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西走,白天就会变得越长。
衣衫破旧,不能蔽体,烈日直射皮肤,晒得浑身发烫。双手带着沉重的镣铐,像是被大牢里火烧过的烙铁,死死地抓住手腕。嘴唇也由于干渴而裂开,只能靠口腔里分泌的唾液维持生命。
没有村庄,没有房屋,没有行人,碰不上阴凉处能稍作休息。衙役也叫苦连连,只得一直赶路,盼望早日扔掉这两个包袱,回京复命。
看似一望无尽没有终点的这片荒地,整整走了两天。
当看到远处的村子时,衙役和犯人都欣喜若狂。
其中一个犯人还没能走出去,就狠狠摔在地上。
一路上,她已是筋疲力尽,时常要靠着女儿的搀扶、衙役的鞭打,才能跟上队伍。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想法,是解脱。
身边的女儿,已是泣不成声。
但她的身体严重缺水,连泪也流不出,嘴巴、口腔、鼻子、喉咙,每一处都无比疼痛。
一个衙役将自己身上的水袋取下,递给女孩,“里面还有点水,你喝了吧。”
她接过水袋,倒进嘴里,一滴也不肯浪费。
“找个地方处理一下吧。”
“有什么好处理的,跟之前一样,找个没人的地方扔了就行。”
“这鬼地方哪儿都没人。”
“所以处理什么,就扔这里吧。”
两个衙役的话,女孩默默听着。随后,她转头,跪在地上,“求求你们,让我好好埋葬她吧。”
在两个衙役的帮助下,女孩将母亲背在背上,咬着牙,一步步,把鞋子都踩破,踏着血脚印,终于走到了村子里。
就近找了个破旧的茅屋,两个衙役也累了,想在这里睡一觉再赶路。
她从一农户家里借来铁锹,农户看她可怜,又给了她一碗水。女孩一饮而尽,不停地道谢。
拿着铁锹回到茅屋旁,女孩开始刨土。但她本就瘦弱,身上又满是伤痕,甚至连铁锹的重量她都无法承受。
其中一个衙役看着女孩的动作,摇了摇头,“她怕是想把自己给累死。”这名衙役数了数手里的钱,对搭档说:“我去买点吃的,灌点水,今天好好休息一下。”
搭档回他:“知道了,你去吧。”
衙役在农户家灌水时,农户上前,打听道:“那个女孩,看着挺漂亮的,怎么戴着手铐?”
“漂亮吗?”衙役想了想谢环绮凄惨的样子,倒另有几分楚楚可怜的味道,“漂亮就对啦,差点就成为太子妃的人,漂亮得很。”
“太子妃?”
衙役往茅屋那边指了指,“没错,太子妃。”
“那现在怎么会……”
怎么会落地如此田地?
一切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衙役还记得,两年前,学府举办过一场比赛,随即掀起一场热话。
比赛仅允许名门贵女参加。
要先交一幅字一幅画,通过后才能继续比试琴棋书画。输赢并无奖惩,只是给女孩子们一个切磋学习的平台。
除京城外,国舅爷还提议,从全国各地推荐真材实料的才女进京,这样比赛才精彩。
谢环绮便是国舅爷从全国各处邀请来的才华出众的女孩之一。
她从小到大从未去过京城,也从未参加过任何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比试。
谢正云和许瑞珍虽然担心,但转念一想,既然是比赛,能受邀过去的,必然有过人之处,让女儿去见识见识也是好的。再说了,女儿能受邀,更不要妄自菲薄,还没比就觉得技不如人了。
还没比,就认输,此乃兵家大忌。
于是便举家上京。
只是没成想,这一去,再也没能回来。
在许瑞珍的坚持教导下,谢环绮琴棋书画都有学习,略知一二。但是对比其他名门贵女们,就相形见绌了。
但好在,谢环绮机灵,应变能力强,跌跌撞撞,最后也挺进前十。
谢正云不敢相信,自己一介武夫,女儿却如此聪颖过人,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取得名次。对夫人往日的坚持,他心服口服:“都是夫人教得好。”
许瑞珍毫不谦虚,“那是当然,我的女儿是最好的。”
皇后设宴,邀请十位女孩进宫。
这十个女孩里,年龄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便是谢环绮,只有十二岁。
说到底,还是孩子。进了宫,女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这座宫殿里穿梭嬉戏,好不热闹。
“姑娘们!你们就这么见皇后娘娘呀!”
