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绪已进了老爷院里好一会儿,
二姨娘和江承翰也未出来过。
江槿桐想着,这院里怕不是早已闹翻了天,
依着江绪的性子,大多是打算请个安便回来,不像那胡月如领着江承翰端茶递水地献殷勤,不会耽搁太久,
而按着那胡月如母子的性子,又是万万忍不得江绪在老爷跟前转悠的,
他这一去去了这么久,恐怕就是出了什么乱子,被绊住了脚。
按江绪那个硬石头一样的臭脾气……
江槿桐觉得他八成要被院里那三人联手撕成片。
她还真有点心疼这便宜哥哥。
抬头看眼她娘,
后者正心无旁骛地翻着手里那卷书,眼见是要看完了。
“娘,江绪还没出来呢。”
江槿桐在打扰林曼和违了自己的良心之间犹豫来犹豫去,
还是觉得该提醒一句,
毕竟江绪这人虽然脾气怪了点,人还是很好的,每次从香港回来都给她带点小礼物,上回带的伦敦糕她到现在还没吃完。
那次她娘不过提了一嘴流华斋,江绪几乎是跑遍了整个北平城才在胡同深处找到一家经营惨淡的流华斋铺子,才买回来了那最正宗的槽子糕,
江槿桐记得那天下大雨,江绪只跟她说,别告诉三姨娘他做什么去了,拎着一把油纸伞便跑出府去,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多好一人儿啊,怎么偏院里那三个看不出,非得要挤兑挤兑他才安心。
她可不想让江绪落到胡月如手里。
林曼神色自若,说着不急,等她看完这卷书便往老爷院里走一趟。
江槿桐也就不好再作声,
她娘打定的主意,谁拉都拉不回来。
太阳一点点垂下来,挂到窗沿,铺上那片铃兰花,
江槿桐没看见林曼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眼见着是囫囵扫过第一页便转了视线,其实心早不知道飘到了哪去。
“不早了,我去老爷院里迎他。”
林曼缓缓起身,把手里的书合上,
无人看到那尚未翻开的十余页被风赶着合上,掩盖颗不甚淡定的心。
林曼拎上那本来给江绪准备的银耳羹,披上外套便匆匆出门,
江槿桐本来想跟过去,不过想了想江玄理那阴沉的脸和胡月如张牙舞爪的样子,便收了心,只朝窗外看着林曼的背影,
落日打上那单薄的一抹天青色,像幅丹青。
江槿桐觉得那些话本子里写的英雄救美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林曼到时,江绪正跪在江玄理床前,像只折翼的鸟,羸弱的身躯支撑着不愿低下的头。
一柄玉如意擦过他的额角,摔到地上四分五裂。
“孽子!”
饶是一旁站着的胡月如母子也有些胆战心惊,江绪却也不避,像是尊静默的石雕,只一双眼灼灼地盯着病榻上的江玄理。
沉默,
很久的沉默,
江玄理虚弱的身体经不住方才的盛怒,只躺在床上喘着粗气。
林曼走进屋子时便是这样一幅情景,
胡月如母子俩立在一旁,垂着首,眼光不辨明暗,
江绪跪得笔直,额角一块血渍红得骇人,
地上的玉如意碎成两半,玉如意的主人瞪着一双浑浊的眼看着屋顶上斑驳的纹理,
也对,这幅情状,谈什么如意。
“槿桐说前些天来看老爷,听老爷嗓子不大舒服,我便想着炖了盅雪梨银耳羹给老爷送来。”
林曼神情自若地迈进门槛,徐徐开口,
“方才还奇怪怎么没人通传,原是一见老爷动了怒人便都跑没了。”
林曼把食盒放到桌上,像是在慢条斯理地闲谈,江玄理也眼见着放松了方才紧绷的情绪。
胡月如在一旁抬起了头,警惕地看着她。
“槿桐是个好孩子。”
“曼儿,你也有心了。”
江玄理舒了一口气,闭上眼柔声说,
“老爷过誉了,要说有心,我看这府里啊,人人都有心。”
林曼隔着帕子端起羹汤,笑着说,
“只不过这心挂在老爷身上的,能时时刻刻想着老爷,心挂在旁的什么身上,可不就不晓得给老爷分分忧,只一心一意记挂着自己要的。”
“瞧老爷这一动怒,整个院子跑得一个人没有,要个使唤的下人也没有,不知道这一个个的心是都系在了什么上。”
胡月如在一旁脸色铁青,
“老爷,是月如管教下人不力,月如日日夜夜为老爷操劳,实是抽不开身来管教下人,还望老爷开恩。”
江玄理躺着没吭声,总之怒气是没有的。
林曼想着,亏得江玄理躺在床上看不见,否则胡月如高低得在他眼前说出个声泪俱下肝肠寸断。
“欸,二姨太也在,是我眼拙了,刚才竟没看见二姨太和二少爷。”
“既然二姨太在,那我就不僭越了,这汤,二姨太喂老爷喝?”
