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新面貌
李成瑾给燕王写信,他们两兄弟感情很好。
燕王生母早逝,他小时候都吃不饱饭。
贤妃娘娘在怀文慧公主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了,说自己做噩梦听见孩子哭声为由,收养了燕王,给他和李成瑾一样的爱。
李成瑾去军中那几年,燕王经常陪着母妃,想尽办法让她开心。
燕王现在已经有个两个儿子,大的五岁了,据说特别淘气,上房揭瓦不在话下。
苏绽给燕王妃装了胭脂和桂花酿,还有锦缎,披风之类的,东北寒冷,又从街上买了蛇油膏送去,李成瑾就让让人运了一个小马驹给燕王的孩子。
苏绽看过一些账目,现在军中并不充裕,物资不说紧缺,也没有到需要什么有什么。
没有战争的年代,国家拨钱也少,她把侯府送来的银票,王府的一些收成和自己存着的钱都送到了军中,给将士改善伙食,又一人做了一双棉鞋。
苏绽特意打听了莫叔的爱好,听闻莫叔爱喝酒,买了一车烈酒,早年因为着凉有腰疼膝盖疼的毛病,又拿出其中几坛子,泡上人参,鹿茸,枸杞等草药,做成养生药酒送给他。
安排完远的,把人派出去后,她又画了图,让府里人缝制了了个白狐皮一字披肩,前面用各式各样的珠宝玉石做了扣子,给侯府女眷,受到一致夸奖。
这种披肩最适合日常在家的时候披着,后背也腰不会着凉,又是皮毛做的暖和又有质感,最适合那种不用干活、又讲究体面的贵族女子。
冬天没有新鲜蔬菜。苏绽在王府正院小角落里放了几个木箱子,里面装了土,种了些韭菜、白菜、西红柿和水萝卜。
因为他们院子比较暖和,很快冒出了绿芽,她怕菜冻着,夜里会让人挡风盖棉布。
在夏朝韭菜是五辛之一,专门用于祭祀。她特意将韭菜割下让厨房放在汤里提鲜。
到腊月她的菜已经成熟,每日有新鲜小菜可以提供,偶尔还会亲自下厨包点韭菜馅饺子给大家尝尝。
年二十三,苏绽和方嬷嬷商量,决定隆重祭灶。
由于以前没人,仪式都弄简简单单的,今年苏绽安排下人,对王府大小角落不留空地大扫除。
还在灶房北面放了灶神排位,两旁贴上李成瑾亲手写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让李成瑾领着整个王府祭灶,放鞭炮。
第二天又开始领着厨娘们炸麻花。
白面在这个时代是奢侈品,秦王府人少,祭灶打扫缝衣服喂马看门下人辛苦,她把方法教给葛大娘,让她给每人发了一斤麻花。
麻花容易保存,放不坏,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小零食。
过两日她郑重敲定了“过年礼盒”。
因为苏绽在洛都没有那么多认识的人,只需要靖远侯府、几个王府、荣平伯爵府的女眷们和郑相的夫人。
她分别做了蜂蜜柚子茶、橘子软糖、酒渍樱桃、花生核桃黑芝麻四盒食物,装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送给交往的女眷们。
这个时代贵族都爱吃糕点,什么吉祥斋什么斋的,所以她按照物以稀为贵出其不意的准备了几个糖类和适合女子喝的蜂蜜柚子,因为樱桃是贡品,非常难得,她怕坏了就做成了酒渍樱桃,类似于现代的罐头。
没想到她们几个吃了赞不绝口,又送了自己的娘家人,一来二去,“秦王府礼盒”声名远播,连荣平伯爵府夫人都夸得神乎其神,听说世子夫人娘家嫂子还想专门来找她商量做“礼盒”生意。
快过年的时候郑相突然携夫人然登门,简明扼要说要“礼盒”制作方法,还说自家夫人吃了直夸赞,试了几次都没有苏绽送的好吃。
苏绽知道傧相的事情郑相帮了忙,就给郑相夫人亲自示范,从选材到每一个步骤苏绽详细讲了制作方法。
午间苏绽特意花心思准备了“热锅”,一人面前放了铜锅,里面放了葱段、姜片、番茄、羊肉、小白菜,薯片、粉条。
郑相吃的毫无形象,大汗淋漓,郑相夫人也是啧啧称奇,说从未见过这种吃法。
临走时又送了一筐西红柿和水萝卜和两坛腊八蒜给郑相。
郑相问了蔬菜由来,听闻秦王府铺了地暖,所以利用院子种植新鲜小菜。
