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妙君打扫完美凤的房间,刚刚要接着擦拭沈母的房间。
美凤惊慌地到沈母面前,说娘让她保管的手镯和金簪不见了,她挨个问了几个丫环都说不曾见过,有个叫小红的丫环说,她见少奶奶在打扫这个房间。
妙君被叫进沈母的跟前,质问是不是拿走了美凤室内的首饰。妙君当然不承认,因为她根本没见过什么首饰和钱票,妙君答应可以搜她的房间。
美凤领着一班人马,去了妙君的房间。她们到处翻找,最后在妙君的被子下面找到了。
沈母:你还有什么可说?你没有钱可以说啊,为什么要偷?
妙君:娘,你相信我,我真的没拿金簪和什么票,我根本就没见到过。
沈母: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不好好刺绣,货卖不出去,没有钱,就去偷首饰偷钱,给自己的娘家。我给你三天时间,如果交不出来,你就永远不要进这个家门。
妙君:娘,你要相信我,我真的什么也没见。
阿忠:偷东西是要以家法处置的。
沈母并不相信,她想到妙君把自己绣花的钱,如数交到她手里的情景,就对阿忠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家丑不可外扬。
阿忠:夫人,这么多下人都在看着,以后怎么能服众?
沈母:你给我听着,念你身怀六甲,这屋里的衣服,就交给你来洗,以示处罚,这是对你的宽大了,二来警示众人。
沈母把在妙君床上的发簪和手镯放进箱子里。
这天美凤拿着一盒茶,说是她父亲从老家托人捎来的虎丘茶,沈母知道虎丘茶是花茶,用虎丘茶花窨制而成,它既有清香爽口的茶味,又有鲜花的芬芳和甘醇。黛色的虎丘茶叶,点泡的茶汤色白,味淡雅,有豆花香。
她走至美凤的房间,丫环说美凤去从冰窖里取沉年雪,沈母见有一金簪和手镯放在床头的,也就是说,她自己的东西放在这里,诬陷妙君所偷就最明显不过了。
妙君在井里提水洗衣服,洗完后把一件件衣服凉在绳子上,擦了一把汗,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却见婆婆出现在她的面前。
婆婆:井里的水洗衣穿上去不舒服,这种高档布料,要河水来洗,以后要用河水来洗才好。
妙君端着洗衣盆去河里洗衣服,有几个人对妙君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人说:沈家的大少奶奶也洗衣服,想不到沈家娶的不是媳妇,是娶的丫环。
一人说:你看她怀着身身孕,还要来河里洗衣服。
又有一女人说:粉团似的一个人儿,也忍心让人家来洗衣服。
为了不想见村里那些女人们,妙君端着一盆衣服去偏僻的河里洗衣服,水很清,妙君洗完后脱了鞋子用脚撩着水玩,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忽然她从水中看见一个人走近她的身边,她惊恐地扭过头去看,见是婆婆拿了一件衣服说:这就是你给我洗的衣服?
妙君去看时,见是一块污渍,知道是婆婆刚换下来的衣服,就说:娘,这件衣服我来时没找到。
沈母:这么说是我诬陷你不成?
说完她猛一推妙君,妙君就落入水中,她扑腾了好长时间,沈母转身走了回去。
直到妙君半个身子在河边上。
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见小菊在她身边,为她擦拭。见她醒来,小菊兴奋地说:少奶奶你醒了。
妙君醒来的么一个反应是用手膜肚子。见孩子还在才松了一口气。
小菊:少奶奶,你刚才掉到水里被人救了上来,已经请了大夫来看过,说是多注意休息,把这药喝下去就没事了。
柴房里,妙君拿着斧子劈柴,半弯着腰,她摸着腹部说:孩子,我知道是你在心疼娘,娘没事,只要想到未来的一天,能和你爹团聚,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娘吃多大的苦都能忍,你要好好地呆着不要乱动。
她自语道:家俊,你在那里过得好不好?那里条件艰苦,为什么不见你的回信?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做个好媳妇,让娘满意,为的是你能放心地在外工作,不要以我为念。可是现在已经撑不下去了,家俊,你快回来,快回来呀。
阿忠与沈母在一起时,沈母:阿忠,你说,是不是当初我们看错了,她那么能忍受,我认为她不像是有企图的人,也算是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我们那样对她,是不是冤枉她了?
