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无根之花
我叫尤娜,尤娜·尤利西斯。目前“十七”岁,刚从训练兵团毕业,现在是一名准调查兵。
这已是我第二次走过自己的十七岁,我的实际年龄是二十六岁,上一世,我至死都是一名调查兵。九年的青春岁月,都尽数献给了调查兵团。
嗯,以上的说法属实是给自己戴了顶高帽——我在当兵期间表现并不突出,没有亮眼战绩,看似为自由而战,却不过是恰巧进入了一个逆流而上的组织,在其中随波逐流过完了一生。
“九”,这个数字给予我的年华并不美好,家族落寞,好友离世,心中一直憧憬的对象,则在一场自杀式的冲锋中埋骨沙场。我的一生,短暂而平淡,一个从未有过明确目标的人,在失去了追逐的身影后,自然只能草草退场。
当然,说自己碌碌无为也是不公允的,毕竟这九年讨伐的巨人怎么说也有上百,但那又有什么用呢?巨人永远杀不完,即使我一生不眠不休地杀过去,也不过只是在为豪无意义的重复性工作添砖加瓦。
于是,我死了。
但又荒谬的,死而复生。
那条诡异的虫子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把我送回了十七岁那年的秋天。它说会给予我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却没有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活着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在正式开始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复盘一遍自己十七岁之前的经历。
我本来的姓氏并非“尤利西斯”,甚至,连“尤娜”这个名字也来源不明。我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十岁以前的时光,都在一家名叫“霍普弗里”的孤儿院里度过。
我曾尝试向院长嬷嬷讨要有关自己身世的说法,但她知晓的信息并不比我充裕多少。
我不是被好心的工作人员捡回来的,也不是被其他人遗弃在孤儿院门口的。院长说,当年是一个半大的男孩送我来到这里。但在我向她询问更多细节时,她总是用同样的话搪塞过去——那个送我来的男孩没有留下任何信息,他说希望我往后一生与他再无交集。
这是多么无理、无情而又傲慢的要求?
我猜想他是我的家人,比如哥哥什么的……但碍于家里的经济状况,作为女孩的我被他亲手送来了孤儿院。至于什么往后再无交集,不过是我怕我回去报复罢了……
混蛋男人,如果有一天让我见到你,你最好跪下来求我手下留情。
自懂事起,我就开始帮着孤儿院里的嬷嬷打理内务。她们总说我比同龄的孩子闹腾、力气要大,不如分担一些家务消耗一些多余的精力。于是,整理书柜、收拾碗筷、跑腿、帮更小的孩子铺好床铺……这些工作我从五岁便已经开始承担。
当时的我并无怨言,一部分是孩子的心思较为单纯,一部分是出于对院长的感恩,另一部分,则是希望孤儿院里其他人能够喜欢上我。
没错,我其实并不受嬷嬷们的喜欢。
壁内流传着一个无聊的说法——“红发的女巫”。简要说来,就是长着红发的女人会带来噩运,其实更精确的版本是长着“红头发绿眼睛”的女人,只不过后来以讹传讹,后半部分被大家省略了,再后来,干脆连“女巫”都省了,男人也会因此而受到歧视。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壁内红发者的比例虽小,但乘以基数怎么也得上万,几万个女巫和男巫在墙里繁衍了这么多年,居然没时间施个法术把外面游荡的巨人变没。
人类会误解并排斥与自己不同的群体,将其定义为“他者”,并由此确立自己高贵的身份。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的把戏,但划分身份和等级能为一部分人带来利益,既得利益者缄口不言,被压迫者却无从反抗。
孩子们的单纯的像一张白纸,他们不在意什么“红发的女巫”,但正因为是白纸,才能被人肆意涂抹。大人们的饭后闲谈,有意无意的窃窃私语,都会成为群体排挤的根源。
这是现实,无奈而残酷,我无力改变,便只能作出一副乖巧的样子去讨好其他人,以此让自己的生活稍微好过一些,以此让自己不被孤立,不至于孑然一身。
