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之地定于昆仑,路途遥远,天气变化莫测。
还会碰到前一天酷热难耐,后一天寒风刺骨的极端天气。
谢环绮只有身上一件破破烂烂的囚服,有一日停下歇脚时,路过的一位妇人看到谢环绮破碎衣服下的伤痕,不忍叹息,将自己身上的斗篷给了谢环绮。
到了晚上,谢环绮便抱住母亲,二人用斗篷取暖,终于可以度过一个温暖的夜晚。
然而,到了后半夜,谢环绮仍被冻醒。一看,那斗篷已被衙役抢了去。
她正要起身去拿回自己的东西,却被母亲拦住,“不要。”
一路上,母亲不断地告诉谢环绮,一定要活下去,要活着还谢家清白。
谢环绮松开紧握的拳头,所有委屈都混在眼泪里,往肚子里咽。
为了按时交人,他们只得每日赶路。这一路上,住的环境比大牢还差,马房、厨房、废弃的杂物房,有被子已是幸事。天气不好,风吹日晒雨淋更是家常便饭。
谢环绮和母亲有什么吃什么,绝对不饿着自己。住的地方没被子,她就睡在草堆里,身上被蚊虫鼠蚁叮得再痒也能忍住。
此刻,谢环绮终于意识到,流放最可怕的,不是把你送到一个环境艰苦的地方孤独终老,而是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你都不确定是否能活着到达那里。
从京城出发,一行十人。目的地还遥不可及,就只剩下三人。
每当谢环绮以为,已经跌入最黑暗的深渊。现实便会提醒她,还可以更黑、更深。
谢环绮不会用铁锹,东一锤西一锤,半天也没能挖动。
扔掉铁锹,谢环绮跪在地上,用手刨土。血和眼泪混合在土里,谢环绮能闻到血腥味从身体各处传到鼻腔,想要喷涌而出。
谢环绮想,自己会成为最后一个被丢掉的人吗?到了流放之地,自己就会有好日子过吗?
谢环绮回想着进宫以来的种种,想不通究竟是得罪了谁,才被污陷至此,不赶尽杀绝不罢休。
旁边负责监视谢环绮的那个漫不经心的衙役,这才注意到谢环绮的行为,走过来,俯视着他,笑说:“你这要挖到什么时候?”
谢环绮没有理会,继续低着头挖着土。
衙役四处看了看,确保另一个衙役去买吃的还没回来,他蹲下来,手搭上谢环绮的肩膀,说:“或者,你可以求我,我帮你。”
谢环绮抬头,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她啜泣着。
衙役误以为那是感动的泪水,殊不知那是谢环绮确认自己已经跌入无尽深渊后,绝望的泪水。
衙役看谢环绮不说话,便抡起铁锹,埋头苦挖。没一会儿,就挖出个小坑,埋两个人足矣。
谢环绮低头说了声“谢谢”。
衙役却并不满足于这一声道谢,他说:“帮人不能白帮,你得拿点什么,回报我。”
衙役一路押送,早就对谢环绮起了歹心。这可是京城出了名的美人,太子的伴读,未来的太子妃、皇后。
此刻,她父母双亡,孤立无援,正是他伸以援手的最佳时机。
“怎么样?”衙役将手伸向谢环绮破烂的衣裳,他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淫念,他认定,她毫无抵抗之力。
谢环绮低头,照着衙役的手,就是一口。
“啊!”衙役的手被咬出了血,他怒火中烧,抬起手狠狠扇了谢环绮一耳光。
“你牙口还挺好。”衙役说着,把谢环绮推倒在地上。
他跪在谢环绮身上,压着她的手,问:“我听说,你才十二岁,太子动过你吗?”
