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入秋,日头似还是有些毒,一片云影乍有乍无,时而聚拢,时而分散。阳光穿过云层,洒下缕缕金丝,烤炙着农民陶土色的裸背。田中劳作的百姓本是无暇顾及这些景致的,可临近小路处劳作的农户先是停了手里活计,又搓了搓那双被谷叶割出裂痕的手招呼着从旁的几人,后才引得他们观望。
那些赤裸着上身面容憔悴的农夫们纷纷直起腰杆子望向远处官道。须臾,便见一队人缓缓而来,前头清路两人着玄色粗布衣衫,面容刚毅英俊,是家丁武夫,身后那手里捧着精致小茶壶,将竹制的步撵丫的‘吱呀吱呀’响的正是此处县丞李源。
他双手紧紧地抓住轿子的扶手,小心翼翼地把身体向前倾,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挪动双腿,与轿子接触的部分也因为体重的压力而发出了“嘎吱”的声音。汗水从额头滑落,浸湿了衣服,李源艰难落地,微微喘着气,调整着自己的呼吸,环视四周后,高声说道:“本官今日来此,是为查看秋收情况。各位不必惊慌,只需如实答话即可。”
众人纷纷应声,心中暗忖:这又是哪位来巡查了,劳动这位亲自下田。
李源询问了几句关于今年庄稼的收成和民情,又勉励了大家一番。随后,上了轿,命人往田后一间泥砖砌的屋子去。让人去叫门。
屋后正是人间乐景所在:邻家阿翁正挑着水桶,哼哧哼哧地往屋后的水渠走去,准备挑些水回来灌溉几亩自养的薄田;溪边的一群孩童们挽着袖管和裤腿,赤着脚站在浅浅的溪水中,正低头认真地捉着鱼虾,好等着晚间带回家让爹娘给自己做一顿美味的大餐。
裴蒂轻摇蒲扇,倚窗而坐享受着片刻的清凉,似个迟暮的老人,远远地看着那些孩子玩闹,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来,心中想着若是能一辈子留在这也挺好的,总比回相府,每日都与人博弈强。
“姑娘,吃些果子吧。”一个身着粗布衣衫同她年纪差不多大的女子用衣服兜了野果来。她将果子放在粗木桌子上,捡了一个好的洗干净给了裴蒂。女子把手上的水珠抹在衣服上,随后从怀里掏出封信来。
裴蒂回过神来,将果子塞到嘴里接过信读了起来。
“我还以为是陆家的秀才高中邀我去吃酒呢,原来是相府那边要接我回去。”裴蒂声音软软的,带了一些失望,毕竟她在这乡间住了十年,十年间从未见有人来看望她,怎会突然转性,怕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要她出力。
女使又添了茶给她:“姑娘快尝尝,这是方才李大人送来的,是今年的新茶。李大人还说今日有贵人来访,便不来了,改日再来拜访。”裴蒂似懂非懂的点头,转而将她将信团成个球,顺着窗子丢了出去,正巧落在了院中狗棚子边成了小田园犬的玩物。良久才开口道:“管他的。阿夏,可有的砚周哥哥的消息?”
阿夏叹了口气,将裴蒂递回来的茶碗放至桌上,跪坐在蒲团垫上理着昨日剩下的绣线,悠悠答道:“姑娘怕是糊涂了,离陆公子进京赶考不过月余,哪能那么快。”
裴蒂点点头,仰头微笑道:“又有人叫门,快去。”
阿夏噘噘嘴,听叩门声逐渐急促应声道:“就来了。”本忙了半晌准备歇会的的阿夏听到敲门声,皱了皱眉,极不情愿起身。见来人,她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
妇人衣着朴素,脖后挽的圆髻上仅就插了一根银簪,若非是阿夏识得她,怕是要以为是相府昔日的仇家来绑票的。阿夏冷着脸,可仍有礼的问妇人:“妈妈怎的这时候来了,信上不是说了两日后吗?”
