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风传花信,雨濯春尘。
雨势时急时缓,噼里啪啦的打在纸窗上发出声响,惹的温遥珩有些心烦。
“小姐,这几卷案宗都看了几个时辰了,若实在不解,为何不去问问主君大人呢。”
“父亲既然将此事交由我,那必有他的道理。”
温遥珩道,合上了卷宗,揉了揉发酸的双眼。
面前的小姑娘一只手撑着脑袋,眼睛半眯着,早已昏昏欲睡。
小姑娘名唤金雪,比她还小几岁。金雪从小与她一同长大,虽是婢女,可对她来说早已与亲人无二。
近日,长安城内一连几位贵女于闺房中悬绫;家族培养多年的女儿死的如此不体面,无人声张。因而直到数日后各位夫人聊起发觉女儿自杀时细节相同,此事才真正当做案件处理。
而在见到卷宗前,温遥珩亦对此案有所耳闻。
死去的姑娘均是刚刚及笄,家世均在五品上下。温遥珩不常参加圈子里的宴席,因而并不知晓这几人为人如何。
但据案宗来看,这五人均是风评甚好、贤良淑德的闺秀。
“走吧,到了入宫的时辰了。”温遥珩起身,理了理裙子对金雪说道。
今日是二皇子的选妃宴。
当今圣上育有二子一女,大皇子穆祉渊乃中宫嫡出,刚生下来便被立为太子。不过其少时大病一场后便身体虚弱不得见风,数年来久居深宫,仅有少数高官可见。其有一嫡妹,才情相貌均不出众,因而尽管是唯一的公主,依然不得圣宠。
二皇子穆祉谦是宫女所出,乃皇帝酒后乱性所为。不过其甚是乖巧,皇帝子嗣稀少,也将这来之不易的儿子视若珍宝,连同其母族也十分照顾。
“今日是为二皇子选妃办的赏花宴……可听闻大皇子也尚未成亲,怎的二皇子先为选妃啊。”
“难道皇帝陛下废太子想传位给二皇子……”
金雪跟在温遥珩身后喃喃自语。
温遥珩微微一笑,扶着她的手上了马车,未置一言。
太子体弱却嫡长,正合她与父亲之意;二皇子不过是个例外,若非念其出身低微不堪大统,也不会被留下来。
太子既为储君,那便暂不能有子嗣。
温遥珩曾听闻太子诞时皇帝便意定温氏女为后,可这桩婚事一拖再拖,到如今却连个影子都没见成。
车马辚辚驶入宫城。宫道宽阔,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朱红色的宫墙上盖着的金色的琉璃瓦,尽显威严。
温遥珩拨开纱帘看了一眼,随即便收回了目光。
实际她并未进过几次宫,甚至没出过几次王府。父亲只手遮天,她自幼聪慧,于武道却实无天赋,学习多年武艺不过尔尔。
父亲仇家甚多,她出门都以“相貌有损”为名佩面纱掩面。
虽不常入宫,可宫道景色实在单一,于她来说实在无趣。
车马继续向前,不知行过几时。
直到许久未听见车外的声音,温遥珩才察觉出几分不对。她向着坐在对面的金雪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她留意。
“唰——”
破空声随之而至。
温遥珩当即俯身,箭矢破纱帘而入,又穿帘而出。
金雪当即将软甲抛给遥珩,抽出束带内侧绑着的短匕跃出车厢。
“小姐,坐稳了!!”
手起刀落,车夫便倒了下去。
若问为何温遥珩武功不精却可不带侍从出行,此刻便知。
温遥珩抬首望日分辨此刻方位,疾言道:“金雪,东北向行,入东宫。”
太子手握羽林军,若身后刺客出自太子之手,那便不会仅仅刺杀她一人放过其父。东宫平日守卫森严,她如今便要借此脱险。
“抓刺客!”