知学府的老师们迅速围成一团,老鹰抓小鸡似的一网打尽。一、二、三、四……等下,怎么少了一个?
谢环绮进了宫,父母亲百般叮嘱、老师们耳提面命,一切要遵守的规矩已然被她抛在脑后。
她的眼睛,全被前面那两个身形威武,腰上挂着佩剑的人给吸引了。
谢环绮没跟着走几步,就被发现。
眼里的佩剑被拔出,闪着亮光,伴着风声,无情地朝她刺来。
谢环绮还没来得及出手,只听一声呵斥,利剑便倏地从她面前转了向,收回到剑鞘里。
那两人对着比谢环绮高不了多少的男孩说:“参见大皇子。”
“这是母后请来的人,你们休得无礼。”
那男孩和两个带刀侍卫解释一番,便让他们离开,转头问谢环绮:“你没被伤到吧?”
谢环绮摇了摇头,问:“他们拿的是什么剑?”
“七星剑。”
“七星剑?”
怪不得上面雕刻着星星,好漂亮的剑。谢环绮有些羡慕,她还没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剑。
后面传来呼唤声,谢环绮听得出来,那是知学堂的老师的声音。
那男孩似乎也听出来了,摆了摆手,对谢环绮说:“你快回去吧,切记,不要在宫中乱跑,很多地方你是不可以去的。”
谢环绮离开后,男孩的后面又跟上来一个个头差不多、打扮也差不多的男孩,“哥哥,等等我。”
“快,莫大哥他们已经被我支走了,我们趁现在出去,和皇叔会合。”
这两位皇子,趁着皇后设宴宽带宾客,和骑射老师,也就是他们的皇叔,制定了详细的出宫计划。
另一边,谢环绮回去后,被老师紧紧带在身边,寸步不离。
皇后娘娘并没有她想象中威严不可亲近,还主动和她说话,问她平日都读什么书,弹什么曲,问她在京城住得习不习惯,还想不想回家。
以至于谢环绮坐上马车离开前,还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马车稳步前行,轻轻晃动的幅度让人生了困意。谢环绮靠在同行的姐姐肩上,心想:回家以后,可能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三天后,就在谢环绮一家准备离开时,国舅爷亲自上门拜访,留住了她们。
这场比赛能在百姓间引起热议,当然不是女孩们的学识修养有多高,而是比赛结束后,有三名女子,被送进了东宫。
什么知学明礼,什么秀外慧中,什么鼓励天下女子都读书。
原来,都是在给准太子选妃罢了。
准太子妃,自然就是太子的儿子萧泓。虽然还未正式册封,但皇后有十足的把握。
在十位女孩中被选中,谢环绮不靠家世,不靠学识,靠的是美貌。
令皇后娘娘满意的美貌。
百姓中议论纷纷,都想看看是什么样的美人。
父母问她意见,谢环绮没有表态,而是问:“皇子吗?”
“对呀,皇上的儿子。让你做皇子的伴读,你愿意吗?”
谢正云和许瑞珍并不打算让女儿留下,把女儿送进皇宫,哪还再有出来的时候?现在说是伴读,过两年年龄大了,有些事自然是水到渠成。
可是他们宁愿让谢环绮嫁一户普通人家,过平凡生活。宫里的日子,哪有那么好过?
谢环绮却说:“我要留下。”
往后的日子里,谢环绮常常会想到这个时候。到底是什么迷惑了她的双眼,让她做出了令她后半生都要活在痛苦之中的决定。
在国舅爷的帮助下,谢正云将老家的武馆搬到京城,住在皇宫边上。
谢环绮被送入宫中,学规矩、学礼仪。那时的她并不知道,学习这些和往日父母要她读书写字的目的并不同,一切只是她作为准太子妃备选的本分。
她不再以自己的名义活着。
一年后,她才见到萧泓。
萧泓对谢环绮一见倾心,读书要和她一起,吃饭要和她一起,骑马射箭也要和她一起。往日形影不离的哥哥早被他忘了,骂他重色轻兄。
谢环绮也乐意和萧泓一起玩,就像她和一同被选进来的、那两个朝夕相处的姐姐一样。
又过了一年,萧泓正式被立位太子。
册封那天,萧泓问母亲:“我是太子的话,环儿就是太子妃吗?”