林曼走到胡月如跟前,微微垂眸,笑着说,
“哎哟,妹妹言重了,咱们一家人之间,谈什么僭越不僭越。”
胡月如咬着牙,像是要把林曼生吞活剥,
林曼笑着迎上她的目光,
“那二姨太不喂,二少爷喂老爷喝?”
林曼笑着转向一旁的江承翰
昔日骄傲如孔雀一般的小男孩儿,如今已经长成个不可一世的人才了,林曼想着非得要给他颁个江府第一天骄不可。
“林曼!”
胡月如厉声呵斥,江承翰却已经将汤碗接了过去。
“父亲卧病在床,我这个做儿子的理应尽孝。”
林曼笑着点点头。
这么多年也没什么变化,这位江府的“少府主”可还是那么蠢。
江承翰小心翼翼地端着汤走近床铺,林曼无声无息退到胡月如身后,
把手里的帕子递给江绪,
后者在刚才漫长的对话中一直保持一动不动,像尊千年的石雕,惊不起一点波澜,只笔直地跪着,不放松一刻。
林曼拿着帕子轻轻敲了敲他的肩膀,
在石像坚硬的表面荡开一圈涟漪,叩响,响出一道僵硬的缝隙,
江绪的唇还是抿成一条直线,炎热的夏日灼烧着额角的伤口,豆大的汗珠浸入模糊的血渍,
林曼没说话,
江绪默了一瞬便接过了帕子,无声擦拭着额角的伤口。
林曼勾了勾唇,便移开目光,不再在意。
帕子的一角沾上血渍,和布上晕染的青色分庭抗礼,只染红了那帕子上绣的一朵铃兰花,
江绪用手抚过那一角,试图抹去铃兰上那血色,但它还只那般红得惹眼,他皱了皱眉。
“父亲,请用汤。”
江承翰到了床前看着江玄理紧皱的眉头才察觉事态不对,但显然要逃已逃不掉了,只得硬着头皮开口。
江玄理紧闭着嘴,江承翰手握汤匙悬在半空,不住地发抖,
“父……父亲,儿子错了……儿子,儿子有罪!”
梨汤洒落了一滴,江承翰在江玄理严厉的眼神下无处遁形。
“呵,这话怎么说,你错在何处啊?”
“儿子……儿子……”
“儿子不该抢三姨娘的功劳……我……”
江承翰颤颤巍巍爬下床,跪在江绪前首,
“抢功劳?你当什么都是功劳吗?假模假样地做给谁看?”
“我江玄理还没咽气呢,这府里就唯你江承翰马首是瞻了?”
“呵,僭越,谁给你的胆子开这海口!我老头子在这儿一天,这家主之位就落不到你头上!”
