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云初起(三)
月上二更,秋夜如水,寒意逼人。
京城西市,万家灯火灭,只余下寥寥几盏孤灯。风声穿过空巷,凄凄切切。
被追杀一路的白芷兰没想到,自己能安然回到医馆,全是靠着阿沅的搏命相救。
而他如今靠在墙边,半点没有了方才的气势,只剩下为救她受的伤,和指间滴落的血。
白芷兰关上医馆大门,将寒风挡在屋外,点燃一盏灯。
“脱衣服。”
她话音刚落,就见对面的男子不动声色拢紧了衣襟,幽幽看过来。
白芷兰倒也不接茬,只假装看不懂其中含义,拿了药粉和纱布走到他背后,半点没有要退避的意思.
然而等了半天也不见眼前人有解开衣服的动作,白芷兰终于清了清嗓子,大大咧咧端出一副无所谓的语气来道:
“害羞什么,我是大夫。医者父母心,你就当我是你娘。”
“你的年纪……应该生不出我。”
“那就当你小娘。”
“......”
白芷兰的威逼利诱下,这别扭的人终是缓缓褪去上衣,露出结实而瘦削的上半身。
昏黄的油灯下,他的肩胛骨随着呼吸轻轻起伏。脊骨如竹竿般笔直,从颈项一直延展到腰际。
背上那道新添的刀伤虽不深,却仍在渗血,需得尽快止血包扎。更让白芷兰心惊的是他身上密密麻麻的旧伤痕,尤其是侧腰那一道长四寸有余的狰狞伤疤。
阿沅到底是什么人?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旧伤?他真的会是逃犯吗?
“你身上这些伤痕是怎么回事?”白芷兰问道。
“忘了。”
也对,他失忆了。
白芷兰指着他腰间那道化脓的伤疤,“一并处理了吧,不然会反复发炎的。”
她先清理了阿沅背上的刀伤,洒上止血的药粉,用纱布包扎好。又拿出一把小刀,用火烤过刀刃消毒。
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用刀尖快速挑破结痂,阿沅的背部瞬间绷紧。
她看着那一条条如蜿蜒山脉般的肌肉线条,眸光闪了闪,柔声道:
“会有些疼,你忍着些。”
她用棉布轻轻按压,将脓血一点点挤干净,重新给伤口消毒、上药。
感觉到阿沅的身体微微颤抖,却强忍着没有发出声音,她对着伤口吹了吹,看那绷紧的线条仿佛在呼吸间变得如水般柔软。
“还疼吗?这样好点吗?”
“嗯。”
白芷兰取出纱布,“那包扎了。”
“疼。”
“……那再吹一下?”
“好。”
“……”
包扎好后,白芷兰塞了颗蜜枣在阿沅嘴里——这是说好了给他的奖励。
阿沅嚼着蜜枣,含糊道:“谢谢你。”
白芷兰轻轻摇头,“你是为了救我才受伤的,给你疗伤是我应该做的。”
“谢谢你的枣。”
白芷兰笑了,“还吃吗?”
阿沅点头,又吃了一颗。
考虑到阿沅之前那件灰衣染了血污,白芷兰翻出件干净的衣裳给他,他却抓着衣裳迟迟不肯更衣。
白芷兰明白这人是又害羞了,便借口去了后院煎药,回来时他已换好衣服。
见他把那件换下来的灰布衣衫整整齐齐地叠好,又从衣服中翻出一块系着流苏穗子的玉牌,白芷兰好奇地凑过去:
“这是什么?”
阿沅拿给她看,说这是他被救起来时就在身上的,上面有他的名字。
也正是因为这块玉牌被遗落在齐小姐卧室里,阿沅才被指认成杀人凶手。
玉牌上刻着个“沅”字,坠着五彩线编成的流苏穗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白芷兰摩挲着这只穗子,总觉得这编织和打结的技法,越看越眼熟……
直到看到收口处被编成一朵梅花的形状,她才恍然——这穗子分明是她姨母的手艺!
“这个穗子和你的身世有关?”白芷兰的声音有些颤抖。
“不记得了。”
白芷兰心跳加速,他们二人的名字又这么巧能凑成“沅芷漓兰”,难道阿沅……
是她姨母的儿子?是她的表哥?