阿忠:也许是这样的吧。少奶奶很坚强,可你别忘记,她只是怡翠院一唱戏的,很会掩盖。她命中带煞,要不结了婚后,怎么可能两个人不在一起。还有那个石公子为了得到她,葬身悬崖,她父亲好好的死于一场大火,如果不是沈少爷去了那么远的地方,也说不定......
沈母:好了,别说了。
阿忠:你刚才问我她那么能忍受,还不是为了得到沈家的财产。
阿忠这天手里拿着两封信,快走至门口时,把给沈母的信装了起来。他推开门,见妙君正在洗衣服,就说:少奶奶,我来帮你吧,你别累着了自己了,还有肚子里的孩子。
妙君:谢谢阿忠管家,我没事儿,还能干得下来。
阿忠把信交给妙君。妙君连声谢谢阿忠。
阿忠:少奶奶不必客气,这是我阿忠份内的事。
欣喜地接地信,放在一边,等把衣服凉好时坐下来读信。
阿忠来到沈母前,他说好久不见少奶奶了,要沈母一起去看看少奶奶。沈母与阿忠一起来到院内,正遇见妙君在看信,她的神情愉悦,时而笑出声来。她怎么也想不到,沈母与阿忠已经走到了她的旁边。
沈母讪讪地问:是家俊的来信?
妙君转过身见是婆婆,连忙站了起来,无奈身子不便差一点倒下,阿忠连忙上前扶了一把,才站稳。
她回答沈母:娘,是家俊的来信,她说在那里挺好的,他在信里说,生意开展的很好。
沈母问:家俊在那里还有什么?
妙君:信上说他在那里过的端午节,风俗习惯与咱们这里大不一样。家俊还说那里有好多苏州没有见过的花,还可以用花瓣做饼来吃。
妙君很高兴,全然不顾沈母的冷漠的反应。当她看到沈母的表情,才停下来。沈母带着冷漠的表情离开了妙君的洗衣坊。
阿忠见目的已经达到,暗自高兴。但他又装做忧心忡忡的样子对沈母说:少奶奶这个样子分明是没把你放在眼内,少爷也是娶了媳妇忘记娘。
沈母:别说了。
阿忠:对不起老夫人,我说错了,你原谅我吧。
沈母:阿忠,我看少奶奶是没有活做闲得慌,明天也该是做咸菜的时候,那些菜别烂在地里了。
阿忠接过邮递人的信在口袋里,他叫人把地里半干的菜拉进妙君的干活的院内,就离开了。
妙君把洗好的衣服凉在衣架上,她看着这些菜,用袖子擦了一把汗,摸着凸起的肚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动手切菜,她一手擦着汗,手里还切着菜。
她自语道:家俊,你什么时候回来?娘说是为了生孩子顺利,让我干粗活,我不能出门,写的信也无法寄出去。你在那里过得好不好?你要是知道,娘让我干这样的活,很累,但一想到对我们的孩子有利,一想到在不久的一天,别后重逢,我就能坚持。家俊,一切苦我都能忍,只要你记得我,记得我们快出生的孩子。
但是还是不小心切到手上,流血不止,她想起她小时候在刺绣的时候不小心针扎在手上,大成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突然想起大成,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大成、沉香,你们在哪里?
喜旺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上前要帮妙君切菜,洗菜,被阿忠叫出去。
大成这天在家与沉香一起,吃完饭,大成说,不知道妙君现在怎样了?她在那里过得好不好,不知道沈家对他好不好?
