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周菀便到了镇西,报考的队伍排起了长队,周菀自觉走到队伍末端排队。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周菀被晒得大汗淋漓,抬头一看,头顶上的太阳像个金黄的大月饼,她肚子一整咕隆,又馋又热,全身上下大汗淋漓。
周菀抬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转眼,看见了个少年,约莫十八九岁,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年纪。
一袭玄青色的锦缎华衣,虽不是顶级上好的布料,但也比他们穿的粗麻布衣要高上几个档次少年气质出众,星眉剑目,如冬日傲立枝头的雪梅,寒意凛凛。
周菀觉得这气场有些熟悉,但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来她在哪里见过这人。
良久后,少年抬眸,直直地看向她,带着些许冷意:“看我做什么?小乞丐。”
声音比面容还要冷,但周菀顿绝浑身一阵发烫,被气到不行。
说谁是小乞丐呢?
周菀下意识低头看,一眼便看见了自己带着补丁的裤腿,好像也没那么气了,这人说的也没错,她现在这身装扮,与街头的乞丐有什么区别。
正巧一个乞丐路过,掂了掂手上的破碗,里面的铜板哐哐作响,周菀更绝望了,乞丐起码还有钱,而她什么都没有。
周菀咬咬牙,什么也没说,默默移开了眼。
太阳越发大,半个时辰后,少年撑起了油纸伞,周菀顶起了满是泥灰的包袱。
又过了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了周菀前一个人,那人很快便填完了报考信息。
周菀赶紧抬手在包袱上抹了一手泥胡乱地擦在脸上,那人前脚刚走,后脚她就踏了上去。
坐在木桌前的官员抬头扫了周菀一眼:“姓名?”
周菀压低了声音,闷声道:“周菀。”
“哪个字?”官员要问。
周菀连答:“菀菀类卿的菀。”
身后传来讥笑声:“一大男人取女人的名字……”
周菀尽数忽略。
“年龄?”
“十九。”
“住址?”
“桂华村最东头。”
官员提笔簌簌记下了周菀的信息,周菀长输出一口气,比想象中的轻松。
正抬脚准备离开时,官员厉声道:“站住——”
周菀心里一惊,缓缓转身,小心翼翼道:“您还有何事?”
官员的目光投诉到她脸上,又下移到身上,周菀顿觉亲全身发麻,像是在被拷打一般,官员说:“我要对你进行搜身检查。”
周菀一愣:“搜身?”
“众所周知,女子历来是不能参加科考的,我看你细皮嫩肉的,哪像是个男子?”官员回。
这句话像上个大石头一样,猛地砸到了周菀身上,她呼吸一滞,但很快便冷静下来,有理有据道:“大人,从刚才开始,您看我的眼神便不对劲,若是您看不惯我,大可不必用这种方式打压我,前头这么多人您都未进行搜身,现在却只搜我一个,这是否对我不公……”
“……我娘一直希望我考取功名,所以让我在家中苦学,从而让我下地干过活,连出远门的时间都少有,我自然比常人要白一些,但您怎可因这个就怀疑我?”
“科考是为了为国选拔人才,为陛下分忧,负责这事的官员自然也是皇帝信任之人,您这般行事……”
说到后头,周菀及时止住。
官员听了这翻话后也开始思索,这话说的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甚至将一件小事上升到了皇帝。
官员开始犹豫:“可是你这……”
身后的少年突然开口,音色淡淡:“大人何必如此多疑,看他这般,想必也不会是个女子。”
周菀听到这话不知道是感谢还是该生气,干脆咬咬呀,忍了。
官员又上下将周菀打量了一通,摆摆手道:“说的也是,你走吧。”
闻言周菀呼出一口气,悬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放下了。
她抬脚走开,走之前伸头瞄了一眼,那个少年叫谢南容。
肚子一阵咕咕响,周菀看向街边的馒头铺子,看着那一个个雪白白胖的大馒头,不禁咽了咽口水,抬手捏了捏口袋,一分没有,她吞了下口水,抬脚快步走过馒头摊,心里盘算着回家后怎么继续糊弄徐二娘。
刚到家,徐二娘便赶紧迎了上来,扶着周菀的手臂问道:“怎么样,报考了吗?是替你弟弟报考的吗?”