妇人不顾她,径直往里走。进了院里满脸堆笑,讨好地对裴蒂说:“这便是三姑娘了?竟出落得这般好看。”
裴蒂见这老妇入了门心中纵有不悦,可还得笑脸相迎,遂理了理襦裙慢吞吞的下摇椅迎了上去:“李妈妈来了!”她规规矩矩的行礼,同她问好。
她身后的阿夏面露难色,一脸鄙夷的看着这老妇。裴蒂心知她的意思,跟了她这么多年,心里也少不了为她鸣不平,可人既然来了也不能叫人一棒子打出去,若传回相府少不了得让人拿去做文章,因而笑道:“阿夏,还不去给李妈妈添茶。”阿夏瞥她一眼示礼,愤愤的往厨房去。
两人继而搀扶着走,裴蒂不屑于他多说什么,半刻后只听她说:“原是老夫人想孙女了,特让我来接姑娘回去。姑娘不知道那年您走后,老夫人还因此气病了,还说姑娘性纯,是断然做不出谋害手足之事的,定是林姨娘指使才使得姑娘这般。打从那以后,老夫人的身子就不大好,今日大娘子本是要亲自来接姑娘的,可昨夜老妇人突发旧疾,大娘子正从旁侍候实在是抽不开身,特让老奴来接姑娘回去。”
裴蒂听她说了这一遭只捡的重要的问:“祖母病了,严重吗?”她心中明白,回了那虎狼窝,祖母便是她最后的底牌,若是没有祖母日后怕是举步维艰。上了正屋台矶,小丫头打起帘子才入堂屋说了会话,阿夏便端了茶进来:“咱们这穷乡僻壤的也没什么好茶,妈妈且将就着喝吧。”
李妈妈面上看不出什么变化,接了茶,望向裴蒂,笑笑道:“姑娘客套了,咱们这些做奴婢的好的坏的都是主家赏的哪敢挑呢。”说着便要饮茶,裴蒂同饮。
“啊!”
还未喝上一口,李妈妈一惊,茶碗便脱手砸到了地上,碎成几瓣。
裴蒂心下奇怪,见阿夏那略显得意的表情时便了然。
“三姑娘莫怪,老奴只是见这碗里有不干净的·东西,着实被吓了一跳。”李妈妈脸色苍白,胸口不规律的起伏,后慢慢平复,强装镇定。
裴蒂安抚道:“妈妈别怕,这里地方偏,有些个虫蚁是常事,妈妈且先喝我这碗,我让阿夏再去备就是了。”说话间,阿夏收了地下的瓦片,出了主屋。
李妈妈喝了口茶,定了定神,开口道:“原本数日前传信说是要后日接姑娘回去的,可老太太实在是念的紧便派老奴随后跟来了,不如今日姑娘便随老奴回去吧,免得老太太,主君忧心。”
裴蒂心中一惊,这么急?看来京城是真出了事,而且此事还不小,不然他鲁大娘子怎么舍得动用她这颗子?
“并非是我不同妈妈回去,只是这出城还需李县丞批过文书才可,可李县丞今日家中有贵客,我们也不好去叨扰,还烦请妈妈耐心等等。”
李妈妈连连点头,说:“这倒没什么任他哪个也不敢驳了咱们主君的面子,老奴随姑娘走一趟便是了。”裴蒂道:“有劳妈妈了。”正值宁夏端着新砌的茶进来,李妈妈朝他笑笑,颐指气使,说:“那便麻烦宁夏姑娘带路了。”
另,从旁的另一女使,端着有精致雕花的一木托递了过来,李妈妈解释说:“这是大娘子特的找人制的衣裙,三姑娘快换了待文书到手咱们便直接上路回京。”女使将衣裙转手给了宁夏,由不得他们反驳半句,便被剩下的婆子们推着进了屋,开始梳洗打扮。
梳洗过后,裴蒂被拉上了车,车里蚕丝被,特制熏香一样不少。可裴蒂已有些不适应,粗布麻衣穿惯了,如今丝帛加身,反倒有些不痛快。
另老妇人怕裴蒂饿着,还贴心的准备了糕饼,走到一半的路程时便让女使从窗子外递给她吃。当日中午往公廨的路上也不觉无趣,听从旁的婆子们讲了府里的规矩,以及现在的情况,总结就是:自己的父亲又娶了好几个妾,府里现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勾心斗角,争锋吃醋,家宅不宁。此番回去,怕是少不了同他们纠缠。