白芷兰幼时便得知,姨母在嫁给她父亲做填房之前,曾与他人有过孩子,但那孩子从小就遗失了。
白芷兰激动地捧住阿沅的脸,看了又看,把阿沅盯得垂着眼眸不敢看她。
她用湿面巾给阿沅细细擦脸,抹去他面上泥灰,露出一张俊美的脸来。
若是遮住眉间断痕和脸上的疤,五官有七分像姨母,耳朵的形状和耳垂上那颗痣更是同她一模一样。
白芷兰捏了捏阿沅红彤彤的脸,越看越亲切,甚至迫不及待想立刻带阿沅去见姨母,让她亲眼瞧瞧。
可姨母如今正在城外青云寺祈福小住,这个时辰城门已经落锁……
“阿沅,明天跟我出趟城吧?”
“不行,我要去送鱼。”
“……”
白芷兰无奈道:“你难道还不知道吗?你帮工借住的那位王渔夫已经把你……”
解雇了?赶走了?她斟酌着该如何用词。
然而当对视上那双清澈的眸子时,她忍不住逗弄道:“他已经把你卖给我了。”
见阿沅露出又惊讶又难过的表情,白芷兰愤愤道:
“你难道还舍不得那王渔夫了?他可是让你白送了一个月的鱼,却不给你工钱,也不给你吃饱饭。”
“是王大哥救了我。”
既然是救命之恩,白芷兰也不便再抨击那人什么。
可当看到阿沅像只无家可归的小狗一般低垂着头,露出迷茫的神情时,白芷兰觉得心脏好像被揪了一下。
“不如你以后就跟着我吧?”不管你究竟是不是我表哥。
“不是已经卖给你了吗?”
白芷兰笑了,坦白道:“抱歉,刚才是逗你玩呢,你又没签卖身契给他。只是他……送鱼的人手已经够了,说让你另择生计。”
“可我不懂医术,不知道能帮你做什么。”
“你功夫这么好,来当我的护卫吧。你也看到了,有坏人盯上我了,我需要人保护。我会给你发工钱的,还会让你每天都吃饱饭,怎么样?
见阿沅原本黯淡的眼眸有了些许光彩,白芷兰趁胜追击:
“你要是表现好的话,不仅有饭吃,还有蜜枣、果干、荷花酥、芝麻糕……”
见阿沅眼里的光越来越亮,白芷兰不禁捂着嘴笑了起来:“你怎么像个小孩子似的,一点吃的就能收买你。”
却听他道: “吃不饱我也会保护你的。”
白芷兰一愣,心下有些感动,又听他追问道:
“所以怎么样才算表现好?”
“……”
白感动了。
白芷兰哭笑不得道:“你明天陪我出城就算。”
“好。”
二人谈笑间听到打更声,才意识到夜已深了。白芷兰整理了一间屋子给阿沅住下。
夜半,屋外刮起狂风骤雨。
白芷兰被风雨声惊醒,内心惴惴不安,辗转反侧。
今天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被人追杀。
阿沅躺在温暖的棉被窝里,在淡淡的药香中,睡得沉稳安心。
今天是他从河里被捡起来后,第一次吃饱饭。
翌日清晨,医馆厅堂。
面容憔悴的白芷兰见和容光焕发的阿沅互道了个早安。
白芷兰坐堂给病人问诊,听大家都在讨论昨日齐小姐遇害一案。
京城久未有过命案,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城内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坊间传言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齐府主人原来的仇家前来寻仇,有的说是一名流窜作案、夺宝杀人的盗匪来到京城。
传言虽多,但不变的是:凶手在逃,尚未抓捕归案。
白芷兰昨晚遇袭之事也传开了,她收到了不少熟客的慰问。
刚送别病人,她就见阿沅愁眉苦脸地回来了。
追问之下才得知,他原来是去给王渔夫还衣服了。只是回去的衣服又脏又破,他被王渔夫痛骂了一顿。
白芷兰看他怪可怜的,便给了他一颗蜜枣,见他恢复了几分神采,不由又生起了逗弄之心。
“是我家的枣甜,还是齐府的枣甜呢?”
“齐府的甜。”
“那你别吃我家枣了。”
白芷兰故作生气,作势要把蜜枣收起来,突然手一顿。
“阿沅,你还记得齐府的盘子里有几颗蜜枣吗?你吃了多少?”