谢环绮奋力挣扎,她刚刚还在想随母亲而去,但此刻她求生的欲望达到了顶峰。
她不要被侮辱,不要变成一具尸体被扔在路边。
她不要谢家被赶尽杀绝,不要家族以如此屈辱的理由灭亡。
如果她死在路上,谢家蒙受的冤屈就再也没人能洗清了。
她要活着。
衙役知道的是,谢家开武馆维生,只收男不收女。他断定,谢环绮不会武功。
衙役不知道的是,谢正云在谢环绮出生后,从江湖的血雨腥风中隐退。刚开始,只是为了让女儿学点基础功夫,以便遇到欺负,能保护自己。
学了一段时间,谢环绮身上的天赋便展露无遗。
刚学一个月,她就敢挑战练了几年功夫的师兄弟们,并且打趴一半。
学了半年,她在武馆已是傲立群雄。
父亲不再理什么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了女儿。
“还是可惜……”
“可惜什么?”母亲曾问。
“可惜她不是男子。”
“不是男子你还教?”
谢环绮不理解,自己的力量比男性还要强,打遍武馆无敌手。但父亲从不肯放她出去参加比赛,并且总是叮嘱她,练武之事,决不可向外人提起。
没有人知道,谢环绮手上的茧,不是练琴写字磨出来的,而是舞刀弄剑日复一日的光荣勋章。
此刻,尽管已经遭受了几个月惨无人道的折磨,面对比自己强壮的衙役,谢环绮还是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
她挣脱开衙役的双手,反抓住他的手腕,用衙役的力量把自己的身子戴起来,再用腰腹力量旋转,侧着将衙役推倒。
谢环绮迅速起身,抄起地上的铁锹。照着衙役的头上,狠狠一敲。
趁衙役还没爬起来,又是一敲。
她要活着,他就必须死。
谢环绮握紧了铁锹,深吸一口气,使出最大的力气,朝衙役的头上敲去。
这一击,衙役再也没能起来。
更重了,空气里都弥漫着血腥味。谢环绮能感受到全身上下的血液都被调动,四处流窜,希望能在她这副破碎的身体上找到一个支点。
但她不能停下来。
她不能给自己留下威胁,要像暗处的手对谢家那样,不留余地。
她躲在暗处,等待着另一个衙役回来。
那个衙役哼着小曲回到这里时,看到谢环绮已埋葬好母亲,立好碑,很是意外。
他离开时曾嘲笑说:“她还想挖个坑埋人,我看坑挖不出来她就得累死。”
他走进茅屋,看同伴躺在地上,问他:“睡了吗?还吃点不?”
同伴没有作答,他上前一推,同伴倒地,露出身上的血迹。
衙役浑身汗毛立起,吓得腿软,手上的饭掉在了地上。
以至于谢环绮走到他身后时,他都还没发现。
谢环绮提起铁锹一抡,他也倒了地。上前,确认呼吸。
确认他死了之后,谢环绮在衙役的身上扒拉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了被流放前身上唯一宝贵的,被衙役抢走的那条玉坠子。
流放前一天,太子萧泓和同住的两位姐姐来到大牢。太子把玉坠送给她,他说这是信物,他会救她出来的。
谢环绮知道,太子已经尽力,为她,太子忤逆皇上,差点被废。
两位姐姐则准备了一些钱,让谢环绮用来疏通衙役,好让流放之路好过一些。
她曾以为,那是她和太子和两位姐姐的最后一面。
可惜的是,衙役拿了钱,态度依旧恶劣。山高皇帝远,谁能管得了他们。对流放之人严苛,倒更显得他们尽忠职守了。
谢环绮拾起地上的馒头,咬了一口,眼泪止不住地掉。
终于,只剩她一个人了。
刚刚在衙役用铁锹挖坑时,她便已经学会。她又在旁边挖了个坑,将母亲埋葬。
一切结束时,天色已经黑透。狂风呼啸,倾盆大雨不期而至。
谢环绮停下来,滴滴雨水打在她的脸上、身上。她像一块干涸已久的土地,这场雨正在为她注入养分。
血水、泪水、雨水,全都深埋泥土里,铁锹上的血也被雨水冲刷。
这里的秘密,无人知晓。
一夜未睡,雨停后,谢环绮拖着铁锹来到农户家里,将铁锹还给他。
农户接过铁锹,看着浑身湿透、头发还在滴水的谢环绮,给她拿了些水和吃的。
每年经过这里的流放之人不少,隔段时间,农户就会听到他们的死讯。或是还没到地方,就被恶劣的环境折磨至死,或是成功抵达,不堪屈辱,自己结束了生命。
但谢环绮不同,农户从她的眼睛里看出其他人不曾透出过的生命力。
谢环绮拿斗篷接着农户递来的东西,道谢,转身离开。
谢环绮像一棵被寒冬摧残一季的枯树,摇摇欲坠。
她环顾四周,寻找着生命的方向。
一道光刺入她的眼睛,谢环绮站定,直视前方,筋疲力尽的她,倒在了太阳下。
再次醒来,已像是另一个世界。
整洁的屋子,带着淡淡香味的棉被,身上脏兮兮的泥土已经被清洗,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这是哪里?