车马落于公廨外,裴蒂掀了帘子向外望,高大的屋脊飞檐喧宾夺主。被搀扶着下了马车,进入堂内,光线透过镂空的窗棂洒下,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正闻两男声,一人之声唯娇憨而已,语中多虚与委蛇之意,想是草草应付了事。另一人,声音低淳有威逼之势。
本应是要叫人通传的,可今日偌大的公廨竟无一人,裴蒂只好于院中请见。
“相国之女裴蒂请见李大人。”
屋中之人被打搅,李县丞躬身往院中来问询。他来时小心翼翼,一步一回头向里屋望着,似是在怕什么。见来人之多,便以为是来上门讨债的,“我的姑奶奶。又怎么了,前日多收的银钱我不是已尽数退回给你,你怎的还带这么多人上门来。”
裴蒂没说话,一旁的李妈妈听了缓缓道:“此番前来是请李大人批了这文书,好让我们姑娘归家。大人不必着忙,待我们姑娘回了京定会在相国面前美言几句,不忘昔日李大人的照拂。”
她说了所有人都想说的话。李源抬手扶了官帽,紧张的抿唇表示将快速给他们批文书放行。屋中之人似是有些耐不住性子,不疾不徐的从屋中迎将出来。
白衣胜雪,眸如星辰,玉簪束发,面容清秀。
两人未曾说一句话只在行礼之时瞟上一眼,裴蒂似是要被他那双眼勾走了魂以至其侧身而过时她的目光也未曾离开半寸。李源看她这样子忍不住打趣:“怎么,看上了?”
她指尖微微打颤,磋磨着身前的禁步玉,极有眼色的李妈妈抬抬手从袖管里抽出素笺给李源让他批好。这李源今日也是有些怪,待把文书还给她放他们离开时他竟背过手去自己唱起了曲,后又嘀嘀咕咕的说:识人不清,识人不清,句句嘲弄。
裴蒂是想叫住她问清楚的,可天色已晚李妈妈是断不想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再呆个半上班,最后少不得住下,由不得她多问,让身边的人扶着她又把她塞回了轿子。
从涂高山到京都少说也要一天一夜,可这老妇硬是把路程压缩到了一天,马车颠簸,裴蒂被搅的头晕目眩,胃里也是翻江倒海,当天夜里一行人便到了京都。她从纱窗向外瞧了瞧,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非一言可形容,在转过一条街,便见了一门前列了几个衣冠华丽之人。她定睛一瞧,头前站着的便是她那獐头鼠目的父亲,从旁的是那位心如蛇蝎的母亲,这面容她一辈子都忘不了。其他几位,手段上也是各有千秋。
抬轿的小厮落了轿子,老妇人将帘子挑起,扶她下轿。一众人见她来了,便都笑着拥簇上来,问东问西,往来一路累不累,饿不饿,这几年如何如何,有没有想他们。
裴蒂的父亲是当朝相国,位高权重,但在朝中也树敌不少,年纪渐长的他留出了胡子,比从前还威严不少。
“回来了。”他语调生硬,冰冷,一点也看不出有迎她归家的欣喜,另一位倒是还能装装,丝帕掩面,不时啜泣:“好姑娘,可算回来了,这些年你在外受苦了。”相府门前来来往往的人看着,裴蒂也不好驳他们的面子,也得陪他们演下去。
“劳母亲关心了,女儿也很想父亲母亲。”
一旁的几个姬妾也只是一味的笑,有一位往日同母亲交好的小妾也应是不愿陪着演,便说:“今日是大喜之日,可不能哭,还是快些进去,母亲大人还等着呢。”鲁氏这才说道:“是呢,阿蒂,快随母亲进去,母亲今日让厨房做了好多吃的都是你爱吃的。”
按照规矩,本应是去拜见祖母的,可大娘子说今日太晚了,老太太身子不好怕扰了她休息便明日再去。先往正厅用饭,后让女使收拾间屋子带她去休息。
回屋后,宁夏关了门见周遭无异样后便道:“这哪里是迎姑娘回府啊,这摆明了就是姑娘现在对他们有用了才叫姑娘回来。”这话原是因为方才用饭时大娘子的一番话。她先是问裴蒂今年几何,也到了该择郞婿的时候,便让人拿来一幅画,画中之人银枪在手,眼神犀利如鹰隼,再仔细看去也似脉脉含情。
