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
苏绽刚要出去,新娘的陪嫁嬷嬷就把她叫住,说是齐王妃请秦王妃,白夫人一脸不解,苏绽就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
苏绽今天穿了一件象牙色的蜀锦斜襟短袄配了珊瑚色齐腰襦裙,外面没有穿褙子,而是直接搭了自己设计的藕荷色的披风,绣着银线和丝线绣的水仙。
头上戴的水仙珠花和珍珠头饰,个个都泛着光,已经梳妇人头发的她跟未婚女子一样,看的整个人明媚皓齿,清新脱俗,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三嫂,以后就是妯娌了,我年纪小不懂事,还望三嫂以后多多提点。”孙嘉珑笑着行礼道。
很多夫人都回头看她俩说话,都不免好奇。新婚之妇叫住嫂嫂,并不符合常理。苏绽只能回礼说道“弟妹客气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必见外。”
孙嘉珑显然不想见好就收,“洛都传的沸沸扬扬当时原本让我嫁给秦王,想必也给王妃嫂嫂造成不小困扰吧?
那时我死活不同意,一心爱慕我家殿下,没想到,是你成了我三嫂。”口气鄙夷,尤其“我家”那俩字咬的格外重。
她是和苏绽没见过,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可是一想到姐姐的不幸和自己的那些委屈皆是因为秦王,就不吐不快。
她就要苏绽知道,她看不上李成瑾,才轮到你,还直接“你,你”的,连个尊称都没有。
满屋贵妇们,屏住呼吸都不吱声,只有侯夫人、中山王妃和庆国公女眷们一脸的焦急。
很多女眷知道这是皇家内部矛盾,听多了小命不保,纷纷行礼出去了,包括侯夫人的妹妹荣平伯夫人。
苏绽一看她不依不饶不客气的态度,毫不犹豫的回怼到:“弟妹说笑了,什么锅配什么盖。娶妻娶贤,我家王爷才选了我。
不像弟妹,身份高贵,德薄能鲜,齐王慧眼如炬,喜欢弟妹也是情理之中。”
这话无疑把他们俩夫妻都得罪了,苏绽才不管,活了两辈子什么,就凭这娇生惯养的黄毛丫头,想欺负她,门都没有。
“凭你一个乡野村姑也敢讽刺我?”孙嘉珑恼羞成怒道。
苏绽看着她冷笑:“古语说,铸镜须青铜,凡铜终究不能代替青铜。”然后不等她说话飘飘然出门了。
在场的女眷大气不敢出,这样赤裸裸的争执,尤其是两位王妃,最后见苏绽走了,纷纷勉强行礼告辞。
苏绽有些不解孙嘉珑对她的敌意。白夫人跟她解释了七年前差点赐婚的事情,苏绽想起当初李成瑾说和孙嘉珑不适合,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少年的李成瑾喜不喜欢孙嘉玲她不得而知,她只知道追究过去而忽视现在是愚蠢的做法。
她回府后轻描淡写和李成瑾说了婚宴,说起了争执,也没让他解释过去。
她不是相信李成瑾,而是相信自己,人不能什么时候都频频回头看,这样会影响你前进的速度,弄乱你的心智。
前院齐王听荣平伯爵府夫人说两个王妃争执,吓得急忙回后院。
苏绽早已离开,他问了来龙去脉,没有管哭鼻子的新娘子,强装镇定回前院继续敬酒。
第二日,新郎齐王亲自上门,拿了一副虢国夫人春游图送给李成瑾。
当然最主要的是最昨日孙嘉珑口角表达歉意。
李成瑾难得见了齐王,俩兄弟时隔多年坐在一起饮了一壶茶。
苏绽不知道聊了什么,只听说不一会齐王就悻悻回府。
三日后,进宫谢恩的时候,太后以身体不好,要静养为由没见他们两口子。
皇帝倒是见了,据说也是没好脸色,更是直接在齐王面前说韩王要去江南是明智之举话,当众让这个以贤德著称的王爷难堪。
淑妃倒是笑语相迎,只是话语间处处把女子德行说出来,明嘲暗讽,听得两口子恨不得钻进地缝。
孙嘉珑三朝回门,更是被应国公叫过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半天,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的齐王妃,虽说没被严厉训斥,也被吓够呛。
孙嘉珑眼睛红红的回齐王府,自此之后,一心管理内宅,挽回名声,消停了不少。
只是事情还没结束,各种传齐王妃骄横跋扈不输晋王妃的传言在洛都传开了,谣言此起彼伏,越演越烈。
齐王这人最重名声,为此心烦不已,顾不上天寒地冻,又是给难民施粥,又修路,又是赈灾,忙的没时间体贴新妇。
因为这事,齐王虽然对孙嘉玲也是很温柔,可是女人心细,很快就发现,他们之间更多是表面的亲昵和尊重,少了一份新婚燕尔的你侬我侬。
才进入腊月,街上各铺子各摊位就已经热热闹闹,人群熙熙攘攘。年关将至,无论皇室贵胄还是平民百姓都出来采买年货,准备过年。