周菀面不改色:“娘,您就放心吧,女子历来不能参考,我自然是替弟弟考试。”
内心想法却与说出口的话完全不同,谁说女子不能参考,她周菀就偏偏要去闯一闯。
徐二娘面露喜色:“那就好,到时候好好考,你弟弟若是当了官我们一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
临近县试,周菀找村长借了四书五经复习,时间渐渐过去,很快便到了县试的日子。
去参加县试之前,徐二娘突然变了个态度,拉住周菀的手,轻声细语道:“阿菀,娘相信你的本事,娘之前对你不太好,那是因为家里实在是太过贫苦了,你可千万不要记你弟弟的仇,这次好好考,发挥自己的真本事。”
周菀在心里冷哼一声,还真是个双面人,前几天还将她绑在椅子上扬言要把她卖到青楼,今天就变成迫不得已了。
周菀态度比她更好:“娘,我知道您的苦衷,我定会好好考。”
交代完一切后,周菀独自去参加县试。
先前解决了报考的问题,但眼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参考前要进行搜身,全身衣服脱光那种。
光想想周菀都觉得全身一阵发凉,她只是束了胸,但若是全身衣服脱光了那种检查,必然会被查出来,到时候可就不止是小问题了,她必须得坐到万无一失。
周菀跑到一条小巷子里,左顾右盼确保没人后,她小心翼翼地从包袱里拿出先前就准备好的辣椒和硫磺,在地上碾碎后混合在一起。
两者混合后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周菀药了咬牙,伸手摸了一把在脖子上,接触到皮肤的一瞬间,皮肤瞬间向是被滚烫的热水浇过一般,刺痛难耐。
才刚敷上,皮肤就一片泛红,甚至被灼起了水泡。
周菀被疼得面色狰狞,咬着后槽牙又抓了一把抹在手臂,敷了半个时辰,她才将药从身上刮下来,不管怎样,她一定要度过这一关,她要为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京城内,大多是白面书生,周菀跟着他们走进考场内,看着前面一个个人都被带入小黑屋检查,她有些紧张,衣襟全被汗水打湿。
前面突然发出一阵喧闹声,监考官员将一个男子带出小黑屋,厉声斥责道:“居然敢随声携带小抄进入考棚,来人,给我将他带下去,关入大牢。”
不等男子开口辩驳,便上来两个官兵把他拖了下去。
不少人这招杀鸡儆猴吓到,都纷纷掏出自己的小抄扔出墙外。
很快便轮到了周菀,她步伐沉重地踏入小黑屋,面前负责检查的官员看着尤其可怕:“快点,把衣服都脱了。”
周菀刻意放慢动作,脱下外衣后,她挠了挠脖子和手臂,身上的红印越发明显,“大人不要介意,小的家里那边最近死了人,我不小心沾了死人,身上就发了这些红疹,算命的老道士说是被鬼缠上了……”
官员摆手打断她的话:“少说这些没用的,衣服脱了,不脱我帮你脱。”
话音刚落,他便直接上手,在碰到周菀手臂的一瞬间,一阵灼烧感染上手指尖,官员立刻收回手,“怎么回事!”
“大人不要碰,那老道士还说了,他人不能碰我这伤口,不然也会被鬼附身的。”周菀故作玄虚。
但这招显然对官员很受用,他被吓了一跳,赶忙摆手:“行了行了,你不用再脱了,出去吧。”
周菀又挠了挠手臂:“可是大人这不合规矩吧?”
官员瞪她:“什么规矩,我让你走你就快走!”