“此人乃是朝中新贵,骠骑将军魏征,他的父亲可是国公。”说到这那鲁大娘子的眼神清晰可见的亮了一截。“这可是我与你父亲在京城中千挑万选才谋得的好亲事,你可莫要辜负了。”
看了画像后她还琢磨着,这天大的好事怎么会落到她头上,后来钟姨娘送她回屋子的时候向她透露了消息。“朝中新贵说的是好听,如今陛下病重,太子,长公主都在暗地里培养势力,魏将军如今虽得重用可难保哪天会有无妄之灾,她鲁大娘子怎会舍得让自己的亲女去。恰逢家中也无适龄女子,太子那边也催着,这才想起你来。”
她问了钟姨娘,父亲对此事的看法,可见钟姨娘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最后用句‘家宅之事全凭大娘子做主,主君不会干涉。’便让她心中对父亲最后一丝幻想破灭。
夜色已深,裴蒂窝在床角,想着退婚的办法,可若是能退父亲怕是早就退掉了,哪还轮的上她。想了半天自己的肚子又不争气的叫了起来,裴蒂回头看向正给她扇风的宁夏,笑了笑:“宁夏,我饿了!”宁夏温柔的笑笑:“我去厨房给姑娘找些吃的,姑娘等等。”裴蒂闻言忙抓住她,小声说:“我们出去吃。”
“出去!”宁夏高呼,裴蒂忙捂住她的嘴:“小点声。你想让整个府的人都知道吗?”
裴蒂知道她心中想的什么,府中守卫这么多想出去的确不是易事,不过她有她的方法。将虚掩着的房门推开,左右观察确定没人后,带着宁夏到了相府后门,她向下指了指:“从这出去。”
圆圆方方的洞口被草虚掩着,大小同他二人的身量正合适。
从洞口钻出去后,那才是属于她的天地。
满城灯火长燃,将这一方阔无边际的黑夜照的透亮,街头巷尾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摊主们高声叫卖着,吸引着过往的行人。杂耍、歌舞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笑声此起彼伏。文人雅士们则聚在一起,吟诗作画,畅谈天下事。城东转角,有一处新开的酒楼,说来也怪,能在一月之间就让酒楼在京都站住脚,还能盈利的屈指可数。
今日楼里的人似是比往常还多些,听往来的人说今日苏家公子受邀在楼中抚琴,宴请八方来客。夸他说琴技是天下一绝,错过了在等下次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买了些许吃的的裴蒂提着东西也是有些累,便随着人流一起进去,也很幸运抢到了一个宝座,将楼下的风景尽收眼底。
原本嘈杂的场面因一人的到来而静,他抱着琴缓缓入座弹了起来,裴蒂不通音律对于他的弹奏也只会用一字好来形容。吃着香米糕,不经意间向下瞥,心中想道:这苏大人生的不错,也不知道谁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日后会嫁给他。待他抬头望向众人的时候,裴蒂定睛一看,这不是今天白天在李县丞家的人吗,他怎么也在这。
米糕被狠狠丢下,曲毕,苏公子在席卷而来的掌声和叫喊声退场,裴蒂见了忙追了出去。他许是觉察到有人跟着他,便加快了脚步,酒楼的人也是很多,裴蒂只顾着追人,和宁夏被人群冲散了,但转了几个弯以后便跟丢了人。
“姑娘留步。”
这人是从对面茶楼上过来的,落在她身前时她也是被吓了一跳。双刀立于身后,裴蒂以为这是他父亲的仇家来寻仇的。
“做什么?”她强装镇静,摆出一副不好惹的样子:“我警告你啊,你别乱来,我是带了很厉害的杀手出门来的。”