谢环绮还没起身,全身上下的疼痛瞬间袭来,她不禁叫了出来。
躺在床边的人惊醒,“你醒了!”
还没说话,那人便跑了出去。谢环绮能听到他激动的声音:“伍师傅,快叫大夫过来。”
“水,水。”谢环绮发出微弱的声音。
那人听到后,迅速回到房内,倒了杯水,茶杯的温度正合适,他端过来,喂谢环绮喝。
“怎么样,好点了吗?”
大夫来到后,为谢环绮把脉。三日前,他曾断言这女子气数已尽,无药可医。
如今,这女子正坐在他眼前,身子虽疲惫,眼神却坚定。他知道,是自己看错了。
“脉象已无大碍,我再开些调养身子的药给她服用。”
伍师傅送大夫出去后,房间内只剩下两人。
谢环绮抬手,指了指桌子上的水杯。那人走过去,又倒了杯水端过来。
谢环绮伸出手示意要自己喝。
那人便把杯子递过去。
“没想到我出去一个月,就发生了这么多事。”
发生什么事?谢环绮不解,此时此刻她的大脑仿佛一片白纸,空荡荡的,什么也想不起来。
她问出了第一个蹦进大脑里的问题:“你是谁?”
那人颇为震惊,盯着谢环绮看了半天,确定是她本人,才缓缓开口:“我是萧淮,你不记得我了?”
还会碰到前一天酷热难耐,后一天寒风刺骨的极端天气。
谢环绮只有身上一件破破烂烂的囚服,有一日停下歇脚时,路过的一位妇人看到谢环绮破碎衣服下的伤痕,不忍叹息,将自己身上的斗篷给了谢环绮。
到了晚上,谢环绮便抱住母亲,二人用斗篷取暖,终于可以度过一个温暖的夜晚。
然而,到了后半夜,谢环绮仍被冻醒。一看,那斗篷已被衙役抢了去。
她正要起身去拿回自己的东西,却被母亲拦住,“不要。”
一路上,母亲不断地告诉谢环绮,一定要活下去,要活着还谢家清白。
谢环绮松开紧握的拳头,所有委屈都混在眼泪里,往肚子里咽。
为了按时交人,他们只得每日赶路。这一路上,住的环境比大牢还差,马房、厨房、废弃的杂物房,有被子已是幸事。天气不好,风吹日晒雨淋更是家常便饭。
谢环绮和母亲有什么吃什么,绝对不饿着自己。住的地方没被子,她就睡在草堆里,身上被蚊虫鼠蚁叮得再痒也能忍住。
此刻,谢环绮终于意识到,流放最可怕的,不是把你送到一个环境艰苦的地方孤独终老,而是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你都不确定是否能活着到达那里。
从京城出发,一行十人。目的地还遥不可及,就只剩下三人。
每当谢环绮以为,已经跌入最黑暗的深渊。现实便会提醒她,还可以更黑、更深。
谢环绮不会用铁锹,东一锤西一锤,半天也没能挖动。
扔掉铁锹,谢环绮跪在地上,用手刨土。血和眼泪混合在土里,谢环绮能闻到血腥味从身体各处传到鼻腔,想要喷涌而出。
谢环绮想,自己会成为最后一个被丢掉的人吗?到了流放之地,自己就会有好日子过吗?