周菀也不装了,赶紧拿着衣服跑出了小黑屋。
参加县试前,需要先填写亲供。所谓亲供,便是祖上三代的存殁履历。因为古人百善孝为先,在服丧期间不可参加科考。
等亲供验证过后,考生们再各自结成五人小组,签下五童互结保单。若是有一人作弊,其余四人便要连坐。
周菀临时和几个人组成了一组。
在考试之前,还需要唱保。为了确保考生是本人,出身清白,非娼优皂吏的子孙,且身上没有重孝,还要请当地相熟的廪生来做当。
周菀请廪生花了不少银子,这点是家中大半年的进账,所以她必须得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进入考场后,面前的景象如周菀记忆中的一样,还在现代的时候,她曾去南京贡院参观过,那时候她还感叹古代考试环境艰苦,没想到现在她就要亲身体验了。
每个参考考生一个高六尺、宽三尺、深四尺的小屋,面积极其狭窄,仅仅只能容下一个人,三天时间,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谓之“考棚。”
每个考生要在这个小房间里呆上三天,中间任何时间都不能出去,考生都是单人单桌,他们白天考试,晚上睡觉,在这三天里,吃喝拉撒全部都在这个隔间里。
周菀走进小隔间内,里面逼戾狭小,她努力静下心来。
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律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各一篇,共五篇,第三场,策问五道。
现代教育资源发达,所以对周菀来说,考试难度并不大,但对一些贫困家庭出生的古代人来说并不容易。
考完第一场,周菀整个人腰酸背痛。
很快便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周菀就把考桌放在下方墙壁的支撑点上,和座位连在一起,当成一张床。显然,这样的长度根本容不下一个人躺下,所以周菀只能蜷缩着睡觉。
到了第二场,周菀提笔开始继续写。
乡试在火热八月进行,酷暑难耐,随身用竹筒灌装的饮用水大多只够喝一天,后面两天只能喝贡院井水,周菀终于知道了古代科考的困难。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周菀被晒得大汗淋漓,抬头一看,头顶上的太阳像个金黄的大月饼,她肚子一整咕隆,又馋又热,全身上下大汗淋漓。
周菀抬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转眼,看见了个少年,约莫十八九岁,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年纪。
一袭玄青色的锦缎华衣,虽不是顶级上好的布料,但也比他们穿的粗麻布衣要高上几个档次少年气质出众,星眉剑目,如冬日傲立枝头的雪梅,寒意凛凛。
周菀觉得这气场有些熟悉,但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来她在哪里见过这人。
良久后,少年抬眸,直直地看向她,带着些许冷意:“看我做什么?小乞丐。”
声音比面容还要冷,但周菀顿绝浑身一阵发烫,被气到不行。
说谁是小乞丐呢?
周菀下意识低头看,一眼便看见了自己带着补丁的裤腿,好像也没那么气了,这人说的也没错,她现在这身装扮,与街头的乞丐有什么区别。
正巧一个乞丐路过,掂了掂手上的破碗,里面的铜板哐哐作响,周菀更绝望了,乞丐起码还有钱,而她什么都没有。
周菀咬咬牙,什么也没说,默默移开了眼。
太阳越发大,半个时辰后,少年撑起了油纸伞,周菀顶起了满是泥灰的包袱。
又过了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了周菀前一个人,那人很快便填完了报考信息。
周菀赶紧抬手在包袱上抹了一手泥胡乱地擦在脸上,那人前脚刚走,后脚她就踏了上去。
坐在木桌前的官员抬头扫了周菀一眼:“姓名?”
周菀压低了声音,闷声道:“周菀。”
“哪个字?”官员要问。
周菀连答:“菀菀类卿的菀。”
身后传来讥笑声:“一大男人取女人的名字……”
周菀尽数忽略。
“年龄?”
“十九。”
“住址?”