“老爷,翰儿他只是惦记着您的身体,一时失了规矩,可绝不敢妄想什么家主之位啊。”
胡月如哭着跪倒在江承翰身边,一时间声泪俱下,
林曼瞧着这屋里跪倒一片,自己退到门边躲着清净,尚觉得这母子俩战战兢兢的样子很是滑稽。
“好了,我累了,承翰也不小了,你带着他回去,好好管教管教,别再动什么歪心思。”
“我今时今日是病着,这江府上下乱成什么样你可别当我不知道,这下人的事要是胆敢再出第二次,别怪我不留情面。”
胡月如应了声,带着江承翰起身离开,
江玄理闭上眼睛揉着眉心,眉头还是不能舒展。
睁开眼睛又看见江绪臭着张脸跪在面前,气不打一出来,恨不得再扔个玉如意过去。
可他总归是裴清唯一的孩子,
他是欠了他们母子俩的。
“江绪,你也出去。”
江玄理努力缓和语气,却仍像被块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石压着,不大顺利。
江绪听罢只沉默着起身,没有表情,也没低下头,就那么直挺挺地站起来,微微向他躬身,关上门出去了。
江玄理叹了口气,
林曼目送着门缓缓关上,漏走最后一束光,悄悄松了口气,
又提上笑脸。
二姨娘和江承翰也未出来过。
江槿桐想着,这院里怕不是早已闹翻了天,
依着江绪的性子,大多是打算请个安便回来,不像那胡月如领着江承翰端茶递水地献殷勤,不会耽搁太久,
而按着那胡月如母子的性子,又是万万忍不得江绪在老爷跟前转悠的,
他这一去去了这么久,恐怕就是出了什么乱子,被绊住了脚。
按江绪那个硬石头一样的臭脾气……
江槿桐觉得他八成要被院里那三人联手撕成片。
她还真有点心疼这便宜哥哥。
抬头看眼她娘,
后者正心无旁骛地翻着手里那卷书,眼见是要看完了。
“娘,江绪还没出来呢。”
江槿桐在打扰林曼和违了自己的良心之间犹豫来犹豫去,
还是觉得该提醒一句,
毕竟江绪这人虽然脾气怪了点,人还是很好的,每次从香港回来都给她带点小礼物,上回带的伦敦糕她到现在还没吃完。
那次她娘不过提了一嘴流华斋,江绪几乎是跑遍了整个北平城才在胡同深处找到一家经营惨淡的流华斋铺子,才买回来了那最正宗的槽子糕,
江槿桐记得那天下大雨,江绪只跟她说,别告诉三姨娘他做什么去了,拎着一把油纸伞便跑出府去,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多好一人儿啊,怎么偏院里那三个看不出,非得要挤兑挤兑他才安心。
她可不想让江绪落到胡月如手里。
林曼神色自若,说着不急,等她看完这卷书便往老爷院里走一趟。
江槿桐也就不好再作声,
她娘打定的主意,谁拉都拉不回来。
太阳一点点垂下来,挂到窗沿,铺上那片铃兰花,
江槿桐没看见林曼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眼见着是囫囵扫过第一页便转了视线,其实心早不知道飘到了哪去。
“不早了,我去老爷院里迎他。”
林曼缓缓起身,把手里的书合上,
无人看到那尚未翻开的十余页被风赶着合上,掩盖颗不甚淡定的心。
林曼拎上那本来给江绪准备的银耳羹,披上外套便匆匆出门,
江槿桐本来想跟过去,不过想了想江玄理那阴沉的脸和胡月如张牙舞爪的样子,便收了心,只朝窗外看着林曼的背影,
落日打上那单薄的一抹天青色,像幅丹青。
江槿桐觉得那些话本子里写的英雄救美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林曼到时,江绪正跪在江玄理床前,像只折翼的鸟,羸弱的身躯支撑着不愿低下的头。
一柄玉如意擦过他的额角,摔到地上四分五裂。
“孽子!”
饶是一旁站着的胡月如母子也有些胆战心惊,江绪却也不避,像是尊静默的石雕,只一双眼灼灼地盯着病榻上的江玄理。
沉默,
很久的沉默,
江玄理虚弱的身体经不住方才的盛怒,只躺在床上喘着粗气。
林曼走进屋子时便是这样一幅情景,
胡月如母子俩立在一旁,垂着首,眼光不辨明暗,
江绪跪得笔直,额角一块血渍红得骇人,
地上的玉如意碎成两半,玉如意的主人瞪着一双浑浊的眼看着屋顶上斑驳的纹理,
也对,这幅情状,谈什么如意。
“槿桐说前些天来看老爷,听老爷嗓子不大舒服,我便想着炖了盅雪梨银耳羹给老爷送来。”
林曼神情自若地迈进门槛,徐徐开口,
“方才还奇怪怎么没人通传,原是一见老爷动了怒人便都跑没了。”
林曼把食盒放到桌上,像是在慢条斯理地闲谈,江玄理也眼见着放松了方才紧绷的情绪。
胡月如在一旁抬起了头,警惕地看着她。
“槿桐是个好孩子。”
“曼儿,你也有心了。”
江玄理舒了一口气,闭上眼柔声说,
“老爷过誉了,要说有心,我看这府里啊,人人都有心。”
林曼隔着帕子端起羹汤,笑着说,
“只不过这心挂在老爷身上的,能时时刻刻想着老爷,心挂在旁的什么身上,可不就不晓得给老爷分分忧,只一心一意记挂着自己要的。”
“瞧老爷这一动怒,整个院子跑得一个人没有,要个使唤的下人也没有,不知道这一个个的心是都系在了什么上。”
胡月如在一旁脸色铁青,
“老爷,是月如管教下人不力,月如日日夜夜为老爷操劳,实是抽不开身来管教下人,还望老爷开恩。”
江玄理躺着没吭声,总之怒气是没有的。
林曼想着,亏得江玄理躺在床上看不见,否则胡月如高低得在他眼前说出个声泪俱下肝肠寸断。
“欸,二姨太也在,是我眼拙了,刚才竟没看见二姨太和二少爷。”
“既然二姨太在,那我就不僭越了,这汤,二姨太喂老爷喝?”