原本一副立马要回去的样子,说什么也不走了。说自家夫人怕冷,每到冬日,手脚冰冷,还年年冻疮,不容易好,然后非要让李成瑾叫来洪公公,带着去了主院考察,详细问了地暖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连苏绽的草图也给顺走了。
苏绽就和郑相夫人在外间喝茶。
“以为秦王命运多舛,没想到是有福气的孩子,我看着气色也是好了很多,这得多亏你。”
“夫人客气了,王爷对我也非常好,随着我折腾。”
“我平时极少出门,你若有时间去和我聊聊天,我家那口子给我送了一件鹤色披风,听闻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真是又暖和又好看,我也是喜欢的不得了,后来听说是你的想法,真真是心思巧妙。”
“我素日就爱折腾这些,让夫人见笑了。”
“哪里的话,后院女子不是相夫教子就是管理下人,能做这些事情的都是福泽深厚的人。我回去也琢磨琢磨,也好打发时间。”
苏绽就拿出纸和笔写了红豆牛奶糕的做法,既然夫人喜欢做这些夫人拿回去试试。
郑相夫人握住她的手,发自内心的的笑了,这一笑,眉眼间的妩媚依稀可见。
怎么说年轻时候也是名动洛都的花魁,相比于历史上秦淮河边那些女子,她无疑是幸运的。
遇见了真心对她的男子,无论曾经受过多少苦,都雨过天晴,等来了她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中山王也是潇洒爱享受之人,听说了郑相的事情后也是照搬照样,把王府里剩下的东西也搜罗了一圈。
苏绽看中山王这个人为人豁达,不拘小节,王妃也是夫唱妇随,随着他折腾,据说王妃是前朝皇族的后人,中山王娶她也是变相承认自己无心皇位。
不知是否错觉,中山王妃对苏绽非常友好,仿佛是同龄人之间似的,跟她特别亲近。
整个冬天,除了这两拨客人,苏绽不是泡在药方,就是泡在厨房。
府里的下人们常跟着苏绽干活,她们都喜欢王妃,不但没有架子,琢磨出来的好吃的层出不穷,还特别有想法,总有办法让事情事半功倍。
苏绽也每日乐此不疲的试各种药材,尝试制作各色美食,从腌咸菜到做甜点,无一没有涉及。
这可乐坏了葛大娘和厨房的几个厨子,厨艺突飞猛进,每日在厨房研究菜式不亦乐乎。葛大娘一家是收获最多的,大娘现在天不亮就起来挑选食材,等着王爷两口子有什么新奇想法,满足她的好奇心。
以前王府过年也有人做这些,但是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心情不同,目的不同,效果就不一样。
他们更像是在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苏绽作为王府女主人,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带动大家,让王府运转起来,散发勃勃生机。
临近过年,外面雪花飘飘,远远看秦王府里,满园的红灯笼,窗户上的剪纸都别出心裁。
苏绽忙里忙外,下人们欢欢喜喜,李成瑾每日看着王府的变化,觉得无比踏实。
他现在睡眠极好,每日醒来旁边有苏绽在熟睡,甚至让他觉得他受这么多罪,就是为了遇见苏绽,拯救他于苦难之中。
年底皇帝派郝公公给秦王府送赏赐,跟着来的还有一脸严肃的崔太医。
一向耿直无趣的崔太医却一改往日刻板,目不转睛的看着苏绽,仿佛要看出个洞,苏绽猜他可能是听说了她和苏神医的渊源。
她其实很欣赏执着于一件事的人,反倒对他的失礼很包容。回去的时候又特意送了腊八蒜给催太医尝尝,让崔太医如获至宝。
崔太医回去禀告皇帝,秦王的气色好多了,可以偶尔出府活动,还破天荒夸奖了王妃,听得皇帝也一愣愣的。
没两日,宫中传来皇帝口谕,让他们参加年三十晚上的皇家晚宴。
按照大夏制度,大年三十晚上皇家会举行家宴,相当于皇室的团圆饭,大年初一举行国宴,主要是宴请群臣和百官。
由于这些年李成瑾一直在西疆,在洛都没有官职,加上身体不良于行,国宴就没要求他参加。
苏绽听到年三十入宫参加家宴的消息,犹如被金蛋砸中,整个人开始极度紧绷,进入备战状态。
她只进宫过一次,连大婚后进宫谢恩都免了。
嫔妃中除了名不见经传的殷贵妃谁也没见过,皇子们也只见过五皇子,妯娌们倒是见过,这兄弟姐妹连带着妯娌们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燕王生母早逝,他小时候都吃不饱饭。