“桂华村最东头。”
官员提笔簌簌记下了周菀的信息,周菀长输出一口气,比想象中的轻松。
正抬脚准备离开时,官员厉声道:“站住——”
周菀心里一惊,缓缓转身,小心翼翼道:“您还有何事?”
官员的目光投诉到她脸上,又下移到身上,周菀顿觉亲全身发麻,像是在被拷打一般,官员说:“我要对你进行搜身检查。”
周菀一愣:“搜身?”
“众所周知,女子历来是不能参加科考的,我看你细皮嫩肉的,哪像是个男子?”官员回。
这句话像上个大石头一样,猛地砸到了周菀身上,她呼吸一滞,但很快便冷静下来,有理有据道:“大人,从刚才开始,您看我的眼神便不对劲,若是您看不惯我,大可不必用这种方式打压我,前头这么多人您都未进行搜身,现在却只搜我一个,这是否对我不公……”
“……我娘一直希望我考取功名,所以让我在家中苦学,从而让我下地干过活,连出远门的时间都少有,我自然比常人要白一些,但您怎可因这个就怀疑我?”
“科考是为了为国选拔人才,为陛下分忧,负责这事的官员自然也是皇帝信任之人,您这般行事……”
说到后头,周菀及时止住。
官员听了这翻话后也开始思索,这话说的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甚至将一件小事上升到了皇帝。
官员开始犹豫:“可是你这……”
身后的少年突然开口,音色淡淡:“大人何必如此多疑,看他这般,想必也不会是个女子。”
周菀听到这话不知道是感谢还是该生气,干脆咬咬呀,忍了。
官员又上下将周菀打量了一通,摆摆手道:“说的也是,你走吧。”
闻言周菀呼出一口气,悬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放下了。
她抬脚走开,走之前伸头瞄了一眼,那个少年叫谢南容。
肚子一阵咕咕响,周菀看向街边的馒头铺子,看着那一个个雪白白胖的大馒头,不禁咽了咽口水,抬手捏了捏口袋,一分没有,她吞了下口水,抬脚快步走过馒头摊,心里盘算着回家后怎么继续糊弄徐二娘。
刚到家,徐二娘便赶紧迎了上来,扶着周菀的手臂问道:“怎么样,报考了吗?是替你弟弟报考的吗?”
周菀面不改色:“娘,您就放心吧,女子历来不能参考,我自然是替弟弟考试。”
内心想法却与说出口的话完全不同,谁说女子不能参考,她周菀就偏偏要去闯一闯。
徐二娘面露喜色:“那就好,到时候好好考,你弟弟若是当了官我们一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
临近县试,周菀找村长借了四书五经复习,时间渐渐过去,很快便到了县试的日子。
去参加县试之前,徐二娘突然变了个态度,拉住周菀的手,轻声细语道:“阿菀,娘相信你的本事,娘之前对你不太好,那是因为家里实在是太过贫苦了,你可千万不要记你弟弟的仇,这次好好考,发挥自己的真本事。”
周菀在心里冷哼一声,还真是个双面人,前几天还将她绑在椅子上扬言要把她卖到青楼,今天就变成迫不得已了。
周菀态度比她更好:“娘,我知道您的苦衷,我定会好好考。”
交代完一切后,周菀独自去参加县试。
先前解决了报考的问题,但眼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参考前要进行搜身,全身衣服脱光那种。
光想想周菀都觉得全身一阵发凉,她只是束了胸,但若是全身衣服脱光了那种检查,必然会被查出来,到时候可就不止是小问题了,她必须得坐到万无一失。
周菀跑到一条小巷子里,左顾右盼确保没人后,她小心翼翼地从包袱里拿出先前就准备好的辣椒和硫磺,在地上碾碎后混合在一起。
两者混合后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周菀药了咬牙,伸手摸了一把在脖子上,接触到皮肤的一瞬间,皮肤瞬间向是被滚烫的热水浇过一般,刺痛难耐。
才刚敷上,皮肤就一片泛红,甚至被灼起了水泡。
