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日久,思恋尤深,耐烟水以阻隔,......期,空深瞻暮之,至季夏极......尊体起居万福,即同阿水荣侍。……伏惟顺时,倍加保重,愚情祝望。......今则节届炎毒,更望阿孃、彼中骨肉,各好将息,勤为茶饭,煞好将息,莫忧阿水在此。今寄红绵一角子,是团锦,与阿孃充信,白绫半匹亦与阿孃。比拟剩寄物色去,恐为不达,未敢寄附,莫怪微少。”

    .....

    我斟酌着字句,默写下这封家书。心中暗自窃喜,幸好之前研究过唐代家书,有可以抄的模版。一百张纸,六十文钱,还有零零碎碎的支出都让我肉疼。光是纸张的六十文钱,大概换算下来,就是一百人民币。

    我是余上善,本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研究生,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准备完成研究最后一部分,攻克唐代科举诗填补研究的空白,一举拿下核心期刊,成为学术新星,可惜事与愿违,没等来支付版面费,等来了连续熬了一个月大夜后猝死,再睁开眼就已经是在唐朝农户的家里。

    还没等我缓过神来,意识就很快又抽离了那具身体。脚踩祥云的神仙出现在我眼前:“你便是余阿水对吧。”

    他指了指在坐在镜子前发呆的那个体魄健壮的女人说道,“这便是你的新肉身。”

    我还在懵圈的时候,神仙又开口解释道:“根据命格簿来说,你的阳寿未尽,但是因为新来的鬼差一时工作疏忽,勾错魂了。按理说,本该把你带回去的,阎王又刚公休放假一时半会找不到人,滞留阴间的鬼魂太多了。作为弥补,我们让你来体验一下我们技术部门新研发的正宗的穿越系统。等你体验够了,大概阎王也该休假回来了。为了保证每个善良的灵魂的体验,我们还研发了游戏系统,也算是外挂啦。”

    他说着,又咻的一下打开了属性版,很快人物信息便轻而易举的展现在面前。

    我跟着查看了属性栏,人物设定,时间唐中后期,姓名余上善,性别女,家有良田几亩、牛马数头。家庭成员有阿娘,阿弟余若水。

    阿弟离奇去世于进京赶考前,改变了这一切。

    没有新增设定。

    神仙像客服一样甜美一笑:“你还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吗?”

    一下子信息量太大了,我还在整理思路,但半天只憋出一句:“神仙也有调休、公休吗?”

    那个神仙或许是因为我问的问题太出乎意料了,他竟然愣了一愣,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感觉他的语气带着委屈控诉:

    “是的,还有绩效,还有考核。我们如果吃了香火却不能满足那么多的愿望,就会被认为是没用的闲神,最后会灰飞烟灭的。从沧海变桑田,桑田又变沧海开始,就是永无止境的上班。我——”

    我听得正入迷,但是突然想起这并不是要紧事,便截断了他的话:“是这样的没错,但你不是应该来给我送新手教程的吗?要介绍一下,我该怎么通关?要做什么,原宿主的身份什么的。剧情流程你还没有走呢不是吗?”

    他似乎才想起来的样子:“对。总之,结局就是,你在这个世界里,或者时髦点叫游戏达成he的结局,然后阎王休假回来,我们再把你送回现代。反正你不是什么研究生嘛,你在这里实地学习实践之后,回到去肯定会成为学术大拿的。祝你游戏愉快啦!”

    这个神仙业务不是很熟练,好像不是很聪明的样子......他们研发的系统真的靠谱吗。

    还没等我问出口,他弹了弹指,一阵劲风,将我吹回了那具身体。

    当我真的占据了这具身体的时候,我才发现原宿主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健康。她的手腕上,伤痕累累,明显就是自己划伤的。古代人不是没有抑郁。就像《笑林广记》的一则故事:

    有极懒者,卧而懒起,家人唤之吃饭,复懒应。良久,度其必饥,乃哀恳之。徐曰:“懒吃得。”家人曰:“不吃便死,如何使得?”复摇首漫曰:“我亦懒活矣。”

    还有许许多多在史书上记载了寥寥数语,郁郁而终、积郁而终。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其实就是重度抑郁恶化的表现。

    因为有了神仙给的外挂系统,我可以查看线索。在阿弟常用的碗里,有砒霜的残余。

    很快根据从村民中所了解的情况,还原了真相。

    姑父因为嫉妒阿水的才华,便下毒害死了阿水。然而,是阿姐上善亲手端去的那碗汤。所以,她没有接受这样的真相,不能够原谅自己。最后一病不起。

    天道,终究是公平的。真真假假真真,反正反,正反正,既然我借她的身体重生了,我便不可能坐视不理。

    我平静地装点行李,准备好过所,进京赶考。

    我下定决心要替阿弟考取功名。因为不去考取功名的话,家产迟早就要被姑父霸占。而且在家,只会是在他的主场。他所作所为无非是出自卑劣恶毒的嫉妒之心,只要在他眼里,别人过得不如他好,他便也不会眼红。于是,我和阿娘商量着,向他隐去了去向,对外只说上山后遇到大虫后失踪了,实则偷偷离开了这里。