近些年,南方洪涝,北方雨水跟着好,连年丰收,北方的草绿的也是比往年早半个月,牛羊都膘肥体壮的。
老百姓生活不缺钱,街上偷鸡摸狗,烧杀抢夺的人就少。
这天靖远侯府世子夫人拜访,苏绽在花园招待她。
俩人也好几个月没见了,世子夫人笑着解释,马上到腊八,已经是半只脚过年了。
侯夫人特意派她来给他们送分红,并感谢苏绽的灵感,让她在短短几个月间在洛都贵妇中扬名立万。
苏绽看她气色红润,皮肤都变好了,把脉后告诉她身体恢复的比预期还好,叮嘱她不要着凉,多泡浴,等到足够暖和开始吃药调理。
世子夫人乐开了花,说道二叔来工部的旨意已经下了,年后就可回洛都任职,还说老夫人很开心,天天念叨她是福星,顿顿都多吃一碗饭。
俩人聊了会儿天,苏绽给她尝了尝特意为她做的红豆牛奶糕,配上酒渍樱桃。世子夫人看了稀奇,她自小在洛都长大,吃过不少稀罕糕点,但是这两样她都没吃过,尝了后更是直夸好吃。
这个时代没有冰箱,奶制品保存时间短,所以奶制糕点行很少卖,她也是为了嫂子早上起来现做的。
世子夫人抬了一箱子礼物,还拿了银票,足足有两万多两,一看这么多钱,吓得苏绽不敢收。
世子夫人身边的蕊儿拿了账本,说起了进账。
苏绽没想到的小小的披风以及胭脂这么叫卖,她平时没看出人多上铺子里啊。
大嫂说胭脂整个洛都都在用,高门都派下人买很多,所以她偶尔去看不出来人多。
世子夫人走后,水仙还说,侯夫人什么贵重宝贝没见过,金银珠宝,瓷器字画,不如平时多送些今天这样的小吃,更能打动她们。
苏绽心里立马有了主意,直夸水仙是女中诸葛,专门为她出谋划策。
午膳时,苏绽把分红账目给李成瑾看了,他都有些不可置信,没想到女子用的一些衣服,胭脂,仅仅几个月,挣了这么多钱。
马上到腊八,苏绽说干就干,她先腌制了几坛子腊八蒜,陈醋烧开晾干,加入切好的蒜,浸泡一夜之后就翠绿翠绿的,好看极了。
除了李成瑾生病不能吃辛辣食物,其他人,无论丫鬟厨子都分到一些。
她还给侯府送了两坛子,这次女眷没什么反应,没想到侯爷说特别喜欢吃,晚膳总要吃上几颗。
她又安排厨房熬腊八粥,过了热热闹闹腊八节,整个王府在寒冬腊月里都暖融融,每个人脸上表情都是心满意足的。
连洪公公这样的老人也是,脸上带笑,时常哼着曲儿。
夜至长而今之短,商旅不行,冬至来临。
天空时不时下起一场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篇。听闻冬至这天皇帝亲自到太庙祭天,王孙大臣纷纷跟着,整个仪仗,千乘万骑、车马如龙。
因为今年太子出事,礼部又因为两位皇子的婚事忙的昏天黑地,所以程序一切从简。李成瑾没有去,苏绽也得以跟着日日偷懒。
苏绽和李成瑾同床共枕这么久,慢慢摸清了他的习惯。李成瑾睡觉喜欢有弱光,不喜欢黑黑的屋子。
他睡相极好,从不打呼噜,也很少翻身。他爱吃甜食,只是因为身体不好,极力在戒甜戒盐。
他喜欢下棋,是少见的高手,下棋还很有耐心。
他喜欢给莫叔写信,有时候还让她写,商量的事情五花八门,莫叔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颇有忘年交的感觉。
过了腊八,冷清了七年的王府开始忙碌。
苏绽开始大刀阔斧的安排办年货,往各地送礼。
她每件事亲力亲为,把哪个节日小到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发什么,玩什么,大到哪个府都送什么,安排的明明白白,还不亦乐乎。
她把下人都张罗起来给了,让他们剪窗纸,挂灯笼,又给每人做了衣裳和棉鞋。
她还用鸭绒,给李成瑾做了可以盖在腿上轻被子,李成瑾天天盖着,好不享受。
有时候俩人坐在一起各自写信。
她给隐娘她们写信,给老掌柜写信,随着送特产的车捎过去。
她挑了些流行的布料,还有首饰和一些洛都的美食,满满一大车子派人送到灵州城。
苏绽今天穿了一件象牙色的蜀锦斜襟短袄配了珊瑚色齐腰襦裙,外面没有穿褙子,而是直接搭了自己设计的藕荷色的披风,绣着银线和丝线绣的水仙。
头上戴的水仙珠花和珍珠头饰,个个都泛着光,已经梳妇人头发的她跟未婚女子一样,看的整个人明媚皓齿,清新脱俗,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三嫂,以后就是妯娌了,我年纪小不懂事,还望三嫂以后多多提点。”孙嘉珑笑着行礼道。
很多夫人都回头看她俩说话,都不免好奇。新婚之妇叫住嫂嫂,并不符合常理。苏绽只能回礼说道“弟妹客气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必见外。”
孙嘉珑显然不想见好就收,“洛都传的沸沸扬扬当时原本让我嫁给秦王,想必也给王妃嫂嫂造成不小困扰吧?