沉香:妙君已经嫁人了,我们应该祝福她,还是不要去打扰她的生活才好。
这天雨思在洗菜房找到妙君,她手里拿着一对老虎头鞋子。妙君放下劈柴斧子,热情地让雨思坐下来。她看到雨思微微隆起的肚子,问,妹妹几个月了?雨思用手摸着肚子回道:回嫂嫂,我的宝宝已经五个月了。妙君微笑着说:将来两个孩子会在一起玩得很好。
雨思:是啊,嫂嫂,你再有一个月就生了吧。
妙君微笑地摸着腹部幸福地点了点头。
雨思在院子里边转,她看太湖石上的水溅在水池里,水清见底,沧浪亭子边上的那颗香樟树开始花,杏花刚刚落下,桃花就开了。
沈母见雨思在河边玩,就提醒:不要在河边玩,别吓着我的外孙了。
雨思高兴地说:娘,没事儿的,我都这么大了,你就放心吧。
她走到小菊前,见小菊在绣虎头鞋子,就想:我何不为我未出生的孩子亲手绣双鞋子。
她说:嫂嫂是绣花高手,我何不请教于她?
雨思来到柴房,见妙君正在劈柴,就说:嫂嫂,快歇息一下,不要累坏了身子和我的宝贝侄儿。
妙君扭头见是雨思,就高兴地说:妹妹来了,快坐。
妙君试着站起来,费了好大劲儿在雨思的帮助下才站立起来。
妙君:妹妹今天来有什么事儿吗?
雨思:嫂嫂,听说你绣技是一流的,今天我来就是请你教我绣一双老虎头鞋子。
妙君忙洗完手在身上抹干后,拿起雨思的图样绣了起来。
雨思看着嫂嫂的手有些粗糙,但绣花什在她手里飞快熟练又快,绣得如此认真。
雨思站起身来,在院里走,看绳子上搭满了全家人的衣服,包括她的衣服。
一排整齐的咸菜罐子,还有堆积如山的劈成小段儿的木柴。
雨思看着嫂嫂拿绣花针熟练灵巧却粗糙的手,对自己说,不行,我得去告诉母亲,不能让嫂嫂干这样的重活。住在娘家,娘什么活也不让她干,每天在家里歇息。
当妙君把绣好的虎头放交给雨思,雨思惊喜起来:想不到嫂嫂的手这样灵巧,不象我,从小不想学这个。
妙君:妹妹若是不嫌弃,孩子出生,就让我给孩子做这些。
雨思:嫂嫂,你真是太好了。嫂嫂整天在这里,一定很辛苦,我回去一定告诉娘,不能让你在这里吃苦。
妙君:谢谢雨思妹妹,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说不上辛苦,娘说多干些活对生孩子有利。再说不到一个月孩子生下来就好了。
雨思:嫂嫂,你真好,真善良。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
妙君把一杯水端给雨思:天热多喝点水去降火。
妙君:哦,我这里有一封信,是写给你哥哥的信,你帮我发出去好吗?
雨思接过信:你放心吧,嫂嫂,我一定代你送到哥哥的手里。
雨思一手拿着信,一手拿着老虎头鞋子从妙君的洗衣坊走了出去。
正好碰到阿忠,阿忠见雨思手里拿着信,又是从妙君的洗衣坊走出来的,心里明白了几分。
管家走近雨思,问:四小姐忙什么?
雨思:管家,我正要去给嫂嫂送一封信,不想在这里遇上你。
阿忠:这么巧?我正要往集上去。
雨思犹豫了一下:我这里有一封信要送,那你拜托你帮我送邮局吧?
阿忠:我一定为你带到。
阿忠猛然想起了什么,就对雨思说,你看我这记性,钱忘记带了。
阿忠拿着信回到家里,用小刀慢慢地打开了信封,抽出了那封厚厚的信,又把一张空白的信装回信封里粘好,才拿出去到邮局。他想起医生开的有一味叫龙胆的药。这个是龙胆,病人吃时可酌量而放。
晚上吃饭的时候,阿忠接过何秀手里的碗,说是顺路送去,走到无人处,就把一包药放在雨思的碗里。
雨思吃了到了半夜,开始腹泄不止,至到叫了医生。
沈母问:大夫,我女儿的病怎样?是不是很严重?
大夫:没事,她的症状似是吃了不洁之物。
沈母:吃了不洁之物?阿秀,雨思今天都是去了哪里?