将至东宫,温遥珩便高声喊道。东宫的护卫们很快被声响吸引了过来,与杀手缠斗。
透过窗缝,温遥珩细细观察着。
进入东宫,杀手们便不再像从前一样毫无顾忌,而是且战且退,不愿与东宫护卫正面相抗。
温遥珩戴好面纱下车,杀手已几乎全数被捕。
她遥遥见东宫掌事拉下了已死杀手的面罩,入太子寝殿通报。
“臣女温氏,谢过太子殿下。”
待管事出面相见,温遥珩只装作不知,做揖道谢。
“只是臣女车驾已毁,还要劳烦太子殿下安排了。”
“殿下已为温姑娘备好车驾。”
掌事看了温遥珩一眼,没多说什么,也没给她们什么好脸色。
温遥珩带金雪上了车驾,倒是内心平静。
——若太子知道遇刺的是她,估计连救都不会救。
“太子殿下有一句话命老臣带给姑娘,‘所寻之人,即刻可见’。”管家见温遥珩主仆二人上车,隔着珠帘说道。
……
御花园内,一片莺歌燕舞的和谐景象。
“听说今日摄政王之女也会来……还以为她早许给太子殿下……”
“胡说什么呢!这二皇子殿下仪表堂堂,你怎知温氏女定许给太子。”
一人见二皇子朝这方看来,瞪了好友一眼,止住了话头。
“话说这都要开宴了……”
“摄政王之女温氏遥珩到——”
温遥珩入园,园内竟半刻沉寂。
或因其父的威严,又或因温遥珩与想象中不同。
园内姑娘们大多穿的鲜艳,温遥珩一袭素衣,格外显眼。她头戴东珠,足踏玉履,虽无锦绣颜色相配,可举手投足间却尽显尊贵。
“那便是摄政王之女……与其他小姐真是十分不同……”
园内私语声窃窃。
温遥珩走向主位的皇后与二皇子,盈盈一拜。
“见过皇后娘娘、二皇子殿下。”
隔着面纱,她清晰见到二皇子难看的脸色。
皇后倒是面色如常唤她起身。
“今日大家就当家宴,不必拘束。”
待温遥珩落座,皇后起身宣布开宴。
鱼翅、燕窝等珍馐纷纷呈上,席间歌舞升平,宫娥们奏响乐曲,世家贵女们接连上前见礼。
“陛下驾到——摄政王陛下驾到——”
宴席进行过半,正在温遥珩百无聊赖之时,御花园外传来通报的声响。
温遥珩随众人一同起身拜见。
“孤听闻阿珩皇宫内遇刺,可还无恙?殿前司那帮吃白饭的……看是该好好整顿一番了。”
皇帝刚刚入坐,便看似关切地转向温遥珩询问遇刺之事。
“回陛下,臣女一切安好。”温遥珩面不改色地回话。
她的余光瞥向父亲,她的摄政王父亲不形于色,看不出和平日有何不同。可温遥珩却从他似无变化的神情中看出此前他并不知自己遇刺之事。
看来是太子私下将此事告知皇帝了。
“可惜,刺杀阿珩的刺客皆是死士,还未到诏狱便都服毒自尽了。”皇帝接着说道。
温遥珩默不作声,却向着父亲小幅度摇了摇头。
刺杀她之人此时就在场上,她已经心里有数。
皇帝这一出,无非是想借刺客一事责备殿前司办事不力,从而趁机铲除殿前司中他们的人手罢了。
“阿珩得陛下关怀已是三生有幸。这刺客如此猖狂,若说是殿前司办事不力……不若说是有人只手遮天。”
温遥珩再拜,语气毫无波澜,不顾皇帝面色铁青。
如今圣上从前不过一落魄宗室子,是她的父亲扶持其上位。无奈人心总是如此,上位后的皇帝不再对这位自己亲封的摄政王言听计从。
到如今,皇帝与摄政王不和已是人尽皆知。
宴席将毕,皇帝与摄政王接连离席,宾客也纷纷散去。
至末,皇后起身道:“左谏议之女许氏宴乔,到吾跟前来。”
……
三日后,温遥珩起身,便从父亲处听闻左谏议之女许宴乔于家中亡故的消息。
与前几桩案子一样,许宴乔也是三尺白绫闺房中悬梁自尽。
接到消息,温遥珩便立即着衣前往许府。
因有着大理寺的令牌,守在许府的金吾卫没多阻拦就放温遥珩入内了。
许宴乔的尸首已经收殓,房中十分整洁,无血迹也无打斗挣扎的痕迹,真真只有房梁上吊着的白绫能看出这里发生过命案。
看过从前的卷宗,温遥珩知道前几位遇害者的房中也是如此。
无证物也无证人,查起来可谓毫无头绪。
“吱——”
“谁?!”