    我还记得那天,送别的时候。阿娘泪眼婆娑,给我缝好了冬衣。

    “阿善”,阿娘摩挲着我的头发,许久未言,最后一次为我盘发。

    今天之后,我就不再叫阿善了,我将用阿水的名字活下去。我要等有机会让阿弟沉冤得雪。

    接过任务后,物品栏一处,多了几件衣服。

    为什么选中我呢?就因为我的名字跟他们有缘分吗。

    我戏谑的想,穿越不过也是一场rpg游戏,我的一生也只是一场热闹罢了。

    我接到的这个主线任务是“叫我花木兰。”完成后,可得1000经验值。

    不同的任务是会影响角色走向的,接受这个任务的话,就意味着选择走文官仕途。

    我盘算着,也没有别的选择,从自己二十多年的生活经验中来看,自己似乎就只爱读书考试,其他的事情更是做不来。

    现在我在京城虽然举目无亲,但其实赶考一路上还结识了不少npc朋友。比如现在没有敲房门就直接推开,出现在我眼前的何问。

    “平康坊去不去?”

    我看着眼前这人头顶的红色感叹号,就知道系统有任务要交付,打开页面查看。

    “平康坊的赐福”。

    完成奖励,经验值100。掉落道具,桃红的手帕。但是,要扣除300文钱开宴。

    “不去。”

    我迅速用两个字解决了问题,何问失望的走开了。他总是这样的。我有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一个堂堂苏州富商的儿子,不着急去着跟权贵结交,却整日跟我厮混在一起。

    当然,我不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钱。腰间钱囊空荡荡,很快今晚就要前胸贴后背了。考官对于我来说,并不是目前最主要的任务。

    用了阿弟的身份后,成年男丁的缴税和服役的责任还在,按理说不能脱离责任田闲逛,因此我是找了人担保,但那份赋税仍要缴纳。家里还有阿娘在等着我回去。主线科举任务失败不一定会死,但是要是再赚不到钱,我就真的全家要喝西北风饿死。

    “今日的稿子。”我敲了敲房门,客客气气的将稿子交给了住在隔壁相熟的书房的商人,他今日正在监督抄书手工作。

    书商也很礼貌地回了我一个微笑,恭维了我几句:“紫微星再现,文曲星下凡。”

    而一旁的抄书手抄到简直要冒烟,额头上的汗珠摇摇欲诛。少年气盛是这样的,一日便是一本。洛阳纸贵不贵我不知道,但是我数了数到手的钱,很满意地离开了。

    新手村的地图是在京城。但是没有新手指引,只能自己去摸索。长安城很大,我如今住在东市西北边崇仁坊的邸舍,这一坊西面是皇城,考试方便,因此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们通常集中居住在这里。

    我平日里除了读书,还会琢磨着写些传奇赚外快,比如改编《西厢记》,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永远都是经久不衰的文学母题。

    当然偶尔也会借鉴张恨水他们的鸳鸯蝴蝶派的模板故事,放到这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然偶尔午夜梦回会良心不安地想起《红楼梦》里贾母说的“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得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得连个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色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生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是佳人?”

    唉,要说当年,我也是一等一的心高气傲,做文学评论的时候,最看不得的就是这些繁文缛节,总觉得胡适白话文运动就该把这些酸文改造了。

    但是,我一打开系统版面,看到呈指数上涨的金币,我就又觉得屁股决定脑袋了。写写这些通俗小说也没那糟糕嘛。

    当然,记忆力再好,也是万万不可能完全复刻的。因此我除了写小说,主要来源还是打杂工,比如替棺材铺凶肆看店。子不语怪力乱神。鬼再凶,能有穷鬼凶?而且,我在守棺材铺的时候发现,多去这样的地方,勇气值会上升。

    顺带一提,勇气值一栏,按照我玩过的乙女游戏的经验来说,就是有些关键节点,可以选择拒绝自己不想要的那个选项,进而直接影响剧情走向。所以我对棺材铺的这一差事还是很满意的。