阿秀:回老夫人的话,小姐今天去了少奶奶那里。
沈母:原来如此,这个恶毒的女人,一定是故意让小姐吃了什么,来她故意害小姐的。
雨思:娘不是的,嫂嫂不是那样的人。
沈母:她想害你的孩子,你还替她说话?
雨思:可是嫂嫂为什么要害我的孩子啊?我还求娘不要干那样重的活。
沈母:还不是嫉恨你不干活,她却在干活。
雨思:娘,嫂嫂怎么这样啊?
妙君这天早晨,把熬好的粥送到沈母那里,她在迈过门槛的时候,不小心拌了一下,她赶快用手扶住了门,才免于摔跤,不想一点粥洒出了碗,沈母看到后就厉声道:不能端碗还呈什么能?以后别让我看到你。
妙君说:对不起,娘,以后我会多加小心。
妙君将碗放下,对沈母说:娘,我这就回去干活了,你慢慢用。
雨思在一边无语。
这时阿忠走了过来,沈母盯着妙君笨拙的背影,对阿忠道:本来让她干这么多活,原想她会受不了,会逃走,哪知道她没有离开的意思。难不成真的是为了贪图沈家的财产,肚里怀着别人的孩子,为了留下来而隐藏自己?
阿忠:夫人,不妨我们再试试看。
沈母:算了,由她去吧。
雨思:有的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妙君此时正吃力地劈柴,她弯不下腰,只能半蹲着,看上去十分难受,喜旺想起家俊走时托付给他的话:一定要照顾好少奶奶。他向少爷保证:少爷,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地照顾少奶奶的。
如今少奶奶落到这般境地,他很着急,他只能走上前,拿过妙君手中的斧子:少奶奶,我来吧。
妙君:还是我来吧,一会儿你又该挨骂了。
喜旺:由他们骂去,我答应少爷要好好照顾你,说到就应该做到。
阿忠左等右等不见喜旺过来,就亲自来到柴房,他看到了这一场面,就走近来对喜旺说:让少奶奶干这个活是为了少奶奶好,难道你连老夫人的心意也不顾吗?
喜旺:于管家,你难道没看到少奶奶,快要生了,让她干这个活不是残忍吗?
阿忠:你好大的胆子,敢和老夫人对着干。走,随我去见老夫人,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喜旺:走就走,我去和老夫人说。
妙君劝喜旺不要说了,她夺过喜旺手里的斧子,继续劈柴。
喜旺和阿忠一前一后走到沈母面前,阿忠把经过说了。
喜旺说:老夫人,少奶奶现在这个样子已经不能干这个活,她已经干不了这么繁重的活了,这是我们下人干的活。
沈母:什么时候轮到你教训起我来了,阿忠,给我掌嘴!
阿忠过来一巴掌撑在喜旺的脸上,接着又打。
喜旺:老夫人,我求求你了,少爷回来会责骂我的,我死不足惜,你就放少奶奶肚子里孩子一条生路吧,上天还有好生之德。
沈母:阿忠,你是不是让他故意来骂我?
阿忠听出沈夫人说打得太轻的意思,就拿出鞭子狠狠地抽在喜旺身上。
大成这天送完客人经过沈府,正遇上喜旺,大成让喜旺带他去看妙君。
喜旺看四处无人,就领着大成往妙君所在的西院,喜旺离开。
大成见妙君穿着下人的衣服,挺着肚子在切菜,不觉怔在那里。
他站在妙君身边,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
停了好一响,他一把拿过妙君手里的菜刀,摔在地上。
“大成,你怎么来了?”妙君欣喜地拉着大成的胳膊。
大成:我来看看你在这里怎样当下人。
妙君:我在这里很好啊。
大成:你干下人的活,沈家难道没有下人了吗?