但那时的我,总是心怀希望。乐观似乎是天真孩童的特权,回想当初,不得不感叹于自己的坚强。像是得到了某种暗示,我坚信只要心怀希望,总有一天会迎来转机。
后来,命运真的给予了我些许垂怜,但再后来,它又无情地将其尽数收回。
六岁那年,院长不知从哪里带回了两个脏兮兮的女孩,她们的发色更为罕见,我非常喜欢那种亮闪闪的白金,好像天使一般纯洁。
我很快便与年纪大些的那个义结金兰,我平时叫她蕾比,但她的全名是“蕾伯蒂·安吉鲁斯”。安吉鲁斯——Angelus,是天使的意思,多么美好的寓意,与她本人那么相称。
原来姓氏是如此神秘的事物,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本质,这让我突然开始羡慕那些拥有姓氏的人。
我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姓氏连着我们的根,那些无姓之人无法前往灵魂的归所,像一朵朵没有跟的花一般,很快便会枯萎。这让我更加渴望知晓,我到底姓什么?或者说,如果未来我能被一户人家收养,我将会姓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四年,在十岁那年得到了解答。
某个晴朗的下午,一对和蔼体面的夫妻来到霍普弗里,丈夫有一头红棕色的卷发,干练而精明,妻子则和大多贵妇人一般,金色的发髻盘在脑后,优雅得体,眼神温柔。
经院长介绍,我知道了那是来自史托黑斯富人区的尤利西斯夫妇,家主琼斯·尤利西斯是一位精于商道的贵族,妻子玛莲娜·尤利西斯本就生长于商贾之家,两人感情深厚,但一直没有孩子。
他们的来意很明显——从这里接走一个孩子。
琼斯先生的目光在屋里扫视一圈,最终落在了我身上,于是,我成了尤娜·尤利西斯。
再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当时选中我的原因,是我和他一样,长着红色的头发。尽管与他红棕色的头发相比,我的发色更加明亮。
尤利西斯夫妇待我很好,可以说是视若己出。他们在从自己的角度,真心实意为我考虑——吃穿用度皆以大家闺秀为标准,还请了优秀的老师,教我绘画、礼仪、文学、音乐……后来,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又增加了马术课程。
除了马术外,其余的课程都是进入壁内社交圈的必修课。
十三岁那年,我第一次出席社交场合。也是在那一年,我意识到,自己的家族在贵族圈中处于边缘,可以说仅仅勉强维持着贵族的头衔而已,那些应有的特权俸禄,基本与尤利西斯无关。
原来父亲引以为傲的经商手腕,并非锦上添花,只是现实所迫。我旁敲侧击的问过原由,但父亲却沉默不语,只是摸着我的头发,望着壁炉里燃尽的柴灰叹气。
后来,出于机缘巧合,一位名为安洁莉娜·雷洁德(Angelina·Legend)的望族千金与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她家族中的每位成员都博学而高尚,不为流言蜚语所动。由此,尤利西斯家族终于与正统名门产生了交集。
母亲有些惋惜安洁莉娜不是男孩,不能成为我的人生归宿。我也感到惋惜,但那是因为安洁莉娜让我想起了蕾伯蒂。
渐渐地,我开始抗拒参与各种聚会——我渴望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挚友谊,而不是靠着阿谀奉承换来的虚伪关系。贵族子弟超过半数的人都傲慢无礼,他们不知民间疾苦,也不知自己的俸禄皆为民脂民膏,他们无知且自大,以嘲笑努力生存的人为乐。大概我自己也是个傲慢的人,所以才不想背负着偏见在这做作的名利场中了却残生。
十四岁那年,母亲终于怀上了一个弟弟,一年后,家族的正统继承人出生,我终于能够卸去重任。一时心血来潮,我向父母提出了当兵的愿望,并承诺进入宪兵团,尽可能申请驻扎到史托黑斯区。
尽管最后还是食言了,抱歉,亲爱的爸爸、妈妈。
或许是命运馈赠,在训练兵团,我再次与分别了五年的蕾伯蒂重逢。她长高了,也沉稳了很多,没变的是那一头浅金色的头发,还有那双浅棕色的眼睛,也依旧清澈如初。
后来……
四年后,她死了。
又过了八年,我也死了。
如今,我再次站在一切的起点,在正式加入调查兵团前的这个夜晚,这趟旅途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
不过,是错觉吗?