听到一声窗户被推开的声音,温遥珩猛的回头。
一个身影自窗后闪过。
没有犹豫,温遥珩赶忙追了上去。那人向着后院跑,后院金吾卫已经撤去,温遥珩只得一人追赶。
幸而那人不熟悉许府内院,很快跑进了死胡同。
温遥珩这才看清了对方模样。
对方穿着金丝线织成的锦袍,腰间佩一剔透白玉佩,眼眸如星,神仪明秀。
不知是哪家的富贵子弟。
但温遥珩还是依旧抽出佩剑,指向对方。“你不是许府下人吧,鬼鬼祟祟的在这干什么!”
“这位兄台……关于这案子请问可有线索了?”那人沉默半天,却是开口问道。
——平日为行事方便,温遥珩总扮作男子出门。
“你问这个作甚?大理寺办案,怎可向外人透露?”
“不过……你私自潜入案发现场,倒是十分可疑。”
她冷冷说道。
虽听这人话语不似真凶,可却像是知道几分内情的样子。
“仁兄不必怀疑我。实不相瞒,我也正是为了此案而来。”
“家中行商,近日多位贵女无故身亡,对家中的生意有些影响,故冒昧前来查探。”
温遥珩看着眼前人,心底冷笑。手中剑不但没放下,反而更进了一寸。
“刚刚在那身亡的女子房中,我嗅到了一丝阁中香的香气……”
见如此,那人无奈道。
雨势时急时缓,噼里啪啦的打在纸窗上发出声响,惹的温遥珩有些心烦。
“小姐,这几卷案宗都看了几个时辰了,若实在不解,为何不去问问主君大人呢。”
“父亲既然将此事交由我,那必有他的道理。”
温遥珩道,合上了卷宗,揉了揉发酸的双眼。
面前的小姑娘一只手撑着脑袋,眼睛半眯着,早已昏昏欲睡。
小姑娘名唤金雪,比她还小几岁。金雪从小与她一同长大,虽是婢女,可对她来说早已与亲人无二。
近日,长安城内一连几位贵女于闺房中悬绫;家族培养多年的女儿死的如此不体面,无人声张。因而直到数日后各位夫人聊起发觉女儿自杀时细节相同,此事才真正当做案件处理。
而在见到卷宗前,温遥珩亦对此案有所耳闻。
死去的姑娘均是刚刚及笄,家世均在五品上下。温遥珩不常参加圈子里的宴席,因而并不知晓这几人为人如何。
但据案宗来看,这五人均是风评甚好、贤良淑德的闺秀。
“走吧,到了入宫的时辰了。”温遥珩起身,理了理裙子对金雪说道。
今日是二皇子的选妃宴。
当今圣上育有二子一女,大皇子穆祉渊乃中宫嫡出,刚生下来便被立为太子。不过其少时大病一场后便身体虚弱不得见风,数年来久居深宫,仅有少数高官可见。其有一嫡妹,才情相貌均不出众,因而尽管是唯一的公主,依然不得圣宠。
二皇子穆祉谦是宫女所出,乃皇帝酒后乱性所为。不过其甚是乖巧,皇帝子嗣稀少,也将这来之不易的儿子视若珍宝,连同其母族也十分照顾。
“今日是为二皇子选妃办的赏花宴……可听闻大皇子也尚未成亲,怎的二皇子先为选妃啊。”
“难道皇帝陛下废太子想传位给二皇子……”
金雪跟在温遥珩身后喃喃自语。
温遥珩微微一笑,扶着她的手上了马车,未置一言。
太子体弱却嫡长,正合她与父亲之意;二皇子不过是个例外,若非念其出身低微不堪大统,也不会被留下来。
太子既为储君,那便暂不能有子嗣。
温遥珩曾听闻太子诞时皇帝便意定温氏女为后,可这桩婚事一拖再拖,到如今却连个影子都没见成。