风言风语从宫墙里传了出去,说二皇子只喜欢漂亮的,魂儿都被勾了。
武馆里,日日都有人巴结道贺。谢正云心内五味杂陈,看似自己马上要借着女儿的光过上富贵日子了,可实际上,流言传来传去,怎么听都不像好话。
女儿年龄还小,十几年来活在父母的保护下,对人情世故一概不知。宫里都是些老谋深算的人精,父母俩担心她会被欺负。谢环绮每次回来,也只报喜不报忧。
那高高的宫墙后面,到底是怎么样的人生呢?
令谢正云没想到的是,他的担忧应验得如此之快。
他从武馆被押走的那天,乌云蔽日,不见蓝天。武馆外面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直到大雨从天而降,才浇散了人群。
他被官兵压着,看着他们在武馆翻箱倒柜。最后扔出几包东西,香炉、蜡烛、面具、黄符,散落一地。
这边是谢正云使用巫蛊之术的证据。他指使谢环绮以美色魅惑太子,企图控制太子。
谢正云和许瑞珍被关入天字第一号大牢的当晚,谢环绮也被扔了进来。
谢环绮相信父母不会使用邪术,定是有什么误会。
谢正义叹了口气,“是有人要害我们。”
谢环绮自问行得正坐得端,不曾得罪过人。
许瑞珍说:“只怕你和太子亲密,如此便招来妒忌。”
会是一同进宫的那两个女孩吗?
谢环绮摇了摇头,那两位姐姐年龄稍长两三岁,兴趣相投,关系亲密。并不屑与谢环绮、萧泓为伍,嫌弃二人总是玩些幼稚游戏。
但同住时,对谢环绮这个妹妹也很是照顾,并不曾欺凌交恶。
她们二人,只有回家被父母训斥警告后,才会假装主动与萧泓交好。萧泓故意拆穿她们的假意,她们也不藏着掖着,干脆摊牌,二人对太子妃之位并无想法,只想过两年找机会就出宫。
“你都是太子了,到时候不要忘记放我们出宫啊,我们可不想在宫里孤独终老。”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说开了后,四人更是相处融洽。
许瑞珍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害怕地说:“那,会不会是……”
“不会,”谢正云打断了夫人的话,“京城里没有人知道的。”
案子审了几个月,审讯、过堂,严刑、峻法,全都压在这个十四岁女孩的身上。
谢环绮已掉了层皮、脱了层骨,披头散发、遍体鳞伤,再没了往日光彩照人的模样。
萧泓曾偷偷来看望,看着谢环绮被折磨至此,便跑到父皇面前喊冤。
皇上本就头疼此案,不想再拖,太子的求情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皇上怒不可遏,直接宣判谢正云斩立决。
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此时,距离谢环绮被接进东宫,成为太子伴读,才仅过去两年。
农户嘶了一声,问衙役:“她爹真的斩首了吗?”
“当然了,”衙役拿手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了两下,“我看着的,人头落地。”
“他爹真的会那些装神弄鬼的东西吗?”