妙君:婆婆让我干这样的活是因为对生孩子有利啊。
大成拉着妙君的手,看着手上还有血迹,就说:手上流血,也是对生孩子有利?妙君,这是沈家欺负你的借口,你跟我回家去,我会让你享福,我会养大你和孩子,比在这里强一百倍。
美凤惊慌地到沈母面前,说娘让她保管的手镯和金簪不见了,她挨个问了几个丫环都说不曾见过,有个叫小红的丫环说,她见少奶奶在打扫这个房间。
妙君被叫进沈母的跟前,质问是不是拿走了美凤室内的首饰。妙君当然不承认,因为她根本没见过什么首饰和钱票,妙君答应可以搜她的房间。
美凤领着一班人马,去了妙君的房间。她们到处翻找,最后在妙君的被子下面找到了。
沈母:你还有什么可说?你没有钱可以说啊,为什么要偷?
妙君:娘,你相信我,我真的没拿金簪和什么票,我根本就没见到过。
沈母: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不好好刺绣,货卖不出去,没有钱,就去偷首饰偷钱,给自己的娘家。我给你三天时间,如果交不出来,你就永远不要进这个家门。
妙君:娘,你要相信我,我真的什么也没见。
阿忠:偷东西是要以家法处置的。
沈母并不相信,她想到妙君把自己绣花的钱,如数交到她手里的情景,就对阿忠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家丑不可外扬。
阿忠:夫人,这么多下人都在看着,以后怎么能服众?
沈母:你给我听着,念你身怀六甲,这屋里的衣服,就交给你来洗,以示处罚,这是对你的宽大了,二来警示众人。
沈母把在妙君床上的发簪和手镯放进箱子里。
这天美凤拿着一盒茶,说是她父亲从老家托人捎来的虎丘茶,沈母知道虎丘茶是花茶,用虎丘茶花窨制而成,它既有清香爽口的茶味,又有鲜花的芬芳和甘醇。黛色的虎丘茶叶,点泡的茶汤色白,味淡雅,有豆花香。
她走至美凤的房间,丫环说美凤去从冰窖里取沉年雪,沈母见有一金簪和手镯放在床头的,也就是说,她自己的东西放在这里,诬陷妙君所偷就最明显不过了。
妙君在井里提水洗衣服,洗完后把一件件衣服凉在绳子上,擦了一把汗,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却见婆婆出现在她的面前。
婆婆:井里的水洗衣穿上去不舒服,这种高档布料,要河水来洗,以后要用河水来洗才好。
妙君端着洗衣盆去河里洗衣服,有几个人对妙君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人说:沈家的大少奶奶也洗衣服,想不到沈家娶的不是媳妇,是娶的丫环。
一人说:你看她怀着身身孕,还要来河里洗衣服。
又有一女人说:粉团似的一个人儿,也忍心让人家来洗衣服。
为了不想见村里那些女人们,妙君端着一盆衣服去偏僻的河里洗衣服,水很清,妙君洗完后脱了鞋子用脚撩着水玩,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忽然她从水中看见一个人走近她的身边,她惊恐地扭过头去看,见是婆婆拿了一件衣服说:这就是你给我洗的衣服?
妙君去看时,见是一块污渍,知道是婆婆刚换下来的衣服,就说:娘,这件衣服我来时没找到。
沈母:这么说是我诬陷你不成?
说完她猛一推妙君,妙君就落入水中,她扑腾了好长时间,沈母转身走了回去。
直到妙君半个身子在河边上。
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见小菊在她身边,为她擦拭。见她醒来,小菊兴奋地说:少奶奶你醒了。
妙君醒来的么一个反应是用手膜肚子。见孩子还在才松了一口气。
小菊:少奶奶,你刚才掉到水里被人救了上来,已经请了大夫来看过,说是多注意休息,把这药喝下去就没事了。
柴房里,妙君拿着斧子劈柴,半弯着腰,她摸着腹部说:孩子,我知道是你在心疼娘,娘没事,只要想到未来的一天,能和你爹团聚,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娘吃多大的苦都能忍,你要好好地呆着不要乱动。
她自语道:家俊,你在那里过得好不好?那里条件艰苦,为什么不见你的回信?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做个好媳妇,让娘满意,为的是你能放心地在外工作,不要以我为念。可是现在已经撑不下去了,家俊,你快回来,快回来呀。
阿忠与沈母在一起时,沈母:阿忠,你说,是不是当初我们看错了,她那么能忍受,我认为她不像是有企图的人,也算是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我们那样对她,是不是冤枉她了?