贤妃娘娘在怀文慧公主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了,说自己做噩梦听见孩子哭声为由,收养了燕王,给他和李成瑾一样的爱。
李成瑾去军中那几年,燕王经常陪着母妃,想尽办法让她开心。
燕王现在已经有个两个儿子,大的五岁了,据说特别淘气,上房揭瓦不在话下。
苏绽给燕王妃装了胭脂和桂花酿,还有锦缎,披风之类的,东北寒冷,又从街上买了蛇油膏送去,李成瑾就让让人运了一个小马驹给燕王的孩子。
苏绽看过一些账目,现在军中并不充裕,物资不说紧缺,也没有到需要什么有什么。
没有战争的年代,国家拨钱也少,她把侯府送来的银票,王府的一些收成和自己存着的钱都送到了军中,给将士改善伙食,又一人做了一双棉鞋。
苏绽特意打听了莫叔的爱好,听闻莫叔爱喝酒,买了一车烈酒,早年因为着凉有腰疼膝盖疼的毛病,又拿出其中几坛子,泡上人参,鹿茸,枸杞等草药,做成养生药酒送给他。
安排完远的,把人派出去后,她又画了图,让府里人缝制了了个白狐皮一字披肩,前面用各式各样的珠宝玉石做了扣子,给侯府女眷,受到一致夸奖。
这种披肩最适合日常在家的时候披着,后背也腰不会着凉,又是皮毛做的暖和又有质感,最适合那种不用干活、又讲究体面的贵族女子。
冬天没有新鲜蔬菜。苏绽在王府正院小角落里放了几个木箱子,里面装了土,种了些韭菜、白菜、西红柿和水萝卜。
因为他们院子比较暖和,很快冒出了绿芽,她怕菜冻着,夜里会让人挡风盖棉布。
在夏朝韭菜是五辛之一,专门用于祭祀。她特意将韭菜割下让厨房放在汤里提鲜。
到腊月她的菜已经成熟,每日有新鲜小菜可以提供,偶尔还会亲自下厨包点韭菜馅饺子给大家尝尝。
年二十三,苏绽和方嬷嬷商量,决定隆重祭灶。
由于以前没人,仪式都弄简简单单的,今年苏绽安排下人,对王府大小角落不留空地大扫除。
还在灶房北面放了灶神排位,两旁贴上李成瑾亲手写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让李成瑾领着整个王府祭灶,放鞭炮。
第二天又开始领着厨娘们炸麻花。
白面在这个时代是奢侈品,秦王府人少,祭灶打扫缝衣服喂马看门下人辛苦,她把方法教给葛大娘,让她给每人发了一斤麻花。
麻花容易保存,放不坏,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小零食。
过两日她郑重敲定了“过年礼盒”。
因为苏绽在洛都没有那么多认识的人,只需要靖远侯府、几个王府、荣平伯爵府的女眷们和郑相的夫人。
她分别做了蜂蜜柚子茶、橘子软糖、酒渍樱桃、花生核桃黑芝麻四盒食物,装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送给交往的女眷们。
这个时代贵族都爱吃糕点,什么吉祥斋什么斋的,所以她按照物以稀为贵出其不意的准备了几个糖类和适合女子喝的蜂蜜柚子,因为樱桃是贡品,非常难得,她怕坏了就做成了酒渍樱桃,类似于现代的罐头。
没想到她们几个吃了赞不绝口,又送了自己的娘家人,一来二去,“秦王府礼盒”声名远播,连荣平伯爵府夫人都夸得神乎其神,听说世子夫人娘家嫂子还想专门来找她商量做“礼盒”生意。
快过年的时候郑相突然携夫人然登门,简明扼要说要“礼盒”制作方法,还说自家夫人吃了直夸赞,试了几次都没有苏绽送的好吃。
苏绽知道傧相的事情郑相帮了忙,就给郑相夫人亲自示范,从选材到每一个步骤苏绽详细讲了制作方法。
午间苏绽特意花心思准备了“热锅”,一人面前放了铜锅,里面放了葱段、姜片、番茄、羊肉、小白菜,薯片、粉条。
郑相吃的毫无形象,大汗淋漓,郑相夫人也是啧啧称奇,说从未见过这种吃法。
临走时又送了一筐西红柿和水萝卜和两坛腊八蒜给郑相。
郑相问了蔬菜由来,听闻秦王府铺了地暖,所以利用院子种植新鲜小菜。
原本一副立马要回去的样子,说什么也不走了。说自家夫人怕冷,每到冬日,手脚冰冷,还年年冻疮,不容易好,然后非要让李成瑾叫来洪公公,带着去了主院考察,详细问了地暖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连苏绽的草图也给顺走了。