谢环绮回想着进宫以来的种种,想不通究竟是得罪了谁,才被污陷至此,不赶尽杀绝不罢休。
旁边负责监视谢环绮的那个漫不经心的衙役,这才注意到谢环绮的行为,走过来,俯视着他,笑说:“你这要挖到什么时候?”
谢环绮没有理会,继续低着头挖着土。
衙役四处看了看,确保另一个衙役去买吃的还没回来,他蹲下来,手搭上谢环绮的肩膀,说:“或者,你可以求我,我帮你。”
谢环绮抬头,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她啜泣着。
衙役误以为那是感动的泪水,殊不知那是谢环绮确认自己已经跌入无尽深渊后,绝望的泪水。
衙役看谢环绮不说话,便抡起铁锹,埋头苦挖。没一会儿,就挖出个小坑,埋两个人足矣。
谢环绮低头说了声“谢谢”。
衙役却并不满足于这一声道谢,他说:“帮人不能白帮,你得拿点什么,回报我。”
衙役一路押送,早就对谢环绮起了歹心。这可是京城出了名的美人,太子的伴读,未来的太子妃、皇后。
此刻,她父母双亡,孤立无援,正是他伸以援手的最佳时机。
“怎么样?”衙役将手伸向谢环绮破烂的衣裳,他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淫念,他认定,她毫无抵抗之力。
谢环绮低头,照着衙役的手,就是一口。
“啊!”衙役的手被咬出了血,他怒火中烧,抬起手狠狠扇了谢环绮一耳光。
“你牙口还挺好。”衙役说着,把谢环绮推倒在地上。
他跪在谢环绮身上,压着她的手,问:“我听说,你才十二岁,太子动过你吗?”
谢环绮奋力挣扎,她刚刚还在想随母亲而去,但此刻她求生的欲望达到了顶峰。
她不要被侮辱,不要变成一具尸体被扔在路边。
她不要谢家被赶尽杀绝,不要家族以如此屈辱的理由灭亡。
如果她死在路上,谢家蒙受的冤屈就再也没人能洗清了。
她要活着。
衙役知道的是,谢家开武馆维生,只收男不收女。他断定,谢环绮不会武功。
衙役不知道的是,谢正云在谢环绮出生后,从江湖的血雨腥风中隐退。刚开始,只是为了让女儿学点基础功夫,以便遇到欺负,能保护自己。
学了一段时间,谢环绮身上的天赋便展露无遗。
刚学一个月,她就敢挑战练了几年功夫的师兄弟们,并且打趴一半。
学了半年,她在武馆已是傲立群雄。
父亲不再理什么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了女儿。
“还是可惜……”
“可惜什么?”母亲曾问。
“可惜她不是男子。”
“不是男子你还教?”
谢环绮不理解,自己的力量比男性还要强,打遍武馆无敌手。但父亲从不肯放她出去参加比赛,并且总是叮嘱她,练武之事,决不可向外人提起。
没有人知道,谢环绮手上的茧,不是练琴写字磨出来的,而是舞刀弄剑日复一日的光荣勋章。
此刻,尽管已经遭受了几个月惨无人道的折磨,面对比自己强壮的衙役,谢环绮还是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
她挣脱开衙役的双手,反抓住他的手腕,用衙役的力量把自己的身子戴起来,再用腰腹力量旋转,侧着将衙役推倒。
谢环绮迅速起身,抄起地上的铁锹。照着衙役的头上,狠狠一敲。
趁衙役还没爬起来,又是一敲。
她要活着,他就必须死。
谢环绮握紧了铁锹,深吸一口气,使出最大的力气,朝衙役的头上敲去。
这一击,衙役再也没能起来。
更重了,空气里都弥漫着血腥味。谢环绮能感受到全身上下的血液都被调动,四处流窜,希望能在她这副破碎的身体上找到一个支点。
但她不能停下来。
她不能给自己留下威胁,要像暗处的手对谢家那样,不留余地。
她躲在暗处,等待着另一个衙役回来。
那个衙役哼着小曲回到这里时,看到谢环绮已埋葬好母亲,立好碑,很是意外。
他离开时曾嘲笑说:“她还想挖个坑埋人,我看坑挖不出来她就得累死。”
他走进茅屋,看同伴躺在地上,问他:“睡了吗?还吃点不?”