“两颗,全吃了。”
“桌上有几只茶杯?”
“两只。”
白芷兰察觉到不对劲。
昨日她在大理寺等待阿沅时,听说了不少案情:
如坊间传闻一般,死者屋内确实丢失了一件贵重物品,因此大理寺暂时判定是盗匪杀人夺宝。
根据齐府下人的口供,昨夜戌时三刻,丫鬟给齐小姐送了点心,齐小姐却说身体不适,早早便睡下了。睡前遣走了院中所有下人,还赐了他们好酒。
下人们喝了酒后都沉沉睡去,直到日上三竿醒来,才发现了齐小姐的尸体。
今早他们从小姐卧房到院内小厨房的路上不见一人,这就是原因所在。
验尸时,白芷兰在她嘴里发现了茶渍和糕点残渣,却并未发现最易粘牙的蜜枣残渣,可桌上蜜枣的数量分明少了,还有两只茶杯。
白芷兰推断,戌时后定有人去找过齐小姐,他们甚至一起吃茶。
此人会是凶手吗?若不是凶手,齐府重金悬赏能为案件提供线索的证人,此人为何不现身做证?
蒙面黑衣人、喝茶的人、带路丫鬟,这三人都十分可疑。
然而不管凶手是谁,白芷兰能肯定,凶手故意用证物将罪名嫁祸给她,像是要一石二鸟,其动机绝不只是“夺宝杀人”这么简单。
午时未至,阳光不烈,秋风夹着昨夜雨后的寒气从门外吹进来,吹得白芷兰后背发凉。
压下心底的疑虑与惊惧,白芷兰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城前先去趟大理寺。
刚推开医馆大门,却被大理寺的人找上门来:
“白小姐,大事不妙!”
“怎么了?”白芷兰认出了来人是昨日帮过她找证人的官差。
官差压低了声音问:“昨日您说,能帮忙为女子验尸,这话可还算数?”
“当然算数。”白芷兰心里隐隐不安,“到底怎么了?”
“昨夜又有命案发生了,遇害的是妙音坊的柳娘子,也是被勒死的,而且手里也握着那香囊!房内的一本琴谱被盗,据说是有市无价的传世孤本呐……”
京城西市,万家灯火灭,只余下寥寥几盏孤灯。风声穿过空巷,凄凄切切。
被追杀一路的白芷兰没想到,自己能安然回到医馆,全是靠着阿沅的搏命相救。
而他如今靠在墙边,半点没有了方才的气势,只剩下为救她受的伤,和指间滴落的血。
白芷兰关上医馆大门,将寒风挡在屋外,点燃一盏灯。
“脱衣服。”
她话音刚落,就见对面的男子不动声色拢紧了衣襟,幽幽看过来。
白芷兰倒也不接茬,只假装看不懂其中含义,拿了药粉和纱布走到他背后,半点没有要退避的意思.
然而等了半天也不见眼前人有解开衣服的动作,白芷兰终于清了清嗓子,大大咧咧端出一副无所谓的语气来道:
“害羞什么,我是大夫。医者父母心,你就当我是你娘。”
“你的年纪……应该生不出我。”
“那就当你小娘。”
“......”
白芷兰的威逼利诱下,这别扭的人终是缓缓褪去上衣,露出结实而瘦削的上半身。
昏黄的油灯下,他的肩胛骨随着呼吸轻轻起伏。脊骨如竹竿般笔直,从颈项一直延展到腰际。
背上那道新添的刀伤虽不深,却仍在渗血,需得尽快止血包扎。更让白芷兰心惊的是他身上密密麻麻的旧伤痕,尤其是侧腰那一道长四寸有余的狰狞伤疤。
阿沅到底是什么人?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旧伤?他真的会是逃犯吗?
“你身上这些伤痕是怎么回事?”白芷兰问道。
“忘了。”
也对,他失忆了。
白芷兰指着他腰间那道化脓的伤疤,“一并处理了吧,不然会反复发炎的。”
她先清理了阿沅背上的刀伤,洒上止血的药粉,用纱布包扎好。又拿出一把小刀,用火烤过刀刃消毒。
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用刀尖快速挑破结痂,阿沅的背部瞬间绷紧。
她看着那一条条如蜿蜒山脉般的肌肉线条,眸光闪了闪,柔声道:
“会有些疼,你忍着些。”
她用棉布轻轻按压,将脓血一点点挤干净,重新给伤口消毒、上药。
感觉到阿沅的身体微微颤抖,却强忍着没有发出声音,她对着伤口吹了吹,看那绷紧的线条仿佛在呼吸间变得如水般柔软。
“还疼吗?这样好点吗?”