林曼走到胡月如跟前,微微垂眸,笑着说,
“哎哟,妹妹言重了,咱们一家人之间,谈什么僭越不僭越。”
胡月如咬着牙,像是要把林曼生吞活剥,
林曼笑着迎上她的目光,
“那二姨太不喂,二少爷喂老爷喝?”
林曼笑着转向一旁的江承翰
昔日骄傲如孔雀一般的小男孩儿,如今已经长成个不可一世的人才了,林曼想着非得要给他颁个江府第一天骄不可。
“林曼!”
胡月如厉声呵斥,江承翰却已经将汤碗接了过去。
“父亲卧病在床,我这个做儿子的理应尽孝。”
林曼笑着点点头。
这么多年也没什么变化,这位江府的“少府主”可还是那么蠢。
江承翰小心翼翼地端着汤走近床铺,林曼无声无息退到胡月如身后,
把手里的帕子递给江绪,
后者在刚才漫长的对话中一直保持一动不动,像尊千年的石雕,惊不起一点波澜,只笔直地跪着,不放松一刻。
林曼拿着帕子轻轻敲了敲他的肩膀,
在石像坚硬的表面荡开一圈涟漪,叩响,响出一道僵硬的缝隙,
江绪的唇还是抿成一条直线,炎热的夏日灼烧着额角的伤口,豆大的汗珠浸入模糊的血渍,
林曼没说话,
江绪默了一瞬便接过了帕子,无声擦拭着额角的伤口。
林曼勾了勾唇,便移开目光,不再在意。
帕子的一角沾上血渍,和布上晕染的青色分庭抗礼,只染红了那帕子上绣的一朵铃兰花,
江绪用手抚过那一角,试图抹去铃兰上那血色,但它还只那般红得惹眼,他皱了皱眉。
“父亲,请用汤。”
江承翰到了床前看着江玄理紧皱的眉头才察觉事态不对,但显然要逃已逃不掉了,只得硬着头皮开口。
江玄理紧闭着嘴,江承翰手握汤匙悬在半空,不住地发抖,
“父……父亲,儿子错了……儿子,儿子有罪!”
梨汤洒落了一滴,江承翰在江玄理严厉的眼神下无处遁形。
“呵,这话怎么说,你错在何处啊?”
“儿子……儿子……”
“儿子不该抢三姨娘的功劳……我……”
江承翰颤颤巍巍爬下床,跪在江绪前首,
“抢功劳?你当什么都是功劳吗?假模假样地做给谁看?”
“我江玄理还没咽气呢,这府里就唯你江承翰马首是瞻了?”
“呵,僭越,谁给你的胆子开这海口!我老头子在这儿一天,这家主之位就落不到你头上!”
“老爷,翰儿他只是惦记着您的身体,一时失了规矩,可绝不敢妄想什么家主之位啊。”
胡月如哭着跪倒在江承翰身边,一时间声泪俱下,
林曼瞧着这屋里跪倒一片,自己退到门边躲着清净,尚觉得这母子俩战战兢兢的样子很是滑稽。
“好了,我累了,承翰也不小了,你带着他回去,好好管教管教,别再动什么歪心思。”
“我今时今日是病着,这江府上下乱成什么样你可别当我不知道,这下人的事要是胆敢再出第二次,别怪我不留情面。”
胡月如应了声,带着江承翰起身离开,
江玄理闭上眼睛揉着眉心,眉头还是不能舒展。
睁开眼睛又看见江绪臭着张脸跪在面前,气不打一出来,恨不得再扔个玉如意过去。
可他总归是裴清唯一的孩子,
他是欠了他们母子俩的。
“江绪,你也出去。”
江玄理努力缓和语气,却仍像被块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石压着,不大顺利。
江绪听罢只沉默着起身,没有表情,也没低下头,就那么直挺挺地站起来,微微向他躬身,关上门出去了。
江玄理叹了口气,
林曼目送着门缓缓关上,漏走最后一束光,悄悄松了口气,
又提上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