为什么这次,我从蕾伯蒂眼中,读出了一抹似有似无的慌乱呢?
这已是我第二次走过自己的十七岁,我的实际年龄是二十六岁,上一世,我至死都是一名调查兵。九年的青春岁月,都尽数献给了调查兵团。
嗯,以上的说法属实是给自己戴了顶高帽——我在当兵期间表现并不突出,没有亮眼战绩,看似为自由而战,却不过是恰巧进入了一个逆流而上的组织,在其中随波逐流过完了一生。
“九”,这个数字给予我的年华并不美好,家族落寞,好友离世,心中一直憧憬的对象,则在一场自杀式的冲锋中埋骨沙场。我的一生,短暂而平淡,一个从未有过明确目标的人,在失去了追逐的身影后,自然只能草草退场。
当然,说自己碌碌无为也是不公允的,毕竟这九年讨伐的巨人怎么说也有上百,但那又有什么用呢?巨人永远杀不完,即使我一生不眠不休地杀过去,也不过只是在为豪无意义的重复性工作添砖加瓦。
于是,我死了。
但又荒谬的,死而复生。
那条诡异的虫子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把我送回了十七岁那年的秋天。它说会给予我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却没有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活着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在正式开始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复盘一遍自己十七岁之前的经历。
我本来的姓氏并非“尤利西斯”,甚至,连“尤娜”这个名字也来源不明。我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十岁以前的时光,都在一家名叫“霍普弗里”的孤儿院里度过。
我曾尝试向院长嬷嬷讨要有关自己身世的说法,但她知晓的信息并不比我充裕多少。
我不是被好心的工作人员捡回来的,也不是被其他人遗弃在孤儿院门口的。院长说,当年是一个半大的男孩送我来到这里。但在我向她询问更多细节时,她总是用同样的话搪塞过去——那个送我来的男孩没有留下任何信息,他说希望我往后一生与他再无交集。
这是多么无理、无情而又傲慢的要求?
我猜想他是我的家人,比如哥哥什么的……但碍于家里的经济状况,作为女孩的我被他亲手送来了孤儿院。至于什么往后再无交集,不过是我怕我回去报复罢了……
混蛋男人,如果有一天让我见到你,你最好跪下来求我手下留情。
自懂事起,我就开始帮着孤儿院里的嬷嬷打理内务。她们总说我比同龄的孩子闹腾、力气要大,不如分担一些家务消耗一些多余的精力。于是,整理书柜、收拾碗筷、跑腿、帮更小的孩子铺好床铺……这些工作我从五岁便已经开始承担。
当时的我并无怨言,一部分是孩子的心思较为单纯,一部分是出于对院长的感恩,另一部分,则是希望孤儿院里其他人能够喜欢上我。
没错,我其实并不受嬷嬷们的喜欢。
壁内流传着一个无聊的说法——“红发的女巫”。简要说来,就是长着红发的女人会带来噩运,其实更精确的版本是长着“红头发绿眼睛”的女人,只不过后来以讹传讹,后半部分被大家省略了,再后来,干脆连“女巫”都省了,男人也会因此而受到歧视。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壁内红发者的比例虽小,但乘以基数怎么也得上万,几万个女巫和男巫在墙里繁衍了这么多年,居然没时间施个法术把外面游荡的巨人变没。
人类会误解并排斥与自己不同的群体,将其定义为“他者”,并由此确立自己高贵的身份。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的把戏,但划分身份和等级能为一部分人带来利益,既得利益者缄口不言,被压迫者却无从反抗。
孩子们的单纯的像一张白纸,他们不在意什么“红发的女巫”,但正因为是白纸,才能被人肆意涂抹。大人们的饭后闲谈,有意无意的窃窃私语,都会成为群体排挤的根源。
这是现实,无奈而残酷,我无力改变,便只能作出一副乖巧的样子去讨好其他人,以此让自己的生活稍微好过一些,以此让自己不被孤立,不至于孑然一身。
但那时的我,总是心怀希望。乐观似乎是天真孩童的特权,回想当初,不得不感叹于自己的坚强。像是得到了某种暗示,我坚信只要心怀希望,总有一天会迎来转机。