“嗯。”
白芷兰取出纱布,“那包扎了。”
“疼。”
“……那再吹一下?”
“好。”
“……”
包扎好后,白芷兰塞了颗蜜枣在阿沅嘴里——这是说好了给他的奖励。
阿沅嚼着蜜枣,含糊道:“谢谢你。”
白芷兰轻轻摇头,“你是为了救我才受伤的,给你疗伤是我应该做的。”
“谢谢你的枣。”
白芷兰笑了,“还吃吗?”
阿沅点头,又吃了一颗。
考虑到阿沅之前那件灰衣染了血污,白芷兰翻出件干净的衣裳给他,他却抓着衣裳迟迟不肯更衣。
白芷兰明白这人是又害羞了,便借口去了后院煎药,回来时他已换好衣服。
见他把那件换下来的灰布衣衫整整齐齐地叠好,又从衣服中翻出一块系着流苏穗子的玉牌,白芷兰好奇地凑过去:
“这是什么?”
阿沅拿给她看,说这是他被救起来时就在身上的,上面有他的名字。
也正是因为这块玉牌被遗落在齐小姐卧室里,阿沅才被指认成杀人凶手。
玉牌上刻着个“沅”字,坠着五彩线编成的流苏穗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白芷兰摩挲着这只穗子,总觉得这编织和打结的技法,越看越眼熟……
直到看到收口处被编成一朵梅花的形状,她才恍然——这穗子分明是她姨母的手艺!
“这个穗子和你的身世有关?”白芷兰的声音有些颤抖。
“不记得了。”
白芷兰心跳加速,他们二人的名字又这么巧能凑成“沅芷漓兰”,难道阿沅……
是她姨母的儿子?是她的表哥?
白芷兰幼时便得知,姨母在嫁给她父亲做填房之前,曾与他人有过孩子,但那孩子从小就遗失了。
白芷兰激动地捧住阿沅的脸,看了又看,把阿沅盯得垂着眼眸不敢看她。
她用湿面巾给阿沅细细擦脸,抹去他面上泥灰,露出一张俊美的脸来。
若是遮住眉间断痕和脸上的疤,五官有七分像姨母,耳朵的形状和耳垂上那颗痣更是同她一模一样。
白芷兰捏了捏阿沅红彤彤的脸,越看越亲切,甚至迫不及待想立刻带阿沅去见姨母,让她亲眼瞧瞧。
可姨母如今正在城外青云寺祈福小住,这个时辰城门已经落锁……
“阿沅,明天跟我出趟城吧?”
“不行,我要去送鱼。”
“……”
白芷兰无奈道:“你难道还不知道吗?你帮工借住的那位王渔夫已经把你……”
解雇了?赶走了?她斟酌着该如何用词。
然而当对视上那双清澈的眸子时,她忍不住逗弄道:“他已经把你卖给我了。”
见阿沅露出又惊讶又难过的表情,白芷兰愤愤道:
“你难道还舍不得那王渔夫了?他可是让你白送了一个月的鱼,却不给你工钱,也不给你吃饱饭。”
“是王大哥救了我。”
既然是救命之恩,白芷兰也不便再抨击那人什么。
可当看到阿沅像只无家可归的小狗一般低垂着头,露出迷茫的神情时,白芷兰觉得心脏好像被揪了一下。
“不如你以后就跟着我吧?”不管你究竟是不是我表哥。
“不是已经卖给你了吗?”
白芷兰笑了,坦白道:“抱歉,刚才是逗你玩呢,你又没签卖身契给他。只是他……送鱼的人手已经够了,说让你另择生计。”
“可我不懂医术,不知道能帮你做什么。”
“你功夫这么好,来当我的护卫吧。你也看到了,有坏人盯上我了,我需要人保护。我会给你发工钱的,还会让你每天都吃饱饭,怎么样?