周菀被疼得面色狰狞,咬着后槽牙又抓了一把抹在手臂,敷了半个时辰,她才将药从身上刮下来,不管怎样,她一定要度过这一关,她要为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京城内,大多是白面书生,周菀跟着他们走进考场内,看着前面一个个人都被带入小黑屋检查,她有些紧张,衣襟全被汗水打湿。
前面突然发出一阵喧闹声,监考官员将一个男子带出小黑屋,厉声斥责道:“居然敢随声携带小抄进入考棚,来人,给我将他带下去,关入大牢。”
不等男子开口辩驳,便上来两个官兵把他拖了下去。
不少人这招杀鸡儆猴吓到,都纷纷掏出自己的小抄扔出墙外。
很快便轮到了周菀,她步伐沉重地踏入小黑屋,面前负责检查的官员看着尤其可怕:“快点,把衣服都脱了。”
周菀刻意放慢动作,脱下外衣后,她挠了挠脖子和手臂,身上的红印越发明显,“大人不要介意,小的家里那边最近死了人,我不小心沾了死人,身上就发了这些红疹,算命的老道士说是被鬼缠上了……”
官员摆手打断她的话:“少说这些没用的,衣服脱了,不脱我帮你脱。”
话音刚落,他便直接上手,在碰到周菀手臂的一瞬间,一阵灼烧感染上手指尖,官员立刻收回手,“怎么回事!”
“大人不要碰,那老道士还说了,他人不能碰我这伤口,不然也会被鬼附身的。”周菀故作玄虚。
但这招显然对官员很受用,他被吓了一跳,赶忙摆手:“行了行了,你不用再脱了,出去吧。”
周菀又挠了挠手臂:“可是大人这不合规矩吧?”
官员瞪她:“什么规矩,我让你走你就快走!”
周菀也不装了,赶紧拿着衣服跑出了小黑屋。
参加县试前,需要先填写亲供。所谓亲供,便是祖上三代的存殁履历。因为古人百善孝为先,在服丧期间不可参加科考。
等亲供验证过后,考生们再各自结成五人小组,签下五童互结保单。若是有一人作弊,其余四人便要连坐。
周菀临时和几个人组成了一组。
在考试之前,还需要唱保。为了确保考生是本人,出身清白,非娼优皂吏的子孙,且身上没有重孝,还要请当地相熟的廪生来做当。
周菀请廪生花了不少银子,这点是家中大半年的进账,所以她必须得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进入考场后,面前的景象如周菀记忆中的一样,还在现代的时候,她曾去南京贡院参观过,那时候她还感叹古代考试环境艰苦,没想到现在她就要亲身体验了。
每个参考考生一个高六尺、宽三尺、深四尺的小屋,面积极其狭窄,仅仅只能容下一个人,三天时间,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谓之“考棚。”
每个考生要在这个小房间里呆上三天,中间任何时间都不能出去,考生都是单人单桌,他们白天考试,晚上睡觉,在这三天里,吃喝拉撒全部都在这个隔间里。
周菀走进小隔间内,里面逼戾狭小,她努力静下心来。
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律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各一篇,共五篇,第三场,策问五道。
现代教育资源发达,所以对周菀来说,考试难度并不大,但对一些贫困家庭出生的古代人来说并不容易。
考完第一场,周菀整个人腰酸背痛。
很快便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周菀就把考桌放在下方墙壁的支撑点上,和座位连在一起,当成一张床。显然,这样的长度根本容不下一个人躺下,所以周菀只能蜷缩着睡觉。
到了第二场,周菀提笔开始继续写。
乡试在火热八月进行,酷暑难耐,随身用竹筒灌装的饮用水大多只够喝一天,后面两天只能喝贡院井水,周菀终于知道了古代科考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