后来,命运真的给予了我些许垂怜,但再后来,它又无情地将其尽数收回。
六岁那年,院长不知从哪里带回了两个脏兮兮的女孩,她们的发色更为罕见,我非常喜欢那种亮闪闪的白金,好像天使一般纯洁。
我很快便与年纪大些的那个义结金兰,我平时叫她蕾比,但她的全名是“蕾伯蒂·安吉鲁斯”。安吉鲁斯——Angelus,是天使的意思,多么美好的寓意,与她本人那么相称。
原来姓氏是如此神秘的事物,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本质,这让我突然开始羡慕那些拥有姓氏的人。
我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姓氏连着我们的根,那些无姓之人无法前往灵魂的归所,像一朵朵没有跟的花一般,很快便会枯萎。这让我更加渴望知晓,我到底姓什么?或者说,如果未来我能被一户人家收养,我将会姓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四年,在十岁那年得到了解答。
某个晴朗的下午,一对和蔼体面的夫妻来到霍普弗里,丈夫有一头红棕色的卷发,干练而精明,妻子则和大多贵妇人一般,金色的发髻盘在脑后,优雅得体,眼神温柔。
经院长介绍,我知道了那是来自史托黑斯富人区的尤利西斯夫妇,家主琼斯·尤利西斯是一位精于商道的贵族,妻子玛莲娜·尤利西斯本就生长于商贾之家,两人感情深厚,但一直没有孩子。
他们的来意很明显——从这里接走一个孩子。
琼斯先生的目光在屋里扫视一圈,最终落在了我身上,于是,我成了尤娜·尤利西斯。
再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当时选中我的原因,是我和他一样,长着红色的头发。尽管与他红棕色的头发相比,我的发色更加明亮。
尤利西斯夫妇待我很好,可以说是视若己出。他们在从自己的角度,真心实意为我考虑——吃穿用度皆以大家闺秀为标准,还请了优秀的老师,教我绘画、礼仪、文学、音乐……后来,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又增加了马术课程。
除了马术外,其余的课程都是进入壁内社交圈的必修课。
十三岁那年,我第一次出席社交场合。也是在那一年,我意识到,自己的家族在贵族圈中处于边缘,可以说仅仅勉强维持着贵族的头衔而已,那些应有的特权俸禄,基本与尤利西斯无关。
原来父亲引以为傲的经商手腕,并非锦上添花,只是现实所迫。我旁敲侧击的问过原由,但父亲却沉默不语,只是摸着我的头发,望着壁炉里燃尽的柴灰叹气。
后来,出于机缘巧合,一位名为安洁莉娜·雷洁德(Angelina·Legend)的望族千金与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她家族中的每位成员都博学而高尚,不为流言蜚语所动。由此,尤利西斯家族终于与正统名门产生了交集。
母亲有些惋惜安洁莉娜不是男孩,不能成为我的人生归宿。我也感到惋惜,但那是因为安洁莉娜让我想起了蕾伯蒂。
渐渐地,我开始抗拒参与各种聚会——我渴望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挚友谊,而不是靠着阿谀奉承换来的虚伪关系。贵族子弟超过半数的人都傲慢无礼,他们不知民间疾苦,也不知自己的俸禄皆为民脂民膏,他们无知且自大,以嘲笑努力生存的人为乐。大概我自己也是个傲慢的人,所以才不想背负着偏见在这做作的名利场中了却残生。
十四岁那年,母亲终于怀上了一个弟弟,一年后,家族的正统继承人出生,我终于能够卸去重任。一时心血来潮,我向父母提出了当兵的愿望,并承诺进入宪兵团,尽可能申请驻扎到史托黑斯区。
尽管最后还是食言了,抱歉,亲爱的爸爸、妈妈。
或许是命运馈赠,在训练兵团,我再次与分别了五年的蕾伯蒂重逢。她长高了,也沉稳了很多,没变的是那一头浅金色的头发,还有那双浅棕色的眼睛,也依旧清澈如初。
后来……
四年后,她死了。
又过了八年,我也死了。
如今,我再次站在一切的起点,在正式加入调查兵团前的这个夜晚,这趟旅途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
不过,是错觉吗?
为什么这次,我从蕾伯蒂眼中,读出了一抹似有似无的慌乱呢?