车马辚辚驶入宫城。宫道宽阔,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朱红色的宫墙上盖着的金色的琉璃瓦,尽显威严。
温遥珩拨开纱帘看了一眼,随即便收回了目光。
实际她并未进过几次宫,甚至没出过几次王府。父亲只手遮天,她自幼聪慧,于武道却实无天赋,学习多年武艺不过尔尔。
父亲仇家甚多,她出门都以“相貌有损”为名佩面纱掩面。
虽不常入宫,可宫道景色实在单一,于她来说实在无趣。
车马继续向前,不知行过几时。
直到许久未听见车外的声音,温遥珩才察觉出几分不对。她向着坐在对面的金雪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她留意。
“唰——”
破空声随之而至。
温遥珩当即俯身,箭矢破纱帘而入,又穿帘而出。
金雪当即将软甲抛给遥珩,抽出束带内侧绑着的短匕跃出车厢。
“小姐,坐稳了!!”
手起刀落,车夫便倒了下去。
若问为何温遥珩武功不精却可不带侍从出行,此刻便知。
温遥珩抬首望日分辨此刻方位,疾言道:“金雪,东北向行,入东宫。”
太子手握羽林军,若身后刺客出自太子之手,那便不会仅仅刺杀她一人放过其父。东宫平日守卫森严,她如今便要借此脱险。
“抓刺客!”
将至东宫,温遥珩便高声喊道。东宫的护卫们很快被声响吸引了过来,与杀手缠斗。
透过窗缝,温遥珩细细观察着。
进入东宫,杀手们便不再像从前一样毫无顾忌,而是且战且退,不愿与东宫护卫正面相抗。
温遥珩戴好面纱下车,杀手已几乎全数被捕。
她遥遥见东宫掌事拉下了已死杀手的面罩,入太子寝殿通报。
“臣女温氏,谢过太子殿下。”
待管事出面相见,温遥珩只装作不知,做揖道谢。
“只是臣女车驾已毁,还要劳烦太子殿下安排了。”
“殿下已为温姑娘备好车驾。”
掌事看了温遥珩一眼,没多说什么,也没给她们什么好脸色。
温遥珩带金雪上了车驾,倒是内心平静。
——若太子知道遇刺的是她,估计连救都不会救。
“太子殿下有一句话命老臣带给姑娘,‘所寻之人,即刻可见’。”管家见温遥珩主仆二人上车,隔着珠帘说道。
……
御花园内,一片莺歌燕舞的和谐景象。
“听说今日摄政王之女也会来……还以为她早许给太子殿下……”
“胡说什么呢!这二皇子殿下仪表堂堂,你怎知温氏女定许给太子。”
一人见二皇子朝这方看来,瞪了好友一眼,止住了话头。
“话说这都要开宴了……”
“摄政王之女温氏遥珩到——”
温遥珩入园,园内竟半刻沉寂。
或因其父的威严,又或因温遥珩与想象中不同。
园内姑娘们大多穿的鲜艳,温遥珩一袭素衣,格外显眼。她头戴东珠,足踏玉履,虽无锦绣颜色相配,可举手投足间却尽显尊贵。
“那便是摄政王之女……与其他小姐真是十分不同……”
园内私语声窃窃。
温遥珩走向主位的皇后与二皇子,盈盈一拜。
“见过皇后娘娘、二皇子殿下。”
隔着面纱,她清晰见到二皇子难看的脸色。
皇后倒是面色如常唤她起身。
“今日大家就当家宴,不必拘束。”
待温遥珩落座,皇后起身宣布开宴。
鱼翅、燕窝等珍馐纷纷呈上,席间歌舞升平,宫娥们奏响乐曲,世家贵女们接连上前见礼。
“陛下驾到——摄政王陛下驾到——”