好巧不巧,宁夏偏这个时候找到了她,气喘吁吁的伏在她肩头:“姑娘,可算找到你了。”
来人忍不住笑了,裴蒂耸耸左肩,让她起来。
“三姑娘,我家将军有请。”
说着朝他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玄衣墨发,瞳如点漆,手执茶碗正向她处请敬。
那些赤裸着上身面容憔悴的农夫们纷纷直起腰杆子望向远处官道。须臾,便见一队人缓缓而来,前头清路两人着玄色粗布衣衫,面容刚毅英俊,是家丁武夫,身后那手里捧着精致小茶壶,将竹制的步撵丫的‘吱呀吱呀’响的正是此处县丞李源。
他双手紧紧地抓住轿子的扶手,小心翼翼地把身体向前倾,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挪动双腿,与轿子接触的部分也因为体重的压力而发出了“嘎吱”的声音。汗水从额头滑落,浸湿了衣服,李源艰难落地,微微喘着气,调整着自己的呼吸,环视四周后,高声说道:“本官今日来此,是为查看秋收情况。各位不必惊慌,只需如实答话即可。”
众人纷纷应声,心中暗忖:这又是哪位来巡查了,劳动这位亲自下田。
李源询问了几句关于今年庄稼的收成和民情,又勉励了大家一番。随后,上了轿,命人往田后一间泥砖砌的屋子去。让人去叫门。
屋后正是人间乐景所在:邻家阿翁正挑着水桶,哼哧哼哧地往屋后的水渠走去,准备挑些水回来灌溉几亩自养的薄田;溪边的一群孩童们挽着袖管和裤腿,赤着脚站在浅浅的溪水中,正低头认真地捉着鱼虾,好等着晚间带回家让爹娘给自己做一顿美味的大餐。
裴蒂轻摇蒲扇,倚窗而坐享受着片刻的清凉,似个迟暮的老人,远远地看着那些孩子玩闹,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来,心中想着若是能一辈子留在这也挺好的,总比回相府,每日都与人博弈强。
“姑娘,吃些果子吧。”一个身着粗布衣衫同她年纪差不多大的女子用衣服兜了野果来。她将果子放在粗木桌子上,捡了一个好的洗干净给了裴蒂。女子把手上的水珠抹在衣服上,随后从怀里掏出封信来。
裴蒂回过神来,将果子塞到嘴里接过信读了起来。
“我还以为是陆家的秀才高中邀我去吃酒呢,原来是相府那边要接我回去。”裴蒂声音软软的,带了一些失望,毕竟她在这乡间住了十年,十年间从未见有人来看望她,怎会突然转性,怕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要她出力。
女使又添了茶给她:“姑娘快尝尝,这是方才李大人送来的,是今年的新茶。李大人还说今日有贵人来访,便不来了,改日再来拜访。”裴蒂似懂非懂的点头,转而将她将信团成个球,顺着窗子丢了出去,正巧落在了院中狗棚子边成了小田园犬的玩物。良久才开口道:“管他的。阿夏,可有的砚周哥哥的消息?”
阿夏叹了口气,将裴蒂递回来的茶碗放至桌上,跪坐在蒲团垫上理着昨日剩下的绣线,悠悠答道:“姑娘怕是糊涂了,离陆公子进京赶考不过月余,哪能那么快。”
裴蒂点点头,仰头微笑道:“又有人叫门,快去。”
阿夏噘噘嘴,听叩门声逐渐急促应声道:“就来了。”本忙了半晌准备歇会的的阿夏听到敲门声,皱了皱眉,极不情愿起身。见来人,她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
妇人衣着朴素,脖后挽的圆髻上仅就插了一根银簪,若非是阿夏识得她,怕是要以为是相府昔日的仇家来绑票的。阿夏冷着脸,可仍有礼的问妇人:“妈妈怎的这时候来了,信上不是说了两日后吗?”