那时我死活不同意,一心爱慕我家殿下,没想到,是你成了我三嫂。”口气鄙夷,尤其“我家”那俩字咬的格外重。
她是和苏绽没见过,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可是一想到姐姐的不幸和自己的那些委屈皆是因为秦王,就不吐不快。
她就要苏绽知道,她看不上李成瑾,才轮到你,还直接“你,你”的,连个尊称都没有。
满屋贵妇们,屏住呼吸都不吱声,只有侯夫人、中山王妃和庆国公女眷们一脸的焦急。
很多女眷知道这是皇家内部矛盾,听多了小命不保,纷纷行礼出去了,包括侯夫人的妹妹荣平伯夫人。
苏绽一看她不依不饶不客气的态度,毫不犹豫的回怼到:“弟妹说笑了,什么锅配什么盖。娶妻娶贤,我家王爷才选了我。
不像弟妹,身份高贵,德薄能鲜,齐王慧眼如炬,喜欢弟妹也是情理之中。”
这话无疑把他们俩夫妻都得罪了,苏绽才不管,活了两辈子什么,就凭这娇生惯养的黄毛丫头,想欺负她,门都没有。
“凭你一个乡野村姑也敢讽刺我?”孙嘉珑恼羞成怒道。
苏绽看着她冷笑:“古语说,铸镜须青铜,凡铜终究不能代替青铜。”然后不等她说话飘飘然出门了。
在场的女眷大气不敢出,这样赤裸裸的争执,尤其是两位王妃,最后见苏绽走了,纷纷勉强行礼告辞。
苏绽有些不解孙嘉珑对她的敌意。白夫人跟她解释了七年前差点赐婚的事情,苏绽想起当初李成瑾说和孙嘉珑不适合,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少年的李成瑾喜不喜欢孙嘉玲她不得而知,她只知道追究过去而忽视现在是愚蠢的做法。
她回府后轻描淡写和李成瑾说了婚宴,说起了争执,也没让他解释过去。
她不是相信李成瑾,而是相信自己,人不能什么时候都频频回头看,这样会影响你前进的速度,弄乱你的心智。
前院齐王听荣平伯爵府夫人说两个王妃争执,吓得急忙回后院。
苏绽早已离开,他问了来龙去脉,没有管哭鼻子的新娘子,强装镇定回前院继续敬酒。
第二日,新郎齐王亲自上门,拿了一副虢国夫人春游图送给李成瑾。
当然最主要的是最昨日孙嘉珑口角表达歉意。
李成瑾难得见了齐王,俩兄弟时隔多年坐在一起饮了一壶茶。
苏绽不知道聊了什么,只听说不一会齐王就悻悻回府。
三日后,进宫谢恩的时候,太后以身体不好,要静养为由没见他们两口子。
皇帝倒是见了,据说也是没好脸色,更是直接在齐王面前说韩王要去江南是明智之举话,当众让这个以贤德著称的王爷难堪。
淑妃倒是笑语相迎,只是话语间处处把女子德行说出来,明嘲暗讽,听得两口子恨不得钻进地缝。
孙嘉珑三朝回门,更是被应国公叫过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半天,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的齐王妃,虽说没被严厉训斥,也被吓够呛。
孙嘉珑眼睛红红的回齐王府,自此之后,一心管理内宅,挽回名声,消停了不少。
只是事情还没结束,各种传齐王妃骄横跋扈不输晋王妃的传言在洛都传开了,谣言此起彼伏,越演越烈。
齐王这人最重名声,为此心烦不已,顾不上天寒地冻,又是给难民施粥,又修路,又是赈灾,忙的没时间体贴新妇。
因为这事,齐王虽然对孙嘉玲也是很温柔,可是女人心细,很快就发现,他们之间更多是表面的亲昵和尊重,少了一份新婚燕尔的你侬我侬。
才进入腊月,街上各铺子各摊位就已经热热闹闹,人群熙熙攘攘。年关将至,无论皇室贵胄还是平民百姓都出来采买年货,准备过年。
近些年,南方洪涝,北方雨水跟着好,连年丰收,北方的草绿的也是比往年早半个月,牛羊都膘肥体壮的。
老百姓生活不缺钱,街上偷鸡摸狗,烧杀抢夺的人就少。
这天靖远侯府世子夫人拜访,苏绽在花园招待她。