阿忠:也许是这样的吧。少奶奶很坚强,可你别忘记,她只是怡翠院一唱戏的,很会掩盖。她命中带煞,要不结了婚后,怎么可能两个人不在一起。还有那个石公子为了得到她,葬身悬崖,她父亲好好的死于一场大火,如果不是沈少爷去了那么远的地方,也说不定......
沈母:好了,别说了。
阿忠:你刚才问我她那么能忍受,还不是为了得到沈家的财产。
阿忠这天手里拿着两封信,快走至门口时,把给沈母的信装了起来。他推开门,见妙君正在洗衣服,就说:少奶奶,我来帮你吧,你别累着了自己了,还有肚子里的孩子。
妙君:谢谢阿忠管家,我没事儿,还能干得下来。
阿忠把信交给妙君。妙君连声谢谢阿忠。
阿忠:少奶奶不必客气,这是我阿忠份内的事。
欣喜地接地信,放在一边,等把衣服凉好时坐下来读信。
阿忠来到沈母前,他说好久不见少奶奶了,要沈母一起去看看少奶奶。沈母与阿忠一起来到院内,正遇见妙君在看信,她的神情愉悦,时而笑出声来。她怎么也想不到,沈母与阿忠已经走到了她的旁边。
沈母讪讪地问:是家俊的来信?
妙君转过身见是婆婆,连忙站了起来,无奈身子不便差一点倒下,阿忠连忙上前扶了一把,才站稳。
她回答沈母:娘,是家俊的来信,她说在那里挺好的,他在信里说,生意开展的很好。
沈母问:家俊在那里还有什么?
妙君:信上说他在那里过的端午节,风俗习惯与咱们这里大不一样。家俊还说那里有好多苏州没有见过的花,还可以用花瓣做饼来吃。
妙君很高兴,全然不顾沈母的冷漠的反应。当她看到沈母的表情,才停下来。沈母带着冷漠的表情离开了妙君的洗衣坊。
阿忠见目的已经达到,暗自高兴。但他又装做忧心忡忡的样子对沈母说:少奶奶这个样子分明是没把你放在眼内,少爷也是娶了媳妇忘记娘。
沈母:别说了。
阿忠:对不起老夫人,我说错了,你原谅我吧。
沈母:阿忠,我看少奶奶是没有活做闲得慌,明天也该是做咸菜的时候,那些菜别烂在地里了。
阿忠接过邮递人的信在口袋里,他叫人把地里半干的菜拉进妙君的干活的院内,就离开了。
妙君把洗好的衣服凉在衣架上,她看着这些菜,用袖子擦了一把汗,摸着凸起的肚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动手切菜,她一手擦着汗,手里还切着菜。
她自语道:家俊,你什么时候回来?娘说是为了生孩子顺利,让我干粗活,我不能出门,写的信也无法寄出去。你在那里过得好不好?你要是知道,娘让我干这样的活,很累,但一想到对我们的孩子有利,一想到在不久的一天,别后重逢,我就能坚持。家俊,一切苦我都能忍,只要你记得我,记得我们快出生的孩子。
但是还是不小心切到手上,流血不止,她想起她小时候在刺绣的时候不小心针扎在手上,大成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突然想起大成,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大成、沉香,你们在哪里?
喜旺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上前要帮妙君切菜,洗菜,被阿忠叫出去。
大成这天在家与沉香一起,吃完饭,大成说,不知道妙君现在怎样了?她在那里过得好不好,不知道沈家对他好不好?