    别人进京赶考只是考试,但我还包括打工行商。毕竟我家可凑不齐赶考费。

    唐朝前期科举制度,还是比较看出身的。中后期虽然有所好转,但如果不是出生在地主和官员家庭,要想读书上学还是非常困难的。阿弟就纯属撞了大运,通过了官学。接下来就举步维艰了。印刷术普及前,书籍都昂贵得离谱。更别提笔墨纸砚,样样皆是大笔支出。

    我回到自己房间里,看着物品栏里面所剩不多的行囊,叹了口气,背起一大箩筐的杨梅和枇杷准备拿去卖。

    新鲜的梅子在长安不太容易见到,更多是蜜饯的形式存在。因此我在离家前特意多带了些杨梅和枇杷。我现在就是靠反季节卖水果供应给东市最大的水果店。毕竟不是皇亲国戚,没有显赫家世,一切只能靠自己。还记得成书于明代的《致富奇书》就记载的古法保鲜就有储存杨梅和枇杷的方法。用蜡水和薄荷一把,加入明矾,放入小瓶,再将其防止于果堆内就可以保持经久不变味、不变色。

    沿着路走没几步,就听到有人叫唤“余阿水!余阿水!余阿水!”我停步回头,便看到三娘子店里的伙计带着红色感叹号疾步向我走来,果然是找苦力要搬水果的。他在我眼前笑嘻嘻的站定道:“在这里看到你可太好了。真是三生有幸。”我直截了当道:“何事,讲。”他扭捏道:“今天,桃红跟我相约在黄昏后。”

    这孩子,最近迷上了平康坊的头牌歌伎,绫罗十匹未必能换来她清歌一曲。唉,只怕是这世事含糊□□件,人情却遮盖了二三分。

    我也常听闻,靠歌伎一一变卖恩客送的珠宝首饰、古玩玉器参赴科举,穷酸书生金榜题名,一顶粉轿,二人终成眷属。故事之后呢?

    世间的怨侣并不少见。化蝶的,千百年来,也只有一对梁祝罢了。多少张生,多少陈世美。

    至于各自拿到的是何种剧本,或许看缘分造化。但是,年轻嘛,总是要多经历经历,才能想清楚。

    我叹了口气:“也罢。反正顺路。”

    我从他手上接过了任务。物品栏多了几箱水果。不得不说,原宿主的身体条件是真的好,或许是因为整天在地里劳作,哪怕是挑起这些也是身轻如燕。

    东市到了,就热闹多了,街上有许多游走的npc,比如街上吆喝的卖烧饼的小娘子,挑着新鲜蔬果进集市的农夫,拿着钱票去柜坊存取的商人,牵着骆驼来换丝绸的胡商......

    我混在其中,担着一箩筐的枇杷和杨梅来到这,把伙计交代的水果交付给三娘子。

    但一直笑起来眉眼弯弯的npc掌柜三娘子却没有往常那样的热情,罕见地皱着眉头,唉声叹气的看着这几箱水果,迟迟没有打开。

    除了常规的交易选项之外,还多了红色的问号。见此稀罕事,我不禁向她打探起了详细。

    三娘子长叹了一口气道;“余郎,你有所不知,住在崇仁坊那头的御史拿出了一堆黄金,要我们拿出十斤的荔枝。——”

    十斤?!我非常震惊。长安离荔枝产地遥远,即使是放在在现代保鲜技术那么发达,我在北方读书那会也是舍不得吃的。更别提现在是唐代了。

    皇家特供的荔枝,都是动用驿站快马加鞭,可当今哪家水果商有这样的实力。

    三娘子打开了那箱荔枝,果然,意料之中的,已经色香味具变。

    “我说三娘子,你还不如叫他自己去组织人马呢。”

    “我也曾想过拒绝,可他们都说,那位御史的脾气古怪,惹不得。我一介女流,他总有的是办法.....”三娘子一提起这件事情,眼眶就红了。

    唉。果然劳动人民多辛劳,吃晚饭不容易。

    三娘子哭得梨花带雨,惹得我怜香惜玉了起来。虽然我一直把这个世界当成开放式rpg游戏,但是却见不得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决定多管闲事一回,向三娘子要来了纸笔。

    要实现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并不是难事。多亏了平时爱看些闲书,我刚来这个世界就默写了许多储存水果的方子,我从来就不是天才玩家,靠的只是量的累积。哪怕在读书的时候,我也是靠的脚踏实地的死记硬背。

    三娘子眼睛一亮:“余郎可是当真?”说完又怕我反悔,连忙去取纸和笔。

    三娘早就有意买下我贮藏杨梅的方子,但是那是我赚钱的方子,她再三恳求,我也未曾答应。这次我愿意让出储藏荔枝的方子,她的确出乎意料。

    唐朝的荔枝很是金贵,甚至不需要研究唐朝历史就可以知道。毕竟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是很有名的。杨贵妃可以说是唐代的带货达人了。可惜早就已经香消玉殒了。