俩人也好几个月没见了,世子夫人笑着解释,马上到腊八,已经是半只脚过年了。
侯夫人特意派她来给他们送分红,并感谢苏绽的灵感,让她在短短几个月间在洛都贵妇中扬名立万。
苏绽看她气色红润,皮肤都变好了,把脉后告诉她身体恢复的比预期还好,叮嘱她不要着凉,多泡浴,等到足够暖和开始吃药调理。
世子夫人乐开了花,说道二叔来工部的旨意已经下了,年后就可回洛都任职,还说老夫人很开心,天天念叨她是福星,顿顿都多吃一碗饭。
俩人聊了会儿天,苏绽给她尝了尝特意为她做的红豆牛奶糕,配上酒渍樱桃。世子夫人看了稀奇,她自小在洛都长大,吃过不少稀罕糕点,但是这两样她都没吃过,尝了后更是直夸好吃。
这个时代没有冰箱,奶制品保存时间短,所以奶制糕点行很少卖,她也是为了嫂子早上起来现做的。
世子夫人抬了一箱子礼物,还拿了银票,足足有两万多两,一看这么多钱,吓得苏绽不敢收。
世子夫人身边的蕊儿拿了账本,说起了进账。
苏绽没想到的小小的披风以及胭脂这么叫卖,她平时没看出人多上铺子里啊。
大嫂说胭脂整个洛都都在用,高门都派下人买很多,所以她偶尔去看不出来人多。
世子夫人走后,水仙还说,侯夫人什么贵重宝贝没见过,金银珠宝,瓷器字画,不如平时多送些今天这样的小吃,更能打动她们。
苏绽心里立马有了主意,直夸水仙是女中诸葛,专门为她出谋划策。
午膳时,苏绽把分红账目给李成瑾看了,他都有些不可置信,没想到女子用的一些衣服,胭脂,仅仅几个月,挣了这么多钱。
马上到腊八,苏绽说干就干,她先腌制了几坛子腊八蒜,陈醋烧开晾干,加入切好的蒜,浸泡一夜之后就翠绿翠绿的,好看极了。
除了李成瑾生病不能吃辛辣食物,其他人,无论丫鬟厨子都分到一些。
她还给侯府送了两坛子,这次女眷没什么反应,没想到侯爷说特别喜欢吃,晚膳总要吃上几颗。
她又安排厨房熬腊八粥,过了热热闹闹腊八节,整个王府在寒冬腊月里都暖融融,每个人脸上表情都是心满意足的。
连洪公公这样的老人也是,脸上带笑,时常哼着曲儿。
夜至长而今之短,商旅不行,冬至来临。
天空时不时下起一场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篇。听闻冬至这天皇帝亲自到太庙祭天,王孙大臣纷纷跟着,整个仪仗,千乘万骑、车马如龙。
因为今年太子出事,礼部又因为两位皇子的婚事忙的昏天黑地,所以程序一切从简。李成瑾没有去,苏绽也得以跟着日日偷懒。
苏绽和李成瑾同床共枕这么久,慢慢摸清了他的习惯。李成瑾睡觉喜欢有弱光,不喜欢黑黑的屋子。
他睡相极好,从不打呼噜,也很少翻身。他爱吃甜食,只是因为身体不好,极力在戒甜戒盐。
他喜欢下棋,是少见的高手,下棋还很有耐心。
他喜欢给莫叔写信,有时候还让她写,商量的事情五花八门,莫叔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颇有忘年交的感觉。
过了腊八,冷清了七年的王府开始忙碌。
苏绽开始大刀阔斧的安排办年货,往各地送礼。
她每件事亲力亲为,把哪个节日小到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发什么,玩什么,大到哪个府都送什么,安排的明明白白,还不亦乐乎。
她把下人都张罗起来给了,让他们剪窗纸,挂灯笼,又给每人做了衣裳和棉鞋。
她还用鸭绒,给李成瑾做了可以盖在腿上轻被子,李成瑾天天盖着,好不享受。
有时候俩人坐在一起各自写信。
她给隐娘她们写信,给老掌柜写信,随着送特产的车捎过去。
她挑了些流行的布料,还有首饰和一些洛都的美食,满满一大车子派人送到灵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