沉香:妙君已经嫁人了,我们应该祝福她,还是不要去打扰她的生活才好。
这天雨思在洗菜房找到妙君,她手里拿着一对老虎头鞋子。妙君放下劈柴斧子,热情地让雨思坐下来。她看到雨思微微隆起的肚子,问,妹妹几个月了?雨思用手摸着肚子回道:回嫂嫂,我的宝宝已经五个月了。妙君微笑着说:将来两个孩子会在一起玩得很好。
雨思:是啊,嫂嫂,你再有一个月就生了吧。
妙君微笑地摸着腹部幸福地点了点头。
雨思在院子里边转,她看太湖石上的水溅在水池里,水清见底,沧浪亭子边上的那颗香樟树开始花,杏花刚刚落下,桃花就开了。
沈母见雨思在河边玩,就提醒:不要在河边玩,别吓着我的外孙了。
雨思高兴地说:娘,没事儿的,我都这么大了,你就放心吧。
她走到小菊前,见小菊在绣虎头鞋子,就想:我何不为我未出生的孩子亲手绣双鞋子。
她说:嫂嫂是绣花高手,我何不请教于她?
雨思来到柴房,见妙君正在劈柴,就说:嫂嫂,快歇息一下,不要累坏了身子和我的宝贝侄儿。
妙君扭头见是雨思,就高兴地说:妹妹来了,快坐。
妙君试着站起来,费了好大劲儿在雨思的帮助下才站立起来。
妙君:妹妹今天来有什么事儿吗?
雨思:嫂嫂,听说你绣技是一流的,今天我来就是请你教我绣一双老虎头鞋子。
妙君忙洗完手在身上抹干后,拿起雨思的图样绣了起来。
雨思看着嫂嫂的手有些粗糙,但绣花什在她手里飞快熟练又快,绣得如此认真。
雨思站起身来,在院里走,看绳子上搭满了全家人的衣服,包括她的衣服。
一排整齐的咸菜罐子,还有堆积如山的劈成小段儿的木柴。
雨思看着嫂嫂拿绣花针熟练灵巧却粗糙的手,对自己说,不行,我得去告诉母亲,不能让嫂嫂干这样的重活。住在娘家,娘什么活也不让她干,每天在家里歇息。
当妙君把绣好的虎头放交给雨思,雨思惊喜起来:想不到嫂嫂的手这样灵巧,不象我,从小不想学这个。
妙君:妹妹若是不嫌弃,孩子出生,就让我给孩子做这些。
雨思:嫂嫂,你真是太好了。嫂嫂整天在这里,一定很辛苦,我回去一定告诉娘,不能让你在这里吃苦。
妙君:谢谢雨思妹妹,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说不上辛苦,娘说多干些活对生孩子有利。再说不到一个月孩子生下来就好了。
雨思:嫂嫂,你真好,真善良。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
妙君把一杯水端给雨思:天热多喝点水去降火。
妙君:哦,我这里有一封信,是写给你哥哥的信,你帮我发出去好吗?
雨思接过信:你放心吧,嫂嫂,我一定代你送到哥哥的手里。
雨思一手拿着信,一手拿着老虎头鞋子从妙君的洗衣坊走了出去。
正好碰到阿忠,阿忠见雨思手里拿着信,又是从妙君的洗衣坊走出来的,心里明白了几分。
管家走近雨思,问:四小姐忙什么?
雨思:管家,我正要去给嫂嫂送一封信,不想在这里遇上你。
阿忠:这么巧?我正要往集上去。
雨思犹豫了一下:我这里有一封信要送,那你拜托你帮我送邮局吧?
阿忠:我一定为你带到。
阿忠猛然想起了什么,就对雨思说,你看我这记性,钱忘记带了。
阿忠拿着信回到家里,用小刀慢慢地打开了信封,抽出了那封厚厚的信,又把一张空白的信装回信封里粘好,才拿出去到邮局。他想起医生开的有一味叫龙胆的药。这个是龙胆,病人吃时可酌量而放。
晚上吃饭的时候,阿忠接过何秀手里的碗,说是顺路送去,走到无人处,就把一包药放在雨思的碗里。
雨思吃了到了半夜,开始腹泄不止,至到叫了医生。
沈母问:大夫,我女儿的病怎样?是不是很严重?
大夫:没事,她的症状似是吃了不洁之物。
沈母:吃了不洁之物?阿秀,雨思今天都是去了哪里?