苏绽就和郑相夫人在外间喝茶。
“以为秦王命运多舛,没想到是有福气的孩子,我看着气色也是好了很多,这得多亏你。”
“夫人客气了,王爷对我也非常好,随着我折腾。”
“我平时极少出门,你若有时间去和我聊聊天,我家那口子给我送了一件鹤色披风,听闻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真是又暖和又好看,我也是喜欢的不得了,后来听说是你的想法,真真是心思巧妙。”
“我素日就爱折腾这些,让夫人见笑了。”
“哪里的话,后院女子不是相夫教子就是管理下人,能做这些事情的都是福泽深厚的人。我回去也琢磨琢磨,也好打发时间。”
苏绽就拿出纸和笔写了红豆牛奶糕的做法,既然夫人喜欢做这些夫人拿回去试试。
郑相夫人握住她的手,发自内心的的笑了,这一笑,眉眼间的妩媚依稀可见。
怎么说年轻时候也是名动洛都的花魁,相比于历史上秦淮河边那些女子,她无疑是幸运的。
遇见了真心对她的男子,无论曾经受过多少苦,都雨过天晴,等来了她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中山王也是潇洒爱享受之人,听说了郑相的事情后也是照搬照样,把王府里剩下的东西也搜罗了一圈。
苏绽看中山王这个人为人豁达,不拘小节,王妃也是夫唱妇随,随着他折腾,据说王妃是前朝皇族的后人,中山王娶她也是变相承认自己无心皇位。
不知是否错觉,中山王妃对苏绽非常友好,仿佛是同龄人之间似的,跟她特别亲近。
整个冬天,除了这两拨客人,苏绽不是泡在药方,就是泡在厨房。
府里的下人们常跟着苏绽干活,她们都喜欢王妃,不但没有架子,琢磨出来的好吃的层出不穷,还特别有想法,总有办法让事情事半功倍。
苏绽也每日乐此不疲的试各种药材,尝试制作各色美食,从腌咸菜到做甜点,无一没有涉及。
这可乐坏了葛大娘和厨房的几个厨子,厨艺突飞猛进,每日在厨房研究菜式不亦乐乎。葛大娘一家是收获最多的,大娘现在天不亮就起来挑选食材,等着王爷两口子有什么新奇想法,满足她的好奇心。
以前王府过年也有人做这些,但是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心情不同,目的不同,效果就不一样。
他们更像是在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苏绽作为王府女主人,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带动大家,让王府运转起来,散发勃勃生机。
临近过年,外面雪花飘飘,远远看秦王府里,满园的红灯笼,窗户上的剪纸都别出心裁。
苏绽忙里忙外,下人们欢欢喜喜,李成瑾每日看着王府的变化,觉得无比踏实。
他现在睡眠极好,每日醒来旁边有苏绽在熟睡,甚至让他觉得他受这么多罪,就是为了遇见苏绽,拯救他于苦难之中。
年底皇帝派郝公公给秦王府送赏赐,跟着来的还有一脸严肃的崔太医。
一向耿直无趣的崔太医却一改往日刻板,目不转睛的看着苏绽,仿佛要看出个洞,苏绽猜他可能是听说了她和苏神医的渊源。
她其实很欣赏执着于一件事的人,反倒对他的失礼很包容。回去的时候又特意送了腊八蒜给催太医尝尝,让崔太医如获至宝。
崔太医回去禀告皇帝,秦王的气色好多了,可以偶尔出府活动,还破天荒夸奖了王妃,听得皇帝也一愣愣的。
没两日,宫中传来皇帝口谕,让他们参加年三十晚上的皇家晚宴。
按照大夏制度,大年三十晚上皇家会举行家宴,相当于皇室的团圆饭,大年初一举行国宴,主要是宴请群臣和百官。
由于这些年李成瑾一直在西疆,在洛都没有官职,加上身体不良于行,国宴就没要求他参加。
苏绽听到年三十入宫参加家宴的消息,犹如被金蛋砸中,整个人开始极度紧绷,进入备战状态。
她只进宫过一次,连大婚后进宫谢恩都免了。
嫔妃中除了名不见经传的殷贵妃谁也没见过,皇子们也只见过五皇子,妯娌们倒是见过,这兄弟姐妹连带着妯娌们没一个是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