同伴没有作答,他上前一推,同伴倒地,露出身上的血迹。
衙役浑身汗毛立起,吓得腿软,手上的饭掉在了地上。
以至于谢环绮走到他身后时,他都还没发现。
谢环绮提起铁锹一抡,他也倒了地。上前,确认呼吸。
确认他死了之后,谢环绮在衙役的身上扒拉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了被流放前身上唯一宝贵的,被衙役抢走的那条玉坠子。
流放前一天,太子萧泓和同住的两位姐姐来到大牢。太子把玉坠送给她,他说这是信物,他会救她出来的。
谢环绮知道,太子已经尽力,为她,太子忤逆皇上,差点被废。
两位姐姐则准备了一些钱,让谢环绮用来疏通衙役,好让流放之路好过一些。
她曾以为,那是她和太子和两位姐姐的最后一面。
可惜的是,衙役拿了钱,态度依旧恶劣。山高皇帝远,谁能管得了他们。对流放之人严苛,倒更显得他们尽忠职守了。
谢环绮拾起地上的馒头,咬了一口,眼泪止不住地掉。
终于,只剩她一个人了。
刚刚在衙役用铁锹挖坑时,她便已经学会。她又在旁边挖了个坑,将母亲埋葬。
一切结束时,天色已经黑透。狂风呼啸,倾盆大雨不期而至。
谢环绮停下来,滴滴雨水打在她的脸上、身上。她像一块干涸已久的土地,这场雨正在为她注入养分。
血水、泪水、雨水,全都深埋泥土里,铁锹上的血也被雨水冲刷。
这里的秘密,无人知晓。
一夜未睡,雨停后,谢环绮拖着铁锹来到农户家里,将铁锹还给他。
农户接过铁锹,看着浑身湿透、头发还在滴水的谢环绮,给她拿了些水和吃的。
每年经过这里的流放之人不少,隔段时间,农户就会听到他们的死讯。或是还没到地方,就被恶劣的环境折磨至死,或是成功抵达,不堪屈辱,自己结束了生命。
但谢环绮不同,农户从她的眼睛里看出其他人不曾透出过的生命力。
谢环绮拿斗篷接着农户递来的东西,道谢,转身离开。
谢环绮像一棵被寒冬摧残一季的枯树,摇摇欲坠。
她环顾四周,寻找着生命的方向。
一道光刺入她的眼睛,谢环绮站定,直视前方,筋疲力尽的她,倒在了太阳下。
再次醒来,已像是另一个世界。
整洁的屋子,带着淡淡香味的棉被,身上脏兮兮的泥土已经被清洗,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这是哪里?
谢环绮还没起身,全身上下的疼痛瞬间袭来,她不禁叫了出来。
躺在床边的人惊醒,“你醒了!”
还没说话,那人便跑了出去。谢环绮能听到他激动的声音:“伍师傅,快叫大夫过来。”
“水,水。”谢环绮发出微弱的声音。
那人听到后,迅速回到房内,倒了杯水,茶杯的温度正合适,他端过来,喂谢环绮喝。
“怎么样,好点了吗?”
大夫来到后,为谢环绮把脉。三日前,他曾断言这女子气数已尽,无药可医。
如今,这女子正坐在他眼前,身子虽疲惫,眼神却坚定。他知道,是自己看错了。
“脉象已无大碍,我再开些调养身子的药给她服用。”
伍师傅送大夫出去后,房间内只剩下两人。
谢环绮抬手,指了指桌子上的水杯。那人走过去,又倒了杯水端过来。
谢环绮伸出手示意要自己喝。
那人便把杯子递过去。
“没想到我出去一个月,就发生了这么多事。”
发生什么事?谢环绮不解,此时此刻她的大脑仿佛一片白纸,空荡荡的,什么也想不起来。
她问出了第一个蹦进大脑里的问题:“你是谁?”
那人颇为震惊,盯着谢环绮看了半天,确定是她本人,才缓缓开口:“我是萧淮,你不记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