妇人不顾她,径直往里走。进了院里满脸堆笑,讨好地对裴蒂说:“这便是三姑娘了?竟出落得这般好看。”
裴蒂见这老妇入了门心中纵有不悦,可还得笑脸相迎,遂理了理襦裙慢吞吞的下摇椅迎了上去:“李妈妈来了!”她规规矩矩的行礼,同她问好。
她身后的阿夏面露难色,一脸鄙夷的看着这老妇。裴蒂心知她的意思,跟了她这么多年,心里也少不了为她鸣不平,可人既然来了也不能叫人一棒子打出去,若传回相府少不了得让人拿去做文章,因而笑道:“阿夏,还不去给李妈妈添茶。”阿夏瞥她一眼示礼,愤愤的往厨房去。
两人继而搀扶着走,裴蒂不屑于他多说什么,半刻后只听她说:“原是老夫人想孙女了,特让我来接姑娘回去。姑娘不知道那年您走后,老夫人还因此气病了,还说姑娘性纯,是断然做不出谋害手足之事的,定是林姨娘指使才使得姑娘这般。打从那以后,老夫人的身子就不大好,今日大娘子本是要亲自来接姑娘的,可昨夜老妇人突发旧疾,大娘子正从旁侍候实在是抽不开身,特让老奴来接姑娘回去。”
裴蒂听她说了这一遭只捡的重要的问:“祖母病了,严重吗?”她心中明白,回了那虎狼窝,祖母便是她最后的底牌,若是没有祖母日后怕是举步维艰。上了正屋台矶,小丫头打起帘子才入堂屋说了会话,阿夏便端了茶进来:“咱们这穷乡僻壤的也没什么好茶,妈妈且将就着喝吧。”
李妈妈面上看不出什么变化,接了茶,望向裴蒂,笑笑道:“姑娘客套了,咱们这些做奴婢的好的坏的都是主家赏的哪敢挑呢。”说着便要饮茶,裴蒂同饮。
“啊!”
还未喝上一口,李妈妈一惊,茶碗便脱手砸到了地上,碎成几瓣。
裴蒂心下奇怪,见阿夏那略显得意的表情时便了然。
“三姑娘莫怪,老奴只是见这碗里有不干净的·东西,着实被吓了一跳。”李妈妈脸色苍白,胸口不规律的起伏,后慢慢平复,强装镇定。
裴蒂安抚道:“妈妈别怕,这里地方偏,有些个虫蚁是常事,妈妈且先喝我这碗,我让阿夏再去备就是了。”说话间,阿夏收了地下的瓦片,出了主屋。
李妈妈喝了口茶,定了定神,开口道:“原本数日前传信说是要后日接姑娘回去的,可老太太实在是念的紧便派老奴随后跟来了,不如今日姑娘便随老奴回去吧,免得老太太,主君忧心。”
裴蒂心中一惊,这么急?看来京城是真出了事,而且此事还不小,不然他鲁大娘子怎么舍得动用她这颗子?
“并非是我不同妈妈回去,只是这出城还需李县丞批过文书才可,可李县丞今日家中有贵客,我们也不好去叨扰,还烦请妈妈耐心等等。”
李妈妈连连点头,说:“这倒没什么任他哪个也不敢驳了咱们主君的面子,老奴随姑娘走一趟便是了。”裴蒂道:“有劳妈妈了。”正值宁夏端着新砌的茶进来,李妈妈朝他笑笑,颐指气使,说:“那便麻烦宁夏姑娘带路了。”
另,从旁的另一女使,端着有精致雕花的一木托递了过来,李妈妈解释说:“这是大娘子特的找人制的衣裙,三姑娘快换了待文书到手咱们便直接上路回京。”女使将衣裙转手给了宁夏,由不得他们反驳半句,便被剩下的婆子们推着进了屋,开始梳洗打扮。
梳洗过后,裴蒂被拉上了车,车里蚕丝被,特制熏香一样不少。可裴蒂已有些不适应,粗布麻衣穿惯了,如今丝帛加身,反倒有些不痛快。
另老妇人怕裴蒂饿着,还贴心的准备了糕饼,走到一半的路程时便让女使从窗子外递给她吃。当日中午往公廨的路上也不觉无趣,听从旁的婆子们讲了府里的规矩,以及现在的情况,总结就是:自己的父亲又娶了好几个妾,府里现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勾心斗角,争锋吃醋,家宅不宁。此番回去,怕是少不了同他们纠缠。
车马落于公廨外,裴蒂掀了帘子向外望,高大的屋脊飞檐喧宾夺主。被搀扶着下了马车,进入堂内,光线透过镂空的窗棂洒下,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正闻两男声,一人之声唯娇憨而已,语中多虚与委蛇之意,想是草草应付了事。另一人,声音低淳有威逼之势。
