上用匕首抵着那人的喉咙问道,假若他随意攀扯便有割破喉咙的危险。
那人身量颀长只得略屈身配合孔悯笙,伸出手触碰孔悯笙执刃的手,身体才略脱离僵硬的状态,喃喃道:“鬼是不会承认自己是鬼的,手既是温热的便是人矣,可安心些。”
“说话。”孔悯笙逼问道,“刀剑无眼。”
“实在失礼,怠慢了两位,姑娘不必紧张,我姓章名柳儿字垂青,忝列翰林编修之中,今日来此处是为我一同仁收尸,不料我至此处他竟不知所踪。”章垂青眼神张望,示意义舍无人,并起誓绝无虚言。
说罢几人一同看向那张空着的破旧草席。
“人不见了?”曹端己抱臂道:“兄台,青天白日何故编些鬼怪异闻唬我们?”
“在下绝无半句虚言。”章垂青又言。
“看着他。”孔悯笙示意,曹端己心领神会接过匕首。
孔悯笙蹲下身来,仔细查看那破旧的草席,发现草席的一端边缘有一块干涸的血迹,周围带着零星几点血沫。
孔悯笙伸出手指揩拭那块血迹,表面已经成块,内里仍有湿润的痕迹。用手指接近鼻尖一嗅,“果真是人血。”孔悯笙心中一凛,“这当真不是什么好地方,热闹的不是时候。”
章垂青看着孔悯笙表情微变连忙道:“姑娘,在下说的没错吧?”
孔悯笙只是不理,心中忖度:“即便这个章垂青所言非虚,但是他为何要将自己来历述说的如此详尽,他可并非什么直心肠之人,为何对刚被当做鬼的陌生人这般坦诚相见?”
章垂青见孔悯笙不做回应,知道此人甚是谨慎,只得说道:“姑娘,你让这位公子暂且放开我,容我弹指间证明吾身之清白。
孔悯笙使了个眼色,曹端己撤开手,心道:“弹指间?莫不是眼前这人就是一狐鬼化身,一息间便能消失无踪?”
章垂青略向后移步,面色沉静竟屈膝向曹端己方向行稽首礼,低声道:“陛下万岁。”
曹端己惊愕不已,孔悯笙玩味地看着章垂青的背影,一袭青衫浆洗痕迹颇重,想必是衣食简朴,为友人来此情意仍具,至于心思,倒不似一般横竖不开窍的腐儒。
“大人,您认错了,草民哪里是天子。”曹端己佯做慌张伸手将章垂青扶起。
“这位公子就是当今陛下。”孔悯笙拆穿道。
“我就知昭明帝不适谋略。”曹端己不解昭明帝寓意,眼神略向孔悯笙看去。
“陛下已然信任于你。”孔悯笙佯作未见曹端己神色对章垂青道,“还未知大人尊友因何事沦落至此处?”
章垂青墨玉一般的瞳孔骤然收缩,指节蜷曲起来看向曹端己正色道:“公子,我来寻之人乃吾恒友,翰林编修荀星旷,我与他为同榜进士,共入翰林院,交情匪浅,他为人如何我最是清楚。今日他递交都察院折子弹劾杨宰辅,被差役不加辩驳乱棍打死,星旷他孑然一身居处不定,由人随意抛弃此处。”
曹端已听罢面上勃然变色“杨秉游?”先是义愤填膺后渐渐冷静下来,“荀星旷完全不必诬告杨秉游,莫非他真的有问题,还是章垂青背后另有主使?”曹端己看不破,又想及昭明帝已然将自己真实身份告知于他,“昭明帝为何转眼间便信任于他,他又是如何识破了自己的身份,昭明帝固然清楚,可自己实不知,即使在他面前做智又能演到几时?”他也不知。
曹端己豁的脸面问道:“你是如何察觉我的身份?”
章垂青刚欲开口,在旁的孔悯笙低声提醒道:“有人。”
细听那脚步时急时缓毫无章法向这处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