阿秀:回老夫人的话,小姐今天去了少奶奶那里。
沈母:原来如此,这个恶毒的女人,一定是故意让小姐吃了什么,来她故意害小姐的。
雨思:娘不是的,嫂嫂不是那样的人。
沈母:她想害你的孩子,你还替她说话?
雨思:可是嫂嫂为什么要害我的孩子啊?我还求娘不要干那样重的活。
沈母:还不是嫉恨你不干活,她却在干活。
雨思:娘,嫂嫂怎么这样啊?
妙君这天早晨,把熬好的粥送到沈母那里,她在迈过门槛的时候,不小心拌了一下,她赶快用手扶住了门,才免于摔跤,不想一点粥洒出了碗,沈母看到后就厉声道:不能端碗还呈什么能?以后别让我看到你。
妙君说:对不起,娘,以后我会多加小心。
妙君将碗放下,对沈母说:娘,我这就回去干活了,你慢慢用。
雨思在一边无语。
这时阿忠走了过来,沈母盯着妙君笨拙的背影,对阿忠道:本来让她干这么多活,原想她会受不了,会逃走,哪知道她没有离开的意思。难不成真的是为了贪图沈家的财产,肚里怀着别人的孩子,为了留下来而隐藏自己?
阿忠:夫人,不妨我们再试试看。
沈母:算了,由她去吧。
雨思:有的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妙君此时正吃力地劈柴,她弯不下腰,只能半蹲着,看上去十分难受,喜旺想起家俊走时托付给他的话:一定要照顾好少奶奶。他向少爷保证:少爷,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地照顾少奶奶的。
如今少奶奶落到这般境地,他很着急,他只能走上前,拿过妙君手中的斧子:少奶奶,我来吧。
妙君:还是我来吧,一会儿你又该挨骂了。
喜旺:由他们骂去,我答应少爷要好好照顾你,说到就应该做到。
阿忠左等右等不见喜旺过来,就亲自来到柴房,他看到了这一场面,就走近来对喜旺说:让少奶奶干这个活是为了少奶奶好,难道你连老夫人的心意也不顾吗?
喜旺:于管家,你难道没看到少奶奶,快要生了,让她干这个活不是残忍吗?
阿忠:你好大的胆子,敢和老夫人对着干。走,随我去见老夫人,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喜旺:走就走,我去和老夫人说。
妙君劝喜旺不要说了,她夺过喜旺手里的斧子,继续劈柴。
喜旺和阿忠一前一后走到沈母面前,阿忠把经过说了。
喜旺说:老夫人,少奶奶现在这个样子已经不能干这个活,她已经干不了这么繁重的活了,这是我们下人干的活。
沈母:什么时候轮到你教训起我来了,阿忠,给我掌嘴!
阿忠过来一巴掌撑在喜旺的脸上,接着又打。
喜旺:老夫人,我求求你了,少爷回来会责骂我的,我死不足惜,你就放少奶奶肚子里孩子一条生路吧,上天还有好生之德。
沈母:阿忠,你是不是让他故意来骂我?
阿忠听出沈夫人说打得太轻的意思,就拿出鞭子狠狠地抽在喜旺身上。
大成这天送完客人经过沈府,正遇上喜旺,大成让喜旺带他去看妙君。
喜旺看四处无人,就领着大成往妙君所在的西院,喜旺离开。
大成见妙君穿着下人的衣服,挺着肚子在切菜,不觉怔在那里。
他站在妙君身边,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
停了好一响,他一把拿过妙君手里的菜刀,摔在地上。
“大成,你怎么来了?”妙君欣喜地拉着大成的胳膊。
大成:我来看看你在这里怎样当下人。
妙君:我在这里很好啊。
大成:你干下人的活,沈家难道没有下人了吗?
妙君:婆婆让我干这样的活是因为对生孩子有利啊。
大成拉着妙君的手,看着手上还有血迹,就说:手上流血,也是对生孩子有利?妙君,这是沈家欺负你的借口,你跟我回家去,我会让你享福,我会养大你和孩子,比在这里强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