见阿沅原本黯淡的眼眸有了些许光彩,白芷兰趁胜追击:
“你要是表现好的话,不仅有饭吃,还有蜜枣、果干、荷花酥、芝麻糕……”
见阿沅眼里的光越来越亮,白芷兰不禁捂着嘴笑了起来:“你怎么像个小孩子似的,一点吃的就能收买你。”
却听他道: “吃不饱我也会保护你的。”
白芷兰一愣,心下有些感动,又听他追问道:
“所以怎么样才算表现好?”
“……”
白感动了。
白芷兰哭笑不得道:“你明天陪我出城就算。”
“好。”
二人谈笑间听到打更声,才意识到夜已深了。白芷兰整理了一间屋子给阿沅住下。
夜半,屋外刮起狂风骤雨。
白芷兰被风雨声惊醒,内心惴惴不安,辗转反侧。
今天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被人追杀。
阿沅躺在温暖的棉被窝里,在淡淡的药香中,睡得沉稳安心。
今天是他从河里被捡起来后,第一次吃饱饭。
翌日清晨,医馆厅堂。
面容憔悴的白芷兰见和容光焕发的阿沅互道了个早安。
白芷兰坐堂给病人问诊,听大家都在讨论昨日齐小姐遇害一案。
京城久未有过命案,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城内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坊间传言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齐府主人原来的仇家前来寻仇,有的说是一名流窜作案、夺宝杀人的盗匪来到京城。
传言虽多,但不变的是:凶手在逃,尚未抓捕归案。
白芷兰昨晚遇袭之事也传开了,她收到了不少熟客的慰问。
刚送别病人,她就见阿沅愁眉苦脸地回来了。
追问之下才得知,他原来是去给王渔夫还衣服了。只是回去的衣服又脏又破,他被王渔夫痛骂了一顿。
白芷兰看他怪可怜的,便给了他一颗蜜枣,见他恢复了几分神采,不由又生起了逗弄之心。
“是我家的枣甜,还是齐府的枣甜呢?”
“齐府的甜。”
“那你别吃我家枣了。”
白芷兰故作生气,作势要把蜜枣收起来,突然手一顿。
“阿沅,你还记得齐府的盘子里有几颗蜜枣吗?你吃了多少?”
“两颗,全吃了。”
“桌上有几只茶杯?”
“两只。”
白芷兰察觉到不对劲。
昨日她在大理寺等待阿沅时,听说了不少案情:
如坊间传闻一般,死者屋内确实丢失了一件贵重物品,因此大理寺暂时判定是盗匪杀人夺宝。
根据齐府下人的口供,昨夜戌时三刻,丫鬟给齐小姐送了点心,齐小姐却说身体不适,早早便睡下了。睡前遣走了院中所有下人,还赐了他们好酒。
下人们喝了酒后都沉沉睡去,直到日上三竿醒来,才发现了齐小姐的尸体。
今早他们从小姐卧房到院内小厨房的路上不见一人,这就是原因所在。
验尸时,白芷兰在她嘴里发现了茶渍和糕点残渣,却并未发现最易粘牙的蜜枣残渣,可桌上蜜枣的数量分明少了,还有两只茶杯。
白芷兰推断,戌时后定有人去找过齐小姐,他们甚至一起吃茶。
此人会是凶手吗?若不是凶手,齐府重金悬赏能为案件提供线索的证人,此人为何不现身做证?
蒙面黑衣人、喝茶的人、带路丫鬟,这三人都十分可疑。
然而不管凶手是谁,白芷兰能肯定,凶手故意用证物将罪名嫁祸给她,像是要一石二鸟,其动机绝不只是“夺宝杀人”这么简单。
午时未至,阳光不烈,秋风夹着昨夜雨后的寒气从门外吹进来,吹得白芷兰后背发凉。
压下心底的疑虑与惊惧,白芷兰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城前先去趟大理寺。
刚推开医馆大门,却被大理寺的人找上门来:
“白小姐,大事不妙!”
“怎么了?”白芷兰认出了来人是昨日帮过她找证人的官差。
官差压低了声音问:“昨日您说,能帮忙为女子验尸,这话可还算数?”
“当然算数。”白芷兰心里隐隐不安,“到底怎么了?”
“昨夜又有命案发生了,遇害的是妙音坊的柳娘子,也是被勒死的,而且手里也握着那香囊!房内的一本琴谱被盗,据说是有市无价的传世孤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