本应是要叫人通传的,可今日偌大的公廨竟无一人,裴蒂只好于院中请见。
“相国之女裴蒂请见李大人。”
屋中之人被打搅,李县丞躬身往院中来问询。他来时小心翼翼,一步一回头向里屋望着,似是在怕什么。见来人之多,便以为是来上门讨债的,“我的姑奶奶。又怎么了,前日多收的银钱我不是已尽数退回给你,你怎的还带这么多人上门来。”
裴蒂没说话,一旁的李妈妈听了缓缓道:“此番前来是请李大人批了这文书,好让我们姑娘归家。大人不必着忙,待我们姑娘回了京定会在相国面前美言几句,不忘昔日李大人的照拂。”
她说了所有人都想说的话。李源抬手扶了官帽,紧张的抿唇表示将快速给他们批文书放行。屋中之人似是有些耐不住性子,不疾不徐的从屋中迎将出来。
白衣胜雪,眸如星辰,玉簪束发,面容清秀。
两人未曾说一句话只在行礼之时瞟上一眼,裴蒂似是要被他那双眼勾走了魂以至其侧身而过时她的目光也未曾离开半寸。李源看她这样子忍不住打趣:“怎么,看上了?”
她指尖微微打颤,磋磨着身前的禁步玉,极有眼色的李妈妈抬抬手从袖管里抽出素笺给李源让他批好。这李源今日也是有些怪,待把文书还给她放他们离开时他竟背过手去自己唱起了曲,后又嘀嘀咕咕的说:识人不清,识人不清,句句嘲弄。
裴蒂是想叫住她问清楚的,可天色已晚李妈妈是断不想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再呆个半上班,最后少不得住下,由不得她多问,让身边的人扶着她又把她塞回了轿子。
从涂高山到京都少说也要一天一夜,可这老妇硬是把路程压缩到了一天,马车颠簸,裴蒂被搅的头晕目眩,胃里也是翻江倒海,当天夜里一行人便到了京都。她从纱窗向外瞧了瞧,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非一言可形容,在转过一条街,便见了一门前列了几个衣冠华丽之人。她定睛一瞧,头前站着的便是她那獐头鼠目的父亲,从旁的是那位心如蛇蝎的母亲,这面容她一辈子都忘不了。其他几位,手段上也是各有千秋。
抬轿的小厮落了轿子,老妇人将帘子挑起,扶她下轿。一众人见她来了,便都笑着拥簇上来,问东问西,往来一路累不累,饿不饿,这几年如何如何,有没有想他们。
裴蒂的父亲是当朝相国,位高权重,但在朝中也树敌不少,年纪渐长的他留出了胡子,比从前还威严不少。
“回来了。”他语调生硬,冰冷,一点也看不出有迎她归家的欣喜,另一位倒是还能装装,丝帕掩面,不时啜泣:“好姑娘,可算回来了,这些年你在外受苦了。”相府门前来来往往的人看着,裴蒂也不好驳他们的面子,也得陪他们演下去。
“劳母亲关心了,女儿也很想父亲母亲。”
一旁的几个姬妾也只是一味的笑,有一位往日同母亲交好的小妾也应是不愿陪着演,便说:“今日是大喜之日,可不能哭,还是快些进去,母亲大人还等着呢。”鲁氏这才说道:“是呢,阿蒂,快随母亲进去,母亲今日让厨房做了好多吃的都是你爱吃的。”
按照规矩,本应是去拜见祖母的,可大娘子说今日太晚了,老太太身子不好怕扰了她休息便明日再去。先往正厅用饭,后让女使收拾间屋子带她去休息。
回屋后,宁夏关了门见周遭无异样后便道:“这哪里是迎姑娘回府啊,这摆明了就是姑娘现在对他们有用了才叫姑娘回来。”这话原是因为方才用饭时大娘子的一番话。她先是问裴蒂今年几何,也到了该择郞婿的时候,便让人拿来一幅画,画中之人银枪在手,眼神犀利如鹰隼,再仔细看去也似脉脉含情。
“此人乃是朝中新贵,骠骑将军魏征,他的父亲可是国公。”说到这那鲁大娘子的眼神清晰可见的亮了一截。“这可是我与你父亲在京城中千挑万选才谋得的好亲事,你可莫要辜负了。”