宴席进行过半,正在温遥珩百无聊赖之时,御花园外传来通报的声响。
温遥珩随众人一同起身拜见。
“孤听闻阿珩皇宫内遇刺,可还无恙?殿前司那帮吃白饭的……看是该好好整顿一番了。”
皇帝刚刚入坐,便看似关切地转向温遥珩询问遇刺之事。
“回陛下,臣女一切安好。”温遥珩面不改色地回话。
她的余光瞥向父亲,她的摄政王父亲不形于色,看不出和平日有何不同。可温遥珩却从他似无变化的神情中看出此前他并不知自己遇刺之事。
看来是太子私下将此事告知皇帝了。
“可惜,刺杀阿珩的刺客皆是死士,还未到诏狱便都服毒自尽了。”皇帝接着说道。
温遥珩默不作声,却向着父亲小幅度摇了摇头。
刺杀她之人此时就在场上,她已经心里有数。
皇帝这一出,无非是想借刺客一事责备殿前司办事不力,从而趁机铲除殿前司中他们的人手罢了。
“阿珩得陛下关怀已是三生有幸。这刺客如此猖狂,若说是殿前司办事不力……不若说是有人只手遮天。”
温遥珩再拜,语气毫无波澜,不顾皇帝面色铁青。
如今圣上从前不过一落魄宗室子,是她的父亲扶持其上位。无奈人心总是如此,上位后的皇帝不再对这位自己亲封的摄政王言听计从。
到如今,皇帝与摄政王不和已是人尽皆知。
宴席将毕,皇帝与摄政王接连离席,宾客也纷纷散去。
至末,皇后起身道:“左谏议之女许氏宴乔,到吾跟前来。”
……
三日后,温遥珩起身,便从父亲处听闻左谏议之女许宴乔于家中亡故的消息。
与前几桩案子一样,许宴乔也是三尺白绫闺房中悬梁自尽。
接到消息,温遥珩便立即着衣前往许府。
因有着大理寺的令牌,守在许府的金吾卫没多阻拦就放温遥珩入内了。
许宴乔的尸首已经收殓,房中十分整洁,无血迹也无打斗挣扎的痕迹,真真只有房梁上吊着的白绫能看出这里发生过命案。
看过从前的卷宗,温遥珩知道前几位遇害者的房中也是如此。
无证物也无证人,查起来可谓毫无头绪。
“吱——”
“谁?!”
听到一声窗户被推开的声音,温遥珩猛的回头。
一个身影自窗后闪过。
没有犹豫,温遥珩赶忙追了上去。那人向着后院跑,后院金吾卫已经撤去,温遥珩只得一人追赶。
幸而那人不熟悉许府内院,很快跑进了死胡同。
温遥珩这才看清了对方模样。
对方穿着金丝线织成的锦袍,腰间佩一剔透白玉佩,眼眸如星,神仪明秀。
不知是哪家的富贵子弟。
但温遥珩还是依旧抽出佩剑,指向对方。“你不是许府下人吧,鬼鬼祟祟的在这干什么!”
“这位兄台……关于这案子请问可有线索了?”那人沉默半天,却是开口问道。
——平日为行事方便,温遥珩总扮作男子出门。
“你问这个作甚?大理寺办案,怎可向外人透露?”
“不过……你私自潜入案发现场,倒是十分可疑。”
她冷冷说道。
虽听这人话语不似真凶,可却像是知道几分内情的样子。
“仁兄不必怀疑我。实不相瞒,我也正是为了此案而来。”
“家中行商,近日多位贵女无故身亡,对家中的生意有些影响,故冒昧前来查探。”
温遥珩看着眼前人,心底冷笑。手中剑不但没放下,反而更进了一寸。
“刚刚在那身亡的女子房中,我嗅到了一丝阁中香的香气……”
见如此,那人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