    我暗自感叹道。还是活在现代好。虽然贵了点,但是我只要想,花点钱也能吃到荔枝。

    能在御史要的时间前送达的方法不少,比如用冰保鲜的方法,但可惜,唐末硝石溶于水可以使水降温结冰的方法才普及,夏日的冰窖在驿站又很难提供,所以这种办法局限于时代pass。还有另一个办法,带土运输整棵树,但是这样的消耗成本又太高。

    所以综合起来,我还是选择我的好搭档《致富奇书》的方法,毕竟,老祖宗怎么会骗人。

    我提笔写道:“在天拂晓时刻选择鲜红荔枝,带露水摘下,随后在竹林砍伐大竹,凿出孔,把荔枝放每一节竹子的空间内,再裹上泥,密封住小孔。”

    老祖宗说,这样的荔枝便可借助竹气滋润而储存到冬季也色香不变。我不敢保证冬天也如此,但是至少熬到运输到长安,还是有点信心的。

    “三娘子你别哭,哭肿了眼,毁了花容月貌可不好,依我的方子带人去试试,至少能保证一部分的荔枝是能送达长安的。”

    物品栏:减少荔枝蓄藏方。

    三娘子接过方子,眼神终于不再忧郁。还说若是真的有效,要把御史给的黄金分我一半。然后又兴奋畅想起来把自己的水果店,开满整条街,甚至画大饼要请我来坐镇。

    系统显示;任务结算。好感加50。完成任务后一个月内获得金币奖励。

    我看她终于是开心了,适时的把枇杷和杨梅抬了出来,趁机抬了抬价格。嘿嘿,这叫有弹性的选择。该善良的时候善良,该不手软的时候绝不手软。

    “你还想要什么交换?”三娘子眼睛亮亮的。

    “我还想要你给我亲一口。”我忍不住调戏道。

    三娘子脸飞红:“你要是愿意我也可以和你结为夫妻。”

    我忘了我现在是男儿身,吓得连忙道:“三娘子莫怪,我只是胡说罢了。”

    得嘞,新的身份科学研究员,交易了杨梅和枇杷,物品栏的钱囊一栏,终于有了一些安全感。

    我注意到头顶上飘来一条系统信息:达成成就,乐于助人。

    突然属性栏中新增了声望。在提示完达成成就后,声望增加10。

    声望什么的,或许是跟后来做官有关的吧。我暗自猜测。

    回到邸舍已经宵禁时刻,青楼楚馆的声音没有办法完全隔绝,歌舞翩跹,我睡不着,又开始浪费纸张,写下穿越唐朝后的笔记总结,或者说是论文——《浅谈唐朝诗词中的瓜果意象》。“长安的水果......”

    对着窗外,看星星看月亮,我假装还在我的出租房里面做科研,等着发期刊,也只有这样做,我还会记起来,我曾经在另一个世界的身份。

    我有点想我妈她老人家了,在外地读书后就很少回过家,我妈在我出门前也总爱让我拿大包小包的水果,腌菜,生怕我在北方读书饿到,突然没有了妈妈的唠叨其实还有点不习惯。在另一个世界的我死了吗,我妈妈会想我吗?

    怎么才算是最完美的结局。要是失败了怎么办。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全靠自己仅有的对唐朝的一些知识,但是真的要生活下来,还是很容易露馅的,搞不好会变成坏结局。

    我给自己谋划的出路,就是当校书郎。我的偶像白居易就是十六岁参加科举考试,最后贞元十六年进士及第,春风得意地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年少。”真考上了,也许还会有机会跟白居易、元稹当同事。

    进士我就没有奢望自己能够考中了,上千人里,能考中进士的也就三十来人。但是简单一点的明经,我还是有点追求的。

    唐朝公务员收入还是很有盼头的。要是真的考中入仕途,那么就是九品官员,刚刚做官从最低级的“从九品下阶”开始算工资。一年能拿到52石禄米,除此之外还有朝廷补贴的职田福利。200亩田可以租出去,年收入就是72石大米。

    越算越开心。还没有算上每个月的1.5贯钱月俸。要是加上,那养活自己和原主的母亲几乎是不成问题。而且校书郎还是一个很清闲的官,社会关系又简单,不会进入党政。只要在考课的年底业务考核不惹大事,四年之后就可以晋升了,基本上也就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实在不行,继续推动文学改革,以笔为生,在唐朝文学界混出点名气,也能赚一笔钱。毕竟传奇小说产生、流行于唐代,就这样胡思乱想着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章节目录

九品校书郎的速通攻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我不唱钗头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不唱钗头凤并收藏九品校书郎的速通攻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