看了画像后她还琢磨着,这天大的好事怎么会落到她头上,后来钟姨娘送她回屋子的时候向她透露了消息。“朝中新贵说的是好听,如今陛下病重,太子,长公主都在暗地里培养势力,魏将军如今虽得重用可难保哪天会有无妄之灾,她鲁大娘子怎会舍得让自己的亲女去。恰逢家中也无适龄女子,太子那边也催着,这才想起你来。”
她问了钟姨娘,父亲对此事的看法,可见钟姨娘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最后用句‘家宅之事全凭大娘子做主,主君不会干涉。’便让她心中对父亲最后一丝幻想破灭。
夜色已深,裴蒂窝在床角,想着退婚的办法,可若是能退父亲怕是早就退掉了,哪还轮的上她。想了半天自己的肚子又不争气的叫了起来,裴蒂回头看向正给她扇风的宁夏,笑了笑:“宁夏,我饿了!”宁夏温柔的笑笑:“我去厨房给姑娘找些吃的,姑娘等等。”裴蒂闻言忙抓住她,小声说:“我们出去吃。”
“出去!”宁夏高呼,裴蒂忙捂住她的嘴:“小点声。你想让整个府的人都知道吗?”
裴蒂知道她心中想的什么,府中守卫这么多想出去的确不是易事,不过她有她的方法。将虚掩着的房门推开,左右观察确定没人后,带着宁夏到了相府后门,她向下指了指:“从这出去。”
圆圆方方的洞口被草虚掩着,大小同他二人的身量正合适。
从洞口钻出去后,那才是属于她的天地。
满城灯火长燃,将这一方阔无边际的黑夜照的透亮,街头巷尾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摊主们高声叫卖着,吸引着过往的行人。杂耍、歌舞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笑声此起彼伏。文人雅士们则聚在一起,吟诗作画,畅谈天下事。城东转角,有一处新开的酒楼,说来也怪,能在一月之间就让酒楼在京都站住脚,还能盈利的屈指可数。
今日楼里的人似是比往常还多些,听往来的人说今日苏家公子受邀在楼中抚琴,宴请八方来客。夸他说琴技是天下一绝,错过了在等下次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买了些许吃的的裴蒂提着东西也是有些累,便随着人流一起进去,也很幸运抢到了一个宝座,将楼下的风景尽收眼底。
原本嘈杂的场面因一人的到来而静,他抱着琴缓缓入座弹了起来,裴蒂不通音律对于他的弹奏也只会用一字好来形容。吃着香米糕,不经意间向下瞥,心中想道:这苏大人生的不错,也不知道谁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日后会嫁给他。待他抬头望向众人的时候,裴蒂定睛一看,这不是今天白天在李县丞家的人吗,他怎么也在这。
米糕被狠狠丢下,曲毕,苏公子在席卷而来的掌声和叫喊声退场,裴蒂见了忙追了出去。他许是觉察到有人跟着他,便加快了脚步,酒楼的人也是很多,裴蒂只顾着追人,和宁夏被人群冲散了,但转了几个弯以后便跟丢了人。
“姑娘留步。”
这人是从对面茶楼上过来的,落在她身前时她也是被吓了一跳。双刀立于身后,裴蒂以为这是他父亲的仇家来寻仇的。
“做什么?”她强装镇静,摆出一副不好惹的样子:“我警告你啊,你别乱来,我是带了很厉害的杀手出门来的。”
好巧不巧,宁夏偏这个时候找到了她,气喘吁吁的伏在她肩头:“姑娘,可算找到你了。”
来人忍不住笑了,裴蒂耸耸左肩,让她起来。
“三姑娘,我家将军有请。”
说着朝他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玄衣墨发,瞳如点漆,手执茶碗正向她处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