“这个嘛,我也不清楚。”
衙役摸了摸下巴,回想自己第一次见到谢环绮的那天,是接到任务,押送谢环绮母女二人。
他之前就听说过,太子身边有个小姑娘,是倾国倾城之貌。但谢环绮久居东宫,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见过她。
因此也有人猜测,根本就是太子喜欢,所以马屁精们为了使太子高兴,顺着太子罢了。说不定,只是蒲柳之姿,平庸之色。
但见到的那一刻,衙役才知道,传闻不假。
即使谢环绮已是阶下囚,形如枯槁,心如死灰。但衙役仍旧在心里发出一声惊呼,这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
所以这巫蛊之术,他要打上一个问号。他觉得,为这样一个美人五迷三道,是再正常不过吧。
衣衫破旧,不能蔽体,烈日直射皮肤,晒得浑身发烫。双手带着沉重的镣铐,像是被大牢里火烧过的烙铁,死死地抓住手腕。嘴唇也由于干渴而裂开,只能靠口腔里分泌的唾液维持生命。
没有村庄,没有房屋,没有行人,碰不上阴凉处能稍作休息。衙役也叫苦连连,只得一直赶路,盼望早日扔掉这两个包袱,回京复命。
看似一望无尽没有终点的这片荒地,整整走了两天。
当看到远处的村子时,衙役和犯人都欣喜若狂。
其中一个犯人还没能走出去,就狠狠摔在地上。
一路上,她已是筋疲力尽,时常要靠着女儿的搀扶、衙役的鞭打,才能跟上队伍。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想法,是解脱。
身边的女儿,已是泣不成声。
但她的身体严重缺水,连泪也流不出,嘴巴、口腔、鼻子、喉咙,每一处都无比疼痛。
一个衙役将自己身上的水袋取下,递给女孩,“里面还有点水,你喝了吧。”
她接过水袋,倒进嘴里,一滴也不肯浪费。
“找个地方处理一下吧。”
“有什么好处理的,跟之前一样,找个没人的地方扔了就行。”
“这鬼地方哪儿都没人。”
“所以处理什么,就扔这里吧。”
两个衙役的话,女孩默默听着。随后,她转头,跪在地上,“求求你们,让我好好埋葬她吧。”
在两个衙役的帮助下,女孩将母亲背在背上,咬着牙,一步步,把鞋子都踩破,踏着血脚印,终于走到了村子里。
就近找了个破旧的茅屋,两个衙役也累了,想在这里睡一觉再赶路。
她从一农户家里借来铁锹,农户看她可怜,又给了她一碗水。女孩一饮而尽,不停地道谢。
拿着铁锹回到茅屋旁,女孩开始刨土。但她本就瘦弱,身上又满是伤痕,甚至连铁锹的重量她都无法承受。
其中一个衙役看着女孩的动作,摇了摇头,“她怕是想把自己给累死。”这名衙役数了数手里的钱,对搭档说:“我去买点吃的,灌点水,今天好好休息一下。”
搭档回他:“知道了,你去吧。”
衙役在农户家灌水时,农户上前,打听道:“那个女孩,看着挺漂亮的,怎么戴着手铐?”
“漂亮吗?”衙役想了想谢环绮凄惨的样子,倒另有几分楚楚可怜的味道,“漂亮就对啦,差点就成为太子妃的人,漂亮得很。”
“太子妃?”
衙役往茅屋那边指了指,“没错,太子妃。”
“那现在怎么会……”
怎么会落地如此田地?
一切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衙役还记得,两年前,学府举办过一场比赛,随即掀起一场热话。
比赛仅允许名门贵女参加。
要先交一幅字一幅画,通过后才能继续比试琴棋书画。输赢并无奖惩,只是给女孩子们一个切磋学习的平台。
除京城外,国舅爷还提议,从全国各地推荐真材实料的才女进京,这样比赛才精彩。
谢环绮便是国舅爷从全国各处邀请来的才华出众的女孩之一。
她从小到大从未去过京城,也从未参加过任何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比试。
谢正云和许瑞珍虽然担心,但转念一想,既然是比赛,能受邀过去的,必然有过人之处,让女儿去见识见识也是好的。再说了,女儿能受邀,更不要妄自菲薄,还没比就觉得技不如人了。
还没比,就认输,此乃兵家大忌。
于是便举家上京。
只是没成想,这一去,再也没能回来。
在许瑞珍的坚持教导下,谢环绮琴棋书画都有学习,略知一二。但是对比其他名门贵女们,就相形见绌了。
但好在,谢环绮机灵,应变能力强,跌跌撞撞,最后也挺进前十。
谢正云不敢相信,自己一介武夫,女儿却如此聪颖过人,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取得名次。对夫人往日的坚持,他心服口服:“都是夫人教得好。”
许瑞珍毫不谦虚,“那是当然,我的女儿是最好的。”
皇后设宴,邀请十位女孩进宫。
这十个女孩里,年龄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便是谢环绮,只有十二岁。
说到底,还是孩子。进了宫,女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这座宫殿里穿梭嬉戏,好不热闹。
“姑娘们!你们就这么见皇后娘娘呀!”
知学府的老师们迅速围成一团,老鹰抓小鸡似的一网打尽。一、二、三、四……等下,怎么少了一个?
谢环绮进了宫,父母亲百般叮嘱、老师们耳提面命,一切要遵守的规矩已然被她抛在脑后。
她的眼睛,全被前面那两个身形威武,腰上挂着佩剑的人给吸引了。
谢环绮没跟着走几步,就被发现。
眼里的佩剑被拔出,闪着亮光,伴着风声,无情地朝她刺来。
谢环绮还没来得及出手,只听一声呵斥,利剑便倏地从她面前转了向,收回到剑鞘里。
那两人对着比谢环绮高不了多少的男孩说:“参见大皇子。”
“这是母后请来的人,你们休得无礼。”
那男孩和两个带刀侍卫解释一番,便让他们离开,转头问谢环绮:“你没被伤到吧?”
谢环绮摇了摇头,问:“他们拿的是什么剑?”
“七星剑。”
“七星剑?”
怪不得上面雕刻着星星,好漂亮的剑。谢环绮有些羡慕,她还没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剑。
后面传来呼唤声,谢环绮听得出来,那是知学堂的老师的声音。
那男孩似乎也听出来了,摆了摆手,对谢环绮说:“你快回去吧,切记,不要在宫中乱跑,很多地方你是不可以去的。”
谢环绮离开后,男孩的后面又跟上来一个个头差不多、打扮也差不多的男孩,“哥哥,等等我。”
“快,莫大哥他们已经被我支走了,我们趁现在出去,和皇叔会合。”
这两位皇子,趁着皇后设宴宽带宾客,和骑射老师,也就是他们的皇叔,制定了详细的出宫计划。
另一边,谢环绮回去后,被老师紧紧带在身边,寸步不离。
皇后娘娘并没有她想象中威严不可亲近,还主动和她说话,问她平日都读什么书,弹什么曲,问她在京城住得习不习惯,还想不想回家。
以至于谢环绮坐上马车离开前,还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马车稳步前行,轻轻晃动的幅度让人生了困意。谢环绮靠在同行的姐姐肩上,心想:回家以后,可能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三天后,就在谢环绮一家准备离开时,国舅爷亲自上门拜访,留住了她们。
这场比赛能在百姓间引起热议,当然不是女孩们的学识修养有多高,而是比赛结束后,有三名女子,被送进了东宫。
什么知学明礼,什么秀外慧中,什么鼓励天下女子都读书。
原来,都是在给准太子选妃罢了。
准太子妃,自然就是太子的儿子萧泓。虽然还未正式册封,但皇后有十足的把握。
在十位女孩中被选中,谢环绮不靠家世,不靠学识,靠的是美貌。
令皇后娘娘满意的美貌。
百姓中议论纷纷,都想看看是什么样的美人。
父母问她意见,谢环绮没有表态,而是问:“皇子吗?”
“对呀,皇上的儿子。让你做皇子的伴读,你愿意吗?”
谢正云和许瑞珍并不打算让女儿留下,把女儿送进皇宫,哪还再有出来的时候?现在说是伴读,过两年年龄大了,有些事自然是水到渠成。
可是他们宁愿让谢环绮嫁一户普通人家,过平凡生活。宫里的日子,哪有那么好过?
谢环绮却说:“我要留下。”
往后的日子里,谢环绮常常会想到这个时候。到底是什么迷惑了她的双眼,让她做出了令她后半生都要活在痛苦之中的决定。
在国舅爷的帮助下,谢正云将老家的武馆搬到京城,住在皇宫边上。
谢环绮被送入宫中,学规矩、学礼仪。那时的她并不知道,学习这些和往日父母要她读书写字的目的并不同,一切只是她作为准太子妃备选的本分。
她不再以自己的名义活着。
一年后,她才见到萧泓。
萧泓对谢环绮一见倾心,读书要和她一起,吃饭要和她一起,骑马射箭也要和她一起。往日形影不离的哥哥早被他忘了,骂他重色轻兄。
谢环绮也乐意和萧泓一起玩,就像她和一同被选进来的、那两个朝夕相处的姐姐一样。
又过了一年,萧泓正式被立位太子。
册封那天,萧泓问母亲:“我是太子的话,环儿就是太子妃吗?”
风言风语从宫墙里传了出去,说二皇子只喜欢漂亮的,魂儿都被勾了。
武馆里,日日都有人巴结道贺。谢正云心内五味杂陈,看似自己马上要借着女儿的光过上富贵日子了,可实际上,流言传来传去,怎么听都不像好话。
女儿年龄还小,十几年来活在父母的保护下,对人情世故一概不知。宫里都是些老谋深算的人精,父母俩担心她会被欺负。谢环绮每次回来,也只报喜不报忧。
那高高的宫墙后面,到底是怎么样的人生呢?
令谢正云没想到的是,他的担忧应验得如此之快。
他从武馆被押走的那天,乌云蔽日,不见蓝天。武馆外面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直到大雨从天而降,才浇散了人群。
他被官兵压着,看着他们在武馆翻箱倒柜。最后扔出几包东西,香炉、蜡烛、面具、黄符,散落一地。
这边是谢正云使用巫蛊之术的证据。他指使谢环绮以美色魅惑太子,企图控制太子。
谢正云和许瑞珍被关入天字第一号大牢的当晚,谢环绮也被扔了进来。
谢环绮相信父母不会使用邪术,定是有什么误会。
谢正义叹了口气,“是有人要害我们。”
谢环绮自问行得正坐得端,不曾得罪过人。
许瑞珍说:“只怕你和太子亲密,如此便招来妒忌。”
会是一同进宫的那两个女孩吗?
谢环绮摇了摇头,那两位姐姐年龄稍长两三岁,兴趣相投,关系亲密。并不屑与谢环绮、萧泓为伍,嫌弃二人总是玩些幼稚游戏。
但同住时,对谢环绮这个妹妹也很是照顾,并不曾欺凌交恶。
她们二人,只有回家被父母训斥警告后,才会假装主动与萧泓交好。萧泓故意拆穿她们的假意,她们也不藏着掖着,干脆摊牌,二人对太子妃之位并无想法,只想过两年找机会就出宫。
“你都是太子了,到时候不要忘记放我们出宫啊,我们可不想在宫里孤独终老。”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说开了后,四人更是相处融洽。
许瑞珍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害怕地说:“那,会不会是……”
“不会,”谢正云打断了夫人的话,“京城里没有人知道的。”
案子审了几个月,审讯、过堂,严刑、峻法,全都压在这个十四岁女孩的身上。
谢环绮已掉了层皮、脱了层骨,披头散发、遍体鳞伤,再没了往日光彩照人的模样。
萧泓曾偷偷来看望,看着谢环绮被折磨至此,便跑到父皇面前喊冤。
皇上本就头疼此案,不想再拖,太子的求情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皇上怒不可遏,直接宣判谢正云斩立决。
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此时,距离谢环绮被接进东宫,成为太子伴读,才仅过去两年。
农户嘶了一声,问衙役:“她爹真的斩首了吗?”
“当然了,”衙役拿手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了两下,“我看着的,人头落地。”
“他爹真的会那些装神弄鬼的东西吗?”
“这个嘛,我也不清楚。”
衙役摸了摸下巴,回想自己第一次见到谢环绮的那天,是接到任务,押送谢环绮母女二人。
他之前就听说过,太子身边有个小姑娘,是倾国倾城之貌。但谢环绮久居东宫,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见过她。
因此也有人猜测,根本就是太子喜欢,所以马屁精们为了使太子高兴,顺着太子罢了。说不定,只是蒲柳之姿,平庸之色。
但见到的那一刻,衙役才知道,传闻不假。
即使谢环绮已是阶下囚,形如枯槁,心如死灰。但衙役仍旧在心里发出一声惊呼,这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
所以这巫蛊之术,他要打上一个问号。他觉得,为这样一个美人五迷三道,是再正常不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